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_1

合集下载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经济、能源、产业结构、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

文章得出结论: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加,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经济;能源;产业结构;法律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based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from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economy, energy, industrial structure, policy and law.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main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re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ic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hile the effective way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i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structure.Keywords: carbon emiss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economy; energy; industrial structure; policy and law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经济快速增长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峰值预测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峰值预测

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峰值预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居民生活碳排放是中国碳
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分析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进
行峰值预测,对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可以从能源消费、交通出行、饮食
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饮食结构也影响着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大小。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
国居民的饮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不同的食物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
也不同。

例如,肉类和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会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推动居民追求健康饮食,减少肉类和奶制品的摄入,增加植物性食
物的比例,可以降低居民饮食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过度消费和浪费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居民改变生
活方式,从习惯性购买到精确购买,从过度消费到节俭消费,从浪费到循
环经济,都有助于减少居民生活碳排放。

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对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峰值进行预测。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碳排放将
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然而,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逐渐普及和能源消费、交通出行、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居民生活碳排放也将逐渐
达到峰值,并开始逐步下降。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居民生活碳排放峰值
将会到来,然后逐步减少。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碳排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向大气中释放的过程,它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了解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国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源消耗是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主要依赖于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对环境污染较大,并且二氧化碳释放量较高。

此外,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高污染、高耗能资源依赖是减少我国碳排放量的关键。

其次,工业发展水平也会对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

工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也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

工业过程中,许多行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等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尤其是在传统工业中,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排放量较高。

因此,在推动我国工业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广,以降低碳排放水平。

此外,在农村和城市化进程中也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农田灌溉、化肥使用等都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而城市化进程则伴随着大量建筑物、交通设施和能源消耗增加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碳排放问题。

因此,在推动农村发展和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入,并加强对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

此外,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对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高能耗的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大量汽车的使用都会导致碳排放增加。

因此,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使用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相关部门和国际合作也是影响我国碳排放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关部门在减少碳排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了一系列减排目标、加强对高污染行业的管理等。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

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我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进程中,⼆氧化碳排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控制⼆氧化碳排放的形势⼗分严峻。

是什么因素影响中国的碳排放量,值得探讨。

本⽂通过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缓碳排放⽇趋严重的趋势。

关键词:碳排放,GDP,能源1.我国⼆氧化碳排放基本现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温室⽓体排放量第⼆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继续发展,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温室⽓体排放世界第⼀⼤国。

我国的温室⽓体排放具有以下特点:第⼀,温室⽓体排放总量⼤;第⼆,单位GDP的⼆氧化碳排放率⼤;第三,⼆氧化碳的能源排放系数⼤;第四,相对OECD国家,GDP能耗强度较⾼。

温室⽓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消费,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决定了温室⽓体排放的上述特点:第⼀,我国是世界上最⼤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本和德国,达到301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

经济发展需耗费⼤量能源,产⽣温室⽓体,因⽽我国的温室⽓体排放总量⾮常巨⼤;第⼆,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化⽯能源占70%左右,煤炭是主要的能源。

据预测,我国需要消耗31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能源,包括约23亿吨煤炭,才能实现全⾯建设⼩康社会的经济增长⽬标;第三,我国是以第⼆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业是最⼤的能源消费产业,其中,钢铁、化学、⽔泥、电⼒、造纸和玻璃等⽀柱⾏业都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是温室⽓体的排放基地。

1992年,中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对于维护全球⽓候正常有⼀定的义务;2002年8⽉中国⼜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从此合法具备参与国际碳排放交易的资格。

虽然在第⼀承诺期我国没有减排⽬标,但是我国已经⾯临着很强的国际减排压⼒,在第⼆承诺期(2012年以后)可能被分派⼀定的减排任务。

⽽减排任务的承担必然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的影响。

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文章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开展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率不断的提高,经济结构转型还需要10年,需求的不断加大,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也不断的增大,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应积极的树立好自主节能减排的观念和意识。

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现状进行总结的根底上,对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进行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能源;碳排放;城市规划0 引言城市是消费最为集中的地域,消费了能源的75%,排放了全球温室气体的80%,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压力及能源平安压力,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建设设想,重视城市开展过程中碳排放量的最小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1我国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特征1.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特征按购置力平价计算,我国2021年单位GDP的排放强度为每美元0.59kg二氧化碳,高于同期世界碳强度平均水平的每美元0.46kg二氧化碳。

我国碳强度一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以后,我国的碳强度大约为日本的两倍。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到达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上升到达另一个顶峰,只不过峰值点低于上一个峰值,呈现比拟明显的双峰曲线特征。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跨越了能源消耗或碳排放的强度顶峰,相遇于兴旺国家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2工业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人类开展报告2021/10?的计算结果显示,按照中国的通行行业划分,在工业部门内部,排放量排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给业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这五大行业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比例超过75%。

随着我国经济开展对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电力成为二氧化碳激增的主要原因。

据IEA统计,中国在1990-2021年来自发电行业的排放量基根源于燃煤发电。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来源:经济预测部作者:肖宏伟时间:2015-09-182014年11月,中美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方首次正式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这一声明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政府已向世界正式宣布,未来将通过限定碳排放总量,加快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碳减排。

一、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1、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是促进工业领域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受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工业增长具有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工业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占据中国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70%左右。

目前我国整体已步入工业化后期,距离基本完成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为80%)还有近10个百分点的空间,距离完成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为100%)还有近30个百分点的空间。

从工业化国家经验来看,基本完成工业化之前,工业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碳排放相应增加约0.6亿吨;工业化水平超过80%以后,碳排放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工业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则相应增加约0.3亿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工业领域的碳排放还将保持一定的刚性增长。

2、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是推动交通和建筑领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以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城镇化过程中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和建筑领域,交通和建筑等部门当前占碳排放总量的近30%。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为主向城镇经济为主转变的阶段,2020年、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60%、70%。

按OECD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中国城镇人均生活能耗约是农村人均水平的1.5倍、城镇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约是农村地区的4.5倍,相应的总能耗和排放约为农村水平的3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交通和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将呈刚性增长。

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数据来源与精度
由于部分数据来源不够权威或更新不及时,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精度
受到一定影响。未来应加强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提高数据的质量和
可靠性。
02
模型与方法
尽管本研究采用了先进的统计和分析方法,但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例如,部分模型和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需要进一步改进
和完善。
03
政策建议可行性
针对研究结论所提出的政策建议,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未来应加强政策实施和监督工作,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在节能减排、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制约了碳排放量的减少。
技术转化率低
尽管我国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技术转化率低,许多先进的减排技术未能得到有效应用。
政策环境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在减排政策方面,我国政府的支持力度尚有待加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惩罚 措施。
环保意识不强
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特别是重工业,导 致碳排放量较大。
高耗能产业占比大
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如钢铁、水泥等)的占比过大,直 接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加。
服务业发展不足
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服务业的碳排放量较低,但我国服务业 的发展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减排中的作用。
技术水平
研究指出,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 占比较高,而第三产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因 此,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工业部 门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是减少 我国碳排放的关键。
04
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证实,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 展水平、技术进步和政策措施是影 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为实现 碳减排目标,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分析

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分析

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 : 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分析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社会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在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提高各类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文章采取协整的方法研究了碳排放量和主要变量的关系,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动态化的解释和越差了在各个解释变量服从既定概率情况下的碳排放增长情形,最终提出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的低碳、减排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节能减排当前,中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能源的消费特征是增长快和能源需求刚性,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矛盾冲突问题日益严峻,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会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会提高能源消费水平。

在中国能源需求刚性快速增长趋势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不会改变,碳排放的增加会诱发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利用问题,且还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污染。

如何在充分认识城市化阶段能源消费特征和碳排放影响因素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是中国政府部门需要思考进和解决的问题。

文章在研究城市化进程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碳减排政策。

1.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将碳排放量分解为和人类生存活动相关的四个要素,由此来解释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具体表示如下: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费总量)x(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x(国内生产总值/人口)x人口针对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用协整方式分析碳排放量和各个变量的均衡关系,目的是更好研究城市化进程下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即碳排放总量是能源消费碳强度、能源强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的综合作用结合。

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这类能源转化率x碳排放系数x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

另外,碳排放总量在考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之外,还需要考虑水泥生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排放因素。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i=1 m
(1 ) (2 )
是常数, 它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方程 (9 ) 可以分解为以下形式:
m F
j j ΔC = (Pn-P0 ) · si0 Σαi0·ei0·Σef·
Pit=ΣPit
i=1
产出效应 产出结构效应 能源强度效应 能源结构效应 残差 (10 )
i=1
j=1 F
考虑到不同种类的单位能源产生 这里 m 表示部门数量。 的碳排放不一样, 可以把碳排放分解为:
F
m
j j +P· (αin- αi0 ) · ei0 · si0 Σef· 0 Σ
i=1 m
j=1 F
Ct=EtΣef j Stj
j=1 F
j Cit=EitΣef j S it
(3 ) (4 )
j j +P· · (ein- ei0 ) · si0 Σef· 0 Σαi0
i=1 m
j=1
F
j=1
[1] 陈立双,蒋明英.辽宁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问题分析—— —基于 200 户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1,(7):47-48. [2] 王春平,李铁民,刘康,王苍林.均衡价格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条件、 问题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1,(2):138-14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杜奕含,王贝贝.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绥中县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6):379-383. [5] 陈和午,聂斌.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 —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2):42-48.
cit=Cit/Pit 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为: αit=Pit/Pt 化可以表示为:

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剖析

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剖析

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剖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导致了巨大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影响、能源消耗的原因、碳排放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首先,城市化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快速增加,这导致了对能源的需求急剧上升。

城市的建设、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活动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这些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而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其次,能源消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集聚,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住房、交通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增加,从而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城市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

再次,碳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暴雨等,给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碳排放还导致空气污染,使得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最后,解决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应该加强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速度,避免城市过度扩张。

其次,应该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能源的节约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鼓励居民和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共同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化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贺红兵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5期摘要:中国的碳排放处于快速上涨时期,通过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因素对碳排放起到的作用,还可以找到碳减排在哪些方面还有潜力可挖,为政府制定目标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排放;因素分解;能源强度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24-02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进程中,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形势十分严峻。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进了中国碳排放持续快速增长,值得探讨。

只有找到这些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我们才可能对症下药,做出相应的对策来减缓碳排放日趋严重的趋势。

因此,深入分析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相关因素尤为重要。

研究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量化其贡献率,有助于提高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一、分解方法Et表示t期总的能源消费、Pt表示t期总产出、Eit表示i部门t期的能源消费、Pit表示i 部门t期的产出,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得出:Et=Eit (1)Pit=Pit (2)这里m表示部门数量。

考虑到不同种类的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不一样,可以把碳排放分解为:Ct=Etef j S jt (3)Cit=Eitef j S j it (4)这里,Ct表示t期总的碳排放量、ef j表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sjt表示t期第j种能源在总的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Cit表示t期第i部门碳排放量、sjit表示t期第j中能源在第i部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F表示化石能源的种类、第i部门t期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强度和单位产出碳排放强度可以表示为:eit=Eit/Pit (5)cit=Cit/Pit (6)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为:αit=Pit/Pt (7)从期初(第0期)到第n期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的变化可以表示为:ΔC=Cn-C0=Cin-Ci0 (8)根据方程(3-16),方程(3-15)可以变为:ΔC=Pn•αin•ein•ef j•sjin-P0•αi0•ei0•ef j•sji0 (9)从最后一个方程可以看出,一段时期内碳排放的变化可以看做是四个变量的函数:总产出(P)、各部门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αit)、单位产出各种能源强度(eit)和各种能源在某部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sjit)。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98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李长飞许怀上作者简介:李长飞(1989.12-),女,山东省济南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许怀上(1999.08-),男,山东省潍坊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山东现代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200)摘要:碳排放一直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且目前我国碳排放量处于一个亟需降低的阶段。

本文即是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城镇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如何从源头治理我国碳排放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镇化;碳排放一、引言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态势日益严峻,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全球实现节能减排的任务需要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着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清洁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配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重要承诺:中国到205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因此在稳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成为中国实现这一承诺困境的重要手段。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国外学者Nordhaus W D 等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框架,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具有内生性[1-2];也有学者假设经济增长只存在污染和清洁两个部门,研究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表明碳排放受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影响[3]。

Coondoo 等学者基于88个国家1960 199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进行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单向或者双向的关系[4]。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排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对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碳排放问题。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尽管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其次,能源结构也是影响我国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主要能源消耗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的使用量较大。

煤炭的燃烧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释放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降低我国碳排放的关键。

第三,工业结构也对我国碳排放起着重要影响。

目前,我国工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如钢铁、石化等,其碳排放量较大。

因此,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推动工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是减少我国碳排放的必要举措。

第四,人口数量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量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人口数量的控制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减少我国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是影响我国碳排放的关键因素。

政府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政策导向和措施将直接影响碳排放的水平。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大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是减少我国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我国碳排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工业结构、人口数量和生活方式、政府政策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我国碳排放的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以实现我国碳排放的减少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_1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_1

之间 为 1、D2:政 策 变 量 ,1991 年~22007 年 是 0,2008~2010 以 后 为 1、
μ 为残差项,a 为常数,b~h 为变量系数。
为了保证可比性,国内生产总值采用不变价格,其他年份的国内生
产总值以 2010 年标准进行换算。 如 2010 年中国 GDP 为 343464.7 亿
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国 北京 102206)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碳排放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本文以碳排放量为因变 量,以人均 GDP、能源强度、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化石能源消费比例等作为自变量,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相 关 因 素 对碳排放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人均 GDP、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能源强度的增加都会增加中国碳排放量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则会减少中 国碳排放量;另外国家政策会影响中国的碳排放量,但是结果不显著。
3.009
.009
人均 GDP 2343.621 250.711
.925
9.348
.000
能源强度 3588.258 449.671
.505
7.980
.000
第三产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加值占 -396.847 78.360
-.290
-5.064
.000
GDP 比重
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 182.313
42.984
.735
政策变量 D2 -.053 -.877 .395 -.228 .097 10.292 .005
煤炭和石油比例 -.038 -.422 .679 -.112 .047 21.081 .008 表 3 回归系数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摘要: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中国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为例,分析了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增长速度逐渐趋缓。

城镇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对碳排放有显著的影响。

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减少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措施,包括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促进低碳能源利用、加强城市规划等。

关键词: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减排措施一、引言城镇化进程使得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逐渐成为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也十分迅速,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深入研究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推动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二、时空变化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源自居民、商业和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费。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据统计,2018年中国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为8.45亿吨,比2010年增加了3.95亿吨,增长幅度为87.43%。

然而,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也逐渐趋缓。

以2010年为基准年,2011-2018年期间,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86%、13.96%、8.74%、5.03%、3.75%、5.39%、1.99%、1.10%。

可以看出,虽然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在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在城市层面上,各个城市的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存在差异。

以2018年为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排放量居前,其次为杭州、成都、武汉、天津、苏州、重庆等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能源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均对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量具有影响。

三、影响因素1. 城镇规模城镇规模是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释放过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能源结构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主要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过高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

为了降低碳排放量,我国应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步伐,逐步减少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电、太阳能等。

三、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工业企业涌现出来。

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排放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温室气体,直接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我国碳排放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

私家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此外,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出租车等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我国应推动绿色出行理念,在城市规划中提高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并鼓励居民减少使用私家车。

五、农业和林业农林渔牧业也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并且农作物腐烂后也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

此外,林业伐木和森林火灾也会导致大量碳排放。

因此,我国应加强农业和林业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林业发展模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六、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我国碳排放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建筑物的兴建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城市交通拥堵也会导致车辆尾气排放增加。

因此,我国应推动绿色建筑理念,在城市规划中注重节能减排,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_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_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林伯强 刘希颖内容提要:作为目前国际上碳排放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国家,中国碳减排的国际压力日益增大,而所处的城市化经济发展阶段的能源需求特征又使得碳减排相对困难,因此,制定现阶段的碳减排政策是中国政府最为紧迫的任务。

本文针对中国当前阶段性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特征,对Kaya恒等式做出适当修正,引入城市化因素,研究了现阶段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本文选用协整的方法研究了CO2排放量与主要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动态地解释和预测了在各解释变量服从既定概率分布的前提下中国CO2排放量的增长情形。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量,实现低碳转型应当在保证GDP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城市化速度和将城市化进程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以及通过降低能源强度(节能)和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来实现。

低碳转型战略的选择应该是: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关键词:城市化 二氧化碳排放 能源强度 能源结构一、引 言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明显受到国际减排压力。

2009年,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GDP碳强度)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 45%的目标。

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

2007年,中国的GDP约占世界总量的6%,但是钢铁消费量占世界的30%,水泥占54%,说明中国正在经历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1978至2008年间,GDP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增长5 7%,电力9 1%。

2003 2008年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接近双位数,说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大约为61%,高收入国家为78%,中国2008年为46%。

预计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也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大约3亿人口将由农村移居城市工作生活。

城市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综合特征指数分析

城市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综合特征指数分析

城市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综合特征指数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区域的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了解和分析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和提出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特征指数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首先,城市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区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城市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碳排放的增加。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会增加交通运输、建筑和工业用能的需求,从而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因此,城市人口数量可以作为评价城市区域碳排放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能源消费结构也是影响城市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指城市使用的能源种类及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传统能源如煤炭和原油等碳密集型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较高,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而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水平。

因此,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

第三,城市交通运输也是影响城市区域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私人轿车的普及,交通运输成为了城市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交通拥堵程度以及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交通运输的碳排放水平。

因此,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公共交通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采用新能源交通工具是降低城市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第四,建筑节能是影响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筑业是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之一,而城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密度都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采用节能设计、使用节能建材以及加强建筑能源管理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是减少城市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第五,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会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传统重工业和高能耗行业在城市中的比例较高,碳排放量也相应较高。

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低碳产业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

《城镇化、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性逐渐被认识到,碳排放问题已成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大国,其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碳排放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

二、城镇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从而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首先,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会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从而增加碳排放量。

例如,城市中的汽车数量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次,城镇化还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森林、农田等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会导致碳汇的减少,间接增加碳排放量。

三、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碳排放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往往伴随着高能耗和高排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若能将产业结构向轻型化、绿色化转型,将有助于降低碳排放量。

例如,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碳产业,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降低碳排放。

例如,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手段,可以在不降低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

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可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向城市转移。

另一方面,城镇化的进程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如城镇化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将影响产业的供给结构。

此外,影响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

政策因素如政府的环保政策、产业政策等;技术因素如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技术等;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碳排放量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能源强度
0.引 言 过去 10 多年中,中国碳排放年增长 17.8%,增长速度位于 世 界 前
列,且预期还会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 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而温室气体特别是 CO2 增 加 已 成 为 全 球 共识[1]。 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16%,单位 GDP CO2 降低 17%。 可见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 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制定科学的减排路径,探索影响碳排放 的因素至关重要。 考虑到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仍未完成以及中国政府 对经济的驾驭能力,即使保守估计,中国的经济还可以再快 速 增 长 30 年。 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随的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正是导致碳排放 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在 2020 年左右 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 规模庞大并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会给碳排放带 来何种影响,是本文要考察的问题。
能 源 强 度 的 系 数 为 3588.258 , 并 且 对 碳 排 放 的 影 响 显 著 , 这 说 明能源强度下降是抑制碳排放的最重要的因素。 能源强度反应的 是能源的利用效率,能源利用率高,碳排放量就小,反之,碳排放 量就高。
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的系数为-396.847,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 这 说明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中国虽然处于工业 化进程中,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但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 快速的发展,占 GDP 比重不断提高,其节能减排的效果日益显著。
政策变量 D2 -.053 -.877 .395 -.228 .097 10.292 .005
煤炭和石油比例 -.038 -.422 .679 -.112 .047 21.081 .008 表 3 回归系数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模型
T
Sig.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常量) 6509.680 2163.355
4.241
.001
比重
如表 2 所示,在逐步回归过程中,由于共线性和不显著等原因,逐 步剔除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政策变量三个因素。表 1 中调整后 R 方为 0.993,表明模型在 1%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拟合结果很好。 表 3 给出回归方程的系数及各个变量的显著性。 由此可知,回归方程为:
Ci=65093680+2343.621AGDPi+182.313Pi+3588.258EEi (2) 从(2)式可看出,常数项大于零且显著。 主要是由于中国处于产业 结构转型时期,第二产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碳排放量依旧很高,第三产 业抑制碳排放能力被高估, 常数项的正值是对这种高估的一个调整。 人均 GDP 系数为 2343.621,大于零,且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 这说明 工业化导致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促进碳排放最大的正向驱动因素。 城市 化过程中,经济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因而促进了碳排放 的增加。 这是影响碳排放的最直接因素。
政策变量 D1 和 D2 不显著,被剔除模型,这说明减排政策等 每 年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 但是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微乎其微。 化石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本文主要指煤炭和石油的消费
比重,由于共线性被剔除。 科
● 【参考文献】
[1]刘红光,刘卫东 等.全 球 CO2 排 放 研 究 趋 势 及 其 对 我 国 的 启 示[J].中 国 人 口. 资 源 与 环 境 ,2010:84-91. [2]宋 春 燕 ,张 英.我 国 人 均 碳 排 放 量 与 经 济 增 长 协 整 分 析[J].中 国 物 价 ,2011: 64-67. [3]王 晓 明 ,顾 培 亮.基 于 非 线 性 理 论 的 CO2 预 测 方 法[J].管 理 科 学 学 报 ,2002: 22-26. [4]张 馨 ,牛 叔 文 等 .中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居 民 家 庭 能 源 消 费 及 碳 排 放 研 究 [J]. 中 国软科学,2011 年第 9 期:65-74. [5]王淑新,何元庆 等.中 国 低 碳 经 济 演 进 分 析 :基 于 能 源 强 度 的 视 角[J].战 略 与 决 策 ,2010:25-32. [7]何 晓 萍 ,刘 希 颖 等.中 国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电 力 需 求 预 测[J].经 济 研 究 ,2009: 118-130. [8]Scholes R J,Noble I R. Storing carbon on land[J].Science,2001,29(2): 1012-1013.
元, 其他年份按照 2010 年价格计算, 则有:GDPn= IGDPn/IGDP2010×
GDP2010, 其 中 GDPn 表 示 n 年 的 不 变 价 格 GDP,IGDPn 表 示 n 年 的
GDP 指数,IGDP2010 表示 2010 年的 GDP 指数,GDP2010 表示 2010 年
Ci=a+bAGDPi+cPi+dTPi+eEEi+fC&Oi+gD1i+hD2i+μ
(1)
其中:C:碳排放量、AGDP:人 均 收 入 、P:城 市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比 重 、
TP:第三产业占 GDP 比 重 、EE:能 源 强 度 、C&O:煤 炭 和 石 油 消 费 占 总
能 源 消 费 比 例 、D1: 政 策 变 量 ,1991 年~2005 年 之 间 为 0,2006~2010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经济发展。 衡量经济发展标志最普遍
的是人均 GDP。 人均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文选取人均 GDP 作为工业化标志,将其纳入模型。
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标准就是能源强度, 即能源消费量和
GDP 之比,本文选取能源强度作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化石燃料类
选取发生在样本数据年间的重大事件作为政策变量 。 其一是 2005 年
可再生 能 源 法 的 颁 布 ,其 二 是 2007 年 电 力 企 业 “上 大 压 小 ”政 策 的 出
台。
1.2 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对于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建立以下多
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1.城 市 化 过 程 中 影 响 碳 排 放 的 模 型 分 析 1.1 影响因素
工业化主要特征就是通过使用新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方式来提 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要求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集中 度。 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不断在城市进一步集中,这就是城市 化 进 程[6]。 可 见 城 市 化 和 工 业 化 高 度 相 关 。 在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随 着 人 口增长,城市化率提高,需要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对交通运 输、医疗卫生、城市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都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能 源需求大大增加。 其中最显著的是城市交通发展会导致更多化石燃 料使用,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因此人口因素是影响碳排放重要因素 之一。
之间 为 1、D2:政 策 变 量 ,1991 年~22007 年 是 0,2008~2010 以 后 为 1、
μ 为残差项,a 为常数,b~h 为变量系数。
为了保证可比性,国内生产总值采用不变价格,其他年份的国内生
产总值以 2010 年标准进行换算。 如 2010 年中国 GDP 为 343464.7 亿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
DurbinWatson
.997f
.995
.993
154.5970
2.292
注释: ①经 2010《中国统计年鉴》得出。 作 者 简 介 :胡 雅 楠 (1988.11— ),女 ,汉 族 ,安 徽 蚌 埠 人 ,硕 士 学 位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系数为 182.313,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 这 说明人口因素仍然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近几年,随着城 市化的进行,人口老龄化现象出现,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基 数庞大,每年新增人口数依旧很大。 实际上,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带来多 方面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生产的大量投入和消费的相应提高,从而 引发碳排放量的增加。 城市化进程要求更大规模的城市设施、住房交 通运输体系建设,会带动建材、冶金等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碳 排放的增加。
347
2012 年第 14 期
◇科技论坛◇
表 2 删除的变量
Model
Beta In t
Collinearity Statistics
Partial
Sig.
Correlation
Tolerance
VIF
Minimum Tolerance
政策变量 D1 0.007 .148 .884 .040 .162 6.190 .011
的能源消费是产生碳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
的首要原因 。 化 石 燃 料 消 费 每 年 向 大 气 中 约 排 放 60~65 亿 吨 二 氧 化
碳,约占空气中碳排放总量的 70%[7],因而本文选取煤炭和石油消费占
能源消费的比例作为能源构成的指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 ,工 业 自 身 迅 速 发 展 ,工 业 增 加 值 占 GDP
GDP,据此计算人均 GDP 和能源强度。 碳排放总量来源于 EIA 数据,其
他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
1.3 模型求解及分析
为防止变量间多重共线,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变量进行筛选,
并用 SPSS 对模型求解。 结果如表 1、表 2、表 3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