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植物生物学04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第4章 第2节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件:第4章  第2节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北师生物·必修1
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北师生物·必修1
3.动植物细胞都是渗透系统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4.知识归纳 (1)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的浓度大小。 (2)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能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所 导致的液面改变。 (3)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的葡萄糖溶液和10%的蔗糖 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10%的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10%的蔗糖溶液 的大,故水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解析:在b浓度的溶液中,萝卜条的质量下降是由于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若 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等渗的a浓度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质量将增加。 答案:B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2节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3节 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第1课时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北师生物习目标] 1.观察渗透系统模式图,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结合植物细 胞的结构,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
北师生物·必修1
北师生物·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如图所示,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 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ΔH。请问ΔH主要取决于 ( )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北师大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必背知识点总结走进生命的世界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也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000米,向下11000米,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一个重要原因是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

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大豆和普通大豆)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等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的特征: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如含羞草、跳舞草等、向光性、向水性)2.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幼鳄由小长大、蜻蜓点水等)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新陈代谢)(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5.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鱼喷水柱换气)6.生物都有遗传跟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种内、种间之间的影响。

20024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20024年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单元重点知识总结第1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2.生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3.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础或本质,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根本、核心)。

区分物种多样性:多个物种(例如一片森林有200种鸟类、700种植物等)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或不同个体(例如菊花有2000多个品种)5.生物的特征(1)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飞蛾扑火、人手被刺后收缩、鹿看见狮子立马逃跑)(2)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3)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青蛙抱对(4)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排出代谢废物(5)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同种生物间的关系:①合作/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②斗争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①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②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种间)③寄生(如:蛔虫和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④共生(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7.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实例:骆驼尿少,沙漠植物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我国的植被资源 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我国的植被资源 课件

B.常绿阔叶林
C.草原
D.热带雨林
1.在校园中存在哪些破坏植被的行为? 2.我国植被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二、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 三万种之多,名列世界第三位。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植 物资源中,有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树种,被称 为植物界的“XXX”“活化石”。
水杉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挺 拔,枝条向侧面斜伸出去,秀丽的树形犹如一 座宝塔。水杉也是古老的稀有树种,过去科学 家只发现过它的化石。1943年,我国植物学家 在湖北利川首次发现活水杉,引起了世界的震 动!
珙桐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米,枝 干平滑,叶片大,许多小花聚集成球形花序。 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的大苞片,像一只白鸽 俏立枝头,摆动着可爱的翅膀,所以珙桐也被 称为“鸽子树”。 珙桐也是著名的“活化石”之一。珙桐是我国 特有的珍贵树种,20世纪以来,一些国家相继 从我国引种,如今珙桐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园 林树种。

热多雨,冬季寒冷
常绿阔叶乔木 落叶阔叶树
很广,以长江流域 最为典型
华北、东北的大部 分地区
针叶林
夏季温暖 冬季 严寒
松、杉
大兴安岭和 新疆的阿尔泰山地
草原
半干旱气候
草本植物
松辽平原、黄土高 原、内蒙古高原
荒漠
极端干旱 土壤 贫瘠
耐旱植物
西北部,约占国土 的⅕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不包括
(A)
A.沼泽
其中,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4。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 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

【初中生物】2024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2024版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第一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的家族中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它生存的环境就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3、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4、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一些生物他们颜色状态都不同,但是都属于一个品种,如两千多种的品种菊,那么就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不相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也不尽相同。

)5、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6、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7、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8、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9、瑞典科学家林奈对生物进行分类,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按照大小和从属关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林奈的研究使分类学成为一门科学,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10、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进化学说”。

11、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哈维是生物学研究中较早运用实验法的科学家。

12、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13实验法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14、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此实验中设计的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有无毒液;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对照实验。

第二章细胞1、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4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4章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4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水果店出售的梨,它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A.细胞→组织→器官B.组织→器官→个体C.细胞→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2.南山区的荔枝深圳闻名,它的果肉主要由下面哪种组织构成()A.B.C.D.3.下列有关动植物体组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B.组织是彼此不同的细胞通过简单链接构成的细胞群C.组织是由形态不同、功能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D.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4.自体脐带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有效的方法。

如图为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同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生殖5.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中,排列正确的是()A.细胞→组织→器官→人体B.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人体6.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

这一过程称为()A.细胞分裂B.细胞癌变C.细胞生长D.细胞分化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植物器官的是()A.洋葱表皮B.杨树的叶子C.一个苹果D.月季花8.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9.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器官()A.心脏B.脑C.消化道上皮D.胃10.如图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图,其中属于组织的是()A.B.C.D.11.下列关于番茄和山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C.都有赖以生存的呼吸系统D.番茄的花和山羊的肝脏都属于器官12.下列器官属于同一系统的是()A.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④13.校园中的月季,其主要观赏部位所属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4.完整的苹果果实可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苹果果实会很快腐烂,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果皮最外层属于上皮组织,起到保护作用B.果肉细胞中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糖分C.腐烂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有关D.导致腐烂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B.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D.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16.构成脑和脊髓的主要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17.勒杜鹃是深圳市花,这种植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C.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D.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18.构成心脏的心肌属于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19.生物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苹果皮和皮肤B.梨花和血液C.柳树叶和胃D.麦粒和肌肉细胞20.番茄(西红柿)的外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哪种组织()A.分生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C.输导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21.用线将下列名称与相应的图连接起来。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举例生态系统:一片农田,一片森林,一个学校,一片草原。

错误的例子如一块农田里所有的害虫。

5、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6、生物与环境的三大关系并举例:生物影响环境蚯蚓改良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影响生物大雁南飞、旗形树、短日照菊花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退化为刺、竹节虫、枯叶蝶、北极熊、企鹅7、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8、生物分类7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找到治疗各种疾病更好的方法。

10、生物学家及其主要成就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哈维-----血液循环(实验法),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11(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1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1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4、显微镜下物象偏左,应(往左)移动装片------偏哪往哪移15、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6、字母P在显微镜看到的是(d)-----上下左右相反17、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18、显微镜食物5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19、制作人体口腔临时装片:滴(生理盐水),滴清水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滴(清水),因为有细胞壁,细胞不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20、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21、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2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场所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场所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液泡:内含不同的色素和味道,细胞生长过程中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23、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表面积相对减少将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质24、细胞分裂,(细胞核)最先一分为二25、细胞分裂过程中,为了保证子代细胞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将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

2.2.1 课时3 植物细胞-七年级生物上学期课件(北师大版2024)

2.2.1 课时3 植物细胞-七年级生物上学期课件(北师大版2024)

01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讨论:
1、你所观察的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异同? 2、与观察过的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 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0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0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液泡 含细胞液,溶解有多种物质, 有的含有色素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与遗传有关 线粒体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04 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光学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05
课堂小结
05 课堂小结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吸
2、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叶绿体 线粒体
06
巩固练习
06 巩固练习:
1、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
C 装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谢谢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软木是由一个个蜂窝状的小室组 成的,他将这些小室称为“cell”,这就是细胞。胡克是 第一位发现细胞的人。
胡克(英)
胡克显微镜和他看到的“细胞”
04 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虎克先后磨制透镜并装配
成400多台显微镜和放大镜,
用这些仪器观察过晶体、
矿物、雨水、植物、血液、
唾液、精液、牙垢等,发
01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方法步骤:
1、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 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一滴清水。
01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0.5cm), (即在内侧划一“井”字,)用镊子撕取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的细胞核、有色颗粒和无色透明的结构。 不用染色!

2024生物新教材培训: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2024生物新教材培训: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2024生物新教材培训: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介绍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主体包括三个单元五章的内容,此外还有跨学科实践的两个活动,具体章节内容及结构组成如图所示。

七年级上册章节内容及结构一、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上述内容主要对应课标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生活”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主题,从内容组成和编排顺序上体现生物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第一册教材,本册教材内容努力体现以下教育价值:激发学生认识生物及生命现象的兴趣,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如观察、探究等,促进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生物学知识,初步形成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培养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美的图片、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用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在本册教材内容学习完成之后,学生应该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绿色植物生活等相关生物学知识,具备利用放大镜、显微镜及解剖器材等观察细胞或生物的能力,具备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的、基础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今后学生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研究哪些内容?如何研究生物学?本册教材作为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册,通过引言和第1章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有关生命的答案都可以从细胞中寻找。

教材第2单元第2章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对比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知道动植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第3章认识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组织再构成器官、系统和生物体,从微观到宏观建立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生认识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物及其生活方式,奠定了知识基础。

2.4.1植物体的组织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植物体的组织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的植物组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组织的奥秘;
2.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加深对植物组织的理解;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4.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植物组织的观察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对于难点内容的突破:
-在显微镜观察实验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安排助教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观察心得,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观察效果。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植物组织的微观结构和功能。
1.学生对植物组织的概念理解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认识;
2.学生在观察植物组织切片时,可能存在操作不熟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教师需耐心指导,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能力;
4.强调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切片的重要性,为学生后续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显微镜和植物组织切片。
2.各小组观察切片,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能识别出切片中的哪些组织类型?
-这些组织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在植物体内有什么作用?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植物组织?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体的组织知识,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科奠定基础。

2.4.1植物体的组织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植物体的组织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的植物器官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植物组织的切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对植物组织的学习。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植物组织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和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组织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亮点
3.强调植物组织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植物生命。
(五)作业小结
1.设计作业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通过作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讨论、总结和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以生活实例和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植物组织的形成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对植物组织的学习和探究。

《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4)

《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北师大版 (4)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拟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不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比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教学重点1、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3、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内容,由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入手引入,提问:还有哪一类群的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提问: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属于植物?列举学生常见的植物,想一想它们的结构特征。

出示学生不熟悉的苔藓、蕨类植物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它们是不是植物?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生理和细胞结构特点〕虽然植物有共同的特征,但它们又不尽相同,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不相同。

根据它们的这些特点,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观察比拟不同的植物,注意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拟并进行记录。

在观察比拟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1、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2、根据它们的特点分析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与讨论,比拟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讨论上述的思考题,组织学生完成植物系统进化树的绘制。

提问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在进化中的地位哪一个更高等?出示一些苔藓植物,提问: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在哪里?一、苔藓植物组织学生阅读苔藓植物的相关内容。

思考:1、有专门的根、茎、叶吗?2、为什么苔藓植物那么矮小?总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组织学生讨论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蕨类植物出示一些蕨类植物,提问: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在那里?组织学生阅读蕨类植物的相关内容。

思考:1、蕨类植物有专门的根、茎、叶吗?2、蕨类植物为什么比苔藓植物高大?总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初中生物 植物的主要类群4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植物的主要类群4 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内萌发形成花粉管,花 粉管里面有精子。精子 与卵细胞融合,完成了 受精。可见,松树的受 精过程已经脱离了水的 限制。
1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 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是裸露的,没有 子房壁包被着,因此,种子是裸露的,没 有果皮包被着。 •(2) 根、叶、茎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 需要水,因而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
2 被子植物的分类
在所有的被子植物中,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双 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基本上是直系,主 根发达;不少是木 本植物,茎干能不 断加粗;叶脉为网 状脉;花中萼片、 花瓣的数目都是5片 或4片,如果花瓣是 结合的,则有5个或 4个裂片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基 本上是须根系,主根 不发达;主要是草本 植物,木本植物很少, 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 粗;叶脉为平行脉, 花中的萼片、花瓣的 数目通常是3片,或者 是3片的倍数。
玉兰
芍药
迎春
棣棠
碧桃
山桃
榆叶梅
三色堇 紫薇
丁香
月季
玫瑰
睡莲
荷花
狗尾草
玉米
小麦

水稻
鸢尾 萱草
玉簪
4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被子植物的用途很广。人类的大部分食物都来源 于被子植物,如谷类、豆类、薯类、瓜果和蔬菜 等。被子植物还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绿色植物 具有调节空气和净化环境的重要作用。被子植物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当两个精细胞进 入胚囊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将来
发育成胚,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胚乳。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 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着,所以种子
外有果实包被着。 (3) 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是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