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平顶山市地理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河南省平顶山市地理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地理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B.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60%C. 我国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D.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渔业产量较低答案:C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但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故A错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33%,故B错误;我国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故C正确;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产量较高,故D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C.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D.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故A正确;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24天,故B错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故C正确;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更替,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更替,故D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东北平原答案:C 解析: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个地形较为封闭的盆地,四周环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青藏高原位于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也位于北方地区。

因此,选项C正确。

4、以下哪种地理现象属于自然地理范畴?A. 某城市交通发展规划B. 某地区水利工程C. 某个国家行政区划调整D. 某地气温变化规律答案:D 解析:自然地理范畴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等。

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广东、安徽两省2005-2016年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A.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老龄化率B.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C.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农村人口老龄化率D.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农村人口老龄化率2.导致两地的城市化水平及人口老龄化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产业结构的不同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环境质量的差异深水型水库受水温垂直分布影响,有些季节水库深水区会出现缺氧环境,导致水体中重金属锰的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

读我国某水库2014年2月~2015年2月坝前水位(水库水面海拔)及水温季节变化剖面图(图2),完成3~4题。

3.该水库应位于A.东北平原B.太行山地C.秦岭山地D.云南中部4.该水库重金属锰浓度最高的季节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时期降水量少B.乙时期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C.丙时期水温高,浮游生物多D.丁时期水库结冰非洲的安哥拉被称为“春天国度”,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农矿资源丰富。

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谚语、对联和诗歌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

“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枯”描述的地理特征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A.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D.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参考答案:C2. 读甲、乙区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5. 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干流流程相近B. 以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 夏半年为丰水期D. 冬半年均有凌汛现象6. 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乙区域B. 甲区域年太阳辐射大于乙区域C. 甲、乙两区域河流上游的植被类型分别以荒漠、草原为主D. 甲、乙两区域河流上游的地形类型分别以平原、高原为主参考答案:5. C 6. D5. 根据图示纬度判断,两条河流干流所跨纬度差异大,流程差距大,A错。

乙图尼罗河位于热带地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错。

两河都是夏半年为丰水期,C对。

乙河冬半年无凌汛现象,D错。

6. 甲区域纬度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A错。

甲区域纬度高,年太阳辐射小于乙区域,B 错。

甲区域河流上游的植被类型以森林为主,C错。

甲、乙两区域河流上游分别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非高原,地形类型分别以平原、高原为主,D对。

3. 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

下图是我国黄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图中发生凌汛频率高的河段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 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从长期趋势来看,受到持续性气温升高的影响,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春季凌汛时间延后B. 冬季凌汛时间提早C. 春季凌汛规模变小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参考答案:11.B 12.C11. 图中乙河段由南向北流,北段纬度高水温低,先结冰,河流中冰块会阻塞水流向北流,出现凌汛,B正确;甲、丁河段自北向南流、丙河段自西向东流不会出现凌汛。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5题;共26分)1. (6分)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A . 市场区位的变化B . 北方人口众多C .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 . 国家政策支持【考点】2. (2分)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2015年2月2日是第19个世界温地日,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中心湖泊及一些小湖泊出现生态功能近乎丧失殆尽的局面,下图为某城市湿地破坏前后的气温和河流流量曲线。

表示该地区湿地破坏后气温年变化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A . 甲和丙B . 乙和丁C . 甲和丁D . 乙和丙【考点】3. (6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期中) 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A . 出生率下降B . 医疗水平进步C . 乡镇企业发展D . 劳动力输出【考点】4. (6分) (2019高一下·玉溪月考)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

据此完成小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 . 生产技术先进B . 交通运输便捷C . 自然条件优越D . 生产成本低廉(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A . 满足国内需求B . 拓展国际市场C . 提高研发水平D . 增强国际影响【考点】5. (6分) (2020高三上·杭州月考) 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古老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代表动物有袋鼠、鸸鹋、考拉、鸭嘴兽等(前两种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树袋熊又称考拉,其性情温驯,行动迟缓,食物主要是需水量大的桉树树叶。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河南平顶山许昌济源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古代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流经津、冀、豫、鲁、皖、苏、浙等省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并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差异。

左图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右图示意河南开封和.浙江宁波城市建成区空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区域差异是A.中部南部扩张面积大、速度快B.南部北部扩张面积大、速度快C.中部北部扩张面积小、速度慢D.南部北部扩张面积小、速度慢2.与宁波相比较,开封城市建成区形态的变化是A.受地域经济发展影响,主要向西部扩展B.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碎片化扩展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D.受周边小镇发展水平限制,碎片化扩展3.为发挥运河的积极作用,运河沿线城市今后应大力发展的产业是A.船舶制造B.仓储物流C.文化旅游D.水产养殖雅鲁藏布江流域是中国河谷凤沙地貌最发育的地区,河谷内沙丘成群分布,形态重杂其中以发育在谷坡上的爬升沙丘最具特色。

下图所示河段位于西藏高原东南部于雅鲁鲁藏布江河谷中下游,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多风,生态环境脆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上图所示河段沙丘的描述正确的是A.多数分布于河流凹岸B.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在河流右岸C.沙丘扩展方向逆风延伸D.主要受风力和流水两种外力共同作用形成5.据材料推断,该地沙丘的形成过程是A.③②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西伯利亚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敏感性区域,某科研团队利用2000、2010年两期以5-9月为主的遥感影像,对其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幅度、区域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2020届河南省六市(南阳市、信阳市等)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广东、安徽两省2005-2016年城市化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A.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老龄化率B.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C.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城市化水平农村人口老龄化率D.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老龄化率农村人口老龄化率2.导致两地的城市化水平及人口老龄化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产业结构的不同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环境质量的差异深水型水库受水温垂直分布影响,有些季节水库深水区会出现缺氧环境,导致水体中重金属锰的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

读我国某水库2014年2月~2015年2月坝前水位(水库水面海拔)及水温季节变化剖面图(图2),完成3~4题。

3.该水库应位于A.东北平原B.太行山地C.秦岭山地D.云南中部4.该水库重金属锰浓度最高的季节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时期降水量少B.乙时期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C.丙时期水温高,浮游生物多D.丁时期水库结冰非洲的安哥拉被称为“春天国度”,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农矿资源丰富。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上册同步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上册同步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地理上册同步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C.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D.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答案:B2.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B.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D.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答案:B(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主要是可见光部分透过大气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紫外线和红外线部分,尤其是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吸收和二氧化碳、水汽对红外线的吸收。

因此,B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B.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北半球C.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夏季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均匀答案:A4.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河流上游常形成“V”型河谷B. 河流中下游地区常形成冲积平原C. 河流的侵蚀作用只发生在上游地区D. 河流的沉积作用常发生在中下游地区答案:C(注:河流的侵蚀作用不仅发生在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由于水流速度减缓,也会发生侧蚀和沉积作用,但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

)5.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 经济因素是引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C. 政治因素是导致当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D. 婚姻家庭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唯一社会因素答案:B(注: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如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等。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图1为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企业可能为A.技术导向型企业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企业C.原料导向型企业D.动力导向型企业2.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B.该类型企业的转移可能会导致乙国劳动力流间甲国C.当企业处于②阶段时,甲国吸引该企业转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和技术D.当企业处于③阶段时,该企业产品一般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衰退期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查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格地形刹面圈。

读图2,完成3-4题。

3. B处地貌为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 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n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浪(℃)和降水(mm)资料,据表回答5-6题。

5.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6.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圈3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4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3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一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据图4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某地理老师开车在驻马店(1140E, 330N)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

图5为拍掇的红绿灯照片,据此完成9-11题。

9.该教师车辆行驶的方向为A.东北方B.正北方C.正南方D.西南方10.如果可以通过电脑调控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能,该太阳能板一年中与地面夹角的变化范围是11.当太阳能板与地面夹角最小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此时自东向西航行在北印度洋的轮船顺风顺水B.巴西利亚正值少雨期C.黄河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出现凌汛现象D.我国冬小麦区播种正忙36. (24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
案)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月2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寒,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同一天,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30°35′N、114°17′E), 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

据此完成l-3题。

1.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台风过境
C.东部海洋凉爽气流的影响 D.较高纬度气流影响
2.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百帕)。

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的是
3.该日,下列描述符合武汉的有
①晨练的人们迎着东南方的太阳慢步跑着
②由于风大浪高,到长江游泳消暑的市民聚减
③手机时间显示12点时,室外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方
④白昼时间比黑河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表示青藏高原边缘山脉某区域1月.7月平均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4-5题
4.该区域位于
A.昆仑山脉北坡 B.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C.祁连山脉北坡 D.阿尔金山脉南坡
5.此段山坡
A.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B.海拔2000米为常绿阔叶林带
C.海拔3000米左右有永久积雪 D.随海拔升高,气温年较差增大
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口1.5亿,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

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农业被忽视,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水稻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中国是600公斤左右)。

下图是尼日利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信息显示尼日利亚
A.位于低纬度、西半球
B.地势南高北低,起伏大
C.铁路网密度大,方便内陆与沿海的物资运输
D.首都大致位于国家的中心,有利于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7.该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因素是
A.水源、热量 B.劳动力、资金 C.交通、市场 D.科技、政策9月30日,“‘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多个国家
的300多位政要和学者前来参加会议。

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据此完成第8-9题.
8.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鹿特丹至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伊斯坦布尔至德黑兰地形平坦
C.最东端和最西端自然带相同 D.冬季河流都有结冰期
9. 上海的小明在今年暑假,随团参加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

他在日记中写到:①在内罗毕,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国内多数人没有抢;②轮船航行到甲处时,看到海面很多捕鱼的渔船;③在乙处,看到陆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④在赤道附近海域航行时,炎热干燥、万里无云。


中可信的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坡度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局部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河流
A.甲河段流速最快 B.乙河段流水堆积作用最明显
C.大致由西向东流 D.流向不能确定
11.图示试域
A. M地坡度址陡
B.若有滑坡、泥石流发生,西部的可能性大于东部
C.上层深厚、土壤呈酸性
D.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长白山地区丰沛的降水、茂密的植被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在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若沿断裂带滋出地表,就成为矿泉水。

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略图
(1)描述P河段(河流上游)的水文特征。

(6分)
(2)分析长白山对图中玉米带的有利影响
(3)说明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

(6分)
(4)你是否赞同该地区矿泉水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阐述理由。

(6分)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4分)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是唐朝诗人岑参所写,诗中提及的“热海”,是位于吉尔吉斯斯坦
境内的伊塞克湖(位置见下图);该湖区冬无严寒、湖水终年不冻.所以称“热海”;伊塞克湖盆地四面环山,高山区冰川面积约650.4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236平方
千米,是该国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湖泊;盆地西侧是荒漠,向东逐渐过渡到草原;当地人广
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此地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牧区。

(1)比较伊塞克湖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4分)
(2)分析伊塞克湖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6分)
(3)比较伊塞克湖冬、夏季水位的差异,解释原因。

(8分)
(4)推测若灌溉农业规模扩大对当地土地、气候和伊塞克湖的影响。

(6分)
(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如图)。

如今茶马古道成为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某校几位高三师生相约于6月高考结束后,沿茶马古道川藏线徒步旅游。

分析师生们在康定至林芝段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8月11日,第27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正式开幕。

此次啤酒节刮起环保风,施工期间,会场外部近一万三千平方米的路面,全部更换为透水砖。

透水砖路面符合“海绵城市”理念。

绿地、透水砖路面等设施都是城市“海绵体”的组成部分。

说明城市透水砖路面、绿地的生态功能。

河南省许昌平顶山(即许昌市一模)高三联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1:DBBBB DDCADB
36.
(1)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有结冰期。

(答对3点即可,共6分)
(2)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水系,为玉米带提供灌溉水源(2分);茂密的森林,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径流,减轻玉米带水旱灾害,为土壤补给了有机质,保持了土壤肥力(2分)。

(3)地下水在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岩石中的有益矿物组分和微量元素(2分);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好(2分);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2分)。

(4)赞同。

该地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市场竞争力强(2分);加大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力度,经济收入增加(2分);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机会(2分)。

不赞同。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其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减少、水源地环境遭破坏;当地人口密度小,矿泉水消费市场有限;距离外地消费市场远,运输成本高。

(任答3点,得6分)
37.
(1)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2分)。

中纬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和伊塞克湖面蒸发的水汽输送到湖区东侧,沿山地迎风坡爬升(2分),形成地形雨。

(2)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寒冷气流(2分);夏季:海拔高、凉爽(2分);湖面广、水量大,对气温调节作用明显(2分)。

(3)冬季水位低、夏季水位高(2分);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河流水,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雨水(2分);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小(2分);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2分)。

(4)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加剧(2分);气候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2分;伊塞克湖水位下降、盐度增大(2分)。

43. 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2分);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分);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2分);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2分);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2分)。

44.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2分);净化空气和水体(2分);缓解热岛效应(2分);调节湿度(2分);降低噪声(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