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Job Hazard Analysis)作业危害分析又称作业安全分析、作业危害分解,是一种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实施作业危害分析,能够识别作业中潜在的危害,确定相应的工程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置,以防止事故发生,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合用于涉及手工操作的各种作业。

(1)何谓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危害分析将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步骤,对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辩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

作业危害分析是有助于将认可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在特定作业中贯彻实施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点是职业安全健康是任何作业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而不能单独剥离出来。

所谓的“作业”(有时称“任务”)是指特定的工作安排,如“操作研磨机”、“使用高压水灭火器”等。

“作业”的概念不宜过于原则如“大修机器”,也不宜过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分析步骤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由许多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危害分析,其结果是可以确定更为理想的操作程序。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范文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安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风险辨识的流程、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以及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措施。

二、安全风险辨识流程1. 建立安全风险辨识团队为了保证安全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应成立专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团队。

这个团队应包含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如生产、安全、环保、法务等部门。

2. 确定辨识范围和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辨识的范围和目标。

范围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业务流程。

目标可以是辨识出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为风险的评估和管控提供依据。

3. 收集信息和数据收集与辨识范围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包括企业的运营情况、设施设备状况、人员配备信息等。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文件、记录、报告,以及外部的法规、标准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数据。

4. 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源。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设备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识别出的风险源可以包括物理风险、化学风险、生物风险、人为因素等。

5. 评估风险概率和影响度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度。

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

定性评估可以使用概率矩阵和影响矩阵的方法,定量评估可以使用风险值计算公式。

6. 制定风险辨识报告根据辨识的结果,编制一份完整的风险辨识报告。

报告应包括风险源的识别、风险概率和影响度的评估,以及风险等级的划分。

报告应明确提出管控建议和改进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三、安全风险评估方法1. 预评估对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初步的预评估。

预评估的目的是初步确定哪些风险源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进行深入的评估。

预评估可以根据风险源的概率和影响度进行评估,也可以使用专家判断的方法。

2. 定性评估对预评估中确定的较高风险的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3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建立一个分级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例子:1. 安全风险辨识- 通过定期的安全风险辨识活动,收集、整理和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

- 可以采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SWOT分析等,来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

2. 安全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的程度,并给出相应的风险等级。

- 可以使用一些评估模型或标准,如ISO 31000风险管理指南等,来进行评估。

3. 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进行分级,例如高、中、低风险级别。

- 高风险级别表示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对组织的安全目标造成严重影响,中风险级别表示风险存在但影响程度较低,低风险级别表示风险较小,影响程度较低。

4. 安全风险管控- 针对高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建立相应的管控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程度。

- 针对中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相应的监控和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的程度。

- 对于低风险级别的安全风险,可以进行常规的管理和控制,以保持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5. 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一个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责任分工、流程和工具,以确保安全风险的持续管理和改进。

-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的复审,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例子,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2)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完善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全面把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健康。

本制度的目标是全面识别和评估潜在危险源,并制定相应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风险,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导致伤害、损失或危害的场所、物质、设备或活动。

2. 危险源辨识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询问员工、查看文件和过程分析等方式,全面辨识危险源。

3. 危险源清单: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编号,并编制危险源清单。

清单中应包括危险源名称、描述、所在位置和可能导致的伤害等信息。

三、风险评价1. 定义风险:风险是指危险源产生的潜在损害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概率。

2. 风险评价方法:根据危险源的潜在威胁和可能性,评估每个危险源造成的风险。

评价工具可以包括风险矩阵、风险登记册等。

3. 风险评价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确定为高、中、低等级。

4. 风险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包括危险源的描述、风险等级、可能的伤害和建议的控制措施等。

四、风险控制1. 风险控制原则: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原则包括优先消除危险源、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轻风险发生的影响等。

2. 控制措施分类:根据风险等级和特定情况,制定适合的控制措施。

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 控制措施实施: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实施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监督。

4. 监测和评估效果: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如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文件管理1. 管理制度: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作为一项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定期回顾和更新。

2. 文件存档:对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估报告、控制措施实施计划等文件进行存档,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3. 文件保密:对涉及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文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施工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3篇)

施工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3篇)

施工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湘桂铁路提速扩能改造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杜绝安全事故、消灭安全隐患,控制危险源的状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公司规定,结合本项目部工程施工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1、开工前施工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1)单位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经理应组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消除风险的管理方法及代价进行评估,确定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管理。

(2)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已知某种危险的存在而研究制定相关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项目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危险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的状态,通过制订相关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证危险源运行在一个可控、可预见的范围内,进行安全生产。

(3)项目部风险评估和危险源管理主要采取事前预防管理的方法:一是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法规、标准、公司制订的安全管理制度。

____年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项目部是施工安全生产的主体,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二是强制实施许可证制度。

劳务队伍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领导具有安全培训证,安全工程师、安全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资质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培训上岗等。

三是执行多方位的安全培训制度。

作业人员进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与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培训等。

四是定期对单位工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

这是危险源管理的工作重点,在对各施工工点、环境、设备等进行全面辨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危险源评价,制订出各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五是使用监控系统进行现场监测与控制。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第四条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第四条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二)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三)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四)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五)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七)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八)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三)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第七条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二)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三)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四)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实施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风险,如制度失效、数据泄露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 保护企业利益: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分析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企业利益。

2. 提升管理效能:通过评估管理制度存在的风险,可以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3. 增强合规能力:风险评估有助于发现企业在合规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1. 收集信息:收集与管理制度相关的信息,包括制度文档、历史数据等。

2. 风险识别:通过仔细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3. 风险量化: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包括概率、影响度等指标。

4.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度,对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优先级。

5. 风险控制:确定风险管控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四、常见的管理制度风险1. 制度缺陷: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不完善,容易导致管理失效。

2. 人为疏漏:员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合规,导致管理制度的风险。

3. 技术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技术漏洞,容易遭受黑客攻击。

4. 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市场变化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对管理制度造成影响。

5. 数据泄露:管理制度中的数据可能遭受泄露,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五、管理制度风险的管控措施1. 完善制度:针对制度缺陷,及时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文档。

2. 人员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 技术保护: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5. 外部环境应对:及时跟踪政策法规的变化与变化的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做出相应调整。

六、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1. 责任划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5篇)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____》____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及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安全管理方式的革新,特制定此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在其它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隐患前期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变更五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术语第五条事故是指导致工程发生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本办法重点考虑引起人员伤害的事故。

第六条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不利后果的组合。

第七条本办法所提到的风险特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亡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或其组合,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物、环境因素以及管理环节等。

第九条参照LEC的评估方法(附件7)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办法将风险划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一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高于____分的(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2.二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160≦分数值<320)或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风险;3.三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在____分到____分之间的(70≦分数值<160)风险;4.四级风险是指采用LEC评估方法分数值低于____分的(分数值<70)风险。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十条各项目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支部书记、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工程、技术、船机、安全等部门管理人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该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辨识、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潜在风险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估。

潜在风险的辨识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识别。

风险的评估是在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程度评估、风险后果评估和风险可能性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防止、减轻或消除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良影响。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前端控制和后端控制。

前端控制是指在风险出现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预防控制、监测控制和保护控制。

后端控制是指在风险出现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事故控制、危险源控制和应急控制等。

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保持风险在企业容忍范围内,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策略的确定、风险计划的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和方法的选择以及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执行和监控等。

四、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风险监控包括风险评估的重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监测和风险管理的监督等。

1.保障员工安全:风险评估可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估,有助于提前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保护企业利益: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企业能够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

3.提高生产效率: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停工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1)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应用标准、动态、系统的方法识别及评估平安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及其损失。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筹划、实施、应用、回忆、风险控制、监测与评估管理要求,适用于我矿所属各部门对平安生产风险的管理。

2引用文件【中化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3术语和定义3.1 危害:可能导致损失的条件或行为。

3.2 风险: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3.3 风险管理:一种管理方法,通过降低发生的频率以及遭受风险的后果严重性,保护企业及其资源和收益不受所遭受风险的负面影响。

3.4 风险评估:风险分析与风险值判断的整个过程。

3.5 风险识别:确定什么可能发生、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过程。

3.6 基准风险评估:根据生产系统特点、工作场所范围和具体的作业任务、评估设备、作业中危害所产生的风险影响等级,为制订风险概述提供依据,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3.7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对高风险问题实施详细的评估研究,为管理层提供清楚的建议,以有效的控制平安生产风险。

3.8 持续的风险评估:及时辨识及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危害,确保风险评估的持续改良。

4职责4.1 分管副矿长对风险的控制措施批准实施与资金保障负责。

4.2 平安矿长对风险评估筹划和作业、平安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3 总工程师负责对设备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4 工会主席负责对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组织实施负责。

4.5 各部门负责人对管辖范围内作业活动的危害调查、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实施负责。

5管理要求与方法5.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筹划5.1.1平安管理部应系统筹划、组织本企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分解落实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管理和实施责任,同时明确作业、环境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范围、方法与实施方案并对执行作业风险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方法培训。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全面、系统地识别公司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并在科学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创造最佳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涉及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活动。

具体包括:2.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2.2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2.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2.4原辅材料、半成品、产品的运输、存放和装卸过程;2.5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等。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最终决策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的审批,并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的支持。

3.2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和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策划方案的审核。

3.3安全科负责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的具体组织、协调、监督;负责组织不可接受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策划和制定。

3.4各部门负责所属范围内的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并将结果汇总以书面形式报安全科;负责所属范围内的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措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4 工作要求4.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4.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4.2.1危险源识别范围:公司区域内所有部门和作业场所,涉及厂区地理位置、生产加工过程、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建筑物、材料、员工、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

4.2.2危险源识别方法:4.2.2.1区域划分:按生产部门确定出企业基本的危险源识别单元。

4.2.2.2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危险源识别采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的方法,以部门或工序过程为主线,将其工序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

4.2.2.3辨识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中所列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为更好辨识项目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 xx 电厂各项危害辨识、评价和控制活动。

3、职责3.1项目经理职责3.1.1 负责项目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织领导工作,并提供重大危(wei)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3.2项目副经理3.2.1 负责专业领域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3.2.2 对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3.2.3 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保证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3安健环部3.3.1 负责组织生产部门进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3.2 负责对生产部门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进行立项管理,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3.4各部门3.4.1 负责本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危(wei)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4.2 负责作业范围内的不可承受风险管理项目的立项管理。

3.4.3 实施本部门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4、控制程序4.1.1 危害因素危(wei)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伤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伤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害因素,是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即人、物、环境、管理几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或者状态” 。

4.1.2 危(wei)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根源或者状态。

4.1.3 危害辨识指识别危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过程。

危害辨识的两个关键任务是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识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备的特性。

4.1.4 风险评价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者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wei)险性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建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简单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风险评估
1. 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覆盖企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 针对不同领域和环节,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和应对措施。

3. 评估结果应当详细记录,及时更新,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二、风险控制措施
1. 根据风险评估指标,对重大风险开展专项控制。

2.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防止人为因素引发风险。

3. 安装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4. 审核有关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预案,以确保协作配合效果。

5. 制定奖惩制度,明确责任,并实施精细化监管,以保证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责任制度
1. 企业领导层要明确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

2. 风险控制部门负责对企业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相关职能部门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控制职责,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以上是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同时,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在日常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____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____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4.1风险的分级管理4.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单位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四条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二)分析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及其可能性;(三)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四)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六条公司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

第三章风险控制第八条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技术措施: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条公司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在出现新问题时能及时更新控制,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保科。

负责公司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组织并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单位的具体实施。

相关部门: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内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各部门、车间。

负责本单位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4 内容与要求
4.1 术语
4.1.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1.2 风险: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4.2 公司组织以总经理为组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代表为组员的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范围的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

4.3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包括公司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危害辨识和风险控制应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建立运行控制和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4 辨识危害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危害。

4.4.1 三种状态:包括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连续生产过程,属正常状态。

生产的开始和临近结束时,危害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火灾、大风、暴雨、风暴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状态,应有相应的计划、措施,以保证其影响最小化。

4.4.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辨识危险时应在对现有的危害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应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生活活动的各个方面使风险得到控制。

4.4.3 七种危害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4.5 危害辨识应依据本单位区域范围、生产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危害辨识应从基层做起,各部门也应对自己的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辨识。

危害辨识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4.5.1 询问、交谈
由对某项工作具有一定经验的人组成小组(一般3-5人),分析某项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可初步分析出该项工作存在的所有危害。

4.5.2 现场勘察和工作经验判断
由具有一定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要求的人组成小组(一般2-3人),进行现场勘察。

通过对现场环境或工作经验判断,发现存在的危害。

4.5.3 查阅有关记录
通过查阅事故、事件、职业病记录,从中发现存在的危害。

4.5.4 获取外部信息
从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文献资料、聘请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害信息,包括货主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加以分析研究从中辨识存在的危害。

4.5.5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员工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辨识有关的危害。

4.5.6 安全检查表
运行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从而辨识出存在的危害。

4.5.7 其他适应的辨识方法。

4.5.8 下列四种危害,应定为本单位风险评价级别较高的危害
A 曾发生过事故,至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B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C 不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的;
D 相关方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或局及公司所做承诺提出的合理抱怨。

4.5.9 风险评价的方式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一般适用于可以比较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评价;其它不宜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可通过公式(D=LEC)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价。

其中:D-风险评价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4.6 风险评价实施
4.6.1 各部门、单位统一组织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生产骨干进行本部门、单位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4.6.2 安全环保部汇总各部门、单位的危害辨识,统一组织风险评
价小组进行公司的风险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6.3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

在确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

4.6.4 在风险评价中评价为Ⅱ级以上级别的风险应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4.7 风险控制
4.7.1 公司对识别出的危害,按照其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进行分级控制。

风险控制包括消除、限制、处理、转移风险、个体防护等,可通过制定管理方案、强化运行控制、制定应急预案等方法实现。

4.7.2 对辨识、评价出的风险,由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控制策划,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所制订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环境、员工的安全健康,并与公司的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计划的能力相适应。

4.7.3 各部门、单位应对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及控制效果进行监测,每半年对风险控制计划的有效性进行一次评价,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风险控制计划。

4.8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动态管理
4.8.1 公司根据生产变化、国家法律法规发布、变更等情况,针对变更的因素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重新发布或更新风险清单,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

4.8.2 对新增项目,如新增设备、库房、厂房、道路、新使用的生产工艺和工器具等,应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更新风险清单并进行风险控制策划。

4.8.3 对已消除的危害,及时从风险清单中撤消。

4.8.4 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定期进行评审。

4.8.5 公司应将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信息提供有关部门、单位作为人员培训、运行管理、设备管理、进行所需的监视活动等的内容。

附:危险源辨识流程
危险源评价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