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选择题带答案.
有些关于古诗的选择题要答案
![有些关于古诗的选择题要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9519658fb770bf68a550f.png)
有些关于古诗的选择题要答案1、《七步诗》的作者是( C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A )。
”出自王昌龄的《出塞》A.阴山 B.边关 C.燕山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A )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4、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C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绝句》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A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8、《塞下曲》的作者是( B )。
A、刘禹锡B、卢纶C、柳宗元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出自王维的( A )。
A、《送元二使安西》B、《芙蓉楼送辛渐》C、《鹿柴》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是( C )写的。
A.王维B.杜甫C.杜牧11、唐朝李峤的《风》中“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是( C )。
A、能开四月花B、能开三月花C、能开二月花12、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的下一句是( B )。
A、时鸣青涧中B、时鸣春涧中C、夜静春山空13、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下一句( A )。
A、白云生处有人家B、白云升处有人家C、白云深处有人家14、“大漠少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 A )的《马诗》。
A、李贺B、李牧C、王维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 A )的《小池》。
A、杨万里B、苏轼C、贺知章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 C )的《从军行》。
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气慨。
A、岑参B、卢纶C、王昌龄1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 A )。
古诗测试题及答案
![古诗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b6a5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6.png)
古诗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_ 。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其最后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问这首诗的第二句是 _ 。
答案:白日依山尽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 _ 。
答案:城春草木深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句诗不是出自《将进酒》?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 人生得意须尽欢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答案:C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苏轼C. 王维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江雪》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上雪景,表达了诗人孤独、超然的心境。
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形象地展现了雪后江面的空旷与寂静,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刻画了渔翁在雪中垂钓的孤独身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2. 请解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案: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态度。
“采菊东篱下”描绘了诗人在自家篱笆边采摘菊花的情景,而“悠然见南山”则形容诗人在采摘之余,抬头远望,悠然自得地欣赏远处的南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四、翻译题1. 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翻译成英文。
答案:The bright moon rises over the sea, and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share this moment.2. 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成英文。
答案:I will ascend to the highest peak and look down upon all the lesser mountains.五、论述题1. 请结合《望岳》这首诗,谈谈你对杜甫诗歌风格的看法。
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古诗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8d15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8.png)
古诗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苏轼C. 王安石答案:B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张九龄C. 杜甫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通过描绘夜晚宁静的月光和霜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孤独感。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2. 请解释“春眠不觉晓”中的“春眠”和“不觉晓”的含义。
答案:“春眠”指的是春天的温暖和舒适使人容易入睡,“不觉晓”则是指在春天的早晨,由于睡得太沉,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宁静和舒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四、翻译题1. 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翻译成英文。
答案:Th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2. 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翻译成英文。
答案: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bright moon, andtogether with my shadow, we make three.五、论述题1. 论述《静夜思》和《春晓》在表达诗人情感上的异同。
小学古诗词常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常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02c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7.png)
小学古诗词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四大诗人之一?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 李白2.以下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 《静夜思》B. 《登高》C. 《将进酒》D. 《送别》答案:D. 《送别》3.以下哪个诗句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A. 月是故乡明,我是故乡人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斜阳照墟落,穷巷牵衣欲去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答案:C. 斜阳照墟落,穷巷牵衣欲去4.以下哪首诗是王维的作品?A. 《春望》B. 《送元二使安西》C. 《登鹳雀楼》D. 《登高》答案:B. 《送元二使安西》5.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女诗人?A. 陆游B. 杜牧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D. 李清照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古诗的作者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 汉乐府《著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白居易。
2. ×孟浩然的《登鹳雀楼》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同一首诗。
3. √ 苏轼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首七言绝句。
4. √ 白乐天的《白日依山尽》是一首五言绝句。
5. √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是一首律诗。
三、填空题1.填入“南朝诗人”:刘禹锡是一位著名的___________。
2.填入“五言绝句”:杜甫的《登高》是一首___________。
3.填入“七言绝句”: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___________。
4.填入“唐代”的诗人:王之涣是___________时期的诗人。
5.填入“古代女诗人”:李清照是中国___________。
答案:1. 南朝诗人2. 五言绝句3. 七言绝句4. 唐代5. 古代女诗人四、简答题1.简述古代五言绝句的特点。
答案:五言绝句是指每首诗的每句古诗由五个字组成,通常以四行为一首。
五言绝句的特点是字数严格限制,意境简洁优美,平仄押韵工整。
2.简要介绍杜甫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510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3.png)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 杜甫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商隐答案:A. 苏轼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孟浩然B. 王之涣C. 王安石D. 王昌龄答案:A. 孟浩然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 《红楼梦》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哪条江河景色?A. 黄河B. 长江C. 漓江D. 赣江答案:B. 长江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唐代诗人______在其作品《长恨歌》中的名句。
答案:白居易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中的诗句。
答案:李白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滕王阁序》。
答案:王勃5.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将进酒》中的诗句。
答案:李白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作品多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2. 《诗经》中的“风”、“雅”、“颂”各指的是什么?答案:“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是宫廷诗歌和士大夫的作品;“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歌。
3. 请简述苏轼的文学成就。
答案: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词广泛涉猎,风格豪放,语言生动,情感丰富,尤其擅长运用夸张和讽刺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诗词相关题目
![古诗词相关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ab09d5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1.png)
古诗词相关题目一、选择题(1 - 10题)1.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是()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A选项描写的是夏天的荷花景色;B选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天的雪景,这里的“梨花”指的是雪花;C选项中“枫林”“霜叶”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描写的是秋天的枫叶景色;D选项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色。
所以答案是C。
A. 吕尚和伊尹的故事。
B. 诸葛亮和刘备的故事。
C. 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D. 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解析:“闲来垂钓碧溪上”说的是姜太公吕尚在未遇周文王之前,曾在磻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钓鱼等待时机;“忽复乘舟梦日边”讲的是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所以这里运用的是吕尚和伊尹的故事,答案为A。
A. 赋。
B. 比。
C. 兴。
D. 颂。
4.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王维作品的是()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 对偶。
B. 夸张。
C. 拟人。
D. 互文。
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将花和鸟拟人化,好像花也因感伤时事而落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心。
对偶是指诗句在结构上的对仗工整;夸张是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互文是上下句互相补充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所以答案是C。
A. 月亮。
B. 姻缘。
C. 美丽的女子。
D. 故乡。
解析:“婵娟”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月亮。
在这句词里,苏轼表达了希望亲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愿望。
所以答案是A。
A. 一种花卉。
B. 后宫的歌舞。
D. 庭院后面的花朵。
A. 清晨的景色。
B. 中午的景色。
C. 傍晚的景色。
D. 夜晚的景色。
解析:从词的开头“常记溪亭日暮”可知,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日暮时分,也就是傍晚。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5679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4.png)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江南春》D. 《春望》答案:A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苏轼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B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哪条江河?A. 黄河B. 长江C. 漓江D. 赣江答案:B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维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______的《敕勒歌》。
答案:北朝民歌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______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______的《将进酒》。
答案:李白5.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2.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首诗,并简述其意境。
答案:出自王维的《相思》。
这首诗以红豆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红豆在春天生长发芽,象征着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强烈。
3.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其艺术特点包括: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形式多样,既有四言诗,也有杂言诗;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风格朴实,贴近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b7cd184693daef5ff73d0d.png)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H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瞑”,创设岀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牛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一一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屮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Z美。
氏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Z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Z 艰苦,敌军Z强悍,边地Z荒凉,都于此七字屮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Z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古诗选择题及答案
![古诗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49ef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3.png)
古诗选择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的作者是李白?A. 《春望》B. 《将进酒》C. 《出塞》D. 《春夜喜雨》答案:B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维B. 杜甫C. 李白D. 孟浩然答案:B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陶渊明B. 王之涣C. 李清照D. 辛弃疾答案:A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以下哪首诗?A. 《望月怀远》B. 《月夜忆舍弟》C. 《春江花月夜》D. 《静夜思》答案:A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低头思故乡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_________,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答案:夜来风雨声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答案:不知天上宫阙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答案:却话巴山夜雨时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句诗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出自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
红豆象征着相思之情,春天的到来使得红豆生长,象征着思念之情的萌发和生长。
2.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味着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站得更高。
比喻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3.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案:这句诗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江水带着春天的气息缓缓流去,月亮在江潭中落下,呈现出西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d7354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4.png)
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句古诗是《静夜思》的开头?A.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2. 下面哪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甫?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登鹳雀楼答案:B3. 下面哪句古诗是《登鹳雀楼》的开头?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D4. 下面哪首古诗的作者是王之涣?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凉州词答案:D5. 下面哪句古诗是《将进酒》的开头?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A二、填空题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登鹳雀楼》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将进酒》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静夜思》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是哪首古诗的开头?答案:《凉州词》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杜甫的哪首诗的开头?答案:《登鹳雀楼》三、简答题1. 请写出杜甫的两首诗名。
答案:《将进酒》和《静夜思》2. 请写出王之涣的一首诗名。
答案:《凉州词》以上就是必学古诗小学生测试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中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3ec8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a.png)
高中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静夜思》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B. 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C.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D.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杜甫的《春望》B.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C. 孟浩然的《春晓》D. 王维的《鸟鸣涧》答案:C二、填空题3. “______,长河落日圆。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4. “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出自杜牧的《泊秦淮》。
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三、简答题5.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主旨。
答案:《悯农》一诗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6. 描述《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所蕴含的历史意象。
答案:这句诗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象,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同时暗示了边塞的古老和战争的连绵不断。
四、翻译题7. 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一定要登上最高的山峰,从那里俯瞰,所有的山都显得那么渺小。
8. 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独自在外地生活,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五、鉴赏题9. 阅读《春夜喜雨》并回答问题:诗中“好雨知时节”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赏和喜爱,因为春雨适时而降,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10. 分析《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蕴含的意境。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对落木和长江的描绘,形成了一幅秋天萧瑟而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7e57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f.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李清照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商隐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7. “________,________”出自《滕王阁序》,形容人才能出众。
8.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豪放的态度。
9. “________,________”出自《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 “________,________”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静夜思》一诗的意境和情感。
1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两句诗的意象是什么?1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主题?14.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5. 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翻译成现代汉语。
16. 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写作题(共40分)17. 以“月夜思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古诗词中的相关诗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7dd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c.png)
古诗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A. 李白《静夜思》B. 苏轼《水调歌头》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杜牧《秋夕》答案:B二、填空题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作,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_”是该诗的开篇。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横溢,尤以骈文见长,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辞藻华丽、气势磅礴而著称,被誉为骈文的巅峰之作。
2. 请简述《出塞》一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答案:《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四、翻译题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答案: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只因为你的缘故,我沉吟思考直到今天。
2. 翻译《赤壁》中的名句“对海而唱,其声悲壮”为现代汉语。
答案:面对大海高歌,那歌声悲壮激昂。
五、论述题1. 论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以国家和民族的忧患为重,个人的欢乐为次,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初级学生古诗必读测试题(带答案)
![初级学生古诗必读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160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7.png)
初级学生古诗必读测试题(带答案)初级学生古诗必读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静夜思》的作者是?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答案:A}2. 下列哪句诗出自《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A}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答案:B}4. 《春晓》一诗的作者是?A. 孟浩然B. 王之涣C. 杜甫{答案:A}5. 下列哪句诗出自《望庐山瀑布》?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______亲。
{答案:思}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______。
{答案:霜}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______。
{答案:川}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______。
{答案:天}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__。
{答案:鸟}三、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意境。
{答案:《静夜思》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家人的情感。
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句诗,传达出作者深深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2. 请简述《登鹳雀楼》的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俯瞰大地,黄河奔腾不息,引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句诗,传达出作者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哲理。
}四、翻译题请将《春晓》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春晓》翻译成现代汉语为:春天睡意朦胧不知不觉天亮,醒来听到处处鸟儿的鸣叫声。
夜雨过后,花朵湿润润的,天气晴朗,湿度适中。
}。
中国古诗词知识题库大全(含答案)
![中国古诗词知识题库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6daa4a4028915f804dc2da.png)
(选出诗句的作者)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A.李白B.孟浩然C.王维2.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王昌龄B.贺知章C.王之涣3.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盖嘉运B.孟浩然C.高适4.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A.杜甫B.刘克庄C.李白5.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A.韦应物B.孟郊C.贾岛6.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孟浩然B.杜甫C.苏东坡7.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王维C.高适8.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A.王维B.孟浩然C.崔颢9.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杜甫B.李白C.王维10.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A.苏东坡B.孟郊C.李白11.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阳。
A.范成大B.苏东坡C.陆游12.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A.李白B.王安石C.苏东坡13.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苏东坡B.王安石C.辛弃疾(选出诗句的作者)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韩愈B.王安石C.苏东坡15.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A.秦观B.辛弃疾C.苏东坡16.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A.贺知章B.李白C.王勃17.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A.杜甫B.李白C.王维18.单选题(选出诗句的作者)俗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古诗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古诗竞赛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e2dc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b.png)
古诗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苏轼C. 王维答案:B二、填空题1. 请填写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答案:春晓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江雪》一诗的意境。
答案:《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江面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清冷的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2. 请解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说,即使相隔遥远,只要心中有知己,就感觉彼此很近,如同邻居一般。
四、翻译题1. 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成英文。
答案:Alone in a foreign land as a guest, I miss my family more during festivals.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文翻译是什么?答案:I will ascend to the utmost peak, to look down upon the lesser hills.五、写作题1. 以“月夜”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考生可自由发挥)2. 阅读《望岳》一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
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考生需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分析和创作)六、判断题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答案:正确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
答案:错误(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七、连线题1. 将下列诗人与其对应的作品连线。
(完整版)古诗鉴赏选择题(含答案)
![(完整版)古诗鉴赏选择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3a0dd1336c1eb91a375dd8.png)
古诗鉴赏水平测试《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选出对《登高》鉴赏错误一项:A.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现。
B.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充,直接抒发了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C.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D.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
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2. 选出对《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错误一项:A.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B."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
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
"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
"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C.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
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D.结尾句,苏轼难以从悲哀中超脱,遂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
3.选出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错误一项:A.上阕怀念孙权、刘义隆,表现对英雄业绩的向往。
下阕借谴责刘裕,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代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
初中必背古诗词选择题含答案
![初中必背古诗词选择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e1b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2.png)
初中必背古诗词选择题含答案初中必背古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可以检验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初中必背古诗词的选择题及答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A. 《春晓》B.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C. 《江南逢李龟年》D. 《赠汪伦》答案:A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的作者是?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答案:A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王勃C. 王维D. 王昌龄答案:C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答案:A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庐山瀑布》C. 《早发白帝城》D. 《赠汪伦》答案:C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春望》B. 《登高》C. 《望岳》D. 《旅夜书怀》答案:C8.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月夜忆舍弟》C. 《月下独酌》D.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答案:A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哪首诗?A. 《归去来兮辞》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B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句诗出自曹操的哪首诗?A. 《短歌行》B. 《观沧海》C. 《对海而唱》D. 《龟虽寿》答案:A这些选择题涵盖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教资古诗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资古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0bb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6.png)
小学教资古诗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一句诗出自《诗经》?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2. 杜甫是唐代的哪位著名诗人?A. 李白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D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白居易C. 杜牧D. 王之涣答案:D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安石B. 苏轼C. 杨万里D. 辛弃疾答案:C5. 以下诗句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宜人尽日不尽事,留我临邛自在游"?A. 杜牧B. 王之涣C. 王之涣D. 杜甫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这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答案:李白2.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哪位宋代诗人的名句?答案:杜甫3.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出自哪首古文诗?答案:《青玉案·元夕》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唐代诗人的名句?答案:王之涣5.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哪首唐代诗词?答案:《行宫》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李白的创作特点。
答案:诗人的胸怀宏大,形象独特,意境深远。
2. 请简述苏轼的艺术成就。
答案:苏轼擅长各种体裁的创作,他的诗词深受后人推崇,尤其以豪放派的作品最为著名。
3. 简述诗经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活、爱情、祭祀等主题的古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4. 杜牧是唐代哪个派别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如何?答案:杜牧是晚唐初年的豪放派代表,他的诗作主题广泛,风格清新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中的选择题【试题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野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试题二】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6分)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试题三】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①-②题。
(6分)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试题四】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③题。
(6分)新沙陆龟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①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
②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山中寡妇》)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皮日休《橡媪叹》)【试题五】12.读下面的诗,完成①—②题。
(4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①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试题六】12.读下面的词,完成①—③题。
(7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试题七】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试题八】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试题九】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10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①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
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
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试题十】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试题十一]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试题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秬秸①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试题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宋·刘子翚《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词》)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濬《都城春日》)[试题十四]013年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