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校 《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领导人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体现领导人关心群众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群众也在淋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以及从中所传达出的平等、关爱的精神。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语句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133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关心群众相关的小故事,或者展示一些领导人与群众在一起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4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纠正。
143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大致结构。
144 精读课文1441 找出文中描写领导人关心群众的语句,进行分析和讨论。
1442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相关段落,体会人物的情感。
14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群众也在淋雨”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所反映出的精神。
146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关心他人的事例,以及自己的感受。
147 总结归纳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领导人与群众平等、关爱的重要性。
148 布置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关心他人的小作文;或者布置实践作业,如做一件关心他人的事情。
15 教学反思151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流畅、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群众也在淋雨》原文及教案
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 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突然,乌云蔽(bì)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shà)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 现了小小的骚(sāo)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 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bīn)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 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 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jiá)不停地往下淌(tǎng)。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 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 (zhì),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jiāng)汤(tāng),给挨雨淋的群众驱(qū)驱寒,暖暖身子。”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
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什么叫“元首” (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教案标题:群众也在淋雨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群众也在淋雨》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并分享自己对于雨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雨中玩耍、听雨声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雨的象征意义,例如:雨可以代表忧伤、希望、洗涤等。
诗歌欣赏:1. 向学生介绍《群众也在淋雨》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分发诗歌文本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一遍,然后选择一个段落朗读给全班听。
3.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象征意义。
4.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更深层次的含义。
合作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感(如忧伤、希望、洗涤等)作为主题。
2. 每个小组根据选定的情感主题,创作一首类似于《群众也在淋雨》的诗歌。
3.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类似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4.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并与全班分享。
诗歌表演:1. 鼓励学生将诗歌朗读融入表演中,可以通过肢体语言、音调变化等方式表达情感。
2.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增强表演效果。
3.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作的诗歌,并鼓励全班同学给予鼓励和反馈。
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分享自己对于诗歌欣赏和创作的体会。
2. 鼓励学生思考诗歌对于情感表达和思考的重要性。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诗歌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诗歌欣赏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对于诗歌主题、情感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在诗歌表演中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文学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教案名称:群众也在淋雨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状况,并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提倡关爱弱势群体,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教案目标:1.了解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3.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传播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约5分钟)(呈现一张图片)老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这张图片描绘了一个下雨天,穿着破旧衣物的农民工正在淋雨辛苦工作。
第二步:讨论(约15分钟)1.老师:你们知道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很多群众生活在困境中吗?他们在雨中辛苦工作,你们有没有想过对他们做些什么?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第三步:了解贫困地区(约15分钟)1.老师:好,同学们有很多好的建议。
现在我给你们讲讲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状况。
比如他们住的房子简陋,饮食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等。
你们知道这些情况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吗?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第四步:激发社会责任感(约15分钟)1.老师:看到这些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状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第五步:公益活动策划(约15分钟)1.老师:既然我们想为贫困地区的群众做点什么,那我们可以策划一场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第六步:展示公益活动计划(约15分钟)1.学生发言依次介绍自己的公益活动计划。
2.其他学生针对每个计划进行提问和讨论。
第七步:总结(约5分钟)1.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状况,我们了解到他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境。
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如何关爱他们,展开一系列公益活动,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我们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教案小结:本次教案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思考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状况,并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提倡关爱弱势群体,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设计2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课通过记叙周恩来总理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表现了周总理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和胸怀祖国、关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课文是通过细致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故事生动感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重点体会;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思疑,互动释疑。
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具准备:师:电子白板课件、周总理视频资料;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习单元导语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班同学互相关心帮助的情景,他们身上美好的品质就像鲜花一样,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单元导读,看看单元导读除了从内容方面提示我们学习,还从学习能力方面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质疑要求)2.师:学贵在疑,当有问题时,我们就需要找老师和同学帮助,我们带着这样的方法走进21课《群众也在淋雨》。
3.板书课题,教授生字“群”(左右同宽),齐读课题。
读后质疑:这句话是谁说的?4. 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周总理。
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也曾兼任外交部长。
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
1954年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教案】群众也在淋雨教案一、教案背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然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引导,使群众在淋雨中也能保持一颗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目标1.认识淋雨中的群众,了解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2.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3.培养学生关心群众、热爱群众的情感,增强团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了解淋雨中的群众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展示一些关于淋雨中的群众的真实图片和故事。
让学生观察、感受、思考,引导他们了解和认识淋雨中的群众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根源引导学生分析淋雨中的群众问题的根源,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拓展,引导学生形成对问题症结的深刻认识。
第三部分:教育引导与实践1.教育引导及群众故事分享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互动问答的形式,指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优秀的群众故事,激发学生对群众的关爱和敬重之情。
2.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引导。
每个小组整理出一份小结,并派代表进行展示。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互动。
第四部分:反思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重要经验。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撰写小结并进行分享。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思考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收集学生的笔记和小结;3.开展小组讨论的评价;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反思。
五、教学延伸在本次教学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分享自己的对群众也在淋雨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积极的观点。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内容简析本课通过记叙周恩来总理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表现了周总理文明礼貌的精神风貌和胸怀祖国、关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课文是通过细致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故事生动感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有关词句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重点体会;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思疑,互动释疑。
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具准备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谁吗?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好总理,也是国际上很有影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一个感人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2.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3.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4.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试提问题1.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
2.交流问题。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1)什么叫“元首”(2)周总理的右臂是怎么负伤的?(3)周总理为什么不抬起左手?(4)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他撑伞? (1)3.梳理问题。
学生提问题的类型一般有:词语的意思不懂,如问题(1);资料背景不清楚,如问题(2);内容不理解,如问题(3)、(4)。
4.解决问题。
问题(1)、(3)比较简单,教师稍加解释即可;问题(2)可查找有关资料;问题(4)可留在下一课时讨论。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word文档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周总理吗?简介周总理。
今天,让我们从文章中走进伟人,感受一代伟人的风采吧!(多媒体出示总理的照片)。
师:周总理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深切缅怀,学习21课。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群众也在淋雨”。
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行解疑,学习字词那么就让我们带上这些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吧!1、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正确认清楚。
2、课文读完了,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事?3 、指名读课文,初读之后,你从文章中知道些什么?4、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致、志”为翘舌音,“宾”为前鼻音,字形由学生自主识记。
5、指导书写难写易混字:群、即、登、。
提醒学生注意汉字书写时易错的笔画和结构。
6认读字卡:群众、陪同、外宾、立即、负伤、慈祥、登机、倾盆大雨、心疼、同志。
7、体会个别词语意思。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学会了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读书!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老师与学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的确,“好书不厌百回读”呀!正是因为老师一边读一边想,所以才读出味道来了,请你带上听后的感悟,轻轻的读一读这一段!通过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谁能尝试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这些事物?指1-2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
周恩来不愧是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举手投足都显示出了伟人的风范!正是这慈祥的目光,这亲切的微笑,这文明的举止,倾倒了无数的人!(课件出示不同人对总理评价)l 他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样赞美他:“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反思
《民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教课反省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理解课文内容,感觉总理的崇敬质量。
2、过程与方法:(1)抓住要点,理解人物的表现;(2)经过多渠道采集资料,从多方向领会周总理的质量;(3)利用当地资源让学生认识革命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总理临危不乱,富裕涵养,言传身教,热爱人民的品质。
(2)经过阅读当地老一辈革命的书,激发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爱,进而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
教课要点:抓住要点语句理解总理的质量。
教课难点:激发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
教具准备:学生采集周总理的资料以及《莲花将军》、《农民将军甘祖昌》等。
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的生字新词,稳固。
2、师导入:同学们的记忆真好,上节课部署你们经过各样方式查找有关周总理的资料,此刻谁来谈谈总理在你们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3、生自由回答,师随机评论学生的学习方法好。
4、教师小结:你们能经过网络、校外图书室、电视等方式认识到那么多知识,老师很快乐,总理为何说《民众也在淋雨》?二、走进课文,领会总理的质量(一)、 1、师指引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
2、你们知道什么?(总理在淋雨)(二)、教师出示导读纲要,指引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三世界国家自然段;(2)、找找:当大雨倾盆而下时,总理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想一想他为何要这样做?(3)、再找找,工作人员给总理撑伞,总理又是如何表现的?用“﹏”画出来,想一想他这样做的原由。
(4)、想象当时的场景,领会总理的心理,小组挑战朗诵这段。
(师评论后指导,再挑战)2、生依据纲要自学。
3、逐项指名反应,评论,沟通,指引理解,感悟。
(1)“当大雨倾盆而下时,周总理仍是落落大方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挥手致谢。
”(2)当人们发现周总理不管大雨仍站在原地,人们是如何表现的?1 指名反应;2 领会总理的楷模作用;3总理说:“你看,民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可以呢?”A:你感觉总理又是什么样的人?(言传身教,和民众休戚与共)4、教师小结。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教案:群众也在淋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群众也在淋雨》。
本课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为群众送雨衣的过程中,感受到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以及自己对群众的关心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淋雨”造句。
3. 理解课文中的群众路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群众路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雨衣、雨伞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雨衣、雨伞等物品,引导学生回忆下雨天为群众送雨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查找字词意思,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生字词(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淋雨”、“群众”等,并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精讲课文(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以及党的群众路线,让学生体会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5. 情感体验(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为群众做实事的经历,体会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现场完成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群众也在淋雨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党的群众路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为群众做实事的经历的文章,体会群众对党的热爱和信任,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群众也在淋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周总理关心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2、教学难点感受周总理与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周总理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周总理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伟人是谁吗?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周总理有关,题目是《群众也在淋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②理解“健步”“神采奕奕”等词语,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①默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思考:周总理为什么不让工作人员为自己撑伞?②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③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关心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质。
(3)学习第五自然段①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群众看到周总理淋雨,有什么反应?②理解“群众也在淋雨”这句话的含义。
(4)学习第六自然段①自由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周总理是怎样做的?②体会周总理对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4、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2)教师总结:周总理时刻关心着群众的疾苦,与群众心连心,他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周总理的其他故事。
(2)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教学设计2:群众也在淋雨
第21课《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整体感知,重点体会;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思疑,互动释疑。
【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会写14个字。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抓住重点,深入体会1.出示思考题:问题一:欢送外宾时,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问题二: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根据思考题,默读课文,并划出有关句子。
3.讨论交流。
交流问题一:(1) 学生回答怎么做,出示有关句子: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收致意。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2) 对“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彬彬有礼、轻轻地、谢绝、群众也在淋雨”等词句,体会周总理爱国的情怀、文雅的风貌和礼貌待人的亲切态度。
(3) 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面内容。
(4)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交流问题二:(1) 外宾的飞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2) 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话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没有忙着、赶紧”体会周总理不顾自己、关心群众的崇高品质。
)(3)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四、布置作业1.摘抄词句。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群众也在淋雨 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教案标题:群众也在淋雨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群众也在淋雨”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来源;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运用成语“群众也在淋雨”;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2. 成语“群众也在淋雨”的相关教学材料;3. 学生小组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群众也在淋雨”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该成语。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以便后续讨论和表达。
3. 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3:讨论和表达(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和总结关于“群众也在淋雨”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并准备一份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
2.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Step 4:个人表达(15分钟)1. 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群众也在淋雨”的短文或演讲稿。
2. 学生可以参考小组讨论的结果,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进行表达。
Step 5: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成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应用。
2. 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成语的使用情况,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成语“群众也在淋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群众也在淋雨教案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怀。
3.通过让学生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初步培养质疑能力。
重点难点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受周总理的精神风貌和关心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怀。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好似大海一样深邃,充满智慧,胸怀天下,有这样一个人,他就像白杨一样挺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有这样一个人,他就像慈父一样温暖,爱民如子,温文尔雅,他就是——周总理(生答)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周总理,继续学习——群众也在淋雨师:周总理逝世已经36年了,为什么人民还怀念周总理,热爱周总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去感受那令人难忘的画面。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98页,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
师:通过读书,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一幅幅动人的场景。
下面一块来感受吧!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多媒体播放雷雨声音片断).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怎样描写这场雨的?(出示句子)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这份突然与意料之外呢? (学生指出“突然”、“刚刚”、“霎时”要重读,要读的短暂、急促一些。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带着这份想象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师: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师:是的,很多人因为大雨的突然而至而慌乱成一团,我们的总理在这个特殊的时候,又是怎么做的呢?师:同学们,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来到47年前的上海虹桥机场,出示课件:如果你就是当时一位在场的记者,你最想把总理的哪一个美好的画面留下?用“——”把它画下来。
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
生:学生读、画、思考。
镜头一:师:看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寻找最能打动自己的画面,谁先来说说,你的摄像机里留下了总理的哪一个画面?生:我留下了这个画面,学生读句子:(出示彬彬有礼句子)师:能说说你留下这个画面的理由吗?生:因为雨下得那么大,总理却站在原地,还向外宾招手致意,说明周总理很有礼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S版教材20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1 群众也在淋雨【教学内容】第六单元21课《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教学年级】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群众也在淋雨》《珍贵的教科书》《“神童”的秘诀》是精读课文。
《说话算数》是略读课文,前两篇课文进行的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奋学习,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思想教育;后两篇课文着重讲的是勤奋好学和诚实守信的好品德。
《群众也在淋雨》是一篇革命领袖人物故事。
写的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和人民群众一样淋雨欢送外国元首的感人情景。
先写了周总理来到机场,和群众招手致意的情景,接着写了外宾登机时,大雨倾盆中周总理和群众一样,站在原地的情景,最后写了外宾离开后,周总理指示工作人员准备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寒的事。
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唯独不顾自己,他的言谈举止展现了共和国领袖崇高的道德品德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学期是第二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能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能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学生思维特点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乐于接受自己熟悉的或新奇在东西,而对于名人的故事并不是太喜欢,他们甚至不相信过去人们的生活真的有那么艰苦。
这篇文章写于40年前,时代距离较为遥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周恩来总理的相关事迹,对“人民的好总理”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对此,教师应该作一些相应的背景介绍和提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在表现人物品质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彬彬有礼、平易近人、热爱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有关词语句子的意思,学习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品读文中描写周总理的有关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感悟周总理的精神风范,景仰周总理爱国、爱人民的崇高品质。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查互联网、翻阅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搜集有关周总理的小故事和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听写稿纸,周恩来总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忆旧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敬爱的周总理,知道了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理。
冰心曾这样赞颂过他:“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课件播放周总理的照片和冰心的评价语)师: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那么,周总理的伟大和完美,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继续学习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群众也在淋雨》。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呀?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生字新词。
师: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陪同、外宾、立即、负伤、慈祥、登机、心疼、同志)师:同学们读得真准确,能写准确吗?老师来听写几个。
(课件出示拼音填词:cíxiáng fùshāng lìjíxīn téng )师:我们的评价标准是规范、端正、整洁,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标准给自己评价。
师:得到三颗星的孩子请举手。
给自己三颗星的孩子你们真自信。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祝贺你!得到两颗星的孩子请举手,得两颗星的孩子也不要气馁,继续努力,下一次也能得三颗星。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写了周总理和群众一起淋雨欢送外宾的感人故事。
(师板书:总理群众)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师:在你们心目中,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周总理的句子,体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自主探究悟情感1.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阅读要求: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周总理的句子,体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专机起飞前周总理是怎样做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又是怎样做的?用笔划一划,再读一读,把你的体会写在句子旁边,这种学习方法叫“批注”,学会做批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2.讨论交流。
师:有感受的同学在小组里大声的读一读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生边读边体会,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汇报。
汇报语句1:“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的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的站在原地。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们体会“彬彬有礼”“招手致意”“站在原地”的含义。
(课件出示带有教材98页插图的课文内容)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周总理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彬彬有礼?生:招手致意和站在原地。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幅图,周总理是在什么情况下站在原地向外宾招手致意的?生:天下着倾盆大雨的时候,周总理还站在原地向外宾招手致意。
(课件播放倾盆大雨及电闪雷鸣的声音)师:同学们,听,当外宾刚刚登上飞机,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
谁愿意伴着雷雨声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课件出示“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
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师:孩子们,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雨下得特别急下得特别大。
师:是啊,大雨突然就倾盆而下,让人们措手不及。
如果此时,你在现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生1:我会立刻回家。
生2:我会撑一把伞。
生3:我会想要不要撑伞。
……师:这场突然其来的大雨,让人们毫无防备,现场的群众跟你们一样,有转身离开的,有打伞的,还有犹豫的,所以,人群中出现了小小的……生:骚动。
(2)交代背景师:同学们,当大雨倾盆时,人群中有向总理学习的,有转身离去的,有撑伞的,有犹豫的,可是我们的周总理却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1965年的中国仅仅只有16岁,三四年前刚刚经历了严重自然灾害,不少地方粮食颗粒无收,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元首来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这时的周总理,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代表的国家,代表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的形象,不能因为下雨在外国元首面前破坏中国的形象。
同时也体现了总理对外宾的礼貌与尊重。
师:所以,当大雨倾盆时……当人群出现骚动时……(课件出示“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的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生跟读)(3)小结。
师:通过品读,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板书:彬彬有礼)作者就是抓住了周总理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汇报语句2: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周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1)理解两次打伞:师:这段话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深刻?生:“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的摆摆手,谢绝了。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生:“轻轻地”和“谢绝”。
(课件出示:1、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2、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摆摆手,拒绝了。
)师:对比读一读这两句话,将“谢绝”换成“拒绝”行吗?生:不行。
“谢绝”表示有礼貌,“拒绝”容易引起人误解。
师: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男生读,女生读。
师:工作人员几次为周总理撑起了雨伞?生:两次。
师:从第二次打伞时,工作人员是怎样做的?读一读。
生: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周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师:你对哪个词印象最深刻?生:恳求。
从这个词中我可以感受到工作人员非常担心周总理。
师:是啊,雨那么大,总理的手臂还受着伤,请你再来恳求一次总理!生1: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师:恳求的语气不够强烈,我们的总理没有被打动。
谁愿意再次恳求总理?生2: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师:我听出了你的诚恳与担心。
可是我们的周总理又是怎样做的呢?生: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师:从这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说说看。
生:我怎么不能呢?是一个反问句,表示“我”也能。
说明周总理跟群众一样,不搞特殊。
师:请你带着这份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谁还对这句话有感受,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2)小结。
师:工作人员两次为周总理打伞,都被总理婉言谢绝了,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总理?生1:不搞特殊。
生2:平易近人。
(板书:平易近人)师:是啊,作者又抓住了周总理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的好总理。
汇报语句3: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分角色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我们接着来汇报。
生: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师:从周总理的动作和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周总理不顾自己、关心群众的急切心情。
说明了周总理非常热爱群众。
(板书:热爱)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周总理的话。
师:这样的总理值得我们崇敬,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2)小结。
师:是的, 多么普通的一句话呀!这样的话却反映出我们的总理热爱群众。
我们的总理用他的言行感染和征服着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群众也深深地爱着总理。
三、启迪升华感情1.渲染情感师:是呀,总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也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他还是一个生活朴素的人,他更是一个热爱群众的人!(多媒体配乐播放体现总理品质的照片)2.小练笔师:学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回头来看看课文中的总理。
同学们,你能用手中的笔来赞美你心目中的总理吗?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群众招手致意;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没有转身离去,而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外宾招手致意;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没有指责,而是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没有欣然接受,而是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让工作人员赶紧煮些姜汤,让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