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教学总结

合集下载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优秀3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优秀3篇)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优秀3篇)《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篇一平移和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学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教材中给我们展示“饮料加工厂”情境,但孩子并没有到过饮料加工厂亲身体验过,对有些工具压根就不知道,不好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动态的卷帘门、推拉窗、摩天轮、电梯、时钟、陀螺的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并用手势比画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从而形成表象,引出课题。

学生会发现数学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直观演示,巧妙突破教学难点。

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区别平移旋转,学生碰到困难,如观察“饮料加工厂”,当孩子们觉得安装灯泡、拉杆的运动是什么时学生有较大分歧,及时的利用教鞭,直观演示,大家发现它们运动的路线不是直线,而是弧线,于是大家知道这些运动是旋转,而非平移。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为让学生主动学习,我创设“喜羊羊搬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究——验证”的学习过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究的方法。

我想这样上也许能更好的突破这一难点。

三、多种感官配合,让学生“动”起来。

为了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概念,我分四步层层加深感知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一看:引导观察喜羊羊平移,发现在平移的过程中什么变什么不变,从而找到平移的本质特点:“位置变化了,但本身的方向没变。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的偏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本文将对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问题分析在讲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的偏转时,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理解不深入:学生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的偏转的原因和影响没有全面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知识上,无法灵活应用。

2. 判断错误:学生在应用这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经常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无法正确分析物体运动的方向。

3. 缺乏实践应用:学生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的偏转缺乏实际的应用和体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相结合。

二、改进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改进方法:1. 深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化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

通过实例分析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明确力的作用和运动方向。

2. 强化实践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我增加了实践应用的环节。

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运动观察,让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物体在地表水平运动时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 多样化教学手段:为了增加学生对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兴趣和参与度,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改进方法,我观察到学生在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原理,并能够正确判断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变化。

同时,他们在实践应用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相结合,解决相关问题。

然而,我也意识到还有一些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1. 教学方法:虽然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出发,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
公转,其他运动形式没有涉及,这体现了新课标“培养
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本节则侧重介
绍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3)利用“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教学目标
等。这里教师不要匆忙下结论,可以告诉学生必要的背
景知识,如“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等,引导学生
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其他同
学的探讨,独立地得出结论,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产生昼夜交替”部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
组(每组 4 人),共同完成本部分的学习。首先观察地
球仪,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在上面立一根牙签,用橡
2.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以大量地理信息为基础,创造 性地利用地理教学信息资源,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 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高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在第一节讲述了地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从
这节开始,教材将眼光从宇宙转移到了地球,并且用两
节的篇幅主要研究地球这颗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
地球的运动。其实,地球的运动非常复杂,除了自转和
教材分析 公转外,还有许多运动形式。教材主要从与类的关系
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此我们理应积极投身于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中。例如,选取课程 资源成功利用的案例,进而找出其一般规律,形成特定 的利用风格。再如,积极参与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形成 具有学校特色和符合学生特点的学校课程资源库,进而 实现校内共享、校际共享乃至城际共享。

第8课时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第8课时做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情景诱思:
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 中砂金含量较多,许多人 在砂中淘金,这些人一部 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 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 为什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原因: 地球的自转。
2、地转偏向力: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地球上所有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对吗?
2、从赤道上向南北沿180°经线发射炮弹,它们的运
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A、都偏向东
B、都偏向西
C、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D、都不偏离180°经线
3、南北半球分别有一个物体自西向东运动,
下列有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D、都向北偏转
4、东经20度,南纬30度的地方,沿东经20度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 响,对吗?如果不对,具体是怎么偏的?
3、偏转规律:
(1)、在北半球 向右偏,在南半 球向左偏;赤道 上,物体水平运 动不偏向; (2)、随速度和
纬度增大而加大
偏转。
判断方法——左右手定则
特征: 只改变水平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
动的大小。
请判断偏转方向
② ①
经线向赤道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B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5、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
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
2021/1/8
A 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地球运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教学设计

《地球运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教学设计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学设计一、说课标课标要求:2017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地转偏向力部分是这样表述的“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应是结合同学们生活相联系的实际案例,可操作可直接感知的最好。

“说明地球运动的意义”应有逻辑地把地转偏向力和地球运动的关系阐述清楚,首先从整体上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运动之一---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其次地转偏向力的成因、规律、影响随地球自转的各地不同产生差异,最后应说明具体差异与实际迁移运用。

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教学中应选取典型案例,创设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采用地转偏向力实验和长江三角洲地形图,讲述地转偏向力相关知识,并且运用于乡土地理案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观察与思考的方法。

二、说教材地转偏向力这个知识点在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部分初次涉及,随后大气运动、洋流部分都运用到,尤其是在大气运动部分确定风向时尤为关键。

从教材位置看:本节内容被编者放置于第一章中,也就是开启学习整本书的“大门”,就能很充分的证明其发挥着基础作用。

从内容体系看:它是其他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只有真正把握了本节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学习随后的章节。

分析:结合图例、具体案例分析阐述其影响,凸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基本理念。

三、说学情学生已有的前备知识基础是通过前二节的学习,已对地球的运动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和现象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认知。

对于动手做试验,学生活跃积极,也有对未知原理的好奇的心理特点。

认知特点:高一学生的逻辑性较高年级的较差,正在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试验后进行总结归纳来说明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和方法的判断,也利于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

分析:重视典型实例的提供,已拉近学生与教材、教学之间的心里距离,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四、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景观图,能够说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

(新课标)高中地理精选教学论文 地转偏向力专题复习资料

(新课标)高中地理精选教学论文 地转偏向力专题复习资料

地转偏向力专题复习讲解一、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

我们把这一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假想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实际上,地转偏向力不是真实的力,而是假想的力。

如果以宇宙空间为参照物,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表不同纬度地点的东西南北方向,在宇宙空间以不同的角度,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变化,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向左)、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向右)旋转,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保持惯性(方向不变),但是,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参照物,视当地东西南北方向固定不变,这样,日月星辰和宇宙空间自东向西绕地球旋转,地面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二、方向大小: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两极最大,赤道为零。

其大小随地理纬度(φ)、运动物体大小(M)和速度(V)、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增加而增加,即F=2MVωsinφ。

由于它的作用,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

北右南左,向极偏东,向赤偏西,向东偏赤,向西偏极。

三、影响:1.大气运动:①风向:在气压图上,高空风(地转风),忽略了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等压线愈密,其值愈大,它是风的原动力)和地转偏向力(垂直风向,北右南左,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二力平衡,风向平行等压线,北半球风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南半球风的左侧为高压、右侧为低压。

地面风(摩擦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为阻力,地面愈是粗糙不平,其值愈大)三力平衡,风向斜交等压线指向低压,北半球风的右后侧为高压、左前侧为低压,南半球风的左后侧为高压、右前侧为低压。

②气旋(包括台风,锋面气旋):中心低压,四周高压,在以上三力作用下,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地面空气从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

赤道低压,没有地转偏向力,不会形成气旋和台风,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形成对流雨。

地理实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教学反思2

地理实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教学反思2

1、办法总比困难那多。

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们所用的红色液体是稀释后的红色墨水,但其流速过快,观察困难,实验几次,效果都不理想,不适合课堂演示。

而且,红色墨水是化学合成剂,污染伞面后难于清洗。

实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发牢骚、打退堂鼓,产生放弃实验的想法。

但经过老师鼓励、动员,我们又重整旗鼓,认真研讨,决定另辟蹊径,到学校食堂寻找合适的实验材料。

我们分别用面粉、生粉、辣椒酱、胶水稀释液、食用油等替代红色墨水稀释液做试验,经过不断比对,终于确定食用油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液体。

在液体下注时,我们开始用茶杯,发现很难控制液体倾注量,于是改用小口饮料瓶替代,取得较好效果。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实验,不论是实验器材,还是实验步骤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几分钟就能完成。

但实验小组实际上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实验。

同学们感叹道,事非经过不知难呀。

2、地理实验能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实验操作中,转伞把的同学、滴注液体的同学、实验观察与记录的同学,要通力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遇到挫败需要大家互相鼓励、加油以增强信心,在合作解决困难过程中我们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

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讨论、争论、辩驳,激发了灵感,找出了解决问题新路。

原始实验设计方案中我们只设计了从高纬向低纬物体运动时偏转现象的演示,奚彩华同学还突发奇想把伞把倒过来做从低纬向高纬物体运动时偏转现象的演示,大家为他拍手祝贺。

我们觉得实践过程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3、科研独具魅力。

大部分同学眼中的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是神圣的,但他们也是“科学怪物”。

原来想象中的科学家们生活单调乏味、少有乐趣,科学家的境界离我们太遥远了,他们值得称颂,但难于学习。

在实验过程中,当多次失败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当某位同学产生了一个创意,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新的实验方向时,大家欢呼雀跃、互相击掌庆贺,感觉爽极了;当我们教室内成功做好演示实验时,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内心感到相当骄傲与自豪,我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魅力,感悟到科学研究不总是枯燥乏味,辛苦过后必有甘甜。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1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1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案(含解析)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1 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一、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

2.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4.昼夜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判断1.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存在昼夜现象。

( × )2.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

( √ )3.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相同。

( ×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产生原因: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没有偏转思考 在下面示意图中用实线箭头标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后的方向。

答案探究点一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上图是利用Google Earth对北京时间12月22日同一天上午8:00和晚上20:00太阳照射地球的截图,对比观察两幅图,思考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的昼夜分界线分别是什么线?判断理由是什么?答案图甲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昼半球,所以该线是晨线。

图乙中的昼夜分界线是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该线上的各点都将进入夜半球,所以该线是昏线。

2.在以下两幅图上画出图甲、图乙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标出自转方向、太阳光线、晨(昏)线、回归线、极圈并用表示夜半球。

答案示意图如下:3.观察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晨昏线什么时间与经线圈重合?答案始终垂直。

春分日、秋分日。

4.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怎样移动?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纬线度数有什么关系?答案自东向西。

互余。

5.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若有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多长时间?答案有。

昼夜交替周期为1年。

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知识理解和解读点滴

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知识理解和解读点滴

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教材知识理解和解读点滴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没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对其中的很多概念,原理、规律感到难以理解、运用。

地球的自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效应是产生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高一地理对此目标知识要求仅限于现象的描述。

鉴于其对大气、海水、河流等水平物体运动的重要影响、高三学生具备高中物理动力学基础,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让他们理解通透并掌握、运用。

而传统的辅助教材给教师的这部分内容,似乎没有紧密地与高中物理知识结合,使教师授课过程中备感困惑,直接影响教学的深入。

这篇文章的有关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水平运动;相对速度;地转偏向力;偏移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偏移?向何方偏移?什么是地转偏向力?它是一种什么样力?……教材对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作了阐述,并明确指出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地转偏向力产生的条件有:(1)地球在自转;(2)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有运动速度。

产生的现象是:当观察者面向运动方向时,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偏转。

随纬度的增高,偏转现象越明显。

物体水平运动时,方向为什么向右或向左偏转呢?传统的教辅教材是作如下解析的: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的作用,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

例如图1,在北半球,质点向北沿经线取A1B1方向作水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L1转到L2位置。

沿经线方向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必然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取A2B2方向前进。

这时在L2位置上的人看来,运动质点已经离经线方向而向右偏转了。

图1疑点(一):质点经L1到L2,如果质点和观察者同在经线L2上,怎能说运动质点已经向右偏转了呢?疑点(二):什么是物体的水平运动?北半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用现象解析现象,没有深入到本质上来。

)疑点(三):为什么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纬度越低,地转偏向力越小,赤道附近可以忽略不计?NS图2作为特例,选取北半球,由赤道沿经线向北运动,从原理、结果来看是正确的,物体最终右偏转。

对“地转偏向力”教学的探究浅析

对“地转偏向力”教学的探究浅析

对“地转偏向力”教学的探究作者:罗炳清赵尊立单位:河北省永清县第一中学在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中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移的讲解中是一个教学难点,怎样讲解学生更可以接受呢?我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知识才能在讲解中得心应手。

一、“傅科摆”试验。

众所周知,摆总是力图保持其摆动面的方向不变。

有了这个不动的摆动面作标记,人们就有条件目睹足下大地的旋转而深信不疑。

理论和实验证明,傅科摆偏转的方向,因南北半球而不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这里的“右”偏和“左”偏,是指观测者面向物体运动方向时的偏向而言的。

偏转的速度则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如图:A地的纬度为φ,经短暂的时间△t以后,它随地球自转移至A′。

PA和PA′分别表示A和A′两地经线的切线方向,两地相交于地轴延长线上,其夹角为△θ。

∠APO=φ(对应边互相垂直)。

在△t时间内地球自转的角度为∠AOA′=△η。

∵⌒AA'∶OA=△η⌒AA'∶PA=△θ(∵△很小)∴OA∶PA=△θ∶△η而OA∶PA=sinφ∴△θ=△ηsinφ△θ∶△t=△ηsinφ∶△t当△t→0时,有dθ∶dt=dηsinφ∶dt而dθ∶dt为傅科摆偏转的角速度;dη∶dt=ω0=150/h,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dθ∶dt=ω0sinφ=sinφ15o/h即傅科摆偏转的速度与所在地的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例如:在赤道上,φ=00,sinφ=0,θ=0,傅科摆不发生偏转。

在两极,φ=900,sinφ=1,θ=150/h,傅科摆偏转速度最大,等于地球自转的速度。

在南北纬300,sinφ=1/2,θ=7.50/h。

二、地转偏向力。

按惯性定律推论,如果物体改变它的速度或运动方向,那么,这种变化必定是由于某种外来的影响。

于是,人们设想有一个假想的力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使它发生左右偏转。

法国学者科里奥利最早研究并证明它的存在,故称这种视力为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

地理和气象学上则形象地称它为地转偏向力,因为它是由于“地转”而发生偏向的。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1章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1 -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7 - 第一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7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14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下面三幅图中的箭头指向)。

A B C4.自转周期名称1日长度参照物恒星日23时56分4秒遥远的恒星太阳日24时太阳5.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约为15°每时。

(2)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最大,两极最小。

[微思考]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提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易误提醒]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是人们日常的计时单位,是指太阳东升西落再东升的周期,对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而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到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提示:从教材图1.3中显示的信息去归纳总结即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昼夜交替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第3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体系架构]动的地理意义。

[基本概念]晨昏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日界线;昼长、夜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基本原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课时8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①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②表现: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称为晨昏线(圈)。

(2)昼夜交替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③意义:长短适宜,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人类的作息。

特别提醒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透光性决定的。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

(2)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无关。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1.晨昏线 (1)特点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如图中∠α=∠β。

⑤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以15°/h 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判断方法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以上三种方法适合所有晨昏线的判读,但在判读俯视图时必须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然后再根据自转法来判断晨昏线。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S
V
F V′
右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 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 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左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 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 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图例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右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 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 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左手法则 :手心朝着自己, 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 拇指方向为物体偏转方向。
如图所示,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
流,河中有一沙坝,该沙坝将与南岸相连还是
北岸相连?如果建港应该在哪岸呢?
36°N
北岸
水流
沙坝
南岸
34°N
2
3
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
大小:与纬度呈正相关
S
V
F V′
为什么单向行驶的列车轨道,总是一侧受损严重?
列车单向行驶时,其所受的地转偏向力总偏向一侧的轨道
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
大小:与纬度和速度呈正相关
S
V
F
V′
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 )
• 方向 :垂直速度方向,南左北右 • 效果: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 大小:与纬度和速度呈正相关
水旋涡
印尼某中学地理小组在赤道地区附近做下图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 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 )
朵浮在水面做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 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观察花朵做 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和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一、知识讲解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1)受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转,如下图所示:(2)可用“手势”记忆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方法: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物体的偏转方向。

(3)应用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二、例题分析1.某军舰在(20°W、29°S)海面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9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东半球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答案.B 正确解题必须理解四个知识点:①20°W向东是东半球,向西是西半球;②30°S是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地区的分界线;③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111千米;④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左偏转。

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从图上纬度可以看出,左图位于南半球,右图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南半球则相反。

3下图中三实线箭头分别表示南、北半球和赤道上物体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请用虚线在图中分别画出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

答案画图略(分别画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南、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合图示信息,总结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答案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4.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1.2.2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学案(含答案)

1.2.2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学案(含答案)

1.2.2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学案(含答案)课时课时22产生时差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学习目标1.理解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2.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一.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

2地方时1含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2特征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3区时1时区划分地球上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的规定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区时的换算同一时区内各地采用相同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同一时区内东早西晚。

4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要加一天。

思考1北京时间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吗答案不是。

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即东8区区时,也是120E的地方时。

2每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什么选在北京时间晚8点整播出答案春节是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节日,北京时间晚8点整,全球正值同一天。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产生原因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这种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思考1在下面示意图中用实线箭头标注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后的方向。

答案2在北半球,汽车的右车轮往往比左车轮磨损严重,试分析原因。

答案北半球,汽车在前进时始终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右车轮受力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大,磨损严重。

探究点一时区和日界线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名女婴“姐姐”,时间是xx年1月5日1130。

20分钟后,又产一女婴“妹妹”。

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

关于地转偏向力的总结学习

关于地转偏向力的总结学习

自然地理中的地转偏向力学习一、学习背景(整体看)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往年的《地理高考考试大纲》可知,我们应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整体把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整体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过程。

具备良好的地理素养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很有帮助。

高中地理课程总体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块,必修的内容分为必修1(自然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

其中地理1(以人教版为例)的知识结构是: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囊括的内容有:(1)基本原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

(2)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3)基本过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在以上教材知识点编排的背景下,今天我想带大家学习的是关于必修1“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首次提到的“地转偏向力”。

文摘——教材P18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与作用于水平运动的大气或水体的其他作用力相比较,地转偏向力很小,但是,其作用不可低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 必修别看它只是一段话,就以为它没有内容,其实关于地转偏向力的产生还是很有意思一个知识点。

在历史上早有一些伟大的人早对它进行过猜想和论证,代表人物有牛顿和科里奥利。

艾萨克·牛顿: 1643.1.4-1727.3.31,英国人,他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科学等,他也在前人开普勒的基础上提出过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课标解读
利用实验法理解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并掌握发生偏转的规律。

解释地转偏向力造成的一些地理现象。

学法指导
“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这部分内容也是本章一个重点,对于“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可以利用地球做一个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理解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教材总结发生偏转的规律,最后利用“问题生成”来我们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的规律。

导学材料: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过程中产生地转偏向力,这种力这使得除赤道外地球表面上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其偏转规律是: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无偏转。

见下图:
赤道
地转偏向力
知识记忆与理解(第一学习时间)
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系统化,系统形象化)
基础知识交流(知识系统化,问题层次化)
1、在一战期间,德军用他们引以为豪的射程为113千米的大炮瞄准目标轰击巴
黎时,懊恼地发现总是向右偏离目标。

你能帮助他们解释下原因吗?
2、下图中,实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虚线表示运动物体的实际方向,正确的是()

30°N 0° 30°S
技能应用与拓展(第2学习时间)
重点难点探究(技能系统化,系统个性化)
地转偏向力
【互动探究】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分别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为什么
【互动探究】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基下游则北岩冲刷的厉害,南岸入海口三角洲,则北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补充阅读: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进一步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

河道右偏,长江口水道被河口沙坝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水道泥沙沉积较快,不断淤塞,长江北岸三角洲,沼泽地及边滩连成一片。

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
思维探究与创新(第三学习时间)
知识测评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