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合集下载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1148℃时可溶碳%。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马氏体分解得到极细的过渡型碳化物与过饱和(含碳较低)的a-相混合组织 它由马氏体在150~250℃时回火形成。
这种组织极易受腐蚀,光学显微镜下呈暗黑色针状组织(保持淬火马氏体位向),与下贝氏体很相似,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极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回火屈氏体 ——碳化物和a-相的混合物。
粒状贝氏体——大块状或条状的铁素体内分布着众多小岛的复相组织。
过冷奥氏体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最上部的转变产物。刚形成时是由条状铁素体合并而成的块状铁素体和小岛状富碳奥氏体组成,富碳奥氏体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为残余奥氏体;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珠光体或贝氏体);最可能部分转变为马氏体,部分保留下来而形成两相混合物,称为M-A组织。
4奥氏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晶界比较直,呈规则多边形;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分布在马氏体间的空隙处
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
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在350℃~Ms的转变产物。其典型形态是双凸透镜状含过饱和碳的铁素体,并在其内分布着单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内呈针状,针叶不交叉,但可交接。与回火马氏体不同,马氏体有层次之分,下贝氏体则颜色一致,下贝氏体的碳化物质点比回火马氏体粗,易受侵蚀变黑,回火马氏体颜色较浅,不易受侵蚀。高碳高合金钢的碳化物分散度比低碳低合金钢高,针叶比低碳低合金钢细。
--来自金相吧
它由马氏体在350~500℃时中温回火形成。其组织特征是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细小的粒状碳化物,针状形态已逐渐消失,但仍隐约可见,碳化物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仅观察到暗黑的组织,在电镜下才能清晰分辨两相,可看出碳化物颗粒已明显长大。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最佳答案马氏‎体不绣钢含碳‎量较高,多用做淬火不‎锈钢,因为它可以得‎到马氏体组织‎,常用于,量具,医疗器械等。

奥氏体不绣钢‎的含铬量较高‎,使得它在常温‎下呈奥氏体组‎织,所以它没有磁‎性。

奥氏体不绣钢‎的韧性和塑性‎很高,焊接性较好,所以多用做化‎工容器,管道,耐腐蚀结构等‎。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区别钢的组织和特性铁是钢的基本组成元素.铁在固态有两种晶体结构,一是体心立方结构(存在于两个温度范围内, 912 ℃以上称α铁, 1394 ℃以上称δ铁);另一是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于 912 ~ 1394 ℃之间,称γ铁)。

碳是钢中另一主要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起重要作用,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碳在钢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溶入铁中与铁形成固溶体(两种以上化学组分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另一是与铁形成铁碳化合物,称渗碳体( Fe 3C ),其硬度高、脆性大。

碳溶于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溶于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最大溶解度为 2.11 %.钢在冷却过程中,过饱和的奥氏体将发生分解,形成铁素体和渗碳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呈片状相间排列的混合物称珠光体。

一般碳素钢在室温下的金相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铁素体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

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溶碳能力很小,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它仍保持的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表示。

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

铁素体有磁性。

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与马氏体 铁素体的差异

奥氏体与马氏体 铁素体的差异
奥氏体-马氏体 -铁素体的差异
一、形态的区别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 (lath)。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 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 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 铁素体晶界圆滑,晶内很少见孪晶或滑移线,颜色浅 绿、发亮,深腐蚀后发暗。钢中铁素体以片状、块状、 针状和网状存在。
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在高温下,碳原子扩散速度很快,铁原子和替换原子均能够充分扩散,既能够进行 界面扩散,也能够进行体扩散,因此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型相变。
铁素体消失后,在t1温度下继续保持或继续加热时,随着碳在奥氏体中继续扩散,剩余渗碳体不断向奥 氏体中溶解。
当渗碳体刚刚全部融入奥氏体后,奥氏体内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只有经历长时间的保温或继续加热, 让碳原子急性充分的扩散才能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
二、含义的区别 马氏体(martensite):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铁素体:纯铁在912℃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碳溶 于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以符号F表示。 奥氏体(Austenite):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 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以符号A表示。在 1148℃时,Wc=2.11%,在727 ℃时,Wc=0.77%。一般奥 氏体硬度在160~220HBW,伸长率δ在40%~50%。
三、特征的区别 马氏体是体心正方结构 马氏体的密度低于奥氏体,所以转变后体积会膨胀。相对于 转变带来的体积改变,这种变化引起的切应力、拉应力更需 要重视。 奥氏体是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 碳。 铁素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强 度和硬度都很低,冷加工硬化缓慢。铁素体的性能和纯铁相 近,其强度、硬度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不锈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

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型号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

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

焊接性好。

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

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

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

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1]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奥氏体 马氏体 铁素体 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 马氏体 铁素体 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都是钢的重要类型,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种钢的性质、组成、性能和应用等。

奥氏体是一种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是一种优质钢材,通常用于制造钢铁结构。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低于0.25%,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可塑性。

由于其优质的性能,它可以用于制造螺栓、螺母、垫圈、轴承等零件,以及钢结构、钢管、机械零件等。

马氏体是一种中碳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是可塑性较差。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约为0.3%至 1.4%,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

这种钢的机械性能较好,可以用于制造螺栓、螺母、垫圈、轴承等零件,以及钢结构、钢管、机械零件等。

它也可以用于制造手工工具,如锤子、钳子、锯子等。

铁素体是一种高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是可塑性较差。

它的组成成分以碳为主,高于2%,含有少量硅、磷、锰、铬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它可以用于制造大型钢结构件,如桥梁、架构等,以及刀具、磨具、冶金工具等。

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双相组织的合金钢,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通常含有大量的铬和硅元素,碳含量低于0.0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强度。

它可以用于制造食品处理设备的零部件,以及在海洋、化工、石油等环境中长期运行的各种设备。

以上就是关于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的详细介绍,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性能,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区别钢的组织和特性铁是钢的基本组成元素.铁在固态有两种晶体结构,一是体心立方结构(存在于两个温度范围内, 912 ℃以上称α铁, 1394 ℃以上称δ铁);另一是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于 912 ~ 1394 ℃之间,称γ铁)。

碳是钢中另一主要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起重要作用,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碳在钢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溶入铁中与铁形成固溶体(两种以上化学组分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另一是与铁形成铁碳化合物,称渗碳体( Fe 3C ),其硬度高、脆性大。

碳溶于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溶于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最大溶解度为 2.11 %。

钢在冷却过程中,过饱和的奥氏体将发生分解,形成铁素体和渗碳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呈片状相间排列的混合物称珠光体。

一般碳素钢在室温下的金相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铁素体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

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溶碳能力很小,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

02%,它仍保持的体心立方晶格。

常用符号F表示。

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

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

铁素体有磁性.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区别钢的组织与特性铁就是钢的基本组成元素。

铁在固态有两种晶体结构,一就是体心立方结构(存在于两个温度范围内, 912 ℃以上称α铁, 1394 ℃以上称δ铁);另一就是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于 912 ~1394 ℃之间,称γ铁)。

碳就是钢中另一主要元素,对钢的组织与性能起重要作用,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碳在钢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就是溶入铁中与铁形成固溶体(两种以上化学组分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另一就是与铁形成铁碳化合物,称渗碳体( Fe 3C ),其硬度高、脆性大。

碳溶于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溶于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最大溶解度为 2、11 %。

钢在冷却过程中,过饱与的奥氏体将发生分解,形成铁素体与渗碳体。

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呈片状相间排列的混合物称珠光体。

一般碳素钢在室温下的金相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与渗碳体组成铁素体就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

ﻫ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就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溶碳能力很小,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它仍保持的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表示。

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

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ﻫ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就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就是否就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就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ﻫ铁素体有磁性、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 简单理解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 简单理解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简单理解
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是钢铁材料中的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它们在钢铁的热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铁素体是一种由铁和
碳组成的晶体结构,它是钢铁的最稳定状态。

奥氏体是一种由铁和
碳组成的非稳定结构,它在钢铁的高温冷却过程中形成。

马氏体是
一种由奥氏体经过快速冷却转变而成的结构,它具有高硬度和强度。

在钢铁的热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使钢
铁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钢铁的性能。

例如,通过快速冷
却可以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铁的硬度和强度。

而通
过适当的退火处理,可以将马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和奥氏体,从而提
高钢铁的韧性和塑性。

综合来看,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是钢铁材料中非常重要的
组织结构,它们对钢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铁具有不同的性能,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因此,对
于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
体的形成和转变规律,对于钢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区别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区别

铁素体: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

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

铁素体有磁性。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

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钢的组别:A1,A2,A3A4,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Martens(1850-1914)。

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

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
的材料检验方法。

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

(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

)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

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试验室。

1895年国际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副主席一职。

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铁素体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异同

铁素体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异同

铁素体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是金属材料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形态,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态,而这些组织结构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将对这些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形态进行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比较。

1. 铁素体铁素体是一种由铁和少量的碳组成的金属结构,在室温下呈现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

铁素体在金属材料中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形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但其硬度和强度相对较低。

2. 奥氏体奥氏体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金属结构,在高温下呈现面心立方的晶体结构。

奥氏体在金属材料中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其延展性和韧性相对较低。

3. 贝氏体贝氏体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金属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由奥氏体经过一定温度和时间的转变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贝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其延展性和韧性相对较低。

4. 马氏体马氏体是一种由铁和少量的碳组成的金属结构,在金属材料中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其延展性和韧性相对较低。

马氏体在金属材料中是一种比较不稳定的结构形态,在变形和断裂中容易形成。

5. 珠光体珠光体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金属结构,在金属材料中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但其硬度和强度相对较低。

珠光体在金属材料中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形态,常用于要求良好冲击韧性的零件中。

以上是对铁素体、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和珠光体的简要介绍,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比较:1. 硬度和强度奥氏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在金属材料中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一些对硬度和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中。

而铁素体和珠光体在金属材料中的硬度和强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对韧性和延展性要求较高的零件中。

2. 韧性和延展性铁素体和珠光体在金属材料中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适用于一些对韧性和延展性要求较高的零件中。

而奥氏体、贝氏体和马氏体在金属材料中的韧性和延展性相对较低,容易在变形和断裂过程中产生裂纹。

3. 稳定性铁素体和珠光体在金属材料中是比较稳定的结构形态,容易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不发生明显的相变。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务实运用)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的区别(务实运用)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区别

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区别钢的组织和特性铁是钢的基本组成元素。

铁在固态有两种晶体结构,一是体心立方结构(存在于两个温度范围内, 912 ℃以上称α铁, 1394 ℃以上称δ铁);另一是面心立方结构(存在于 912 ~ 1394 ℃之间,称γ铁)。

碳是钢中另一主要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起重要作用,通常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加、塑性下降。

碳在钢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溶入铁中与铁形成固溶体(两种以上化学组分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另一是与铁形成铁碳化合物,称渗碳体( Fe 3C ),其硬度高、脆性大。

碳溶于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溶于γ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氏体,其最大溶解度为 2.11 %。

钢在冷却过程中,过饱和的奥氏体将发生分解,形成铁素体和渗碳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呈片状相间排列的混合物称珠光体。

一般碳素钢在室温下的金相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铁素体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

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溶碳能力很小,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它仍保持的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表示。

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

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铁素体有磁性.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区别简介

不锈钢简介:不锈钢通俗地说,不锈钢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钢,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钢,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

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

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

试验表明,钢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钢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钢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不锈钢的分类方法很多。

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钢;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海水不锈钢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低温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等等。

由于不锈钢材具有优异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不锈钢牌号分组200 系列—铬-镍-锰奥氏体不锈钢300 系列—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型号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

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

焊接性好。

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型号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型号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型号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

GB牌号为0Cr18Ni9。

型号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型号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

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

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

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1]型号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区别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区别

铁素体: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

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

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

铁素体有磁性。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用M表示碳在阿尔法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但它并不是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贝氏体才是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它是可以分为高碳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低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马氏体(martensite)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最先由德国冶金学家Adolf Martens(1850-1914)于19世纪90年代在一种硬矿物中发现。

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plate)或者板条状(lath),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维)通常表现为针状(needle-shaped),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为针状的原因。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BCT)。

中高碳钢中加速冷却通常能够获得这种组织。

高的强度和硬度是钢中马氏体的主要特征之一。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
奥氏体(钢的组别:A1, A2, A3 A4, A5)(性能等级:50软,70冷加工,80高强度)
马氏体(钢的组别:C1,C2,C3) (性能等级:50软,70、110淬火并回火,80淬火并回火)
铁素体(钢的组别:F1) (性能等级:45软,60冷加工)
马氏体不锈钢属于铬不锈钢。

由于含碳量高,碳化铬多,钢的耐蚀性能下降,虽可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但防腐性不高。

马氏体不锈钢多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并有一定耐蚀性能要求的零件,如汽轮机叶片、喷嘴、阀座、量具、刃具等。

铁素体不锈钢也属于铬不锈钢。

含碳量小,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能力强,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

主要用于制作化工设备中的容器、管道。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铬镍不锈钢。

具有很高的耐蚀性,优良的塑性,良好的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不具有磁性,易加工硬化。

主要用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容器、管道、医疗器械以及抗磁环境中。

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
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
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

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

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马氏体就是以人命命名的:
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

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914)。

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

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验方法。

于是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铁的金相组织,并在1878年发表了《铁的显微镜研究》,阐述金属断口形态以及其抛光和酸浸后的金相组织。

(这个工作我们现在做的好像也蛮多的。

)他观察到生铁在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排列很有规则(大概其中就有马氏体),并预言显微镜研究必将成为最有用的分析方法之一(有远见)。

他还曾经担任了柏林皇家大学附属机械工艺研究所所长,也就是柏林皇家材料试验所("Staatliche Materialprüfungsamt")的前身,他在那里建立了第一流的金相试验室。

1895年国际材料试验学会成立,他担任了副主席一职。

直到现在,在德国依然有一个声望颇高的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