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管道设计

合集下载

泵的配管规定

泵的配管规定

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

公用工程的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泵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配管材料等级的设计规定。

第1.0.3条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第二章 泵的配管第一节 泵的一般配管原则第2.1.1条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3.5m。

第2.1.2条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第2.1.3条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第2.1.4条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配管形状和长度应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

第2.1.5条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40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第2.1.6条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

当管道长度超过设备和泵之间的距离时,应请工艺系统进行核算。

第2.1.7条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1.2~1.3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第2.1.8条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2m,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第2.1.9条对输送可燃液体和有毒介质的泵,泵的放净管应按P&I图要求设计,不得采用明沟排放。

第2.1.10条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第2.1.11条为使泵体少受外力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段上设置合理的支、吊架或弹簧支、吊架。

一、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见图2.1.11-1和图2.1.11-2。

图2.1.11-1 泵水平吸入管支架图2.1.11-2 泵吸入管弯头处支架二、不带底座的管道泵进出口管道支架应尽可能接近管口,见图2.1.11-3。

泵的管道设计说明

泵的管道设计说明

泵的管道设计1 泵的一般配管原则1.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3.5m。

1.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1.3 泵的进、出口管道应设切断阀和盲板用于切断,此切断阀常用闸阀。

若处理的流体是无毒、非可燃性的介质,盲板可以免去。

1.4 泵的回转机械属精密机械,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变形、振动和噪声,是轴承烧坏和损坏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对泵出入口管道的要求,以减少管道作用在泵管嘴处的应力和力矩。

1.5 要考虑泵的维修检查所需要的空间,使泵的管道、阀门手轮不影响其维修和检查。

1、管道布置时,泵的两侧至少要留出一侧作维修用。

2、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3、立式泵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

4、当管道布置在泵和电动机上方时,管道要有足够的高度,不应影响起重设备的吊装。

5、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40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6、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1.2~1.3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1.6 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2m,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对输送可燃液体和有毒介质的泵,泵的放净管不得采用明沟排放。

1.7 应考虑泵管道上的阀门及仪表同按钮操作柱的关系,便于泵的启动和切换操作。

1.8 布置大小不一样的泵时,一般有三种方式:1、泵出口中心线取齐:优点是操作面方便统一。

2、泵基础面取齐: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以及基础施工方便。

3、动力端基础面取齐:优点是电缆接线容易且经济,泵的开关与电流表在一条线上取齐,电动机易操作。

当然如果泵的大小差异太大,会造成吸入管太长。

1.9 为使泵体少受外力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段上设置合理的支、吊架或弹簧支、吊架。

1、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见图1。

消防泵房管道悬空距离要求

消防泵房管道悬空距离要求

消防泵房管道悬空距离要求
在消防泵房管道设计中,悬空距离的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的消防规范和标准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悬空距离要求:
1.在水泵机组间距的计算中,需要从机组侧面的管道开始,在不影响地面通行以
及水泵维修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水泵机组的间隔。

水泵机组进行检修时,需要保证机组间距在机组宽度的0.5米左右。

2.控制柜前的通道宽度需要合理设计,不能少于1.5米,否则控制柜上方的水管
难以顺利通过,还容易在工作期间使管道的水滴容易落在控制柜上。

3.在设计消防泵进出水管时,需要考虑消防水池、出水管连接,并在此基础上,
合理设计吸水管摆放位置,考虑闸阀的空间存放位置,保证吸水总管在闸阀应用期间的维修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消防泵房管道悬空距离要求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消防设计和施工团队,以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确保消防安全。

消防水泵管路布置要求

消防水泵管路布置要求

消防水泵管路布置要求
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2、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变径连接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并应采用管顶平接。

3、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

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

4、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当管径超过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5、消防水泵吸水管的直径小于DN250时,其流速宜为1.0m/s~1.2m/s;直径大于DN250时,宜为1.2m/s~1.6m/s。

6、吸水井的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漩的要求,并应便于安装施工。

7、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出水管道穿越外墙时,应采用防水套管;当穿越墙体和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应小于墙体厚度,或应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管道的接口不应位于套管内。

8、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设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DN150。

9、消防水泵吸水管可设置管道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过水面积应大于管道过水面积的4倍,且孔径≥3mm。

泵的管道设计

泵的管道设计

泵的管道设计1泵的一般配管原则1.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3.5m。

1.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1.3 泵的进、出口管道应设切断阀和盲板用于切断,此切断阀常用闸阀。

若处理的流体是无毒、非可燃性的介质,盲板可以免去。

1.4 泵的回转机械属精密机械,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变形、振动和噪声,是轴承烧坏和损坏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对泵出入口管道的要求,以减少管道作用在泵管嘴处的应力和力矩。

1.5 要考虑泵的维修检查所需要的空间,使泵的管道、阀门手轮不影响其维修和检查。

1、管道布置时,泵的两侧至少要留出一侧作维修用。

2、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3、立式泵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

4、当管道布置在泵和电动机上方时,管道要有足够的高度,不应影响起重设备的吊装。

5、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40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6、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1.2~1.3m,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1.6 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2m,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对输送可燃液体和有毒介质的泵,泵的放净管不得采用明沟排放。

1.7 应考虑泵管道上的阀门及仪表同按钮操作柱的关系,便于泵的启动和切换操作。

1.8 布置大小不一样的泵时,一般有三种方式:1、泵出口中心线取齐:优点是操作面方便统一。

2、泵基础面取齐: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以及基础施工方便。

3、动力端基础面取齐:优点是电缆接线容易且经济,泵的开关与电流表在一条线上取齐,电动机易操作。

当然如果泵的大小差异太大,会造成吸入管太长。

1.9 为使泵体少受外力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段上设置合理的支、吊架或弹簧支、吊架。

1、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见图1。

泵的出入口管线设计

泵的出入口管线设计

泵的出入口管线设计汽蚀现象:当液体进入泵内第一级叶轮时的静压力低于或等于该温度下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汽泡,随液体流入较高压力处,汽泡突然凝结,周围液体快速集中,产生水力冲击。

这种汽化和凝结产生泵的冲蚀、振动和性能下降的现象,通常称之为汽蚀现象。

机泵安装顺序: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设备吊装就位→初找平找正→次灌桨→精找平找正→二次灌浆→泵、电机联轴节对中→工艺管道安装→对中及应力复查→试车准备,单体试车→负荷试车→交工验收。

注意事项: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内部应清理干净。

固定焊口应远离设备。

不允许有附加外力加在设备上。

设备的进出口应加临时盲板,等管道吹扫干净后方可拆除。

法兰间距以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宜。

最终连接管道时,应在联轴节上用百分表监测其径向位移。

转速≤6000 rpm时,其位移≤0. 05mm。

转速>6000rpm时,位移≤0.02mm。

否则,调整管道。

当泵入口管系统有变径管时,管径≥DN65采用偏心大小头以防变径处气体积聚。

变径管的安装方注如图所示,即入口法兰前弯头向下时,变径管顶平;弯头向上时,变径管底平。

现场安装展示:介质自上至下现场安装展示:介质自下至上双吸入泵的吸入口应设一段不小于3倍机泵入口管径长的直管段,大型泵应有7倍机泵入口管径以上的直管段,以使液体平稳入泵,避免产生偏流和旋转流,引起泵振动和产生噪音。

当双吸入泵的配管为上吸入时,不必考虑吸入口上所要求的直管段。

垂直管道可以通过弯头和异径管与吸入管口直接相连,要求尽量短。

当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时,为便于安装阀门,进出口可用偏心异径管或两个45°弯头增大进出口管间距:T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锥型过滤器:泵的出口管线要有一定柔性,特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必须经过应力分析,根据热应力的大小来确定管线的几何形状。

泵的出口及深护管线设计: :泵出口不宜直接连接弯头。

泵出口的切断阀和止回阀间用泄液阀放净。

泵的管道设计

泵的管道设计

1. 泵出、入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1 当泵入口管道和泵嘴子直径不同时,泵入口切断阀的直径不应小于下表规定:1.2 当泵出口管道的直径比泵嘴子大时,泵出口切断阀的直径至少比泵嘴子大一级。

1.3 当需要降低泵进出口阀门的操作高度时,泵出口可选用异径止回阀,入口可选用异径过滤器,其直径分别根据泵出入口嘴子和切断阀的直径确定。

法兰型异径止回阀和过滤器的法兰压力等级及其密封面应与泵嘴子和切断阀的法兰严格匹配。

1.4 泵出、入口管道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热膨胀的要求,以减少嘴子的受力。

1.5 在充分满足管道柔性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出口管道最短。

1.6 往复泵泵端出口管道应尽量少拐弯。

1.7 泵出、入口管道的布置,不应妨碍泵本体的检修。

1.7.1 往复泵的泵端和动力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1.7.2 立式泵的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

1.8 泵入口管道。

1.8.1 泵入口管道应尽量短,少拐弯,以减少阻力,提高有效汽蚀余量。

1.8.2 泵入口管道应尽量避免“气袋”,若不能避免,应在“气袋”顶部设DN15放气阀,并应引至排水沟或漏斗。

1.8.3 泵的水平入口管变径时,应选用偏心大小头。

当管道从下向上水平进泵时,大小头应取“顶平”,如下左图所示,当管道从上向下水平进泵时,大小头应取“底平”,如下右图所示,大小头应靠近泵入口嘴处布置。

1.8.4 泵入口过滤器应安装在泵入口与切断阀之间便于拆卸与清洗处。

1.8.5 侧面吸入的离心泵,泵入口嘴子的管道进泵前应有大于两倍公称直径的直管段,以避免对吸入叶轮产生偏流,否则应在入口处加整流器或导向板。

1.9 泵出口管道。

1.9.1 泵出口切断阀应尽量设置在方便操作的地方。

1.9.2 泵出口管上的放气管,工艺无明确规定时,应引至排水沟或漏斗。

1.9.3 泵出口不宜直接接弯头。

1.9.4 泵出口管道的布置,应考虑孔板前后直管段要求。

1.9.5 顶部吸入和排出的泵,在尺寸很小时,可采用偏心大小头加大间距。

泵的管道设计

泵的管道设计

泵的管道设计1 泵的一般配管原则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泵的进、出口管道应设切断阀和盲板用于切断,此切断阀常用闸阀。

若处理的流体是无毒、非可燃性的介质,盲板可以免去。

泵的回转机械属精密机械,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变形、振动和噪声,是轴承烧坏和损坏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对泵出入口管道的要求,以减少管道作用在泵管嘴处的应力和力矩。

要考虑泵的维修检查所需要的空间,使泵的管道、阀门手轮不影响其维修和检查。

1、管道布置时,泵的两侧至少要留出一侧作维修用。

2、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3、立式泵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

4、当管道布置在泵和电动机上方时,管道要有足够的高度,不应影响起重设备的吊装。

5、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 40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6、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对输送可燃液体和有毒介质的泵,泵的放净管不得采用明沟排放。

应考虑泵管道上的阀门及仪表同按钮操作柱的关系,便于泵的启动和切换操作。

布置大小不一样的泵时,一般有三种方式:1、泵出口中心线取齐:优点是操作面方便统一。

2、泵基础面取齐: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以及基础施工方便。

3、动力端基础面取齐:优点是电缆接线容易且经济,泵的开关与电流表在一条线上取齐,电动机易操作。

当然如果泵的大小差异太大,会造成吸入管太长。

为使泵体少受外力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段上设置合理的支、吊架或弹簧支、吊架。

1、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见图1。

泵水平吸入管支架泵吸入管弯头处支架图12、不带底座的管道泵进出口管道支架应尽可能接近管口,见图2。

水泵进出管径设计-2013.9.4

水泵进出管径设计-2013.9.4

一般按经济流速确定水泵管径,进水管的流速宜取1.0~1.2m/s,出水管道设计流速宜取1.5~2.0m/s。

所以说进水管一般比出水管大一号,流速限定不一样,流量是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水泵进口大于或者等于出口,防止出大于进而出现气蚀。

水泵进水管安装的基本要求有三点:
1、不漏气。

吸水管路不允许漏气,否则会使水泵的工作发生严重故障。

当进入空气时,水泵的出水量将减少,甚至吸不上水。

2、不积气。

水泵吸水管内真空值达到一定值时,水中溶解气体就会因管路压力减小而不不断逸出,如果吸水管路的连接考虑欠妥,会在吸水管道的某段上出现积气,形成气囊,影响过水能力,严重时会破坏真空吸水。

为了使水泵能及时排走吸水管路内的空气,吸水管应有沿水流方向上升的坡度,使吸水管线的最高点在水泵吸入口的顶端,坡度一般大于0.005,以以免形成气囊。

吸水管断面一般应大于水泵吸入口的断面,这样可以减小管路的水头损失,吸水管路上的变径管可采用偏心渐缩管,保持渐缩管的上边水平,免形成气囊。

3、不吸气。

吸水管进口淹没深度不够时,由于进水口处水流产生旋涡、吸水时带进大量空气。

严重时也将破坏水泵正常吸水。

所以吸水管进口在最低水位下的淹没深度不应小于
0.5~1.0米。

水泵的进水管的管径等于水泵进口直径,为减小出水管的水头损失也可比水泵进口直径大一号(一般是大50毫米)。

例如水泵进水口为DN150,进水管用DN200。

齿轮泵管道设计时需注意事项

齿轮泵管道设计时需注意事项

KCB/YCB/2CY等型号齿轮泵管道设计时需注意事项
KCB/YCB/2CY等型号齿轮泵都属于外啮合齿轮泵的种类,适合输送粘度范围5-1500里斯内的滑油类物料,河北恒盛泵业建议大家在齿轮泵使用前应设计好输送管道,齿轮泵输送管道设计时需要注意下以下事项。

1、根据选好的齿轮泵的进出口口径设计管道直径,尽量和齿轮泵的口径一致,避免因口径小影响齿轮泵的自吸和排料。

2、建议在齿轮泵的进口管路安装过滤器或过滤网,防止新管路中的焊渣进入泵腔内,导致泵内零部件或密封磨损。

3、在齿轮泵的管道上安装逆止阀防止物料倒流的冲击力,齿轮泵不可以正反转同用,所以反向冲击力很可能将泵损坏。

4、新管路防止意外情况发生,齿轮泵可以备一些易损件以应急用。

5、在齿轮泵管路安装一个安全阀,虽然KCB/YCB/2CY等型号齿轮泵有的自带安全阀,但是不能作为减压阀长期使用,有必要安装一个安全阀,当泵超压时可以开阀泄压,保护整个齿轮泵管线。

6、新管道与泵进出口法兰连接时注意密封垫选材好一点,不要让管道混进空气造成泵的气蚀。

河北恒盛泵业齿轮泵制造经验超过40年,采用高精尖进口设备,齿轮泵质量优质,国内国外均有供应,并取得行业内用户的高度认可。

浅谈化工泵的管道设计

浅谈化工泵的管道设计
1 0 mm 0
镍 液体 对 环 境及 人 体健 康 造成 的 危害 ,因而 在 整个 化 工泵 管道 设 计过 程 巾 , 了要 对 管道 质 量提 出严格 的要 求外 , 要 对整 个 管道 除 还
管 道 流 速 : . 8 66 s 08 ~ .3m/
的 构造 设计 进行 严格 要 求 。 于硫 酸 镍 自身 具备 的腐 蚀性 及 毒性 , 基 存 整个 化 工泵 管 道 设计 中 首先 要 考虑 的就是 管 道 的防 腐蚀 性 。 具 体 分析 如 下 : 1典 型 的化 工泵 机 械密 封 结构 主 要 为离 心泵 后 端 的 ()
坚 分忻 :
少 了管道 投 资 。该管道 设 计 的具体 功 能如 表 1 示 。 所 1 化 工 泵 管 道 设 计 要 求
在 化工 泵 使用 的 过程 中, 要考 虑 泵 房 的距 离 , 要 考 虑硫 酸 既 还
表 1 主要技术指标
泵 扬 程 :2 12 a压 力) 1 5m(.5MP 流 量 : 5 0mVh 2  ̄3 管 道 内径 : 40~
l 量 塑 sj n 坌 hy e eu x iF
浅 谈化工泵 的管道设 计
张 贵 臣
( 林 吉 恩 镍 股份 有 限 公 司 , 林 吉林 12 1) 吉 吉 3 3 1

要: 弹细 介绍 厂化 泵管道设 计的要求及 创新, 同时对化工泵管道材 料的选择及新型管道设计 的相 关优势进行 了阐述 。
化 工泵 是化 J 产 品工 艺炼 制 或转 运 过程 中 的 重要 工 具 ,其 能 二
允分 发挥 自身 性能 ,核 心 在于 化 工泵 的 管道 设 计是 否 符合 化 工
^ 的化 学 性能 。而管 道作 为 输送 化工 产 品的 主要 渠道 , 产 品质 其 : 改汁舰 格 都与 化 工产 品 能否 顺利 输 送 有着 直接 的关 系 。在 此 , 小 丈以硫酸 镍 为 例 ,对化 工 泵管 道 设计 中存在 的相 关 问题 作 以下

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要求

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要求

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要求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蒸汽喷射泵的定义和简要介绍。

在这个部分中,你可以解释蒸汽喷射泵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动能来输送液体或抽取气体的设备。

蒸汽喷射泵由喷嘴、混合管、扩散管和泵体组成,通过蒸汽的喷射作用将液体吸入并排出。

这种泵是一种简单、可靠且无需电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和气体抽出等工艺过程中。

蒸汽喷射泵利用蒸汽的高速喷射和凝汽过程来产生负压,使得液体被抽吸进泵体,并通过扩散管的作用将液体排出。

其工作原理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当蒸汽喷射泵启动时,蒸汽从喷嘴高速喷射出来,通过混合管与环境中的液体混合并将其吸入泵体。

蒸汽与液体混合时会发生凝汽反应,从而产生负压,将液体抽出并通过泵体排出。

蒸汽喷射泵的优点之一是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动力驱动,只需要提供足够的蒸汽作为动能来源。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保养方便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工艺场合和工作条件。

然而,蒸汽喷射泵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对蒸汽压力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喷嘴、混合管和泵体的材质也有一定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重点探讨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的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蒸汽喷射泵的正常运行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蒸汽喷射泵的作用和原理2.2 管道布置的重要性3. 结论3.1 总结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的要求3.2 对未来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的展望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其中包含了蒸汽喷射泵的作用和原理的介绍,以及管道布置的重要性的讨论。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的展望进行展示。

通过这样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蒸汽喷射泵管道布置要求的相关知识。

化工装置中泵的管路设计(上)

化工装置中泵的管路设计(上)

化⼯装置中泵的管路设计(上) 泵的稳定⾼效运⾏除了确定泵型、⼯艺参数、过流部件材质、密封⽅案等以外,还要做好其⼯艺管道上的阀门、过滤器、吹扫接头等细⼩部件与不同泵之间的配合。

本⽂介绍了离⼼泵、旋涡泵、容积泵等不同类型泵的⼯艺管线的管径、阀门、仪表、吹扫接头等的⼀般设置及其作⽤。

泵是⽯油化⼯装置的重要设备,作为液体输送的设备应⽤极为⼴泛。

为保证泵稳定⾼效运⾏,⼯艺设计⼈员除了确定好泵型、⼯艺参数、过流部件材质、密封⽅案等,还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泵,做好配套的进出管道设计。

这种设计常包括管径的确定和阀门、仪表的配置。

为防⽌⽓蚀(针对吸⼊管)和利于布置的紧凑,泵管道上阀门的配置既要满⾜⼯艺、检修、吹扫等要求,数量⼜要尽量少以减⼩压⼒损失。

这⾥简单介绍了常⽤泵⼯艺管线的设计、作⽤及不同泵管道设计的对⽐。

泵的管道设计 1.管径的设计 泵的吸⼊管和排出管的直径应经计算确定,但吸⼊管的直径不得⼩于泵进⼝的直径。

离⼼泵吸⼊管直径⼀般⽐泵进⼝直径⼤1~2个等级,往复泵吸⼊管直径⼀般⽐泵进⼝直径⼤1~3个等级。

原因如下: 1)使吸⼊⼝的流量满⾜设计要求,防⽌泵抽空现象保护泵的叶轮(同样的原因,⼀般离⼼泵吸⼊管径不⼩于泵排出管径)。

2)吸⼊管径⼤,同样流量时流速较⼩,流动损失减⼩,利于避免⽓蚀(对于输送密度⼩于650kg/m3的液体,泵的吸⼊管道应有0.01~0.1的坡度坡向泵,使⽓化产⽣的⽓体返回吸⼊罐内,以避免泵产⽣汽蚀。

泵的吸⼊管道中的液体接近泡点状态时,泵的吸⼊管道宜步步低坡向机泵)。

泵排出管设扩⼝,流道断⾯加⼤,可将泵内⾼速流体的动压头转变为静压头,即转换为为泵的扬程,进⼀步增压。

对于⼩扬程、⼩流量、⼩⼝径的泵在⼯艺允许的要求下,吸⼊管和排出管也可以不加异径管,设计举例如图1~图3所⽰。

图1 离⼼泵管道管径、阀门设计举例(出⼝阀门调节) 图2 离⼼泵管道管径、阀门设计举例(旁路调节) 图3 旋涡泵管道阀门设计举例 2.离⼼泵的吸⼊管 泵吸⼊管道顺介质流向为切断阀、过滤器(如果需要)、导淋和异径管(如果需要)。

泵站设计标准中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

泵站设计标准中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

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在泵站设计标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影响着水泵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还关乎整个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泵站设计中,对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需要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设计的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

我们来探讨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水泵出水流道是水泵出口的部分,其作用是将水从水泵中抽出,并输送到出水管道中。

出水管道则是将抽出的水输送到供水系统中的管道。

在泵站设计中,合适的出水流道设计可以减小流体的流阻,提高水泵的效率;而合理的出水管道设计可以保证输水的稳定和安全。

而流速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管道的速度,它直接影响着输水的流量和稳定性。

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需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评估和设计。

在进行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的评估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要考虑的是供水系统的需水量和水质情况,不同的需水量和水质会对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提出不同的要求。

需考虑的是水泵的类型和性能参数,不同类型和性能参数的水泵对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另外,还需考虑输水管道的材质和长度、泵站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

当然,在进行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的设计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深度和广度。

深度上来讲,需要考虑的是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的细节设计,包括出水流道的形状、倾斜角度、出口尺寸等;出水管道的直径、长度、弯头和分支等。

广度上来讲,还需要考虑的是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的整体布局和连接方式,以及与供水系统的配合和协调。

只有深度和广度兼具,才能设计出符合需求的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

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在泵站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全面评估和设计水泵出水流道和出水管道流速,对于保证水泵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以及整个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水泵进出口管路安装要求标准

水泵进出口管路安装要求标准

水泵进出口管路安装要求标准1.管道选择:应根据水泵的流量、压力和介质来选择适当的管道材质和规格。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管道材料有碳钢、不锈钢和铸铁等。

对于输送酸碱等特殊介质的水泵系统,应选择抗腐蚀的塑料管道。

2.管道大小:管道的大小应符合水泵的进出口径和设计流量的要求。

如果管道太小,会增加流动阻力,导致水泵运行不正常;如果管道太大,会增加初始投资成本,同时也会增加能耗。

3.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应尽量减少弯头和管道长串联,以减少流动阻力。

水泵进口应尽量避免倒吸,管道应具备一定的坡度,避免空气积聚在管道中。

4.管道支承:管道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承,支承点的间距不应过大,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

支承点应选择在管道轴线上,且与管道连接牢固。

5.管道连接:管道连接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对焊、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渗漏。

6.阀门和附件:水泵进出口管路中需要安装适当的阀门和附件,如止回阀、调节阀、过滤器等。

阀门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的压力和流量来确定,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7.管路保温:对于冷却介质和热介质的水泵系统,应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

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以减少能量损失和防止管道冻裂。

8.安全措施:在水泵进出口管路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如管道固定、工作平台设置、人身防护等。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和泄漏检测,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9.施工质量验收:对于水泵进出口管路的施工质量,应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管道的材料、规格、连接情况、支承情况、阀门和附件的安装和调试情况等。

以上是水泵进出口管路安装的一些常见标准和要求,通过合理的管路设计和施工,能够保证水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表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离心泵管道的柔性设计和应力分析

离心泵管道的柔性设计和应力分析

离心泵管道的柔性设计和应力分析摘要:管道的柔性设计是指在管道运行过程中考虑管道的柔性,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端点附加位移和管架支撑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管道推力和力矩过大。

管道柔性分析可以有效避免管道和管口受力超载,为了确保管道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介绍了管道柔性设计的目的和方法,提出了控制离心泵进出口管道应力的具体措施,供工程实践参考。

关键词:管道柔性设计;应力分析;受力校核1.引言随着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离心泵也成为工厂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它是工业领域最重要的输运设备之一,工厂中的物料介质有冷态和热态也有气态或是固态,离心泵管道常被用于输送液体物料。

设计管道时,经济合理,安装检修方便,美观,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对离心泵管道进行设计时应当首先遵守柔性设计准则。

另一方面,对管道进行应力分析是管道设计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应力计算,可对管道进行完整的强度与安全评估。

1.管道应力分析的需要完成的内容压力、重力、风、地震、压力脉动、冲击等外力荷载和热膨胀的存在,是管道产生应力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中,热膨胀问题是管道应力分析所要解决的常见问题和最主要的问题。

管道应力分析的作用:1.计算管道的应力,保证管道自身的安全(防止法兰泄漏);2.计算管道对其相连的机器、设备的作用力,并使之满足规范要求,保证机器设备的安全;3.计算管道对支吊架和结构的作用力,为支吊架和土建结构提供受力依据;4.计算管道位移,防止位移过大,造成支架脱落或管道与其他物体碰撞;5.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弹簧支吊架。

1.管道应力分析的分类在管道应力中分为两大类: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

一次应力:指的是由于外在的压力,重力,外加荷载而产生的应力。

其特点是:无自限性,外加荷载在增加时,一次应力也随之增加,满足与外加载荷之间的平衡关系,压力一旦超过了管道材料的承受能力,管道会因为塑性变形被破坏。

由此可见,一次应力的产生是由于持续外荷载而产生,管道承受的持续外荷载是自重、介质重量及介质内压等。

第4节 离心泵管道设计

第4节 离心泵管道设计

4 离心泵管道的设计
4.0.1 离心泵入口管道不得出现Π形和U形,以防气阻。

不可以可以
4.0.2 泵入口的大小头倾斜面方向应防止气阻和积液。

不可以可以
4.0.3 从较大直径的总管上接出的泵入口为防止气阻应在同径管上引出
不可以可以
4.0.4 双吸入型泵入口管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

不可以可以
4.0.5 泵入口应留有便于安装临时过滤器的法兰和短管,其长度应大于或等于临时
过滤器的结构长度。

不可以可以
4.0.6大于或等于200℃的油泵,在出口线上应设暖泵线,在开动备用泵前要缓慢升
温。

4.0.7 为防止产生气蚀抽空,泵入口阀只能比泵入口管嘴直径大或相等,不得缩小。

不可以可以
4.0.8单向阀应安装在闸阀前,否则运转中单向阀坏了无法检修。

4.0.9 小于或等于DN50的单向阀与闸阀的中间应有短管连接,否则安装困难。

不可以可以
4.0.10 柱塞泵的吸入管在分支前的流速应极低,使各汽缸的吸入状态一致。

不可以可以
4.0.11 为防止泵出口管道上的闸阀误操作引起超压,在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应设安全
阀。

即阻塞停止压力(stalling pressure)高于汽缸的设计压力时需设安
全阀。

(泵本身已有安全保护措施的出外)。

4.0.12 泵的入口管支架应是可调式的,且不得设在泵的正前方,否则妨碍泵的检修。

不可以可以
4.0.13 小型泵中心线的标高不应小于600mm,以利检修。

不可以可以。

泵的管道设计说明

泵的管道设计说明

泵的管道设计说明泵是一种用来输送液体或气体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使用泵的过程中,泵的管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管道设计能够提高泵的效率,减少能耗,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选材、管道布局、管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泵的管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选材泵管道的选材需要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来确定。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钢、不锈钢、铜、PE(聚乙烯)等。

对于腐蚀性介质,应选用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

同时,还需要考虑管道的温度和压力等工作条件,确保选材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二、管道布局1.管道的布局要简洁、合理。

尽量避免管道交叉或交错,以便减少管道的阻力和压力损失。

同时还要考虑到维修和保养的方便性。

2.管道的支撑需要考虑到管道的重量和外力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确保管道的稳定性。

3.在管道布局中,还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安装阀门、仪表等附件。

阀门的选择和布置要符合工艺要求,以便进行流量控制和系统调节。

三、管径选择管道的径向尺寸对于泵的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径太小会增加阻力和压力损失,造成泵的能耗增加;管径太大会增加管道的成本和维护难度,同时也会产生冗余的能耗。

1.根据流量要求选择管径。

根据泵的流量和液体的流速要求,通过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如瑞利公式)反推出合适的管径尺寸。

2.考虑液体的粘度。

液体的粘度较大时,会增加阻力和压力损失。

此时,需要根据粘度值调整合适的管径。

3.考虑管道的长度。

管道长度增加时,会增加阻力和压力损失。

对于长距离输送的管道,需要适当增加管径以降低压力损失。

四、防止气蚀和水击现象1.气蚀现象会导致泵的效率下降、产生噪音、甚至引起设备损坏。

为了防止气蚀,可以在泵和管道之间设置相应的降压阀、减压阀等,以便控制气液介质的压力。

2.水击现象会给管道和设备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管道爆裂、设备损坏等。

为了防止水击,可以在管道的合适位置设置缓冲器、减压阀等,以吸收或消散压力冲击。

综上所述,泵的管道设计对于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的管道设计1 泵的一般配管原则当泵布置在管廊下面时,进出管廊的配管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应小于。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泵的进、出口管道应设切断阀和盲板用于切断,此切断阀常用闸阀。

若处理的流体是无毒、非可燃性的介质,盲板可以免去。

泵的回转机械属精密机械,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会发生变形、振动和噪声,是轴承烧坏和损坏的主要原因,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对泵出入口管道的要求,以减少管道作用在泵管嘴处的应力和力矩。

要考虑泵的维修检查所需要的空间,使泵的管道、阀门手轮不影响其维修和检查。

1、管道布置时,泵的两侧至少要留出一侧作维修用。

2、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3、立式泵上方应留有检修、拆卸泵所需要的空间。

4、当管道布置在泵和电动机上方时,管道要有足够的高度,不应影响起重设备的吊装。

5、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管径小于或等于 40 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6、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当进出口阀门安装在立管上时,一般安装高度为~,手轮方位应便于操作。

泵的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其具体高度应根据泵进口处放净管的安装高度确定。

对输送可燃液体和有毒介质的泵,泵的放净管不得采用明沟排放。

应考虑泵管道上的阀门及仪表同按钮操作柱的关系,便于泵的启动和切换操作。

布置大小不一样的泵时,一般有三种方式:1、泵出口中心线取齐:优点是操作面方便统一。

2、泵基础面取齐:便于设置排污管或排污沟以及基础施工方便。

3、动力端基础面取齐:优点是电缆接线容易且经济,泵的开关与电流表在一条线上取齐,电动机易操作。

当然如果泵的大小差异太大,会造成吸入管太长。

为使泵体少受外力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段上设置合理的支、吊架或弹簧支、吊架。

1、泵的水平吸入管或泵前管道弯头处(垂直时)应设可调支架,见图1。

泵水平吸入管支架泵吸入管弯头处支架图12、不带底座的管道泵进出口管道支架应尽可能接近管口,见图2。

图2 管道泵支架3、并联泵出口管固定架的一般位置见图3。

图3 并联泵出口固定架示意图4、泵出口后的第一个弯头处或弯头附近设吊架或弹簧支架。

当操作温度高于120℃或附加于垂直的泵口上的管道荷载超过泵的允许荷载时应设弹簧吊架,见图4。

在缺乏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时离心泵垂直接管管口上的允许最大荷载,见表1。

图4 泵出口管支架示意图表1 离心泵垂直接管口上的允许最大荷载5、往复泵的管道存在着由于流体脉动而发生振动的现象,为防止往复泵管道的脉冲震动,泵出口管道第一支架应采用固定架,管架间距应比一般管架间距小些,并且管道形状应尽量减少拐弯。

在充分满足管道柔性的前提下,设计时应使出入口管道最短。

图5~12和表2~10是根据操作经验,对泵在允许的最高操作温度下,泵出入口管道形状作初略描述,供设计初步规划用。

图5 形状Ⅰ表2 形状Ⅰ最高允许操作温度200))图6 形状Ⅱ表3 形状Ⅱ最高允许操作温度图7 形状Ⅲ表4 形状Ⅲ最高允许操作温度200))图8 形状Ⅳ表5 形状Ⅳ最高允许操作温度))图9 形状Ⅴ表6 形状Ⅴ最高允许操作温度))图10 形状Ⅵ表7 形状Ⅵ最高允许操作温度))图11 形状Ⅶ表8 形状Ⅶ最高允许操作温度))图12 形状Ⅷ表9 形状Ⅷ最高允许操作温度2 泵入口管道设计泵入口管道的公称直径应大于或等于泵入口管嘴的公称直径。

在充分满足管道柔性的前提下,防止泵产生气蚀现象,应减少入口管道系统的阻力,尽可能缩短管道长度,减少弯头数,在任何情况下入口管道不允许有袋形。

泵入口管道的过滤器设置在施工过程中,管内不可避免地会残留些焊渣等杂物,因此在紧靠泵吸入管嘴与泵入口切断阀之间宜设置过滤器。

设置过滤器,应确保清扫时取出金属网所需空间。

抽取金属网的方向及所需空间,因过滤器形式而异,因此必须很好地了解过滤器的构造再进行管道设计,特别要注意过滤器安装方式受介质流向的限制。

一般DN25及以下的管线用Y形过滤器,DN40及以上用临时过滤器。

1、T型(直角)过滤器:角式T型过滤器必须安装在管道90°拐弯的场合。

直通式T型过滤器必须安装在管道的直管上。

2、Y型过滤器:它和直通式T型过滤器一样,安装于管道的直管部分。

3、锥形过滤器:此类过滤器也称临时过滤器。

在试运转时,泵吸入口装临时过滤器,以免杂物损坏泵。

当管道吹扫干净后,再把此过滤器取下,临时过滤器插入两法兰之间。

为了便于拆卸,临时过滤器前后要有一段可拆卸的短管。

图13 泵入口管道过滤器示意吸入管道中途不得有气袋,如难以避免,应在高点设放气阀。

因为吸入管系统气体的积聚,也会产生气蚀。

由装置外贮罐至泵的吸入管道,为了不出现气袋,应穿越防火堤,且使管墩上的管道在最低的位置。

输送密度小于㎏/m的液体,如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泵的吸入管道应有1/50~1/100的坡度坡向泵。

由于日照的原因,管道内介质会部分气化,所以需设计成重力流动管道,使气化产生的气体返回罐内。

当泵吸入管较长时,宜设计成一定的坡度(i=5‰);泵比容器低时宜坡向泵,泵比容器高时宜坡向容器。

泵入口变径管的安装应使气体不在变径处积聚,避免因安装不当而产生气蚀。

泵的水平入口管变径时,应选用偏心大小头。

当管道从下向上水平进泵时,大小头应取顶平。

当管道从上向下水平进泵时,大小头应取底平;当管道水平进泵时,大小头应取顶平。

见图14。

图14 泵吸入管道上的异径管为什么泵管道出入口要变径泵出入口管径的大小是由泵本身的结构(流体动力性能)决定的,在实际工艺配管中管线口径分别比泵出入口大至少一个级别。

就出口而言,管径扩大降低静压能增加动能,介质流速增大,迅速排出,相当于减小管线阻力;就入口而言,介质本来就压力低加上管线阻力大,容易造成入口介质流量不足而泵抽空,扩大管径增大流量还减小管线阻力。

入口管一般不安装排液管,是防止误操作时空气进入泵。

但是,易堵、易凝流体应在靠近切断阀上游设置兼排液作用的吹扫管。

见图15连接线图15高温吸入管道:管道应具有柔性,以便吸收热胀量。

一般的经验公式是ΣA尽可能与ΣB 相等。

如图16。

图16侧向吸入的泵:当泵出入口管道压差较大时,往往选用侧向吸入的泵,这种泵一般是多级泵。

当液体进入泵嘴时,如有偏流、旋涡流时,则会破坏液体在叶轮内的流动平衡,影响泵的扬程和轴功率,同时由于流体进入叶轮的角度与设计要求不同,会出现气阻,造成振动和噪声,因而使泵的性能变劣,泵的寿命缩短。

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侧面吸入的离心泵入口处要有一段长度大于三倍管径的直管段,然后才能连接弯头。

泵入口管道上阀门的设置(1)泵入口管道上应设置切断阀,一般使用闸阀或其他阻力较小的阀门。

当入口管道尺寸比泵管嘴大一级时,切断阀与管道尺寸相同;当管道尺寸比泵管嘴大二级以上时,切断阀尺寸比管道尺寸小一级。

详见下表。

泵入口切断阀选用(2)泵入口切断阀主要用于切断液体流动。

因此,切断阀应尽可能靠近泵入口管嘴设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阀与泵嘴之间的滞留量。

(3)当阀门高度在~2.3m时,应设移动式操作平台;阀门操作高度超过2.3m时,宜设固定式操作平台。

也可采用链轮操作,但阀门的位置不允许链条接触泵及电动机的转轴,以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事故。

(4)装置外管墩上的泵管道,应考虑阀门的操作及通行性,一般情况下应设操作走廊式平台,阀门统一布置在操作走廊两侧。

双吸入泵的吸入口要设一段至少有 3 倍管径长的直管段,对大型泵则直管段长应为 5~7 倍管径,见图13。

图13 双吸入泵入口管配管当双吸入泵的配管为上吸入时,垂直管道可以通过弯头和异径管与吸入管口直接相连,要求尽量短,见图14。

图14 双吸入泵入口管配管当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在同一垂直面上时,为便于安装阀门,进出口可用偏心异径管或两个45°弯头增大进出口管间距,见图17。

图17 增大泵进出口管间距的做法示意当泵从中心线以下抽吸时,应在吸入管端安装底阀,并加注液管口或加自引罐抽吸或加真空泵抽吸,见图18。

图18 离心泵抽吸时配管示意3 泵出口管道设计泵的出口管道虽不像入口管道那样影响泵的性能,但是管系的压降和热应力仍必须认真考虑。

当输送带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时,出口管宜采用大曲率半径弯头和小交角的接管方式。

为防止流体倒流引起事故,在泵出口与第一道切断阀之间设止回阀,其管径与切断阀相同。

由于止回阀容易损坏,由于止回阀容易损坏,泵出口止回阀应当靠近泵出口安装以便切断后对止回阀检修。

止回阀上方应加装一排液阀(注意:排液阀设在止回阀与切断阀之间),以便止回阀拆卸前泄压。

为了节省安装位置,可以在止回阀和切断阀之间加装一泄液环(短管),而把泄液阀装在泄液环上,如图19所示。

DN50以上的止回阀,可以考虑在止回阀的阀盖上钻孔安装放净阀。

对于泵出口压头不高或停泵后不致发生叶轮倒转时可不设止回阀。

图19出口阀门设置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形式:见图20。

从支架安装难易等情况看,止回阀设置在水平段较好,旋启式止回阀设置在立管上也是可行的。

但是管道布置时应考虑切断阀增高这一因素,如使用形体短的对夹式止回阀可降低切断阀的标高。

设排液阀(a)一般情况(b)大型泵(c)中小型泵图20切断阀位置最好设置在易接近电动机按钮操作柱位置,即阀组布置在按钮操作柱的同侧。

离心泵出口切断阀直径可与管道相同,也可比管道直径小,但不得小于泵嘴直径,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泵出口管道与泵嘴直径相同或大一级时,切断阀直径与管道直径相同,当大于泵嘴二级时,切断阀直径比泵嘴大一级。

对于进出口压差大于的离心泵,宜在泵出口管道上设置串联的双切断阀。

异径管:泵出口管道一般应配异径管,当排出口在上部时,应配同心异径管,当排出口在侧面时,一般取偏心异径管,斜边在上面(底平)。

与吸入管道相比,出口管道的压力损失不是严重问题,所以异径管可安装在泵嘴与止回阀间的任意位置。

顶部吸入和排出的泵,在尺寸很小时,可采用偏口异径管加大间距。

泵出口切断阀应尽量考虑用阻力比较小的阀门,如闸阀,尽量不要用截止阀,以降低压力降,防止对泵造成损伤。

泵出口管应设置放气管,以便泵开工时排气。

液化石油气泵的出口或入口放气管应排入火炬总管。

4 压力表、温度计安装泵出口压力表,应安装在泵出口与第一个切断阀之间。

这是因为此处最能直接反映泵的出口压力。

启泵的步骤是先开泵后开阀,此时出口压力表显示就接近于泵的扬程。

如果接近,说明泵是正常的,如果压力低,泵就有问题,需要找出原因,进行处理。

如果将压力表安装在切断阀后面,此时的压力表并不能完全代表泵的出口压力实际值。

另一方面泵的出口压力表安装在出口管线上的切断阀之前便于处理压力表故障(如压力表引出口根部泄漏,可以关闭泵出口切断阀进行处理。

若安装在泵出口切断阀之后,只有装置停车或局部停车才能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