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作文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波》作文指导

一、思路导写:

“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多指那些纠扯不清或变化多端的事件。这类事情有三类:(1)意外偶然事件。自己本以为没有事由于一点失误或误会或不满引起别人不满。(2)矛盾冲突事件。一件小事双方发生矛盾,影响极大,引起轩然大波。(3)惊险新奇事件。由于人们猎奇的心理,一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往往会引起人们轰动,也是风波。

因此要注意选择好写作的素材,风波的事情多有波澜曲折,但有波澜曲折的事情未必符合风波的内涵。

写作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层次,安排好材料的详略,安排好必要的细节描写。行为过程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千万不能以叙述代替形象的描写。在关键处要注意精当的抒情和议论。

文章要有鲜明的立意。那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风波也应挖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

二、本次写作优点:

①主题上,大都展现现代中学生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少数批判社会不良现象。例如,球赛风波、作业风波、送礼风波、假币风波、生日上的风波、捉贼风波、“伊妹儿”风波

②选材大部分能选身边小事,捕捉鲜活镜头,有机组接场景画面,颇有生活气息。例如《“山寨”风波》写了去云南碰到的三件事,截选了三个精彩的片断;又如《无名火风波》写了事发与结案时两次场景,构成前后的对照;《“伊妹儿”风波》按事情(开端)买电脑、(发展)哥哥谈“伊妹儿”使母亲产生误会、(结局)真相大白的顺序写,条理清晰,故事性强。

大多结构清晰,开篇点题总起,中间过渡交代,结尾回扣,画龙点睛等,运用娴熟。

③基本能运用记叙文字,写成其它文体的极少数。

三、写作操作过程

1、审题立意: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来塑造人的形象,表现一个主题。

2、构思:

①审题须要先定好一个主题,然后再找材料(风波)和人物表现。

3、小结:这样的题目,不能过分注重情节的离奇或紧张等。求取高分之道应是主题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教育意义、语言描写生动和精当。其次是选材内容生活气息浓厚,有真实感。

四、存在问题

1、命题范围过大过虚例如宿舍风波、青春风波、及时风波、麻烦风波等

2、主题

①审题失误写汶川大地震爱的风波:人人互助的场面不是纠纷更不是乱子。

②不能卒章显志,导致叙写情节导向不明。

③主题与内容主体脱节,属牵强附会。例如全文详写两人吵架,结尾却说经过这件事后两人的感情更好了。

3、构思

①主题与内容不一致。例如要表现同学关心他人的情谊,描写的重点对象却是被关心者失钱时的痛苦心理。造成前后不一致。

②情节失真。丢钱,一再写失钱人好几天的痛苦――几天后,班主任拿钱给他,说是他先些时候已把钱给班主任保管了。又如,春节送礼,红包给错了,讨回来;还是错了,又讨回来换给另一个。

③情节不做艺术处理。卖汤圆的老爷爷少给了几个汤圆,母亲和我去讨说法,从中看到了社会污秽的一面。这样的情节不仅不能让人对老爷爷产生厌恶,倒生同情,而且,反倒显得母亲小题大做,得理不饶人的嚣张样子。如果改为骗人的是五大三粗的青壮年形象,主题批判性才能很好地突显出来。又如,排队遇上插队的,本来“我”是正义的一方,但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为了满足一时之气,破口大骂对方。这样的情节只能是丑化“我”的形象。

4、语言

①语言欠缺艺术加工,不能恰到好处表现人物个性。普遍过多注重争执双方吵架或说话的内容,而忽略了人物形象的描写。

②语言滥用现象突出。不规范用语,网络语言、新新人类语言等,让人堪忧。例如,“听他唱歌,我的心要碎了(猪的声音都比得上他)。”这种随意加注脚的习惯要改。有些则通篇双引号让人眼花缭乱。又如,“猪口成章”“长相委婉”“重读乃研究之母”等,乱改成语,随便搭配词汇。半文半白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我班,某某与某某不和久矣。还有其它,如(警察抓赌时)“一个熟练的动作就把他给放倒了,还不时地踢他,不管那人怎么求饶,还是照踢。”一个正义的警察形象被歪曲成这样,还有什么不能做的。“爱瞧热闹的我当然脚底生风向宿舍疾行而去,其身法颇带踏雪无痕的风韵。”

五、病例文点评

风波(35分以下)

百般无聊的自习课上,我拖着腮帮,发呆着仰望教室的上空,忽然,一条完美的弧线出现在我眼前,划破了寂静的气氛。一块粉笔头不偏不倚地“命中”某某的头部,随即那位被砸中的倒霉鬼应声而出的“惨叫声”,紧接着就是不顾斯文,不惧班干的命令地破口大骂,把心中的“愤怒”表达得淋漓尽致。而那个“出手”的人就躲在书堆后面偷偷地奸笑,看他那样比清朝时的大贪官――和坤笑得还要奸。于是,这场风波就这样兴起了。

其实,原来是用纸团来砸的,这些灵感全都得益于我的同桌――小马。有一次自习课上,他正在做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由于难度太大,使得他心烦意乱,作业撕了一页又一页,最后揉成一团,郁闷地向垃圾匡扔去,也许是“技术问题”还是其它原因,就在距垃圾匡不到一米处“射中”某某的脑呆瓜,那位同志郁闷地向后扫描,还好小马正在低头沉思他那道数学题,不然就被那个冤大头给认出来了,不然少不了一顿臭骂。此时的我高兴不已,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由于同桌不注意的举动,诱发了我就敏感的“发明”神经,于是就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首先,我选定了目标,就迫不及待地开炮了,以便实践我的“发明”和“理论”。就在命中那个同志的时候,我立刻埋下头为他默哀三秒钟,最后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笑容略表于脸上,旁边的老伙计看到我整个过程和见识到了其中的乐趣,于是动起手来,我和他顿时“万剑齐发”,被击中者不计其数。我那伙计可真是佩服他的演技了,在他砸中人

的那一刻他并不躲避,而是装出一副很无辜的眼神望着他,真高啊!还有很多林林总总的借口“哎,不好意思,我是想扔到垃圾筐的……哎,有人叫你……哎,你钱掉了……”全场狂汗!

战后,教室一片狼藉,我从上节课总结出了由于纸团太轻,造成射程不远,杀伤不大,改用了资源丰富的粉笔头,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途径,于是就跑到走廊,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虽然楼下人蛮多的,可命中率不高,就悻悻地回到教室。这节课有老师上,可我们并没有收敛,而是更激烈地狂轰滥炸,教室里顿时怨声载道,却敢怒不敢言,因为老师在上面呢!我不由窃喜。忽然有一个不知死活的小子居然误“伤”了老师,那老师不是吃素,看看教室里的斑斑点点,随即明白是怎么回事,而我们一干人等都被那小子供了出来。

就这样,“轰轰烈烈”的粉笔风波被老师镇压下去。

点评:主题不明,导向低俗;选材内容不当,津津乐道于搞攻击破坏之事,传达的是不健康的信息;语言不规范,滥用网络语言以及大词小用或滥用;错字(如文中黑体字处)病句(如文中横线处)多等。可谓“五毒”俱全了。

人物形象不突出

风波(48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无论你是生长在白领家,还是生长在农民家,无论你是生长在世界巨富家,还是生长在贫穷人家;无论你是生长在无人不知的家庭,还是生长在平凡无奇的家庭。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风波,无风波的家庭又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家庭呢?

“给我,给我,”在门外就听见堂妹跟堂弟两人在叫喊。准是又在抢什么东西了,我在想。果然,一进门就见他们在抢一个球。只见他们互相把球扯来扯去,堂妹在那里向她哥哥喊:“是我叫妈妈买的,又不是你,你的都买了玩具车了。”她哥也毫不示弱:“你一个女孩子玩什么球呀!玩你的布娃娃啊,给我。”两人都不肯放手,还你一脚我一脚地打起来了。终于堂妹哭了,这时堂弟也不知所措了,害怕被骂,也就把球给了他妹了,最后不知怎的,两人竟高兴地一起玩起来。小孩子的世界真是难懂,这一场风波就这样结束了,毕竟是一个家的人,这样一场小小的风波怎能冲淡感情呢?

小孩子的风波刚结束,大人们也掀起了另一场风波了。

“你怎么把我的木板都给我截断了。”只听见婶婶和伯母在吵着。原来是因为伯母建房子时,借了婶婶的木板,可是由于伯母的房子太矮,把木板都截了一点。“不就是截了一点吗?接回来就好了嘛。一家人为了这点事就跟我吵。”“接回来?你有跟我商量过吗?说截就截。”两人都有气了,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一个盖一个,两人都吹胡毛瞪眼的,像要打起来似的,奶奶他们在旁边想劝都劝不进。“不就是几块木板吗?大不了还给你。”伯母气冲冲地走开了。回到家是伯父和叔叔各自给了他们讲一番话,伯父和叔叔又谈了一下解决这些木板的问题。没过几天,就见到伯母和婶婶坐在一起谈笑了。亲人之间哪有什么长久的仇恨?低头不见抬头见,再大的仇恨也会被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情谊化解。这场风波也就这样结束了。

家庭风波过去有,现在有,相信将来还是会有。有了这一些风波才会让人知道矛盾的所有,才会让亲人之间更多地了解,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