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合集下载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密闭空间作业是指需要人员进入并进行工作的封闭的环境,例如油罐、舱室、储罐、井筒等。

这类工作环境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例如缺氧、有毒气体中毒、爆炸、火灾等。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本文将就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职业病危害分析1. 缺氧危害密闭空间存在着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从而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工作者容易出现缺氧症状。

缺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轻度缺氧:工作者会感到头晕、呼吸起伏不定、心跳加速等。

(2)中度缺氧:工作者可能出现四肢乏力、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等症状。

(3)重度缺氧:工作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昏迷或死亡。

2. 有毒气体危害密闭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影响人体的呼吸、神经、循环等系统,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3. 爆炸危害密闭空间中常常存在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一旦这些物质与氧气达到一定比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

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力,对工作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4. 火灾危害密闭空间中的可燃物质,一旦遇到明火、电火花或高温表面,易引发火灾。

火灾会迅速蔓延,引发爆炸,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对工作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为了减少和消除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缺氧危害控制(1)加强通风:采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相结合的方式,保持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供应。

(2)设置空气监测装置:对密闭空间中的氧气含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低于安全标准,及时采取措施。

2. 有毒气体危害控制(1)进行风险评估:在进入密闭空间之前,需进行有毒气体的风险评估,确定是否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保护器。

(2)做好通风准备工作:在进入密闭空间之前,先通过通风设备排除有毒气体,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标准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标准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GBZ/T 205-2007Specifi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occupationalhazards in contined space中华人民国卫生部2007-04-12发布,2007-1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有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瑞科力恒科技、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涛、敏、朱刚、王焕强、杜燮炜、周安寿、廖剑影、戬、爽、曙旸、马瑞岭。

1 围本标准规定了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人员的职责、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护。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s(IDLH)在此条件下对生命立即或延迟产生威胁,或能导致永久性健康损害,或影响准入者在无助情况下从密闭空间逃生。

某些物质对人产生一过性的短时影响,甚至很严重,受害者未经医疗救治而感觉正常,但在接触这些物质后12-72小时可能突然产生致命后果,如氟烃类化合物。

3.2 有害环境(hazardous atmosphere)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它任何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IDLHs)的环境条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密闭空间作业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密闭空间的一种特殊工作场景,这些空间通常具有封闭性、局限性和通风条件差的特点。

在密闭空间内进行作业,往往存在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有毒、有害气体、热害、噪声、辐射等。

因此,对于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特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方面进行阐述。

一、密闭空间作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 有毒、有害气体密闭空间内存在一些有害气体,如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以及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溶剂蒸气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2. 热害密闭空间内缺乏足够的通风条件,工作时间较长会造成室温升高,使人体失水过多,体内调节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中暑或热射病。

3. 噪声由于密闭空间的环境局限性,声波的反射和共振作用较大,导致噪声产生和传播受到限制。

而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易引起听觉习惯性改变、听力损伤和心理反应等。

4. 辐射某些密闭空间可能存在射线设备,如X射线设备、射线治疗装置等,射线的长期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白血病、白内障等。

二、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1. 难以逃生密闭空间内因为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低,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很难及时逃生。

2. 高浓度有毒气体由于缺乏通风条件,密闭空间内有毒气体的浓度很高,一旦吸入大量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3. 高温高湿环境由于通风困难,密闭空间内温度常常较高,而且容易积聚湿度,使得作业人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工作,容易引发体温升高和中暑等问题。

4. 作业空间狭窄密闭空间内往往空间狭小,工作人员活动受限,容易导致身体姿势不良,引发运动损伤。

三、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1. 确保通风条件为了保证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应该建立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运行情况,达到保证空气质量的要求。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标准版本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65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标准版本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控制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缺氧、急性中毒等职业性伤害,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密闭空间一般应具备的三个条件:1、空间足够大但又有限;2、进出口受限制、出入口或入孔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出、通风不良,但能进行指派的工作;3、非常规、非连续作业场所。

常见密闭空间的作业:炉、塔、釜、贮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地下坑、下水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

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部结构,还与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施工进度、难度、劳动组织协调等密切相关。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物质:气体、蒸汽或气溶胶如:H2S 、SO2 、C、CO2、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苯系等。

O2的危害:富氧>22%缺氧<18%燃烧或爆炸可燃烧性气体如:甲烷可燃性粉尘吞没:身体淹没于液态或固态流体,呼吸系统阻塞,窒息死亡。

内部结构空洞:人员从内墙或地板调入更小空间,引起窒息或迷失。

物理因素:接触机械或电力设备,蒸汽或其它热源密闭空间准入条件:1、培训考试合格(准入者、监护者、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服务人员)2、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3、报警装置;4、安全卫生受控状态;5、吊救或牵拉装备。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密闭空间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环境中,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因素,人员进入进行作业的场所。

这类作业环境下存在着一系列职业病危害,影响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从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相关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职业病危害的种类1. 有毒气体危害:密闭空间中可能存在各类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 扬尘和颗粒物危害:一些密闭空间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如水泥粉尘、石棉粉尘等。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和颗粒物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支气管炎等。

3. 缺氧和窒息危害:由于密闭空间通风不良,缺乏新鲜空气的供应,作业人员容易出现缺氧和窒息的情况。

这些情况下,人体组织和器官会因为缺氧而受到严重损害。

4. 高温和高湿危害:密闭空间中通常没有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夏季或者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容易出现中暑和脱水等情况。

5. 感电和触电危害:由于密闭空间内布线杂乱或者设备老化,存在着电气安全隐患。

作业人员接触到电流时容易发生电击事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死。

二、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因素1. 通风不良:密闭空间中由于缺乏通风设备或者通风不畅,导致有毒气体、热能和湿气等聚集在室内,增加了作业人员遭受危害的风险。

2. 卫生条件差:密闭空间通常很难清洁,清理工作难度大,容易积累尘土、杂物和垃圾等,加重了作业环境的污染程度。

3. 设备老化:一些密闭空间中的设备和工具由于长时间使用,往往存在老化、损坏和失效等问题,增加了作业人员发生事故的风险。

4. 缺乏培训和个体防护意识:一些作业人员缺乏相关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培训,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体防护意识。

三、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1. 加强通风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毒气体和热能等有害物质,维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007Specific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occupationalhazards in contined space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04-12发布,2007-1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有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瑞科力恒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涛、张敏、朱刚、王焕强、杜燮炜、周安寿、廖剑影、秦戬、张爽、陈曙旸、马瑞岭。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人员的职责、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5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s(IDLH)在此条件下对生命立即或延迟产生威胁,或能导致永久性健康损害,或影响准入者在无助情况下从密闭空间逃生。

某些物质对人产生一过性的短时影响,甚至很严重,受害者未经医疗救治而感觉正常,但在接触这些物质后12-72小时可能突然产生致命后果,如氟烃类化合物。

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confined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常见的有:1.封闭、半封闭设备:船舱、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2.地下密闭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矿井、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3.地上密闭空间: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粮仓、烟道等。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密闭空间的职业中毒原因1.空间出现缺氧;2.窒息性或刺激性气体的积存:空气中此类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引起职业中毒;3.由于工作活动而引起的其他问题,如:含有过量的挥发性溶剂蒸气及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的环境条件。

密闭空间职业中毒预后1.死亡2.丧失能力(工伤残废)3.损坏自救能力(无法从许可空间逃生)4.造成损伤或引起急性疾病密闭空间气体燃烧或爆炸意外在密闭空间中遇到的可燃气体和蒸气可能来自几个方面。

地下管道间泄漏(电缆管道和城市煤气管道间)、容器内部残存、细菌分解、工作产物等等。

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不论是在进入密闭空间时以及在进入工作后,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可燃气体和蒸气。

当它们的浓度足够时,许多物质的蒸气和气体都变成了可燃性危险气体,如果此时遇到火源并提供一定的能量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在密闭空间中的火源可能包括:产生热量的工作活动、打火工具、光源、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甚至静电。

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气体中必须含有适量的氧气;2.适量的燃气(超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3.火源;4.足够的分子能量维持火链反应。

这四个条件一般被称为“火四边体”。

如果这四个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燃烧就不可能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测量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一定要检测氧气浓度的原因。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密闭空间作业是指在封闭且通风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进行的工作。

由于其特殊性,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职业病危害的特点、病因和分类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的理解。

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密闭空间作业环境封闭,通风不良,导致空气不流通,易造成有害气体积聚与堆积。

其次,密闭空间作业环境中存在高温、高湿、低氧等不良气象条件,会影响作业人员的正常代谢与呼吸,加剧职业病的发生。

另外,密闭空间作业通常引发一系列机械性伤害,如切割、焊接等,增加了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

总之,密闭空间作业涉及的危害因素多样,综合影响较大,对工作者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类1. 化学性因素在密闭空间作业中,存在着多种化学品及有害气体,如有机溶剂、重金属、腐蚀液及有毒气体等。

这些化学品对人体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皮肤等造成直接伤害,会引发一系列职业病,如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砷中毒等。

2. 物理性因素密闭空间作业的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高温、高湿、低氧和高压等。

高温和高湿环境容易导致工人中暑、热痉挛、中暑昏迷等症状。

低氧环境会引发缺氧、心肌缺血等疾病。

高压环境容易引起职业性气压病。

3. 生物性因素密闭空间作业环境易滋生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工作者易受到感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例如,在研究华亭病的过程中发现,该病是由与密闭空间作业相关的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

4. 机械性因素密闭空间作业中存在各种机械性因素,如被夹伤、物体打击伤等。

机械性伤害是导致职业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手指挤压伤、手臂挤压伤、皮肤擦伤等。

三、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为了减少密闭空间作业中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具体而言,控制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预防和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密闭空间作业中,有害气体积聚是造成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规范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规范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2006年05月30日目录1总则2一般职责3用人单位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控制措施4密闭空间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要求5密闭空间作业许可管理6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评估程序7与密闭空间作业相关人员的安全卫生防护培训8呼吸器具的正确使用9承包或分包10密闭空间的应急救援要求11进入许可的格式要求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解释14 附录1总则1.1为消除或控制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缺氧、急性中毒等职业性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所指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1.2.1经定时监测和持续进行机械通风,能保证在密闭空间内安全作业,并不需要办理许可的密闭空间,称为无需许可密闭空间(non-permit confined space);1.2.2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病有害因素、或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危害、或具有内部结构,易使进入者落入引起窒息或迷失、或包含其它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的密闭空间称为需要许可密闭空间(简称密闭空间)(permit-required confined space)(permit space)。

1.3本规范适用于用人单位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

1.4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许可。

1.5 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

2一般职责2.1 用人单位的职责2.1.1按照本规范组织、实施密闭空间作业。

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并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

2.1.2确定并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以下简称作业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以下简称监护者)及其职责。

密闭空间安全作业常识

密闭空间安全作业常识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密 闭 空 间 作 业 的 危 害
02.
密闭空间作业前的准 备工作
03.
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 规定
04.
密闭空间作业中的注 意事项
05.
密闭空间作业后的安 全处理
缺氧窒息
密闭空间内氧气含量低,容易导致缺氧窒息 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工作会导致缺氧窒息 密闭空间内存在有毒气体,容易引发中毒和窒息 密闭空间内存在易燃易爆气体,容易引发爆炸和窒息
汇报人:
检测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
检测目的:确保作业安全,预 防气体中毒或爆炸等意外事故
检测方法:使用气体检测仪, 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进行检测
检测内容:氧气、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等浓度,确保符合安 全标准
注意事项:检测时应佩戴个人 防护用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评估作业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评估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浓度和温度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物质。 评估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检查是否存在坍塌、淹没等危险因素。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措施、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通风和照明良好
通风:确保密闭空 间内有足够的通风, 可以打开门窗或者 使用通风设备。
照明:使用亮度足 够的照明设备,保 证作业区域内的视 线良好。
定期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要பைடு நூலகம்。 作业过程中,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业结束后,应对作业场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密闭空间的安全。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023年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2023年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2023年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对于密闭空间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密闭空间指的是没有或者极少与外界环境直接交换空气的场所,如地下室、污水管道、储罐等。

这些地方通常空气流通不畅,环境恶劣,对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带来了许多危害。

因此,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的危害与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职业病危害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1.通风不良导致空气污染:在密闭空间中,由于通风不良,空气中容易积聚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粉尘等。

比如地下室中常含有甲醛、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水管道中常含有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储罐内常含有甲苯、苯胺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狭小空间导致机械伤害:密闭空间通常比较狭小,工作空间受限,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比如地下室中常会有低空顶、窄道等,从事作业的人员容易碰撞、挤压、摔倒等导致骨折、瘀伤等伤害。

3.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环境因素导致热伤害:某些密闭空间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高温、低温、高湿度、低湿度等。

从事作业的人员长时间处于这些极端环境中,会导致体温调节失调,出现热伤害,如中暑、冻伤等。

4.长期工作导致心理疾病:密闭空间作业通常环境单调、孤独,人员长期工作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二、职业病控制针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保障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1.改善通风条件:提高密闭空间的通风条件是防止空气污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采用机械通风或者自然通风的方法将外界清洁空气引入密闭空间,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积聚。

此外,还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采取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使用环保材料等。

2.密闭空间作业前的检查:在从事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性。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密闭空间作业是一种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从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缺氧危害密闭空间作业通常存在有限的通风条件,导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从而引发缺氧危害。

缺氧会导致头晕、乏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控制措施:1.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氧气供应。

2. 使用氧气检测仪对作业场所的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 配备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如供氧面罩、呼吸器等,提供作业人员所需的氧气。

4.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二、有毒气体危害密闭空间作业可能存在有毒气体的释放,如氨气、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可引起中毒、窒息等严重后果。

控制措施:1.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确认有毒气体的存在及其浓度。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使用适当的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气体浓度监测,确保作业环境达到安全标准。

3. 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如面罩、防护服等,以防止有毒气体的侵害。

4. 严格控制有毒气体的使用和排放量,避免过度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

三、爆炸与火灾危害密闭空间作业环境常常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控制措施:1. 对作业环境中的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确保不存在泄漏或积累的情况。

2. 严禁吸烟、明火等火源进入作业场所,确保作业环境的无火灾风险。

3. 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火灾应急预案和逃生途径,提高作业人员的火灾应对能力。

4. 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准备应对突发的火灾情况。

四、高温与低温危害密闭空间作业环境中,由于通风不畅,温度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造成高温或低温危害。

高温会引发中暑、中风等疾病,而低温则会导致冻伤等损伤。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本一、引言密闭空间作业是指工作者需要进入密闭空间进行工作的一种特殊作业方式。

由于密闭空间的特殊性质,使得其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安全与健康,必须加强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研究与控制。

本文将从危害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的危害与控制。

二、危害分析1. 化学危害密闭空间内常常存在着一些有害气体、粉尘以及化学药剂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一些化学物质能够刺激或损伤呼吸道、皮肤、眼睛等,另一些还具有毒性作用,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2. 物理危害密闭空间内常常存在着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等物理环境条件,这些条件会对工作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环境会导致中暑、心脑血管疾病等,低温环境则会导致冻伤等。

此外,高湿环境容易引起皮肤病,低湿环境则容易引起眼睛干涩等。

3. 生物危害密闭空间内常常存在着一些昆虫、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生物体,这些生物体能够传播疾病,对工作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密闭空间内常见的霉菌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4. 心理危害密闭空间的封闭环境以及特殊的工作条件,易导致工作者产生压抑、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进而引发心理疾病。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三、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的危害,以下控制措施可供参考:1. 工艺控制通过改进工艺,减少或完全消除对密闭空间的需求,从根本上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例如,优化储罐设计,减少其内部清洗的频率和人员进入的需求。

2. 通风控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保证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通,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同时,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者的安全与健康。

3. 气体检测与监测密闭空间内常常存在着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定期的气体检测与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模版作业场所中存在的密闭空间对工作者的健康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密闭空间可能会导致缺氧、高温、噪声、毒气等问题,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进行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是保护工作者健康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关于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的模板,帮助您完成作业。

一、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认识1. 缺氧危害密闭空间的通风条件较差,容易造成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导致工作者缺氧。

长期缺氧会引起头晕、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2. 高温危害由于缺乏通风,密闭空间中的温度容易升高。

高温环境对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中暑、热衰竭等疾病。

3. 噪声危害密闭空间内声波的反射和共振作用,往往会使噪声增加,对工作者的听觉系统产生伤害。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聋、耳鸣等听力障碍。

4. 毒气危害一些密闭空间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工作者长时间接触这些有毒气体会导致中毒,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控制1. 缺氧控制确保密闭空间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非常重要。

实施以下措施可有效控制缺氧危害:- 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保证密闭空间中新鲜空气的供应和废气的排出。

- 配备空气呼吸器和氧气瓶,以防止工作者在紧急情况下遭受缺氧。

2. 高温控制在密闭空间内,对高温危害的控制非常重要:- 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工作,及时排除热气和废气。

- 安装空调设备,保持空间内的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 在必要时,对工作者进行轮班工作,减少连续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 噪声控制为避免噪声对工作者的伤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减少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的噪声产生,通过隔声设备和消声材料等手段降低噪声水平。

- 给工作者配备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降低噪声对听觉系统的直接侵害。

4. 毒气控制对于含有有毒气体的密闭空间,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确定密闭空间的有毒气体种类和浓度,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检测。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文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文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密闭空间内工作。

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对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首先,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污染。

密闭空间通风条件有限,容易导致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粒物质浓度积累。

例如,一些工厂车间、地下室、矿井等环境中,常常会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积累,长期暴露于这些环境中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

2.噪声污染。

在密闭空间中,机器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无法有效扩散,会直接影响工作者的听力健康。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耳聋和其他听力损害,影响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3.光照不足。

密闭空间通常没有自然采光,只有人工照明。

长期处于昏暗的工作环境下,会引发眼部疾病,如眼疲劳、眼干涩、视力下降等问题。

4.高温和高湿度。

密闭空间往往容易产生高温和高湿度,特别是在夏季或炎热地区。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引起中暑、热衰竭等症状。

高湿度环境易诱发真菌滋生,对呼吸道和皮肤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只是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的一些常见情况,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为了控制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改善通风条件。

通过增加通风设备和改进通风管道,提高空气流通和排放有害气体的能力,及时消除室内积存的有害气体和微粒。

2.降低噪声水平。

在密闭空间内安装隔音设备、减振装置等措施,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对工作者的影响。

另外,合理调整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3.增加照明设备。

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使得密闭空间内的光照达到标准要求。

另外,工作者也应加强眼部保护,佩戴防护眼镜等装备,降低光照不足造成的眼部健康问题。

4.控制温湿度。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防护措施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防护措施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防护措施(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防护措施(1)设置密闭空间警示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掌握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缺氧、急性中毒等职业性伤害,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密闭空间(COnfined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特殊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密闭空间普通应具备的三个条件:1、空间足够大但又有限;2、进出口受限制、出入口或者入孔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出、通风不良,但能发展指派的工作;3、特殊规、非连续作业场所。

常见密闭空间的作业:炉、塔、釜、贮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地下坑、下水井、池、混施]、船舱、地下仓库、贮存室、地窖、谷仓等。

管理稍有不慎,简单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

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危(Wei)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部构造,还与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施工进度、难度、劳动组织协调等亲密相关。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物质:气体、蒸汽或者气溶胶如:H2S、SO2、C、CO2、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苯系等。

02的危害:富氧›22%缺氧Vi8%燃烧或者爆炸可燃烧性气体如:甲烷可燃性粉尘淹没:身体沉没于液态或者固态流体,呼吸系统阻塞,窒息死亡。

内部构造空洞:人员从内墙或者地板调入更小空间,引起窒息或者迷至。

物理因素:接触机械或者电力设备,蒸汽或者其它热源密闭空间准入条件:1、培训考试合格(准入者、监护者、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效劳人员)2、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3、报警装置;4、安全卫生受控状态;5、吊救或者牵拉装备。

密闭空间职业危害的掌握技术:去除、隔离、清洗和净化、通风等1、去除:实行有效措施,去除密闭空间中的污染物。

2、隔离:封闭或者截断危害性气体或者蒸气可能回流进入密闭空间的其他开口和通路,并张贴警示标识;(1)实行有效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尘埃或者泥沙、水等其他自由流淌的液体和固体涌入密闭空间;(2)将密闭空间与一切不必要的热源隔离;(3)设置必要的隔离区域或者屏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131-6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与控制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控制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缺氧、急性中毒等职业性伤害,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密闭空间一般应具备的三个条件:1、空间足够大但又有限;2、进出口受限制、出入口或入孔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出、通风不良,但能进行指派的工作;3、非常规、非连续作业场所。

常见密闭空间的作业:炉、塔、釜、贮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地下坑、下水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管理稍有不慎,容易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

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部结构,还与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施工进度、难度、劳动组织协调等密切相关。

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物质:气体、蒸汽或气溶胶如:H2S 、 SO2 、C、 CO2、有机磷农药、五氯酚钠、苯系等。

O2的危害:富氧>22%缺氧<18%燃烧或爆炸可燃烧性气体如:甲烷可燃性粉尘吞没:身体淹没于液态或固态流体,呼吸系统阻塞,窒息死亡。

内部结构空洞:人员从内墙或地板调入更小空间,引起窒息或迷失。

物理因素:接触机械或电力设备,蒸汽或其它热源密闭空间准入条件:1、培训考试合格(准入者、监护者、作业负责人、应急救援服务人员)2、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3、报警装置;4、安全卫生受控状态;5、吊救或牵拉装备。

密闭空间职业危害的控制技术:清除、隔离、清洗和净化、通风等1、清除: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密闭空间中的污染物。

2、隔离:封闭或截断危害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回流进入密闭空间的其他开口和通路,并张贴警示标识;(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尘埃或泥沙、水等其他自由流动的液体和固体涌入密闭空间;(2)将密闭空间与一切不必要的热源隔离;(3)设置必要的隔离区域或屏障。

如在电路周围张贴警示标识,可旋转的眼睛隔板等。

3、清洗和净化:(1)水蒸气净化:适于密闭空间内水蒸气挥发性物质的清洁;(2)惰性气体净化:密闭空间含有易燃气体或易挥发液体在开启时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4、通风:采用机械通风,通风量:4倍体积/h,较大的密闭空间需要更大的通风量。

进风要求:新鲜空气,未遭有毒物质、可燃物质的污染,但要注意地面连接处要控制静电。

通风策略:模式有送风模式、排风模式,但推荐同时送排风模式。

取代通风:进入前移走有毒气体并至少10次气体交换。

稀释通风:进入时稀释有毒气体。

用人单位的职责:1、按照本规范组织、实施密闭空间作业。

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作业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规程,并保证相关人员能随时得到计划、程序和规程。

2、确定并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劳动者(以下简称作业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以下简称监护者)及其职责。

3、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

4、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5、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许可作业。

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

7、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8、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作业负责人(密闭空间作业的直接负责人entry supervisor)的职责1、确认作业者、监护者的职业卫生培训及上岗资格;2、在密闭空间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允许条件后,允许进入密闭空间。

3、在密闭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安全作业许可所不允许的情况时,终止进入。

4、在密闭空间作业完成后,在确定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后终止许可。

5、检查、验证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

6、对未经许可试图进入或已进入密闭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作业者(经用人单位审核、批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劳动者,authorized entrant)的职责:1、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2、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3、应与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4、发生下列事项时作业者应及时向监护者报警或撤离密闭空间:(1)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症状和体征;(2)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下达了撤离命令;(3)探测到必须撤离的情况或报警器发出撤离警报。

监护者(当作业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在密闭空间外负责安全监护的人员,attendant)的职责:1、具有能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2、准确掌握作业者的数量和身份;3、在作业者作业期间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作业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

监护者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不能受到其他职责的干扰。

4、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命令作业者立即撤离密闭空间,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1)发现禁止作业的条件;(2)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3)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4)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

5、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密闭空间者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果未经许可者进入密闭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者和作业负责人。

用人单位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综合控制措施:1、设置密闭空间警示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2、进入密闭空间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

3、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4、提供符合要求的监测、通风、通讯、个人防护用品设备、照明、安全进出设施以及应急救援和其他必须设备,并保证所有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劳动者能够正确使用。

5、在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期间至少要安排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6、指定专人按要求培训作业者、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

7、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呼叫程序,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急救。

8、制定和实施许可进入程序。

9、如果有多个用人单位同时进入同一密闭空间作业,应制定和实施协调作业程序,保证一方用人单位作业者的作业不会对另一用人单位的作业者造成威胁。

10、制定和实施进入终止程序。

11、当按照密闭空间计划所采取的措施不能有效保护劳动者时,应对进入密闭空间作业进行重新评估,并且要修订控制计划。

12、进入作业结束后,许可文件或记录至少存档一年。

密闭空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计划、密闭空间进入许可程序和安全作业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方面:1、允许进入条件。

2、对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3、隔离密闭空间。

应注意:(1)封闭危害性气体或蒸气可能回流进入密闭空间的其他开口;(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尘埃或泥土、水等其它自由流动的液体和固体涌入密闭空间;(3)将密闭空间与一切不必要的热源隔离。

4、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施,对密闭空间充分清洗,例如水蒸气清洁、惰性气体清洗和强制通风等,以消除或者控制所有存于密闭空间内的职业病有害因素。

主要方法有水蒸气清洁、惰性气体清洗、通风。

水蒸气清洁:①适于密闭空间内水蒸气挥发性物质的清洁;②清洁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彻底清除密闭空间内的有害物质;③清洁期间,为防止密闭空间内产生危险气压,应给水蒸气和凝结物提供足够的排放口;④清洁后,应进行充分通风,防止密闭空间因散热和凝结而导致任何“真空”。

在作业者进入高温密闭空间前,应将该空间冷却至室温;⑤清洗完毕,应将密闭空间内所有剩余液体适当排出或抽走,及时开启进出口以便通风;⑥水蒸气清洁过的密闭空间长时间搁置后,应再次进行水蒸气清洁;⑦对腐蚀性物质或不易挥发物质,在使用水蒸气清洁之前,应用水、或其它适合的溶剂或中和剂反复冲洗,进行预处理。

惰性气体清洗:①为防止密闭空间含有易燃气体或蒸发液在开启时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可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或二氧化碳)清洗;②用惰性气体清洗密闭空间后,在作业者进入或接近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并持续测试密闭空间的氧气含量,以保证密闭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

通风:①为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应持续强制性通风;进风要求:新鲜空气,未遭有毒物质、可燃物质的污染,但要注意地面连接处要控制静电。

通风策略:模式有送风模式、排风模式,但推荐同时送排风模式。

取代通风:进入前移走有毒气体并至少10次气体交换。

稀释通风:进入时稀释有毒气体。

②通风时应考虑足够的通风量,通风量:4倍体积/h,较大的密闭空间需要更大的通风量。

保证能稀释作业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危害物质,并满足呼吸供应;③强制通风时,应把通风管道伸延至密闭空间底部,有效去除重于空气的有害气体或蒸气,保持空气流通;④一般情况下,禁止直接向密闭空间输送氧气,防止空气中氧气浓度过高导致危险。

5、设置必要的隔离区域或屏障。

6、保证密闭空间在整个许可期内始终处于安全卫生受控状态。

密闭空间作业的许可管理:1、对密闭空间作业实施许可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1 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1.2应用具有报警装置并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对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评价;检测顺序及项目应包括:1.2.1测氧含量。

正常时氧含量为18%~22%,缺氧的密闭空间应符合GB8958-规定,短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

1.2.2测爆。

密闭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

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箱、油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

1.2.3测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的浓度,须低于GBZ2-2002所规定的浓度要求。

如果高于此要求,应采取机械通风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