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纤维血管瘤影像学诊断-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咽喉部肿瘤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咽喉部肿瘤教学讲义PPT课件
③ 体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 呈桑椹状或粗糙不平
④ 诊断:病理检查
⑤ 治疗
手术治疗:CO2激光气化肿瘤,必要时行 气管切开术
免疫治疗:干扰素治疗、转移因子
其他良性肿瘤:血管瘤、软骨瘤、纤维瘤、 神经鞘瘤
喉部恶性肿瘤
➢ 特点:男性较女性多家,40~60岁最多。 鳞状细胞癌多见,腺癌、淋巴肉瘤、恶性 淋巴瘤少见。
③ 诊断:症状、体征及病理检查 ④ 治疗:放疗、化疗、手术
喉咽部恶性肿瘤
1、分类
➢ 梨状窝区癌:上缘起自舌会厌襞,下缘为 环后食管,内为杓会厌襞和环状软骨,外 侧为舌甲膜及甲状软骨翼板。
➢ 环后区癌:环状软骨后面和环咽肌区。起 自杓状软骨及杓间区,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与颈段食管。
➢ 下咽后壁区癌:为覆盖于椎前的喉咽壁。 起自会厌平面,下至环杓关节水平的下咽 后壁。
邮务员、测量员和劈栅 栏木条等多种工作。 1834年,他当选为伊 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 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美国奴隶制猖獗, 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 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 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 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 内战。这一事件激起了 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 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 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 斗争”的政治主张。 1860年他当选为总统。
➢ 治疗
手术治疗,纤维喉镜或支撑喉镜下切除,较 大息肉需行喉裂开术
谢谢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六合高级中学
詹君
惠特曼
1819年5月31日,现代主义 诗歌先驱华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诞生在美国纽约长 岛亨廷顿区西山村一户没有土 地的木匠家庭。
1839年起,惠特曼开始文学 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讲义

鼻咽及喉部影像学诊断讲义

咽后及咽旁脓肿
咽喉部
(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
临床表现
• 急性脓肿有全身炎症症状,咽痛,吞咽、 呼吸困难等,有时伴有喉头水肿、喉阻闭等 表现。脓肿破坏血管可引起出血。 • 慢性脓肿临床上伴有脊柱结核和淋巴结结 核症状。检查见咽壁膨隆,位于一侧者多为 急性脓肿,位于中央者多为结核脓肿。 。
翼窝:翼突内外板向后伸形成翼窝 内有翼内肌、腭帆张肌,翼外板外面附着翼外肌
正常影像解剖
口咽部 前上方经咽峡部与口腔相通 前下方为舌根, 后方是咽后壁, 两侧是舌腭弓和咽腭弓,其间形成扁桃体
窝,内有腭扁桃体
咽喉部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喉咽部
• 前方通喉腔 • 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 • 前壁附着于甲状软骨和甲状舌骨膜 • 后壁与口咽部后壁相连续 • 由声门上梨状窝和环状软骨后环后或咽 后间隙组成 • 正常喉咽腔常处于塌陷状态,吞咽时食 物由双侧梨状窝经咽后间隙进入食道内。
正常表现
正常鼻咽部(T1WI)
正常鼻咽部(T2WI)
咽喉疾病
咽后及咽旁脓肿
咽喉部
(Retro and Para-pharyngeal Abscess)
概述
• 咽后和咽旁为由咽基底膜外的疏松结缔组 织、肌肉、筋膜构成的间隙。 • 急性脓肿多见于儿童,常因咽壁损伤、异 物刺入、耳部感染、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引起。 • 慢性脓肿多见于颈椎结核、淋巴结结核所 致的脓肿。
正常影像解剖
咽喉部
4、颈动脉间隙 • 为颈动脉鞘包绕而成的 筋膜间隙,又称茎突后间隙 • 位于咽旁间隙后方,咽后间隙外侧,腮腺 内侧,左右各一 •内含颈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及第Ⅸ至 Ⅻ对颅神经、颈交感丛、淋巴结等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窦后壁受压前移、塑形, 上颌窦腔
上颌窦、筛窦、翼腭窝及颞下窝、
缩小, 但上颌窦后壁骨质无破坏
颅底侵犯,累及海绵窦,病变范围 整理ppt 较广泛
五、影像表现:
(一)CT表现:
1.软组织肿块:鼻咽部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外缘 光滑锐利,强化明显、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
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广泛累及左 整理侧pp翼t 腭窝、颞下窝、鼻后孔、上颌窦后壁、后
整理ppt
二、病理:
起源:枕骨斜坡底部、蝶骨体及翼突内侧的骨膜, 向下突入鼻咽并向前生长,经后鼻孔进入同侧鼻腔。 内镜检查:瘤体大小不一,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表面为粉红色、暗红色,可有扩张的血管。
肿瘤由丰富的血管组织和纤维组织基质构成。血管 壁薄,缺乏弹性,易引起大出血,较大的肿瘤可以 压迫(或破坏)邻近骨质,侵入鼻窦、眼眶、翼腭 窝,故本瘤虽属良性,但具有侵袭性。
鼻咽纤维血管瘤
王莉莉 2014.05.26
整理ppt
鼻咽的解剖
鼻咽又称上咽,位于颅底 与软腭之间,大小较恒定, 前后径约2cm,高约4cm。 鼻咽前壁经后鼻孔与鼻腔 想通,向下与口咽连续。
咽隐窝:咽口上方有一隆 起部分称咽鼓管圆枕,其 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 陷称为咽隐窝。
咽扁桃体:鼻咽顶部和后 壁移行相连,呈倾斜的圆 拱形,常合称顶后壁,其 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 称咽扁桃体,即腺样体, 在婴幼儿较发达,6-7岁 后开始萎缩。
整理ppt
男性,14岁,肿瘤为分叶状软组织影,呈等T1、 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整理ppt
整理ppt
男,19岁,右侧后鼻 孔翼腭窝分叶状软组 织影,呈等T1、长T2 信号,病灶明显强化 ,可见到迂曲条状流 空信号。

鼻咽癌【肿瘤科】 ppt课件

鼻咽癌【肿瘤科】  ppt课件

放疗后遗症
• • • • • • • • • 放射性中耳炎 放射性龋齿 放射性面颌部颈部皮下水肿 头面部急性蜂窝织炎 放射性皮肤损伤 头颈部放射性纤维化 张口困难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骨坏死 放射性颅神经损伤放射性脑脊髓炎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4
ppt课件 18
一、局部侵犯与临床表现
• 腔内:耳鼻症状、鼻咽肿物
• 超腔: • 侵口咽:吞咽受阻、呼吸不畅、张口见肿物 • 侵耳:耳咽管>内耳>中耳>外耳-耳鸣耳聋耳痛,溢 液(脓血),眩晕,穿孔,耳道肿物 • 侵后鼻孔:上颌窦或筛窦>眼眶>眶下裂>颞下窝 • 侵翼腭窝翼板>颅底或眶下裂或上颌窦(后壁) • 上二条导致眼鼻症状、头痛、复视、视力下降、眼球 移位、面麻、张口困难等。 • 侵咽旁间隙:>颞下窝-张口困难、面麻、后组颅神 经症状、交感神经症状。 19 ppt课件 • 继发感染、破溃:脓涕、头痛、发热、出血、臭味等。
ppt课件 20
侵犯颅底和颅内的常见综合征
• 眶上裂综合征:3,4,5,6颅神经麻痹,眼球固定。 • 眶尖综合征:3~6+2麻痹,眼球固定,视力下降。 • 垂体蝶窦综合征:2+3~6,视力下降,眼球固定, 肿瘤自颅中窝前部向后生长。 • 岩蝶综合征(海绵窦综合征或破裂孔综合征):6 +3,5,4,2麻痹,先外展麻痹,肿瘤从破裂孔延海绵 窦外侧向前发展。 • 后颅窝受侵,颈静脉孔、舌下神经孔症状-9~12 及交感神经麻痹症状(Horner’s综合征)。
ppt课件 24
临床分期 · 福州会议(1992)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局部浸润。侵鼻腔、口咽、颈前间隙、软腭、颈椎 前软组织、部分颈动脉鞘。 T3:侵全颈动脉鞘区、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侵、付鼻窦、海绵窦、眼眶、 颞下窝、直侵1,2颈椎。 N0:未及肿大淋巴结。 N!:上颈淋巴结直径小于4厘米 N2:下颈淋巴结或直径为4~7厘米。 N3:锁骨上淋巴结或直径大于7厘米。 25 ppt课件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Ho氏三角由鎖骨胸骨端上緣、肩 峰端上緣、後頸與肩膀交點圍成
咽後淋巴結
咽後淋巴結區: 上至顱底, 下達舌骨頂端, 前為咽粘膜下筋膜, 後為椎前肌前緣, 外為頸內動脈內側緣的一個蝴蝶形區域
靶區定義
GTV(大體靶區):根據增強CT/MR顯示的鼻咽原發腫瘤區和咽後淋巴結 ( GTVnx) 和頸部轉移淋巴結( GTVnd)
1. 前段近鼻腔之處屬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由第五對顱神經(三叉)控制 2. 後段近口咽部則為鱗狀上皮細胞,由第九對顱神經(舌咽)控制其知覺,
而由第十對顱神經(迷走)掌管其運動
鼻咽周圍結構
1. 前壁是由後鼻孔及鼻中隔後緣所構成,經由後鼻孔與 鼻腔相通,因而可影響鼻腔甚至鼻竇
2. 後壁緊鄰第一、二頸椎及頸椎旁的肌肉束,因此可能 引起頸部不適或運動異常
CTV(臨床靶區)1:為GTVnx外擴5~10 mm, 包括整個鼻咽粘膜 CTV(臨床靶區)2:鼻咽腫瘤極易侵犯的結構,包括鼻咽、顱底、咽旁間
隙、咽後間隙、蝶竇下部、翼顎窩、鼻腔及上頜竇後1/3,以及 GTVnd及其 所在和需預防照射的淋巴引流區
PTV(計畫靶體積) : CTV外放0.1- 0.3cm
• 斜坡由枕骨基底部和蝶骨體共同構成,向前上約呈45°角傾斜 • 上界為鞍背,下界為枕骨大孔前緣,兩側毗鄰破裂孔、岩枕裂、頸靜脈孔、舌下神經管內口等結構 • 與垂體、腦幹、第3~8對腦神經、基底動脈、頸靜脈球及海綿竇等重要結構關係密切
Image 5
蝶齶孔 蝶骨大翼
蝶鱗縫 蝶棘
舌下神經管 枕鱗
眶下裂
通連: 經8個通道與周圍相交通
1. 前:眶下裂---眼眶 2. 後內:翼管---破裂孔 3. 後上:圓孔---顱中窩 4. 後下:齶咽管---鼻咽 5. 內:蝶齶孔---鼻腔 6. 外:翼上頜裂---顳下窩 7. 下:翼齶管---齶大、小孔---口腔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PT课件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PPT课件

鉴别诊断
鼻咽癌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需与鼻咽 癌进行鉴别。鼻咽癌常表现为鼻 咽部溃疡、坏死及淋巴结转移等,
病理学诊断为癌细胞。
鼻咽部淋巴瘤
鼻咽部淋巴瘤常表现为鼻咽部软组 织肿胀、淋巴结肿大等,病理学诊 断为淋巴瘤细胞。
其他良性肿瘤
如鼻咽部囊肿、血管瘤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进行鉴别。
03
A 定期复查
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B
C
D
心理支持
患者在面对肿瘤复发和转移时,容易出现 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人员 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关爱。
放疗和化疗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 以考虑放疗和化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 控制肿瘤生长和延长生存期。
05
日常护理建议
注意保暖
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 染,以免加重鼻咽部症
状。
保持鼻腔通畅
定期清洁鼻腔,避免鼻 腔堵塞,影响呼吸和睡
眠。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 腔感染和炎症。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 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 惧和焦虑,保持良好的
心态。
患者及家属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 服药、定期回诊复查,不随意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 瘤ppt课件
目录
•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病理学特点与分级 • 治疗与预后 • 预防与日常护理
01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鼻咽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起 源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通常 生长缓慢,无痛,呈膨胀性生长 。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鼻咽孤立性纤 维性肿瘤可分为普通型、黏液型 、血管型和旋涡状排列型等亚型 。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诊断与处理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诊断与处理

诊断
❖ 根据症状及检查结果,结合年龄和性别一般都 能作出诊断。
❖ 活检虽可确诊,但易引起严重出血,通常列为 禁忌。如非做活检不能确诊,应只在突入鼻 腔 的部分取材,并作好止血的充分准备。
❖ 术前行颈外动脉造影术,可了解肿瘤的供血来 源及肿瘤的侵及范围,为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 参考资料。
鉴别诊断
3、中耳感染:多因术中损伤咽鼓管咽口或鼻咽填塞过久所致,故 手术时小 心分离肿瘤与及时抽出填塞物,可以减少中耳并发病 的发生。
4、呼吸困难: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软腭或舌根发生肿胀,再加 鼻咽部完 全填塞,鼻腔不能通气,有时术后可出现吸气性呼吸 困难,但较少见。呼吸困 难严重者,须行气管切开术。若在填 塞鼻咽前先将一根硬橡皮管从前鼻孔通入鼻咽以利呼吸,此种 情况常可避免。
(3)经翼腭窝 眶下裂、颞下窝
(4)经眶下裂 眼眶
(5)经蝶窦
颅中窝
二、临床表现
❖ 1、出血: 为一重要症状,常表现为反复大量鼻腔或口腔出
血,病人常有程度不同的贫血。
❖ 2、鼻塞: 始为一侧,逐渐发展为双侧,常伴有鼻漏,闭塞
性鼻音,嗅觉减退等。
❖ 3、其他症状: (1)压迫咽鼓管咽口 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
5、颅内并发病:如肿瘤原已破坏颅底,或分离根部时损伤鼻咽顶 部骨质或 脑膜,致感染入颅,均有引起颅内并发病之虞,但很 少见。
疗效判断与处理
术后半年至一年内,应行鼻腔及鼻咽部内镜检查,以及鼻咽部、 颅底CT或MRI检查,以评估疗效。 如有复发应再次手术; 如患者年龄已超过25岁,复发肿瘤较小且无明显出血或堵 塞症状,因肿瘤过青春期之后有一定自限性,可予观察而不急 于手术。 部分肿瘤复发者,本该再次手术,但因身体状况不能耐受 手术,患者肿瘤累及颅底深部大血管或重要神经,估计手术风 险太大,可以考虑局部放射治疗或用雌激素进行治疗。 局部放射治疗可以减缓肿瘤的发展。

鼻部肿瘤 PPT精品课件

鼻部肿瘤 PPT精品课件
治疗:放疗。对症治疗。激素
发展缓慢、自限性,畸形不明显可不处 理
畸形明显可手术刮除病变
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
较常见 上颌窦者最为多见 鳞癌为主
临床表现
鼻腔:鼻塞、血涕、头痛、嗅觉减退
鼻窦:面部疼痛、麻木、局部隆起
眼部症状
淋巴结转移
诊断 1鼻腔症状 早期诊断困难 40岁以
上单侧进行性症状者
2脱落细胞检查 3活体组织检查 穿刺 4影像学检查 X片 CT MRI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发展缓慢、自限性、骨纤维变性 病因不明 分为1单骨型 2多骨型 3Albright综合症 :多骨受累,色素
沉着,青春期提早
病理
患骨膨大,界限不清
临床表现及诊断
患处隆起,质硬,压痛不明显,界限不 清
面部不对称 局部挤压症状(眼、牙、鼻) X线、CT可确诊
治疗
3化疗 损害大 不原接受手术 不适 合放疗
预后 综合治疗 5年生存率 30% -40%
鼻恶性肉芽肿及淋巴瘤
恶性肉芽肿:原发于鼻部,渐延及面部 中线,以进行性坏死性溃疡为特征的一 种少见肉芽肿。
与EB病毒感染有关。 局部破坏严重,全身状况良好,局部淋
巴结一般不肿大。
病理:显示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病变, 可见嗜天青颗粒
壁,破坏骨质侵及临近器官 治疗:手术
乳头状瘤
病因不明 病理可分为
1硬形—主要由鳞状上皮组成 2软形--又称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易复 发,可恶变,多发性生长易产生组织破 坏
临床表现
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 一般为单侧鼻腔发病 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 常伴有鼻窦炎和鼻息肉 检查见红或灰红色息肉样物,表面不平,
鼻-前颅底肿瘤
按其原发部位分类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ppt课件【37页】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ppt课件【37页】

起源:枕骨斜坡底部、蝶骨体及翼突内侧的骨膜, 向下突入鼻咽并向前生长,经后鼻孔进入同侧鼻腔。
瘤体由胶原纤维及多核成纤维细胞组成网状基质, 其间分布大量管壁薄且缺乏弹性的血管,极易引起 大出血,较大的肿瘤可以压迫(或破坏)邻近骨质, 侵入鼻窦、眼眶、翼腭窝,虽属良性,但具有侵袭 性。
肿瘤的血液供应可来源于同侧和对侧颈外动脉和(或) 颈内动脉系统,如颈内动脉、颌内动脉、面动脉、 咽升动脉等,但颌内动脉常为其主要供血血管;有 颅内扩展的肿瘤,血供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
MR横断平扫: III 期, 肿瘤呈分叶状, 扩展至左侧鼻腔、翼腭窝及颞下窝, 翼腭窝扩大增宽, 上颌窦后壁受压前 移、塑形, 上颌窦腔缩小
(一)CT表现:
1.软组织肿块:鼻咽部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外缘光 滑锐利,强化明显、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
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广泛累及左 侧翼腭窝、颞下窝、鼻后孔、上颌窦后壁、后 组筛窦、蝶窦。
3、少数不能立即手术的患者,可酌用放射治 疗、注射硬化剂、内服激素等治疗,等待手 术时机。
其中比较常用有以下几种:
(1)硬腭进路优点是能有效切除局限于鼻咽部、鼻腔和蝶窦的 肿瘤,主要缺点是会发生术后腭瘘和鼻内结痂;
(2)上颌窦面中部掀翻进路能理想地进入上颌窦、蝶窦、颞下 窝、眼眶和颊部,在直视下切除肿瘤组织,可以避免盲目切 除,无面部畸形;
侧面及广泛颅内扩展
Sessions分期(1981年):Ⅰa期,肿瘤 局限于鼻腔和(或)鼻咽部;Ⅰb期,肿瘤 扩展范围超过1个鼻窦;Ⅱa期,翼腭窝 轻度受累;Ⅱb期,肿瘤充满翼腭窝或 伴有眶壁破坏;ⅡC期,颞下窝或伴有 面颊部受累;Ⅲ期,扩展到颅内。
Fisch分期(1983年):Ⅰ期,肿瘤位于 鼻腔和(或)鼻咽部,骨质破坏极少;Ⅱ 期,肿瘤侵犯到翼腭窝、筛窦、蝶窦; Ⅲ a期,肿瘤侵犯颞下窝和眼眶,并有 骨破坏,无颅内侵犯;Ⅲb期,肿瘤侵 犯颞下窝和眼眶,并有骨破坏,有颅内 侵犯;Ⅳa期,肿瘤侵犯硬膜内,未侵 犯海绵窦、垂体窝及视交叉;Ⅳb期, 肿瘤侵犯硬膜内,并侵犯海绵窦、垂体 窝及视交叉。

鼻咽纤维血管瘤MRI表现及其影像学分期价值

鼻咽纤维血管瘤MRI表现及其影像学分期价值
慨 共 振 成 像 2 1年 第 3 第 5 02 巷 别
C i J g R sn m g g 2 1 , o , o5 hn Ma n eo I a i , 0 2 V l N n 3
富 血 供 肿 瘤 , 好 发 于 l ~2 岁 青 春 期 男 性 。病 理 上 3 0 5 . MRI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分期应 用及 比较 2 在 肿 瘤 通 常 由错 综 复 杂 血 管 网 和 纤 维 基 质 以 不 同 比例 MR 断 层 影 像 对 于 邻 近 鼻 咽 解 剖 深 在 、 结 构 复 I 构 成 ,根据 血管 成分 和纤 维成分 在肿 瘤组 织 中所 占 杂颅 底等 结构 显示 比较全 面 。MR 多方位 多参数 成 I
比例 ,可分 别称 其为血 管 纤维瘤 或纤 维血 管瘤 。镜 像 、 软 组 织 分辨 率 高 ,可 以显 示海 绵 窦 、颅 内垂 下 血管 内膜 一般 为单层 内皮细胞 ,基 底为 不完 整 的 体 、视交 叉、硬 脑膜 、翼管神 经 、圆孔 内结构有 无 平滑 肌 层 ,纤维样 基质 可从 致密 的纤 维区到 水肿 或 累及 ,与邻 近鼻 腔鼻 窦的慢性 炎症及 息 肉有 区别 。 黏 液样 结缔组 织 ,其 内细胞 呈梭形 或星 形 ,但核 的 已有 的研究 认为 ,鼻 咽纤维血 管瘤 的生长特 性大 多
31 . MRI 表现及 术前诊 断 鼻 咽纤维 血管 瘤 由血管和 纤 维组织 以不 同 比例 构成 ,肿瘤 由富含 胶 原和纤 维原 细胞 的纤维 基质 、 不 同 口径 的血 管排 列形 成 ,排 列 的血管 缺乏肌 层 、
分 期准确 性有 一定程 度提高 。 同样 对于 原发组 与手 术 后复发 组分 期判断 ,两组 中影像 分期 与手术 分期 不一致病例主要在R d o siI 期 ,原发组有3 ak w k I Ia 例影

咽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咽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咽旁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1
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
上:颅底 下:舌骨 外:咀嚼肌间隙 内:咽粘膜间隙
前:为翼下颌韧带、颌下腺 上缘 后内:椎前肌肉及筋膜 后外:腮腺深叶、二腹肌后 腹
2
由茎突及茎突诸肌将此间隙分 为前后二部。前部称咽旁前间 隙;后部称咽旁后间隙。 • 咽旁前间隙:脂肪、腮腺深叶、 咽升动、静脉;内侧腭帆张肌 肉、腭帆提肌等。 • 咽旁后间隙:颈动脉鞘(神经、 交感干、球体组织、淋巴结)。
21
22
10腭肌上皮癌来自11神经鞘瘤12
神经鞘瘤为一种起源于神经鞘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咽旁间 隙的神经鞘瘤多来源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为椭圆形实 质性肿块,一般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光滑。CT平扫肿块呈 软组织密度,对比肌肉为稍低密度,边界清楚,包膜光整。 MRI平扫T1WI呈类似肌肉信号的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 号;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轻中度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肿瘤体积较大时,多伴囊变坏死。
7
多形性腺瘤
8
多形性腺瘤
9
左侧颌下腺肌上皮瘤
肌上皮瘤,又称肌上皮腺瘤,是由肌上皮细胞组成的一种涎腺 肿瘤。临床常无痛性缓慢生长的包块,好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 腺。病理上界限清楚,课囊变,多具有完整包膜;若包膜不完 整呈结节状或无包膜,考虑有潜在恶性。平扫呈不均匀软组织 面对,囊变多见,囊壁多不规则,囊内见小片状或裂隙状低密 度区。增强扫描成不均匀轻度至明显强化,囊壁及实性部分强 化明显,囊变部分不强化。
13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腮腺深叶来源的多形性腺瘤体积较大(>4cm),常突向同侧咽旁间隙生长,与原发于咽旁 间隙的神经鞘瘤较难鉴别。笔者认为两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1)影像表现: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均为单侧单发的软组织密度/信号,边界清楚,可见 完整包膜,均可合并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但多形性腺瘤常伴有延迟 强化,可供鉴别。 (2)发生部位:前者多发生在茎突前间隙。后者多发生在茎突后间隙,即二腹肌后腹以上水 平的茎突后间隙和二腹肌后腹以下水平的颈动脉间隙。 (3)对咽旁间隙的影响:前者使同侧咽旁间隙受压变窄,向内移位,脂肪间隙凹面朝外,呈 裂隙状或消失;咽腔受压变窄。后者发生于颈动脉间隙时对同侧咽旁间隙的影响不大,发生 于茎突后间隙时脂肪间隙朝多推挤同侧咽旁间隙向前外移位变窄,外侧推移,位于病灶与同 侧翼肌之间,咽腔可见受压CT变窄。咽旁间隙为脂肪间隙,表现为低密度,MRI表现为高信 号,T1WI上可更清楚地显示咽在旁间隙的受压移位改变。 (4)茎突:前者推挤同侧茎突向后内移位,下颌骨与茎突间距扩大。后者位于颈动脉间隙时, 茎突受压向前移位,位于茎突后间隙时,茎突向前外移位,下颌骨与茎突间距缩小。CT显示 茎突骨质移位的情况较MRI好。 (5)颈动脉鞘区血管:前者推挤其向后内移位。后者位于颈动脉间隙时,血管受压向前内移 位;位于茎突后间隙时,血管受压向外移位至腮腺与肿块之间形成明显分界。文献报道交感 神经来源的神经鞘瘤多推挤颈内动脉向前外位移,颈内动、静脉分离<60>120°。 (6)与腮腺及二腹肌后腹的关系:前者多源于腮腺深叶,位于二腹肌后腹的外侧,与腮腺分 界不清,两者间无明显脂肪间隙。腮腺可受压外移,二腹肌后腹受压内移。后者与腮腺分界 清楚,位于二腹肌后腹内侧,二腹肌后腹受压外移,肿瘤与腮腺之间可见清楚的脂肪间隙。 本研究中多形性腺瘤均来源于腮腺,若其源于咽旁间隙小涎腺时,肿瘤与腮腺间也可见脂肪 间隙,则其与腮腺之间是否存在脂肪间隙不能成为鉴别点。而其导致的二腹肌后腹的移位征 象与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所致征象一致,可供鉴别。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影像表现
• 镜下表现为单层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层构成的血管内 膜,伴有由梭形、星形细胞构成的纤维样基质。
• Saylam 等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可能参与 血管性增殖。VEGF 和TGF-β 会从基质产生大量 成纤维细胞,从而形成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病理基础。
分型
CT 和MRI 影像分期参照Radkowski( 1996) 临床标准: Ⅰa: 局限于鼻腔和/或鼻咽穹窿部; Ⅰb:扩展入一个或多个鼻窦; Ⅱa: 少部分侵入翼腭窝; Ⅱb: 整个翼腭窝受侵犯,上颌窦后壁前移,眶骨侵蚀、上颌动脉移位; Ⅱc: 颞下窝和/或颊部受侵犯或侵入翼板后方; Ⅲa: 颅底受侵( 中颅窝/翼突根部) ,小部分颅内扩展; Ⅲb: 颅底受侵,广泛颅内扩展伴有或不伴有海绵窦受侵。
连续;在病变边缘或内部可见高密度影 • MRI整体信号混杂,T2WI上内部的不均匀高信号为低信号围绕,增强后呈结
节状、斑片状的强化
鉴别诊断——内翻乳头状瘤
• 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50-70岁发病率最高高 •好发部位:单侧,肿瘤的生生发中心多位于中鼻道鼻腔外侧壁及 上颌窦 •局灶性骨质增生与SNIP的起源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而骨质破坏 则与肿瘤恶变相关 •特性脑 征:在T2WI或增强T1WI上,病变内部结构多呈较规整 的栅栏状
增强明显强化。 • 椒盐征是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谢谢
• 供血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 如上颌动脉和咽升动脉等。
• 肿瘤较大侵入颅内,可由颈内动脉 供血(较少)。
诊断与治疗
• 由于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富血供肿瘤,无法行病理活检。在大多数 情况下,诊断JNA大多数为影像学检查。
• JNA的金标准治疗是术前栓塞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由于颅底的复 杂解剖,晚期肿瘤的切除困难情况下,可以在治疗中增加化疗、 放疗或激素治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PPT课件
4、同一部位多程放疗后癌未控制、 复发或再转移,预期所放疗的部 位组织已有明显的放疗后遗症等
(二)放疗目的
有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2种目的。 1、根治性放疗:目的在争取放疗后病人存活5年 以上。凡初诊患者全身情况好,无明显脑神经麻痹或 (和)颅底骨质破坏,颈转移灶未达到锁骨上区,肿 块直径6cm以下,无远处转移,可争取根治性放疗。 2、姑息性放疗 (1)高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Ⅲ期晚期患者及 Ⅳ期早期患者;放疗后复发或虽未首程放疗,但一般 情况差或有影响放疗的严重并发症。 (2)低姑息放疗:首程放疗的Ⅳ期晚期患者;2 疗程放疗后的复发或转移。
体表标记与基本照射野
颅底线体表标记
鼻咽腔体表标记
耳前野
面颈联合大野
耳后野
α1角
α2角
一侧耳前野+耳后野照射
钴60剂量比1:1
双眶下野
眶前野
切迹上 3~4cm
眶上野
下颈锁骨上区常规切线野
全颈后切线野
下颈锁骨上区特殊切线野



切迹 3~4cm
常规全颈前切线野
特殊全颈前切线野
颈侧垂直野
颈侧缩小野
(七)放疗时间、剂量及分割次数
临床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N1a~1bM0,T2N0~1bM0 Ⅲ期 T1~2N2M0,T3N0~2M0 Ⅳa期 T1~3N3M0,T4N0~3M0 Ⅳb期 任何T、N和M1
分期修订要点
• 咽旁间隙侵犯包括茎突前间隙、茎突后间隙均归 为T2期; • 颅神经侵犯为T4期; • T分期简化:去除颈椎前软组织、软腭、翼腭窝、 眼眶等因素; • 用咀嚼肌间隙替代颞下窝; • 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N1a期; • N分期基于MRI影像和RTOG(2006年版)的颈部 淋巴结分区标准,取代原N分期的分区法,删除 淋巴结活动度因素,将淋巴结部位、大小、侧数、 包膜外侵犯作为新的分期因素。

鼻咽镜检查PPT课件

鼻咽镜检查PPT课件
•观察鼻腔前端的后鼻孔纱球丝线是否 有松脱现象,口腔端丝线有无断裂, 严防后鼻孔纱球脱落、堵塞咽喉而引 起窒息。
•术后嘱病人定期随访检查。
21
再见
22
▲鼻咽癌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pharynx) •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头颈部恶性肿瘤中,鼻咽癌发 病率可占首位
•发病率以广东省为最高,其次为广西、 湖南、福建等省(区)
16
•影像学检查:CT和MRI检查可进一步了 解肿瘤累及范围,肿瘤的 基底部位及颅底骨质破坏 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可了解肿瘤的血供 并可进行术前介入法血管 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此肿瘤极易出血且量较多,故一般不做 活检。必要时可从鼻腔取活检,以便填 塞止血(最后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
•40~60岁为高发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 (约2~3:1) •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早期病例放疗 后5年生存率可达60%~80%。
3
◆症状与体征 局部症状
儿童鼻咽腔狭小,腺样体肥大堵塞 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 咽、喉等处症状。 ●耳部症状
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分泌性中 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有时可引 起化脓性中耳炎。
4
●鼻部症状
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
鼻涕等症状,说话带闭塞性鼻音,睡觉
时发出鼾声。
●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
•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 腺样体肥大(hypertrophy of adenoids), 本病多发生在3~5岁儿童,常与慢性扁 桃体炎合并存在,成年人罕见。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鼻咽部及其毗邻部位或腺样体自
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 理性增生。
护理评估 ◆健康史 患儿多有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史。

鼻咽纤维血管瘤护理查房PPT

鼻咽纤维血管瘤护理查房PPT
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患者的满意 度。
护理质量的监控: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出血
感染:术后护 理不当或免疫 力低下可能导
致感染
神经损伤:手 术操作可能损 伤神经,导致 相应功能障碍
复发:瘤体切 除不彻底或病 情进展可能导
致复发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 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态度和看法 评估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 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 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 畅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 者的需求和意见
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 护理质量。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 高整体医疗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完善护理流程和规范,确保患者安 全。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本次护理查房的流程和组织情况
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查房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及未来计 划
护理流程的优化:针对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特性,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 和质量。
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完善护理流程:优 化护理流程,提高 护理效率
加强沟通与协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 的沟通与协作,确 保信息畅通
提高护理技能:加 强护理人员的技能 培训,提高护理质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镜下表现为单层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层构成的血管内 膜,伴有由梭形、星形细胞构成的纤维样基质。
• Saylam 等发现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可能参与 血管性增殖。VEGF 和TGF-β 会从基质产生大量 成纤维细胞,从而形成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病理基础。
低信号,与肿瘤富含血管及纤维成分有关。 • 椒盐征:瘤内血管因流空效应可呈点条状低信号,称为椒盐征。
此征象对诊断鼻咽纤维血管瘤具有特征性。 •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流空的血管影显示更加清楚。
男性,13岁,反复鼻出血2周
男,8岁,反复出血1周
男,15岁,
DSA表现
• 血管造影可见瘤体由扩张的血管及 毛细血管组成,供血动脉增粗。
病变可以不相连; • 以顶后壁受累最常见; • 病变侵犯范围广,但邻近的深部组织及颅底骨质侵犯少见; • 常伴颈部淋巴结双侧、多组同时受侵; • 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
鉴别诊断—鼻咽部淋巴瘤
鉴别诊断——出血血坏死性鼻鼻息肉肉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 • 多单侧发病,好发于上颌窦 • CT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均呈压迫吸收改变,局部骨质不
连续;在病变边缘或内部可见高密度影 • MRI整体信号混杂,T2WI上内部的不均匀高信号为低信号围绕,增强后呈结
节状、斑片状的强化
鉴别诊断——内翻乳头状瘤
• 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50-70岁发病率最高高 • 好发部位:单侧,肿瘤的生生发中心心多位于中鼻鼻道鼻鼻腔外 侧壁及上颌窦 • 局灶性⻣骨质增生生与SNIP的起源之间有很大大的一一致性;而 而⻣骨质破坏则与肿瘤恶变相关 • 特性性脑回征:在T2WI或增强T1WI上,病变内部结构多呈较规 整的栅栏状
鉴别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
• 好发于11-20岁及51-60岁。 • 常侵犯颅内及眼眶,起源于嗅神经分布区。 •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邻近骨质侵蚀破坏,T1WI呈低信号,
T2WI呈较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强化。
小结
• 好发年龄:10-25岁青年男性 • CT表现:呈等或稍高密度,强化明显;骨质受压、吸收破坏。 • MR表现: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可见低信号,
分型
CT 和MRI 影像分期参照Radkowski( 1996) 临床标准: Ⅰa: 局限于鼻腔和/或鼻咽穹窿部; Ⅰb:扩展入一个或多个鼻窦; Ⅱa: 少部分侵入翼腭窝; Ⅱb: 整个翼腭窝受侵犯,上颌窦后壁前移,眶骨侵蚀、上颌动脉移位; Ⅱc: 颞下窝和/或颊部受侵犯或侵入翼板后方; Ⅲa: 颅底受侵( 中颅窝/翼突根部) ,小部分颅内扩展; Ⅲb: 颅底受侵,广泛颅内扩展伴有或不伴有海绵窦受侵。
临床表现
• 鼻阻塞 (80-90%)——呈进行性,最早及最常见的症状 • 鼻出血 (45-60%)——主要特点是单侧和反复发作 • 头痛 (25%) • 其他压迫引起症状——耳鸣、听力障碍、眼球突出、复视、视力
障碍、颌面肿胀等
病理表现
• 纤维成分在肿瘤组织内所占比例的不同, 可分别称 作血管纤维瘤和纤维血管瘤。
起源及侵袭方式
• 肿瘤起源于后鼻孔边缘的周围区域,包括硬腭后缘、梨骨后缘、鼻咽顶 部、颞下窝、枕骨结节、蝶骨翼突及蝶骨翼突内侧板的骨膜部。
• 瘤体常沿此通路通过黏膜下以侵袭性生长方式扩展进入鼻、鼻咽、鼻窦、 颞窝、颞下窝及颅内等邻近结构。
• 也有文献指出血管纤维瘤可能起源于翼管,从这开始肿瘤侵犯蝶窦、蝶 腭孔、翼腭窝,然后通过这些部位蔓延到邻近的结构。
鼻咽纤维血管瘤(JNA) 影像学诊断
概述
• 发病率约占头颈部肿瘤0.5% • 虽然是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侵袭性。 • 好发年龄:10-25岁青年男性,平均15岁,发病男女比例为19:1 •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性激素、发育异常、炎症刺激等
因素有关。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血管瘤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密 切关系,说明这种肿瘤可能雄激素依赖性。
鉴别诊断——鼻咽癌
• 好发于咽隐窝、鼻咽顶后壁 • 咽隐窝变浅、消失,鼻咽腔不对称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 • 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 增强呈不均匀较明显强化 • 可有咽旁间隙侵犯,邻近骨质常有破坏 • 颈部转移淋巴结坏死常见
鉴别诊断——鼻咽癌
鉴别诊断——鼻咽部淋巴瘤
• 青壮年多见; • 常合并咽淋巴环环内其他部位病变,以扁桃体最常见,两者之间
CT表现
• 软组织肿块:鼻咽部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与肌肉相 仿,边界清楚
• 压迫性的骨质吸收破坏 • 肿块明显强化 • 颅内侵犯:颅内肿块与颅外肿块密度一致,高于脑实质。病灶与
脑实质分界清楚,增强时候颅内颅外病灶同步强化。
男,15岁,反复出血
MR表现
• 鼻咽部境界清楚的分叶状或不规则软组织影 • 信号特点: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
增强明显强化。 • 椒盐征是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请描述征象并作出诊断
病例二:男,36y,反复鼻塞、流鼻血1年余
病例二:男,17岁,
病例一:内翻乳头状瘤 病例二:鼻咽纤维血管瘤
Thank you!
• 供血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 如上颌动脉和咽升动脉等。
• 肿瘤较大侵入颅内,可由颈内动脉 供血(较少)。
诊断与治疗
• 由于鼻咽纤维血管瘤是富血供肿瘤,无法行病理活检。在大多数 情况下,诊断JNA大多数为影像学检查。
• JNA的金标准治疗是术前栓塞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由于颅底的复 杂解剖,晚期肿瘤的切除困难情况下,可以在治疗中增加化疗、 放疗或激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