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圆、位置与方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的第3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进行深化理解,学习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和位置,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位置与方向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和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需要教师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指南针、教学PPT。
2. 学具:学生自备指南针、地图。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确定方向和位置。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和位置。
4.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位置与方向的概念2. 地图的使用方法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4. 确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周围环境,尝试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确定方向和位置,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确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下一课时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部分。
下面将针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学生对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1. 直观演示: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空间与图形-优质课件.ppt

北 中国银行
第八中学
西
展览馆 45
45
°
°
东
长春公园 家乐福
200m
南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解:2×( 12π×22 - 12π×12 )
2
= 9.42(平方厘米)
2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8/62020/8/6Thursday, August 06, 2020
。2020年8月6日星期四2020/8/62020/8/62020/8/6
• •
THE EN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8月2020/8/62020/8/62020/8/68/6/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8/62020/8/6August 6, 2020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 是多少平方千米?
3.14×12-3.14×0.22=3.0144(km2)
(4)请你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
四个门之间的水泥路一共长多少千米? 1.41×4=5.64(km) (答案不惟一)
2.填一填。
1.中国银行在长春公园的( 西偏北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300 )米。 2.第八中学在长春公园( 东4偏5°北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400 )米。 3.展览馆在长春公园( 4正5西°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200 )米。 4.家乐福在长春公园( 正东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100 )米。
教材第113页第4题。 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位置与方向(例3)》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并学会利用工具(如指南针、测距仪等)进行实际操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位置和方向的经验,他们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存在着观察不细致、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正确使用指南针和测距仪进行实际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观察、描述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准备指南针、测距仪等工具。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问题:“你们能用什么方法告诉老师学校操场的位置吗?”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实际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果要找到小明家的位置,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理解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指南针和测距仪确定物体的位置。
首先,教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人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学校
40°
火车站
医院
45°
20°
少年宫
北
中心广场
150m
从火车向向站东南出再偏偏发向北东,正240向东5°°东方方方偏向向向北行行行4驶驶0驶°39040方050m0m向m到到行到达达驶达医中6少0院心0年m。广宫到场。达。学校。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版(共11张PPT)
中广心场广向场东向偏正南西3方0°向方走向46走01m6到0m达到商达店新,华从书商店店,向从西
偏新南华3书5°店方向向正走东2方00向m走到3家40。m,到达学校。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北
学校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九单元第3课 时 位置与方向 人教版(共11张PPT)
3.请你写出李丁上学和放学路线的方向和路程。
商店
中心广场
460m
北
30°
李丁放家上学学路路3线5线°::向向正东西偏方北向3走5°34方0向m到走新达2华0书新0m店华到书34达0店m商,店从,新学校
华从书商店店向向西正偏东北方3向0°走方46向0走m到16达0m中到心达广中场心,广从场中,心从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单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如何描述物体之间的方向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位置和方向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位置的相对性,能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使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3. 培养学生运用位置和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方向的辨别和表述。
2.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指南针、直尺、量角器。
2. 学具:每组一张地图、一张白纸、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关于位置的常识,引发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位置的相对性,引导学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讲解方向的辨别和表述,让学生学会使用指南针识别方向;讲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绘制地图、寻找隐藏的宝藏等,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位置的相对性2. 方向的辨别和表述3.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结合实际生活,运用位置和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如学生在教室里的座位、城市中的地标建筑等,引导学生思考位置的概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二、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二)第3课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课后反思
1.本节课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并且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绘制路线图时,学生对于观测点的改变,心里明白,但不知道当观测点变了,观察时就要站在观测点的位置,也就是要在观测点画出方向线,操作时不太清楚。
【素材积累】
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旧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全章)》PPT教学课件

2.说说圆周率π是什么意思。一般取值是多少?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 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3.14。
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3.计算圆的周长。 (1)d=3厘米
3.14×3 =9.42(cm)
(2)r=8分米
3.14×8×2 =50.24(dm)
新知探究
上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都有局限性, 软尺有时不够长、绕绳法太麻烦、滚动法不 能测量较大的圆,需要寻找一个通用的、更 简便的方法求圆的周长。
新知探究
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 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 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中,看看 有什么发现。
新知探究
物品名称
(1)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计算。
(9+15)×2=48(厘米)
9×4=36(厘米)
创设情境
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 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 圈铁皮。
同学们,你们 有办法解决吗?
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啊?
新知探究
圆桌和菜板都是圆形的,在他们的边缘箍上 一圈铁皮,求“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就是求圆 形外圈的曲线长,铁皮与圆桌(或菜板)外棱之间 的空隙忽略不计,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桌(或菜板) 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新知探二究、探究新知
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滚动法
把圆形物体在直尺上 滚一圈,量出长度。
d O
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
r
母O表示。
探究新二知、探究新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位置与方向(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3课,例3主要讲述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对这部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难点:实际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在一个公园中,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确定公园中某一景点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你们能想办法确定这个景点的位置吗?”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练习题,要求每组同学合作完成。
练习题要求学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圆的周长

2 .一只挂钟分针长 20 cm,经过 30 分钟后,分针的 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45 分钟呢?
30÷60= 1 2
45÷60= 3 4
3.14×20×2×
1 2
=62.8(cm)
3.14×20×2×3 =94.2(cm) 4
答:经过 30 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
62.8 cm。45 分钟走 94.2 cm。
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 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 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 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 的近似值,例如 π ≈ 3.14。
如果用 C 表示圆的周长,就有:
C =πd
或
C=2πr
拓展练习
小明的妈妈在自家的墙根下建了一个花坛(如图)。 你能计算出花坛的周长吗?
8m
3.14×8÷2+8=20.56(m) 答:花坛的周长是20.56 m。
(1)今天我学习了圆周长的知识。我知道圆 周率是周长和直径的比值,2)我还知道圆的周长总是直 径的 π 倍。已知圆的直径就可以用 公式 C=πd 求周长;已知圆的半径 就可以用公式 C=2πr 求周长。
数学六年级上
册(RJ) 教 学课件
5圆 第 3 课时 圆的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 周长各指什么?
圆的周长
用线绕圆片一周,量它的长度。 0 1 2 3 4 5 67 8
圆片向右滚动一周,量它的长度。
2 cm
A
A'
0 1 2 3 4 5 67 8
猜一猜
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 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 填入下表中,看看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第3课时 位置与方向(3)》 人教版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难点描述任意角度的具体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每到夏季,沿海一带就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时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瞧,今早气象专家发现:在A市东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较强台风,这股5号台风将直接影响A市。
(课件出示信息)1.请帮助气象专家在图上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
预设:一片范围都可能,引导学生理解东南方向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
(课件演示:以A市为观测点,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标志)2.揭题:气象专家经过精密测量,确定了台风中心位置。
(课件出示台风中心位置)现在你能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3,描述路线。
(1)课件出示例3。
(2)小组讨论:①怎样确定起点、方向和路程?②为什么到达一个目标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3)描述台风的移动路线。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订正。
课件展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了200km,到达B市。
到达B市后,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正西方向移动了100km……2.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1)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①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3教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3页例1以及第104页的“做一做”和“练一练”。
例1主要介绍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而“做一做”和“练一练”则是对这一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并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卡片等。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公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场景中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位置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103页的例1,引导学生了解利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过程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巩固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一练(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练一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位置与方向31. 利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2. 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过程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利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下列物体的位置:(1)学校图书馆位于操场北偏东30度方向,距离操场200米。
(2)体育馆位于教学楼西偏北20度方向,距离教学楼300米。
2. 答案:(1)学校图书馆位于操场北偏东30度方向,距离操场200米。
《位置与方向》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4.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理解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
5.应用方向和距离知识,描述实际路线和位置。
二、核心素养目标
《位置与方向》核心素养目标-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2)方向标的应用:学生对于方向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出现混淆;
(3)地图比例尺的理解: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理解不透,难以将地图上的距离转化为实际距离;
(4)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难以将所学的方向和距离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中。
举例解释:
-学生在描述空间位置时,可能会混淆“左”和“东”、“前”和“北”等方向词;
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尝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方向和位置的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看到这些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我觉得这个部分讲解得还算清晰,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消化吸收。
在新课讲授的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特别注意了方向标和比例尺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方向标时容易混淆,于是我用了更多的实际例子和图示来进行解释。至于比例尺,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让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尝试在地图上测量距离,希望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最后,我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通过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引导方面的不足,这将促使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优化。我期待在下一节课中,能够看到学生们在位置与方向知识上的更大进步。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需要用到位置与方向的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3:位置与方向

学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课题:位置与方向(三)
姓名:
编号: 6S0203
【学习主题】经历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能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
课堂
元素
自学 指 导
合作探究环节
互动策略
日期:
展示提升环节 质疑评价环节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生成地→(
)→(
)→(
)→(
) 方向、距离。
果,进行双基检效性展示。
·分析2.呈现ຫໍສະໝຸດ 规范的路线图例题 导析与 方法 探究
1.每一段当中都分别以谁为观测点。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过程。 3.自我小结描述路线图应 具备哪些条件。
第四段:(
)
2.明确每一段台风行走方向和距离。 ·试试
根据以上分析,试着规范描述此次台风行走路线。 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展示 方案
生活常识:
“海鸥”台风已经过去了,如果你是小小测绘员,你能汇总此次 台风的行走路线吗?带着这个话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主题一:描述路线图
自研课本 22 页例 3
师友小对子: 交流与分享 ·自学成果等级认定 1.针对课本例 3,分析介绍 台风行走路线中分别分别
检测型展示
·观察 根据例 3 的信息,你能将此次台风行走的路线分成几段. 分几段及每段的观测点、 导师就两人小对子的交流合作成
主题二:绘制路线图 自研课本 22 页做一做内容。 试试: 1.根据小女孩的描述,你能把行走路线分为几段。 2.每段的观察点是谁。 3.绘制出她的行走路线图。 拓展提升: 如果小女孩折返回原处,你能帮她规范描述她的折返路线吗?试 着描述小女孩折返回原处的行走路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单元导学案第3课时 位置与方向(3)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
学习目标:
1、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重难点:
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课本第22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
1、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性。
2、洋洋家在学校南偏西35度方向约400米处,那么学校在洋洋家()方向约()米处。
3、观察课本22页的台风路径图,说说这次台风经过的路线。
4、为什么到达一个地方后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
5、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标和比例尺,描述一下台风每个阶段段的方向和距离。
二、合作探究
课本22页的“做一做”
1、根据情境图中女孩的描述,你能画出路线示意图吗?试一试!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3、到达公园后,你想玩什么项目?描述一下这个项目的位置并画出
示意图,你行吗?
三、过关测评
1、根据路线图说说选手从起点出发,经过每一赛段的方向和路程。
2、一艘轮船从甲地出发,向东偏北40°方向行驶2千米后,再向正北方向行驶1千米,最后再向北偏东50°方向行驶3千米到达乙地。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轮船行驶的路线图画出来。
(2)根据路线图,说说轮船从乙地返回甲地所行使的方向和路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配套导学案:第3课时_位置与方向(3)【精品】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
学习目标:
1、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重难点:
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课本第22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
1、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性。
2、洋洋家在学校南偏西35度方向约400米处,那么学校在洋洋家()方向约()米处。
3、观察课本22页的台风路径图,说说这次台风经过的路线。
4、为什么到达一个地方后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
5、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标和比例尺,描述一下台风每个阶段段的方向和距离。
二、合作探究
课本22页的“做一做”
1、根据情境图中女孩的描述,你能画出路线示意图吗?试一试!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3、到达公园后,你想玩什么项目?描述一下这个项目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你行吗?
三、过关测评
1、根据路线图说说选手从起点出发,经过每一赛段的方向和路程。
2、一艘轮船从甲地出发,向东偏北40°方向行驶2千米后,再向正北方向行驶1千米,最后再向北偏东50°方向行驶3千米到达乙地。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轮船行驶的路线图画出。
(2)根据路线图,说说轮船从乙地返回甲地所行使的方向和路程。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配套导学案:第3课时_位置与方向(3)

第3课时位置与方向(3)
学习目标:
1、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2、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学习重难点:
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自学课本第22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自主学习
1、物体的位置关系具有()性。
2、洋洋家在学校南偏西35度方向约400米处,那么学校在洋洋家()方向约()米处。
3、观察课本22页的台风路径图,说说这次台风经过的路线。
4、为什么到达一个地方后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
5、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标和比例尺,描述一下台风每个阶段段的方向和距离。
二、合作探究
课本22页的“做一做”
1、根据情境图中女孩的描述,你能画出路线示意图吗?试一试!
2、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3、到达公园后,你想玩什么项目?描述一下这个项目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你行吗?
三、过关测评
1、根据路线图说说选手从起点出发,经过每一赛段的方向和路程。
2、一艘轮船从甲地出发,向东偏北40°方向行驶2千米后,再向正北方向行驶1千米,最后再向北偏东50°方向行驶3千米到达乙地。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轮船行驶的路线图画出。
(2)根据路线图,说说轮船从乙地返回甲地所行使的方向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