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课件
2024国际贸易课件完全版
![2024国际贸易课件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3f59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0.png)
国际贸易课件完全版目录•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流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当代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探讨•总结与展望: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预测01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定义与特点国际贸易定义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
国际贸易特点具有跨国性、复杂性、风险性、竞争激烈等特点;同时,受到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因素影响。
以丝绸之路为代表,主要通过陆路进行,交易商品以奢侈品和特产为主。
古代国际贸易近现代国际贸易当代国际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要交易对象,贸易规模逐渐扩大,海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呈现全球化、自由化、区域化等趋势,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比重逐渐增加。
030201国际贸易发展历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国际贸易,各国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贸易使得各国能够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合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国家间经济联系国际贸易促进了商品、技术、资金、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
推动全球化进程国际贸易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推动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国际贸易重要作用02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概念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具有绝对优势。
形成原因绝对优势的形成主要源于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应用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应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贸易的互利共赢。
概念01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虽然不具有绝对优势,但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或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学课件-666页PPT
![国际贸易学课件-66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87238e84254b35eefd34ed.png)
(二)利率风险
1、利率风险的概念
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外币利率的相对 变化,导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 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导致损
失的可能性。
2、利率风险的成因 (1)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化 (2)投资收益率变化 (3)通货膨胀率变化
3、利率风险类型 (1)固定利率风险和浮动利率风险 (2)企业利率风险、银行利率风险
(二)折算风险的管理
1、涉外经济主体对折算风险的管理,通 常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
2、根据风险头寸的性质,确定受险资产 或受险负债的调整方向。
3、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 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以使 其折算风险头寸(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 之间的差额)为零。
(三)经济风险的管理
1、经营多样化 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 址以及原材料来源地。
一、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1、 外汇风险的构成
外汇风险的构成包括两个要素: 外币和时间,二者且缺一不可。
因此防范外汇风险的基本思路 有二:
2、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是防范由外币因素所引起的风险。 其方法是: 1)不以外币计价结算,彻底消除外汇
风险; 2)使同一种外币所表示的流向相反的
资金数额相等; 3)通过选择计价结算的外币种类,以
“一篮子”货币是指由多种货币分别按一定 的比重所构成的一组货币。
②货币保值法
硬币保值条款:即在贸易合同中,规定某种 软币为计价结算货币,某种硬币为保值货币, 签订合同时,按当时软币与硬币的汇率,将货 款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硬币,到货款结算时,再 按此时的汇率,将硬币折回成软币来结算。
“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即在贸易合同 中,规定某种货币为计价结算货币, 并以“一篮子”货币为保值货币。
国际贸易均衡分析
![国际贸易均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a7885cda38376bae1fae52.png)
第2章国际贸易均衡分析✹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国际贸易局部均衡分析✹提供曲线一般均衡分析✹专题: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形成机制?第1节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市场看成是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
✹每一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还取决于所有相关商品。
✹当整个经济体系的所有商品都达到供求相等时,市场才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一、一般均衡分析的主要工具✹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供给,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需求,二者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
(一)生产可能性与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
✹机会成本: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减少另一产品的生产的代价,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边际转换率:MRTXY=∆Y/ ∆X(Y产品与X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或增加1单位X 而放弃的Y的数量)✹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变动会出现三种情形:不变、递增和递减。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在一定的社会偏好、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不同产品的组合。
✹与个体无差异曲线相同,随着社会无差异曲线远离原点向外扩展,福利水平提高,且任何两条社会无差异曲线均不可能相交。
边际替代率:MRSXY=∆Y/ ∆X(Y产品与X的替代率,或增加1单位消费X 而放弃的Y消费的数量)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
(图)(三)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以下三个:生产达到均衡、消费达到均衡以及市场出清。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二、比较优势说的一般均衡分析✹1936年,哈伯勒运用基于机会成本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重新演绎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相对于另一国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这种商品上便拥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介绍PPT(37张)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介绍PPT(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135730d50975f46527d3e1f9.png)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Pc
6 E
5 F
4
G
H
o
34 5
Sc C
图2.15 生产者剩余
第2章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
• 经济体(研究对象): 由一群经济个体组成的,并 在一起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 经济个 体包括消费者, 生产者, 和政府部门
• 经济模型(研究工具): 基于一系列假设之上来 解释某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框架。经济模型可以 是逻辑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通过一组数学方程 或几何图形来描述
供应
W E
o
DC
图2.2 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供应
W E
O
D
C
图2.3 机会成本递减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供应
2.1.2 价格
W A
E
o
Pc/Pw为布料的 相对价格 (relative price)
Pc/Pw
F
BC
AB:厂商收入曲线
又称价格曲线
Pc/Pw=OA/OB (AB线上任一点带给厂商 的收入相同)
•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ie国际贸易理论基本分析工具
![ie国际贸易理论基本分析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34807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3.png)
预算约束(Budget Strict)
➢特定时点下,消费者受到特定收入I旳约束 ➢预算线:表达消费者在特定收入约束下能
够消费旳两种商品旳多种组合。
➢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边界 (the Consump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x*X + Py*Y=I
➢变形为: Y=I / Py – Px / Py * X
➢在特定旳PPF曲线旳限制下,企业追求收入 最大化旳行为是在该PPF曲线上寻找一种点 (一对X和Y旳产品组合)
企业旳最优选择点
PPF A
最优点 E
B
最优选择点
➢ 收入曲线与PPF曲线旳相切点,是企业旳最优选 择点。
➢ 符合限制条件,商品组合(X,Y)处于PPF曲线上, 而且同步处于一组收入曲线中离原点最远旳一条收入 曲线上。
➢表达要增长一定百
分比旳产品X旳产出
量时,需要以更大
旳百分比降低产品Y
旳产出,才干释放 出足够旳资源。
0
X
生产可能性曲线:酬劳递增
➢当边际成本递减, 也就是存在规模经
Y
济或者规模酬劳递
增时,PPF曲线是
一条凸向原点而且
斜率递减旳曲线。
➢表达为了增产X而
需要降低旳Y越来
越少。
X o
边际转换率(The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不同旳商品旳生产技术上存在差别,使用 要素旳百分比不同。
➢例如说产品X相对于Y来说,使用更高旳K/L百 分比,这么当降低产品Y来释放资源以便增长 产品X旳产量时,释放出来K会被充分利用,而 L则可能过剩而产生生产效率低下旳成果
机会成本旳体现
2024年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34ca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5.png)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2024/2/29
无差异市场策略
忽视国别差异,对整个国际市场仅用一种产品、一套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
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特点,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集中性市场策略
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进行营销。
20
营销组合策略应用
01
02
03
04
产品策略
根据目标市场需求,调整产品 功能、设计、包装等。
2024/2/29
12
贸易术语与惯例
2024/2/29
贸易术语定义
01
包括FOB、CIF、CFR等常用术语的详细解释。
国际贸易惯例
02
介绍国际贸易中通用的惯例和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
术语与惯例的重要性
03
阐述正确使用贸易术语和遵循国际贸易惯例对于减少误解和纠
纷的重要性。
13
合同签订与执行
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变化 ,评估政治风险对贸易 的影响;采取多元化市 场战略,降低对单一市 场的依赖。
2024/2/29
信用风险防范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对 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 行全面评估;采取信用 保险等措施降低信用风 险。
运输风险防范
选择可靠的运输公司和 运输方式,确保货物安 全运输;购买货物运输 保险,降低运输过程中 的风险。
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 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 各国(和/或地区)在国际分工 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反映了世界各国(和/或地区 )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 的。
02 复杂性
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不 同法律等因素。
2024版国际贸易法ppt课件
![2024版国际贸易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7d03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2.png)
01
信用风险
交易双方中的一方不按照合同规定履行支付义务,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
为防范信用风险,交易双方应充分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选择信誉良好
的贸易伙伴。
02
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货币汇率的波动,可能导致支付方实际支付的金额
与预期不符。为降低汇率风险,可以选择使用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或
者采用汇率锁定等金融工具。
的自由流通。
公平竞争原则
禁止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02
国际贸易合同法律制度
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要件
当事人具备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理 解和承担合同义务。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存在 欺诈、胁迫等情形。
合同内容合法
仲裁
仲裁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纠纷解决方式。交易双方可以 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 有终局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诉讼
在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交易双方 可以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支付纠纷。诉讼程序相对复杂, 成本较高,但具有强制执行力。
04
国际贸易运输法律制度
托收
指债权人(出口人)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进口人)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在托 收方式下,出口商开出汇票连同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向 进口商收取货款。
信用证
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它是一种银行信用,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 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国际贸易支付中的风险与防范
定义
特点
具有跨国性、复杂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涉及多个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
国际经济学[1]
![国际经济学[1]](https://img.taocdn.com/s3/m/c4ba2a37bd64783e09122b33.png)
两部门采用的两种生产 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
25
问题
1.相对价格 2.生产可能性边界 3.边际技术替代率 4、机会成本
2018/7/13
26
二、主要分析工具
2.机会成本
Y Ymax
⊿Y ⊿X
E₁ E₀
为了多生产 一单位的某种产 品(例如X)而必 须放弃的其它产 品(Y)的数量。 例如: 0
X的机会成本= —⊿Y /⊿X
X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处处切线斜率 相同,所以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是一条直线。
29
生产可能性组合
英美两国小麦、布匹的生产可能性组合
(百万蒲式耳/每年)(百万码布/每年) 美国 小麦
180 150 120 90 60 30 0
2018/7/13
英国 布匹
0 20 40 60 80 100 120
小麦
0
X
机会成本递增及边际边际转换率递增反映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规律,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
2018/7/13 32
机会成本递减
Y
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某种产 品,所必须放 弃的另一种产 品的数量逐渐 递减。此时 PPC凸向原点。
2018/7/13
随着每增加一单位 的 X ,所必须放弃 Y 的数量逐渐递减 。
生产小麦或玉米的选择 价格相同 小麦价格上涨 综合考虑
7/13/2018 6:26 PM
玉米 小麦? 相对价格
6
相对价格的概念
PX/PY:X、Y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定义为X 商品的相对价格。(它的含义是用商品Y代替 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单位 商品X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商品Y)
-PX:X商品的货币价格,即名义价格。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ppt课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5c542f90f76c660371a44.png)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 2。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主要 国家外经贸政策法规,具备国际经济与 贸易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 3。具有能在涉外经济部门,企业或政府 机构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和国际经营和管 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 论
• 我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适应内 陆开放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熟练掌 握现代经济学原理、国际经贸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 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和惯例、国际 商务礼仪,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国际 投资分析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富有较强的适应性、 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 够在涉外企业、三资企业以及海关、进出口检验等各 级外经贸管理部门、其它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经贸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 专门人才。
• 1.学分要求
•
• 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83学分,其中理 论学习130学分,独立实践课41学分, 素质拓展课12学分。若未达到,则不能 毕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 2.选修课学分要求:
• 全校性公选课:不少于10学分,本专业学生需 选修至少一门工科类课程和一门艺术类课程
•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用实验实训论文或实习的形式培养大家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训?经济学实验?商务英语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外贸函电实训?报关实训?商务谈判实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处理等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专业研究分析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国际意识
国际贸易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实务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4cf07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7.png)
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
取消一切限制贸易发展的障碍,促进 贸易的自由发展。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 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的含义:指国家采取各种 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 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 出口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鼓励其出口
收货
买方对货物进行验收,确认货物符合合同规 定
结算
双方完成交货、收货和付款等程序后,进行 最后的结算
合同违约责任与救济
违约责任
救济措施
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相应的违 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赔偿损失等
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的救 济措施,如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解除合 同、请求损害赔偿等
免责事由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
在特定情况下,一方可能因不可抗力等免 责事由而免除违约责任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可能涉及不同国家的法 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机制,双方应在合同中 明确约定相关条款
05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运输方式选择及费用计算
运输方式选择
根据货物性质、数量、运输距离和交货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海运、空 运、陆运或多式联运。
0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成立条件与要素
当事人具备订立合同的民 事行为能力
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法 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 定
双方达成合意,即意思表 示一致
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 要求
合同履行程序与规则
交货
卖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将货物 交付给买方
付款
买方按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向卖方支 付货款
国际贸易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的定
2024版《国际贸易概论》完整ppt课件
![2024版《国际贸易概论》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5f10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e.png)
合同履行
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 的义务,如交货、付款、 提供单证等。
14
进出口合同履行及后续工作
货物运输
报关报检
根据合同约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 确保货物按时、安全地运抵目的地。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 报检手续,获得相应的许可和证明。
结汇与退税
争议解决
根据合同约定和外汇管理规定,办理结汇手 续;同时,根据税收政策,申请退税。
2024/1/30
26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模式选择
根据产品特性、目标市场和运输成 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如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
等。
风险防范与应对
通过在目标市场建立海外仓,缩短 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2024/1/30
海外仓建设
优化库存管理、采购计划和物流配 送等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 营效率。
《国际贸易概论》完 整ppt课件
2024/1/30
1
•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 • 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 • 进出口业务流程与操作 • 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方式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2024/1/30
目录
2
• 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 • 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 •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角色定位
值、利润分配。
重构趋势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呈现出重构趋势,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产 业升级、数字技术与贸易深度融合等方面。这些趋势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了深远
影响。
3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和作用
地位
中国已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 献者,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国拥有完 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为全球 价值链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课件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0b8127fd5360cba1adb61.png)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 础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 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不涉及货币因素 。相对价格、实际工资(购买力)、 等价物、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幻觉。
• 在分析框架上,本科阶段的贸易理论模型采用 2×2×2模型: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国(A国和B国)、 两商品(X和Y)、两要素(K和L)。 便于二维几何 图示。
•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抽象掉时间因素 。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
8
础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 础
下面引入埃奇沃思盒 (1) 等成本曲线?等成本曲线的斜率? (2)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3)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切点斜率 (4) X、Y两部门的等成本曲线平行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易有关现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旨在解
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型态的决定、
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 (如价格、生产、
消费、收入分配)的影响等问题。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
6
础
国际贸易理论分为国际贸易纯理论和国际贸易 政策理论。
国际贸易纯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动机、 贸易方向及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市场的均衡 以及贸易对各国生产、消费与福利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
• 国际贸易: 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在广义
第3章国际贸易均衡解析
![第3章国际贸易均衡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ce11a90c69ec3d5bb75a5.png)
❖ 美国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是2/3,小麦对大 米是1.5
20
21
(二)对新古典理论的总体均衡分析
❖ 假定: ❖ 1.中国国内均衡时需要400单位小麦和500单位布,
相对价格为2:1 ❖ 2.美国国内均衡时需要600单位小麦和750单位布,
❖ 2.连结原点和提供曲线上除原点以外的任 一点,斜率等于该点所对应的国际相对价 格P。在上图中,经过各点的价格曲线的斜 率还等于该点中国所对应的贸易条件 。
31
❖ 3.如果美国的提供曲线向左上方弯曲(凸向 横轴),表示美国能以较少的小麦出口换取 较多的布进口。(此时,中国的提供曲线应 该凸向纵轴,表示中国能以较少的布换取小 麦的进口)
32
三、国际均衡条件的决定
❖ 决定原则: 贸易双方的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均
衡的国际贸易条件,在这一贸易条件下, 每个国家的进口价值等于出口价值。
33
❖ 均衡国际贸易决定
400 布 量
O 小麦量
P=1 P=5/6
P=2/3
400
34
❖ 两国生产可能边界如右 图:注意是只投入劳动 一种要素,全部生产某 种商品的产量。
中国 美国
大米 小麦 (吨) (吨) 100 50
150 100
16
比较优势的确定
❖ 1两国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17
2两国劳动成本的比较
18
3两国机会成本的比较
19
结2
13
二、总体均衡分析——两个市场两种产品
总体均衡也可称为一般均衡,有时不做区分
生产均衡: MRT px py
消费均衡: MRS px py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课件
![国际贸易学第四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ece2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e.png)
• 技术差距理论把国家间的贸易与技术差距的存在联系起来 ,认为正是一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口市场方面占优 势,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 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LOGO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一、弗农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由美国哈佛大学教 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 国际贸易》(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威尔斯(Louis T.Wells )、 赫希哲(Hirsch )等人不断完善。
LOGO
•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 (一)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二)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 (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
件 • 三、简评绝对优势论 •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LOGO
第二节 比较优势论
•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优势论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的完成者。其主要代表作是1817年发表的《政治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三)政府的政策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
和发展 • (四)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
LOGO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介绍(ppt 37页)
![国际贸易分析工具介绍(ppt 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45c36170ed630b1c59eeb583.png)
1
•A
Dc/Dw
o
5/4
C/W
图2.11 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
贸易收益(gains from trade)
2.4 贸易收益
• 我们定义小国为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即 小国的任何行为无法改变它所面临的价格
• 大国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共同制定者, 大国的选择会对世界价格产生影响
• 当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了,该经济体能够生产 的布料和小麦数量的组合就是该经济体的生产可能 性边界
• 生产可能性边界及其内部区域,我们称之为生产可 能性集合(production possibility set)
供应
W
E
A
8
•
•F
4
•B
G
3
•
O
34
7D
C
图2.1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 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消费偏好都可以用一组 描述整个国家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我们也可以 称之为社会无差异曲线,而描述整个国家的无差 异曲线与描述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在性质上是相似 的
• 任何一个国家在做消费组合的决策时,与个人决 策过程一样,也是尽力争取效用值的最大化,也 就是使得整个国家的无差异曲线尽量远离原点
◆基于新古典假设,以个体集合的无差异曲线代表 国家偏好,会实现经济体效用最大化,只要内部 有补偿机制即可。
自给自足
2.3.1 自给自足均衡
W X E
A 4
o
5
自给自足均衡点 A:
U1
Pc/Pw = 1
D
YC
布的相对价格 =机会成本 =边际替代率
图2.10 自给自足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称MRS)是指一国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为保持 同等效用,多消费一单位一种商品(X)而必须放弃另 一种商品(Y)的数量。
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对应的边际替代 率等于该点斜率的绝对值。随着X不断增加,Y减少的 幅度越来越小,边际替代率不断下降,即边际替代率 递减。(从图上加以证明)
X商品的相对价格是指生产一个X商品所放弃Y 商品的数量。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无贸易的均衡
在图3.3中的两条公切线的斜率反映了两国的相对价格。 A国的相对价格PA=1/4, B国的相对价格PB=4(均取绝对值)。
PA<PB A国的X相对便宜,而B国的Y相对便宜。 A国在商品X上,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这也就是 说,如果A国分工生产X商品并出口到B国,以换取B国分工生 产的Y的话,两国均能从中获益。
这两条曲线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于国内均衡时的相 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这条公切线的斜率既是切 点处的边际转换率(MRT)又是边际替代率(MRS)。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无贸易的均衡
二、相对均衡价格和比较优势
商品相对价格P可以用Px/Py表示。即P=Px/Py
商品的相对均衡价格就是在生产和消费相等的 那一点上一国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切点公切线的斜率。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无贸易的均衡
注意: 两国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同时,
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当两国生产机会成 本变化到相同水平时,即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 时,分工便会停止。贸易在这个价格比上达到均衡。 通过互利贸易,两国消费量均会大于没有贸易的消 费量。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机会成本递增与边际转换率 机 会 成 本 递 增 ( 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S)是指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 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凹向原点,而不是一条直线。
三、社会无差异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只说明了一国商品的生产
或供给情况,一国究竟在给定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上的哪一点生产,还要引入该国的需求 偏好情况。社会无差异曲线能反映一国的需 求偏好。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S)是指 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轨迹。
第四章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掌握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
差异曲线概念及特点、无贸易均衡的条件、商品的 相对价格及两种基本的分析方法局部均衡和一般均 衡 本章难点:
商品的相对价格及一般均衡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四章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 差异曲线 第二节 无贸易均衡 第三节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第四节 国际贸易均衡分析
贸易后, A国生产点:A B B国生产点:A’ B’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A国生产点:A B国生产点:A’
B,X机会成本递增PA , B’ Y机会成本递增PA’ ,
PB=PB’
A国消费水平:Ⅰ Ⅱ,贸易三角形BCE B国消费水平:Ⅱ Ⅲ,贸易三角形B’ CE’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多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可以用边际转换率来 表示。
边 际 转 换 率 (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简称MRT)是指每多生产一个 单位某种商品而少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数量。X对Y商 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每多生产一单位X商品而少生产 Y商品的数量。故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的机会成 本。在生产可能性曲线某一点的斜率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一、贸易基础与贸易所得的图示及说明 贸易基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
较低的相对价格
较高的相对价格
比较优势
比较劣势
出口
进口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n 无贸易时,A国X的均衡相对价格是PA=1/4 B国X的均衡相对价格是PA’=4
PA〈PA’ , A国在X上具有比较优势,分工生产X B国在Y上具有比较优势,分工生产Y
三个特点: A:在坐标中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较高的满足程度, 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则表示较低的满足程度; 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且互不相交; C: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相同。
下图假定了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家因资源存量的不同,它们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位置就不一样,但都凹向原点。为简便起见,我 们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生产X、Y两种商品。 下图描述了两国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机会成本递增及生产可能性曲线差异的 原因
这一章给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更符合现实 经济生活中的情况。为什么这样说呢 ?
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一节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
原因:是由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国际贸决易基定本分的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无贸易的均衡
一、无贸易均衡的条件 一国经济实现均衡的条件(无贸易均衡也叫孤立均衡): MRT=MRS 原因:在没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
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实现了 国内均衡。这种情况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 线相切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