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新版)教科版(优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1、3活动:降落伞比赛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1、3活动:降落伞比赛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173bd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40.png)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1)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_刻__度__尺___、停表。 (2)分析数据1、2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
的___面__积___有关。 【方法规律】本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1、2两次数据 显示降落伞的面积分别为0.5 m2和1 m2,而其他因素均 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3.67 s和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不同的测量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都不相同, 根据被测长度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仪器, 是测量中最关键的一步。 解:测降落伞的伞绳长度用米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 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
探究培优拓展练
13.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 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 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的下落时间是否与下落高度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
夯实基础逐点练
7.小明在测伞布面积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把伞布放在方 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再数出轮廓所占 的方格子数,注意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 的都不算,图中的每个小方格 的面积是6.25 cm2,则伞布的 面积为_1_2_5__c_m_2_。
夯实基础逐点练
8.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某同学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 小实验。他先后做了4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 是(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__下__落__高__度___ 不变,让苹果的___质__量___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 长短。 【方法规律】探究苹果下落的快慢与苹果质量的关系,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需要保持苹果下落的高度相 同,改变苹果的质量,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2c6b0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f.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
具体内容包括: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包括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2. 降落伞的设计:介绍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如面积、形状、材料等,以及如何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降落伞的制作:介绍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知道空气阻力和重力在降落伞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设计要素,能够计算降落伞的阻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
难点: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降落伞模型、剪刀、针线等。
学具:纸张、剪刀、针线、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降落伞比赛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以及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制作经验。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重力降落伞设计:面积、形状、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选择、剪裁、缝合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降落伞的设计要素。
3. 请描述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答案:1. 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阻力和重力的作用,使降落伞在空中缓慢下降。
2. 降落伞的设计要素包括面积、形状、材料等。
3. 降落伞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剪裁、缝合等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工作原理,掌握了降落伞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上课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上课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3b2a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1.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新课导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竞赛通知
定于本周星期六举办降落伞飞行比赛。请 自制降落伞,悬挂物是标有10g的钩码。伞 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20g。比赛时,降落 伞从指定高处落下,在空中滞留时间最长者 胜。
物理活动小组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新课推进
猜想: 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如果伞面的形状不规则,怎 样来测量它的面积呢?
3 研究测量技巧
把伞布放在方格纸上,在方 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数一 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 不满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 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 舍去不计。总的格数乘一个 格的面积,就是伞布的面积。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 降落伞 降落伞 降落伞 降落伞 降落伞 降落伞滞 次数 伞绳长 的形状 的面积 的高度 总重量 留的时间
3 比较2和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 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形 状无关。
4 比较4和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 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伞 绳长无关。
5 比较2和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 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 有关, 伞的高度越高,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 越长。
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 的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 的长度无关。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度值,这 是选择仪器的重要依据。
量程太小 不一定能测量要测得量
量程太大 分度值大,测量精度差
2 正确使用仪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活动:降落伞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6a5f4d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4.png)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3 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的活动,掌握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空气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3. 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降落伞比赛,深入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2. 教学重点: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如电子秤、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降落伞模型、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思考降落伞的设计对下落速度的影响;2. 讲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空气阻力;3. 分组进行降落伞比赛,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下落速度;4.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5. 讲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让学生理解下落过程中能量的转化;6. 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原理;2. 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降落伞的原理和结构;2. 分析降落伞比赛过程中空气阻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3. 解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原理,并给出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以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高效的降落伞,提高下落速度;或者探讨其他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如降落伞的材料、形状等。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8f26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7.png)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的活动:降落伞比赛。
本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降落伞面积和重力对下降速度的影响机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计时器、测量尺。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降落伞在空中下降的速度,引发学生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面积和重力的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4. 数据处理: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5. 结果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解释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
6. 例题讲解:讲解与降落伞比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力的关系降落伞面积下降速度重力下降速度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降落伞面积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降落伞面积越大,下降速度越慢。
2. 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重力与下降速度的折线图,可以看出重力越大,下降速度越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降落伞比赛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了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以及重力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活动降落伞比赛学案(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5e86b2240c844769eaee98.png)
3.活动:降落伞比赛1.能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重点)2.知道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会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
(难点)1.写出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2)____ _ ______(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4)_____ _____(5)分析论证(6)____ _____(7)交流合作。
阅读教材P16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所谓“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__ _____。
当影响因素有多个时,要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______ _______。
3.在测量之前应根据测量的___ _____选择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
4.测量仪器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______ _____。
活动过程:1.分小组进行 2.根据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长短记录成绩。
(时.间长者胜....)实验探究:【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假设】:影响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
【设计实验】:(1)探究降落伞的质量对停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面积相同,改变伞绳的质量,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2)研究降落伞的面积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保持伞面的形状和伞绳的质量相同,做伞面面积不同的两个降落伞,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3)探究降落伞的形状对滞留时间的影响:使用相同的伞绳,把轻重相同的长方形、圆形伞面,放在空中用秒表计时,比较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
【定性分析】:通过收集信息,找到影响伞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因素是【定量分析】:30分析2和3可知:分析2和5可知:分析4和5可知:分析5和6可知:A组1.下列估测不合理的是()A一个人的身高约1.70m B.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67μmC.一名中学生1s心跳的次数约为20次D.一个人的体温约为36.8℃2.测量长度时,结果应该估读()A.一位B.两位C.三位D.越多越精确3.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A.54mmB.5.40mmC.5.40cmD.0.54dm4.一天物理科代表王明走进教室,看到丽丽和张强正在争吵,丽丽认为“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引铁钉”,而张强认为“磁铁隔着物体就不能吸引铁钉。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精讲学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精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b8ea38783e0912a2162ae8.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讲案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执教人:时间:班级: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队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2..体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过程,领悟“控制变量”等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能简单应用。
3.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三、【精讲点拨】自学课本第16—18页并完成以下题目,要求:限时10分钟,注意掌控时间1.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有许多,猜想可能与伞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伞绳的_________有关。
2.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测量时间的仪器_______,测量高度的仪器___________,测量面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4.选择仪器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如果所选量程太小,不一定能测量被测的量,如果选择量程太大,__________一般较大,测量精度就差了。
5.测量仪器使用前要先进行_________。
如果不能调零,要记录_________,进行修正。
典型例题分析1.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
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
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最大距离有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第1章 走进实验室 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9fa839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c.png)
二、制定方案:
1.选择器材、仪器:①不同伞绳长、不同面积、不同 形状、不同总重量的降落伞;②米尺、③秒表、④天 平
2.操作步骤: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多次实验,每次只 改变一个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保持其 它的因素不变
实验 降落伞 降落伞 降落 降落 降落伞 降落伞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 与伞高度有关,伞的高度越高,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 越长。
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的
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 的长度无关。
当堂演练
见学生用书
课堂小结
每一个影响探究结果的因素,都可以叫做一个变 量。
在有多个变量影响探究结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时,每次只让某一个变量改变数值,保持其它的变量 值不变,以便确定这个变量对探究结果的影响,这种 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比较⑸和⑹两组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 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高度有关,伞的高度越高,伞在空中滞留的 时间越长。
6.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① 比较⑴和⑵两组数据可知
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 与伞的面积有关,伞的面积越大,伞在空中滞留的时 间越长。 ② 比较⑵和⑶两组数据可知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一、活动有关准备
1.怎样制作降落伞?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布(塑料,纸)、细线
2.在本次活动中,对降落伞的质量有要求吗?用什 么仪器来测质量?
有要求;用托盘天平 3.本次比赛对降落伞释放的高度有要求吗?要用 到什么仪器来测量?
有;刻度尺(皮尺,卷尺) 4.本次活动中,怎样才算取得了胜利?需要测量什么?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第3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2020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
![2020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实验室》1.3活动:降落伞比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2e0b922cc58bd63186bd9b.png)
过 程
2.仪器的择: ①对降落伞还有什么要求?教师用手在通知书上指出。(
20g),
设 计
20 克究竟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来称?磅秤?杆秤?案秤? (让学生回 答),为什么?(因为它们的分度值不同,应该选择分度值较小的天 平秤),你们会使用天平吗?过一会儿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们再看一看,还有什么要求?(指出 3 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树立善于参与讨论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成
果的意识。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与他人合
作的精神。
2)(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热情,以及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物 理问题的兴趣。
重点 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师:想不想在比赛中获胜?生:想。师:为了在明天的比赛中获胜,
现在我们一起来准备好不好?生:好!
二、 引导研究:
1.材料的准备:
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先写好计划,为了明天的比赛,我们先应干
教 学
什么?(制降落伞),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做材料?(让学生举手回 答,如纸、布、塑料等,然后综合得出最好的),还要什么?绳子。
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 ,保持其它的因素不变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
4.实验数据记录 :
实 验 次降 落 伞降 落 伞 的 降 落 伞 降 落 伞降 落 伞降 落 伞 滞
数
伞绳长 形状
的面积 的高度 总重量 留的时间
1
1m
圆形
0.5m2 3m 20g 3.67s
2
1m
圆形
1m2 3m 20g 5.82s
3
1m
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3活动:降落伞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00fa7d5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8.png)
③测量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可选择
。
④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伞面,可用
测量出
相应的长度,利用公式求出伞面的面积。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测量
如图所示,把不规则图形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 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轮廓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满一格 而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总的格数乘一 个格的面积,就是不规则图形的大致面积。
1
圆形 0.5
20
3
3.67
1
圆形
1
20
3
5.82
1
圆形
1
30
3
4.91
1 正方形 1
20
5.81
1.5 正方形 1
20
3
5.83
1.5 正方形 1
20
6
9.24
随堂小测
(1)分析数据 1、2 可知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_面__积__有关。 (2)分析数据 2、3 可知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_质__量__ 有关。 (3)分析数据 2、4 可知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_形__状___无关。 (4)本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控__制__变__量__法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2. 正确使用仪器 使用任何测量仪器,都要遵守其正确的操作方法。一般
来说,在测量仪器使用前,都要进行调零。若不能调零, 则要结合初始读数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新知探究
在探究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的实验中,
要对下列数据进行测量,则应分别选择的工具是:
①测量降落伞的绳长,可选择 。
②测量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应选择 。
新知探究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练习新版教科版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练习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ac81de524de518964b7db6.png)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1.降落伞自由下落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是一种减速器,它在空降兵作战、航空航天人员的逃生、跳伞运动员进行训练、比赛和表演、空投物资、回收飞行器设备时有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八(1)班的甲、乙、丙三个小组在进行“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的比赛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重量的关系”,应选择__乙、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降落伞面积不变时,降落伞越轻,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应选择__甲、乙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__在降落伞所处的高度和重量不变时,降落伞面积越大,降落伞在空中停留时间越长__。
2.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D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3.面积的测量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离不开的一种测量,它属于一种( B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C.控制变量法 D.方格法4.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 )A.8 cmB.8 mmC.8 dmD.8 μm5.四位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C )A.54 mmB.5.40 mmC.5.40 cmD.0.54 dm6.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C ) 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B.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5.在设计实验来检验时,先考察其中的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控制变量法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活动:降落伞比赛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2.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3.经历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过程,体会物理测量的基本方法,会根据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仪器。
————————
行为提示:
1.情景导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学校通知栏贴出了通知:
竞赛通知
定于本周星期六举办降落伞飞行比赛。
请自制降落伞,悬挂物是标有10g的钩码。
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20g。
比赛时,降落伞从指定高处落下,在空中滞留时间最长者胜。
物理活动小组
看了比赛通知,我们为了取得比赛胜利,今天就来好好学习本节内容。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自主阅读教材P16~18,完成下列问题:
一、活动有关准备
1.怎样制作降落伞?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__布(塑料,纸)、细线__
2.在本次活动中,对降落伞的质量有要求吗?用什么仪器来测质量?
__有要求;用托盘天平__
3.本次比赛对降落伞释放的高度有要求吗?要用到什么仪器来测量?
__有;刻度尺(皮尺,卷尺)__
4.本次活动中,怎样才算取得了胜利?需要测量什么?
__空中滞留时间长者获胜;时间__
二、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
1.提出问题: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__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伞的形状、伞的面积、伞绳等有关。
__
3.设计实验:
(1)讨论: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长短的因素可能有好几个,那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__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
__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控制变量__法。
(2)在本实验中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哪些?分别要用到什么测量仪器?
__降落伞绳长,降落伞面积,降落伞的高度,降落伞总质量,在空中滞留时间;刻度尺,天平,秒表__。
(3)怎样测出不规则的降落伞的面积?
知识链接:
常用机械停表读数法:
先看分针位置,确定分钟数值,同时可确定秒针应该读的刻度圈,最后读秒钟值。
控制变量法:
对于多个因素影响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其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不变。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三、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请同学们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
实验
次数降落伞
绳长降落伞
的形状降落伞
的面积降落伞
的高度降落伞
的总质量降落伞在空
中滞留的时间
1
2
3
4
5
6
四、分析论证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认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与什么因素有关?
__结论: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与伞的形状、伞绳长短无关,与伞的总质量、伞的面积、伞的高度有关。
__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
实验
次数降落伞
绳长降落伞
的形状降落伞
的面积降落伞
的高度降落伞
的总质量降落伞在空
中滞留的时间
1 1m 圆形0.5m23m 20g 3.67s
2 1m 圆形1m23m20g 5.82s
3 1m 圆形1m23m 30g 4.91s
4 1m 正方形1m23m 20g 5.82s
5 1.5m正方形1m23m 20g 5.82s
6 1.5m 正方形1m26m 20g 9.24s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
(1)比较1、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面积__有关,降落伞__面积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总质量__有关,降落伞__总质量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
(3)比较2、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形状__无关。
(4)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绳长__无关。
(5)比较5、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__高度__有关,降落伞__高度__越大,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6)设计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__控制变量法__。
这里说的__变量__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