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_网络技术知识点一、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念:网络是指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线路或其他传输媒介连接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2.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等多种形式。
3.OSI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通信协议的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 TCP/IP协议:是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集合,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等。
5.IP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6.子网掩码:用于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7.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
8.网关:在通信网络中负责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转发。
9.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1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
二、网络设备和网络协议1. 集线器(Hub):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通过广播方式转发数据。
2. 网桥(Bridge):用于将不同局域网中的数据包转发。
3. 交换机(Switch):用于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包,提供更高的数据转发效率。
4. 路由器(Router):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具备网络寻径的功能。
5. 防火墙(Firewall):用于保护网络安全,限制网络访问。
6. 文件服务器(File Server):用于存储和共享文件。
7. 打印服务器(Print Server):用于共享打印设备。
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在Web应用中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9.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10.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邮件的发送。
11.POP3协议:邮局协议,用于邮件的接收。
三、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1.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系统,限制网络访问和控制网络流量。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是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网络设备和协议的配置与调试、网络应用和安全等技能。
以下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详细介绍。
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3.互联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5.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特点和应用二、网络设备和协议1.网络设备的硬件和工作原理-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端口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和管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的配置与维护、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防火墙的原理、安全策略的配置-无线路由器的配置和无线网络的安全2.网络协议和数据包的格式-IP协议的地址划分和子网划分-ICMP、ARP、RARP协议的功能和应用-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DNS的域名解析和递归查询-HTTP、FTP、SMTP、POP3协议的特点和应用3.网络服务和应用-网络文件服务的配置和管理-网络打印服务的配置和管理- 远程访问服务(RDP、SSH、Telnet)的配置和管理-邮件服务(POP3、SMTP)的配置与管理- WEB服务(IIS、Apache)的配置和管理- 数据库服务(MS SQL Server、MySQL、Oracle)的配置和管理三、网络安全和管理1.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病毒、蠕虫、木马和间谍软件的特点和防范-DoS和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网络钓鱼、网络欺诈和信息泄露的防范2.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PS)的配置和管理-VPN和SSL的配置和应用-虚拟化和云计算的安全管理-安全策略和风险评估的设计和管理3.网络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网络性能评估和性能监控工具的使用-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流程-网络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的设计与实施四、网络设计和规划1.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容量规划-网络设备和协议选择与配置-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的设计2.IPv6的基本概念和配置-IPv6的地址分配和子网划分-IPv6和IPv4的互联互通3.无线网络的规划和配置-无线网络的频率规划和信道分配-无线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覆盖范围控制以上是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强化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1.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IPv4和IPv6)-子网掩码和网络地址-网关和路由-域名系统(DNS)-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总线、环形、星形等)-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网络拓展设备,如交换机、中继器、路由器等2.网络设备和技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网络带宽管理和负载均衡-VPN(虚拟私人网络)的配置和管理-WLAN(无线局域网)和Wi-Fi技术3.网络安全-防火墙和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虚拟专用网(VPN)的安全性-数据加密和认证(如SSL和TLS协议)-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应急响应4.互联网和云计算-互联网的发展和结构-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使用场景-虚拟化技术和云平台的配置和管理-云存储和云备份技术-高可用性和容灾技术5.网络协议和服务-TCP/IP协议和IPv6协议-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网络服务和应用,如HTTP、FTP、SMTP等-网络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6.网络维护和管理-网络规划和设计-IP地址分配和管理-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网络故障排除和维修-网络性能调优和优化7.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策略-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隐私-网络攻击和黑客技术-防御网络攻击和入侵的方法和工具8.无线网络和移动应用-无线网络标准和技术,如Wi-Fi、3G/4G等-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保护措施-移动应用的开发和部署-移动设备管理和远程访问控制-移动应用测试和性能优化。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202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网络基本知识1.网络的定义和概念:网络是将各种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网络的分类:按作用范围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4.TCP/IP协议族:互联网协议族,包括IP、TCP、UDP、FTP、HTTP、DNS等常用协议。
二、网络设备1.网络设备的分类: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集线器、网卡等。
2.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交换机工作在二层,通过MAC地址进行数据转发;路由器工作在三层,通过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
3.网关的作用: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递。
4.集线器的作用: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消息转发。
三、网络协议与服务1.IP协议: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子网掩码和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等知识。
2.TCP和UDP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UDP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3.DNS服务: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
4.DHCP服务: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给网络设备。
四、网络安全1.防火墙:网络边界设备,用于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
2.VPN:虚拟私有网络,通过加密方式在公网上建立安全的隧道,提供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的安全保障。
3.IDS和IPS: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用于监控网络中的安全事件和防止恶意攻击。
4.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五、网络管理1.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在网络中监控和管理设备。
2.VLAN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将一个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虚拟局域网之间的隔离和交互。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
第13题
B图的值加1,然后和A图比较,取最小值就是更新后的值
第14题
路由协议相关: 1、最短路径优先协议使用链路状态算法; 2、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3、链路状态度量主要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
第15题
集线器: 1、集线器中的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2、工作在物理层,不认识mac地址;
第11题
IPv6地址的表示错误: 两个冒号; 9个段; 有效位的0被省略(如EF80段中的0被省略);
第12、13、14题
OSPF协议: 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 保存当前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图; 链路状态度量有费用、距离、延时、带宽;链路状态发生 变化时用泛洪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 OSPF的每个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通过划分区 域提高路由收敛速度; 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一般不超过200个
第21、24题
目的地址
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始终不变,目的MAC地址变化为下一跳地址。
第22、24题
建议用比较排除法
Cicso路由器:封禁协议,允许某个地址使用协议: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号范围:1~99,1300~1999,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指能检查数据包的源 地址,如果要封禁协议要使用ip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号,范围是:100~199,2000~2699;要使用掩码的反码。 访问控制列表(ALC)的顺序要注意, 第一条,access-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 permit 允许的协议 网络地址 网络地址的掩码反码 目的网址 目的网址反掩码(网络和反掩码可以是使用 any一词代替两者,表示任意,如果还有网络允许使用此协议,那么下一条递增到第三条); 第二条,access-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 deny 拒绝的协议 any any; 第三条,access-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 deny ip any any; 第四条,interface 端口; 第五条,access-group 访问控制列表号 in ; 第六条,access-group 访问控制列表号 out(out表示出端口)(可能的错误:反掩码写成掩码,访问控制(快速转发模式),接收到14个字节就转发; 碎片丢弃交换模式,数据包的长度不足64字节就丢弃; 储存转发,先将帧保存在缓冲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第一章 计算机根底分析:考试形式:选择题和填空题,6个的选择题和2个填空题共10分,都是根本概念。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此条不需要知道〕2、计算机的开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大型机阶段(58、59年103、104机)、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效劳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场盛行。
3、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4、计算机种类: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效劳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效劳器:按应用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效劳器;按处理器构造分:CISC、RISC、VLIW(即EPIC)效劳器;按机箱构造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
〔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103GB≈106MB≈109KB≈1012B。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作用2.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3.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4.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5.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与规划二、网络协议:1.TCP/IP协议族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ARP、RARP、ICMP、IGMP等协议的功能和作用3.IP协议的工作过程和数据报格式4.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和特点5.DNS协议和DHCP协议的原理和作用三、网络设备:1.网络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的概念和作用2.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IP地址配置、静态路由配置、ARP表管理等3.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四、网络服务与应用:1. Web服务:HTTP协议、URL的概念和访问过程2.邮件服务:SMTP协议、POP3协议、IMAP协议的功能和使用3.远程登录服务:TELNET协议、SSH协议的作用和用途4.文件传输服务:FTP协议、TFTP协议的功能和特点5.VPN技术和远程访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五、网络安全与管理:1.网络安全的概念和目标2.网络攻击方式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3.防火墙的原理和配置4.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的功能和应用5.网络监控和管理工具的使用六、无线网络技术:1.无线网络的概念和特点2.无线网络的组成部分:接入点、网卡、无线路由器等3. 无线网络的标准和协议:Wi-Fi、蓝牙、ZigBee等4.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常见的无线攻击方式5.无线网络的规划和布线技术七、网络优化与性能:1.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优化2.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技术3.IP分段和重组的原理和性能影响4.TCP/IP协议的传输可靠性和拥塞控制机制5.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的方法和工具综上所述,202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网络设备、网络服务与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无线网络技术以及网络优化与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必考)
③ipconfig显示当前TCP/IP网络配置;netstat显示本机与远程计算机的基于TCP/IP的NeTBIOS的统计及连接信息;pathping将报文发送到所经过地所有路由器,并根据每一跳返回的报文进行统计;route显示或修改本地IP路由表条目。
④0 Echo应答 12 数据报参数错误3 目标不可达 13 时间戳请求4 源抑制 14 时间戳应答5 重定向 15 信息请求8 Echo请求 16 消息应答10 路由器恳求 18 地址掩码应答11 超时⑤如以下图所示,某校园网用10Gbps 的POS技术与Internet相连,POS接口的帧格式是SDH,其中221.89.23.200-221.89.23.254地址除外,地址租用时间为5小时30分。
Router-R3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R3 (config)#interface pos4/0Router-R3 (config-if)#description To InternetRouter-R3 (config-if)#bandwidth 10000000Router-R3 (config-if)#ipRouter-R3 (config-if)#crc32【46】Router-R3 (config-if)#pos framing sdhRouter-R3 (config-if)#no ip directed-broadcastRouter-R3 (config-if)#pos flag s1s0 2Router-R3 (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R3 (config-if)#exitRouter-R3 (config)#router ospf 63area 0Router-R3 (config-router)#network【47】Router-R3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metric-type 1 subnets.Router-R3 (config-router)#area 0 range【48】Router-R3 (config-router)#exitRouter-R3 (config)#ipRouter-R3 (config)#exitRouter-R3 #R1的DHCP的局部配置信息Router-R1 #configure terminalRouter-R1 (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49】Router-R1 (config)#ip dhcp pool buptRouter-R1 (dhcp-config)#Router-R1 (dhcp-config)#Router-R1 (dhcp-configRouter-R1 (dhcp-config)#Router-R1 (dhcp-config)#lease 0 5 30.【50】Router-R1 (dhcp-config)#exitRouter-R1 (config)#exitRouter-R1 #您的答案:【46】crc【47】【48】【49】farming【50】0 5 30【解题思路】此题涉及的内容有:路由器POS接口配置、lookback接口配置、OSPF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和DHCP效劳器配置。
2024年3月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真题与详细解析
A)4
B)8C)16D)32
(23)无线网络网的英文缩写是
A)WANB)WPN。WMND)WSN
(24)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内核运行于最高特权级
B)驱动程序干脆限制外部设备
C)接口库最靠近应用程序
D)外围组件是供应应用编程接口
(25)关于的网络操作系统描述中,正确的是 A)早期网络操作系统集成了阅读罂 B)对等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各结点地位同等 C)网络操作系统不支持多硬件平台 0)非对等结构网络操作系统都是属于专用类型 (26)关于UniX操作系统产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HP的Unix是HPXB)IBM的Unix是AIX C)SUN的Unix是SolarisD)SC。的Unix是UnixWare (27)关于LinUX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Linux是Unix的变种B)Linux的干脆取自Unix Unux图形图像有KDE和GN。ME UnUX是开放性的共享软件 (28)关于Wind。WSServer2024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体现了动态IT系统的趋势
IEEE802.11是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802.15是无线广域网标准
IEEE802.16是宽带无线局域网标准
(13)传输限制协议的英文缩写是
A)ARPB)TCPC)FTPD)UDP
(14)千兆以太网的协议标准是
A)IEEE802.3z
B)IEEE802.3w
C)IEEE802.3uD)IEEE802.3a
A)ARP B)RIP C)SIP D)RARP
(39)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连接恳求报文的初始序列号通常为
A)0
B)l C)255 D)随机选择
(40)关于Mtemet域名服务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三级考试的网络技术部分,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协议和安全等内容进行考察。
下面,我们将以这些内容为主线,详细介绍网络技术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使用通讯设施和协议使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数据通信:允许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2) 资源共享:共享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
(3) 分布式处理:利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完成同一任务。
(4) 提高可靠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覆盖范围分类:LAN、MAN、WAN。
(2) 按使用方式分类:互联网、Intranet、Extranet。
(3) 按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二、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通信子网又分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两部分,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纤、无线电波等;通信设备有中继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资源子网则负责提供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协议的定义: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套规则和约定,用于确保网络中各个设备的互连互通,使得数据传输能够正常进行。
2. 常见的协议:(1)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协议,它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的简称。
(2) HTTP协议: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是用于万维网(WWW)上数据传输的一种协议。
(3) FTP协议: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一种协议。
(4) SMTP协议:是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是用于在互联网上传送邮件的一种协议。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太网中,数据链路层的帧长度最小为()字节。
A 46B 64C 1500D 1518答案:B解析:以太网帧长度最小为 64 字节,其中包括 18 字节的帧头和帧尾,以及 46 字节的数据部分。
2、在 OSI 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是()。
A 数据链路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会话层答案:C解析: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通信,实现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以下 IP 地址中,属于 B 类地址的是()。
A 127001B 19216801C 1721601D 224001答案:C解析:B 类 IP 地址的范围是 128000 至 191255255255,1721601 属于 B 类地址。
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92,其对应的子网最多可容纳的主机数为()。
A 62B 64C 126D 128答案:A解析: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192 时,子网可用 IP 地址数量为 62个(2^6 2)。
5、以下网络协议中,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A TCPB IPC HTTPD ARP答案:C解析: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TCP 是传输层协议,IP 是网络层协议,ARP 是网络层的地址解析协议。
6、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查看本地路由表的命令是()。
A route printB netstat rC tracertD ping答案:A解析:在Windows 中,使用“route print”命令可以查看本地路由表。
7、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防火墙可以防止内部网络受到外部网络的攻击B 防火墙不能防止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C 防火墙可以对网络访问进行日志记录D 防火墙能够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答案:D解析:防火墙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它主要用于控制网络访问和防止外部攻击。
8、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作用是()。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必考)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必考)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必考)1.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的基本概念1.2 OSI参考模型1.3 TCP/IP协议族1.4 常用网络设备2.网络通信原理2.1 信号传输方式2.2 带宽与速率2.3 调制解调与编解码技术2.4 网络拓扑结构2.5 IP地质与子网划分2.6 子网掩码2.7 网络端口与协议3.局域网技术3.1 以太网技术3.2 局域网交换技术3.3 VLAN技术3.4 无线局域网技术3.5 局域网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4.广域网技术4.1 广域网接入技术4.2 长距离传输技术4.3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4.4 广域网优化技术5.网络安全技术5.1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本概念5.2 防火墙技术5.3 VPN技术与隧道技术5.4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5.5 防护与安全维护6.网络管理技术6.1 网络管理基本概念6.2 SNMP协议与管理信息库6.3 网络性能管理技术6.4 配置管理与故障管理7.互联网与新技术7.1 互联网基本知识7.2 DNS与域名解析7.3 DHCP与地质分配7.4 协议7.5 邮件服务与邮件协议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网络协议的通信分层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
2.TCP/IP协议族: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Internet上进行通信的基础协议。
到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中,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4.VPN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通过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加密隧道,实现远程用户之间的安全通信。
5.防火墙技术:通过规则和策略限制网络流量,保护内部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6.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
7.DNS:域名系统,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质。
8.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自动分配IP地质和其他配置信息给网络上的主机。
附件:暂无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网络协议的通信分层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202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等。
2.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4.网络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5.网络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
6.网络传输速率:比特、字节、千字节和兆字节的换算关系,网络传输速率的单位和换算。
7. 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协议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结构和功能。
2.TCP/IP协议族的详细介绍:IP协议、ARP协议、ICMP协议、TCP 协议、UDP协议等的功能和特点。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法、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4.IP地址的分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IP地址的范围、用途和特点。
5.DHCP协议:DHC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DHCP服务器和客户机的配置过程。
6.DNS协议:DNS协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DNS服务器的配置和域名解析过程。
7.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三、网络设备1.网卡:网卡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接口类型,网卡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2.路由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
3.交换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4.防火墙:防火墙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汇总
1.宽带城域网的结构(层次结构的三层功能)a)即“三个平台一个出口”1.“三个平台”:管理平台、业务平台、网络平台。
2.“一个出口”:城市宽带出口。
b)网络平台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i.核心层:主要承担高速数据交换的功能;a)为汇聚层的网络提供高速分组转发,为城市提供具有QoS(服务质量)b)提供城市带宽IP出口。
c)提供宽带城域网用户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访问ii.汇聚层:主要承担路由和流量汇聚的功能;a)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b)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等处理c)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iii.接入层:主要承担用户接入和本地流量控制的功能。
a)连接最终用户c)三层结果思想:上层负责下层数据汇聚;核心提供出口与QOS、汇聚本地路由、接入服务用户2.管理运营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i.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与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ii.宽带城域网带内网络管理是指利用数据通信网(DCN)或者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拨号,对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配置。
外网管理是指利用网络管理协议(SNMP)建立网络管理系统iii.基于10GE的城域网方案:基于10GE的技术和弹性分组环技术。
优势:光以太网的造价是SONET的1/5,是ATM的1/10;3.弹性分组环RPR技术i.RPR(弹性分组环):是一种直接在光纤上高效传输IP分组的传输技术,它的工作基础是Cisco公司提出动态分组传输(DPT)技术ii.RPR采用双环结构,与FDDI相同,最大长度是100公里iii.顺时针传输光纤叫做外环,反之叫内环。
内外两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可以自愈。
内外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每个结点可以使用两个方向的光纤与相邻结点通信,其目的有高效利用光纤宽带,加速控制分组传输,提高换的可靠性,实行环自愈。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题库与答案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题库与答案1.以下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RPR与FDDl一样使用双环构造B.在RPR环中,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源节点从环中收回C.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D.RPR能够在5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段2.以下不属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是( )。
A.APONB.AdhoeC.WiMAXD.WiFi3.按照ITU标准,传输速率为622.080Mbl6ls的标准是( )。
A.OC-3B.OC-12C.OC-48D.OC-1924.以下关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HFC是一个双向传输系统B.CableModem利用频分多路复用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C.CableModem传输方式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D.HFC通过CableModem将光缆与同轴电缆连接起来5.以下关于效劳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板卡等B.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效劳C.效劳器的可用性用MTBF描述D.效劳器磁盘性能表现在磁盘存储容量与I/O速度6.一台交换机的总带宽为8.8Gbps,如果该交换机拥有两个全双工1000Mbps光端口,那么最多还可以提供的全双工10/100Mbps 电端口的数量是( )。
A.12B.16C.24D.487.以下关于典型的高端路由器可靠性与可用性指标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大于1万小时B.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C.主备用系统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D.SDH接口自动保护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8.IP地址块202.192.33.160/28的子网掩码可写为( )。
A.255.255.255.192B.255.255.255.224C.255.255.255.240D.255.255.255.2489.以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例如图中①和②是转换前后的地址,它们依次应为(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2013.9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汇(2013.9版)第一章:网络系统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传输环境局域网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角度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按传输介质类型角度分为有线介质局域网和无线介质局域网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分为主计算机与终端(负责数据处理)和通信处理设备与通信电路(负责数据通信处理)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资源子网(计算机系统,终端,外网设备以及软件信息资源): 负责全网数据处理业务,提供网络资源与服务通信子网(通信处理控制机—即网络节点,通信线路及其他通信设备):负责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网络接入(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电话交换网,有线电视网)广域网投资大管理困难,由电信运营商组建维护,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远距离,高服务质量的宽带核心交换技术,用户接入技术由城域网承担。
广域网典型网络类型和技术:(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数字数据网DDN,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异步传输网,GE千兆以太网和10GE光以太网)交换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城域网概念:网络运营商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以宽带光传输网络为开放平台,以TCPIP 协议为基础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推广导致广域网主干线路带宽扩展城域网分为核心交换层(高速数据交换),边缘汇聚层(路由与流量汇聚),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和本地流量控制)层次结构优点:层次定位清楚,接口开放,标准规范,便于组建管理核心层基本功能:(设计重点:可靠性,可扩展性,开放性) 连接汇聚层,为其提供高速分组转发,提供高速安全 QoS 保障的传输环境;实现主干网络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 IP 数据出口;提供用户访问 INTERNET 需要的路由服务;汇聚层基本功能:汇聚接入层用户流量,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 优先管理,安全控制,IP 地址转换,流量整形;把流量转发到核心层或本地路由处理;组建运营宽带城域网原则:可运营性,可管理性,可盈利性,可扩展性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带宽管理,服务质量 QoS,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与计费,IP 地址分配与地址转换,网络安全宽带城域网在组建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电信级运营要求(考虑设备冗余,线路冗余以及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自我恢复)服务质量 QoS 技术:资源预留,区分服务,多协议标记转换管理带宽城域网 3 种基本方案:带内网络管理,带外网络管理,同时使用带内带外网络管理带内:利用传统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利用数据通信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拨号,对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配置。
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汇总(全部)
三级网络技术
1 网络层次结构的功能
核心交换层的基本功能
核心交换层将多个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的网络提供高速转发,为整个城域网提供一个高速、安全与具有QoS 保障能力的数据传输环境;
核心交换层实现与主干网络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 数据出口;
核心交换层提供宽带城域网的用户访问Internet 所需要的路由服务;
汇聚层的基本功能
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
根据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 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IP 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等处理;
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接入层的基本功能
接入层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各种接入技术,连接最终用户,为它所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访问Internet 以及其他的信息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网络技术选择题知识点: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
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
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2. 提供用户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服务的是核心交换层。
汇聚层的基本功能是:(1)汇聚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和交换。
(2)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IP地址转换、流量整形等处理。
(3)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3. 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4. 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例如T1线路的中继距离为1.7 km,典型的CATV网络要求在同轴电缆上每隔500 ~ 700 m加一个放大器,而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 km 以上。
Cable Modom 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在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在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而802.11b只是将传输速度提高到11mbps。
5. 评价高性能存储技术的指标主要是I/O速度和磁盘存储容量。
集群(Cluster)技术是向一组独立的计算机提供高速通信线路,组成一个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系统,如果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它所运行的程序将转移到其他主机。
因此集群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存在故障的硬盘、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6. 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8.8小时;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3分钟;如果系统高可靠性达到99.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5分钟。
7. 外部网关协议是不同的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要交换路由信息就要先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会话。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结点数是以自治系统数为单位的,所以不会小于自治系统数。
BGP-4采用路由向量路由协议。
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通过update而不是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AS。
Open报文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update更新分组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要撤销的多条路由。
keepalive保活分组用来确认打开的报文,以及周期性地证实相邻的边界路由器的存在。
一个BGP发言人与其它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要交接路由信息,就是先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BGP报文以建立BGP 会话。
8.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网络,并使更新过程收敛的很快,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范围,每个范围叫做区域。
每个区域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点分十进制表示),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目不超过200个。
划分区域的好处是将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一个区域内,而不是整个自治系统,因此区域内部路由器只知道本区域的完整网络拓扑,而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情况。
链路状态"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9. 结点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当其中一个结点发送数据的时候,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收到消息,所以链路中串接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
由于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以每次只能有一个结点能够发送数据,而其他的结点都处于接收数据的状态。
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这些结点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0. 双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
嵌入式安装插座是用来连接双绞线的,多介质信息插座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
新建筑通常采用嵌入式(暗装)信息插座,现有建筑则采用表面安装(明装)的信息插座。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可以是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
综上可知,B项中描述错误。
11. 交换机具有三种交换模式:快速转发直通式,交换机接收到帧的前14个字节时就立刻转发数据帧。
碎片丢弃式,它缓存每个帧的前64个字节,检查冲突过滤碎片。
存储转发式,转发之前将整个帧读取到内存里。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而不是MAC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12. 建立VLAN的命令格式:vlan<vlan_ID> name <vlan_name>:Switch-3548 (vlan)#vlan 21 name vl21 端口分配VLANswitchport access vlan<vlan_num>:Switch-3548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1 13. VLAN name用32个字符表示,可以是字母和数字。
不给定名字的VLAN,系统自动按缺省的VLAN名(VLAN00×××)建立,"×××"是VLAN ID。
14. 配置交换机Catalyst 6500管理IP地址命令格式:Switch-6500> (enable)set interfacesc0<ip_addr><ip_mask><ip_addr>(broadcast address)15.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进入虚拟终端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 line vty 0 15,Router (config line)# 路由器进入接口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封装ppp协议:Router (config if)#encapsulation ppp配置异步串行接口IP地址:Router (config if)#async default ip address <ip_addr>配置同步串行接口IP地址:Router (config if)#ip address <ip_addr><ip_mask>另外195.223.56.16/28为网络号,其中第一个可用IP地址为195.223.56.17。
(1)全局配置模式:Router (config)#access list <access list_num><deny|permit><ip_addr><wildcard_mask> log配置应用接口:Router (config)#interface <接口名>Router (config if)#ip access group <access list_num><in|out>配置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access list access list number{permit |deny} source wildeard mask此外,IP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对应的表号范围是:1~99、1300~1999;IP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对应的表号范围是:100~199、2000~2699;wildcard_mask为通配符,也即子网掩码的反码。
例如:在一台Cisco路由器的g0/1端口上,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禁止源地址为10.0.0.0-10.255.255.255和172.16.0.0-172.31.255.255的数据包进出路由器。
下列access-list配置,正确的是(A)A) Router (config)#access-list 30 deny 10.0.0.0 0.255.255.255 log(非法的要加log)Router (config)#access-list 30 deny 172.16.0.0 0.15.255.255Router (config)#access-list 30 permit anyRouter (config)#interface g0/1Router (config-if)#ip access-group 30 inRouter (config-if)#ip access-group 30 out16. IEEE 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频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无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
IEEE 802.11无线标准定义的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可以使用FHSS(跳频扩频)和DSSS(自序扩频)技术。
为了解决"隐藏结点"问题,IEEE 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RTS/CTS选项。
IEEE 802.11b的运作模式分为点对点模式和基本模式。
点对点模式是指无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之间的通信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对于小型的网络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它最多可以允许256台PC连接。
基本模式是指无线网络规模扩充或无线和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这也是IEEE 802.11b现在最普及的方式。
接入点负责频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挥工作,一个接入点最多可连接1024台PC。
17. 第一次配置无线接入点一般采用本地配置方式,此时因为没有连接到DHCP服务器而无法获得IP地址,它的默认IP地址是10.0.0.1,并成为小型DHCP服务器可为覆盖范围内的PC以及连接到接入点的以太网端口的PC分配IP地址实现无线连接,此时不配置SSID或SSID配置为tsu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