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故事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工具,通过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作为幼儿教师,讲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为什么故事对幼儿重要故事是幼儿的窗口和桥梁,它可以打开幼儿的心扉,引导他们沉浸于故事的情境中。
通过故事,幼儿可以学习到人生的道理、人际关系、社会规范等等。
故事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二、准备好故事材料在讲故事前,幼儿教师首先需要准备好故事的材料。
可以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理解能力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现实生活故事等等。
故事的选择要注意内容的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心理需求。
三、制定故事讲解计划为了更好地讲好故事,幼儿教师可以事先制定一个故事讲解计划。
首先是故事的开头,可以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描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接着是故事的发展情节,要合理安排故事情节的起伏和转折,保持幼儿的兴趣。
最后是故事的结尾,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寓意和悬念,让幼儿留下思考和联想。
四、运用声音表情讲故事幼儿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声音和表情,给故事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
可以适时调整音量大小、语速快慢,加强故事的节奏感。
面部表情的变化也能够增添故事的趣味和展现人物的不同情感。
适当的肢体语言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五、与幼儿互动和参与一场精彩的讲故事不仅仅是教师的表演,也需要幼儿的参与和互动。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测故事发展、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
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教具,如图片、道具等,提供视觉上的支持,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六、讲故事的反思和引导讲故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做一些反思和引导。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故事中的难题以及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等。
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绘画、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七、创新与个性化不同的幼儿教师有着不同的讲故事风格和技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和个性化。
幼儿园课程中的故事讲解技巧
幼儿园课程中的故事讲解技巧故事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讲故事,孩子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体验故事的魅力,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故事讲解技巧,下面将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事的选取选取的故事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同时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底蕴。
在选取故事时,可以选择具有情节性和趣味性的故事,同时过于长篇的故事也不适合幼儿,应该选择篇幅适中的故事。
二、故事的讲解1. 简单易懂故事的讲解应该简单易懂,注意用幼儿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回答问题、配合动作或表情等方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生动有趣故事的讲解要生动有趣,表情、声音、手势等都是讲解中可以运用的元素,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参与感。
可以鼓励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增强幼儿对故事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3. 情境引入在讲解故事之前,可以先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初步的了解和预期。
比如,可以挖掘幼儿的个人经历来制造类似的情境,或者将故事背景与季节、气氛等相关联。
4. 意境渲染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情节、人物或场景,可以通过语言、声音、动作等方式进行意境渲染,让孩子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感受故事的氛围和情感。
5. 多元化讲解不同的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故事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图画讲解、音乐讲解、戏剧讲解等,让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和体验方式。
三、故事的延伸活动1. 制作故事画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场景进行描绘和绘画,制作成故事画册。
这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故事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这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模拟能力。
3. 创造性续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故事结束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进行故事续编。
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技巧 幼儿园故事讲解
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技巧幼儿园教师讲故事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然而,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讲故事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表达不够流畅、情感表达不够丰富、情节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故事的效果。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讲故事技巧,才能让故事更吸引幼儿,更能够起到教育和启发的作用。
一、选择合适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幼儿园教师需要首先选择一篇合适的故事。
这个故事应该内容简单、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
二、把握讲故事的节奏和语调在讲故事时,幼儿园教师需要把握好讲故事的节奏和语调。
节奏要生动活泼,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让幼儿产生参与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故事的跌宕起伏。
语调要丰富多变,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不同进行调整,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容。
三、情感表达要丰富在讲故事时,幼儿园教师要通过语言、声音和表情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当讲述故事中的悲伤情节时,可以适当加重语气和语调,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悲伤情绪,从而引发对情感的共鸣。
当讲述故事中的快乐情节时,可以适当放大语气和表情,让幼儿能够分享到故事中的快乐。
四、引导幼儿参与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参与到讲故事的过程中来,比如让他们模仿故事中的动作或表情,让他们猜测故事中的发展情节,或者让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投入感,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适当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引发幼儿对故事的思考和想象。
在讲述故事的结尾处,可以适当向幼儿提问:你觉得故事会怎样结束?或者请幼儿想象故事中的情节会如何发展。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幼儿教师讲的教育故事 幼儿教师讲故事的技巧
幼儿教师讲的教育故事幼儿教师讲故事的技巧
作为幼儿教师,讲故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讲故
事的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故事:故事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可以选择具有教
育意义、道德价值的故事,或者根据季节、节日等特定主题选择相应的故事。
2.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所以故事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
可以使用一些幼儿熟悉的词汇和短句,使他们易于理解和记忆。
3. 制造情节高潮:在讲述故事过程中,要把握好情节的发展,逐渐引起幼儿的兴趣和
注意力,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可以使用一些对比冲突、转折、突发事件等手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4. 利用声音、动作和表情:在讲故事时,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语速和音量,配
合适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和表情,使故事更加生动活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 互动参与: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可以是让他们回答问题、讲述故事的一部分,或者是通过声音或手势配合故事的情节等方式。
这样可以增加幼
儿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6. 后续讨论和评价:在讲完故事后,可以与幼儿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等内容。
还可以鼓励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感受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思
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总之,讲故事需要综合运用声音、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通过生动、有趣的
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达到教育和娱乐的目的。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幼儿教师是小朋友的启蒙老师,在幼儿园中,教师除了教授知识,还要进行育儿教育,培养孩子的心智发展。
而讲故事是幼儿园育儿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故事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到快乐,更能够让他们懂得爱与勇气等感性因素。
那么,如何在讲故事时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小朋友更好地接受呢?1. 明确故事的目的在讲故事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讲故事的目的。
故事一般分为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讲故事之前,要明确自己要讲的故事属于哪个方面,以及希望孩子通过故事能获得什么。
这有利于故事的选取与讲述。
2. 场景设置要生动小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因此要讲故事生动有趣,营造出场景,让孩子投入其中。
可以利用道具、音乐或者手势等方式增加讲述的生动性,让小朋友们像亲身经历一样地参与其中,感受故事。
3. 语言简单易懂在讲故事中,语言一定要简短清晰,易于听懂,这有助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集中精力听故事的内容。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语言程度调整语言水平,选择生动形象的词汇,切勿使用过于艰深的语言。
4. 角色刻画要细致故事中的角色刻画,要做到细致入微,让角色形象化,以便于孩子们理解和接受。
可以描述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者语言习惯等,这有助于孩子们对故事角色的理解,增加故事的传达力。
5. 启发思考和想象讲故事不仅要生动有趣,更要启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故事所蕴含的含义和寓意。
故事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思想,让孩子在参与故事讲述时能够发现其中的启示和意义。
总之,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时,应该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具体的形式,刻画细致的角色形象,融入启发性要求,借此引导孩子们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得到启迪,体验故事所带来的善意和美好。
幼儿教师讲故事语言训练
幼儿教师讲故事语言训练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时,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能够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们讲故事的老师,必须掌握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并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教师讲故事的语言训练技巧。
一、语音控制与练习在讲故事时,语音控制很重要。
为了使孩子们听得清楚,故事讲述者必须清晰、准确地发音,掌握正确的语调和声调,以便更好地传达故事的情感和信息。
讲故事前,故事讲述者可以通过绕口令、诗歌等形式进行语音练习,以达到更好地控制和发声的效果。
二、语速控制与练习在讲故事前,故事讲述者必须要先了解自己的讲述速度,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语速,以便让孩子们听得舒适,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故事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语言理解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幼儿教师应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适量地调整讲述语速,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
三、单词运用的巧妙技巧为了让故事更加吸引人,讲述者还应该掌握单词的巧妙使用技巧。
例如,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生动单词,增加故事情节的鲜明程度和吸引力。
同时,还可以运用反义词、近义词等方法来拓展幼儿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四、使用动作、表情、肢体语言等为了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讲述者还可以运用表情、肢体语言来增加故事的感染力。
例如,在讲述一些可爱的人物形象时,讲述者可以伸出双手做一些动作或者仿演人物的表情,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内容。
五、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幼儿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很困难,因此在讲故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疏的词汇。
如果一定要使用一些较复杂的词汇,讲述者可以先给予幼儿解释和解读,让幼儿在理解和接收故事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一些新的词汇和知识。
六、推荐合适的故事内容最后,讲述者在选择故事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推荐一些生动有趣、语言简洁的故事内容。
适合幼儿听的故事应该充满音乐、韵律和对比等元素,可以启发幼儿的情感认知、涵养想象力,让幼儿愉悦地享受故事的过程。
总之,幼儿教师在讲故事时应掌握好语音、语速、单词的运用技巧,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适度地运用肢体语言、表情等来增加故事的生动和魅力。
幼儿园教师讲故事的技巧
二、讲前认真分析故事。
选择好故事后要进行分析.以准确地掌握故事的 中心思想.确定教育目的。找出故事的重点段落和重 点词.重点句.在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基础上. 还应针对故事内容.提出帮助幼儿需要理解的问题。 对那些故事内容很好.但情节、语言偏深奥的故事. 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改编。去掉一些次要的情节. 把较难的词句改为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
五、要善于启发诱导.捕捉兴趣点。
给幼儿讲故事不是为了敷衍幼儿.而是为了增进幼儿 智慧.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讲故事时.要注意 给幼儿以多方面的启迪。比如在讲前、讲后或在重要的 地方提出一些问题.这样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又 能启发他们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要想绘声绘色地讲好每一个故事.并使之能吸引孩子. 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需要多学多练.熟练掌握故 事的艺术处理方法的。同时.这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 基本技能和素养.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 结和积累才能得到提高的。
2、河马大叔开店 翻斗乐开张了.河马大叔站在翻斗乐门前迎接客人。 小兔一蹦一跳地跑来了。河马大叔笑眯眯地说:“欢迎小 兔.请进.请进。” 小乌龟一步一步地爬过来。河马大叔笑眯眯地说:“欢迎 小乌龟.请进.请进。” 袋鼠、刺猬、松鼠、小狗、猫也来了。河马大叔笑眯眯 地说:“欢迎你们.请进.请进。”小动物们玩得真高兴。 天下起了大雨.小动物们回不了家了。这可怎么办呢? 袋鼠妈妈跑来了。孩子们.快过来.我送你们回家。河马大 叔把小动物们送到了门口。
4.要有参与性。故事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如果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那就不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幼儿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让 幼儿参与进来.或听.或看.或说.或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活动 的目标。
幼儿园教师讲故事的技巧
教师讲故事的技巧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幼儿的认识也是感性的,所以我们讲故事要借助于其他的介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
这样才会使我们讲的故事受到孩子的欢迎,从而达到故事的教育效果。
1、语言是讲故事的第一基础。
讲故事语言要生动形象,不同的角色,语气语调要富于变化,要善于运用象声词,拟声词。
比如小猫的叫声是非常温柔可爱的“喵喵”声,老虎的吼声则十分凶狠。
必要时还要扩充故事中角色的对白,添加角色的对话,使故事显得更真实。
在适当的地方可以进行语言的重复,特别是重要,精彩部分的重复。
另外,故事的开始和结束也可以用特殊的语言来表示,比如用神秘的语言来导入,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产生认真听故事的欲望。
2、老师可以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神态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完成对故事的表达。
尤其是经常用手势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如用一只手做孔雀,用两只手表演狐狸等。
运用手势能有效地提高故事教学的效果。
手势具有形象性,动态性,表演性,象征性等特点,他能从视觉角度增加动态,使角色和情节在幼儿眼前活起来。
从而促使幼儿展开积极的形象思维。
而表情和眼神,则会是幼儿更准确的把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还可以借助图画,手偶,头饰来完成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特别是在观察图画时,要引导让孩子学会细心观查,有顺序地观察,尤其是对细节的观察。
比如故事角色的表情,动作,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等。
有一个绘本故事叫《小熊裁缝》,为了体现小熊帮大象做出一件衣服多么不容易,在主题图面的背后一直出现着一本日期变换的小日历,小朋友可以根据日历上的数字变化猜测到小熊做这件衣服花了很长时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象的衣服很大。
幼儿通过对图画的观察,作出判断,进行合理想象,构思故事,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讲故事时要合理停顿。
在故事讲述中间,做有意义的暂时停顿、中断,我们称之为“关键中断法”。
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分享
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分享幼儿园教师是孩子教育之中的重要角色,教师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为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讲故事的技巧,因为通过讲故事,教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那么,以下是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的分享。
一、选好故事作为幼儿园教师,讲好故事的第一步就是选好故事。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故事的内容应该新颖、好玩、有趣、引人入胜,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此外,故事的主题应该贴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目标。
二、讲故事前的准备在讲故事之前,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通读全文,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情节和主要人物,这样才可以对故事的脉络和结构有个清晰的了解,更好地进行故事的讲解。
其次,教师需要分析故事,抓住重点和主题,这样才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在讲故事时,教师还需要准备一些道具、图片或视频等辅助教具,以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关注。
三、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开始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
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数没有很长时间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来吸引孩子们的关注。
例如,可以通过适当的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或者用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进入故事的情节。
四、掌握讲故事的节奏和语气讲故事的节奏和语气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把握好讲故事的节奏,控制好故事的进度,并分清哪些地方应该快,哪些地方应该缓。
同时,在讲故事时,教师的语气应该真实、生动、有感染力,更好地传达故事的情感和真谛。
五、互动性的营造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们留出反思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中来,同时还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小游戏或活动等形式,来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幼儿教师讲故事时,要恰当选择故事,说准普通话,注意讲故事的技巧运用:设置适当的提问,合理的停顿,运用各种动物叫声的模拟词,鼓励孩子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要有意识的重复和强调,适当增加对话,运用丰富态势语。
标签:技巧、绘声绘色、恰当。
在幼儿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从故事中,孩子可以学会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故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对发展孩子语言能力很有好处。
教师讲述故事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
给孩子讲故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讲出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一定要恰当选择故事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故事内容和形式。
3~4岁的小班幼儿,应该选择内容单纯、情节简单、形象生动的故事。
4—5岁的中班幼儿,选择的作品可以是中外经典童话故事。
5~6岁的大班幼儿,故事的选择要丰富得多,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普故事。
但无论讲什么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
避免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如持之以恒的故事,我常讲《愚公移山》,讲的次数多了,幼儿就厌烦了。
当我改讲《龟兔赛跑》、《犟龟》等同类故事时,激发了幼儿兴趣,达到了同样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说准普通话,力求做到绘声绘色幼儿教师普通话标准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教师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表达流畅。
如教师教幼儿识字时,对幼儿说:“这是麦(mái)子的麦(mái)”,幼儿从小就认为“麦(mài)”的发音就是“麦(mái)”,这样会误导幼儿。
给幼儿讲故事,不仅要把人物、情节讲清楚,还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进入角色,故事才富有游戏性。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增强故事对孩子的感染力,才能激发孩子的感知、联想,加强记忆。
幼儿园老师的讲故事技巧分享
幼儿园老师的讲故事技巧分享幼儿园老师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如何通过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是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以下是我分享的幼儿园老师讲故事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准备好故事讲述前的意识调整1.确认自己的故事选好了。
选择好的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比较有教育意义。
2. 了解自己要讲的故事。
在讲故事之前,要多次阅读自己要讲的故事,了解故事的情节框架、主要人物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信息。
3.掌握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的技巧不仅包括语言准确、形象生动,还要注意言语语调、表情神态、声音节奏等方面的表达。
4.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讲故事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讲故事时的技巧1. 开场白的魅力。
在讲故事之前,老师可以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幽默的开场白、互动式的讨论,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控制节奏。
讲故事时,老师要注意场景转换和节奏掌握,尽量让故事情节连贯有序、步步紧扣,避免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快速转换和剧情不合理而感到无法适应。
3. 言语表达和声音调节。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呈现的语言要清晰、准确、富有表情,声音也要注意抑扬顿挫,切换声音语调来表现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4. 互动式讲述。
可以通过现场配乐、色彩渲染等手段增加故事的趣味和生动性,或是适当地增加魔术表演等节目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达到互动式讲述的效果。
5. 表情、动作表现。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适度的表情和动作表演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人物特征和情感变化。
这些表现可以妆点故事,增强故事的趣味和活力。
6. 多感官参与。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孩子们多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创造特殊环境氛围、感官刺激的手段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性和听故事的兴趣。
7. 重点强化。
在故事讲述结束时,老师要总结故事的主旨和教育意义,在重点强化故事中的教育内容和价值观。
幼儿园童话故事课堂:如何讲好童话故事
幼儿园童话故事课堂:如何讲好童话故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童话故事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如何讲好童话故事成为了每个幼儿园老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一、准备好故事材料1.选择合适的故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段比较小,因此,在选择童话故事时,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适合幼儿园的故事,通常是简短、形象、生动、情节简单但有着深刻寓意的。
如《三只小猪》、《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熟悉故事内容在讲故事前,需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故事的情节、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和寓意,这样可以更好的讲好故事。
3.准备相关的故事道具故事道具是讲故事的重要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故事道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视觉体验,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如《小熊和三只猪》可以准备石头、树枝等道具,而《小红帽》可以准备红色披风、红色帽子等。
二、掌握好讲故事的技巧1.语音语调的掌握语音语调是影响讲故事效果的重要因素,讲故事需要有自然流畅的语音,表达含蓄传统又不失夸张夸张感性的语调,并在合适的时候用清晰的音量强化重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容易聚焦于故事情节之中,提高接受效果。
2.善于运用讲故事的技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善用声音音量、节奏感和情绪的呈现,来制造紧张、悬疑感和幽默感等,为孩子们洋溢着丰富的情感和有趣的思考。
可以插入小笑话、请孩子互动、询问孩子的感受等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提高思维能力。
3.讲解故事的细节讲解故事的细节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讲解细节时,老师可以结合故事道具来说明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提示孩子思考故事中的情节经过和义理寓意等。
三、创造有趣的故事氛围1.主题背景的打造在讲故事之前,可以烘托出一些主题背景,如蜡烛渐渐熄灭的房间、森林、草地等等,营造出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关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设计故事道具和布置要讲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加入戏。
幼儿教师演讲故事技巧及注意事项
幼儿教师演讲故事技巧及注意事项在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讲故事常常成为考生最乐于抽选的题目。
那么,我们抽到讲故事的题目的时候,应该怎样快速处理,并且在试讲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要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幼儿教师演讲故事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你喜欢。
一、通读故事,理解大意,区分故事角色拿到故事题纸,我们需要首先通读故事,理解故事梗概,提取出故事中心思想,奠定情感基调,将故事中的角色人物圈画出来,然后区分出人物的正负面。
如,《下雨的时候》中,小白兔,小鸡,小猫,都是正面形象。
《果酱小房子》中,熊哥哥,熊弟弟,都是正面形象。
《小花籽找快乐》中,太阳,小鸟,青蛙,蜜蜂,都是正面形象。
《三只小猪盖房子》中,三只小猪是正面形象,大灰狼是负面形象。
二、分析人物角色,声音加工,分配与角色特征相符的声音特点明确了人物之后,选择与人物角色相符的声音。
由于幼儿童话故事大多具有拟人化的特点,所以故事中的形象大多可以依据年龄特点和人物属性善恶好坏作以划分。
从年龄特征上,将角色拟人化为老年组,中年组,小孩组。
老人组的人物常被赋予老年人的特征,声音常常是慈祥的低沉的缓慢的,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太阳公公,《小马过河》中的老牛伯伯,《龟兔赛跑》中的山羊爷爷。
中年组的常为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声音特点为沉稳的,语重心长的,怜爱的,如《三只小猪上幼儿园》中的爸爸妈妈。
小孩组中的人物大多体型小,伶俐好动,表演时注意表现出年龄小,活泼可爱,单纯,灵活,稚嫩,语速稍快,如《小花籽找朋友》中的小鸟,小松鼠。
从人物属性上,我们将人物分为好人组和坏人组。
坏人组强调狡猾或者凶狠,如《狐假虎威》中的狐狸,《三只小猪盖房子》中的大灰狼。
还有些人物区分度不高,此时我们可以将其叫声加入,如《小花籽找朋友》中同时出现了小鸟、小青蛙、小蜜蜂,他们都具有体积小、活泼可爱的小孩组的人物特点,因此,我们在声音加工时读小青蛙时先呱呱叫两声,再加入小青蛙的对白,表演小蜜蜂时先嗡嗡叫两声再加入小蜜蜂的对白。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政史地教研组在幼儿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故事像一只神鸟,张开彩色的翅膀,载着孩子们飞向广阔、新鲜而神奇的天地。
给孩子讲故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讲出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根据需要,灵活选材首先要注意选取那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故事。
其次还要注意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
再次要注意配合政治、时事、纪念日、教学日等内容,有时也利用当日发生的事情,进行选材讲故事。
鉴于此,近来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我选择了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书,运用以上的方法讲述,孩子们很喜欢,对三十六计也略有所闻了。
为了纠正孩子们做事随意、不认真倾听的习惯,我重点把诸葛亮这个人物进行了夸张讲述,每次都强调“为什么诸葛亮能成为一个人人尊敬、钦佩的人”,原因在于“他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认真”。
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改进的意识,并且希望自己成为“小诸葛”。
二、对故事进行分析加工1.名称加工。
有些故事中人名、地名太多,孩子听起来容易搞乱,也记不住。
在讲述时,可以把不必要的人名、地名去掉或变换一下,如讲到哥弟三人的时候,就用老大、老二、老三,这样一听就清楚。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发展儿童的词汇,可以将口语和书面语两者有机结合。
前面出现书面语,后边接着对它解释,将解释贯穿在故事讲述中,让小朋友体会,从中学到新词汇。
我在讲《三国演义》的时候,特别注意解释得儿童化,让孩子能理解。
2.形象化加工。
利用形象化加工,可以把一些平铺的叙述改编成人物的活动和对话。
例如,故事里说:小花狗看到小青蛙,叫他一块儿出去,小青蛙不肯上岸,要到泥里去睡觉。
不如改成:小花一看见小青蛙就喊:“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把头从水里伸出来:“什么事呀?”“小青蛙,这么冷的天,别在水里游泳了,上来跟我一块儿玩去吧!”小青蛙一听,呱呱呱地笑起来:“小花狗,我不是游泳,我要到泥里睡觉,明年春天再见吧!”三、讲求方法和技巧1.用声音塑造形象。
幼儿教师如何讲好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好故事一、导入故事情节在给幼儿讲故事时,首先需要创设一个适合的故事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快速进入故事情节中。
可以通过适当的道具、音乐、灯光等来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氛围。
同时,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段的故事,如经典的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等,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二、介绍故事角色在讲故事之前,先向孩子们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让孩子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可以通过简单的描述、绘画或者玩具来展示角色形象,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
同时,在介绍角色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出自己的角色形象,为后续的故事情节打下基础。
三、展开故事情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可以通过适当的动作、表情、声音等来表现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更加投入。
同时,在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地提问孩子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这个故事里面有哪些主要角色?”“他们做了什么事情?”等,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四、讲述故事重点和难点在讲故事时,需要注意故事的重点和难点,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适当的讲解和演示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
同时,在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地引用一些实例或者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五、引导孩子们思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等。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故事主题和价值观在讲完故事后,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评价,让孩子们明确故事的主题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分析角色行为以及探讨故事主题等方式来进行总结评价。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与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与案例分析在幼儿园教学中,讲解故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
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教师在讲解故事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幼儿园教师故事讲解技巧与案例分析。
一、讲故事的技巧1.选择适合芳龄的故事。
在讲解故事时,幼儿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幼儿芳龄的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选择一些富有想象力和色彩的故事,或者带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
2.生动形象的讲述。
在讲解故事时,教师要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互动与引导。
教师在讲解故事时,可以适当进行互动和抛砖引玉,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故事不再仅仅是教师的单向讲述,而是一个交流的过程。
4.细节描绘。
在讲解故事时,教师需要注重细节描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让幼儿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并且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二、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小李在讲述《小红帽》这个经典故事时,首先站在幼儿面前,朗朗上口地说道:“从前,有一个小红帽……”她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讲述饰词中,她刻意制造了一些紧张和悬疑的氛围,让孩子们非常投入。
在讲述过程中,她通过语言和动作,将小红帽、大灰狼等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并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在讲解过程中,她还加入了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询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小红帽该怎么办?”等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讲解技巧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三、个人观点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在讲解故事时,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还需要善于与幼儿进行互动,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幼儿文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讲故事时应把握哪些技巧
幼儿文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讲故事时应把握哪些技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幼儿还喜欢讲故事。
幼儿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学作品特别是故事来获得发展的。
讲故事,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可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让幼儿的表述更符合逻辑;讲故事,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为对故事的复述是建立在对原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的。
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虽然幼儿喜欢讲故事,但真正要幼儿大大方方、声情并茂的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并非易事。
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一、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类总是这样,自己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并且容易做得好。
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上故事,才能让幼儿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一)运用动听的故事打动幼儿幼儿对于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教师要抓住这份喜爱。
对于我来说,拿到一个故事,会先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故事的讲述基调和每个角色的处理方法。
例如《丑小鸭》中,丑小鸭一开始是很可怜的,受到了大家的排挤,但后来它又是坚强的,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教师都应该吃透每一个故事,甚至每一个环节,在讲述时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合的感受氛围,让幼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慢慢的也想学着老师把这么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幼儿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里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故事教学。
平时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还有表演故事等方法激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特别是故事表演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因为孩子们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
(三)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幼儿《辽宁省保教管理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幼儿的评价工作。
只要幼儿愿意开口讲,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
幼儿需要对他肯定和赏识,当你对他的表现表示肯定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他的自尊心和信心就会增强,兴趣也会随之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故事特色,巧用讲述技巧
时间: 2012-4-19 作者: 王燕单位:浦东新区康桥镇第二幼儿园
故事,对于每个孩子而言,都充满着吸引力,因为故事中有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好奇,他们的未知。
听故事几乎成了学龄前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处处洋溢着故事,特别是主题活动中,语言教育中更渗透着各式各样的故事。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意境,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都能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知识,并从中感受教育。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管是进行语言教学活动,还是日常“每日一听”活动,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释放故事特色,巧用讲述技巧,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听得认真,学得开心。
一、把握故事特色,运用不同的讲述方法
《规程》中明确要求“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的确,一个良好的故事环境,是引导幼儿积极投入其中的条件,也是教师完成目标的一个手段。
儿童故事大致可分为民间故事、改编故事、历史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谜语故事这几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应仔细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意境,把握故事特色,再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讲述方法将故事展现给孩子。
1、启发导入法
指在讲述故事之前,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随意想象,引起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在故事讲述的起始部分。
例如:在讲述故事《逃家小兔》之前,我先让幼儿观看封面后讨论:“小兔和谁在一起?它们在干什么?如果小兔要离家,它会到哪里去呢?它会变成什么让兔妈妈认不出来呢?”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再让幼儿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倾听故事,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测,加深故事内容的理解。
2、欣赏感受法
让幼儿怀着良好的心情完整倾听故事,对故事内容有所感知,从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这种方法适用于故事的起伏,意境优美,情节生动,语言形象、规范的童话故事等。
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故事中情节、语言角色的美,而且还喜欢重复观看相同内容,乐意跟讲或表演故事内容。
例如:故事《小红帽》,是一个深受幼儿喜爱的(特别是女孩子很喜欢)的故事,我就让幼儿先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其意境,阅读后,再由孩子根据自己以往听过的故事内容加上自己的语言将故事表述出来供大家分享。
3、层层递进法
把图书拍成照片后制作成PPT,再进行故事讲述,让幼儿初步感知,再层层开展。
观看——讨论——再观看——再讨论。
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一般适用于主角突出、中心思想明确的故事,情节围绕主题或主角变化而层层展开活动。
例如:故事《一个邮包》,画面清晰,内容浅显,整个内容围绕着小熊收到的邮包而展开,让孩子们边看边讨论,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判断、推理能力,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再让幼儿听教师讲述故事,给幼儿设疑讨论,理解主题,讲述故事内容或续编、改编故事,给孩子分享自己创编的经验。
4、重点讨论法
指由教师设置问题或幼儿自设问题,师生相互讨论,加深理解内容和主题。
一般适用与语言类学习活动中的重、难点分析理解。
例如:《逃家小兔》的主题是:孩子永远都是妈妈的好宝贝,妈妈永远都深爱着孩子。
难点:理解小兔为什么变了很多东西,妈妈都有办法找到它。
观看PPT时,幼儿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妈妈一直要抓小兔子;有的认为小兔子不聪明等等。
最后有的孩子明白了是因为小兔子永远也逃不开妈妈的爱,是因为妈妈的爱是伟大的。
经过大家的讨论,孩子们终于明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都要爱自己的妈妈!
二、探索不同的讲述技巧,提升幼儿欣赏故事的能力
听故事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开发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一样的故事,不同的人讲出来的效果却大大不同。
”讲故事同样需要技巧,尤其是讲给孩子听。
而这种讲述故事的技巧需要一线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进行研究和总结。
1、故事中断法
故事中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讲述故事的中间,作有意义的暂时停顿、中断。
但故事中断不是随意中断,它应该是有意义的暂时中断,目的是提高教育效果。
且故事中断法适合篇幅稍长些或情节丰富紧凑的故事。
例如:讲述《小羊和狼》的故事时,我就采用了故事中断法。
当我讲述到小花猫、小黄狗、小猫和大象会来帮助小羊的时候,我就将故事暂停,让幼儿讨论这些动物朋友会想什么好办法帮助小羊。
这时候,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各种帮助小羊对付老狼的方法,当我一一肯定孩子们的想法时,还引出了故事的重点,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随后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孩子们投入到故事中,并帮助故事解决难题,提升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2、声音模仿法
幼儿故事中有很多动物、交通工具等一切能发声的物品出现,这时候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就不要很呆板地直接讲述。
我们可以很灵活地增加一些象声词,模仿动物的叫声、发声物体的声音,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讲述故事的技巧可以称为声音模仿法。
运用声音模仿法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加深幼儿对故事中角色或情节的记忆。
3、运用手势法
幼儿教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总是喜欢手舞足蹈。
那么如果我们将这种“手舞足蹈”加以规范,更恰当的、有所保留的运用手势放在讲述故事中,那么这也将是一种非常好的讲述故事的技巧。
例如:故事《小熊搬家》是一个比较短小精悍的故事,为了增加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通过故事懂得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逐步学习独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我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将故事中所有的文字都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在讲述故事的过
程中,也给孩子们创造了一定的难度,将故事中小熊的玩具用手势来表达出来,让幼儿猜测我手势所表达的玩具,如此一来,幼儿对故事增加了兴趣,也能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了。
4、调整故事法
讲述故事不一定非要完全按照故事内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讲述,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反应,随时调整故事内容,但不能改变故事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调整故事法,一般可以用于故事的结尾处,让幼儿来创编故事结尾,以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学习兴趣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调整故事法的前提是幼儿对故事前半段内容的理解,随后根据自己对不是不同的感受进行续编,通过幼儿的口头表达,既训练了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同事也训练了其他幼儿的倾听能力。
三、探索适合幼儿年龄、认知和学习特点的讲述方式
1、平等交流法
每个幼儿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独立个性,他们喜欢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纯真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孩子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差异,在讲述故事中给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幼儿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经验,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好习惯。
作为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围坐在周围,尽量给幼儿提供一个平等的轻松的氛围来倾听故事。
2、情感互动法
很多故事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而且很多故事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色彩,给人留有想象、思维的空间。
一本书,就连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时都看不出什么意思,多看几遍才能品味出其中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蕴含的教育意义。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身示范,与幼儿一起品味。
教师以丰富的感情色彩讲述故事给幼儿听,给幼儿带来一种情感享受。
近距离的听教师讲故事,相互间传递美好的情感,在温馨的气氛中共同讲述,一起感受图画书给人带来的人生启迪和震撼。
总之,讲述故事要以幼儿为本,同时释放故事特色,站在幼儿的立场,用幼儿的心来体验故事,用幼儿的眼镜来观察,用幼儿的嘴来说话,这样才能走进故事的心灵世界,才能将故事教学与幼儿形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