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高中物理公式一、力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1、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f=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高一物理公式推导(经典实用)
高一物理公式推导(经典实用)
在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经典且实用的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
理公式推导:
1.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假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u,加速度为 a,经过
时间 t 后的速度为 v。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a = (v - u)/t,将 v 单独拿
出来就得到 v = u + at。
2.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假设物体的初速度为 u,加速度为 a,经过
时间 t 后的位移为 s。
根据速度的定义 v = u + at,将 t 单独拿出来
变换一下就得到 s = ut + (1/2)at^2。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力 F 作用下产生加速度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将加速度 a 单独拿出来就得到 a = F/m。
4. 功和能量的关系:假设物体在力 F 作用下沿着位移 s 运动,做
功 W。
根据功的定义 W = Fs,将力 F 单独拿出来就得到 F = W/s,再将 a = F/m 代入,可以推导出 W = (1/2)mv^2 - (1/2)mu^2,即功
等于动能的差值。
5. 管道流体的伯努利定律:在不可压缩和粘性流体中,流体在两
个不同位置之间沿着流动方向的速度不同,而静压力相同。
根据
能量原理,压强 P、流速 v 和液体高度 h 之间有关系,即 P +
(1/2)ρv^2 + ρgh = 常数,其中ρ 为流体的密度。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一、力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1、重力: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 F N说明:①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O f静 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初中物理公式及推导
初中物理公式及推导初中物理是中学物理的起点,主要涉及物理的基础概念、基本量和单位、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与物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在初中物理中,会遇到一些重要的公式,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公式进行介绍。
1.路程公式:s=v×t,其中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速度乘以时间得到路程的关系。
2.速度公式: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路程除以时间得到速度的关系。
3.力的公式: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质量乘以加速度得到力的关系。
4.功的公式: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力乘以位移得到功的关系。
5.功率公式: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功除以时间得到功率的关系。
6.压力公式: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力除以受力面积得到压力的关系。
7.密度公式: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质量除以体积得到密度的关系。
8.加速度公式:a=(v-u)÷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末速度,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末速度减去初速度再除以时间得到加速度的关系。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较为常见的一些公式,这些公式通常需要进行推导。
以速度公式为例进行推导:已知路程公式:s=v×t,将公式两边同除以t,则有s÷t=v,即v=s÷t。
这就得到了速度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描述物理现象的数学表达式,推导这些公式的过程是基于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的结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理解这些公式的物理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公式解题。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用公式与推导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常用公式与推导方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常用公式和推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物理公式和推导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公式为:F = m × 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推导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施加不同大小的力,测量物体所产生的加速度,并绘制图表来推导出此公式。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能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
公式为:ΔE_k = W,其中ΔE_k为物体动能的变化量,W为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
推导方法:通过使用功的定义式W = F × s,结合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将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代入公式,可以推导出动能定理。
二、电学部分1. 电流定律电流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I等于电压U与电阻R之比,即:I = U / R。
推导方法:根据欧姆定律,可以从电路中通过测量电压和电阻的方式推导出电流定律的公式。
2. 电阻定律电阻定律描述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公式为:U = I ×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推导方法:电阻定律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推导,根据欧姆定律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公式。
三、热学部分1. 热传导定律(傅立叶定律)热传导定律描述了热量传导速率(q/t)与传导物质的热导率(λ)、传导截面积(A)、传导距离(L)和温度梯度(ΔT/Δx)之间的关系。
公式为:q/t = λ × A × (ΔT/Δx)。
推导方法:利用实验测量和温度梯度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热传导定律的公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热量转化和功的关系。
公式为:ΔU = Q - W,其中ΔU为系统内能的变化量,Q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大全力学部分:1.速度的定义公式:v=Δx/Δt2.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v/t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F = ma4.牛顿第二定律:F = mv / t5.动量的定义公式:p = mv6.力与动量的关系:F=Δp/t7.刚体转动动力学:τ=Iα8.功的定义公式:W=Fd9.功与动能的关系:10.功与功率的关系:P=W/t11.机械能守恒定律:KE + PE = constant 12.弹性势能公式:PE = (1/2)kx²13.弹性系数公式:k=F/x电磁学部分:1.电流与电荷的关系:I=Q/t2.电阻与电流的关系:V=IR3.电功与电流的关系:P=IV4.电压和电势差的关系:V=W/Q5.欧姆定律:6.等效电阻公式:1/R=1/R₁+1/R₂+...7.电容与电荷的关系:Q=CV8.电容与电压的关系:C=Q/V9.并联电容公式:C=C₁+C₂+...10.线圈电感公式:L=N²μ₀A/l11.阻尼振动的微分方程:m(d²x/dt²) + b(dx/dt) + kx = 0光学部分:1.光速的定义公式:c=λf2.凸透镜成像关系:1/f=1/v+1/u3.球面镜成像关系:1/f=1/v+1/u4.焦距关系:f=R/25.杨氏双缝干涉公式:Δy=(λL)/d6.杨氏双缝干涉最大干涉级次公式:mλ = d sinθ7.多普勒效应公式:f' = f(v ± vr) / (v ± vs)热学部分:1.内能变化公式:ΔU=Q+W2.热量传递公式:Q=mL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4.热容公式:Q = mcΔθ5.熵的变化公式:ΔS=Q/T。
物理公式推导整理
物理公式推导整理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物理规律和定律。
这些规律和定律通常以数学公式的形式表达,通过推导可以得到。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进行推导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1. 牛顿第二定律推导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 * 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推导过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设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
根据定义,加速度a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之比:a = (v - v0) / t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F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a = F / m将上述两个等式合并起来,可得:F = m * a2. 动能定理推导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的动能和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 = 1/2 * m * v^2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推导过程:设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
根据定义,加速度a为速度变化量与时间变化量之比:a = (v - v0) / 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F为质量m乘以加速度a,即:F = m * a物体在作用力F下沿直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s,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s = v0 * t + 1/2 * a * t^2将上述两个等式合并起来,可以得到:F = m * a = m * ((v - v0) / t)s = v0 * t + 1/2 * ((v - v0) / t) * t^2将v用v0和a表示,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s = v0 * t + 1/2 * a * t^2 = v0 * t + 1/2 * ((v0 * t + a * t^2) - v0) * t= 1/2 * (2 * v0 * t + a * t^2) * t= 1/2 * (v0 + v) * t根据定义,动能K为物体所受的合力F乘以物体在s距离上的做功W,即:W = F * s将F用m和a表示,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W = m * a * s = m * ((v - v0) / t) * 1/2 * (v0 + v) * t= 1/2 * m * (v - v0) * (v0 + v)= 1/2 * m * (v^2 - v0^2)根据功-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所做的功,即:K - K0 = W将上述公式代入,可以得到:1/2 * m * (v^2 - v0^2) = K - K0根据定义,物体的动能K为1/2 * m * v^2,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1/2 * m * v^2 - 1/2 * m * v0^2 = K - K0化简后可得:K = 1/2 * m * v^2通过以上推导过程,我们得到了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
物理常见公式的推导推导物理公式的过程通常需要基于一些基本的假设和已知条件,并运用适当的物理定律和数学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理公式的推导示例:1.速度公式:假设物体在时间t内匀速运动,其初速度为u,末速度为v,则速度公式可以推导如下:根据定义,平均速度 v_avg 可以表示为物体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v_avg = Δx / t由于物体匀速运动,位移Δx等于速度 v 乘以时间 t:Δx = vt将上述两个等式相等,可得 v_avg = v因此,速度公式为v=Δx/t2.加速度公式:假设物体在时间 t 内加速度从 a 到 b,初速度为 u,末速度为 v,则根据定义加速度 a_avg 可以表示为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a_avg =Δv / t根据速度公式,可以将上式改写为 a_avg = (v - u) / t移项得 v = u + at因此,加速度公式为 v = u + at3.牛顿第二定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作用力F的比例成正比:F = ma假设物体的质量为 m,当施加在物体上的总力为 F_total 时,根据定律的叠加性,物体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 a = F_total / m因此,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为 F = ma4.功和能量公式:根据定义,功可以表示为力在质点运动方向上的投影与质点运动的距离之积:W = Fdcosθ假设物体在距离d内受到力F的作用,且力的方向与位移的夹角为θ,则将上式改写为W=Fd由于功可以表示为物体能量的变化,根据动能定理根据定义,动能可以表示为物体质量 m 乘以速度 v 的平方的一半:E_k = 1/2 mv^2将上述两个等式结合,可以得到动能变化量与功之间的关系:ΔE_k=W因此,功和能量的公式为W=ΔE_k以上是一些常见物理公式的推导示例。
实际上,每个公式都有其特定的推导过程,且推导的具体步骤可能因不同的问题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物理公式推导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和所涉及的物理定律选择合适的推导方法和数学工具。
初中物理中的基本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初中物理中的基本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掌握和应用基本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两个方面展开,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基本公式。
一、公式推导1.加速度(a)、初速度(v₀)、末速度(v)、位移(s)之间的关系:根据加速度定义:a=(v-v₀)/t整理得:v = v₀ + at再根据位移公式:s = v₀t + 1/2 at²可以求得:v² = v₀² + 2as2.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时间(t)、位移(s)之间的关系:设初速度为v₀,末速度为v,加速度为a,时间为t,位移为s。
根据加速度定义:a=(v-v₀)/t整理得:v = v₀ + at由于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初始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v=(v₀+v)/2带入上式可以求得位移公式:s=(v₀+v)/2*t3.牛顿第二定律(F)与物体质量(m)、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F = ma可以看出力和加速度成正比,而质量和力成正比。
二、公式应用1.运动中的力学公式应用在解决力、质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定量关系问题时,可以运用上述的公式。
例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5N 的水平作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 = ma 可以得到a = F / m = 15N / 1kg = 15m/s²。
2.常见的能量公式a.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K) = 1/2 mv²,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b.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 (U) = mgh,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的高度。
c.功的计算公式:功(W)=Fs,其中F为施加力的大小,s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3.光学公式的应用光学是物理学中的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合理推导物理公式
合理推导物理公式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物理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公式来描述和推导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并解释它们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1.速度公式(v=d/t):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物体移动的距离(d)除以它所花的时间(t)来计算得出。
通过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2.加速度公式(a=Δv/Δt):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v)除以时间的变化量(Δt)来计算得出。
通过对物体运动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3.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状况下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定律,物体的加速度(a)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4.引力公式(F=G(m1m2/r^2)):引力公式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根据这个公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与它们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公式是由牛顿引力定律推导而来。
5. 动能公式(K.E. = 1/2mv^2):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将物体的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2)乘以1/2来计算得出。
通过对物体运动和能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公式。
6. 功公式(W = Fd cosθ):功是在物体上施加的力沿着物体运动方向所做的功。
根据这个公式,功(W)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乘以物体移动的距离(d)乘以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的余弦(c osθ)。
这个公式是根据力和位移的关系推导而来。
7.推力公式(T=ρVg):推力是涉及流体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液体或气体对表面进行的垂直压力。
根据这个公式,推力(T)等于流体的密度(ρ)乘以流体流过的体积(V)乘以重力加速度(g)。
物理公式及公式推导
物理公式及公式推导一、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a)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公式为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净作用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公式推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净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设净作用力为F,质量为m,加速度为a,则可以写出以下等式:F = kma,其中k为比例常数。
为确定比例常数k,令F = m1a1,其中m1为质量单位为1kg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为1N时的加速度。
将F = kma代入F = m1a1中,可得:kma = m1a1,解得k = m1a1 / ma = m1 / m。
将k的值代入F = kma中,得到F = (m1 / m)ma = m1a1因此,F = m1a1、将m1a1中的m1设为1kg,a1设为1m/s²,则可得到F = 1N。
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m1*m2)/r²)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质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F=G*(m1*m2)/r²,其中F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公式推导: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平方成正比。
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距离为r,引力为F,则可以写出以下等式:F=G*(m1*m2)/r²,其中G为比例常数。
为确定比例常数G,需要进行实验测量。
通过观察两个物体质量、距离和引力的关系,可以得到比例常数G。
通过实验测量发现,在物体质量为1kg,距离为1m时,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约为6.67×10⁻¹¹N。
因此,G约为6.67×10⁻¹¹ N m² / kg²。
将G的值代入F = G * (m1 * m2) / r²中,得到F = (6.67×10⁻¹¹N m² / kg²) * (m1 * m2) / r²。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及推导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及推导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及推导是重要的物理知识。
学生通过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公式,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为关于初中物理公式的一些总结:1.普通状态滑轮组的拉力与物重关系式:F=(G+G动)/ n。
其中,F代表拉力,G代表物重,G动代表动滑轮的重量,n代表绳子的段数。
2.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关系式:W总=W有+W额。
其中,W总代表总功,W有代表有用功,W额代表额外功。
3.机械效率定义式:η=W有/W总。
其中,η代表机械效率,W有代表有用功,W总代表总功。
4.机械效率公式:η=G/nF(竖直方向)。
其中,G代表物重,n代表绳子段数,F代表拉力。
5.机械效率公式:η=f/nF (水平方向,含有摩擦力)。
其中,f代表摩擦力,n代表绳子段数,F代表拉力。
6.吸热公式:Q吸=Cm(t-t0)=CmΔt。
其中,Q吸代表吸收的热量,C代表比热容,m代表质量,t和t0分别代表温度和初始温度。
7.放热公式:Q放=Cm(t0-t)=CmΔt。
其中,Q放代表放出的热量,C、m、t和t0的意义同上。
8.热值公式:q=Q/m。
其中,q代表热值,Q代表热量,m代表质量。
9.热平衡方程:Q放=Q吸(当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
10.热力学温度与普通温度的关系:T=t+273K。
其中,T代表热力学温度,t代表普通温度(摄氏度)。
1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
其中,I代表电流强度(A),Q代表电荷量(C),t代表时间(s)。
12.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R=ρL/S。
其中,R代表电阻(Ω),ρ代表电阻率(Ω·m),L代表导体长度(m),S代表导体横截面积(m²)。
初中物理公式及推导过程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及推导过程总结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通过学习物理公式和推导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门科学以及应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公式及推导过程的总结。
1. 速度公式(v = d/t):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距离。
它的公式是v = d/t,其中v表示速率,d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距离和时间的实际测量来验证和推导。
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快慢。
它的公式是a = 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Δt表示时间的变化。
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我们可以计算加速度的值。
3. 力的公式( F = m * a):力是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作用。
它的公式是F = m * 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质量和加速度共同决定,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4. 功的公式(W = F * d):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它的公式是W = F * d,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d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
通过计算力和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我们可以得到所做的功。
5. 重力加速度公式(g = G * M / r^2):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
它的公式是g = G * M / r^2,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G表示引力常量,M表示地球的质量,r表示物体与地心的距离。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地球上物体的自由下落加速度。
6. 摩擦力公式(Ff = μ * Fn):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的阻碍运动的力。
它的公式是Ff = μ * Fn,其中Ff表示摩擦力,μ表示摩擦系数,Fn表示物体受到的垂直支持力。
通过摩擦系数和垂直支持力的乘积,我们可以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推导过程
高中物理常见公式推导过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以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这些公式往往是从基本物理定律出发推导而来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物理公式的推导过程。
1. 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常见的动力学方程有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合成定律。
1.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达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之间的关系。
可以写成如下公式:F = m * a其中,F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可以从受力分析开始。
假设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不受力,则速度保持不变。
因此,当物体受力时,可以表示为:F = ma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推导过程。
1.2 力的合成定律力的合成定律描述了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
对于平面力的合成,可以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推导。
假设有两个力Fa和Fb作用于物体,且物体保持平衡。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得到:Fa + Fb = 0将上式变形,可以得到:Fa = -Fb这就是力的合成定律的推导过程。
2. 势能和能量势能和能量是物体在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常见的势能和能量公式有动能公式和重力势能公式。
2.1 动能公式动能公式描述了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和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
可以写成如下公式:E = 0.5 * m * v^2其中,E为物体的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动能公式的推导可以从物体做功开始。
假设一个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其沿着一定距离s移动。
根据功的定义,物体所做的功可以表示为:W = F * 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将力F表示为F = ma。
将其代入上式,并利用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v = s/t,可以得到:W = m * a * s = m * v^2因此,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可以表示为:E = 0.5 * m * v^2这就是动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物理常见公式地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一、力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1、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 F≤ F1 +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七个重要物理公式的推导
七个重要的物理公式推导一.万有引力定律有推导(主干知识一)对行星,绕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恒星质量为m ,行星的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
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T 2/r 3=k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有,恒星对行星的引力F=ma 向=mr 224Tπ……………………② 联立以上二式得F=224r m π…………………………③即F ∝m ;F ∝1/r 2 显然,行星对恒星的引力F '∝M F '∝1/r 2由牛顿第三定律有,行星对恒星的引力F '=F故F ∝m ,F ∝M ,F ∝1/r 2,即F=2r mM G 二.动能定理的推导(主干知识二)设某一物体m 做直线运动由A 到B ,合外力为F ,位移为S ,速度由v 1变为v 2,产生的加速度为a ,对物体,由功的公式,合外力做的功W=FS ………………………………………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 ………………………………………………………………② 由运动学推论有v 22- v 12=2aS ………………………………………………………③联立以上三式得W=m v 22/2- m v 12/2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证毕三.功能原理的推导(主干知识二)由动能定理有W=ΔE k ………………………………………………………………① 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有W G =-ΔE P ……………………………………② 又W=W G +W 其……………………………………………………………………………③ 联立以上三式得W 其=ΔE ………………………………………………………………④四.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推导(主干知识三)设电阻R 1与R 2并联,其等效电阻为R ,即总电阻为R ,它们的电压分别是U 1、U 2、U ,电流分别是I 1、I 2、I ,则对R 1,由欧姆定律有U 1= I 1 R 1……………………………………………①对R 2,由欧姆定律有U 2= I 2R 2……………………………………………②对R ,由欧姆定律有U= IR …………………………………………………③由并联电路特点有I= I 1 + I 2…………………………………………………④联立以上四式得1/R=1/ R 1+1/ R 2 。
初中物理全部公式及推导式
初中物理全部公式及推导式物理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揭示了自然界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推导式,这些公式和推导式是我们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基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较为重要的公式和推导式,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改变。
它的数学表达是:F = 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它的数学表达是:F = ma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所受力的大小。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力学平衡的原理。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它的数学表达是:E_k = 0.5 * m * v^2其中,E_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5.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它的数学表达是:p = m * v其中,p表示物体的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根据动量定理,我们可以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
6.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中,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说明了碰撞和反冲力的物理原理。
7.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能量总量在各种相互转化中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揭示了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规律。
8. 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大小与两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它的数学表达是: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G表示引力常量,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9. 压强公式:压强等于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它的数学表达是:P = F / 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物理中的公式与公式推导
物理中的公式与公式推导物理学是一门以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为目标的科学领域。
在物理学中,公式是确立这些规律的基础工具之一,而公式推导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来证明公式的推导过程。
本文将介绍物理中的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一、物理中的公式公式在物理学中起到了承载和传递知识的作用。
它们将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用数学语言进行精确描述,使我们能够对现象进行分析和预测。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描述了物体受力产生的加速度关系;2. 能量守恒定律:E = mc²,揭示了质量能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3.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磁学中电场和磁场的性质和相互关系;4. 热力学基本方程:ΔU = Q - W,描述了热力学系统内能的变化;5.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S = k ln Ω,揭示了热力学中熵与微观状态数目的关系。
以上仅是物理学中的少数公式,每个公式都代表着特定的物理规律和定律,它们通过数学关系将物理学与数学相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二、公式的推导方法公式的推导是物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基本原理。
公式推导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和假设:推导过程通常从明确定义和适当的假设开始。
对于具体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定义相关物理量和假设适用的条件。
2. 应用物理定律: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和已知物理定律,将其应用到推导过程中。
这可能需要使用牛顿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多个物理学分支的知识。
3. 数学运算和推理:通过适当的数学运算和推理,对已有定律进行推导。
这可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的运用。
4. 检验和验证:完成推导过程后,需要对推导的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
这可以通过与实验结果或已有理论的对比来确定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公式推导过程既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训练。
三、公式推导的重要性公式推导在物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物理学习中常用的公式和推导方法
掌握物理学习中常用的公式和推导方法2023年,物理学成为了全民热门科学之一,许多人都热衷于学习物理知识。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各种公式和推导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物理公式和推导方法,帮助读者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更好地掌握物理学习中的公式和推导方法。
一、质点运动在物理学中,质点运动是一个基础概念。
许多和质点运动有关的公式和推导方法是可以很轻松地掌握的。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质点运动的公式和推导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位移的公式。
1.位移质点的位移是指质点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一般用Δx表示。
在物理学中,位移的公式是Δx=vot+1/2at^2,其中vo表示质点的初速度,a表示质点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对位移的定义以及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2.速度质点的速度是指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一般用v表示。
在物理学中,速度的公式是v=Δx/Δt,其中Δx表示质点的位移,Δt表示质点的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对速度的定义以及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3.加速度质点的加速度是指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一般用a表示。
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公式是a=Δv/Δt,其中Δv表示质点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质点的时间。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对加速度的定义以及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到。
二、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
物理学中的许多公式和推导方法都是基于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得出的。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与牛顿力学有关的公式和推导方法。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没有外力作用的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对于物理学中的其他公式和推导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主要表明力的作用会使物体发生加速度。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F=ma,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是牛顿力学中最为基本的公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 1 > 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i — F 2 F F I + F 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 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 F N说明:①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O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F=G口呼2r(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n —卫星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 —卫星到天体表 面的高度)高中物理公式、力胡克定律:F = kx 1、 重力:G = mga 、万有引力=向心力V2 (R h)2m 2(R h) m4:(RT2h)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mR 2c 、第一宇宙速度q i q 28 库仑力:F=K2(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r9、 电场力:F=Eq(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 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 V ) 方向--左手定则(2)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 Bl ) 方向--左手定则匀速:V t/2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2 <V s/2(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 22:32……n 2;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 : 3: 5……(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 比为1: (迈 1) : <3 V2)……(石 7^^)mg = Gmg = mV 2 RV= jgR % GM / R11、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或者 F x = m a x F y = m a y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4)同体性 (5)同系性12、匀变速直线运动:(3)独立性 (6)同单位基本规律:V t = V o + a t S = v1a t几个重要推论:(1) V t 2 — V o 2 = 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2) A B 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o V tst/ 2==—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s/22 2VoV tV OV t/2V tACB1(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 = V o t -- g t 2 Vt= V o -g t2Vt2-V o 2 = - 2 gS ( S 、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角速度: =—t24 2向心加速度:a = —2R 一 R 4 2f 2RRT 22向心力: F= ma = m —R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 数:s = aT2(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13、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V o 2g(2) 上升的时间:t=—g⑶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岀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2V线速度:V= R=2 f R=2R=吟2m4 2n R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 v o t水平分速度:V x = v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y =lg t 2竖直分速度:v y = g t2(要注意矢量性)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F 合t = mv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 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 mv i + m 2V 2 = m 1 v i + rntv ?' 或 p =- p 2 或 p + p 2=0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 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 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W = Fs cos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tgV y V Oy= V o tgV y = Vsin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动量和冲量: 动量:P = mV冲量:I = F tV o = Vcos在 V V y 、V 、X 、y 、t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20、动能和势能: 动能:E k= 1mV2-°—2 2m重力势能:Eo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公式:W合=匕=E k2 - E ki1 2mV221 2mV12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1 2mgh i + mV12mgh2 -mV22或者2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24、功率:25、26、P = FV简谐振动:W(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t(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一定时,F与V成正比)回复力:F = -KXL(g单摆周期公式:T= 2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 =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K加速度:a = - Xm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适用于一切波)二、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 +”。
物体对外做功,w为“-”;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 +";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 +”;物体内能减少,U取“-”。
2、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2)公式:P1V1T1P2V2 或PVT2或T恒量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单位:开(K)(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三、电磁学不可能达到)(一)直流电路1、电流的定义: 1 =Q t(微观表示: :l=nesv ,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2、电阻定律:R= p L(电阻率P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S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R+R + ....... +R_ 111 R1R2并联:两个电阻并联:R= ------------- R R(R2R1 R2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 U=IRR(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R r路端电压: U =—I r= IR2 2电源输出功率:P 出 = I £— I 2 r = I R2电源热功率:p I r点电荷电场的场强:E = k ^Q -r2、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差:U = W(或W = U q )q电源效率:(3)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电热:Q=I 2Rt电功率:p=IU对于纯电阻电路:2U 22W=IUt= I2Rtt P=IU = 12RR对于非纯电阻电路:W=IutI 2 RtP=IUI 2 R(4)电池组的串联:电动势:£ =n £ 0 内阻:r=n r o(二) 电场 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 q 无关)(注意场强的矢量性)每节电池电动势为 £ 0'内阻为r 0 , n 节电池串联时:U AB = © A - © B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 2—mv2(三)磁场1、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2、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F = BIL (要求B 丄I , 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若的大小为零)3、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F = qvB ( 要求v 丄B,力的方向也是由左手定则判定, 必须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 B// v,则力的大小为零)4、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当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