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的教学分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
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观潮。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1.《观潮》教学设计(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短文,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描述了作者在江边观赏大潮的壮观景象,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同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实践机会。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索。
然而,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可能对潮汐现象和江边观潮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对潮汐现象和江边观潮的文化背景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学生作业本和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江边观潮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观潮》。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之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段阅读,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型。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1观潮》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1 观潮》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1 观潮》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通过作者的生动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很好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生字词的学习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生字词和复杂的句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潮、涛”等10个生字,能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并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设置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生字词卡片、课文原文等。
3.背景知识介绍: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介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潮的壮丽景象。
教师简要介绍钱塘江大潮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朗读技巧。
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0篇
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观潮》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3、能运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5、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教学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
2.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
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3.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学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我们浙江省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像美丽如画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蕴深厚的绍兴,优美自然风光的千岛湖,佛教胜地普陀山……真是举不胜举。
我国宋代有大诗人苏轼游览了浙江的一处胜景后,让他久久不能忘怀,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你们知道他讲的“潮”是哪儿的潮?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海宁的盐官镇去领略一下这名扬中外的钱塘江潮。
(板书:观潮)(学生读题)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读课文时自学课文。
要求:(1)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自学新词,想想意思;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小学四年级《观潮》的说课稿优秀10篇
小学四年级《观潮》的说课稿优秀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观潮》的说课稿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观潮》说课稿篇一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宋代周密的《观潮》我按以下五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首先,我说教学分析。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观潮》是山水游记的佳作,南宋文学家周密用精妙纯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成功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2、学生分析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基本句式,能运用已学知识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根据以上两个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②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③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修辞、多侧面摹状的写景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提供句式,教给学生赏析优美词句的方法。
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本文形象逼真的描写方法。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的内容。
这是一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文章,通过作者的实地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大潮的壮丽景象。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朗读和体会。
同时,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以及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象的文章,他们通常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和表达,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并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境。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畅地表达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所描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表达,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将课文内容与实际情景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情景模拟法: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4.图像展示法:利用图片或视频等视觉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5.感悟课文情感:让学生分享对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的感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一、教材分析《观潮》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阅读文章,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描述了大海的美丽和壮阔;第二部分讲述人们欣赏大海潮汐的场面;第三部分则描写了小女孩观察潮汐的过程和感受。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大海和潮汐的景象来表现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海潮汐的自然现象,培养探索和观察自然的兴趣和能力。
2.能够理解和朗读文章,感受大海的美丽和宏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懂得尊重和珍惜自然。
三、教学重点1.理解大海潮汐的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能够朗读和理解文章,领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学风格。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加深对自然美的感知。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感悟自然的美丽和深刻。
五、教学策略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海潮汐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采用多学科交叉、情感教育和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拓宽学生成长的视野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自然环境,从中发现自然美,继而引出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之处。
2. 导入(10分钟)呈现一幅描绘大海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品味、联想,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和神秘。
3. 阅读、理解、解读(15分钟)学生阅读《观潮》,老师讲解生词和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通过教育PPT、课件,让学生了解大海潮汐的原理和形成过程,并与文章中描述相对照。
4. 朗读、表达、演绎(20分钟)小组内互相进行朗读的练习,模仿教师语言语调和表情,动手体验人物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和神奇。
5. 思辨、分享、评价(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自由发挥,通过情景模拟和PPT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5篇《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
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课始,以“声”_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音乐烘托伴奏的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的。
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_昂然的朗诵,使学生入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
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
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
录制两遍。
《观潮》说课稿(15篇)
《观潮》说课稿(15篇)《观潮》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一篇课文《观潮》。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观潮》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
这组课文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写,《观潮》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通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为了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地3、4自然段。
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难点:突破体会课文中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二、说教法。
本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将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什么,引导学习生字,并且学习第3、4自然段。
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一课,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文章描绘了作者在钱塘江边观潮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潮的壮观景象。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某些描述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写景状物文章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某些描述和表达方式,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板书课题《观潮》,让学生齐读课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圈点出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精讲析疑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朗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直观的原则,展现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观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四年级上册,学生接触到了更加丰富的文学作品和语文知识,其中《1观潮》是人教新课标中的一篇散文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以大油坊的兴旺和城市的繁华来展示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人群对于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思考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1观潮》故事内容,抓住核心词汇和句子。
2.能够通过故事了解不同人的生活态度和看法。
3.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1观潮》故事内容,抓住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思考生活的意义,对生活进行升华。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引入故事《1观潮》。
2.呈现:讲解故事主要内容,重点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僻字词。
3.理解:带领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生活的态度。
4.小结:总结故事主题,展示不同组的讨论成果。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结合故事内容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1.复述:学生自由发言复述上一堂课故事的内容。
2.拓展: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他相关故事拓展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3.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生活中的不同观点,并展示讨论结果。
4.归纳:学生总结讨论中不同观点的核心内容。
5.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结合讨论内容的感悟体会。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1观潮》故事的内容,还培养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进行思考,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领悟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人生的丰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
通过美读、美解、美赏、美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经典美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文言文学习能力。
文言文的教学是离不开诵读的,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以“诵读”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讲促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欣赏雄壮奇异的自然美,去领略趣味无穷的民俗风情美。
此文描写的是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要明确教学目标,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去定位教学内容,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根据新课程主体性教学理念,构建文言文自主性教学课型,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借助拼音、利用汉字构字规律等方法正确认读本课“盐、屹”等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 个常用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齐头并进、山崩地裂”等词语。
过程与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 自然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体会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4. 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潮来时奇特、壮观的景象,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体会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生字,通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观。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看图诵诗,导入新课(一)、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单元篇章页。
引导:篇章页概括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
左上方的是单元主题,右下方的是语文要素。
202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学优秀
202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学优秀教案名称:《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观潮》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教学难点:1.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的想象力培养。
2.学生对课文语言表达的欣赏与理解。
教学准备:1.课文《观潮》2.生字词卡片3.相关教学图片4.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学生观察图片,发表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印象。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并解释其含义。
五、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绘。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一个自然景观,用文字进行描绘。
2.家长协助学生进行观察,并给予评价。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学生观察图片,发表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印象。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生字词学习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3.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观。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教案讲解【优秀5篇】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教案讲解【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教案讲解【优秀5篇】《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并由忠诚参与朗读。
《观潮》2023教案参考五篇
《观潮》2023教案参考五篇《观潮》2023教案参考五篇《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潮》2023教案参考,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观潮》2023教案篇1一、课题:观潮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
如:分清文章的主次;边读边想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法学法: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七、课前准备: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
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说明: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023年《观潮》精品教学设计(通用3篇)
2023年《观潮》精品教学设计(通用3篇)《观潮》教学设计1一、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大潮形成的原因。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__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观潮》一课是一篇有意义的记述文。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写声音,从“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8943;8943;其生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大潮的画面,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受震撼。
教学难点是: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初步了解大潮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在海边观潮的亲身经历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潮汐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文学色彩。
教学中,我将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他们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描绘细腻的情感方面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潮汐的原理和现象,掌握生词生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词生字:潮汐、澎湃、浩渺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课文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4.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语言美。
3.讲解生词生字:讲解潮汐、澎湃等生词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的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
“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
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
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
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
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接着讲岸上的景象。
“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
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
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
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
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
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
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
特别要
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
“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
“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
“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
“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昂”的左下方不加撇。
“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
“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