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 JT032-2008 汽车海绵垫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

轿车地毯总成技术条件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地毯总成的性能技术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开发轿车的地毯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JT1-9900-10-1 汽车内饰零件通用技术条件SJ-NV-19-2008 阻抗管法测材料吸声系数试验方法SJ-NV-20-2008 阻抗管法测材料传声损失试验方法3技术条件3.1地毯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2外观3.2.1轿车地毯表面颜色应均匀且无污痕,不允许有杂色,面料的样式和表面质量必须与主机厂所选的标准样品一致。

3.2.2轿车地毯表面应平整、无分层、无折皱,孔边切口整齐,外包边处平整、均匀、无折皱,不能有毛边存在。

3.3性能产品性能要求应满足表1要求。

4.1 压缩百分率及压缩弹性率试验方法取宽50mm、长50mm试样三块。

以1.96kPa压30s测量试样厚度t(mm)。

在不移动试样的情况下以98kPa压5min,再测该块试样的厚度t1(mm)。

然后不移动试样,卸去负载,让试样松弛5min后再在该块试样上在1.96kPa下压30s后测量该块试样的厚度t2;(mm)。

用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每块试样的压缩百分率和压缩弹性率。

并用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t= (t0-t1)/t×100%,t:压缩百分率;t p =(t2-t1)/(t-t1)×100%,tp:压缩弹性率;4.2耐水色牢度试验方法取宽度40mm、长度50mm试样和白布各三块。

把试样和白布放置在盛有蒸馏水烧杯里保持1h,然后把试样和白布同时取出放在70℃±2℃中干燥1h,并在室温下冷却,比较试验后的试样和白布与原试样和白布的褪色和沾色的级数。

用GB 250和GB 251评定试样褪色和白布沾色的级数。

以三块试样的平均值表示。

4.3 抗起毛性试验方法按照SAE J1530-A 进行试验H-18 砂轮, 500 g负荷,按照要求进行循环,观察外观变化。

【长城标准】QCC JT112—2009整车防锈技术条件

【长城标准】QCC JT112—2009整车防锈技术条件
目视
5 车架防锈要求
车架防锈要求见表2
序号 1 2 3
检测项目 车架腐蚀穿孔或因腐蚀导致 的车架断裂等结构破坏现象
车架表面出现可视锈迹 涂层耐盐雾性
表2 车架防锈要求 低端市场要求
≥10年
≥2年 NSS≥800h
高端市场要求 ≥10年 ≥3年
NSS≥800h
检验标准 8.1 8.1 8.2
4
涂层耐水性
5
镀锌
NSS试验120h保护等 白锈;NSS试验240h
8.7
级≥9级
保护等级≥9级
零部件设计师可
6
达克罗
NSS试验480h保护等 NSS试验720h保护等
根据零部件重要
级≥9级
级≥9级
8.7
度和设计寿命自
CASS试验72h保护等 CASS试验72h保护等
行选择表面处理
7
镀铬
级≥9级
级≥9级
8.8
方式
I
Q/CC JT112—2009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C JT112—2008《整车防锈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 Q/CC JT112-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目次”中:
a) 去掉了“8 整车喷蜡防护”; b) “9检验方法”更改为“8检验标准”。 ——“1 范围”中:“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出口欧盟市场的车辆,也适用于销往其他腐蚀比较严重的 国家(或地区)的车辆。在国内销售或销往其他腐蚀比较轻的国家(或地区)的车辆,主要执 行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的要求,也可以参考本标准的部分要求。”更改为“本标 准适用于长城汽车所有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a) 去掉了“GB/T 8013.1-2007”; b)去掉了“GB/T 8013.2-2007”; C)去掉了“GB/T 20854-2007”。 ——“3 术语和定义”中: 去掉了“无铬化预处理”。 ——“4 车身防锈要求”中: a) 去掉了“4.1~4.7 的全部内容”; b) 增加了“表1”; ——“5 车架防锈要求”中: a) 去掉了“5.1~5.4 的全部内容”; b) 增加了“表2”; ——“7 零部件防锈要求”中: a) “以下要求适用于可视零部件,不可视零部件应达到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的 相关要求”更改为“以下要求适用于一般可视金属零部件。不可视零部件和易损件可参考 QC/T 484-1999 和 QC/T 625-1999 标准的相关要求,由零部件设计师与零部件供应商协商确定”; b) “7.2中的全部内容”由“表3和表4”替代; C)“7.3中的全部内容”由“表5、表6和表7”替代; d)去掉了“7.4~7.6的全部内容”。 ——去掉了“8 整车喷蜡防护”的全部内容。 ——“9 检验方法”由“8 检验标准”替代。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112-2008。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材料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立明、魏元生、丰刚磊。

QCC-JT002-2008--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JT002-2008--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Automobile Radiator Technology Condition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8 质量保证 (5)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散热性能试验数据整理方法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内燃机水散热器主要结构参数计算方法 (9)附录C (规范性附录)中性盐雾试验原始记录单 (10)附录D (规范性附录)复式加水口盖的试验方法 (11)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 002-2006《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参考QC/T 468-1999《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JB/T8577-2005《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与Q/CC JT 00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对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将原标准的附录A更改为附录D;---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水散热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xx 公司系列车型管片式和管带式钎焊水散热器及胀接式水散热器(以下简称散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技术条件》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行业标准修订、制定计划的通知》,由长春蓝天密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推荐并被授权联合起草。

2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或必要性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汽车的生产和开发逐步走向国际化合作,正在由汽车大国向强国发展,车用各种零部件也在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继排放和噪声之后,汽车发动机密封性能的优劣已成为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渗漏相关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安装方法、金属件精度和垫片材料的选择。

其中安装方法和金属件精度是由发动机生产厂家的生产线、工装器具、机加设备等工作条件、工作方法决定的,一般来讲变化不会很大。

然而,起密封作用的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的材料选择五花八门,如有工业耐油板、辊压板、纸板、乳胶抄取板、金属和非金属复合板、金属橡胶复合板、金属板、石墨金属复合板、胶圈、胶垫、塑料板等;对垫片质量的鉴别与判断方法也各不相同,如外观、手感、浸油变化、检测项目的数量、项目指标的高低等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这样就给密封垫片的生产、选材、贸易、使用及发动机的密封质量控制带来诸多不便。

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亟待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此,长春蓝天密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吉林大学申请联合起草《汽车发动机用密封垫片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目的是指导垫片生产厂家和使用厂家合理的进行选择垫片及材料,减少发动机渗漏,提高汽车质量。

3编制标准的原则和依据3.1本标准中密封垫片材料的种类要符合国内汽车发动机目前实际应用的密封垫片材料或为适应金属件加工精度的提高、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密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等将要选择的密封垫片材料。

3.2本标准中各种垫片的检测项目和技术条件是依据密封介质为冷却液、水、多种燃油、尾气、燃气、滑油,金件加工精度较低,不同密封部位工况差异较大,有些机型或密封部位要求便于拆检等实际情况确定的。

QCC JT039-2009 针刺地毯技术条件

QCC JT039-2009  针刺地毯技术条件

Q/CC针刺地毯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Needled Carpet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 试验条件 (2)6 试验方法 (3)7 检验规则 (4)8 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4)9 质量保证 (4)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39—2008《地毯技术条件》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4.3.1 性能要求”中“耐磨耗试验失重”、“耐光色牢度”、“耐磨色牢度”、“耐水色牢度”、“吸水尺寸变化率”和“受热尺寸变化率”等项目等效采用QC/T 216-1996《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实验方法》中的性能指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梯形法撕破强力”、“色差”等项目性能指标根据我公司量产车型实际情况而定。

本标准与Q/CC JT039—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甲醛含量”、“冷凝组分”和“总碳含量”等VOC项目和“ELV法规要求”;——修订了“5.1 实验室标准大气条件”;——取消了“6.5 剥离强度试验”;——修订了“7 检验规则”;——修订了“8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39—2008。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材料部和保定环球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材料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针刺地毯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用地毯坯料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总条件、试验操作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涤纶纤维针刺拉绒加定型胶和塑料涂层的地毯坯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QCCJT0482008汽车玻璃技术条件

QCCJT0482008汽车玻璃技术条件

Q/CC汽车玻璃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Glass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分类 (1)4 总则 (1)5 主要技术要求 (1)6 一般技术要求 (2)7 外观要求 (2)8 检验规则 (4)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5)10 质量保证 (5)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48-2007《汽车玻璃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根据GB 9656-2003《汽车安全玻璃》及xx汽车哈弗车汽车玻璃检查法(第二版),并参考了ECE R43 的相关法规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Q/CC JT048-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2 规范引用文件”中GB/T 17340-1998《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修订“5.2”中可见光透射比中关于前风挡及前风挡以外玻璃的透射比要求;——增加“7.4 尺寸偏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48-2007。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K平台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伟奇。

汽车玻璃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外观质量、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内汽车安全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GB 11614-1999 浮法玻璃GB/T 17340-1998 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3 分类3.1 按加工工艺分类a)夹层玻璃;b)区域钢化玻璃;c)钢化玻璃;d)中空安全玻璃;e)塑玻复合材料。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QCCJT003-2008汽车排⽓消声器技术条件Q/CC汽车排⽓消声器技术条件Automotive exhaust muffler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次前⾔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法 (3)6 检验规则 (6)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保证 (7)前⾔本标准是对Q/CC JT003—2006《汽车排⽓消声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QC/T 631-1999 《汽车排⽓消声器性能技术条件》和QC/T 630-1999 《汽车排⽓消声器性能试验⽅法》这两个⾏业标准,同时也参考了⽇本等主要汽车⽣产国的最新相关标准制定的。

本标准与Q/CC JT003—2006相⽐,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4 技术要求”中的抗回⽕性能、防⽕要求等项;----删除了“4 技术要求”中的加速⾏驶试验;----增加了“5 试验⽅法”中详细的试验步骤;----增加了“5 试验⽅法”中有关填充纤维材料的消声系统或部件的附加技术条件;----增加了“8 质量保证”。

本标准⾃实施之⽇起,代替Q/CC JT003—2006。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开发中⼼、K平台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曾雷、马⽴辉。

汽车排⽓消声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排⽓消声器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于xx公司M类和N类机动车辆⽤的排⽓消声器。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QC/TXX-201X《汽车座椅加热垫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汽车座椅加热垫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是经国家工信部审核,并被工信部列入“20 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和全国汽标委车身附件分标委“2011年标准制订计划”的行业推荐性标准,项目编号:2011-2275T-QC。

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沈阳保丽洁座垫科技电子制造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负责起草。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座椅加热垫是中、高档汽车标配产品,产品性能直接涉及汽车自身安全,如果加热垫保护措施不当持续高温可导致烧毁座椅或车辆,如果加热垫布线不均、安装不当也会导致烧毁座椅或车辆。

在车辆行驶中加热垫控温不好能引起车内乘员烫伤。

我国各大汽车主机厂现已将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性能列入新车型开发阶段必检的项目之一;并且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加热垫安全性受到了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在性能要求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这与当前国家对整车安全性能的总体要求以及广大车辆乘员对提高加热垫性能要求的强烈愿望是不相称的,并且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现行的有关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标准也有很大差距。

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汽车座椅加热垫行业规范,从而使加热垫的性能更好的满足广大车辆乘员的需要。

三、编制原则:1、综合分析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并考虑我国目前行业情况以及结合国内主要汽车座椅加热垫生产企业的建议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制定;2、标准的编写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3、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吸收和听取汽车主机厂和座椅加热垫生产企业等有关座椅加热垫的科研、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等各相关部门的意见。

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主要参照先进国家汽车制造厂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技术指标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试验方法;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行业标准、国内著名汽车制造公司的相关标准的部分内容。

QCC-JT---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

QCC-JT---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

QCC-JT---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作者:————————————————————————————————日期:Q/CC x 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CC JT018—2008代替Q/CC JT018—2006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Leaf Spring Used on Vehicle2008-09-06发布2008-12-01实施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 检验和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3)7 标志、包装、贮存 (4)8 质量保证 (4)附录A (规范性附录)汽车用钢板弹簧台架试验方法 (5)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18—2006《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T 19844-2005《钢板弹簧》。

本标准与Q/CC JT018—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3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增加了“4.4热处理”中洛氏硬度的数值要求;——修订了“5 检验和试验方法”细化了具体方法;——对相关条款进行调换和规范;——删除了旧版中有关产品“断裂数据”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18—2006。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K-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国锋、宗召波。

汽车钢板弹簧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钢板弹簧的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质保期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及挂车的钢板弹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QCC-JT014-2008--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

QCC-JT014-2008--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

Q/CC JT014—2007Q/CC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Rubber Hoses used on Vehicle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标准文件更改状态记录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型别、尺寸和公差 (1)4技术要求 (2)5 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 (5)6 检验规则 (5)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8 质量保证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机械疲劳试验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低温弯曲试验(-40 ℃) (9)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14-2007《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吸收国、内外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使用情况修订,作为公司采购和进厂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与Q/CC JT01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表4中橡胶邵氏硬度的单位由“SH A”更改为“Shore A”;——“4.3.1”内容中“7×”更改为“7倍”,使标准中的用词一致;——增加了“5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限量的要求”;——“7.1 标志”中增加“产品号”;——增加了“8 质量保证”;——将附录A中冷却液循环温度由“(90±5)℃”更改为“(93±5)℃”。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14-2008。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试验中心试验技术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冠巨、张红焱。

汽车用输水橡胶软管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汽车使用的含有1,2-乙二醇基的冷却剂(防冻液)的加压和无压冷却系统中用的纯胶管(非增强橡胶软管)和橡胶软管(带增强层的橡胶软管)的型别、尺寸和公差、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质量要求。

汽车驾驶室热塑性弹性体底板垫-2023标准

汽车驾驶室热塑性弹性体底板垫-2023标准

汽车驾驶室热塑性弹性体底板垫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驾驶室热塑性弹性体底板垫的产品分类、外观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热塑性弹性体为原材料的汽车驾驶室底板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B/T533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密度的测定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7759.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GB/T986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筒式磨耗机法)GB/T11785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GB/T1525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GB/T33422热塑性弹性体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34715热塑性弹性体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品分类4.1按成型底板垫在汽车内的位置分为:前底板垫、后底板垫、立板底板垫等。

4.2按成型底板垫的结构分为:整体式底板垫、分段式底板垫。

5技术要求5.1规格尺寸5.1.1汽车驾驶室热塑性弹性体底板垫的规格尺寸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1.2基材厚度应符合用户要求,其偏差不大于±5%。

成型底板垫的最小厚度,简单延伸部位的减薄量不大于基材厚度的20%,形状复杂的特殊部位,其减薄量不大于基材厚度的60%。

QCC JT002-2008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QCC JT002-2008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目 次
1
本标准是对Q/CC JT 002-2006《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参考QC/T468-1999《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JB/T8577-2005《内燃机水散热器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与Q/CC JT 002-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3 术语和定义”;
---对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将原标准的附录A更改为附录D;
---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
14.13
管片式散热器散热片的片距偏差应保持在±0.2mm以内,不允许两片压合在一起;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带的波峰距偏差应保持在±0.5mm以内。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5
15.1
15.1.1
15.1.2
15.2
按4.4、4.5、4.6规定的方法进行:在试验过程中,认为某一部位泄漏,改用密封性试验进行确认,如连续出现气泡即认为试验中发生泄漏,不予通过。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焊缝脱落或零件破裂,都认为试验未通过。
符号为:Sz
散热器芯子迎风侧的面积,单位为m2。
13.2
水通道面积 water passage area
符号为:Sw
水流过散热器芯子内部时的通道截面积,单位为m2。

海绵成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海绵成型工序作业指导书

柳州市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细则模塑泡沫工序作业指导书(A版)文件编号:发放号码: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热熟化模塑泡沫成型工序作业指导书①升温、模具预热:合上烘箱电闸,将温控表温度下限设定为120℃,上限设定为150℃,给烘箱升温。

将模具推进烘道内预热,使烘箱温度升至120℃~150℃之间,模具预热12-15分钟。

②刷脱模剂:,将模具从烘道内拉出,迅速打开模具并清理干净,立即趁热在模具内表面用毛刷洒上脱模剂,擦拭均匀,不得有漏刷之处,在模具低洼处不应积存有未干脱模剂,如有则擦试干,整个操作过程应保证模具温度在100℃以上,以便使脱模剂内的水分蒸发干。

③模具冷却:将刷好脱模剂的模具敞开推到电风扇下吹干冷却,当模具内表面用手摸不觉得烫时(此时温度约为40℃左右)便可生产了。

④原料准备及配比:将已配制好的组合B料倒入盛料斗中;将C料从大桶中倒进提桶内放在C料斗下。

G料用小杯装好。

按不同产品,不同配比,量好原料,各种产品用料配比如下表:组合B料、C料的计量分别用已定量好的筒杯量取,G料用带刻度的注射器量取。

⑤注料、熟化:根据不同的产品,用相应的筒杯量取组合B料和C料,操作顺序为先将组合B料倒入搅拌桶内,再加入G料和适量填充物(滑石粉),最后加入C料,并迅速搅拌5-10秒,后立即倒入已刷好脱模剂放好钢线冷却的模具中,放好垫布,盖好模盖,上紧扣子,静置,当自模具中冒出的反应物料已定型时,便可将模具推进烘道进行熟化,熟化温度为140℃-150℃,时间不少于12分钟。

⑥脱模:当产品已完全熟化后,将模具自烘道内拉出打开模具,取出产品,清理模具,刷好脱模剂进行下一轮生产。

⑦剪边、修补:将产品边缘剪整齐,有缺陷可以修补好的产品要补好,然后盖上自己的生产工号,放到指定的存放区域,做好标识,待检。

⑧入库:当检验员检验完后,合格的产品搬入仓库,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编制:审核:批准:柳州市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二00六年冷熟化模塑泡沫成型工序作业指导书①模具预热:合上循环水箱加热电闸,将水箱温控表设定在55-60℃,启动模具加热循环水泵,给模具通水加热。

海绵座椅组成件设计要求

海绵座椅组成件设计要求
一 无纺布简介
一二一 发泡中无纺布的作用
三3 发泡中无纺布定位方式要求

四4 发泡中无纺布形状设计要求 五 发泡中钢丝的设计要求
第一部分 无纺布简介
无纺布:名称也叫非织造布,戒叫丌织布。因为它是一种丌需要纺纱织布 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戒者长丝迚行定向戒随机撑列,形成 纤网结极,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戒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气体丌能顺利排出,产 品出现暗泡
无纺布加长到接近模 具分型面,气体可以 顺利排出,减少暗泡
1、无纺布覆盖区域设计
(3)前靠背泡沫头枕孔区域必须有无纺布的覆盖,而且无纺布必须翻到 背芯内侧,增加头枕孔区域泡沫的强度,减少泡沫在起模时撕裂的 风险。
案例2:KG83前靠背泡沫头枕孔处起模撕裂 原因分枂:KG83前靠背头枕孔位置的泡沫 较薄,没有覆盖无纺布,此 位置强度丌够,在起模时泡 沫容易受力撕裂。 整改对策:增加无纺布上端的长度,使 无纺布能覆盖住泡沫头枕孔 的区域,增加其强度,避免 在起模时此位置撕裂。
边位置
1、无纺布覆盖区域设计
案例1: M89前座垫泡沫DV验证失效问题 问题描述:20**年**月**日M89座椅在前期DV试验验证时,颠簸蠕动试验 没有通过,在试验过程中前座垫泡沫撕裂导致试验失败。
1、无纺布覆盖区域设计
案例1:M89前座垫泡沫DV验证失效问题 原因分枂:无纺布两侧尺寸小,无法覆盖泡沫B面的翻边位置,座椅 在丌断迚行受力时导致泡沫和无纺布结合的位置撕裂。
新更换的毡条
KLH96前靠背消音套
2、定位销定位
2.定位销定位:在模具上安裃定位销,在无纺布的合适位置打孔,利用孔销 配合的原理,准确定位无纺布的位置
优点:(1)可以准确定位无纺布的位置 (2)定位销丌用频繁更换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技术条件》-报批稿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技术条件》-报批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 epoxy resin for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ar floor 以树脂为基体,并以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生产时在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通过真空灌注 成型工艺成型汽车地板用的一种环氧树脂(以下简称树脂)。
II
T/CSAE xx—20xx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CS 43.040.20 CCS T 38




T/CSAE xx-20xx
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地板用环氧树脂 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poxy resin fo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car floor
(报批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该标准所涉必要专利信息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xx-xx-xx 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 布
20xx-xx-xx 实施
T/CSAE xx—20xx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3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C
汽车海绵垫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Sponge Cushion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密度和用途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3)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
8 质量保证 (4)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C JT032-2007《汽车海绵垫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收集对比GB/T 10807-2006《软质泡沫聚合材料硬度的测定(压陷法)》、Q/CC JT001-2005《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后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CC JT032-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范围”中“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产品分类”改为“汽车常用吸音海绵垫的密度和用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GB/T 10808-2006,标准名称由“软质泡沫塑料撕裂性能试验方法”改为“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撕裂强度的测定”;
——增加了各表的表标题;
——表4“≤3.5分”改为“≤3分”;
——表4中,将“污染不允许有明显污染”改为“脏污不允许有明显污渍或异物”;
——对表5部分内容进行修订:
a)压陷25%时的硬度“≥80 N”改为“≥75 N”;
b)压陷65%时的硬度“≥270 N”改为“≥120 N”;
c)压陷65%/25%的压陷比“≥2.6”改为“≥1.5”;
d)增加了“实验方法及主要参照标准”栏,以便查阅。

——“5.1.1”中“长、宽各测三点”改为“按两边等间距各测三点”;
——“5.1.2”中“厚度用精度0.05 mm卡尺测量”改为“厚度用钢板尺或盒尺测量”;
——“5.2.1气味性”中“其中中间刻度值也是可以的”改为“实验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
——5.2.2中增加了“(表4中除气味外各项)”,避免误解;
——5.2.2中由“在正常环境下检验”改为“在使用环境下检验”;
——“6.2.1”中“刻度值”改为“分值”;
——6.4中增加“型式检验内容为表5各项”;
——修订了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增加“8 质量保证”。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32-2007。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开发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汽车海绵垫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常用吸音海绵垫的密度和用途、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醚多元醇与异氢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块状高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吸音、减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6343-1995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6344-1996 软质泡沫聚合物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 6669-2001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 6670-1997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回弹性能的测定
GB/T 9640-1988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10807-2006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硬度的测定(压陷法)
GB/T 10808-2006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撕裂强度的测定
Q/CC JT001-2005 汽车内饰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3 产品密度和用途
产品密度和主要用途,见表1。

4 技术要求
4.1 尺寸偏差
4.1.1 长度、宽度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4.1.2 厚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

4.2 外观应符合表4要求。

注:修补后的制品应符合表4要求,修补总面积不得超过制品使用表面积的10%。

4.3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5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尺寸
5.1.1 测量长度和宽度,按两边等间距各测三点。

5.1.2 厚度用钢板尺或盒尺测量,均匀布置测量三点。

5.2 外观
5.2.1 气味性
气味强度和气味舒适性评价按Q/CC JT001-2005进行。

加热温度为(60±2)℃, 实验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

5.2.2 其它外观(表4中除气味外各项)
在使用环境下检验,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5.3 物理机械性能
5.3.1 取样方法
产品生产出72 h以后取样,去除表皮后从产品的中部切取试样。

若产品尺寸不够,允许叠加或粘接。

5.3.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GB/T 2918-1998规定的温度(23士2) ℃;相对湿度45%~55% ,进行至少16 h的状态调节。

并在此环境中试验。

5.3.3 密度
按GB/T 6343-1995规定测量表观芯密度,试样尺寸:(50×50×50) mm。

5.3.4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按GB/T 6344-1996规定进行,有效标距50 mm。

5.3.5 回弹率
按GB/T 6670-1997规定进行。

5.3.6 撕裂强度
按GB/T 10808-2006规定进行,试验机空载速度50 mm/min,
5.3.7 干热、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
老化试验按GB/T 9640-1988规定进行,干热老化条件为140 ℃,16 h ;湿热老化条件为105 ℃, 100%RH,3 h。

老化后拉伸强度的测定按5.3.4进行。

5.3.8 压缩永久变形
按GB/T 6669-2001方法A规定进行,样品厚度25 mm,压缩75%。

5.3.9 压陷性能
按GB 10807-2006规定的方法B进行。

5.3.10 燃烧特性
按GB 8410-2006 规定的方法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产品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

6.2 尺寸偏差、外观及物理机械性能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6.3 尺寸偏差及外观每批任取3块产品进行检验(每个生产批次为一批),物理机械性能随机从试样中部取样检验。

6.4 产品物理机械性能检验每年进行一次。

但在工艺和原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随时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内容为表5各项。

6.5 判定规则
6.5.1 尺寸偏差及外观检验3块全部合格,该批为合格,其中一块有任一项不合格时,供应商负责剔出所有类似不合格品后重新交付验收。

6.5.2 物理机械性能中的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应重新从原批中双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

6.5.3 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产生异议时,可按本标准进行仲裁检验,仲裁单位应会同有关单位重新在该批中取样。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必须在不影响零部件性能、外观美感、不影响装配关系,便于生产、查询的明显位置注明标识,零部件过小或不易标识时可在产品外包装加以标示。

7.1.2 零部件标识标注方法可采用:漆涂、硫化成型、硫化印刷、标签(粘结剂为压力敏感型)等。

7.1.3 零部件标识内容必须包括:
a)供方编码;
b)产品代号;
c)生产年、月、日;
d)材料。

7.1.4 如需要,在标识上供方可以补充内容。

7.2 包装
7.2.1 产品的包装应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受到破坏,可独立包装,也可采用包装箱等。

7.2.2 箱内应附有装箱单和产品合格证(包含检验结论、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盖章或用检验员代号)。

7.2.3 包装箱外表应标明:
a)产品型号和名称;
b)数量、规格和重量;
c)外形尺寸(mm):长、宽、高;
d)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e)出厂日期:年、月;
箱外表应有防雨、防潮、防晒、允许堆放高度等标志。

7.3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净、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得接近热源,不得与化学药品接触。

7.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2008。

8 质量保证
三包及召回见技术开发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