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3-2 儒家文化-孔子的仁学

合集下载

简述孔子的仁学

简述孔子的仁学

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仁学的概念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原则,是一种爱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态度。

孔子把仁视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的必备品质,认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仁学的内涵
1. 仁爱
仁学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普遍的爱,它不仅仅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情感,更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人类本性所具有的情感,只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的途径,将其发掘和发扬出来即可。

2. 义利之辨
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原则,而利益则是其次要的。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因此,孔子提出了“义利之辨”,强调了道德行为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

3. 礼治
孔子认为,仁爱和礼治是相辅相成的。

礼治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秩序,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类和谐。

在孔子看来,礼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仁爱的必要条件。

因此,孔子强调了礼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礼、乐、仁、义、智、信”等六艺,作为实现礼治的具体手段。

三、仁学的实践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因此,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名言,强调了实践和修养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中国文化概论3-1 儒家文化-孔子

中国文化概论3-1 儒家文化-孔子
• 有了礼,等级秩序就不会乱,因为它规定了 每一个人在这个等级金字塔中的地位、义务 与责任,人们遵循这些礼,金字塔式的社会 结构就不会坍塌。
• 周代的礼仪制度实际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 经济、军事、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 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体系。脱胎 于原始宗教祭神仪式的礼,已具有强烈的政 治色彩,具有了法的含义和功能。
• 孔子的弟子辑录而成的《论语》一书集中地 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研究孔子及原始 儒家思想的最直接也最可信的资料。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
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
孔子
人生态度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做人格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 “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源;中国历史孔子 一人之历史而已。”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 “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 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最重要、最巨大作 用的是孔子。”
——张岱年
身后荣辱:由“人”变“神”

孔子的仁学体系内容

孔子的仁学体系内容

孔子的仁学体系内容咱们聊聊孔子的仁学体系,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咱们几千年。

仁学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孔子讲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一套道理。

孔子觉得,仁,就是咱们心里的善良和爱心。

他说,人活着啊,不能光想着自己,得想着别人,得对别人好。

这就像咱们平时说的,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这就是仁的初步体现。

仁,不仅仅是心里想想,还得付诸行动。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就是得去做些对别人好的事情。

比如,看到别人有困难,你得去帮一把;看到别人伤心,你得去安慰一下。

这就是仁的实质,得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孔子还讲了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这句话,咱们平时也经常说,就是你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别去让别人做。

比如,你不喜欢别人骂你,那你也别去骂别人;你不喜欢别人打你,那你也别去打别人。

这就是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得尊重别人,别对别人做你不喜欢的事情。

孔子的仁学体系,还特别强调礼。

礼啊,就是咱们平时说的规矩、礼貌。

孔子觉得,人活着,不能没有规矩,不能不懂礼貌。

比如,你得尊重长辈,你得爱护晚辈;你得对人客气,你得讲文明懂礼貌。

这就是礼,也是仁的一个方面。

因为,如果你不尊重别人,不懂礼貌,那你就不可能去爱别人,去对别人好。

孔子的仁学体系,还涉及到义。

义啊,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道义、正义。

孔子觉得,人活着,得讲道义,得做正义的事情。

比如,你得诚实守信,你得说话算话;你得见义勇为,你得帮助弱小。

这就是义,也是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如果你不讲道义,不做正义的事情,那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有仁心的人。

孔子的仁学体系,还特别强调孝。

孝啊,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孝顺父母。

孔子觉得,人活着,得孝顺父母,这是最基本的道德。

因为,父母是咱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养育了咱们,付出了很多。

所以,咱们得孝顺他们,得对他们好。

这就是孝,也是仁的一个重要体现。

孔子的仁学体系,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比如忠、信、勇等等。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起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作用。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东方人文主义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

作为东方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

“仁”是东方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克己”、“爱人”、“力行”是东方人文主义者“为仁”的三原则。

东方人文主义者的社会责任不是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而是教育人成为“成人”,不是追求个性解放,而是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

东方人文主义者认为只有“成人”才能克服贪婪,才能张扬人性;只有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才能使人成为“成人”。

一、仁如何贯通天人仁本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但又是当前争论较多的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仁是内心情感还是人格塑造?是心德还是人伦?是心理学的还是社会学的?自孟子以后直到宋儒,都主张前者(主流意识),即认为仁是心理情感、心之全德。

但也有人从外部的社会“角色”论仁的。

这里还有情与性、理的关系问题,不能细论,但其主流传统是主张情理统一的,即认为仁既有情感内容,又有理性形式,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

孔子有知、仁、勇“三达德”之说,三者之中,仁德是其核心。

芬格莱特说仁只是“原始材料”和“潜能”,承认其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的。

但是,这所谓“潜能”,不只是具有存在意义,而且具有价值意义;不只是原始的情感才质,而且是普遍的道德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德性。

“直心而行”谓之德,“德者得也”,即得于“生”道而为仁。

孔子并没有这样明确地给予说明,但是,在孔子的学说中,隐含着这样的思想,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其阐释出来。

二、仁与知仁与知的关系是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

孔子仁学思想及意义总结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思想”或“仁学思想”。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详细总结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学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和谐社会。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人心中本具有良善之性,只要通过修身养性和教化引导,人即可发展出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仁爱,亲近人民,关心他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原则,人应该具备道德操守和良好的品德。

他提出“君子六艺”,即礼仪、音乐、射、御、书、数,通过这些方法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感和修养。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言行合一,做到以德治国、以仁化人。

孔子的仁学思想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教育三纲五常”的理念,即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道德规范,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造就君子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智慧和品德,实现社会的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政治的稳定需要依靠仁爱之心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他强调君主应以身作则,实行仁政,为人民树立榜样。

他认为,只有通过依法治国和尊重人民的权益,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孔子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这在社会中推动了互助合作和和谐发展。

其次,孔子注重道德的培养,强调个人修身养性和社会道德规范,这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孔子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培养人才和造就君子,这对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仁学观念

孔子的仁学观念

孔子的仁学观念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学为其核心,以“仁”释“礼”,强调复礼归仁。

那么,孔子仁学的要义何在呢?
孔子仁学最重要的三个层面,即仁之内涵,为仁之方,仁与礼之关系。

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

一言以蔽之,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力图把“礼”这种外在的制约,通过“仁”的德行修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之道。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

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三章第二节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第三章第二节
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 宗教的情感和功能 。孔子告诫弟子 “务民之义,敬鬼 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的人本主义传统 ,得到儒家广 泛的认同和发展,人们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 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 , “ 天地之性人 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调, 反对宗教的有神论思想。其次, 重农务实的经济生活方式,使 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成为一 种关心现实、关注现世的人文 哲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当中,
2.每个人选出一个能够体现中国传统 文化精神的当代事件,说说你的分析。
3.从你周围人的生活中总结出中国传 统文化特征对他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 影响,并将你的总结形成文字。
高境界。因此,千百年来,维持家庭 的和谐,追求国家的统一,是传统中 国和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人文理想。
[资料注释]
和合学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和之为美的审美价值的反思,以及对于审美方式、审美结构的思考。从
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亦是中和。因此,。和
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
——张立文
重实际、尚稳定
典型的大陆性农业国家格局,促使中国人倚 重自然规律,四季的有序轮回使得中华民族对于 “恒常”和“变易” 有了极为辩证的认识,纯朴、务 实的人们深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简 单而又重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培养了 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重稳定而轻变动的文化 品格,“安土乐天”的文化特点,养成了中华民族 “实用—经验理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认为必须 以不变应万变,追求知行统一。当然,这种思维 一旦僵化便会成为不思进取、知足常乐、缺乏创 新的温床。
重和谐、求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融合的特 点表现在: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 和谐,即天人协调,与天地合德,遵 循自然规律,有机地整合、调控人与 自然的各种关系;其次,体现为人与 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贵 和尚中” ,并以此为前提,追求“君子 和而不同” 的独立人格,认为“大同理 想”和“中庸之道” 是和谐、统一的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哲学文化(儒家)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 哲学文化(儒家)
内圣外王
以圣贤的人格为价值指向,以个 体的道德自觉为修身原则,最终 挺立于天地之间,担当起国家和 民族的重任。
儒家哲学
内圣外王
“内圣”,
是指主体心性修养方面的要求, 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
“外王”,
是指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 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
儒家哲学
完全的人格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哲学
性本善


仁政
与民同乐 浩然之气儒家哲学来自两汉经学 董仲舒(前170-104)
《天人三策》: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儒家哲学
今文经学:政治视角,讲阴阳灾异,
发微言大义,活泼但流于空疏;
古文经学:历史视角,讲文字训诂,
究典章制度,求经文本义,朴实但 失之繁琐。
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
儒与孔子
2, 孔 子
孔子的人格魅力
十五而志于学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忧道不忧贫 吾与点也 前言戏之耳
儒家哲学
录目
儒与孔子 儒学三期 儒教三义
儒家哲学
原始儒学
原始儒学又称孔学 儒学元典产生于斯 从五经到十三经
儒家哲学
原始儒学 孔子去世后儒分八家
其中对儒学贡献最突出的
有 “孟氏之儒”和“孙氏之儒”
“恕”,相对于“忠”而言,意谓 如果不能做到有利于人,至少不要 有害于人,也就是孔子强调的“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哲学
仁义
义者,宜也
礼崩乐坏、天下无道之时,“弘道”的担子 便落到“士”(知识分子)身上。在“势” 的高压之下,士以“道义”自重,以“仁” 作“义”的保证,形成“道义”与“权势” 的对峙或冲突。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旨在改善人际关系、弘扬道德价值观,并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子文化或儒家文化,对中国及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仁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和社会关系。

他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可以和谐相处,并且推动社会稳定与进步。

仁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即爱和善良。

孔子认为,一切行为都应基于仁心,从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仁学主张,个人应努力实现仁德,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包括孝道、友爱、忠诚、诚实等等。

孔子提出了“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技能被视为仁德的表现和培养的途径。

孔子还强调个体的修养过程中应该注重礼仪,通过服从自然和社会秩序,维护和谐。

孔子的仁学不仅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还强调了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政治体制和善良的统治者,可以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在孔子的仁学中,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仁政”为核心。

仁政强调以仁爱之心去治理人民,使人民享受幸福与福祉。

孔子的仁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孔子以来,中国历代子孙都将仁学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追求自律和完善自己的修养。

儒家学派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政治、教育、社会和家庭等方面。

此外,孔子的仁学也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社会和文化建设中。

孔子的仁学使人们更加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崇尚仁德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道德修养。

通过努力实现仁德,可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达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目标。

孔子的仁学对中国及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古代和现代社会伦理的重要指导原则。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

浅谈孔子的“仁学”思想摘要: 作为一个有拥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光辉闪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这种传统文化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经沧桑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同时它也深深的影响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民本思想影响现代价值一、孔子及其“仁学"思想的渊源(一)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孔子民本思想的渊源。

“仁学”思想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

上古社会就有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固国安邦作用的人文主义传统,并形成“爱民重民”的仁学思想,这是我国民本意识的萌芽。

到了商朝,统治者将其统治神化为“秉承天意”,认为“君权神授”。

西周统治者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之君才配享天命.主张“以德配天”和“敬德保民”。

仁学思想在周代获得极大的发展.孔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时期正值“礼崩乐坏”,社会激荡变革中,产生了“重民轻神”的仁政思想。

如郑国子产认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

”管仲则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从而把施政的中心直接指向了民众。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上古、商周至春秋时期仁政思潮的继承、发展与总结。

二、孔子“仁学”思想的体现(一)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要求统治者行“仁政”于天下.《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论语•为政》里也讲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从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深刻地认识到老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这种共存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要求君主行“仁政”于天下,要做到“得民心"。

(二)强调以民生为本,做到节用而爱人。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

孔子仁学思想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我们现在提倡“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尊重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任何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传统积累而成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简述孔子的仁学

简述孔子的仁学

简述孔子的仁学本文旨在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其背景、核心理念以及影响。

一、背景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诸侯割据,人民苦不堪言。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旨在挽救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秩序。

其中,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二、核心理念1.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仁学思想的基础。

孔子认为,仁是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人的本性所在。

仁的表现形式是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要推己及人,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2.礼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仁学的实践方式。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的表现形式是尊重长辈、尊重上级、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之术也”,意思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守社会规范,才能实现仁。

3.中庸中庸是孔子思想的方法论,也是仁学的实践原则。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合适的态度和方法,可以避免偏激和极端。

中庸的表现形式是待人接物不要过于偏颇,不要走极端,要保持适度。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中庸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三、影响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其次,仁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为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治国方略。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内容“仁”贯彻了孔子思想整个核心,所以有必要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将仁的原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的秩序风气,通过不懈的努力,把“仁”发展成一种思想学说,成为自己成就的代名词,对我国社会发展及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仁”思想最突出的就是“爱人”。

他要求大家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是孔子思想表现的一种大爱。

孔子把“爱人”做为社会的准则和人们约束自己的规范,在这个统筹范围内,建立了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思想文化。

符合春秋时期的人民发展,也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发展,十分贴合实际。

孔子的仁还注重道德的修养。

仁爱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道德是存在内心的素质,仁爱的要求可以更好的发挥一个人的品德行为。

为仁由己,既自我约束又追求道德完善。

孔子仁的思想在另一角度是培养君子的德行。

古代,作为一名君子,必须德行兼备。

温文尔雅,谦谦君子,有学识内涵,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个“爱人”的基础上,仁还存在着等级分明的关系。

子不可欺父,臣不可欺君,人不可欺人。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血缘关系,孔子提出的社会要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奠基,在此奠基层面上建立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

仁要求的不仅是个人、家庭,还有社会,要求的是整个国家。

这也是仁学最初建立的起点。

简述孔子的道德思想孔子一生的道德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观点学说上,即“仁、礼”,行仁德遵礼教就是孔子完整的道德学说体系。

孔子的道德学说主张“性善论”,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阴阳之道,继者善也,成者性也”的基础上,在天道和地道之间,主张人道行中庸之道。

孔子的“仁”主要是针对人道思想精神,孔子的“礼”主要是体现在礼制教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秩序和制度。

人类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个体组合而成,人道主义思想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秩序;制度则是社会长久稳定的基础,没有一个适宜的制度社会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动态不安,这不符合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儒家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儒家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儒家文化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儒家学派的形成过程和思想内涵。

2、掌握儒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认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和现代意义。

学时分配:9学时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儒学对古代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主体位置。

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

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二、儒学的含义儒学的原初含义。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儒家与先秦诸子学的关系。

三、儒学的基本特征奉孔子为师。

注重人伦教化,主张以"礼"协调人际关系,借以维系社会的安宁与群体的稳定。

倡导仁义,主张实行德治仁政,宣扬"内圣外王"之道。

尊重礼乐文化传统,有浓重的传统意识、文化意识和忧患意识。

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后来有"四书五经"之说),通常以注疏经书的方式阐发儒家学说。

四、儒学文化的发展阶段先秦儒学。

汉唐儒学。

宋明理学。

清代朴学。

第二节儒学的源头:先秦儒学一、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生平与著作。

孔子在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对礼乐文化进行反思,把有生命力的原则发掘出来,建构了儒家学说体系,是文化转轨过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

礼的基本含义。

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提炼出"仁"这一崭新的观念。

仁的基本含义。

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

儒学即"仁学"或"人学"。

仁与礼的关系。

中庸思想。

天道观。

二、孟子的思想孟子的生平与著作。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儒家的内圣之学。

仁政学说。

仁政主张贯穿着"以民为本"的原则。

这种民本主义思想虽然没有达到民主主义或民权主义的高度,但在封建时代仍不失为高瞻远瞩的精致设计,对于保持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章节第二章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章节第二章中国古典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典哲学一、儒家哲学1、儒家的产生2、儒家及儒学的嬗变(1)首创期间的儒学孔子思想的中心思想倡导“仁”。

[产际是伦理道德思想,“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孔子思想集中在以下二个方面:(一),以血亲为基础,以伦理为本位,讲究忠、孝、义、信,而以仁为根本。

(二)推己及人,使天下归仁。

仁的思想由家族内部推行到国家,由“孝”延及“忠、”“义”。

孟子全面发展儒家学说。

“仁‘本来不过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进一步将它推行到政治,提出“德政”的看法。

他第一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的,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就为德政思想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孟子的思想主假如:(一)仁、义、礼、智信是人性固有的,人生来是善的,人人都能够为善,都应杀身成仁。

(二)以人为本,实行德政,以德王天下,统治者能够,也应当象尧舜那样讲王道,行王政,而反对霸道。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即以民为立国之本。

(三)认为人应当涵养善性,即可达到天人合一。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悉心,知性,知天” ,三位一体,而达到天人全一。

(2)两汉独尊期间的儒学秦一致中国后推行法家政治,汉初,这生息疗养,统治者推行道家政治,推行无为而治。

到汉武帝时,又推行多欲政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汉代的儒学,已不一样于先秦儒学。

汉代的儒学主假如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

董仲舒将阴阳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杂糅起来,组成新儒学,其主要学说是:(一)天人感觉说。

这是董仲舒思想的中心。

董氏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与人能相互感觉,国家有失道之处,天乃先出灾祸以警示之,如不知自省,则又出独特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侧伤败以致,因这人事的祸福,老是能从“天意”预示获取。

(二)君权神授说。

认为天子授命于天,天下授命于天子,一国则授命于君主,所以君主应听从于天,不可以逆天而行,人臣百姓则要听从于天子,不可以抗争违反。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语》一书作为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编写而成,主要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论及儒家思想,最核心的当属“仁”。

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说儒学即是仁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仁学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无论是对自身修养的提升,还是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仁学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仁的理论基础出发,浅析仁的基本内涵,探寻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古往今来,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各家学说不断交替。

虽然孔子离我们已经相隔千百年的历史,可是其思想仍在我们身边,仍被世人探讨遵循。

这也说明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而其思想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则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其蕴含的精神内涵更为丰富,小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处事原则,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智慧和安邦准则,指引着我们前进和发展。

一、仁的基本内涵《论语》一书中还有很多章节提到了仁德问题。

仁德是一个仁人所该拥有的德行,是一个人所要追求的品德。

它不必特别高深,不是晦涩难懂,更不是难以实现,他应该是生活中最真实,最有激励和促进作用的一种品德。

有仁德的人必定安于仁,而聪明的人可以利用仁。

仁还是一种品行,一种内在道德,能爱己爱人,能始终践行。

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孔子强调的爱人当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孝悌之爱和“泛爱众”。

仁的基础在于孝悌,而孝悌本身就是一种爱人的体现。

古往今来我们都强调孝敬父母,因为这是为人之根本所在。

作为子女我们理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父母所付出的是最艰辛的,但从没有一句怨言。

而一个人懂得孝悌之爱也是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一直践行则是向着仁靠近了。

孔子十分看重孝悌,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到,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太长可否改为一年,而孔子则说宰我不仁。

儿女生下来三年以后才能脱离父母怀抱,给父母守孝三年则是为了报答养育之恩。

可以看出仁的内涵中必然有孝悌之爱。

《中国文化概论》孔子与儒家

《中国文化概论》孔子与儒家

孔子关于历史的看法 孔子从仁的精神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 称尧舜时代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政治 理想的最高境界;称文武周公时代是‚天下为家‛ 又充满礼义仁信的小康社会,是近期奋斗目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 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 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 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 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 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 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 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孔子与儒家经书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 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 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 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 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 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 孔子世家》
‚ 仁 者 , 人 也 。 ‛ ( 《 礼 记 · 中庸》) ‚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生命的 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 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 ‚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述 而》)‚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凡 是人都有仁性在内心的某处隐在,需要时, 会出现。
‚为仁由己。‛ (《论语· 颜渊》)‚仁‛又是 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 ‚仁者‛,‚爱人‛。既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 ‚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颜渊》)‚仁‛ 就是要把遵守奴隶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 自觉的要求。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尽心 上》)儒家精神即‚仁‛的理想境界,就是人人 都以‚仁‛的精神规约自身,使每个生命个体自 身都充溢着‚仁‛性的光辉;同时,又把仁爱的 精神,推己及人,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甚至 推及宇宙万物。

中国文化概论:2.孔子

中国文化概论:2.孔子
中国文化概论
孔子
2
授课大纲
一、孔子其人 二、仁者爱人 三、进德修身 四、处世之道 五、万世师表
3
一、孔子其人(前551-前479)
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 幼年丧父,生活贫贱 约三十岁开始私人讲学 五十一岁后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 五十四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学说不被采纳 六十八岁回到鲁国 晚年系统整理《诗》、《书》、《春秋》等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语多见《论语》 《论语》的性质
13
14
15
16
5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乡党第十》记载最为具体
6
三、进德修身
人格目标: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
道,可谓孝矣。”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者,其为仁之本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交友之道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偏佞,损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的哲学思想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孔子,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

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

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

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

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能养而敬”是指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怀。
孝敬父母,不能只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 让他们吃好穿暖,而要真正从心底敬重并关 心他们,只有从心底出发的关心,才会让他 们真正能体会到儿女的孝心。
•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不怨”(《里仁》)
父母的年龄应当时时挂在心上,并抱有 喜忧参半的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 了人生的寿考;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 情的,它会随时夺走父母的生命。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父母唯其疾之忧”:
朱子注:唯其疾之忧,是父母只需忧子之 疾,无需忧其不义等,则可谓孝。
或云:要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 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 一份孝心,对父母要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 时的那种程度的关心,以回报父母对自己 的养育之恩,这才是孝道。
儿女对待父母犯过错所应采取的态度: 父母如果有缺点过失,做儿女的应当劝告, 但态度必须诚恳,措辞必须委婉。表明了 自己的意愿之后,父母仍不听从,做儿女 的仍旧要敬重他们,不要冒犯他们。虽心 中忧虑而不埋怨,这才是父子间相处所应 有的态度,这也是孝的表现。
• “色难”指的是服侍父母时的容颜和悦。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 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为政》)
孔子以仁释礼的实质即是从礼中发掘出其内在
的血缘亲情上(人性?)的依据,从而使外在
的、带有强制性的,亦即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 “礼”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道德觉悟和自我约束。
孔子的仁,是一种源自人性的道德情感;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的道德自觉。
2、孝悌:为仁之本
• 孝悌之道——仁的情感基础。 •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
第三讲 儒家文化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产生
“仁”与“人”相通假。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 也?”(《论语·雍也》。人字在甲骨文中 早已存在,因此,仁作为文字早已进入了人 们的视野。
“仁,亲也。从人二。” (许慎《说文解 字》)
至迟在东汉时期,“仁”的含义便有了明 确的界定,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徐铉: “仁者兼爱,故从二。”)
想。此种本质和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 久、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也是人性的 基本特征)。要发展人的爱人的情感和社会 伦理责任,首先要培养人的血缘亲情。因此, 孔子对孝道极为重视,认为孝为行仁的之根 本。
• 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悌是弟妹对 兄姐应有的态度:“善事父母曰孝,善事 兄长曰悌。”
、以仁释礼
孔子为传统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 据,即“仁”。
• 仁是礼乐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八佾》) “礼云礼云玉 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案例:孝——丧礼:
“仁”首先是一种情感(“爱人”);是以孝悌为 出发点、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 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以此达 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此即礼的目标。
• 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新旧交替、动荡 不安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面临着总崩溃,新 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当时的社会 状况:“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
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动荡无序的 现实,孔子痛心疾首,想力挽狂澜,恢复周礼。 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最重要的 就是直指人心的道德教化。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仁之本与!” (《学而》)
• 朱子:“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 曰:孝弟,为仁之本。”
• 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就 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这种基 础和根本,就不会惹是生非,去干逆理反 常的勾当。如此则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 谐。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并不是平时多帮父 母干活,有好吃好喝的,先孝敬给父母。在 孔子看来,这种孝是表层的,而真正的孝则 是深层的,所谓色难,其实就是心难。
• 《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 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 有婉容。” 和颜悦色是尊亲的标识。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 则以惧”
如何行孝?
• 孔子提出——
“无违”、“敬”、“色难”、“父母 唯其疾之忧”、“父母之年,不可不 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几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 怨。”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所谓“无违”,就是指不要违背父母 的心愿,不要违背做儿子的孝道。(或: 不违礼节,以礼事亲。)
具体做法就是:“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
• 为了实现这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 社会理想,孔子身体力行,周游列国,从 事各种社会活动,无论环境如何,其道一 以贯之。
• 他把“仁”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最大,系 统化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仁学学说。“仁” 从而成了他的伦理哲学的中心。这是孔子 对仁的创新,也是他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 要贡献。
二、孔子仁学的内容
• 仁及其较为确定的语义一经确立,便被广 泛使用。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文献来看:
首先,仁的文字意义已非常明确,即它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强调人们 之间的相亲相爱。
其次,孔子及其前或稍后的时代,仁已 经被当时的哲人贤士频繁使用,而并非孔子 或儒家学派的专利;诸子百家都从自己的学 说体系出发,不同程度地倡导仁的理念。
“孔子是把仁理解为一般美德的第一 人”;在诸子百家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 家学派对仁的学说贡献最多,仁在儒家思想 体系中占的分量也最大,仅从《论语》中仁 的出现次数(109处)即可略见一斑。
因此,“仁”字虽不是孔子的创造,以 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建立 起来的,并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人的文化心 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