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3-2 儒家文化-孔子的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女对待父母犯过错所应采取的态度: 父母如果有缺点过失,做儿女的应当劝告, 但态度必须诚恳,措辞必须委婉。表明了 自己的意愿之后,父母仍不听从,做儿女 的仍旧要敬重他们,不要冒犯他们。虽心 中忧虑而不埋怨,这才是父子间相处所应 有的态度,这也是孝的表现。
• “色难”指的是服侍父母时的容颜和悦。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 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 孝乎?’”(《为政》)
• 仁及其较为确定的语义一经确立,便被广 泛使用。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文献来看:
首先,仁的文字意义已非常明确,即它 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强调人们 之间的相亲相爱。
其次,孔子及其前或稍后的时代,仁已 经被当时的哲人贤士频繁使用,而并非孔子 或儒家学派的专利;诸子百家都从自己的学 说体系出发,不同程度地倡导仁的理念。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 仁之本与!” (《学而》)
• 朱子:“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 曰:孝弟,为仁之本。”
• 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重兄长,那就 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有了这种基 础和根本,就不会惹是生非,去干逆理反 常的勾当。如此则家庭和谐,乃至社会和 谐。
1、以仁释礼
孔子为传统的礼乐制度找到了内在的情感依 据,即“仁”。
• 仁是礼乐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八佾》) “礼云礼云玉 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 案例:孝——丧礼:
“仁”首先是一种情感(“爱人”);是以孝悌为 出发点、又超越血缘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 从父子、兄弟间的亲情出发,由此推己及人,以此达 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此即礼的目标。
想。此种本质和理想源于人生而具有的最恒 久、最朴素的情感—血缘亲情(也是人性的 基本特征)。要发展人的爱人的情感和社会 伦理责任,首先要培养人的血缘亲情。因此, 孔子对孝道极为重视,认为孝为行仁的之根 本。
• 孝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责任,悌是弟妹对 兄姐应有的态度:“善事父母曰孝,善事 兄长曰悌。”
• 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一个新旧交替、动荡 不安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面临着总崩溃,新 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当时的社会 状况:“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
面对这样一个“礼崩乐坏”、动荡无序的 现实,孔子痛心疾首,想力挽狂澜,恢复周礼。 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最重要的 就是直指人心的道德教化。
“孔子是把仁理解为一般美德的第一 人”;在诸子百家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 家学派对仁的学说贡献最多,仁在儒家思想 体系中占的分量也最大,仅从《论语》中仁 的出现次数(109处)即可略见一斑。
因此,“仁”字虽不是孔子的创造,以 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却是孔子建立 起来的,并影响了二千年来中国人的文化心 理结构。
• 为了实现这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 社会理想,孔子身体力行,周游列国,从 事各种社会活动,无论环境如何,其道一 以贯之。
• 他把“仁”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最大,系 统化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仁学学说。“仁” 从而成了他的伦理哲学的中心。这是孔子 对仁的创新,也是他在古代思想史上的重 要贡献。
二、孔子仁学的内容
•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能养而敬”是指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关怀。
孝敬父母,不能只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 让他们吃好穿暖,而要真正从心底敬重并关 心他们,只有从心底出发的关心,才会让他 们真正能体会到儿女的孝心。
•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 违,劳而不怨”(《里仁》)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父母唯其疾之忧”:
朱子注:唯其疾之忧,是父母只需忧子之 疾,无需忧其不义等,则可谓孝。
或云:要时刻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 对父母的身心健康多加体察,竭尽自己的 一份孝心,对父母要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 时的那种程度的关心,以回报父母对自己 的养育之恩,这才是孝道。
孔子以仁释礼的实质即是从礼中发掘出其内在
的血缘亲情上(人性?)的依据,从而使外在
的、带有强制性的,亦即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 “礼”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道德觉悟和自我约束。
孔子的仁,是一种源自人性的道德情感;
孔子的礼,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的道德自觉。
2、孝悌:为仁之本
• 孝悌之道——仁的情感基础。 •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也是人道的崇高理
第三讲 儒家文化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产生
“仁”与“人”相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 也?”(《论语·雍也》。人字在甲骨文中 早已存在,因此,仁作为文字早已进入了人 们的视野。
“仁,亲也。从人二。” (许慎《说文解 字》)
至迟在东汉时期,“仁”的含义便有了明 确的界定,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徐铉: “仁者兼爱,故从二。”)
孔子认为,真正的孝并不是平时多帮父 母干活,有好吃好喝的,先孝敬给父母。在 孔子看来,这种孝是表层的,而真正的孝则 是深层的,所谓色难,其实就是心难。
• 《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 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 有婉容。” 和颜悦色是尊亲的标识。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 则以惧”
父母的年龄应当时时挂在心上,并抱有 喜忧参半的心理。喜的是父母健在,享受 了人生的寿考;忧的是人生的大限总是无 情的,它会随时夺走父母的生命。
如何行孝?
• 孔子提出——
“无违”、“敬”、“色难”、“父母 唯其疾之忧”、“父母之年,不可不 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几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 怨。”
•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所谓“无违”,就是指不要违背父母 的心愿,不要违背做儿子的孝道。(或: 不违礼节,以礼事亲。)
具体做法就是:“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