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博物馆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博物馆:百科全书式的华夏农业文明史

中国农业博物馆:百科全书式的华夏农业文明史

中国农业博物馆:百科全书式的华夏农业文明史作者:于湛瑶来源:《旅游会展》2021年第02期中国农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6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农业博物馆与全国农业展览馆是两块牌子、一个机构,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行业博物馆,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始终秉持“弘扬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展示宣传现代农业农村成就”的宗旨,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宣传“三农”,服务社会,通过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和重要作用。

被授予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中西合璧的大型园林式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首都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座大型园林式博物馆。

其馆舍是1959年建成的,属于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的一部分。

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亲自审定。

博物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湖区面积4.8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由十座中西合璧的单体展馆组成,成“品”字型排列。

整体建筑以中国建筑传统风格为主调,应用琉璃瓦屋顶、重檐、亭台、楼阁、柱廊、栏杆等宫殿式、园林式处理手法,巧妙地融中国传统、西洋古典与现代艺术形式于一体。

展馆气势宏伟壮观、风格古朴典雅、造型雍容端庄。

展馆之间由亭廊连接,馆区树木繁茂、绿草如茵、花红柳绿、湖水依依,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传承与保护中华文化,开展多样化学术活动中国农业博物馆在中国农业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农业文物修复鉴定和陈列艺术设计等学术研究方面享有较高声誉,承担多项农业历史和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项目,出版重要学术或科普专著百余部、发表论文近千篇。

先后举办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活动,牵头组织由全国52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

中国科技馆周边景点

中国科技馆周边景点

中国科技馆周边景点中国科技馆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座大型科技博物馆,周边区域有许多有趣的景点和设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

以下是中国科技馆周边一些值得一游的景点:1.中国农业博物馆(距离:约2公里)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以农业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农业的演变历程、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发展。

2.中华民族园(距离:约4公里)中华民族园是一座展示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大型园区,包括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民族舞蹈等,是了解中国多元文化的好地方。

3.奥林匹克公园(距离:约7公里)包括鸟巢、水立方等建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

现在,这里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综合体,有演出、体育赛事、儿童游乐等多种活动。

4.798艺术区(距离:约9公里)798艺术区是一个以现代艺术为主题的艺术区,有许多画廊、艺术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等,是艺术爱好者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5.朝阳大悦城购物中心(距离:约5公里)位于朝阳区CBD区域,是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汇聚了国际品牌、餐饮、娱乐等多种商业业态。

6.三里屯SOHO(距离:约8公里)这是一个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的复合体,拥有独特的建筑设计,是年轻人和外国游客常去的地方之一。

7.亮马河公园(距离:约3公里)这是一个优美的城市公园,有湖泊、花坛、绿草地,是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8.首都博物馆(距离:约8公里)首都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9.国贸CBD(距离:约6公里)中国尊、国贸商城等标志性建筑和购物中心汇聚在这个繁华的商业区,是商务和购物的热门地段。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和安排行程。

同时,北京的交通发达,通过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很容易就能够到达这些地方。

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根据2020年11月1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2020年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如下:
1. 国家体育博物馆
2. 中国农业博物馆
3. 中国地质博物馆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5. 中国武警博物馆
6. 中国航空博物馆
7. 中国海军博物馆
8. 中国铁道博物馆
9. 中国石油博物馆
10. 中国邮政博物馆
11. 中国测绘博物馆
12. 中国科学技术馆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增分馆)
14. 中国电影博物馆(新增分馆)
15. 中国森林博物馆(新增分馆)
16. 中国文化继承与创新科技博览馆(新增分馆)
17. 中国石油大学博物馆(新增分馆)
18. 中国冶金博物馆(新增分馆)
19. 中国电力博物馆(新增分馆)
20. 中国科学院大学井冈山博物馆(新增分馆)
以上是2020年发布的第二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具体筹建和命名情况需以官方发布为准。

两千年前的储粮智慧——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汉代陶仓

两千年前的储粮智慧——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汉代陶仓

农村·农业·农民2018.7A 两千年前的储粮智慧于湛瑶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汉代陶仓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粮食的生产和储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历代统治者对于农时安排和农业生产都十分重视,希望通过充实粮食储备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固。

《管子·牧民》中提到:“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讲的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重视四时农事,确保粮食储备。

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这里的“仓廪”指的就是储备粮食的仓房。

在已发现的汉代随葬明器中,仓是一个重要的类型。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有数量众多的汉代陶仓,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粮仓建筑的形制,并进一步探究汉代的农业生产情况及丧葬习俗。

我国古代储藏粮食的建筑有地下和地上之分,地面下的建筑为窖,地面上的则为仓。

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陶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圆筒形,一类为方形。

《吕氏春秋·仲秋》中有记载“修囷仓”,东汉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意思是地上的圆形储粮设施称为囷,方形储粮设施称为仓。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仓和囷的界定尚未明晰,因此多将此类明器统称为“陶仓”。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的圆筒形陶仓有的筒体较深,有的仓体偏矮胖形。

深筒形陶仓外部通常饰有弦纹,有的还写有“大豆万石”“粟万石”“麻万石”等字样。

圆筒形陶仓多为平底,有的底部以三个足来支撑。

还有的仓底为干栏式结构,整个陶仓以三或四根立柱支撑。

方形陶仓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则可以分为单体平房式和楼阁式两种,外形基本都为木结构、瓦顶的房屋。

相比于单体平房式,楼阁式陶仓仓体往往更为高大,层数也更多,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六七层,设有斗拱、楼梯、栏杆等,结构复杂、纹饰精美。

陶仓明器最早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墓中,出土地集中在西安、宝鸡、天水等秦人活动频繁的关中地区。

汉代之始,陶仓开始逐渐增多。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大家好!欢迎到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参观。

我是____________,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是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的,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上下两侧六个展厅。

博物馆陈列农史文物和农具2000余件,收藏线状古籍50000余册。

现在就请随我参观,我们将用30分钟时间全面系统地的了解中国万年农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序厅现在请大家看大厅左侧墙壁上的浮雕,分别是一万年前的神农,5000年前的黄帝,4000年前的后稷,神农尝百草,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发明了车,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和抽丝;后稷是周的始祖,中国第一农官,四千年前他在杨陵为官,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右侧是我国古代三位著名的农学家,分别是西汉的氾胜之,北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

他们的著作分别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其中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

正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大型二牛抬杠犁耕雕塑,是根据汉代的耦犁所创作的,也是当时最为重要的耕作方式。

中国精根细作农业的开始。

后面的浮雕墙面介绍了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

分别为“西亚-南欧-北非起源中心”、“东亚起源中心”和“中南美洲起源中心”。

中国是黍、稷、水稻、蚕桑、茶叶及猪、马、牛、羊、狗、鸡等畜牧品种的发源地。

二、原始农业厅现在大家请随我参观第一个展厅——原始农业厅。

在1万年前左右,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起源,原始农业在诞生之初就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色,大致可以分为黄河流域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东南沿海根茎农业、北方畜牧农业等基本类型,各类型具有非常不同的生产物种、器物和文化。

展柜中陈列的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有石镰、石刀、石锛、石釡以及石球。

其中石球、石镰是在杨陵砍家底新石器遗址出土的。

在原始农业初期,人们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又称迁移农业,是原始生荒耕作制。

中国的一级博物馆清单

中国的一级博物馆清单

中国的一级博物馆清单北京1. 故宫博物院2. 中国科学技术馆3. 中国地质博物馆4.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5. 中国航空博物馆6. 北京鲁迅博物馆7. 首都博物馆8. 北京自然博物馆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0.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11. 中国国家博物馆12. 中国农业博物馆13. 北京天文馆14. 恭王府博物馆15. 中国印刷博物馆16. 中国电影博物馆17. 北京汽车博物馆18.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天津1. 天津博物馆2. 天津自然博物馆3.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4. 平津战役纪念馆河北1. 河北博物院2. 西柏坡纪念馆3. 邯郸市博物馆山西1. 山西博物院2. 中国煤炭博物馆3.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4. 大同市博物馆5. 山西地质博物馆6. 临汾市博物馆内蒙古1. 内蒙古博物院2. 鄂尔多斯博物馆3. 赤峰博物馆辽宁1. 辽宁省博物馆2.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3. 旅顺博物馆4. 沈阳故宫博物院5. 大连博物馆6. 大连自然博物馆吉林1.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2. 吉林省博物院3. 伪满皇宫博物院黑龙江1. 东北烈士纪念馆2.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3. 黑河市瑷珲历史陈列馆4. 黑龙江省博物馆5. 大庆博物馆6.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上海1. 上海博物馆2. 上海鲁迅纪念馆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4. 上海科技馆5. 陈云纪念馆6.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7. 上海市龙华烈士纪念馆江苏1. 南京博物院2.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 南通博物苑4. 苏州博物馆5. 扬州博物馆6. 常州博物馆7. 南京市博物总馆8.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9.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0. 无锡博物院11. 徐州博物馆12. 常熟博物馆13. 镇江博物馆浙江1. 浙江省博物馆2. 浙江自然博物院3. 中国丝绸博物馆4. 宁波博物馆5. 杭州博物馆6. 温州博物馆7.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8. 中国茶叶博物馆9.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10.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11.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12. 南湖革命纪念馆13. 舟山博物馆安徽1. 安徽博物院2.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3.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4. 淮北市博物馆5. 宿州市博物馆6. 蚌埠市博物馆福建1. 福建博物院2. 古田会议纪念馆3.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4.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5.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江西1.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2. 江西省博物馆3.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4.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5.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6. 八大山人纪念馆7. 九江市博物馆8. 江西省庐山博物馆9. 赣州市博物馆10.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11. 萍乡博物馆山东1. 青岛市博物馆2.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3. 青州博物馆4. 山东博物馆6. 潍坊市博物馆7. 孔子博物馆8. 济南市博物馆9.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10. 山东大学博物馆11. 青岛啤酒博物馆12. 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13. 淄博市陶瓷博物馆14. 齐文化博物院15. 山东省滕州市博物馆16. 滕州市汉画像石馆17. 济宁市博物馆18. 临沂市博物馆河南1. 河南博物院2. 郑州博物馆3. 洛阳博物馆4. 南阳汉画馆5. 开封市博物馆6.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7. 中国文字博物馆9. 安阳博物馆湖北1. 湖北省博物馆2. 荆州博物馆3. 武汉博物馆4.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5.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6. 武汉革命博物馆7. 长江文明馆8. 宜昌博物馆9. 随州市博物馆湖南1. 湖南博物院2. 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3. 刘少奇故居纪念馆4. 长沙简牍博物馆5. 长沙市博物馆6.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广东2.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3.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4. 深圳博物馆5. 广州博物馆6.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7. 广州艺术博物院8.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9. 鸦片战争博物馆10.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西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2. 广西民族博物馆3. 桂林博物馆海南1. 海南省博物馆2.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四川1. 自贡恐龙博物馆2. 三星堆博物馆3.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4.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5.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6.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7. 四川博物院8.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9.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10. 成都博物馆11.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13.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贵州1. 遵义会议纪念馆2. 贵州省博物馆3.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4. 四渡赤水纪念馆云南1. 云南省博物馆2. 云南民族博物馆重庆1.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3. 重庆自然博物馆4.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5. 大足石刻博物馆西藏1.西藏博物馆陕西1. 陕西历史博物馆2.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3. 延安革命纪念馆4.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5. 西安碑林博物馆6. 西安半坡博物馆7. 西安博物院8.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9.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甘肃1. 甘肃省博物馆2. 天水市博物馆3. 敦煌研究院4. 平凉市博物馆宁夏1. 固原博物馆2. 宁夏博物馆青海1. 青海省博物馆2.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新疆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2. 吐鲁番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见习心得

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见习心得

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见习心得为使党校培训活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我们历史系党小组组织的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秦感。

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八个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

有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瓷器等,通过参观这些服饰、居室、生活用品、战争用品及丧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优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与工匠们的伟大智慧。

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这些陈列品,我们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

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

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开挖,淮北柳孜成为我国当时沟通南北经济的重镇。

这都是通过这些实物我所了解到的。

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也可以看出,党的优良作风是在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直观的实践和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此次实践让我的到了一定的锻炼。

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实践中获得在专业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宝贵机会。

我认为此次博物馆实践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特别有意义。

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

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我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亦兵亦农——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东汉执锸陶俑赏析

亦兵亦农——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东汉执锸陶俑赏析

农村·农业·农民2019.4A Nongyi农艺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伍晴晴亦兵亦农———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东汉执锸陶俑赏析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馆收藏了众多反映农业发展的各时期的文物。

目前,馆藏各时期的陶器2000余件,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陶明器、唐三彩、元黑陶为代表的陶器类文物,已经成为馆藏文物中体系完整且最具特色的一类藏品。

在众多馆藏精品文物中,本文选择具有“最美的陶俑”之称的四川地区东汉执锸陶俑为代表,对其进行介绍和描述,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亦兵亦农的部曲制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生动活泼的汉代陶俑俑作为一种随葬品,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同时也可窥见古人的生活习俗、衣着服饰。

陶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夏商奴隶制时代,采用活人与牲畜殉葬。

至春秋战国,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殉时代逐渐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

目前最早的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

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随葬陶俑非常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于汉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因此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和艺术空前繁荣和兴盛。

陶俑自春秋战国时期被作为代替人殉的随葬品以来,经历了秦代的过渡时期,到汉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

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陶明器,有反映生产生活场景的陶楼、陶灶和陶水田,有各种动物造型的陶鸡、陶狗、陶牛等,还有大量从事劳动或社会生活的人物陶俑。

这些陶明器几乎可以复原两千年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拙朴奔放的四川东汉人物陶俑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地区的制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59(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十分丰富。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号馆夜景照明提升分析

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号馆夜景照明提升分析

2021年4月第32卷第2期照明工程学报ZHAOMING GONGCHENG XUEBAOApo2021Vol.32No.2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号馆夜景照明提升分析李潇,王琳,王永新(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125)摘要:随着对传统文化和夜游经济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进行了夜景照明提升。

本文通过系统介绍首都十大建筑之------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号馆的夜景照明提升工程,梳理传统建筑照明设计原则及照明方法,并对提升方案中的重点和创新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此给予传统建筑夜景照明设计和提升一定的启示(关键词:传统建筑;夜景照明;照明设计;保护中图分类号:TM92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440X.2021.02.026Nightscape Lighting Analysis of No.1Hal l in the National Agri c ultural Exhitition Ceeter(China Agriculterai Museum)LI Xiao,WANG Lin,WANG Yongxin(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Beijing100125,China)Abstract:Nowadays,much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attached to tradigonai culture and night tourism economy.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upgraded through nightscape lighting projects.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nightscape lighting project of No.1Hall in National Agrmulturai Exhibition Center(China Agricultural Museum),one of the+Top Ten Constructions,in Beijing.By thoroughly niustrating the nightscape light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 of tradigonai architectures and deeply analyzing the dgficul/es and innyvations,it aim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enlightenment about the nightscape lighting design method of tradigonai architectures.Key words:tradigonai architecture;nightscape lighting;lighting design;protection引言城市中的传统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面孔、历史文脉,见证了城市的岁月变迁,彰显了城市的风貌特色,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发展。

六馆一星博物馆介绍

六馆一星博物馆介绍

六馆一星博物馆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六馆一星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的一座集合了六个部分博物馆及一个星级博物馆的综合性博物馆。

六馆一星博物馆的六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博物馆。

而星级博物馆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

以下将对各部分博物馆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博物馆,建筑气派宏伟,展览内容涵盖了从远古时代至现代的中国历史文化展示。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文物、古代书籍、字画、器物等,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国革命博物馆则是以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艰苦奋斗。

博物馆持有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如革命先烈的遗物、历史照片、文件资料等,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首家国家级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中国优秀美术作品为主要任务。

博物馆的展览涵盖了中国古代绘画、书法、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同时也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专门展示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历程的博物馆,馆藏了大量科技实物、仪器设备、模型等。

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在各领域的科技成果和突破,让人们深刻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国家级博物馆,以展示中国农业文化和农业发展历程为主题。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农业相关的文物和实物,如农具、农作物、农民生活器物等,让人们了解中国农业的传统与现代发展。

中国民俗博物馆是以中国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品。

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民俗文物,如传统服饰、节庆用品、乐器等,为人们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而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六馆一星博物馆的核心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殿堂,也是中国最大、最具权威的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农业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农业博物馆观后感引言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研究、教育和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博物馆。

作为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见证,这座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农业的演进和创新。

我有幸参观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并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精心。

博物馆分为不同主题的展厅,涵盖了中国古代农业、农具技术、农作物种植等多个方面。

展馆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利用声光电技术和仿真场景,打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参观体验。

古代农业展览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古代农业工具和农作物。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土地耕作工具的展览。

这些古老的农具经过精心保养,如今依然能够看出它们的原貌和功能。

在展馆中,我亲眼目睹了当时农民所使用的木耒、犁等种种农具,这些农具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艰辛与智慧。

农作物种植展览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农作物种植展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优秀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历程。

通过展示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发展历史,博物馆向游客传递了中国农业的积极变革和创新成果。

我特别被一些罕见农作物的展示所吸引,比如紫色玉米和黑色小麦。

这些特色农作物不仅是中国农业的瑰宝,也体现了农民对于农作物多样性的探索和尝试。

农业科技展览中国农业博物馆还设有农业科技展览,展示了中国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成果。

在这个展览中,我了解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例如,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和精准施肥技术等。

这些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提升农民的收益。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令我赞叹不已,也让我对中国农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农民文化展览除了展示农业技术和成果,中国农业博物馆还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农民文化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农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展品。

这些展品记录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服饰和戏曲文化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农民对于土地和农业的热爱,以及他们辛勤努力的奉献精神。

结论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是一次极具教育意义和触动心灵的体验。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

中国50年代十大建筑1、人民大会堂特点:人民大会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北部有可容纳5000人坐席的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礼堂,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办公楼。

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整个建筑庄严雄伟、朴素大方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和风格。

风格特征:典型古罗马建筑风格。

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特点: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改扩建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达6.5万平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风格特征:博物馆的西、南、北三面整体保留,进行加固改造和维修。

新馆部分镶嵌在老馆中间并向东扩建。

建筑风格与老馆保持一致,建筑体量比现在老馆略高。

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由文物保管区、展陈区、社教区、学术研究区、公共活动区、休闲服务区、行政业务办公区等部分组成,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和现代化。

无论从文物藏品、展览规模、硬件设施还是从人员组合上都达到了与其相配的规模和水平,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博物馆。

3、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特点: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

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

大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它直径达6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500两黄金,采用鎏金工艺制成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

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

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

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

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

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

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

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

风格特征:平面呈山字型,东西两翼各为四层,中央七层。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 0 0多件 ,传统 农具 2 0 0 0多件 .土壤标 本 13个亚 类 、2 0多 2 3 件 ,馆藏图书 、古籍 5 0 0余册 ,保存各种 图片 —万多幅 。
中国农业博物 馆现有 中国现 代农业科 技 、珍稀水 生动物、珍 稀陆生动物 、中国传统农具等 陈列。筹办 中的陈列有 :中 国农 业 史、中国农业国情基本 陈列以及 中国百年农村 生活、中国土壤标 本 等专题 陈列 。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 1 万多件 , 珍贵 的农 业文 物 其中
8 9 X 1 8 1
2 ・ 0 9 01 0, 0




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东三环 , O世纪 5 2 0年代北 京十大 建 筑一 全 国农 业展 览馆内 ,占地 5 0亩。馆内苍松翠柏 ,繁 花 0
绿草 ,与回廊楼 阁 、碧瓦朱 檐交相辉映 ,环境幽雅 。具有 西式仿
代农 业科技所取得 的主要成 就。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 分重视教 育基地建设 ,充分发 挥教育基 地 的作用 。自建馆以来 ,成功地举办 了十多届 “ 夏令营 ” 、麸 同筹 划
了 “ 绿水 蓝天 ” 生命之树 ”等大型科普 宣传活 动 ,已被 命名 为 、“
国家级爱 国主义教 育基 地 、全国青 少年科技教育 基地 、北京市 青 少年教育基地 、 际科学和平教育基地 、北京市科 普教育基地 , 国 多 次获得 “ 北京市优 秀爱 国主 义教育基 地” 全 国科普工作 先进单 、“
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 ,是北京市的 “ 园林式单位 ” 。 中国农业 博物馆陈列 内容丰富 ,生 动形 象 ,是 了解 我国悠久

的农业历史和当代 中国农业成就的窗 口 ,也是交流农业科学技术 、 传播农业知识 的场 所。 中国农业博物馆先 后筹办 了中国古代农 业科 技史 、中 国农 业 资源与 区划 、中国水产 、中国土壤标 本等基本 陈列 ,这些 陈列从 不同侧面展示 了我 国近万年 的农 业文明史 、丰富 的农业资源 和现

中国博物馆分级

中国博物馆分级

中国博物馆分级如下:
1. 国家一级博物馆:鲁迅纪念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天文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古琴博物馆、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京李大钊烈士陵园、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钟鼓楼(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

2. 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博物馆、北京警察博物馆、皇城艺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大观园)、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市宛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博物馆)、中国蜜蜂博物馆、中国古车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3. 国家三级博物馆:北京警察博物馆(北京市警察历史展览馆)、中国电影诞生地纪念馆(中华电影保健馆)、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春牛图里催稼穑——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春牛图赏析

春牛图里催稼穑——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春牛图赏析

62 农村·农业·农民2021.10A农艺文化Wenhua 春牛图里催稼穑陶东冬“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冬去春来的转折点,也是春季农忙的起始点,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乡村围绕立春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迎春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迎春仪式中,由人来扮演芒神,由地方官员行香主礼,鞭打象征农事的春牛,称为“鞭春牛”或“鞭土牛”。

鞭春牛习俗起源很早,《周礼•月令》已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记录,汉代时已广为流行;自宋仁宗将《土牛经》颁布天下刊行,该习俗得以初步规范;清代以来,迎春牛逐渐从宫廷劝农策耕仪式,转变为大范围的由地方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参与的民俗活动。

春牛图图文并茂,文字内容以二十四节气为主, 同时附有关于来年的气象预测、农事安排等信息;图像部分绘制春牛与芒神形象,实为对迎春“打春牛”仪式场面的描绘。

春牛和芒神的形象是按照当年立春这日的天干地支及其相对应的阴阳五行来绘制的,春牛图画面内容与旁边《春牛歌》(有时也写作《流郞歌》)七言诗文字相配合,以此预测农业生产,帮助农人安排一年的农事活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各式春牛图上百种,时间跨度自清朝历经民国直至当代。

下面介绍赏析的三幅春牛图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版发行。

此时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张张小小的春牛图上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刻变迁。

第一幅春牛图(图一)由华东书店印刷发行,虽对应1950年,但其实际绘制刊印时间是在1949年年底。

时天下将定而未定,新中国刚刚成立,解放战争仍在持续进行,全国仍有部分地区尚待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社会革命动员中,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解放的乡村广大农民的支前运动正如火如荼。

春牛图上半部分为1950年二十四节气表,沿用清末民国以来的传统纪年方式,即中国农历和西方公历双重纪年,标注阴历节气与阳历日期的换算方法,并写有不同节气所对应的农事活动,提醒农民按照自然规律顺时劳作,以通俗易懂的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春牛图赏析图一:1950年春牛图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农村·农业·农民2021.10A 63一起,新思想与旧形象并置在同一画面中,形成了“旧瓶装新酒”式的戏剧化张力。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概况中国农业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为两块牌子一个机构,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9月13日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宾客。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的一部分。

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亲自审定,作为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在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入使用,被列为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是国内唯一一座大型的园林式展览馆。

馆区面积与建筑环境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由十座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单体展馆组成的建筑群以及综合楼、藏品库房、文化产品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

1号馆位于馆区正面主轴线上,2、3号馆分列北南两侧,一字排开;4号馆与5号馆、6号馆与7号馆两厢对称;8、9、10号馆在馆区南侧后方,成"品"字型排列。

十座展馆组成的建筑群浑然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1、2、3号馆后面,三湖相连,水面面积达41000平方米。

湖中碧波荡漾、鱼鸭嬉戏;湖边花草芬芳,垂柳依依。

展馆之间由长廊、方亭或柱廊连接,长廊两侧栽植了各种花草树木。

馆区四周遍布苍松翠柏,垂柳银杏,随处可见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回廊亭阁、碧瓦朱檐。

传统的民族建筑群与馆区植物、湖光云影交相辉映,景色怡人。

室内陈列与室外展园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建成正式开馆。

三个固定陈列"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农业自然资源区划"、"中国水产"各有特色。

1991年"中国能源馆"开馆、"百草园"建成,使博物馆展陈面积近万平方米,包括四个固定陈列和室外展园,即"农史"、"资源""、水产"、"能源"和"百草园",初步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结合,展览与游览结合,农业资源与农业历史结合。

清丽雅致绘江南——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桃花坞木版年画赏析

清丽雅致绘江南——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桃花坞木版年画赏析

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伍晴晴苗璞清丽雅致绘江南———中国农业博物馆藏桃花坞木版年画赏析年画是我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主要于新年期间张贴,故名年画。

中国木版年画最有影响的当推“南桃北杨”,北方以天津杨柳青年画为中心,南方则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中心。

桃花坞木版年画印制十分讲究,构图饱满,以表现吉祥喜庆、戏曲故事等题材内容为主。

桃花坞木版年画出现较早,影响也较大,并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和艺术特色鲜明而著称。

苏州木版年画的兴起与发展苏州在明代已是版刻中心,一些书籍插画绘工之精、雕刻之妙在古典版画中具有突出地位,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精美的苏州木版年画。

到明代后期,苏州木版年画已经蔚然兴起。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苏州木版年画得到进一步发展,桃花坞及北寺塔一带画铺林立,刻印年画开张逐渐变大,多竖幅整张立轴。

除了表现历史故事和侍女娃娃外,取材于江南景物、表现苏州地区富庶和繁荣的城乡生活风俗画成为主流,代表作有《苏州万年桥图》《苏州阊门图》等。

这类年画在绘刻上还吸收了西洋透视画法和铜版画的技巧,整个画面表现得广阔深远,成为展示这一时期绘刻水平的代表性作品。

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清兵在苏州发生激战,山塘画铺在战火中损失严重,手绘年画几乎绝迹。

聚集在桃花坞一带的画铺也大量被毁,但木版套色的年画业务得以保存并继续维持。

为了适应普通民众的需要,逐渐以小开张的画幅为主,门神、戏曲年画成为主要产品。

此时出现了王荣兴、陈同盛、陈同兴、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铺,这些画铺在当时都有不小的影响力,有的一直维持到20世纪前半期。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受到极大冲击,画铺越来越少,传统雕版技艺和染色印刷技术的传承也越来越困难,亟须抢救、保护。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与文化内涵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画、刻、印分为三大谱系,在长期的创作和实践中,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各自摸索出了独特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工艺制作程序。

中国农业博物馆五号馆介绍

中国农业博物馆五号馆介绍

中国农业博物馆五号馆介绍
中国农业博物馆五号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租赁面积1891平方米,展厅高度6米,搭建限高5米,设有4个出入口,货门参数为3.4米宽、3.5米高。

展馆地面为花岗岩材质,展厅内配有烟感报警器、自动喷淋、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以及应急照明、空调和暖风等设备。

此外,展馆还提供电话和网络连接,但不提供上下水水源。

中国农业博物馆五号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农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平台,为参观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机会。

参观北京的农业博物馆

参观北京的农业博物馆

参观北京的农业博物馆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除了著名的景点和博物馆,北京还拥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农业博物馆。

本文将为您介绍参观北京农业博物馆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农业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园内,占地面积庞大,展示了中国农业的历史和发展。

参观农业博物馆的第一站是生物科技馆。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未来的农业科技和现代化农业技术。

馆内有各种展品,展示了农业装备、种植技术和农作物改良的最新成果。

通过观看展览和实地参观,我们了解到了农业科技如何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保护环境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农业历史馆。

在这个馆内,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了解到,中国农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农民的智慧和辛勤工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馆内陈列着古老的农具、种子和农田模型,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场景。

这些展品使我们对中国传统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业的重要性和中国农民的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农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

农业不仅仅是种植和养殖,它还与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和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馆内的展品和资料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让我们认识到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农业博物馆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帮助我们增强了对农业的理解和尊重,并激发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兴趣。

参观北京农业博物馆是一次有益的经历,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农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

通过参观展览和学习农业知识,我们对农业科技和农村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次参观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更多的人参观农业博物馆,能够更好地关注农业问题,并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参观北京农业博物馆,我们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