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练习与习题及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练习与习题及答案

1.食物到哪里去了1.我来填一填:(1)人的口腔内有,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等营养物质。

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分解成为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2.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的名称。

3.慢慢咀嚼馒头或面包,仔细感觉它在嘴里发生的变化,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参考答案1.(1)唾液腺(2)蛋白质脂肪淀粉能量2.3.感觉馒头或面包变甜了。

这是由于里面的淀粉变成了麦芽糖的缘故。

2.我们的呼吸1.我来填一填:(1)呼吸是生物体吸取,呼出的过程。

(2)消化器官吸取的与呼吸器官吸收的在人体内“”,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看图片,你知道这些呼吸器官的名称吗?3.查阅资料,调查吸烟的害处。

4.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5.调查生活中危害呼吸器官的因素有哪些,并提出保护呼吸器官的建议。

参考答案1.(1)氧气二氧化碳(2)养料氧气燃烧2.3.略。

4.石灰水变浑浊。

提示:澄清的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5.危害因素有吸烟、大气污染、环境不卫生等。

建议:(1)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能力;(2)预防感冒;(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保持空气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4)不要吸烟,以免烟中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损害。

返回3.心脏和血管1.我来填一填:(1)心脏位于胸腔侧。

它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差不多。

(2)心脏的内部有4个腔。

分别为、、、。

(3)是血液在全身中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在人的全身。

(4)血管分为、和。

2.写出心脏的各部分名称。

3.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查阅资料,说一说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4.我们经常听到“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这句广告语。

小学科学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5课电磁铁(一)

小学科学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5课电磁铁(一)

小学科学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5课电磁铁(一)电磁铁- 引领科技世界的神奇力量导语:电磁铁,就如同科技世界的一把万能钥匙,它的神奇力量正深刻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在小学科学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5课中,我们将一起探索电磁铁的奥秘,了解它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一、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磁铁的外形和普通铁物件类似,但其内部却运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来产生磁力。

它主要由铁芯、线圈和电源组成。

1. 铁芯:铁芯是电磁铁的核心部分。

它通常由铁制成,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

铁芯的作用是集中磁场线,增强磁场强度。

2. 线圈:线圈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绕组,通常由铜线制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将产生磁场。

线圈的绕组数目越多,磁场越强。

3. 电源:电源是为电磁铁提供电流的能量来源。

可以使用电池或接通电源来提供电流。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中的电子流动产生磁场。

磁场与铁芯相互作用,使得铁芯成为临时磁体。

根据磁性吸引的原理,电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体,如钉子、铁屑等。

当断开电流,磁场也随之消失,电磁铁不再有吸引力。

二、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磁铁的应用广泛,我们可以在各个领域中看到它的身影。

1. 电磁铁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你知道汽车的喇叭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吗?它正是利用了电磁铁的吸引和释放原理。

当我们按下汽车方向盘上的喇叭按钮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吸引铁片,铁片和发声膜碰撞,发出声音。

类似地,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也广泛应用了电磁铁技术。

2. 电磁铁在家电中的应用:电磁铁在家电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电风扇的电机里有一个旋转部件,它正是由电磁铁带动的。

再比如,洗衣机中的传动部分也使用了电磁铁来控制。

此外,电磁炉、电动剃须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家电设备中都能看到电磁铁的身影。

3. 电磁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电磁铁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电磁铁可以用于移动与吸附材料,实现自动化生产;同时,电磁铁还可用于分拣、搬运物料、吊装等需求中,提高工作效率。

2022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分组实验15个

2022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分组实验15个

2022年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分组实验15个1、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空气中含有氧气。

实验器材:水槽、蜡烛、饮料瓶、火柴、玻璃、小刀。

实验步骤:(1)、用小刀把饮料瓶的底部割掉。

(2)、把蜡烛固定在玻璃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

(3)、再用无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迅速拧紧。

(4)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蜡烛慢慢熄灭,饮料瓶里的水位上升。

燃烧时耗去一部分氧气,瓶内空气总量减少,水位上升。

实验结论:水位上升填充氧气所占的空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

2、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器材:氧气4瓶、火柴、酒精灯、木炭、小木条、燃烧匙、石灰水。

实验步骤:(1)、用眼睛观察氧气(2)、用鼻子闻一闻氧气。

(3)、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器材: 小苏打、白酷、蜡烛、矿泉水瓶、塑料软管等。

实验步骤:(1)、取一只玻璃杯,放入3匙小苏打。

(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白醋。

(3)、待泡沫开始下降时盖上玻璃片。

实验结论:完成二氧化碳制取。

4、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名称: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器材: 玻璃杯、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步骤:(1)、取一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2)、沿杯壁小心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

(3)、盖上玻璃片摇晃集气瓶。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名称: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实验器材: 砖块、木条、酒精灯、夹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
分组
手持移动灯彩色纸橡皮筋
10
加快蒸发的实验
分组
毛玻璃片酒精灯等
11
水的沸腾实验
分组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12
水蒸气凝结的实验
分组
烧杯毛玻璃片夹子酒精灯
13
霜的形成模拟实验
演示
金属筒冰块盐
五年级下册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主要器材
1
凸透镜作用的实验
分组
凸透镜激光笔等
2
凸透镜有成像功能的实验
分组
凸透镜及支架成像屏及支架蜡烛
分组
杠杆尺测力计钩码
11
定滑轮作用的实验
分组
定滑轮及支架测量力计钩码
12
动滑轮作用的实验
分组
动滑轮及支架测量力计钩码
13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
分组
滑轮组及支架测量力计钩码
14
齿轮传动的实验
分组
齿轮组及支架
15
轮轴作用的实验
分组
轮轴及支架测量力计钩码
六年级下册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主要器材
1
单摆的摆动规律
分组
蒸发盐水的实验
分组
蒸发皿支架酒精灯石棉网
2
指导观察细胞
演示
生物显微演示装置玻片标本
3
观察细胞
分组
学生显微镜玻片标本
4
分组
5
观察细菌
分组
显微镜细菌装片
6
卵石的形成模拟实验
分组
塑料瓶新打碎的小砖块
7
检验矿物的硬度
分组
矿物标本小刀等
8
测量速度
分组
直尺卷尺停表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K12学习】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小学科学下册教案单元《凸透镜》教学计划单元分析: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入人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光的秘密。

在《凸透镜》中,孩子们会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自制望远镜,领略神奇的折射现象;在《照相机和眼睛》中,孩子们将通过制作照相机和眼球模型,揭开它们成像的奥秘。

本单元教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条目如下:科学探究:1.能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物质世界:1.了解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生命世界:1.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映;注重个人保健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本套教科书的“魂”,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

本单元的探究活动趣味性很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能仅满足于把实验搞得热热闹闹,而要启发学生做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而且,也不应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因为知识结论之于科学方法,永远犹如金子之于点金指。

二、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一系列简单的光学实验;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3.尝试制作望远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科学知识:1.了解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2.基本了解眼球的构造,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3.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4.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1.凸透镜教材分析:玩放大镜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如果让学生一下子说出光的折射是怎么回事,他们恐怕很难说清楚。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电磁铁(一)》优质教案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电磁铁(一)》优质教案

最新2022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电磁铁(一)》优质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5课【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播放提前录制的视频(本班同学举行电动小车比赛,以电铃声为信号,铃声响比赛开始,第二次铃声响比赛结束)。

2.提出问题:电铃为什么能响?电动小车为什么能跑?它们内部有什么装置吗?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对于电动小车比较熟悉,能够知道其内部装置,但是对电铃的内部装置所知较少,不管同学们回答什么,教师都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及时做好引导。

)3.引导学生猜想假设。

提出问题:马达是怎么工作的?它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自由发言,大胆猜测。

(是否需要引导学生猜测电铃内部构造,要根据上面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教师的导入语言也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认识电磁铁。

1.谈话:“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同学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电铃内部又有哪些跟小马达一样的装置呢?我们利用“解暗箱”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拆开我们准备的电动小车和电铃,观察它们的构造。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拆分时注意保护部件完整。

(2)把拆分的部件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3)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拆分小马达和电铃这个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好工具并做好指导。

拆解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线圈和铁芯上来,使学生拆解实验具有针对性。

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课《细胞》ppt课件

春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下第1课《细胞》ppt课件
生长
分化
细胞分化是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各自特有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的过程。
那么,细胞是能永远繁殖、永远生长、不会衰老和死亡的吗?
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体内的细胞也经历了它的一生-----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温馨提示
要想清楚地看清细胞,需要通过显微镜来观察。
探究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大家还记得细菌的结构吗?
请大家来观察一下洋葱表皮细胞
细菌与细胞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细菌没有细胞核,细胞有细胞核
我知道:细胞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的。
交流一下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吧!
请观察其他动植物、人体的细胞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一、说一说:关于细胞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辨一辨:1.植物体同一部分,不同作用的细胞,形状、大小不相同。( )2.动物体和人体细胞形状,大小相同。( )3.细胞有生长、繁殖、变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4.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
四、整理8.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注意事项》:1、严忌单手提取显微镜。 2、若须移动显微镜,务必将显微镜提起再放至适当位置,严忌推动显微镜(推动时造成的震动可能会导致显微镜内部零件的松动,切记!!),使用显微镜请务必小心轻放。 3、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4、转动旋转盘时务必将载物台降至最低点,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刮伤接目镜之镜头。 5、观察完一种材料,欲更换另一种材料时,务必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点,换好玻片后再依标准程序重新对焦,切勿直接抽换标本,以免刮伤镜头或玻片标本。

《有趣的溶解现象》(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1

《有趣的溶解现象》(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实践活动《有趣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逐步认识“溶解”现象。

能力目标:学生参与提出猜想、验证、应用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能力。

数学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学会用数据统计与分析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地对比、分析,并对溶解现象的实验结果达成共识。

教学难点:操作时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盐水的体积);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具准备:食盐(7袋)、石块(1)、搅拌棒(7)、水(7)、抹布(6)、大小烧杯(8)、实验记录单(6)、冰糖块(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1、皇冠的体积谈话:同学们,上课开始,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预设:用一根杠杆能挑动地球;投石机,凹透镜,排水法测量皇冠的体积。

谈话:对,其中最精彩的数学故事,就是来自于生活的排水法测量皇冠的体积。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微课展示)谈话:刚才的微课,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溢出水的体积=皇冠的体积。

预设:1、我们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2、在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

谈话:只要在数学课堂上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成为跟阿基米德一样聪明的人。

2、石头的体积谈话:请大家看,老师手中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不是规则物体?预设:不是。

谈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这个石头的体积?汇报:可以谈话:给大家十秒钟的时间,思考并组织语言,然后同位之间说一说怎么利用排水法测量石头的体积?两人一小组,配合展示:先找一个量杯,量出一定量水的体积,然后把石头完全沉没于水中,量出石头和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和石头的体积-水的体积=石头的体积。

15调查家乡植物(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15调查家乡植物(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15调查家乡植物(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调查家乡的植物。

这一部分是五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中的“调查家乡环境”单元的第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植物的种类、形态、生长环境等。

2. 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3.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如身高、叶面积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 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植物,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经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本节课的学习。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植物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技能。

培养学生对家乡植物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植物学知识水平。

培养学生对家乡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对家乡植物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他们喜欢探索和发现,对身边的自然环境充满好奇。

然而,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是,他们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了解还不够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

但是,他们的观察和记录技能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家乡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关心家乡的环境,愿意为家乡的植物保护做出贡献。

但是,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培养。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是青岛版小学教材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五年级学生所需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根据该教材的内容,为您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自然界中的力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有关力的概念和种类,比如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他们将了解到力是一种物体相互作用的效果,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力的存在。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关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传播过程。

第三单元:声音的传播学生将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他们将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

第四单元:天体运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星球和太阳系的知识。

学生将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并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

第五单元:物质的存在形式学生将学习物质的存在形式和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他们将了解到物质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并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状态的变化。

第六单元:花卉和树木这个单元将介绍有关花卉和树木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学习植物的特点、组成部分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简单电路学生将学习有关电路和电流的基本知识。

他们将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现象。

第八单元:科技改变生活这个单元将介绍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生将学习科技的定义和分类,并了解一些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和便利。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册科学,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他们将了解自然界中的力、光、声音、天体运动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些现象。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和作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将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并学会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课海洋世界1.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掌握海洋的重要性及对人类的影响。

-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2. 教学重点:- 掌握海洋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进行海洋保护的讨论。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海洋动植物实物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海洋景观,引发学生对海洋的兴趣。

(2) 感知活动- 通过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海洋吗?"引导学生对海洋的概念进行认知。

(3) 探究活动- 准备一张海洋地图,指导学生查找青岛所在的位置。

- 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如辽阔、深邃、波浪起伏等。

(4) 讲解和讨论- 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交通、气候调节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行为可能对海洋造成伤害?如过度捕捞、海洋垃圾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海洋的方法和措施。

(5) 小结和拓展-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 提出拓展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海洋?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6)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的小短文。

- 提醒学生使用所学知识,阐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建议。

第二课植物的生活1.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并认识它们的生活环境。

2. 教学重点:-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 学习辨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3.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 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植物。

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及图片资料。

- 不同类型的植物标本或图片。

5. 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2) 感知活动- 示范给学生展示一棵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组成部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素养抽测实验及器材清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素养抽测实验及器材清单
9
电磁铁有磁极吗
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
10
电磁铁的磁极能改变吗
(一)电磁铁、导线、电池、电池盒、开关、指南针
(二)铁芯(铁钉或铁棒)、导线、电池、电池盒、开关、指南针
11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吗
(一)曲别针、铁芯(铁钉或铁棒)、导线、开关、电池盒、电池。
(二)曲别针、电磁铁、导线、开关、3个电池、电池盒
(二)玻璃杯、烧杯、玻璃片、小苏打、白醋、药匙、火柴
5
二氧化碳有哪些特点
烧杯,蜡烛,玻璃片,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澄清石灰水,火柴
6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
砖块,酒精灯,火柴,木条,长纸条,镊子(或坩埚钳)
7
用“纸锅”可以Leabharlann 水吗酒精灯、三脚架(或铁架台)、石棉网、火柴、纸杯、水
8
电磁铁的磁性
铁钉、带绝缘皮的细电线、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曲别针(或大头针)
15
怎样防止铁生锈
三根相同的铁钉、三根相同的试管、水、干燥剂、凡士林
16
17
18
19
20
小学科学素养抽测实验及器材清单
12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盆栽、黑色卡纸、曲别针、大小烧杯两个、培养皿、镊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碘液、酒精、锥形瓶、清水、湿抹布等。
13
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
蜡烛、托盘、火柴 、烧杯、镊子、澄清石灰水
14
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试管、试管架、镊子、橡胶塞、托盘、药匙植物油、干燥剂、蒸馏水、铁钉、棉花等。
序号
实验名称
推荐使用实验器材
1
骑车时带头盔可以保护脑吗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_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_全册

全册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二)、分目标A、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C、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二、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由“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五个单元以及“研究与实践”组成。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水的沸腾过程引言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水的沸腾现象以及液体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水的沸点和沸腾的原因。

材料•水壶•水•加热器(火炉或电炉)•温度计•记录表格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水壶清洗干净,确保壶内没有杂质。

2.用水将壶填满,确保水位不超过壶的容量。

步骤二:加热水1.将水壶放在加热器上,打开加热器。

2.随时观察水的变化,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记录下水开始变热的温度。

步骤三:观察水的沸腾过程1.当水开始变热后,观察水面上是否有气泡产生。

2.记录下水开始冒气泡的温度。

3.继续观察水的变化,直到水开始沸腾。

4.记录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实验结果我们根据实验记录得到以下结果:温度(摄氏度)事件开始变热开始冒气泡开始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当水开始变热时,温度逐渐上升,水面上开始冒出气泡。

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沸腾,水面上涌动着大量的气泡。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开始冒气泡。

2. 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水开始沸腾,水面上涌动着大量的气泡。

3. 沸点是指液体在一定压强下快速汽化的温度。

实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水的沸腾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沸腾的水,了解沸腾的原因和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此外,通过进行科学实验,我们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了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参考资料•无致谢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有机会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

感谢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实验器材。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1:我的猜想: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重新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重新加入少量唾液,并容器。

2、将两支试管放进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重新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什么变化,没有重新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出蓝色。

我的结论:唾液对淀粉存有消化促进作用注意事项:1、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2、加入碘酒后摇匀。

链接:1、由于淀粉具备碰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瓦朗赛县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

而重新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变成了麦芽糖,所以没变蓝。

2、如果淀粉没全然反应,则可以显出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浓。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回应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我的悖论:人体吐出和hinet的气体不相同实验步骤:1、用排洪法搜集一瓶人hinet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冷却弱化,并很快点燃。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1链接:1、排洪集气法搜集二氧化碳:挑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劈开砌汪,好像着公在水槽中,然后刮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进广口瓶内,用手扶居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洪挑气法搜集一瓶hinet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抽出,口朝上放到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

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五年级上册1、声音的产生实验一、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实验器材:水槽、音叉、小铃铛、气球、烧杯、泡沫小球、水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五、注意事项:音叉敲响后要立即插入水中,小铃铛摇响后马上靠近泡沫小球.这样,实验现象才明显.2、声音的传播实验一、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知道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二、实验器材:小闹钟、塑料袋、水槽、玻璃钟罩、抽气机、小锤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五、注意事项:如果没有真空钟罩,可以把发声体〔小闹钟〕放在加热后的容器里〔空气稀薄〕,通过与加热前的声音相比较,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3、木材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木材的特点.二、实验器材:不同的木材、放大镜、酒精灯、导线、电池、小刀、锤子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木材有纹理;易燃烧;不同木材软硬程度不同;干木头不导电,湿木头导电;大多数木头会浮在水面上,少数木头会沉入水中.五、注意事项:1、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2、检验湿木头是否导电,可用电流表来验证.4、纸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对比的方法探究纸,知道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二、实验器材:牛皮纸、宣纸、卫生纸、复印纸、信纸、复写纸、书本、纸箱、贺年卡、纸杯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根据观察、实验总结各种纸的特点.五、注意事项:1、鉴别纸的软硬度时注意用到安全.2、做纸的吸水能力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除纸质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如同样的杯子、杯中同样多的水、纸条同样长、纸条吊的同样高、纸条要同时插入水中、插入水中的部分要同样深等.这样便于比较不同的纸吸水能力的强弱.5、陶瓷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陶瓷的特点.二、实验器材:碎瓷片、木锤、小刀、纸、酒精灯、镊子、导线、电池、瓷汤匙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陶瓷具有光滑,比较坚硬;易损坏,碎片锋利;不怕水,不导电,不能燃烧;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五、注意事项: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6、金属的特点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金属的特点.二、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开关、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金属有光泽;易传热;易导电;具有延展性.五、注意事项:实验前,强调用刀、锤子、酒精灯的使用等方面的安全.6、蒸发实验一、实验目的:认识蒸发现象,会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二、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纱、支架、表三、实验步骤:1、蒸发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2、怎样加快蒸发.四、实验结论:1、水蒸发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2、利用加热、增大蒸发面积、有风都可以使水蒸发的快一些.五、注意事项:注意做对比实验时的水量要同样多.7、沸腾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二、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的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五、注意事项:1、装入烧杯内的水以半杯为宜.2、提醒学生水在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烫伤.3、温度计液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8、凝结实验一、实验目的:能设计对比试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认识凝结现象,知道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原因.二、实验器材:相同大小的玻璃杯2个,玻璃片2块、热水、酒精灯、火柴、小镜子、小瓷盘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水蒸气在遇冷的情况下才可以凝结成水.五、注意事项:作对比实验时的几个相同: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玻璃片相同、盖玻璃片时间相同.五年级下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二、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五、注意事项:1、向试管中加入的应是稀淀粉液,加入的量在试管的三分之一左右.2、如果时间不够,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淀粉没有反应完全,则也会显示蓝色,但蓝色要比未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淡.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二、实验器材:玻璃管、集气瓶、烧杯、火柴、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等.三、实验步骤:方法一:方法二:四、实验结论:人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是不同的,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在不停地呼吸,说明人生存需要大量的氧气.五、注意事项:1、实验中的方法一收集呼出的气体采用的是排水取气法.2、实验中方法二中的两只玻璃管带有橡胶塞,直玻璃管要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而弯玻璃管不要插入,弯玻璃管用来吸气,直玻璃管用来呼气.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二、实验器材: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利用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 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 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五、注意事项:做此实验室内光线不宜过亮,凸透镜和纸屏的距离大约在50厘米左右,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4、斜面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二、实验器材: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五、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5、杠杆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二、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三、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四、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五、注意事项:把杠杆尺组装好后,首先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6、滑轮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知道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二、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没有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五、注意事项:注意实验过程中测力计的使用.7、齿轮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二、实验器材:齿轮〔大、中、小各一个〕、支架.三、实验步骤: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用手拨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速度.四、实验结论: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转动的速度、改变运动的方向.。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热传导》实验报告单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热传导》实验报告单

《热传导实验》报告单
试验一:验证猜想
1.热水倾倒时注意安全,不要争抢。

2.注意团队合作,每个同学都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时轻拿轻放。

3.实验过程中,不要打闹完,保持安静。

完成试验后,填写实验记录单,举手示
实验二:热是怎样在杯壁中传递的(演示实验)
1.注意团队合作,每个同学都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不要打闹完,保持安静。

完成试验后,填写实验记录单,举手示
2.
1.热水倾倒时注意安全,不要争抢。

2.铜棒和铁棒不要紧挨一起。

3.实验时轻拿轻放。

实验过程中,不要打闹完,保持安静。

完成试验后,填写实
验记录单,举手示意。

斜面实验改进

斜面实验改进

斜面实验改进与创新方案教材分析:《斜面》是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节,是我们认识的第一种简单机械。

虽然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广的一种简单机械,但究竟什么是斜面、为什么要用这些斜面、斜面在生活中都有哪些隐形的应用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

本课按照“做中体验——探究发现——交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编写,介绍了有关斜面的知识。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他们可能在图片或视频中看见过通过斜面搬运货物,甚至有些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

学生们生活中对于“斜坡”这些感性的认识,为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方面:认识像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法与学法分析为了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实验创新:教材中原有设计是: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叠放在不同数量的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一个重物拉上去,用测力计测量拉力的大小。

这样的实验设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搭建成的斜面稳定性不是太好,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可能导致木块滑动。

对实验数据的读取造成影响。

2、由于是几块木块叠放,并且木块的厚度不足,所以造成坡度调节不大,实验现象不明显。

3、学生在拉小车的过程中,力度不容易掌握,导致小车不能匀速运动,所以在读取数据时容易发生偏差。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下的改进:1、将木板安装在多孔支架上,形成斜面,斜面比较牢靠。

2、选择支架上的某一对孔,就可调节斜面坡度,坡度的大小差距非常明显,可以给学生们一个很直观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注意事项: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在往集气瓶里吹气。

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取一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从一侧推过盖严,倒着立在水槽中,然后掀起瓶口,把胶管一端伸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吹气,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把瓶口盖严,将瓶子取出,口朝上放在桌上。

2、可以直接用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看是否变浑浊的办法检验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

具体方法如下:在广口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用胶塞固定直玻璃管和弯玻璃管,首先通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的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观察石灰水变化,再通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吗?通过资料提示可以知道,呼出的二氧化碳多。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像小;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像大。

实验6: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

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实验9: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

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其中一个有水,另一个没有水。

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

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

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量的水。

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

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0: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几个大豆种子、水、棉纱布、两个瓷盘。

实验步骤:1.将同样的几粒种子分别放在瓷盘里,倒入相同、适量的水。

并覆盖棉纱布。

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

3.坚持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大豆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水不宜过多。

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

实验13: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

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记录读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均匀运动,记录读数。

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高的二、三、四块木板,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

4、对比分析所得数据。

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

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实验14:制作螺丝钉模型
实验材料: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

实验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色。

2、均匀的缠在铅笔上,形成螺纹。

3、其他的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螺纹。

4、比较螺纹疏密与什么有关实验结论:三角形斜边越长,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使用越省力。

实验15:杠杆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

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左右两边各挂一个钩码。

3、调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4、记录比较数据,看有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16:滑轮的作用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细绳、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

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

3、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