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oc

合集下载

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精选8篇)

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精选8篇)

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精选8篇)大学生应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结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精选8篇),仅供参考。

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1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这些从小在社会和家庭的呵护下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也极其自然的把自己标记为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将来一定生活在社会的上层群体,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实践调查与统计为了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我在我家所在地区发起问卷调查,共收回82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对价值的判断依据”“该如何取得成功”“对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帮助他人的做法怎样看”“对以后所从事岗位的期望”“择业时更注重什么”“毕业后怎样决定就业地”“是否做过兼职”。

现对问卷分析统计如下:1)对于“对价值观的判断依据”25%的大学生认为价值决定于对社会的贡献,35%的大学生认为价值决定于社会地位,40%的大学生认为价值决定于金钱的多少。

2)对于“该如何取得成功”19.7%的大学生认为要靠自己的奋斗,21.1%认为以自己努力为主,利用他人为辅。

32.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要努力,但也要靠别人的帮助,21%的大学生认为以利用他人为主,自己努力为辅,5.3%的大学生认为顺其自然。

3)对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帮助他人”40%的大学生持不愿意观点,30%的大学生认为如果将来可能有用得到他的地方就愿意帮忙,1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这样做。

4)对于“对以后岗位的期望”21%的大学生希望专业对口,23%的大学生认为能找到工作就行,34%的大学生认为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22%的大学生认为非本专业不干。

5)对于“择业注重什么”15%的大学生认为要符合自己兴趣爱好,30%的大学生认为要能发挥自身才能,35%的大学生认为要收入高,福利好,20%的大学生认为要选择知名度和社会地位高的公司。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塑造。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视个人发展和成长。

他们普遍认为成功不仅仅是指金钱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个人能力。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益于个人成长的活动和课程,而不是仅仅追求名利。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程度也较高。

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关爱他人的态度,表明他们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调研也显示,当代大学生更注重平等和多元化。

他们对待不同群体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包容,更加重视性别、种族、宗教等各种多元化因素。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不应该因为个人身份而受到歧视。

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追求更加多元和包容。

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更加开放、包容和注重社会责任感的特点。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平衡,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希望通过这份调研报告,
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并为大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摘要:新时期下国际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本文初步研究了有关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希望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价值观高校辅导员教育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面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所呈现的新变化,应如何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高校辅导员必须深思的问题,也是关乎大学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浅显的研究,不足之处,还请专家指导。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且追求个性自由,具有竞争意识。

但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系统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

具体表现为:1.1 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绝对的一元化,而在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标准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具体表现在:很多当代大学生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不求回报,甘愿奉献”等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漠视,表现出崇尚自我,只图回报,更有甚者表现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他们在个人与社会、索取与奉献等方面不知偏向何方,力图找到其平衡点,但大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多的趋向社会和个人利益并重。

多元化价值取向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提供了更多空间,但如果选择错误或是过于偏激,则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高校教育持续稳定发展。

1.2 价值取向呈自我化趋势发展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最富裕,国家经济最强盛的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容易受到家庭的溺爱,都是温室里成长的花朵,经不起风尚雨露,因此容易形成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概括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引领当代社会发展、凝聚共识的重要思想武器。

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增进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进行研究。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 其中“三个倡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辩证关系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国家层面,我们要建设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集体层面,我们要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观。

第三,在个人层面,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和友善互助。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又容纳了历史文化传统和对未来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了逻辑上的完善性、内容上的层次性、表述上的开放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大学生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对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实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

一方面,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体现了价值性原则,才能真正为大学生所认同。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精品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精品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一、职业价值观的内涵职业价值观又名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附属概念,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论题。

西方国家研究职业价值观比较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

90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日益成为热门。

虽然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文献相当多,但却没有一个学界认同的操作性定义。

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例外维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但职业价值观基本的内涵是一致的。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严重组成部分,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俗话说:“人各有志。

”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1.大学生的职业需要呈现多样化。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市场经济的富强发展,我国兴起了许多新兴行业,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兴职业,相应的也就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形势下各种经济成分的不断涌起,大学生择业时对职业选择的考虑也就不仅仅是原来的墨守陈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充分体现了就业的竞争机制,使大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醉心、性格、特长、愿望等自身的实际条件挑选各种工作岗位,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

2.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多数以自我价值为主。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内心关于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和严重性的认知倾向。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人生活动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i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这集中表现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十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首先要符合个人兴趣的、能发挥个人才干实现自我价值的。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友善是个体善意的真性情之合理表达的一种高贵品质,同时也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处理社会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主要是在习得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来养成和维系。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明道德构建的发展脉络中,友善的印记清晰可见。

党的十八大之后,友善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价值观其他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

友善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友善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友善与西方伦理学中的友爱、资产阶级所谓的博爱以及时人屡屡为之辩护的伪善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彰显了时代精神。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立什么样的“德”很重要,如果解决不好这个问题,立德树人就会流于笼统和空泛。

友善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它辐射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是大学生的基础之德,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成长,对于高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育,对于全社会向上、向善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在转型期表现更为突出且已投射到大学校园的,与友善相悖的冲突、失范、乱象与隐忧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

友善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友善价值观的不断变迁,其培育工作相继经历了在探索中面临困境、在困境中迎接挑战、在挑战中选择坚持、在坚持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这一曲折前行的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多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培育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第二,大学生对友善价值观的践行意识比较强烈:第三,高校友善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发挥比较明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学校应 充分 重 视教 学软 件建 设 。 同时 , 要 鼓励 教 师根据 自身 特点和教学需要 , 制作教学软件 , 有条件 的学校也可以成立 开发组 , 让教师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软件研发 , 以此促进电 化教 学 的开展 。
高 局 飞, 吴成炎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 1 5 4 0 0 )
摘要 : 当代 大 学生肩 负着 民族 的希 望和 未 来 , 承担 着祖 国和 历 史 的重任 。加 强 大 学生 价值 观教 育 , 不仅在 于使 他 们本 身
树 立社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 更主要 是 让他 们 辐射 全社 会 , 从根 本 上 引领 社会 的 发展 。


造 有效 课 堂 , 应用 媒体 技术 的能 力有 待 于进 一步 提高 。 针对 目前 现状 ,我们 认 为需 要从 以下 几 个方 面 加强 我校 教 师 的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 . 转变观念 ,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 不仅仅是用媒体 ,而且包含 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观 念、 教学理论来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 , 通过媒体的合理运用 促进 教学 过程 的最 优化 ,其 中思 想 意识 的转 变是 至关 重 要 的。教师应根据学校的信息技术实际 ,结合新课程教学需 要, 开 展 多 层次 的信息 技 术研 究 , 特 别 是 在课 程 整 合 、 教 学 设计 、 教学方法以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等方面 , 需要 教师 积极 探索 和 努力 实践 。
与行相分离 , 道德追求不强烈 , 道德修养不完善。 3 . 强烈的自我意识 ,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当少数人面对 其个人利益与他人 、 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 他们会强调以个 人利益为中心决定其价值取向与价值 目标。 4 . 盲 目的学 习观和职业观 。部分 大学生 以“ 混文凭” 、 “ 轻实践” 盲 目跟风 , 不 以事 实情 况 设计 合理 的学 习规 划 和 职业规 划 。 以个 人需 要 为 中心 , 以实 用有 效 为价值 目 标 的自 我设 计 方 向和 功利 主义倾 向。 5 . 缺乏严肃认真的交际观 、 爱情观 、 消费观 。部分大学 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 趋 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 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 , 呈现“ 物质 化” 趋势 和 “ 游 戏化 ” 味道 。追 求 消费 时 尚 , 消 费行 为往 往 强 调个性和象征性 , 求新求美求变求异 。超前消费 、 攀比消费 和冲动消费严重 , 注重身份 , 讲究情调 , 从而导致享乐主义 、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

作者简 介 : 杨 向荣 , 青 岛理工 大学人 文学院教授 ; 薛 诚, 青 岛理工 大学商 学院副科级 辅导 员。 ( 山 东 青 岛
2 6 6 0 3 3 ) 中图分类 号 : G 6 4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4 ) 0 2 - 0 0 1 0 - 0 2
堂整塞堡里墨塑墼! ! !
总第4 7 5 期
当代 大 学 生核 心价 值 观 研 究
口 杨 向荣 薛 诚
摘 要 : 当代 大 学生核 心价值 观 是指 能 够体现 当代 大 学生群体 根 本利 益 、 反 映 当代 大学 生群 体价 值诉 求 , 对 3代 " - 大学 生成 长 、 成 才起 有 益 的维 系与推 动作 用 的 思想观 念 、 价值 取 向 和道 德标 准 。 当代 大 学生 核 心价 值观 作 为社 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 横向” 的有机 组 成部 分 , 其价 值 构建 包含 国 家、 社会、 个人 三 个层 次 的 内容 , 即“ 科学” 的 国家 层次。 “ 公平” 的社 会层 次和 “ 理想 、 善学” 的 个人层 次 。这 三个层 次 系统 、 有机 地构 成 了 当代 大 学生核 心价值 观 。 关键 词 : 大学 生 ; 核 心价值 观 ; 三个层 次
社 会 主义 核 心价 值 观 的普 遍共 性 基础 上 , 根 据 大 学生 群 体 的“ 特殊 性 ” 而形 成 的核 心 价值 观 , 包 含 大 学生 群体 纵 向的
国家 、 社会 、 个人 三个 层 次 的价 值 追求 , 是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观 的有机组 成部 分 。 3 .当代 大 学生核 心价 值 观 是 当代 大学 生核 心价 值 体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2)第一、加大增量与存量调整力度,扩大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第二、消除供需的政策抑制促进自主供给与需求的实现;第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围绕职业路径科学设置专业;第四、实施人力资本补偿机制扩大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第五、积极建设就业市场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此外,应建立全面政策分析评价系统,确保政策干预取得积极效果。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 [篇2]一、职业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功的象征。

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更是青年的一个重要抉择。

人们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对他们的职业选择、工作目标、努力程度、自我实现等有着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和人生观的确立,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在国外,职业价值观既用于指学生的择业观,也指已参加工作的人员的工作价值观。

但是,两者所反映的人的价值倾向是一致的,这是由价值观是人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倾向的性质决定的。

我国学者在研究职业问题时,也常用“职业观”、“择业观”、“择业倾向”、“择业价值取向”等术语来描述青年的职业价值观,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

二、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特点的表现和反映。

价值冲突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而价值冲突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涌起、思想观念的碰撞,也对个体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了影响,使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矛盾和冲突。

1.自我实现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职业价值观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变化,主体需要的强度决定了此种职业价值观的强度。

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当前青年职业选择的一个主导需要。

但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导价值取向要求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是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社会需要。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途径。

在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接着探讨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认同度的建议。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结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 认同, 影响因素, 提升途径, 案例分析, 结论, 展望, 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社会思潮、规范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核心价值取向,也有助于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弘扬。

本研究拟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观念,为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提供参考。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文章首先对价值观的定义、形成机制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重点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改革、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高校德育工作和社会价值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的传播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益参考。

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理论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情感倾向以及人生目标的设定。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基础理论主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体等是他们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在这些环境中,大学生不断接触并学习各种价值观念,通过模仿、认同和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结构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都在不断提升。

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判断也在不断深化,他们开始更加理性地审视和选择价值观。

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心理过程对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例如,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需求层次越高,其对价值观的追求也就越高级。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这促使他们追求更加高尚、深远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 ,他们 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科学文化 素质 ,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德素质及健康状况都直接关系到 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的战略要求;是党 赢得青年、培养青年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 自身健康成长、成 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
( 一 )缺乏新 的教 育理念 长期 以来 ,在对学 生开展价值观 教育 的过程 中,只重视 显性 教育,即把价值观教育 当做一 门课程 ,一 门知识 ,刻意 强调教育的唯一正确性 ,教育 的 目的性丝毫不加掩饰 ,造成 学生对价 值观 理论的死记硬背 :在教育方法上大多采用 正面 灌输 和说教,没有从社会发展要求 、学生身心特征及 实际需 要 出发选择适合并有效的价值 观教育 的方法 、手段 。 ( 二 )缺 乏差异性和层次性 过去的学生价值观教育方法往往是采取一 刀切 ,漠视学 生群 体成 员的层次性和个体 的差异性 。在价值观教育 中,对 所有 成员作相同的要求 ,没有把道德的广泛性 、层 次性和差 异性相 结合,没有把要求什么和提倡什么区别开来 。这种缺 乏层 次性 和差异性的价值观教育 ,必然使得学生 的价值观教 育效果欠佳 。 ( 三 )缺 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中只重视 显性 教育 ,教育方式 比较单一化 ,把价值观教育单一 的看成 是一 门课程 ,一门知识,只强调教育的正确性 ,不重视在教 育过程 中能否对 学生身心特 征、思想状况产生积极 的影 响, 不能形成有效 的价值观 教育方法、手段。造成学生只会对价 值观 念 的死记 硬背 ,根本 不 能有效 的理解 并做 出正确 的判 断 ,使得价值 观模 糊,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不愿意接受 教育或 即使接受教育也达不到预期 的教育 目标 。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智库时代·84·智谋方略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廖佳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要:高校毕业生是祖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发展的主力军。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与否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就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6-0084-002我国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自1999年开始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

虽然这一政策带来了国民素质提高、经济发展等积极影响,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并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点。

(一)“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价值观逐步形成就业是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大学生从学生到社会一份子角色的转变。

大学初毕业,许多学生仍处在一片慌乱和迷茫的状态中,“先就业,后择业”也就成了他们解决难题的一个有利办法。

这一职业价值观念是大学生应对当前复杂问题的缓兵之计,但“‘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缺乏科学性。

实践也证明,该择业观既不利于大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稳定就业和其职业生涯的发展,也给企业的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不利于双方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可见,“先就业,后择业”的职业价值观并不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就业目标不确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处于彷徨阶段,不少毕业生上班后发觉不满意,就又草草地跳向了另一份工作。

不断地跳槽不仅专业技能没有得到系统的提升,而且容易在不停地职业转换中丧失信心,在职业发展中频遭瓶颈。

再者,一般来说公司都不愿冒风险招聘频繁跳槽的员工,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当下这份工作当成事业发展的起点,工作自然也无法全身心投入,遇到一点挫折就对这份工作失去兴趣,随即选择跳槽。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分析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随之变化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大学生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最富有时代活力和时代气息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变化最具有代表性。

因此,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有着积极及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比较2004年吉首大学的价值取向问卷调查,经过调查分析,得出了当今社会大学生价值取向与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变化;调查分析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研究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辽宁省几所高等院校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达到以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为突破点,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树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

项目特色: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与2004年湖南吉首大学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相结合,通过比较得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本次调查特色之一。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调查方法:为了使数据真实可靠,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好的与十年前吉首大学的调查数据做对比,分析近十年来学生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我们采取相应8道题目与吉首大学调查问卷基本一致,从而进一步表现出这十年来价值方面的变化,后根据当代社会特色自行又设计调查问卷合并在一起共同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心理素质特点。

精益求精使数据更好反应辽宁省大学生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的整体状况,我们利用周末时间走访辽宁省内多所院校,进行分发调研。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文献综述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文献综述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文献综述研究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加剧,科技发展迅速,对外交流增多,社会思潮多元。

与之前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国外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因此,探寻他们对影片塑造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的看法和态度,不仅能够窥探出大肆流行的美剧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影视在大学生中传播的途径和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影响;价值观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及培育对策的研究“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于是,学界开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开展研究,其中有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有:韩丽颖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生成机制,研究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构问题。

杨业华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一文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了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讯息,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既富有理论性,又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从郑洁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一文中,运用多重维度,从理论层面至现实层面阐释了关于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

并根据现状,分析了网络媒体等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包括基本原则,以及传播的具体方式,增强网络媒体有效地、科学地运营机制和管理。

郑承军的《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从学理上说明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关系,从学术上说明理想信念的树立是意识形态的内在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并对理想信念、核心价值从自发到自觉的形成过程、所受社会思潮影响、构建路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境及重构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境及重构研究

的 目标 中选 择 自 己合 意 目标 的 准 则 。 随 着 中 , 他们涉 世不深 , 同时却又相对敏感 ; 他 观 、 价值观 , 社 会主义、 共 产 主 义 的 理 想 信 改革开放 的深入进行和社 会转 型的加剧 , 们大多有 着远大 的理想 , 却 又 相 对 与 现 实 念 在 一 些 大 学 生 心 目中发 生 动 摇 。 当前 在 校 大 学 生 大 部 分 为 9 0 年代 出 2 . 3 不 良 网络 传媒 文 化的影 响 大 学生 的价 值 观 越 来 越 呈 现 出 多元 化 的趋 脱 节 。 势, 传 统 价 值 观 开 始 受到 挑 战 , 很 多 大 学生 生 , 他 们 有 着 极 其 强 烈 的 理想 主 义价 值 取 开始陷入价 值观的困境 当中 。 本 文 通 过 对 向 , 关心社会改革 , 心 系 祖 国命 运 。 但是 , 随
( 包括 人 、 事、 物) 的意义、 重 要 性 的 总 评价 和 立 与 冲 突 。 总 看法 , 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是 社 会 1. 3 理想 价值 与 现实 价值 的 矛盾 成 员用 来 评 价 行 为 、 事 物 以 及 从 各 种 可 能 由 于 大 学 生 处 于 学 校 这 个 象 牙 塔 之
成 了 当 代 大 学 生在 价 值 选 择 上 的 矛 盾 、 对 又 一 波 的思 想 热 潮 。 在 各种 思 潮 的 冲 击 下 , 大 学 生 的价 值 观 发 生 巨大 的变 化 , 加 上 苏 联东欧剧变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反复 曲 折, 严重冲 击着 共产主 义的世 界观 、 人 生
教 育 心理研 究
当代 大学 生 价 值 观 困境 及重 构 研 究 ①
宋展虎 ’ 刘海峰 ( 1 . 东北 电力大 学能源 与动力 工程 学院 : 2 . 东北 电 力大学 化学工 程学 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2 ) 摘 要: 大学生正处 于价 值观 形成的关键 时期 , 其价值 观的 形成和转 变, 是整个社会价值观 变革 与整合 的一部分发展, 文化 高度繁 荣 , 各种社会 思潮 相互激荡, 部分 大学生 陷入价 值观 困境 。 文章从一个教 育者的 角 度 对 当前大 学生价值观 困境 进行 了反 思 , 并尝试 寻求 突破 路 径 。 关键 词 : 价 值 观 困境 社 会 思 潮 突破 中图分 类号 : G 4 1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1 o ( a ) 一0 2 4 1 -o 2 价 值 观 是 指 一 个 人 对 周 围 的 客 观 事 物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摘要]价值观教育在当代中国是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性课题,更是个亟待解决的实践性课题。

文章试图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域,探究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

因此,在讨论对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作一些说明。

当今的时代特征,可用“四转、四大、六多”来描述。

“四转”是指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是指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文化大汇合;“六多”是指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以下特点:开放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个性张扬,向往外面的世界;自主性——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崇尚自我,自主性较强;压力大——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心理压力、社会压力等空前增强。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笔者认为,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新教育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发展观。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

价值观教育应以人为本,不仅要按照社会要求培养人,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内在需要,不断促成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尊重学生特点,突出生活教育观。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①生活是价值观的沃土,“人总离不开衣食住行,科学家也要过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容易交流各自的价值观健康观念”。

②生活的过程就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真实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抓住所有的教育机会来进行教育。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

作者: 肖茹
作者机构: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出版物刊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9-16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人生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青少年健康;社会环境;2007年;鼓励创新
摘要: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对西安石油大学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和反思作者:校团委覃彪田虹霞种宇宏日期:2006-11-22 16:04:32阅读数:3528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在规模和水平上均有较快发展。

在新形势下,切实做好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对于促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团委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队伍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其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

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成长需求、行为特征以及形成原因,是我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的前提。

为此,校团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10月成立了大学生思想调研中心,旨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学生所思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大学生的思想调研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意识、学习状态、情感心理、文明行为、就业选择等方面。

价值观调查于2004年10月在我校大学生中展开。

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共发出问卷4000份,以当场填写、回收问卷方式进行,共回收3756份答卷,调查对象涉及14个院系4个年级的部分学生。

一、我校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在对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宽厚仁义、诚实守信等为多数同学所认同。

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45%的学生认为公民的道德意识有待增强,35%的学生认为急需增强,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他们已经认识到,道德规范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

在集体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意识。

他们关系集体和自己所属集体的荣誉,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关心个人得失。

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体现了时代精神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

但受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某些消极的、不健康的因素。

比如追求物质享受、过分强调外在环境因素等。

在人际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希望建立开放的、互利的、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方式,认识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但比较崇尚自我,强调在自我基础上和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对于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多是从自身的成才、发展需要发展出发,而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虑较少。

对于婚恋价值观,多数学生能意识到学习是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爱情,没有摆好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一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取向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他们接受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进步向上的价值观念,比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正当个人利益观念、自强自立观念、社会公正观念等。

在自身的发展上,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能够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希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两重性。

一方面他们强调个性,另一方面却容易赶时髦、随大流;一方面有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却优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和发展;一方面反对拜金主义,另一方面却对某些消极腐败现象感到无所适从。

理想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反差给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与不解,因此他们是在求新与守陈、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作判断、作选择,存在着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复杂心态,存在着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勤俭与奢侈、忠诚与虚假的矛盾冲突。

三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各色各样,说明他们的价值观由统一向多样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洪流,各种社会思想纷至沓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利益分配的重新调整,社会价值评判的多种标准,家庭与他人的影响,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选择与确立的多样化的外部因素。

就大学生本身而言,个性爱好、教育程度及对复杂社会现象认识的差异,构成了大学生价值选择与确立多样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

四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

一直以来,大学生受传统重义轻利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表现出对社会的服从,对集体的认同,但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又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欲望,从过去不言利的奉献意识到今天直接追求功利的行为,证明了当代大学生功利取向的实质变化。

论文第三部分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主要从加强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掌握大学生心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指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提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1.1 政治倾向思想政治倾向是大学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同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跨世纪青年。

他们亲眼目睹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了我国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肯定的。

中国加入WTO后,他们多数认为“新世纪的中国更加强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他们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少有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认识的成熟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社会问题的理性态度,是当代大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由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于是他们对现实进行了理性定位,这表现在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他们在政治上做“平常人”,拥有“平常心”,务实性参与,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

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1.2 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

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1.3 自我意识“成人”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之一。

“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开始独立面对困难,独立面对快乐,独立面对社会,在各种矛盾的碰撞中,在与各种复杂问题的交战中,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稳健。

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

个别的当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

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自我独立的执著表明他们有极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个性。

1.4 理想追求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

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借口,轻理想重实惠,缺乏远大理想。

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将理想目标进行世俗化理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意义、伟大理想等概念只是变得“隐性”了。

1.5 学习观、职业观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就业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始由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向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标。

于是不少大学生不断给自己“充电”,树立起二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

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不具有真才实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增强,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追求职业所带来的实际利益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要目标。

一项对上海重点学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发现:73%的大学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

1.6 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

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新风尚。

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游戏化”味道。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给爱情以强大冲击,使爱变成了利益权衡。

道德责任感的淡化,不求天长地久,但要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观,把价值观引向畸形的、虚无的误区,由此造成所谓的“精神表层化”的现代病,同时爱情也由传统的“爱情独占”观发展到“爱情多元”观。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

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2.1 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市场机制的建立,唤醒并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不再轻易地、不假思索地迷信和接受某种价值观;改革的艰难复杂,社会的急剧变化,市场的激烈竞争,提供了各种参照,这一切都逼着他们去思索,去亲身体验,去认真比较,去慎重选择:究竟哪种价值标准最正确?价值取向怎样才科学?应确立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了鲜明的自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