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 学时,实践1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学时。
本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1.以就业所需技能为模块组织教学单元《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所需职业能力的需求,设计了8个项目,其中8个实践模块,这些项目都是围绕学生求职择业应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进行设计的。
中职《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全日制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二、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中职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有关知识;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提髙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四、能力要求1、职业道德要求:能按照职业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2、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3、职业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5、求职就业能力要求:掌握搜集就业信息的能力,面试技巧、礼仪,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签订劳动合同,了解五险一金。
6、创业能力要求:掌握创业的概念、创业的方法、需要做的准备以及开设公司的手续,残疾人享有的优惠政策,初步具有创业能力。
五、教学内容总课时3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更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形势与政策掌握国际国内形势,识别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2法律基础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序号后期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1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通用能力、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2策、就业信息准备等(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 学时。
《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创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创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涵盖了创业与就业的关键要素和实践方法。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获得全面的创业与就业指导知识,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和就业前景。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创业与就业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2. 掌握职业规划和创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机会的能力;4. 增强就业竞争力,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5. 掌握求职技巧和成功面试的策略;6. 学会规划个人品牌和职业形象,提升个人市场价值;7.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创业导论1.1 创业与创新的概念和关系1.2 创业的特点和优势1.3 创业过程和创业环境分析1.4 创业风险与机遇的把握2. 职业规划2.1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原则2.2 自我认知和职业兴趣测试2.3 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规划2.4 职业发展路径和策略3. 创意与创新3.1 创意的概念和来源3.2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方法3.3 创新案例分析和启示3.4 创新管理和创新团队建设4. 就业市场认知4.1 就业形势和动态4.2 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4.3 就业和职业发展资源的获取4.4 制定个人就业策略和方案5. 求职技巧与面试准备5.1 编写简历和求职信的要点5.2 求职技巧和网络求职5.3 面试技巧和策略5.4 面试模拟与实践6. 个人品牌与职业形象塑造6.1 个人品牌的意义和构建6.2 个人形象与职业形象的管理6.3 社交媒体和个人品牌的整合6.4 跨文化沟通与职场礼仪7.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7.1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7.2 职场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7.3 建立职业人格和职业声誉7.4 创业梦想与社会责任四、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报告、个人项目、小组合作等。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完整word版)《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90352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学分:1.5计划学时:2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16学时;实践课学时数:8学时)适用专业:所有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就业指导课是我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在第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
1.2设计思路1.2.1设计总体思路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高职生就业、创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每篇的理论课堂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演讲、辩论、自测、设计编写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每篇的社会实践课,开展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师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1.2.2课程设置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在于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规定最低课时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为服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在第四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总学时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课外实践教学学时8学时。
1.2.3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及河北省教育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两个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学生实际需求而确定。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就业指导课是中职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属于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创业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课程学时:34学时三、课程学分:2分四、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1、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原则和方法;2、熟练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法规;3、掌握目标职业对个人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要求;4、熟练掌握求职的方式、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求职信息的分析与利用;5、熟练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要求,掌握求职信及简历的写法;6、熟练掌握面试礼仪、面试的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以及面试的注意事项。
(二)方法能力1、了解职业的一般知识及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2、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明确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3、了解就业上岗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树立好第一印象的技巧;4、了解自主创业的意义,掌握自主创业的准备及一般过程。
(三)社会能力(1)培养学生根据目标职业对个人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合理制定个人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3)熟练地运用有关知识填写各种求职表格、写作求职文书;(4)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进行自荐,参加面试的能力;(5)培养学生各种求职、创业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六、学习情景设计(一)学习情景设计总体框架(二)学习情景描述七、教学建议(一)课程教学方法建议1、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门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提高就业能力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提高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职业规划指导、求职技巧培训等。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掌握有效的求职方法,提高面试和求职成功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理解就业政策,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教学安排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包括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
学时分配应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内容。
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应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成绩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模拟面试表现等来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笔试或面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评分标准应公正、客观,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七、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应具备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服务。
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就业指导案例库等,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八、课程更新与改进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需求,本课程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改进课程质量。
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反馈、开展教学评估、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改进。
九、课程衔接与配合本课程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相衔接,形成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各专业学时:20学时开课学期:一般在第5学期,也可根据各专业需求作相应调整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用能力》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专业公选课,结合各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进行实践活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代码: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所有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素质拓展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基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兼顾就业岗位需求,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提高就业技能为目标的一门素质拓展必修课。
是教育部要求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特性、专业要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职业意识的训练与指导,掌握求职择业技巧,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择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系统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能够自我教育的“参与者”。
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
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市场调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接触并接受的知识、能力真正源于实践。
2、贴近学生实际,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应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并以年级为划分单元,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
(1)内容选取“模块化的系统知识+全程化的分段指导”。
本课程针对学生特点,系统设计了四个教学模块:“认识大学生就业→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准备求职面试”,共计十三个教学项目32学时;把系统化的职业生涯知识与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有机结合,使内容的选取针对性强、实用性好。
(2)内容组织“理性的规划设计+自主的实践体验”。
本课程通过模块化的专项教学,唤醒学生理性规划职业和生活的意识,同时,针对每一个教学模块,设计了相应专项实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强化自我规划设计的素质与能力,使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
(3)内容呈现“主编出版规划教材+自编校本经典案例”:课程团队主编出版了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为推广全程化指导、模块化教学的做法提供依据,同时,为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唤起学生的亲切感,课程团队还征集整理了历届学生求职就业的成功案例,自编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典案例》,共享课程资源。
就业指导教程课程标准
就业指导教程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就业指导教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知识,帮助他们顺利进入职场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 课程内容就业指导教程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2.1 职业意识培养a) 介绍不同行业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b) 分析就业市场和职场的现状,了解就业形势和需求;c)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个人优势,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
2.2 职业规划a) 教授职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SWOT分析、目标设定等;b)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包括长期目标和目标的分解步骤;c)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阶段的发展要求,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巧。
2.3 求职技巧培训a) 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包括格式、内容和语言的要求;b) 面试的准备和技巧,如面试礼仪、常见问题的回答等;c) 掌握求职渠道和资源的利用方法,如招聘网站、人际关系网络等。
2.4 职业发展素养培养a)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b)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技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c) 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3. 课程组织和实施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和内容,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以下所示:3.1 理论讲授a)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职业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b) 结合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c)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实践训练a) 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面试、简历撰写、职业规划等实践活动;b) 安排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项目,如社会实践、实习或志愿者工作;c) 提供实际案例和真实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的要求和挑战。
3.3 个性化指导a) 设立个人咨询时间,以便学生可以与教师讨论个人职业发展问题;b)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求职困惑和难题;c) 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发展相关的讲座、研讨会和培训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序号前期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形势与政策掌握国际国内形势,识别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2法律基础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序号后期课程名称需要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1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通用能力、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2策、就业信息准备等(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 学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各专业学时:20学时开课学期: 一般在第5学期~也可根据各专业需求作相应调整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个人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基本掌握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学会运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主创业等能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求职技能。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用能力》及《创新与创业教育》等课程的学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2 学时,实践1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全院所有高职专业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毕业就业择业作好准备。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如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电子类、管理类、销售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8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采用理论教学+课程训练+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就业择业的基本职业能力。
《就业指导》作为高职高专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实践性很强。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后续有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本课程内容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组成,建议课程总学时为 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课内实训16学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约为2:1),分别放在一至四学期开设,每学期开设12学时。
本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以就业所需技能为模块组织教学单元
《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所需职业能力的需求,设计了8个项目,其中8个实践模块,这些项目都是围绕学生求职择业应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进行设计的。
2.通过开放性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维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设置了开放性训练项目(学生可以自行命题)。
每个项目都给出了实验目标和要求,由学生自行选题进行完成,最后以作业形式上交,并评定成绩。
3.行业实习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本课程利用各专业顶岗实习,指派老师随学生深入行业一线,指导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4.采用“多元化”能力评测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
本课程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评价模式,主要通过过程考核与训练项目完成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技能和素质四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目标
1、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
2、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3、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
4、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二)知识目标
1、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2、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
3、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
4、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5、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6、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
(三)技能目标
1、掌握自我探索技能
2、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
3、生涯决策技能
4、求职技能
5、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黑体五号加粗)(表格内为宋体小五号)
四、教学基本条件
(一)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团队规模:根据授课班级情况,配置专兼职教师10-15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0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具有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修养。
(3)课程负责人:熟悉学生心理特点和高职教育规律,能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效果良好。
(二)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三)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一)推荐教材
(二)推荐参考书
制定:郑英审稿: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