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历史选修孔子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

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
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 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 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 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 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 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2、秦朝: 遭沉重打击
焚书坑儒
3、西汉: 儒家独尊
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
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
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大一统”,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地位 “独尊”。
4、宋明时期: 理学
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地位: 立国立身的基础 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评价:
积极: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
消极: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保守性。
整理ppt
8
②仁
含义:爱人(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2、实践方法:
过犹不及 和而不同
整理ppt
13
三、古代大教育家
整理ppt
15
孔子与教育
(1)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2)教育目的: ① “成人”
学习《诗》《书》《礼》 《乐》,
举止合乎礼教,言行合乎“忠” “信” 。 ② 成“君子”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3)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4)整编典籍:《六经》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六经”
影响
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影响至亚洲、世界
一、对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人物
Hale Waihona Puke 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
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建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
贡献
共和国;从行动上捍
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 卫民主
一、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和孔子“中庸”政治思想的异同
1.相似性 (1)两者都把“中庸”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道德,并把它作为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 归宿 ①亚里士多德首先论证了个人行为的道德性,继而推出城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某 种善业”,这种善首先是个人的善,是一种节制和中庸,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是统 一的,个人的善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完成。 ②孔子也把中庸作为哲学的基础和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从个人道德出发,提出“中 庸”,要人们贯彻“忠恕之道”。在治理国家上要实现一种和谐,即社会秩序安定 祥和,人际关系密切。
——《论语》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 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 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 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③“为政以德” ④“节用而爱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下列对于“仁”的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孔子专题》 素材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孔子专题》 素材

道统永垂千古文明共仰圣人一一孔子导读:他周游列国,颠颠簸簸执着寻找一个能实施他主张的人;他传道受业,孜孜以求一心渴望恢复东周昔日的文明昌盛。

面对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他践行了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知其不可而为之。

当他衰弱地站在苍茫高天之下的无情逝水天地之间,他已经站成了一种理想、一种品格、一种信仰。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一【知人论世】1. 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

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正直、好学、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

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还险些丧命,但仍并不灰心,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他的高尚品格,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2. 人物生平(1)家世渊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娶妻施氏,生九女,无子。

又娶妾,生一子,病足,取名伯尼,又称孟皮。

又娶颜徵在,当时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而颜徵在还不到二十岁,生孔子。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生活艰难。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颜徵在去世。

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为妻,一年后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鲤享年五十岁。

孔鲤生子孔伋,字子思,享年六十二岁,著有《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2)流离一生未成年时期的艰难岁月:三岁丧父,十五岁立志做学者,十七岁丧母。

青壮年时期:十九岁,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为妻。

二十岁时,孔子开始当“委吏”,管理仓库。

二十一岁,孔子开始当“乘田”,管理畜牧。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授 课 方案
1.生平篇 自学礼乐
兴办私学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思想篇
1、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 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2、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何? 内容:礼、仁、中庸(核心) 礼:即周礼,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节,一种讲究 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社会秩序。它是维系西周分封和 宗法制度的工具。实践的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 政) 5.子曰:“因材施材。”
问题探究:指出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 么样的人?
材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
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 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
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所谓“德”, 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 、敏、惠”。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 和体谅上。
开创儒 家思想
原因——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

礼与仁的关系
内容 仁 礼
中庸

中庸
孔子
教育 成就
开创私学 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
后世影响(略)
材料四:“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在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4: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4: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 (1)历史因素:美国历史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对华盛顿及美国影响不大 。 (2)思想因素: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启蒙思想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 广泛传播。 (3)个人因素:正直诚实,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
返回
比较亚洲觉醒的先驱
四、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及其思想对后世 的影响。
材料一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 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 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 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韩国80%的人 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1960年,韩国把儒教的道德 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
2.“治世”“盛世”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 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②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 ③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 ④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 ⑤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
三、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而华盛顿选择民主制度的原因
1.克伦威尔与拿破仑选择专制独裁政体的原因 (1)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在英国与法国根深蒂固。 (2)两国当时面临的处境 ①英国:人民掀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运动;议会同克伦威尔争夺权力。 ②法国:督政府软弱无力,对内无法稳定大革命时期的暴力行动和维持社会安定, 对外不能抵抗外国的入侵。面对法国大众的愤懑不平和波旁王朝的蠢蠢欲动,法国 政局急需一个强势人物建立强有力的政权来重整社会秩序。 (3)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 ①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了维护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 政权。 ②法国:面对法国国内紧张的形势和严峻的外部压力,法国资产阶级期待建立一个 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稳定统治。 (4)克伦威尔与拿破仑个人的威望及其权势。

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2.1《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学习礼乐(15岁):苦研《》《》《》《》,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为己任。

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

为了实现恢复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削弱,抑制,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社会向社会转变的时期。

(2)、违背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

2、内容:(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 ”,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主张以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

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他认为“ ”,要恰到好处“ ”。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 ”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高中历史选修《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体育。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 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进行
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认 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学习 的知识要不断得到运用和巩固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 间的基本关系和道德准 则,主张爱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的准 则,主张以义为先,以
礼为节。
0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总结词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该平等地面向所有人 ,不论其出身、地位或贫富状况。
总结词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对教育的垄断,让更多 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推动社会 进步。他主张“学而优则仕”,鼓励学生们通过学习进入 仕途,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详细描述
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地 区,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总结词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 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总结词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做人的 根本。
详细描述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和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他还提 倡“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复习旧知识,从中 获得新的理解和启示。
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对 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
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教育家
孔子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开 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促
进了教育公平。
政治家
孔子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担 任鲁国大司寇,提出“仁政”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追寻孔子的足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追寻孔子的足迹
追寻孔子的足迹
新课导入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探究活动 课的学习有利于同学们巩固《儒家文化创始人 孔子》的知识,同时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深 入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同时,在探究活动课 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活动目标
四、活动资源库
• 孔子的故乡 •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 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 孔林。
• 孔子的家人
•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 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 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 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 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 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当66岁的叔梁纥迎娶 颜征在时,她还不到20岁。在孔子17岁时, 孔母颜征在去世 。
• 孔子的学生
•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 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 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因。就学生而言,有“闻 一知十” 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 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 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 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于我如浮云。生 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 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 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 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在今天
谢谢
• 了解孔子的生平 • 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上的地位和影响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2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x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第2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pptx
教材整理 3 古代大教育家 1.开创私学 (1)背景:春秋以前,文化一向被贵族垄断。 (2)概况:“有教无类”,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 2.教学目标 (1)“成人”:通过教育,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 (2)“君子”: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3.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4. 整编古籍 (1)孔子整编“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2) 弟子把其思想整理成《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 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
()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解析】 材料中“孔子出门必坐车”是为了彰显孔子的贵族地位,而一般
学无 止 境 平民则只能步行,坐车与步行体现的是社会等级地位不可僭越,即“礼”的要求,
它是维护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故本题选 A 项。B、C、D 三项含义与
子思想的某一方面内容,B 项与题干无关。 【 答 案 】 D 5.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 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 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
学无止 境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22[学思之窗],思考:通过以上言行,说说你对孔子 的“仁”“礼”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提示】 孔子认为“礼”与“仁”是密不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 讲礼乐,以便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孔子对百姓的关 心与呵护。虽然孔子的“仁”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他主张的“亲亲为大”(如: 为维护“亲者”的形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名校课件-集体备课】

3.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 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 移;
2. 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 提倡“学而优则 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 体制准备了条件;
4. 重视古代文化的继 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 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 教育体系的基础;
2、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
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思想的掌握,
②是维护周朝的“礼”,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④是教育思想,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 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和影像,述孔子的主要生 平和政治主张。
根据查阅、搜集资料, 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通过习题掌握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 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 范。 ✓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努力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 产生有进步作用的人。
孔子创造诸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 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 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法。
4.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御、射、
书、数、礼、乐”。
“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 “射”是射箭; “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 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 “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 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 也属“数”教的内容。 “礼”为古代各种典章制度的总称。 “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 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

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和目的。
(1)政治主张: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 社会;以仁和礼的协调、结合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完 美。
(2)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社会秩 序受到猛烈冲击,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 系紧张。 目的:恢复周礼的权威,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改 变天下大乱的局面。
孔子的教育事迹及思想
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l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
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
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
安定。 ②局限性: A.孔子推崇、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
制度; B.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 想保守的方面。
★仁 ⑴仁的含义: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最高 美德,是一种自我的道德自觉。 ⑵主要内容: 首先,“爱人”。 (“亲亲为大”) 其次,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 ⑶评价: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②但仁爱有等级,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教育对象扩大,推动文化下移,“有教无类” 。 3、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 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6、还善于“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导学案设计: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无答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4导学案设计:第二单元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无答案)

第一课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导入:每个时代,每个人的“孔子”是不同的优秀教师王爵公侯谎言家改革家“毒品”贩子人际关系大师招商财神爷网络名人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单一、追求礼乐的一生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请结合上述材料及课本内容P20,简要概括孔子的人生轨迹。

(一)、自学礼乐(15岁)原因:(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二)、讲学收徒(30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传承仁和礼。

目的是什么?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他所教授的内容来自于哪些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

(三)、从政生涯(51岁)——①官:被鲁国国君任命为_____________,后官至______________②政治主张:加强____________,削弱抑制③结果:从政失败(四)、周游列国(54岁)——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五)、献身文教(68岁)——孔子曾整理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一)背景(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

(2)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二)内容1、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概念..①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制度。

(“有别,有序”)②关于礼的做法:遵守“”的社会规范,“非礼勿……”,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2-1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四同步课件:2-1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思想精 华主要有: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德治国、以德化民的政 治伦理思想;父慈子孝、夫和妻顺、朋友有信等伦理道德 思想。 另外还有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学思结合的学习 方法等。
互动·探究区
学案1
探究点一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图一
孔子周游列国
图二 孔子不仕,退修诗书
互动·探究区
学案1
探究思考 孔子周游列国,晚年献身文教体现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答案
实现传承礼乐文化、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
互动·探究区
学案1
[关键点拨]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 有力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 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自主·学习区
学案1
(3)伦理道德主张: “爱民”“富民”“教民”“化民”和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安民”,反对虐民愚民、残民以逞,倡导仁义礼智信和 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君礼臣忠、朋友有信等。
自主·学习区
学案1
四、周游列国及整理古籍 1.背景:(1)孔子关心政治,想亲身从政。50 岁后曾升任司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倡导仁义礼智信和父慈子孝等伦理道德。 当时其学说不被采用主要是由于这些思想难合战乱年代 的时宜。 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流主要是由于汉武帝 时董仲舒对其进行了改造,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自主·学习区
学案1
3. 评价孔子及其学说,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 社会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高二历史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

高二历史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

高二历史选修4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1、孔子的生平2、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X3、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知识结构: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出生:公元前5551年出生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

2、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

3、试图恢复礼乐,传承礼乐文化。

(1)从政失败(2)周游列国(3)献身文教:整理典籍、献身教育事业,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

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

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主要内容:(1)礼的思想: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

孔子以“礼”来规X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X“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X以仁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

(3)中庸思想:协调“礼”与“仁”关系,对立因素统一与和谐旧能形成完美的事物。

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倒好处。

(4)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礼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四、对后世的影响A对中国:(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历史教案人民版选修4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历史教案人民版选修4 2-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孔子其人1.青年时期(1)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30岁时已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首创私学。

2.在鲁从政(1)管理内政,任中都宰,后为大司寇,执掌治安、司法事务。

(2)夹谷之会收回被齐国强占的土地,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3)出任代理宰相职务,这是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3.周游列国(1)原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2)目的: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

(3)结果:主张未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回到鲁国,放弃为官,专心从教,整理古典文献,其言论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5.因病逝世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

[深化拓展]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知识点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地位西周以来随着私人讲学风气的发展,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儒学主张(1)礼,即周礼,主张尊尊、亲亲、贵贱有序,还提出“正名”思想以规范人的行为。

(2)仁:首先是“爱人”,其次是行“忠恕”之道。

(3)中庸: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图解历史]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知识点三孔子的历史影响1.教育(1)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促使文化教育下移,“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政治(1)要求施行仁政和“举贤人”,并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贤人标准。

(2)其人才主张成为中国古代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思想(1)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2)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主题一孔子的思想主张【史料探究】史料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游说列国,受到各国君主的一次又一次面试与接待。

思考下列面试题目中孔子的答案及面试结果可能是什么?为何会出现如此结果?面试试题题1: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题2:你准备用何方法治理国家?……答案题1:恢复周礼,建立礼乐文明的国度。

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PPT

高中历史选修四孔子 PPT

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
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
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
平,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
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地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
12
2、在世界:
⑴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儒学融入这些国家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 化圈。
⑵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 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⑶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掀起儒学研究的热潮。
13
▲儒家思想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也正在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2005年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11
三、地位与影响
1、在中国: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⑴其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官方的意识形态,在中
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甚至影响着平民百姓的 日常行为。 ⑵其主张的“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和 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⑶其创办私学,打破了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开创了“学 在民间”的新模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和传承起了 重要作用。 ⑷其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 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政治生涯(51-55岁) ——鲁国
⑴官职:中督宰——大司寇——代理宰相职务 ⑵改革碰壁
4、周游列国(55岁-68岁)
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原因:见《金榜》P12.疑难名师点拨.一
5、献身文教(68-73岁)——整理“六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 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 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导入新课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 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 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从孔子那里寻 找智慧”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民族矛盾,宗教冲突, 局部战争,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几乎都属于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专家认为,面对这些问题,孔子的 思想是有回应的.孔子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了,他属于整 个世界.
孔子30岁左 右时,已博学 多才,成为当 地较有名气的 学者。他收徒 授业,开创了 私人办学的先 河。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孔子的得意门生
孔子的教学活动
孔子的弟子中,有些 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 子,其情感之深,胜于 父子兄弟。孔子死后, 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 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 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 服丧3年。中国历史上创 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 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 子们的衷心尊敬。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周公旦
2、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 为符合礼的要求。
(1)礼的含义: 周礼
材料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 (1)仁的含义: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 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 敬爱,谦让和睦相处。最基本含义是“爱人”。
三层内容: 1、爱自己的亲人 2、爱他人 3、统治者实行仁政
夹谷之会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孔子陪同鲁定公赴会。 会上,齐君让一批武士手执各种武器,以舞蹈为名,蜂拥而上威慑鲁 公。孔子义正辞严地据礼抗争。齐君只好斥退武士,承认失礼。
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 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孔子的一生
6、孔子的逝孔子墓。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 存在其弟子整理记录的 《论语》一书中,成为 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问题探究2]
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 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 2、教学:”有教无类” ,开辟私人办学先河; 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 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 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 若丧家之狗”。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问题探究1】:如何看待孔子周游列国的 行为?孔子周游列国为什么得不到诸侯的重用?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
一、孔子的一生
2、孔子的求学:勤学好问, 博学多才
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 择 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 之。
——孔子
问礼老聃:孔子和南宫敬叔一齐到周地去, 向老子问礼,因为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 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官吏),熟知周礼。
一、孔子的一生
3、孔子的教学: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
二. 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中庸之道 有教无类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1、仁者爱人 [问题探究3]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总结孔子的政治思想。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 厩(马圈)焚。子退,曰:“伤人乎? ”不问马。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是身处乱世的孔子迫 不得已的行为;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向各 诸侯权臣宣讲仁礼思想,但未得到理解与任用, 这说明了孔子的仁礼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需要 而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因而得不到诸侯的重 用。
一、孔子的一生
5、整编典籍,造福后人
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 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弟子:颜回
一、孔子的一生
4、孔子的政治活动:周游列国,直道而行
在齐国的活动:
齐景公的顾问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 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鲁国的活动
孔子五十一岁时,被 任命为中都宰(王室总 管)。第二年,他被升为 司空,专管全国建设。不 久调任司寇,相当于现代 的最高法院院长,摄相事。
局限性: 有等差的爱
(2)实现方式: 要遵守“忠恕”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 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 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 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他人坦诚 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第1课 先师孔子
一、 孔子的一生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三、孔子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一. 孔子的一生
1.孔子的出生: 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2.少年孔子: 3.中年孔子: 4.晚年孔子:
勤学好问, 博学多才
创办私学,杏坛授业 仁礼政治,备受冷遇
整编典籍,造福后人
一、孔子的一生
1、孔子的出生:尼山降圣,生逢乱世
相传孔子的母 亲颜征在在尼丘山 上祈祷后,生下儿 子孔子。孔子生来 头顶中间低、四周 高,象尼丘山的形 状,故起名叫孔丘, 又因他排行第二, 遂取字仲尼。
生逢乱世
1、——天下无道久矣
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
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 2.“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 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 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 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 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 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