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力
美术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结合
美术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结合乡村文化建设一直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而艺术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将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艺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提高人们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乡村,艺术教育给乡村孩子们提供了接触艺术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是,目前乡村艺术教育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师资和教育资源的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因此,如何将美术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信息。
其中,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我们探讨的方向。
一、拓展乡村艺术教育资源目前,乡村艺术教育的发展还受限于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拓展乡村艺术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教育师资到乡村,为乡村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艺术教育。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教育等途径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异地艺术教育资源。
二、结合乡村文化特点,设计适合乡村的美术教育课程乡村文化跳跃丰富,有着独特的民间文艺、民俗文化和乡土建筑等特点。
因此,在设计乡村美术教育课程时,应当结合乡村的文化特点,以乡村生活为切入点,注重培养乡村艺术实践能力、培养乡村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应当利用乡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美术创作、绘画比赛等活动,激发乡村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热情。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美术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美术教育是一个成长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不断检验和反馈。
评价体系应当包括美术作品展示、评比、社区评价等多种形式,让乡村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成长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美术教育质量。
最后,我们需要将美术教育和乡村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方互促互进。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一、前言二、“乡土美术”活动的背景与意义1. 乡土美术的背景乡土美术是指以农村生活、传统民俗、自然风光、优秀乡土人物等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它倡导以情感的热情与对农村文化的热爱为美术创作的内在动力,突出乡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展对于农村小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通过乡土美术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传统民俗等内容,增强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乡土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3)丰富学校的文化活动。
乡土美术活动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化活动,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全体师生的创作热情和参与热情。
(4)推动乡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展,可以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思想和活力,促进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 制定合理的“乡土美术”活动方案首先要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乡土美术”活动方案。
这个活动方案要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专业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2. 丰富的乡土美术教学内容在“乡土美术”活动中,可以设置丰富的乡土美术教学内容,如乡村人物的肖像画、乡村的风景画、农村的传统民俗、农业生产场景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乡土美术”活动中,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如绘画比赛、农村写生、乡土美术作品展览等。
通过这样多样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乡土美术”活动中,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中写生、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乡土美术的理解和感悟。
5.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障“乡土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挖掘民间艺术课程,提升幼儿美育实效———以农民画艺术为例
挖掘民间艺术课程,提升幼儿美育实效———以农民画艺术为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课程来源于文化,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开发必须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课程的开发利用要遵循生活性、真实性与开放性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托社区资源,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的学习、活动空间拓展到社区,培养幼儿的兴趣、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具体地说,就是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的美,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的家乡漳平市新桥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农民画之乡”,这里有着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农民画是一门民间艺术,独具特色的画乡民间艺术活动——农民画作为课程走进课堂,让幼儿从中感受民间活动文化情怀,欣赏农民画的艺术之美,并能植根生活,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方式开展创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增强幼儿的美育实效。
这里,谈谈我们以大班农民画的相关课程活动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一、定目标,明确开展课程活动的方向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农民画中的元素,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及社会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的美育实效。
为此,我们确定了多层次、螺旋上升的主题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新桥农民画的起源,激发对家乡——农民画乡的热爱之情;2.能用儿歌、游戏、绘画、剪纸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享受活动乐趣,感受家乡民间艺术之美;3.尝试创作农民画,培养初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
为了让幼儿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艺术美,为传承新桥农民画乡的民间文化传统奠定基础,课程的开展主要从幼儿对家乡农民画的感受、农民画的体验、动手创作农民画及合作分享入手,尝试将农民画文化艺术引入园本课程。
例如,大班美术活动《家乡的板凳龙》,在幼儿已经对家乡的板凳龙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请幼儿观看舞龙的相关视频及图片,让幼儿感受舞龙的热闹场面,幼儿通过剪、拼、贴、画的形式完成一节龙身的创作,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挖掘农民画的艺术美,活动最后幼儿拿着自己设计的龙身,一节一节连接成一条巨龙,在操场上随音乐舞动板凳龙,在整个活动中完成对板凳龙的再创作。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艺术实践方案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艺术实践方案一、引言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通过创意主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本次教案以“我的家乡”为主题,旨在通过绘画的实践,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家乡的感情,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
2.锻炼幼儿的绘画技能,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促进幼儿对家乡风景、人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三、教学内容1.了解家乡: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家乡的风景、建筑、特色等。
2.启发想象:以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为灵感,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绘画实践:以家乡为题材,让幼儿运用各种绘画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粘土等,进行绘画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初步了解家乡:老师给幼儿介绍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特色建筑、民俗文化等,并给予图片、故事等形式的展示。
2. 启发想象:老师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眼中的家乡,可以是家乡的美丽风景、可爱的动物,也可以是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
3. 绘画实践:老师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采用油画、水彩画、粘土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
五、教学评价1.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让他们了解不同想法和表现方式。
2.老师点评: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六、总结通过本次“我的家乡”主题的绘画实践,幼儿不仅增强了对家乡的感情,还提高了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也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艺术修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展望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家乡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开展更丰富多彩的绘画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八、延伸活动除了绘画实践,还可以开展更多的与家乡相关的艺术实践活动。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爱我的家乡,创意画乐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爱我的家乡,创意画乐一、引言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地方,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教师们需要以创意绘画教案来引导孩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本文将围绕“我爱我的家乡,创意画乐”这个主题,为您介绍一份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帮助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2. 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3. 通过绘画作品展示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宣传家乡文化,准备家乡的图片、音乐等素材。
2. 准备绘画用具,如纸张、颜料、刷子等。
3. 教室布置,可以悬挂一些家乡风景的图片,营造家乡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家乡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家乡之中。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家乡的图片或小物件,让幼儿们观察、品味、发表对家乡的感受。
第二步:创意绘画(20分钟)根据家乡的风景或特色,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用颜料和画笔创作家乡的绘画作品。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三步:展示交流(15分钟)幼儿们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共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想法。
教师鼓励幼儿们主动表达,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画的是哪个地方?”、“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主题?”等,激发幼儿们更深层次的表达。
第四步: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对幼儿们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肯定他们的表现,鼓励幼儿们继续热爱家乡、发现美好。
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们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培养幼儿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个人观点家乡是孩子们情感生长的根基,通过创意绘画教案,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家乡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份情感纽带,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并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和传承。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1. 引言1.1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背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农村小学是农村教育的基础,但由于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常常滞后于城市教育。
农村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与乡土环境相融合的机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和传统文化认识不深。
开展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就是为了让农村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背景,即是在当前农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乡土文化和美术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这一活动旨在弘扬乡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为农村教育的改善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1.2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意义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意义在于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乡土情感的认同和热爱。
通过参与乡土美术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增强对乡土的情感认同和自豪感。
乡土美术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理解,让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通过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最重要的是,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教育的活力和创新。
通过开展乡土美术活动,学校可以与农村社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 正文2.1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施方式1. 制定活动计划:在开展“乡土美术”活动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具体细节。
同时也需要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我的家乡》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我的家乡》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主题:我的家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让幼儿们明白家乡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摇篮,认识家乡的美丽与奇妙。
2.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训练幼儿的视觉记忆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1.让幼儿产生对家乡的向往和热爱,理解家乡的意义和价值。
2.训练幼儿的线条和色彩技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教学难点:1.让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和感悟。
2.训练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从各种素材中汲取灵感,产生创意。
教学准备:1.笔记本电脑、幼儿学习画纸、彩色画笔、铅笔。
2.幼儿生活中的家乡照片、图画、纪念品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放些家乡风光的图片或带些家乡特产和纪念品,让幼儿们看一下,引起他们对家乡的注意。
第二步:讲解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家乡的概念,让他们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并向他们介绍家乡的特色与文化。
第三步:开展活动在黑板上放一些家乡环境的图片,让幼儿自由绘画,然后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画了什么。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自然景观、建筑、人文等方面展开创造性思考。
第四步:总结老师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一下,每一个人画的家乡的特色是什么?然后帮助幼儿总结自己的画作,讲述他们个人对家乡的独特感受。
第五步:作业回家后,让幼儿给家乡拍几张照片,并回来分享自己拍的照片,以期加深他们的感受。
教学反思:老师在本节课中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家乡,试图展现出家乡的各种美好,让他们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幼儿们爱家乡、热爱生命。
美术绘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们学会画画,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艺术和生活的联系,这样,他们可以在艺术的天地里收获快乐和启迪。
小学美术《我的家乡》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描绘自己家乡的风景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用心去观察和表现家乡的特色。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绘画中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家乡风景。这些是绘画的基本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捕捉和表达家乡的特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描绘家乡风景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组合来表现家乡的自然美和文化特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透视原理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画作分析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
-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示范,如先从简单的线条勾勒开始,再到形状填充,最后运用色彩,帮助学生逐步构建画面。
-针对透视难点,教师可以设计简化的透视练习,如画一条直线表示地面,让学生添加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体验透视效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文化符号,如特定的建筑风格、民俗活动等,并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画作中,以突破文化融合的难点。
小学美术《我的家乡》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我的家乡》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六课《家乡的风景》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自己家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然风光、建筑特色、生活场景等。
2.学习使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摘要】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通过实践,内容,方法,效果的探讨和总结,活动在农村小学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发展。
活动的推广,未来发展和意义与价值的讨论,也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持续开展,将会在学生中激发出更多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实践、内容、方法、效果、持续发展、推广、未来发展、意义、价值1. 引言1.1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意义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意义在于促进农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的认识与理解,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参与乡土美术活动,学生可以在创作中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
乡土美术活动也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平台,促进他们艺术审美和创造力的发展。
乡土美术活动还可以促进农村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交流,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开展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以及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现状目前,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兴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认可。
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和教师意识到了“乡土美术”活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开展起相关活动。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由于条件有限,一些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指导,导致活动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
在某些地区,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限制了活动的发展。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其中包括美术教育。
在农村小学中,乡土美术活动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当地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活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一、乡土美术活动的特点与意义乡土美术活动是以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建筑风格等为素材,进行创作性的美术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再局限于纸上的绘画,而是通过实地考察、素描写生、手工制作等形式,将乡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这种形式的美术教育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与兴趣。
乡土美术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实践。
乡土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让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通过乡土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之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智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探讨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我们以某农村小学为例,详细介绍该校在乡土美术活动实践中所做的努力与成果。
1. 收集乡土文化素材该校通过组织师生开展“寻找家乡美”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家乡,收集和记录家乡的乡土文化素材。
学生们用心观察,用手摸索,逐渐了解家乡的特色建筑、传统手工艺品、民间风俗等。
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乡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乡土文化的浓厚兴趣。
2. 开展乡土美术创作在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素材后,该校组织学生开展乡土美术创作活动。
小学美术《我的家乡》手工制作教案
小学美术《我的家乡》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裁、折叠、粘贴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培养学生珍惜家乡文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元素,并将其融入手工制作中。
指导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意,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创意。
解决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家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手工制作材料,如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制作好的示范作品若干。
2、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相关图片、资料或纪念品。
准备自己的手工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的美丽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思考自己家乡的特色。
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美丽的地方或者独特的事物呢?”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家乡的印象。
2、知识讲解(10 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家乡特色,如建筑、风景、美食等。
介绍手工制作的主题是“我的家乡”,鼓励学生从家乡的特色元素中获取灵感。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裁的直线和曲线、折叠的方法、粘贴的注意事项等。
3、小组讨论与创意构思(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5 人。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家乡资料,讨论如何将家乡的特色融入手工制作中。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创意构思。
4、实践操作(20 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每个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台上。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创意绘画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观点。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份创意绘画教案,主题为《我的家乡》,这将是一次引导幼儿展现他们对家乡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冒险。
1. 引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创意绘画教案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份名为《我的家乡》的创意绘画教案,了解如何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和观点。
2. 教案内容2.1 主题介绍主题为《我的家乡》的教案是一次关于家乡的冒险之旅。
通过绘画,幼儿将有机会分享他们对家乡的独特看法,探索自己的情感和记忆,同时培养审美感。
2.2 材料准备在教案中,需要准备绘画用纸、颜料、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发挥他们的创意。
2.3 活动步骤步骤一:回忆与分享教师可以开始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家乡回忆,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家乡经历,这有助于孩子们在绘画中表达个人情感。
步骤二:主题介绍介绍绘画主题——“我的家乡”。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主题的含义,鼓励孩子们思考家乡是什么,它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步骤三:思考和规划在这一步,孩子们将被鼓励思考并规划他们的绘画。
他们可以选择描绘家乡的风景、家人、朋友,或是他们喜欢的地方。
步骤四:创作现在是创作的时刻。
孩子们可以用画笔和颜料表达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使用彩色笔添加细节,或者甚至尝试不同的绘画技巧。
步骤五:分享和讨论完成绘画后,鼓励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提供互相欣赏和讨论的机会。
这有助于孩子们发展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
2.4 总结与评价这份创意绘画教案不仅鼓励幼儿表达对家乡的感情,还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与同龄人分享和讨论,孩子们还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3. 观点与理解这份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是一种教育方法,有助于幼儿在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方面的全面发展。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文化内涵,并以其为题材开展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实地写生和创作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和魅力。
开展乡村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促进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品质。
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积极作用,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乡土资源、美术教学、文化内涵、创作活动、实地写生、乡村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积极作用、发展展望。
1. 引言1.1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是因为这些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作的素材。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
以乡土资源为题材开展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他们更加接近生活,更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可以让学生近距2. 正文2.1 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乡土资源的文化内涵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步骤。
乡土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挖掘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刻的艺术创作灵感。
乡土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从老祖辈们的古老建筑,到传统农耕方式的遗迹,都是历史的见证。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将这些历史景观具象化,使之得以传承。
乡土资源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民间歌舞、传统手工艺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融入到学生的创作中,丰富作品内涵。
乡土资源中蕴含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如乡村节庆、民间传说等,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题材,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入到了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上。
在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乡土美术”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成为了教育者们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围绕着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展开讨论。
我们要明确“乡土美术”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乡土美术是指以乡村生活、民间风情、乡土景色等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和表现形式。
它是一种以乡土文化为源泉的创作活动,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乡土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地方文化认同感。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开展乡土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和特色景观,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写生、创作农村风物画、民间习俗绘画等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可以利用农村小学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特色建筑、民俗文化展览等,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创作,提供充分的自由空间和表现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发需要有一定的资源支持和教育保障。
在资源匮乏的农村小学,要开展乡土美术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经费和教学器材的支持。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投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美术教学资源和条件。
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美术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美术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校的乡土美术实践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举办乡土美术创作比赛、举办乡土美术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需要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支持、资源和保障的支持、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的支持。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一直是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乡土美术活动在农村小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支持。
背景介绍这一部分将介绍乡土美术活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在农村小学中开展乡土美术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乡土美术活动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如何更好地开展乡土美术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对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提出农村小学在农村地区担当着培养农村学生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着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以书本知识为主,缺乏与农村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对美术学科缺乏兴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问题就是如何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生活情感的美术教育内容,如何促进他们对乡土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如何引导他们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如何倡导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发展,从而实现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才能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质,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未来。
1.3 意义乡土美术活动的意义在于丰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对家乡和土地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参与乡土美术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了解乡土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传统乡土艺术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乡土美术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软实力。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活动的实践与开发
近年来,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开始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土美术活动作为乡村小学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得到了广大农村学生的喜爱和参与。
在实践与开发方面,农村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乡土美术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艺术创作能力。
农村小学开展了多样化的乡土美术实践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农村博物馆、传统手工艺品展览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学生们还参加了乡村风情写生活动,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农村小学还开展了乡土美术创作比赛,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激发学生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农村小学注重乡土美术活动的开发与挖掘。
学校积极协调社会资源,邀请乡土艺术家和民间工艺师进校授课,讲解乡土艺术的技法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校还创办了乡土美术研究社团,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展示自己的乡土美术作品,使乡土美术活动与社区文化紧密结合。
农村小学还通过乡土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
学校注重教育学生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乡土美术活动成为学生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的窗口,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情和创新思维。
学校还通过乡土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展示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提高评价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家乡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年画、泥塑等家乡艺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价值。
4.教师强调家乡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家乡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所选艺术形式的特点、技法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种家乡艺术形式,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意,展现家乡艺术的魅力。
3.教师要求学生在作品完成后,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教师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家乡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关注小组合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家乡艺术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童心画境,快乐创作
标题:幼儿园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童心画境,快乐创作在幼儿园的创意绘画教学中,引导幼儿绘画表现自己的家乡是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感的主题。
通过这个教案,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家乡的风景、建筑、风物、人文等,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的独特情感和留恋之情。
以下是该教案的具体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提升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准备丰富多彩的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彩颜料、粘贴纸等。
2. 收集关于家乡的图片、图书和实物,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素材参考。
3.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流程,确保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三、教学过程1. 激发情感:通过图片、故事或音乐等形式,让幼儿回忆起自己的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
2. 观察练习: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用心去观察家乡的风景和建筑。
3. 创意绘画: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动手用绘画工具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想象。
4. 共享交流: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彼此欣赏、交流、学习。
四、教学总结通过《我的家乡》的创意绘画教学,幼儿不仅能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还能够提升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中,他们不断观察、思考,从而培养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共享交流,还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这样的创意绘画教案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课堂生活,更是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观点和理解:创意绘画教案《我的家乡》可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让幼儿自由发挥,让他们用心去观察和表达。
通过这样的创意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某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主题为“我的家乡”,旨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在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教具和材料、制定教学计划等。
2.材料准备教师准备了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纸张、画笔、水彩笔、彩色笔、颜料、剪刀、胶水、贴纸等各种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3.活动环境准备教师根据活动主题,精心布置了教室环境,如在墙上贴上与家乡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营造出浓厚的家乡氛围。
三、活动流程1.引导幼儿谈论家乡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认识,如家乡的景色、特色和文化等。
2.示范绘画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与家乡相关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进行了绘画示范,演示如何运用不同颜色和线条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3.自由绘画教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绘画水平。
4.手工制作在绘画完成后,教师还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如剪纸、折纸等,将家乡的特色和文化通过实物呈现出来。
5.展示作品活动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每个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和艺术气息。
四、活动效果1.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得到了大量的艺术创作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2.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中的引导和示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
3.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作品,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习了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五、活动总结本次“我的家乡”美术教学活动,使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教案:我的家乡
幼儿园美术教案:我的家乡教案名称:我的家乡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2.学习简单的画家工具和技巧。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表现自己的想象。
教学内容:1.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幼儿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在哪里。
2.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比如舞蹈、乐器、传统手工艺等。
3.示范使用画布和颜料,让幼儿了解画家工具和技巧。
4.引导幼儿用颜料和画笔创作自己心中的家乡。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等形式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色文化,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示范(10分钟)老师在大画布上示范作画,让幼儿了解画家工具和技巧,引导幼儿熟悉画笔的使用,并注意颜色的选择和搭配。
3. 创作(30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用颜料和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家乡,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帮助他们进行涂色,同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展示(5分钟)让幼儿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并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在哪里。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利用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学习。
2.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
评价标准:1.学习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积极参与,表现出创造力和想象力。
3.能够按照教授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作画。
教学资源:1.地理书籍或地图。
2.传统手工艺品或其他文化解说材料。
3.画笔、颜料、画布。
拓展活动:1.组织参观家乡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
2.组织幼儿走进田野,记录自然景象。
3.组织幼儿拍摄自己喜欢的景色或是动物作为素材,进行绘画。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这堂课,幼儿们了解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色文化,学习和运用简单的画家工具和技巧进行创作,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品表现出来的特色和细节刻画也比较生动。
2.教学方法运用情况:在示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中,幼儿能够较好地融入到学习中,老师摸金校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操作指导,使得幼儿能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认知与掌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创作活动激发儿童创造力——小学美术活动中儿童创造力培养初探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包龙慧[摘要]:家乡特色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于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以家乡特色文化为美术创作的主题,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室,参与到社会美术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通过质疑、探究、了解、体验、参与、创造,学会沟通与分享、合作与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结合课堂内外开展丰富的主题美术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热情,增强学生对家乡和人类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为儿童形成创造型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造力的培养家乡特色文化小学美术活动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已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被广大一线的美术教师所重视,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资源的单一与不足,发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爱乡之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我国各地由于自然环境不同,风土人情各异,每地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就为开发、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家乡特色文化”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色以家乡特色文化为主题美术创作活动的研究内容:(一)以地域传统文化为引领,以传统民俗文化“坑口生菜会”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坑口村有流传几百年历史的著名的传统民间习俗活动“生菜会”,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文化。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开始一连三日在坑口村观音庙举行摆生菜宴、烧大香、摸蚬摸螺、醒狮表演和连台大戏等传统节目……节日的坑口村洋溢着浓郁的庙会风情。
坑口小学坐邻坑口村北,大部分生源来自坑口村,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习俗,为我们美术主题创作提供优越的资源和条件。
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这一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二)以“家乡古建筑文化”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广州市荔湾区处于北有陈家祠,南有聚龙村的优越的地理位置。
芳村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聚龙村。
聚龙村坐落在冲口街陇西与招村之间,村口正对一湾河水,整修过的河岸两边古榕蔽日,仍带有田园风光。
聚龙村现占地5200多平方米,保存有古屋前后三排,共20间。
这个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至今仍居住着上百名男女老少。
聚龙村的青砖大屋,墙脚用整块麻石砌成,窗楣的灰雕绘有富贵吉祥图案。
大屋的门分几层,从外到内,依次是角门、趟栊门、大门。
这些富有特色的建筑群是儿童进行美术创作的又一丰富的主题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质疑、探究、写生等美术实践活动,更加全面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特色,进而增强探究家乡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了以“聚龙古村”为主题的一系列的美术创作活动,通过资料收集、摄影采风、写生采风和美术创作等一系列的美术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创作出了形式多样的充满生命力的美术作品。
学生电子报刊“走近聚龙古村”获得了区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学生聚龙古村建筑写生作品,多件发表在书刊上。
(三)以“现代西关风情“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
西关是荔湾的旧称,是广州的老城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摩登的现代时尚在这里融会贯通。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蜚声海内外。
全长约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238间和数千商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悠久的商业文化、独特的建筑文化(西关大屋、中西合璧的骑楼等)、浓郁的西关民俗文化、独具风味的饮食文化,逐步形成了当今商业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关风情特色,并构筑成一副独特的、绚丽多姿的西关风情画。
以“现代西关风情”为美术创作的主题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体验采风和美术创作等美术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内容更加丰富。
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增强学生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之情,从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特色的美术作品。
学生创作的水墨画《热闹的上下九步行街》表现了步行街上行行色色的人物活动,活灵活现表现出了上下九步行街的浓郁现代西关风情,获得广州市学校美术创作活动现场赛一等奖。
通过“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从而关注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增长了学生对历史与地域特色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
二、“家乡特色文化”主题美术创作活动是激发儿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激趣,激发创造的热情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因子孕育于童年期,潜藏在儿童的兴趣中。
陶行知也认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之创造力,连小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加入孩童生活中,便发现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人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把握这一有利时期,对儿童施加积极的教育和影响,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逐步滋长为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成为巨大的创造潜力。
兴趣是创造的先决条件,它可以激发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志趣,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达到入迷的程度。
在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中发现儿童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否则,没有兴趣的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时常出现“老师我不会画”的现象。
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儿童浓厚的兴趣,使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激发儿童创造的热情,为儿童形成创造型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1.内容激趣美国心理学家指出“儿童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有趣的教材,能真正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会使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保持注意力和愉快学习的心情。
因此,在选择教学和教材内容时,要选择形式新颖的、富有情趣的、新奇的内容。
如:“生菜会”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有趣的绘画题材,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蕴涵许多民间美好的寓意,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很兴趣,如:烧大香祈福、摸螺摸蚬求子、醒师表演迎宾客、对台大戏、生菜宴等等民俗活动;以及生菜会中有趣的人物动态,如:扛大香的人、手推婴儿车中的小孩、吃生菜包的人等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还原一百年前的生菜会”和“一百年后的生菜会”等多种角度启发学生大胆畅想,创意表现,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活动《吃生菜包的人》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人物吃生菜包时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表现,并自由添画背景,提供各种工具材料,如彩色卡纸、版画制作工具等。
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儿童十分感兴趣,儿童非常兴奋,创造性地添画生菜谱、门窗、灯笼等丰富的画面。
2.活动过程激趣为了调动儿童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师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都要贯彻兴趣性的原则。
即开始部分的资料收集——采风活动——欣赏评述——美术创作——评价活动等都要以“活”和“趣”方面设计。
让儿童在有兴趣的气氛中进行美术活动,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活动愿望,激发儿童创造的精神。
(1)资料收集活动中激趣:教师首先用创设情境和提问等方式引发学生质疑,然后采取分小组收集竞赛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家乡民俗文化“生菜会”的兴趣。
每个小组都给出明确的收集任务,如A组主要负责收集有关“生菜会”的历史、传说故事;B组负责收集“生菜会”的吉祥物、民俗活动形式等资料图片,C组负责调查收集今几年来开展情况和图片资料等等,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收集,学生做小老师的进行课堂的汇报竞赛活动。
通过分组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2)采风活动中激趣:通过举行全校师生“生菜会”主题摄影比赛和展览,激励学生和教师亲自参与体验活动,使学生更全面深入了解家乡特色文化—民间习俗。
通过现场采访、摄影采风、写生采风一系列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身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加深情感体验,促进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收集资料和体验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致非常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精神。
他们一改平时害羞主动去采访路人和民警叔叔;学生的观察力更敏锐了,他们用孩子特有的视角去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如:坐在车里手拿风车正在吃东西的幼儿,卖菠萝鸡的朴实的老爷爷,虔诚烧香的婆婆,敲着捐款箱的白发老人等等。
在写生采风过程中,学生非常投入,沉浸在写生和创作中,不知疲惫,连续作画一两个小时老师要求休息都不愿意停笔,路人的围观议论丝毫没有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
(3)欣赏评述活动中激趣:欣赏评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学习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样式,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作欲望和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如农民画《酿酒》夸张质朴的人物造型手法;名作《清明上河图》长卷式、散点式构图等。
欣赏评述活动中主要采取小组探讨交流、小组汇报和全班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4)主题美术创作活动中激趣:表现内容的丰富性激趣:通过丰富有趣创作内容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如民俗活动(烧大香祈福、醒狮表演、对台戏等)、有趣的人或事、畅想古代或未来生菜会等等表现内容。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激趣:动画故事短片制作、电脑绘画、线条画、版画、瓶画、油画棒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美术创作的样式,也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通过不同的工具材料、技法、表现形式的选择从综合技法探索中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了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
创作形式自主性激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采取个人或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创作,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内容和表现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孩子们的自主性强了,创作的兴致高涨,创作出的作品个性十足,特别是美术组的孩子对各种画种和表现方式都欲欲跃试。
(5)评价活动中激趣:改革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单纯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活动中去,通过自评、互评、他评、师评等方式,通过班级展示、校级展示和各种比赛活动等,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在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整合知识,创作性运用知识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班级展示激趣:分班级展示创作作品,从构思选材的趣味性、新颖性;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活动。
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