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热力系统分析报告
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的节能降耗综合优化分析
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的节能降耗综合优化分析
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是目前国内外电厂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发电机组,具有
发电效率高、环保指标好等优点。
随着国家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发电行业也受到了节能
降耗的压力,因此对于机组的节能降耗综合优化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机组运行情况、燃煤特性、节能降耗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对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该型号机组是目前国内发电企业
中较为普及的一种大型发电机组,具有排放低、效率高的特点。
由于机组的长期运行,存
在一定的能耗损耗和效率下降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节能降耗的潜在因素。
通过对机组运行数据和参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能耗损耗和效率下降的原因,为
后续的节能降耗优化提供依据。
对燃煤特性进行分析。
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通常使用燃煤作为燃料进行发电。
燃煤的特性对机组的节能降耗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燃煤的质量、燃烧特性等进行
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燃煤的成分、含硫量、灰分含量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燃煤在燃
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节能降耗的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分析。
660MW超超临界高参数机组在运行中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
节能降耗技术,例如超临界循环、超临界锅炉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效率和
降低能耗,但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这些节能降耗技术的运用情
况和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找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为实际操作提供重要的
参考依据。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1. 引言1.1 背景本文档旨在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发电技术,其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较低的排放水平。
通过对热力系统的计算,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该机组的能量转换过程、系统效率和性能指标。
1.2 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全厂热力系统的计算,获得以下内容:•主蒸汽参数•过程热耗•煤耗率•发电机效率•循环水泵参数•热网结构•系统效率•性能指标等2. 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2.1 主蒸汽参数在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中,主蒸汽参数是热力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主蒸汽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主蒸汽质量流量 = 理论蒸发量 / (焓值差 × 发电效率)其中,理论蒸发量是指蒸汽发生器理论上可以蒸发的水量,焓值差是主蒸汽的焓值与给定的回热水温度差之间的差值,发电效率是指发电机的效率。
2.2 过程热耗过程热耗是指热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热耗损失。
在660MW 超超临界机组中,常见的过程热耗包括主蒸汽温降、过热器温降、再热器温降、凝汽器温降等。
过程热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过程热耗 = 主蒸汽温降 + 过热器温降 + 再热器温降 + 凝汽器温降2.3 煤耗率煤耗率是指660MW超超临界机组消耗的煤炭数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通过对煤耗率的计算,可以评估机组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煤耗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煤耗率 = 煤耗 / 发电量其中,煤耗是指燃煤锅炉在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煤炭质量,发电量是指机组在单位时间内发电的电量。
2.4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效率是指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发电机转化电能的效率。
发电机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发电机效率 = 输出有用电功率 / 输入机械功率其中,输出有用电功率是指机组输出的电能,输入机械功率是指转动发电机所需的机械功率。
2.5 循环水泵参数循环水泵是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分析
学术论坛660MW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分析张 鑫(京能(锡林郭勒)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摘要:本文主要对国内某发电公司的两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机组的协调控制相关的策略特点与难点,然后对机组的运行期间出现的协调控制系统问题加以优化,最终为机组的运行安全和经济运行打下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660MW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优化;大延迟;协调控制系统1 概述本次分析的机组为660MW超超临界褐煤间接空冷机组。
锅炉为高参数超超临界褐煤直流锅炉,并使用中速辊式正压直吹式的制粉系统,汽轮机为高背压九级回热高效汽轮机,发电机为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机组辅机配置为:空气预热器两台、磨煤机七台、送风机两台、引风机两台、一次风机两台、汽动给水泵一台,公用电泵一台。
热工控制系统(DCS)使用OVATION分散控制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MCS)能够对系统进行分散控制,并针对锅炉和汽轮机以及设备加以连续的闭环控制,确保机组稳定安全,符合安全启、安全停、定压、滑压的运行标准。
2 协调控制的策略分析超超临界机组使用的协调控制系统由汽轮机和锅炉的主控回路、负荷指令和主蒸汽压力的相关设定、协调方式的切换、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频率和热值的校正等功能回路。
汽轮机和锅炉的主控回路一般情况下有四种不同的运行控制:汽轮机跟随控制方式(锅炉和汽轮机的主控系统分别是手动和自动),机炉协调控制方式(锅炉和汽轮机的主控系统均为自动),锅炉跟随控制方式(锅炉和汽轮机的主控系统分别为自动和手动),基本控制方式(锅炉和汽轮机的主控系统均为手动)。
协调控制系统通常使用锅炉跟随的方式。
炉跟机协调控制方式下,由锅炉主控系统来承担维持机前压力,而汽轮机主控则使用在对机组的负荷控制。
此种控制方式特点为机组负荷响应快,负荷控制精度要高,但机前压力波动大。
依据相关部门对机组的要求,使用此协调的方式可以更加符合要求,下图1显示为2.1 机组的负荷指令和蒸汽压力定值处理回路机组的负荷指令回路是负责机组接收外部负荷指令,然后再进行处理,最后再当作负荷的给定值发送至锅炉与汽轮机的主控系统,总共三个子回路:最大限制和最小限制回路,负荷控制站,变化率限制回路。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热电厂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是供热供电领域的主力设备之一。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对于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启停调峰运行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需求,采取灵活的机组启停控制方式,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稳定地调节机组出力并保持系统运行稳定。
尤其在新能源占比增加和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优化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旨在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机组的响应速度、降低启停过程对设备的影响、减少燃料消耗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该研究对于推动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电力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发电设备,其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对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站的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火电厂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优化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提高电站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化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还可以延长机组的寿命,减少设备损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
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着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问题,通过对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同时提升机组对系统调度的响应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为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机炉主保护系统分析
第50卷第1期 熬力透年Vol . 50 No . 12021 年 03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 H E R M A L T U R B I N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r .2021文章编号:1672-5549(2021)01.021.4超超临界二次甬热机组机炉壬保护系统分析张天海,高爱民,汤可怡,肖新宇(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南京211102)摘要:采用常规的热工保护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二次再热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
根据国内某660 M W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备特点,对机炉主保护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主要包括主燃料硬件跳闸回路、主燃 料跳闸软逻辑以及汽轮机危急遮断保护回路等三个方面。
主燃料跳闸硬件保护设计为2套完全独立、相互冗 余的带电跳闸回路,可有效避免保护系统的拒动和误动。
主燃料跳闸软逻辑中修改了汽轮机跳闸和再热器保 护丧失等相关逻辑,满足了二次再热机组的保护需要。
对ETS 保护回路的超速保护、数据采集及处理和跳闸条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所分析的内容可为二次再热机组热工保护系统设计和维 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次再热;主燃料切除;危急跳闸中图分类号:TK267文献标志码:A doi : 10.13707/j. cnki. 31 -1922/tli. 2021.01.005Analysis of Main Protection System for Ultra-SupercriticalDouble Reheat UnitZHANG Tianhai # GAO Aijnin # TANG Keyi # XIAO Xinyu(Jiangsu Frontier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 Nanjing 211102# China )Abstract % For double reheat unit# conventional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is unable to meet the normal operating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omestic 660 MW ultra-supercritical double reheat unit# the mainprotection system of boiler and unit including the main fuel trip hardware trip circuit# main fuel trip soft logic and emergency trip system protection circui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ain fuel trip hardw two sets of completely in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dundant live trip circuits # so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rotection system from r ejection and mis-operation. In main fuel trip soft logic# related logics such as steam turbine tripping and loss of reheater protection are modified to meet the protection needs of double rehea the ETS protection circuit are improved in terms of over-speed protection# acqui shutdown # etc. # t hus the system reliabili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analyzed conten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 of double reheat unit.K e y words % double reheat & main fuel trip & emergency trip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代表当前世界领先的发电 水平,是目前提高火电机组热效率的有效途 径[1>]。
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研究
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研究660MW的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使用历史,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热效率并不是很高,这造成了大量的能源的浪费。
本文基于此对660MW的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介绍了热力系统的经济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为例结合热经济分析理论对其热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经济性的相关建议。
标签: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建议引言超超临界机组发电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在我们国家已经成熟应用了较长的时间,并且超超临界机组也在朝着越来越高的热效率方向发展。
其具有效率高以及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在未来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使我国的火力发电从长期的对于煤的高依赖性中解放出来,使得我国火力发电的原料来源变得多样化,使得我国和世界上先进国家之间的发电水平缩短,所以对我国现有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我国电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有能力将电力系统的发展目标定位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应用我国在这几十年的电力系统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得我国的超超临界机组获得质的飞跃。
在技术层面来看超超临界机组技术参数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目前瓶颈集中在材料这一块。
在目前国外的相关方面的材料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得到应用。
在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造价成本也越来越低,这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采购此类的发电机组。
在采购国外或者是本国研发的超超临界机组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到超超临界机组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所以目前最为主要的是改进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机使其具备更高的热效率。
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热经济性的研究。
一、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的相关理论1.等效焓降法等效焓降法就是热力学中的热力的转换,也就是利用热力系统的相关参数来对热能向电能的转换以及转换的效率研究的一种方法。
660MW超超临界机组0号高加系统运行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2611
基准
-4240
基准
增加0号高加系统会使项目初投资增加,主要包括:(1) 汽轮机本体系统费用增加,包括补汽阀、抽汽关断阀、止回 阀、调节阀、疏水阀、管材等费用;(2)0号高加本体系统;⑶给 水管道、疏水管道及阀门系统;(4)土建增加费用。单台机组 以上各项费用初步估算总计为600万元。
由表3可知,如果机组按调峰模式运行,年利用小时数 按5000h考虑,带0号高加系统方案比不带0号高加系统方 案,每年可节约标煤量为6851吨。按照标煤价550元/吨计 算,每年可节约燃料费376.8万元,则增加0号高加系统的 投资回收期为1.6年。
本文以上海电气集团某66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 组为例,对增设0号高加系统进行分析,对0号高加系统的 投入、退出进行优化探讨,并从技术可行性、热经济性、投资 回收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设置0号高加系统必要性分析
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最终给水温度会随着负荷的降 低而降低,导致机组的热耗增加,经济性变差,因此部分负 荷运行时,如何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将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 经济性。而优化回热系统是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回热加 热器级数的增加和最佳给水温度的确定。因此,增设一级回 热加热器(增设0号高压加热器),是一种有效提高机组在 低负荷运行时,热经济性的措施。
关键词:0号高压加热器热经济性低负荷运行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市场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电网峰谷差越来越大,600MW级及以上大型火电机组时常 参与电网调峰,大型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小时数不断增加, 导致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明显下降。为提高机组频繁调峰 安全性和低负荷运行经济性,优化抽汽回热系统、增设0号 高加系统,是目前广受关注的节能措施之一。
考虑到高压加热器设计参数及锅炉给水温度的限制, 在抽汽管道上设置两路调节阀系统(一个大容量主调节阀与
国产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异常运行方式定量分析
与此同时 ,l新 蒸汽的吸热量增加 : k △Q ( 。 ) 2 . 4 k/ = 21 5( J g) 5 k 因而 ,喷 水 减温 后 的新 蒸 汽 等 效热 降及 新 蒸 汽 的吸 热 量 :
再 喷引 置 …的 下卸 — o6 会器 ;装 经性 对降 :_ -7 热 水起 热济 … ; 0 相 三 . ・ 0 0
2)喷水 从 给 水 泵抽 头 分 流 的定 量 分 析 。 喷 水 从 给 水 泵抽 头 分流 ,这 时 再 热 器 喷水 份 额 为 , 由于 不 经 过 高 压加 热 器 及 其 产 生的 汽 流 不流 经 汽 轮机 的高 压 缸 ,故 少 作 功 :
, :I , I =
0. 0 3 0 0
循 环 吸热 量 变化 为 : △Q= k/ O( J g) k 装置效率相对变化 :
: —
⑥ 2 加 热 器端 差 对经 济 性 的影 响 。 号
新蒸汽等效热降增加 :AH=A5 ( % ,
)=. 2 k ) 0 5 1(J 6
AH -A Q%
8
A fo 7 ∑r 】 233 k g H= ( - ) = .9 (/ ) h h一 3 J k
r 6 -
循 环 的 吸热 量 下 降 :
8 8 一
△ Q
l oh) ( -7_ h
一
△ ~ 】 60 Q =。。
( g
表1国产60 w超超临界机组T AT况回热 系统参数 6M H .
新蒸汽等 效热降 增加: H A4 ( ) A = r, 川  ̄ a ,
装置效率相对变化 : 却,= AH
=
0 3 (Jg =4 6 1c .8 ( ) ^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热力系统分析报告
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我们知道一次能源的主要消耗就是煤炭的消耗,而在电力行业中煤炭又作为主要的消耗品。
根据统计,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生产的结构中,占有率达到了71.0%和75.9%,从全球范围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中达到了48.5%和47.9%。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率约为55%,煤炭的消费量将达到38亿吨以上;到了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中占有率仍有50%左右。
由此看来,煤炭消耗量还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 [1]。
电力生产这块来看,在2011年,我国整体的用电量达到46819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1.79%.在这中间,火力发电的发电量达到了38900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4.10%,整个火力发电量占据全国发电量的82.45%,对比2010年增长了1.73个百分点,这说明电力行业的主要生产来自于火力发电,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提供[2]。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每年的装机发电量以每年8各百分点飞速增长[3]。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这也带来相应的高能耗,据统计,全国2002年到2009年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从几乎翻2.5倍的增长为到了,煤耗的消耗量增加了13亿吨。
预计到2020年,火电装机的容量还会增长到,需要的煤耗量预计为38亿吨多,估计占有量会达到届时总煤碳量的55%[4],[5]。
随着发展的需要,大功率和高参数的机组对能耗的能量使用率会大大提升,这样对于提高火力发电燃煤机组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1年,全国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是329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了约有4克/千瓦时,在2012年时,消耗的标准煤降低了3克/千瓦时达到了326克/千瓦时,但是在发达国家,美、日等技术成熟国家的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仅仅约为每千瓦时300克上下,可以从中看出和我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660MW超临界机组加热器运行热经济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21 0 2年 7月
电
力
科
学
与
工
程
V0l2 No 7 _ 8.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e ti o r S i n e a d E g n e i g l c rc P we ce c n n i e rn
J 1,01 u. 2 2
6 0MW 超 临 界 机 组 加 热 器 运 行 热 经 济 性 6
热 器 运行 端 差 、抽 汽 压 损 、散 热 损 失 等 是 影 响其 疏 水 冷 却 器 。该 机组 的热 力 系 统 图 如 图 1所 示 。 热 经 济性 的 主 要 因 素 。 定 量 分 析 上 述 扰 动 因素 对
电厂 热 经 济 性 的 影 响 ,确 定 运 行 中 需 要 重 点 监 督
收 稿 日期 :2 1 0 0 。 0 2— 6— 8
作者简介 :闫顺林 (9 9 ) 15 一 ,男 ,教授 ,从事火 电机组节能理论 、节 能技术及锅炉燃烧 稳定性 的研 究 ,通信作 者 ,申赫男 ,
E— i: s e h n n 2 1 @ 1 6. o o mal h n e a 0 0 2 cm
关 键 词 :上 端 差 ;抽 汽压 损 ; 强度 系数 ;机 组 能 耗 中 图 分 类 号 :T 24 K 8 文献 标 识 码 :A
是 一 次 中 间 再 热 、三 缸 四排 汽 、单 轴 、双 背 压 、
0 引言
电厂 热 力 系统 中 ,加 热 器是 重 要 的 辅 机 之 一 ,
析模型基础上 ,以6 0MW 超 临界机组的典型 工况 为例 ,计 算 了这 两种 主要 因素对机组 能效影响 的强度 6
发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技术研究
发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9-26T06:34:28.672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期作者:张博[导读]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过去,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水平,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张博苏晋保德煤电有限公司山西忻州 036600摘要: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在过去,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水平,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严重危害,许多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也进行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例如宣传鼓励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环保,大力支持发展新型节能的电网,改变资源的浪费情况,同时制定了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新型节能电网会发展的更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会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发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引言火力发电厂的节能降耗对于低碳运行、绿色发展的社会意义重大,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非凡的意义。
而厂用电率是衡量火电机组经济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目前在有关降低厂用电率的措施,如制定合理的运行制度规避不科学的运行与管理造成的电能损耗,通过更换高质量的节能灯避免劣质灯具带来的电能浪费,通过使用不同的导体材料减少铁磁损耗,以及进行变频改造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等。
这些技术措施已无法满足现在火电机组通过电气手段降低厂用电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正值“双控”、降本增效的形势之际,本文提出节能方面降低发电厂厂用电率新思路:厂用电气设备运行方式的优化组合、高耗能电动机的更换升级、运行方式优化升级,同时采用在线监测技术,使电气设备运行在最优状态,为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发电厂660MW超超临界机组改进意义电能是社会大众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步攀升,与此同时,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基于对环境、能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政策,由此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行业对节能降耗的重视度,通常而言,火力发电的工作内容主要在于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及热能的传递,基于此,如若发电厂可提升热效率,将有效降低能源成本,所降低的能源成本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但从全国范围而言,仍能够取得十分可观的节能成效。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66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目前火电厂中的主要装备之一,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背景介绍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传统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可能存在效率低、能耗高、运行成本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效益和经济性。
有必要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调整,调峰能力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优化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66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高效、大容量的发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其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
优化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还能减少对传统调峰设备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和成本支出。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合理调整机组的启停策略,优化运行参数,提高机组响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电力系统的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
通过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的调峰运行方式,减少机组的启停频率和时间,降低设备损耗和维护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参数优化经济性比较分析
着重考虑高再的汽温及壁温偏差控制,尽量控制高再的温升水平,对机组的运行水平及运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受热面用材的变化锅炉由常规超超临界提升为高效超超临界后,锅炉的蒸汽压力、温度等均有升高,在受热面面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锅炉承压件的材质、规格等均会发生变化。
对于新方案一:再热汽温提升到610℃后(锅炉参数28.35MPa/605/613℃),锅炉低温再热器材质需要由SA-210C+15CrMoG+12Cr1MoVG+T91升级为SA-210C+15CrMoG+12Cr1MoVG+T91+T92,同时高温再热器、再蒸汽管道、再热器系统集箱管道需要进行强度核算,壁厚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新方案二:再热汽温620℃(锅炉参数29.4MPa/605/623℃)。
2 各参数汽轮机方案该项目汽轮机原机型为2×660MW 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JK660-27/600/600,7级回热,THA 工况热耗7601kJ/kW ·h 。
汽轮机仍有参数提升、系统优化、热耗降低的空间,目前初步计算了以下两种参数提升的方案,并从各专业的角度进行说明。
2.1 热力原方案:汽机机型NJK660-27/600/600,7级回热,THA 工况热耗7601kJ/kW ·h 。
0 引言新疆准东某2×660MW 机组工程自2016年末开始停工缓建,复工后原方案机组指标已落后于同时期、同区域、同类型的其他项目机组指标。
结合技术进步和该项目特点,通过对原方案主机参数(27MPa/600℃/600℃)与方案一(27MPa/600℃/610℃)、方案二(28MPa/600℃/620℃)从锅炉方案、锅炉性能、汽机本体变化、初投资增加、边界煤价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比选,优化本项目主机参数。
1 各参数锅炉基本方案1.1 锅炉参数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对冲燃烧方式,Π型锅炉。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热力系统分析
1 绪论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我们知道一次能源的主要消耗就是煤炭的消耗,而在电力行业中煤炭又作为主要的消耗品。
根据统计,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生产的结构中,占有率达到了%和%,从全球范围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中达到了%和%。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率约为55%,煤炭的消费量将达到38亿吨以上;到了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中占有率仍有50%左右。
由此看来,煤炭消耗量还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1]。
电力生产这块来看,在2011年,我国整体的用电量达到46819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在这中间,火力发电的发电量达到了38900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整个火力发电量占据全国发电量的%,对比2010年增长了个百分点,这说明电力行业的主要生产来自于火力发电,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提供[2]。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每年的装机发电量以每年8各百分点飞速增长[3]。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这也带来相应的高能耗,据统计,全国2002年到2009年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从几乎翻倍的增长为到了,煤耗的消耗量增加了13亿吨。
预计到2020年,火电装机的容量还会增长到,需要的煤耗量预计为38亿吨多,估计占有量会达到届时总煤碳量的55%[4],[5]。
随着发展的需要,大功率和高参数的机组对能耗的能量使用率会大大提升,这样对于提高火力发电燃煤机组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1年,全国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是329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了约有4克/千瓦时,在2012年时,消耗的标准煤降低了3克/千瓦时达到了326克/千瓦时,但是在发达国家,美、日等技术成熟国家的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仅仅约为每千瓦时300克上下,可以从中看出和我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热力系统分析
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我们知道一次能源的主要消耗就是煤炭的消耗,而在电力行业中煤炭又作为主要的消耗品。
根据统计,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生产的结构中,占有率达到了71.0%和75.9%,从全球范围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中达到了48.5%和47.9%。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率约为55%,煤炭的消费量将达到38亿吨以上;到了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中占有率仍有50%左右。
由此看来,煤炭消耗量还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1]。
电力生产这块来看,在2011年,我国整体的用电量达到46819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1.79%.在这中间,火力发电的发电量达到了38900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4.10%,整个火力发电量占据全国发电量的82.45%,对比2010年增长了1.73个百分点,这说明电力行业的主要生产来自于火力发电,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提供[2]。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每年的装机发电量以每年8各百分点飞速增长[3]。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这也带来相应的高能耗,据统计,全国2002年到2009年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从2.648×108kW几乎翻2.5倍的增长为到了6.52×108kW,煤耗的消耗量增加了13亿吨。
预计到2020年,火电装机的容量还会增长到11.32×108kW,需要的煤耗量预计为38亿吨多,估计占有量会达到届时总煤碳量的55%[4],[5]。
随着发展的需要,大功率和高参数的机组对能耗的能量使用率会大大提升,这样对于提高火力发电燃煤机组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1年,全国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是329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了约有4克/千瓦时,在2012年时,消耗的标准煤降低了3克/千瓦时达到了326克/千瓦时,但是在发达国家,美、日等技术成熟国家的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仅仅约为每千瓦时300克上下,可以从中看出和我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66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深度调峰运行分析
热电技术 2020年第4期(总第148期)660MW 超临界W 火焰锅炉深度调峰运行分析袁达(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普安561503)摘 要: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普安电厂)使用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威)制造的660MW 超临界W 火焰锅炉,锅炉设计煤种及校 核煤种均为无烟煤,W 火焰燃烧方式,整个炉膛由下部垂直水冷壁和上部垂宜水冷壁构成,由于无烟煤挥发分低,燃烧困 难,同时垂直水冷壁在锅炉低负荷时水动力稳定性差等固有弊 端,W 火焰锅炉4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稳燃技术难度大。
本文通过对普安电厂使用的巴威W 火焰锅炉4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工况进行总结,解决超低负荷稳燃技术难点,保证锅炉 40%额定负荷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电网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 要求。
关键词:超临界W 火焰锅炉;深度调峰;稳燃1.前言普安电厂两台660MW 超临界W 火焰锅炉(型 号B&WB-2146/26.15-M )是北京B&W 公司制造的超临界参数、垂直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 态排渣、全钢构架、单炉膛露天岛式布置的II 型锅炉,锅炉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均为无烟煤及贫煤,设计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4800kcal/kg,干燥无灰基挥发分11.46%,校核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4500kcal/kg,干燥无灰基挥发分9.8%。
锅炉燃烧系统由HPAX-EX 型煤粉燃烧器、OFA 喷口、乏气管道、分级风管、开式风箱(燃烧 器风箱和分级风风箱)、OFA 风箱、高能点火装置、炉前燃油系统、翼墙和贴壁风箱、火焰检测器等组 成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6台磨煤机,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 粉管道到炉膛前后拱,每台锅炉共24只燃烧器,对称布置在锅炉的前后拱上,前后拱各12只燃烧器。
24只OFA 喷口布置在锅炉的前、后拱的燃烧器上方,前后墙各12只。
燃烧器布置如下图lo图1燃烧器布置图后拱C3B3A3C4B4A4F3E3D3F4E4D4D1E1F1D2E2F2A1B1C1A2B2C2前拱2.深度调峰运行技术措施2.1技术准备工作:(1 )根据燃烧器布置方式,深度调峰磨煤机组 合方式有3种,分别是A/B/D/E 磨煤机运行、B/C/D/E磨煤机运行、B/C/E/F 磨煤机运行,炉膛次中间位置 的B/E 磨煤机必须同时运行。
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快速启动预暖分析与改进
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快速启动预暖分析与改进摘要:本文结合某电厂660MW超临界汽轮机组启动过程中暖机时间太长、燃耗消耗量太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汽轮机进行快速启动预暖改进的技术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超临界汽轮机组;暖机时间太长;燃耗消耗量太大;分析与改进一、概述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设备之一,在火力发电厂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整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汽轮机按蒸汽参数可分为超超临界、超临界、亚临界、临界等类型,按热力系统可分为凝汽式、背压式、抽凝式、抽背式等类型,凝汽式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机机组,运行中高压蒸汽介质冲转汽轮机至3000rad/min,带动发电机在励磁电流的作用下做功,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转动的动能,同时进一步将机械动能转化为电能。
汽轮机主要有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汽门及调速系统等设备组成,启动过程中汽轮机暖机分为低速、中速、高速等过程,避免因汽轮机暖机膨胀不充分造成振动、声音等出现异常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某电厂660MW超临界机组,由于汽轮机设计、制造等原因,通过长期的运行观察,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运行技术要求,发现该超临界汽轮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暖机时间长达6-7小时,存在以下问题:1.每次开机过程中,暖机时间太长,锅炉需要长时间投入柴油燃烧,造成燃油消耗量太大,高达120吨,开机经济成本过高。
2.由于暖机时间过长,推迟了机组的并网时间,造成发电量减少,机组得不到及时并网运行。
3.长时间低速暖机运行,需要等待时间太长,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损耗。
三、改进措施针对该超临界汽轮机因设计、制造等原因,造成开机过程中暖机时间过长、燃油消耗量过大、开机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作为专项课题进行技术攻关,积极同设计单位、汽轮机厂家进行沟通,通过大量调研、可行性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方案对比,最终确定汽轮机快速启动预暖改造如下:1.利用临机冷再加热蒸汽汽源,对5号汽轮机加装一套快速启动预暖系统,在锅炉点火升温前,提前对汽轮机高、中压缸进行预暖,使汽轮机高、中压缸温提前达到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且我们知道一次能源的主要消耗就是煤炭的消耗,而在电力行业中煤炭又作为主要的消耗品。
根据统计,在2010年的时候,全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和生产的结构中,占有率达到了71.0%和75.9%,从全球围来看,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中达到了48.5%和47.9%。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到了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率约为55%,煤炭的消费量将达到38亿吨以上;到了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结构中占有率仍有50%左右。
由此看来,煤炭消耗量还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 [1]。
电力生产这块来看,在2011年,我国整体的用电量达到46819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1.79%.在这中间,火力发电的发电量达到了38900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了14.10%,整个火力发电量占据全国发电量的82.45%,对比2010年增长了1.73个百分点,这说明电力行业的主要生产来自于火力发电,是电力生产的主要提供[2]。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电力工业中的火力发电,每年的装机发电量以每年8各百分点飞速增长[3]。
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电力需求急剧上升,这也带来相应的高能耗,据统计,全国2002年到2009年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从几乎翻2.5倍的增长为到了,煤耗的消耗量增加了13亿吨。
预计到2020年,火电装机的容量还会增长到,需要的煤耗量预计为38亿吨多,估计占有量会达到届时总煤碳量的55%[4],[5]。
随着发展的需要,大功率和高参数的机组对能耗的能量使用率会大大提升,这样对于提高火力发电燃煤机组的效率有着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2011年,全国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是329克/千瓦时,比2010年降低了约有4克/千瓦时,在2012年时,消耗的标准煤降低了3克/千瓦时达到了326克/千瓦时,但是在发达国家,美、日等技术成熟国家的600兆瓦级别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消耗的标准煤仅仅约为每千瓦时300克上下,可以从中看出和我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表明,全国600兆瓦及其以上级别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在设计水平、实际运行等方面与国外成熟的火电技术是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样看来,对于600兆瓦及其以上级别的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优化,探求其节能的潜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6]。
节能是我国很多年来一直遵循的重要方针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从2016年开始,我国进入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为重要的时期。
预计世界经济会进入后危机时期,全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平稳上升期[7]-[9]。
工业发展进入更为绿色的新阶段,新能源带来的冲击会给传统工业带来更大的危机。
这对于传统工业来是机遇和挑战,对于火力发电来说,能耗的高消耗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10]。
火电厂标准煤耗的降低会节省大量的消耗煤炭,节能指标也会得以体现,例如岭发电厂中主要参数对煤耗的影响中,锅炉效率煤增加1%,标准煤耗率就会降低3.2克/千瓦时,年标准煤耗量就会减少23360吨,年生产成本就会节省1188.79万元[11]。
因此可以看出其节能影响之大,将热力系统作为对象定量计算和分析,对机组部参数进行剖析。
定量计算方法对考核火力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有着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作为火电厂系统的初始设计方法和技术改造基础在热力系统分析方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2]。
本文将采用定流量计算分析火电厂热力系统的热力单元之间存在的能量关系,探讨可优化的点,为节能寻找优化信息。
我们可以依靠系统增加的有序性和减少的不确定性用以将能源的利用率进行提高。
1.2 国外发展现状热力系统的分析方法是为了更加准确的和真实的展示热力系统部的真实情况和反映出热力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
经过诸多的科研工作者和前人科学家的努力研究和实际应用尝试,现今,针对各个热力参数的研究出现了多种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根据其基础原理,有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其中有代数运算方法、矩阵法和偏微分理论方法;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并结合第一热力学定律的主要是㶲分析方法。
1.2.1 代数运算法的研究进展代数运算法本质上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联立每个热力单元,热力子系统的质量与能量的平衡方程,计算精确度比较高的分析方法。
主要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大框架下,对抽汽回热系统的各级抽汽之间的关系量化,数据化计算分析[13],[14]。
代数运算法在热力分析中存在多种方式,都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大框架下。
主要是对抽汽回热系统的平衡方程组进行量化并完善求解,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方程组达到更加真实表现出实际的效果,这里有串联解法以及循环函数法和等效热降法。
热力系统串联解法是在最早的电力行业建设时发电工程的早期运算方法,根据回热加热器的能量平衡原则来计算抽汽回热中各级的抽汽数值,作为基本的热力分析方法,因为其经典的计算方式在现今仍有很强的使用性。
串联解法的使用需从高压力的一级加热器也就是通常为高加一级一级开始计算分析,固定高加的给水流量进行运算[15]。
美国的工程师J.K.Salisbury根据实际生产中提出“加热单元”这一概念,我国的马芳礼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循环函数法,这是一个简化分析方法[16]。
这个方法需要先计算出热力系统的抽汽量等参数,然后将热力系统各个系统分开拆解为多个子系统再重合计算。
热力系统有时需要改变一些情况再剖析部实质,有些运算的受限是因为热力系统的热效益的影响,因此对一些损失的影响计算结果并不是很完善和灵活。
等效焓降法是前联的专家Kuznetsov最早提出的方法,经过十年的严谨完善,然后我国研究工作者将其引入并研究应用实际中[17],[18]。
等效焓降法是根据平衡方程,导算出等效焓降值和对应的抽汽率,以此为标准分析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
该方法在考虑再热机组时应考虑到再热增加量,要计算出再热抽汽级的真实等效焓降才会更有意义,否则计算结果没有参考性。
20世纪中叶时期,由美国学者Salisbury.J.Kenneth提出来了等效抽汽法[19],我国有研究者解读了这一方法[20]。
这个方法是把Z级回热抽汽假象为一股抽象的抽汽,抽汽量为所有各级抽汽量之和,假想地这个抽汽的焓值是各级抽汽对应抽汽焓经过加权平均算得的值。
等效抽汽法是的原则是,将单位质量的凝汽以基础进行分析运算,它的焓值越小,抽汽量越大,热耗率就会越来越低。
1.2.2 矩阵法的研究进展矩阵法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郭丙然和其他学者最早提出的热力系统分析方法[21],[22]。
将热力系统的抽汽回热系统中的热力单元,依据能量守恒列出线性方程组进行联立起来求解就是该方法的分析过程。
这样可以一次计算出很多个未知参数,并可以解出抽汽量的数值,这种对应于串联解法的分析方法可以称之为并联解法。
在之后的很多学者还是对矩阵法进行了完善和研究,可以让他会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23],[24]。
现今,应用矩阵方法对热力系统其经济性研究更加完善和方便。
1.2.3 偏微分法的研究进展偏微分法是最早由春发显示提出的,最早主要是为了定义和推到等效焓降值和相对应的抽汽效率的。
刚开始称之为“小扰动理论”,并有学者验证了其一致性[25],[26]。
之后结合矩阵法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新的方法热(汽)耗变换系数法[27],是利用推导的热耗变换系数和汽耗变换系数作为评定标准,对热力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的。
1.2.4 㶲分析法的研究进展最早的Gouy等一些人提出了能的质量概念,后来由Rant在1956年总结出了“㶲”的概念并提出,这使得能量被分成了可以转换和不可装换两个新的部分。
名称是“E xergy”,中文命名为“㶲”。
㶲效率反映出了一个设备能量转换为有用功的程度。
人们注意到了㶲体现的是能量转换的程度,这对节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外国研究者作了很多将实际生产运用到了㶲分析中[28]-[33]。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㶲分析法结合实例进行计算,通过㶲评定参数㶲损失量、㶲效率、㶲损系数以及㶲损率对实际生产提供越来越有意义的指导方向。
1.3 本文研究容本文将在岭发电厂实习期间学习的660MW超临界发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等效焓降法、固定新汽流量建立平衡矩阵方程式方法、㶲分析法将系统的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各级抽汽的各个参数数值关系和相互影响,得到分析结果。
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因素考虑进去,得算出抽汽分配和给水焓升分配结果,分析其中数值关系。
从中探究出计算参数的数值同实际情况的异同,寻求可优化节能部分,试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容有:(1)利用各级抽气参数结合等效焓降的方法导算出各级抽汽的等效焓降算式以及对应的抽汽效率的算式,计算出各级(相对于新汽的)抽汽率和抽汽做功不足系数,相关抽汽级的真实等效焓降和对应的抽汽效率,新汽的等效焓降和抽汽效率,从计算结果中做出分析,解剖其小异同原因,做出科学的解释。
(2)利用矩阵法热力分析方法结合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守则,基于固定新汽流量的原则构建出矩阵平衡方程式并标明各热力点参数的填入规定,构建方程做出循环计算框图,运算出相对应的抽汽分配量和一些重要参数,做出针对汽轮机效率的目标函数来运用数学方法得到给水焓升分配,并分析其分配结果和改进的方法,针对实际中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数据和参数,对比出异同,分析其原因。
(3)运用㶲分析方法计算出热力系统各热力单元的㶲评定参数,输出㶲的㶲值,损失掉的㶲损失量以及㶲效率、㶲损系数和㶲损率。
探讨分析结果中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和抽汽回热系统㶲损失、㶲效率的数值大小,根据实际状况解读各评定参数结果的原因,逐个分析其可优化空间和优化方法,为整个热力系统的节能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和改进措施并探讨其可行性和困难点。
2660MW超临界机组热力系统2.1研究对象机组介绍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华能岭公司660MW超临界发电机组,该汽轮机是汽轮机厂制造的一个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型号为NJK622-24.2/566/566,可以根据这个型号看出来该机组是一个超临界的并且是一次再热的,再热温度是566℃,额定出力为622.511MW,并且是一个三缸四排汽的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该机组锅炉是锅炉厂生产制造的一个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型号为DG2141/25.4-Ⅱ6型,该锅炉同样是依次再热,并且全露天布置、有固态排渣系统,是一个全钢机构、全悬吊结构锅[34]。
图2-1为热力系统流程,图2-2显示了机组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布置。
BOILER-锅炉 GENERATOR-发电机COND-凝汽器HP TURBINE-高压缸 IP TURBINE-中压缸 LP TURBINE-低压缸CP-冷凝水泵 B.F.P.T-给水泵汽轮机 DTR-除氧器 FP-给水泵 HP HEATER NO.1~NO.3-高压加热器 LP HEATER NO.5~NO.7-低压加热器图2-1 660MW机组原则性系统图Fig.2-1 Principle system diagram of 660MW unit本文研究主要对象是660MW机组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根据了解该电厂汽轮机抽气回热系统共有七段非调整抽汽,第一段抽汽引向高压缸,全机第6级后,供1号高压加热器;第二段抽气引自高压缸排汽,在全机第8级后,供2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及辅汽系统的备用汽源;第三段抽汽引自中压缸,在全机第11级后,供3号高压加热器;第四段抽气引自中压缸排汽,在全机第14级后,供给除氧器、给水泵汽轮机、辅汽系统;第五至第七段抽汽均引由低压缸A和低压缸B第16,17,18级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