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XXX的《山寺夜起》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寺中夜起观赏月亮的情景。
诗中“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诗人不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被山寺中的景色所吸引,无法入眠。
同时,他也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没有家,无处可归,只能在山中独自徘徊。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XXX的《春日耕者》通过描绘农民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颈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生动地描绘了农民春耕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珍视。
他认为政治法令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的勤劳和智慧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这首诗中,“春醉海棠”一句用字恰到好处,表达了海棠娇艳欲滴的美丽和春天的盛景。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XXX的《唐叔良溪居》刻画了一个隐居山林的人物形象。
他独自XXX思考,欣赏着门巷玲珑、野望通的美景。
他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隐士的洒脱,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趣的人物形象。
颔联中的“犹”“已”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
这种微妙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XXX的《早行》中,XXX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早行途中景物变化的特征。
诗中“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通过对比山和树的形象,表现了早晨的山雾和树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变幻。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表达了诗人对真实性的思考和追求。
他认为在早行的路上,真实的景象和真诚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XXX和XXX的两首诗都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现海棠的特点,XXX的《海棠》用“XXX”“红嫩”来形容海棠的颜色和娇艳,而XXX的《海棠》则用“碧绡”“红肤”来描绘海棠的颜色和柔美。
唐山市第一中学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经典测试(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诗歌鉴赏(共25题,总计0分)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83.“又逐春风到洛城”是紧扣“春风一夜吹乡梦”中的哪个词语来写:()A.春风B.吹C.乡梦D.一夜8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春光。
B.“杨柳阴阴”“残花落尽”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早春景物图画。
C.“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
D.全诗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语言平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以即将逝去的春景贯穿始终。
2.古代诗歌阅读(甲)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栎:同“栋”,一种乔木;②茗:茶的稚称。
176.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C.(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177.(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賦》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意象”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的“意象”。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肥硕(shuò) 剽悍(biāo)心无旁骛(wù)B.黄晕(yùn) 伛偻(yǔ)销声匿迹(nì)C.怂恿(sǒng)苋菜(xiàn) 踉踉跄跄(cāng)D.砭骨(biān)荫庇(yīn)尽态极妍(y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诀别晦暗气充斗牛苦心孤诣B.烦躁藉贯变幻多姿相形见绌C.馈赠饶恕骇人听闻穷困缭倒D.赃款凌驾无与伦比诚惶诚恐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22-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
其问,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
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解析】
【详解】考查字音字形。
C.羁拌——羁绊,蓦然(mù)——mò。
故选C。
2.填入下面语段中 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全面深化自身改革,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____________,在抢险救灾前线__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一线____________,在奥运竞技赛场____________。
③AI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数据、算法、算力,中国在这三方面都有良好基础。
④AI的进步迭代需大量数据进行学习训练,ChatGPT也不例外。ChatGPT的训练使用了约45TB数据,其中包含多达近1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从大数据资源看,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网民数量,有丰富的应月场景,在数据积累方面优势明显。
故选C。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春天山中胜景太多,自己留连忘返直至夜间,可见山中美景让诗人沉醉留恋。
C.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D.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手机上点击一条有关茶叶的信息,随后就会收到各种关于茶的养生知识。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变得个性化、智能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标点运用。
A.“移动互联时代,不能忽视公众利益”与后面的内容为总分关系,“利益”后面的分号应为冒号。
唐诗赏析-《春山夜月》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春山夜月》原文翻译及练习题'《春山夜月》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春山夜月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
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一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6)从岑寂来看。
开头两句有着什么关系?从结构上说,首联和其他三联又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1)胜(2)“掬”、“弄”有珍惜、赏玩的意味,“舀”字动作过强,“闻”字不及“弄”字体现出的喜悦之情,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
“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3)写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
(4)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5)“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质量F级检测题(十)
2024届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质量F级检测题(十)(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杨晓慧:在文学作品中,河流经常被比作母亲,作为一种“养育者”的形象被歌颂。
您能否谈谈河流与文学的联系?熊召政:我大概是2014年应邀访问俄罗斯,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长江与伏尔加河上的文学波涛》。
其中,我讲到了中国的长江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都是值得世人景仰的河流,它们的波涛都是母亲河里丰满而甘甜的乳汁,养育出两个国家一代又一代伟大而杰出的作家、诗人、艺术家。
我讲了长江流域的屈原、李白、苏东坡这几个代表,以及伏尔加河旁边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例子。
我们都是受河流养育的。
从我自身来讲,小时候坐在家乡的小河边,我常常想入非非:从飞鸟虫鱼到日落月起,我想象它们的语言、它们的亲人、它们归家的路。
我曾经发表过一首长诗《长江情思》:“长江啊,在你两岸的青枫林里,7繁衍出多少淳朴的子民?……我有幸在你一条支流的边上降临人世,/呱呱坠地,就闻到你波涛远荡的芬芳……”表达了我对长江无比崇敬的情怀。
母亲河养育我们,不仅仅是养育我们的身体,养育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养育我们的精神,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作家。
杨晓慧:正如您所说,河流不仅供养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河流,会产生形态各异的审美意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孕育出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品。
即使同饮长江水,不同流域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您能否比较一下长江沿岸的作家在精神气质方面的地域差异?熊召政:我们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长江从三江源出发,由西向东流,最后流入太平洋。
由于长江流经很多地区,它们的气候、地形物产、风俗各不相同,长江沿岸的地域文化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优质】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 于良史-word范文模板 (1页)
【优质】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于良史-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于良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
答:“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专题3古诗词鉴赏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
专题3古诗词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专题3 古诗词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诗歌鉴赏(2023·宁夏吴忠·统考模拟预测)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全诗的总领,全诗意在表现春山夜月美和自己快乐的兴致。
B.尾联由近而远,以声音引出画面,意蕴愈显清幽。
C.全诗扣诗题《春山夜月》来写,春色写得厚实,月色写得不足。
D.颈联“无”字写出兴之浓,“惜”字写出情之深。
2.请品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联的妙处。
(2023·宁夏吴忠·统考二模)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A.开头两句是追叙昨夜遭受暴风骤雨的景况,设置悬疑,引发共鸣。
B.风浪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诗人用问句引发思考。
C.这首诗极为平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蕴含理趣。
D.试卷孤篷写出对昨夜暴雨的不以为意,表达个人高洁傲岸意趣。
4.请谈谈“依旧青山绿树多”有哪些寓意?(2023·宁夏吴忠·校联考三模)别中都明府①兄李白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②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注]①中都,唐县名,属兖州;明府,县令。
②连枝,这里指兄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人,说中都明府和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远离官场。
B.颔联叙事,写刚“东楼”兄弟聚会,却又要面临“南陌”分别。
C.颈联写景,一个“明”字,展现了渌水荡漾、秋日明媚的景象。
D.“取醉不辞留夜月”,诗人今夜将在明媚的月光下大醉一场。
6.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4、(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5.(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 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长沙市雅礼中学初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经典题(提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诗歌鉴赏(共25题,总计0分)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②。
(注)①掬(jū):双手捧起。
②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8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破题,总揽全诗。
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地点,又点明了“赏玩忘归”的原因--“春山多胜事”。
B.颔联上句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下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C.颈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特别珍惜山中的一花一草的感情。
D.尾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反衬)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8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诗歌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甲)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寄扬州韩绰判官①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②明月夜,玉人③何处教吹箫。
(注)①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
②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③玉人:貌美之人。
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
174.下面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亲友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此诗构思新巧,言浅意深。
B.《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一句中可以看出此诗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可以入画,给人遐想。
C.《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隐隐”和“迢迢”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检测试题一.(16分)主持人在"家国天下,时代有我"的活动中准备了开场白,请根据要求帮他完善开场白,完成1~3题。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殷红的血液里。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鞠躬尽瘁、(qiè)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狂澜之中,用他们【甲】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在涵咏品味这些诗篇时,使我们的内心也会随其中炽热的感情而澎湃。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孺皆知,但一定是尽心尽责。
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乙】的英雄。
鲜为人知的他们,正以己之力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bān)斓。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亘古(gèng) 锲而不舍鲜为人知(xiān)五彩斑斓B.亘古(gèn) 契而不舍鲜为人知(xiǎn)五彩班斓C.亘古(gèn) 锲而不舍鲜为人知(xiǎn)五彩斑斓D.亘古(gèng)契而不舍鲜为人知(xiān)五彩班斓2.请给语段中画线【甲】【乙】处依次填上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歌可泣受之有愧B.气冲斗牛当之无愧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D.气冲斗牛受之有愧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
(3分)4.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7分)以"致敬建党百年,阅享盛世书香"为主题的第30届书博会在济南开幕。
书博会期间,为推广全民阅读,济南市图书馆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发布了各类阅读宣传语。
(A)阅读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
(B)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
品味阅读之美,书香浸润泉城。
(1)请将画线(A)句改写成反问句。
古诗词诵读高二语文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无衣》《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表明妻子死去的时间长,生者难忘死者,思念实在太苦。
(2)想到爱妻埋在千里之外,无人陪伴,词人感到孤独凄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长短句,词人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将爱妻死后自己的种种忧愤、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一一展现。
(4)下阕入题开始“记梦”,“________”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故乡,“________,________”是写那小室内,爱妻正在梳妆打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梦境落回到现实,词人想象着长眠地下的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静的明月之夜的心境。
【答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茫、纵、鬓、幽、轩、冈。
2.《无衣》(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行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4)《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岂、泽、裳、矛戟、偕作、袍。
3.《春江花月夜》(1)在《春江花月夜》中,良辰美景引发诗人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试题】(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4)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5)有人说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4)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理由可以有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
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④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5)动静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2分)“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2022年重庆巫山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重庆巫山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春声和春深林斤澜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
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
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⑶我服了。
后来也爱了。
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噜嗦什么呢,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
“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
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⑷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
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
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他说有。
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
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
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
江岸“绿”,是苏苏“绿”的。
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响。
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
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山夜月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试题】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3、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5、有人说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6、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4、诗中写得最为精妙之句是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理由可以有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
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②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气完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
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③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④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5、动静结合(1分),虚实相生(1分)。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2分)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或:远近结合(1分),以动衬静(1分)。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
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愈显清幽。
(2分)
6、多胜事、掬水、弄花的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1分),欲去惜芳菲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致赏玩忘归(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