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1【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①。

注: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破题,首句扣“春山”,次句扣“夜月。

“多胜事”是因,“夜忘归”是果。

二句提纲挈领,且设下悬念,开启下文。

B. 颈联紧承“夜忘归”,亦是颔联的自然延伸。

此二句写“赏玩”“胜事”后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出诗人因山花即将凋谢的无限惋惜之情。

C. 尾联上接“欲归”二字,写归途中的所闻所见。

写得有声有色,动中有静,意境深远迷茫。

末句以景结情,情意悠长,怀恋之意,依稀可见。

D. 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15. 诗歌创作讲究“起承转合”,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又为写景佳句,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两句。

答14. B B项,“充分表达出诗人因山花即将凋谢的无限惋惜之情”错。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的意思是“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惜芳菲”是舍不得离开这里的花草,不是“山花即将凋谢”,当然也就不是表达诗人的惋惜之情了。

故选B。

15. 1.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第二句“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

2. 此句描写诗人的动作,也写出环境的美好,且表现了诗人的童心童趣。

3. 虚实结合,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4、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形又传神,堪称神来之笔。

【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

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

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

高考语文_二轮高频题型强化训练第26题:诗歌鉴赏之语言类(新高考版)(解析版)

高考语文_二轮高频题型强化训练第26题:诗歌鉴赏之语言类(新高考版)(解析版)

备战2021年高考二轮冲刺高频、高危题型强化训练卷第26题诗歌鉴赏之语言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宿龙宫滩①韩愈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②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注)①龙官滩:在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

公元803年,韩愈因直言进谏为权臣所谗,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公元805年,遇大赦得以回归北上,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②宵残:天亮之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触觉和听觉写阳溪之水,写出了滩水的浩渺和水声的时高时低。

B.颔联描绘江水奔流的景象,“疑”和“似”两字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感受。

C.诗歌前两联写龙宫滩之险奇,颈联则写诗人由眼前之景所触发的感情。

D.尾联写诗人梦醒之后与他人的谈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宵残②雨送凉”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意解析此字的含义。

【答案】1.A2.“凉”字好。

①指天亮之前天气之“凉”。

②诗人含冤遭贬,心情郁闷难消的“悲凉”。

③诗人幸遇大赦后心境的“凉爽”(爽快)。

【分析】1.A项,并非“触觉和听觉”,而是“视觉和听觉”。

“滩水的浩渺”是看到的,属于视觉。

故选A。

2.“宵残雨送凉”一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微雨送来清新的凉爽。

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

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

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

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

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所以这句中“凉”字用得好。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宋代〕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1)。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1)九方皋,即伯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賦》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一个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

他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意象”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

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的“意象”。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故选D。
12.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源电压恒为4.5V,R1可选用5Ω、10Ω、20Ω的电阻,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25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R1由10Ω换成20Ω,应向右调节滑动变阻器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解析】
【详解】[1]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内能增加,水火箭飞向空中时,瓶内气体 内能转化为水火箭的机械能。
[2]水从水火箭中喷出,是里面的气体对外做功,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4.如图所示是电热水壶、电烤箱和电饭煲正常工作时通电时间t和所消耗电能W的关系图。他们都利用了电流的________效应,正常工作时,________的功率最大,通过________的电流最小。
B.内能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竹筒将水从河里输送到上方农田中,水的内能不变,故B错误;
C.高转筒车和水电站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只是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故C正确;
D.运动的水流冲击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水流的一部分动能转移为水轮机的动能,然后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9.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不放重物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所以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5A,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则不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郑州市2024年中招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物理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高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7-扩展语句

高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7-扩展语句

高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7-扩展语句一.扩展语句要点1、组词成句:这类题一般是提供三五个词语,要求将这些词语或短语组成一个意思连贯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有字数要求。

2、使语句具体丰满:这种类型的扩展,一般原句只有主语、谓语、宾语几个主干成分,为了使语句更加具体丰满,答题就要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但添加的成分要符合一定的情景或情形。

3、使语句具体生动。

这类扩展题,原句一般只有对事件的概括的交代,没有作细致的生动的描绘,要求答题者进行生动的描绘,或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之情境化,使之更加真实感人。

4、使语句具体明白。

这类扩展题的原句,一般是说明文字或带说明性质的语句。

扩展这样的语句,需要把原句中模糊概念“数据化”——用具体的材料来体现这个概念的意思,使之更加清楚明白。

5、扩展诗句:这类扩展题就是列出古诗文中的佳句,主要是写景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意境,用散文语言展开,使之更具体、动人。

6、补充连接性扩展:这类题一般留几处空缺,让学生依据前后文或全段内容,补充恰当的词语、短语或句子,使文段连贯一气,且语意更丰富、具体、形象。

7.添枝加叶法在只有句子主干的情况下,添加附加成份(定语、状语和补语)。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和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份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份的作用。

【例题】扩展下面语句,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了。

【答案】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纷凋凌的时候,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解析】从题目要求来看,应抓的扩展点是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可以添加状语加以修饰限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样的梅花怎样地开放了。

8.人物描写法即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例题】原句:二女儿王海棠扮演“扫北”里的公主。

【答案】二女儿王海棠真像一株海棠似的袅娜,她扮演“扫北”里的公主,有一种女英雄的轩昂气概,含嗔带怒里蕴藏着微笑,眉宇间又透露着脉脉的深情。

唐诗赏析-《春山夜月》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唐诗赏析-《春山夜月》原文翻译及练习题

《春山夜月》原文翻译及练习题'《春山夜月》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春山夜月的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

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一1)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

(2)诗中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如果忽略平仄、音韵不计,把“掬”字换成“舀”字,把“弄”字换成“闻”字,效果有什么不同?(3)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6)从岑寂来看。

开头两句有着什么关系?从结构上说,首联和其他三联又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1)胜(2)“掬”、“弄”有珍惜、赏玩的意味,“舀”字动作过强,“闻”字不及“弄”字体现出的喜悦之情,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

“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3)写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胜境的留恋向往。

(4)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5)“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诗歌鉴赏(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诗歌鉴赏(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诗歌鉴赏(过关训练)一、(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

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

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C.“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答案】C【解析】 C项,“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错误。

“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结合注释②内容“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分析,意为可以以李少府为典范来辨明朋友的好坏。

故选C。

)12.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

(6分)【答案】①慷慨大方。

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②射艺高超。

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③潇洒不羁。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尽情畅饮,表现出其潇洒不羁的一面。

【解析】这是一道鉴赏人物形象的试题,答题的思路是先总后分,先概括后解释。

比方说:慷慨大方。

是从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人分享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要具体地分析诗句,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间接描写有其他人物的衬托和对比,以及环境的衬托等。

二、(甘肃省兰州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4~15题。

专题08:诗歌鉴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解析版

专题08:诗歌鉴赏-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解析版

专题08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春·江苏苏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甲】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③新草绿,幕府④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

①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

①蔡洲:江中洲名;①幕府:山名。

1.下面是小志对两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你觉得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首句运用了“互文”的写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

B.乙诗颈联转而抒情,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示警当世: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C.甲诗中“犹唱”凸显诗人对统治者悲愤之切,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

D.乙诗尾联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

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读完乙诗后,小志问:这首诗的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你可以帮我分析分析吗?小梦:嗯,好的!___________【答案】1.A2.①对比。

用吴国的雄图霸业以及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和跟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形成对比。

①情景交融。

山川景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任何的变化,诗人看到的仍是:青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

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乙诗颈联转而抒情”表述有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为: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所以乙诗中颈联是议论;C.“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歌者的同情之心”表述有误,乙诗中“不堪”表达诗人对唐代的统治者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的担忧;D.“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述有误,刘禹锡是中唐诗人,杜牧是晚唐诗人,时代要比刘禹锡晚,此联即脱胎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对;故选A。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菏泽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共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冰箱B. 洗衣机C. 电脑D. 电饭煲2. 以下符合安全用电做法的是()A. 用湿手将吹风机插头插在电源上B. 发现用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C. 电水壶的电源线绝缘皮破损仍继续使用D.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在一个插排上同时使用3. 课堂上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 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C. 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4. 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C. 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D. 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5. 下列常见现象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收纳箱底部装有轮子B.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游乐场的滑梯表面光滑D. 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6. 家用汽车常用汽油机提供动力,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燃烧时它的热值减小B. 汽油机的冷却液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汽车尾气的汽油味越浓说明汽油燃烧越充分7.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

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抬巨木时众人越靠近支架越省力B. 只把悬绳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更利于抬起巨木C. 在抬起巨木时横杆是省力杠杆D. 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减小压力8. 2024年5月29日,世联赛中国澳门站中国女排3∶1战胜对手,取得开门红,如图是比赛现场画面。

专题3古诗词鉴赏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

专题3古诗词鉴赏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

专题3古诗词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专题3 古诗词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一、诗歌鉴赏(2023·宁夏吴忠·统考模拟预测)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全诗的总领,全诗意在表现春山夜月美和自己快乐的兴致。

B.尾联由近而远,以声音引出画面,意蕴愈显清幽。

C.全诗扣诗题《春山夜月》来写,春色写得厚实,月色写得不足。

D.颈联“无”字写出兴之浓,“惜”字写出情之深。

2.请品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联的妙处。

(2023·宁夏吴忠·统考二模)水口行舟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A.开头两句是追叙昨夜遭受暴风骤雨的景况,设置悬疑,引发共鸣。

B.风浪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诗人用问句引发思考。

C.这首诗极为平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蕴含理趣。

D.试卷孤篷写出对昨夜暴雨的不以为意,表达个人高洁傲岸意趣。

4.请谈谈“依旧青山绿树多”有哪些寓意?(2023·宁夏吴忠·校联考三模)别中都明府①兄李白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

东楼喜奉连枝②会,南陌愁为落叶分。

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

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注]①中都,唐县名,属兖州;明府,县令。

②连枝,这里指兄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人,说中都明府和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远离官场。

B.颔联叙事,写刚“东楼”兄弟聚会,却又要面临“南陌”分别。

C.颈联写景,一个“明”字,展现了渌水荡漾、秋日明媚的景象。

D.“取醉不辞留夜月”,诗人今夜将在明媚的月光下大醉一场。

6.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夜月诗(含解析)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夜月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夜月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为柳宗元被贬永州第六年所作。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深梦醒,诗人辗转反侧,百无聊赖,开门出来到了西园,听着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感受着周围的寂静。

B.颔联写一轮寒月正从东岭升起,流水冲刷着稀疏的竹根,发出泠泠水声,既有视觉描写,也有听觉描写。

C.倚楹至旦,发人深思。

诗人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不难读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苦闷。

D.这首诗构思新巧,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

2.这首诗围绕诗眼“寂寞”展开,颔联、颈联的景物描写时如何抒发情感的?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普天乐·垂虹①夜月徐再思玉华寒,冰壶冻。

云间玉兔,水面苍龙。

酒一樽,琴三弄。

唤起凌波②仙人梦,倚阑干满面天风。

楼台远近,乾坤表里,江汉西东。

【注】①垂虹:指吴江上的垂虹桥。

桥有七十二洞,俗称长桥。

因桥形若虹,故名。

②凌波:形容女性步履轻盈。

曹植《洛神赋》曾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描绘洛水女神。

3.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华寒,冰壶冻”,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月色的皎洁清亮,开篇直写月光,与题目相照应。

B.“云间玉兔”写明月在云间时隐时现的情形;“水面苍龙”写垂虹桥似要凌空而起的雄伟气势。

C.“酒一樽,琴三弄”,作者的忧思难以排遣,欲借酒消除心中愁绪,抚琴时却发现知音难觅。

D.结尾描绘出天地壮阔、浩瀚无涯的雄伟画面;此处虽用笔粗放,但感情却深邃沉挚引人深思。

4.作者是如何呈现月色之美的?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七夜对月杜甫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湖南省株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成语①黝.黑(yǒu)②绯.红(fēi)③畸.形(qí)④眼花潦乱⑤撩逗⑥缭倒⑦无恶.不作(è)⑧深恶.痛疾(wù)⑨恶.心(ě)⑩合颜悦色⑪诚惶诚恐⑫屏息敛声A.②⑤⑧⑩B.②④⑦⑪C.③⑥⑦⑫D.②⑤⑨⑪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C.地震过后,海涛发出振聋发聩....的声响,好像要把这小岛冲碎似的。

D.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3.下面是一段关于主题班会的记录,其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主题班会一开始,①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他说:“②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我决心向张红学习,③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 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④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A.①B.②C.③D.④4.下面是《苏东坡传》中的一段话,其顺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

②在元丰三年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苏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

③在等待家眷之时,苏东坡暂时住在黄州定惠院。

④他和僧人一同吃饭,午饭与晚饭后,总是在一棵山楂树下散步。

⑤关于这种情形,他写了些极其可爱的诗。

A.②③①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②④③①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藤野先生》选自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

②浦:水边,岸边。

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4、(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5.(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 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检测试题一.(16分)主持人在"家国天下,时代有我"的活动中准备了开场白,请根据要求帮他完善开场白,完成1~3题。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殷红的血液里。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鞠躬尽瘁、(qiè)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狂澜之中,用他们【甲】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在涵咏品味这些诗篇时,使我们的内心也会随其中炽热的感情而澎湃。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孺皆知,但一定是尽心尽责。

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乙】的英雄。

鲜为人知的他们,正以己之力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bān)斓。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亘古(gèng) 锲而不舍鲜为人知(xiān)五彩斑斓B.亘古(gèn) 契而不舍鲜为人知(xiǎn)五彩班斓C.亘古(gèn) 锲而不舍鲜为人知(xiǎn)五彩斑斓D.亘古(gèng)契而不舍鲜为人知(xiān)五彩班斓2.请给语段中画线【甲】【乙】处依次填上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可歌可泣受之有愧B.气冲斗牛当之无愧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D.气冲斗牛受之有愧3.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

(3分)4.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7分)以"致敬建党百年,阅享盛世书香"为主题的第30届书博会在济南开幕。

书博会期间,为推广全民阅读,济南市图书馆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发布了各类阅读宣传语。

(A)阅读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

(B)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斓的世界;阅读,。

品味阅读之美,书香浸润泉城。

(1)请将画线(A)句改写成反问句。

【优质】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 于良史-word范文模板 (1页)

【优质】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 于良史-word范文模板 (1页)

【优质】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于良史-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春山夜月于良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

答:“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

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三坊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三坊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三坊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诗歌的语言弹性,以及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与渗透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

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

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

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

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

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

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

关键在于如何用。

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

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

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

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

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

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

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赠崔秋浦》)。

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渥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渥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渥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每题3分)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春山夜月》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春山夜月》阅读答案
2.春山夜月的阅读答案
3.《春山夜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4.春山夜月阅读赏析及答案
5.《春山夜月》唐诗鉴赏
6.暮春山间阅读答案
7.江亭夜月送别阅读答案
8.曾臻黄山夜月阅读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