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规范临床输血护理工作,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根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前准备1. 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并与患者或其家属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3. 输血科对血样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确保血型准确无误。
三、输血前核对1. 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2. 核对无误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取回血液。
四、输血过程1. 输血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编号、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给予相应处理。
3. 输血过程中,血液不得自行储存,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物。
五、输血后处理1.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将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血袋标签等资料整理归档。
2. 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塑料袋捆扎,连同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一同及时送到输血科保存24小时。
六、查对制度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患者姓名、血型、血液编号、血袋标签等。
2. 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七、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护士进行输血护理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输血护理技能。
2. 定期对护士进行输血护理考核,确保护士掌握输血护理知识。
八、监督与奖惩1. 医院设立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输血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3. 对在输血护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输血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三、输血前准备1. 临床医师开具输血医嘱;2. 护理人员准确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和输血医嘱,确认患者同意接受输血;3. 检查输血袋的标签及密封是否完好;4.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输液器等设备;5. 核对输血所需的血液制品,确认品种、血型、数量是否符合患者要求;6.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四、输血操作1. 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程序,核对患者身份、腕带、病历号、输血医嘱、血袋标签等信息;2. 适当选取输血管道,确认血管通畅;3. 将输血袋装入输血器中,连接输血管道,进行滴速调整;4. 在医师或上级护士的监督下进行输血操作;5.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输血反应;6. 输血过程结束后,及时查看输血量,并记录输血时间、速度、输血反应等内容。
五、输血后处理1. 输血结束后,清理输血管道及输血器,妥善处理输血袋;2.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3. 输血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持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的变化。
六、输血安全控制1. 建立严密的输血对照系统,包括输血前的核对程序、输血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输血后的随访观察;2. 建立完善的血液制品管理制度,包括血液的采购、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3. 建立输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输血操作的技能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输血操作技巧;4. 建立输血质量监测系统,对输血相关的质量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5. 加强输血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格追踪和处理,确保输血安全。
七、输血风险管理1. 积极配合医院进行输血相关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2. 对常见的输血并发症及时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风险意识;3. 针对高风险患者,加强输血前的评估,提前做好准备,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测;4. 在输血过程中,注重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5.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配合,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⑴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护士的职业健康,并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
⑵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操作的护理人员。
二、术语定义⑴输血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相应处理后,经血管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⑵输血反应指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⑶输血标本指开袋前的待输血的血液样本。
⑷输血工具指与输血过程相关的各类器械、药物等。
三、护理安全输血管理要求⑴输血前的准备工作⒊⑴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血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
⒊⑵患者知情同意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输血的目的、步骤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⒊⑶输血标本采集和标识护士应按照相关规定采集输血标本,并在标本上正确标识患者信息、血型等。
⑵输血操作技术要求⒊⑴输血准备护士应按要求准备输血所需的血袋、输血管路等。
⒊⑵输血检查护士应检查输血血袋、输血管路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⑶输血过程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⒊⑷输血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输血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⑶输血后的处理⒊⑴输血后观察护士应在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⑵输血后护理护士应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及时护理,包括监测体温、观察尿量、进行输血后血常规等检查。
四、附件⑴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⑵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注:以上为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参阅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⑵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附件2: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引言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旨在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是维持生命的关键步骤。
然而,输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不合格、输血反应等。
为减少这些风险,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一、背景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提高输血安全性和质量。
输血操作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输血准备、输血前核对、输血过程监控和输血后处理等。
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输血错误和不合格输血的发生,确保患者从患者身体健康。
二、管理目标1. 确保输血安全:通过严格执行输血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操作规范性和专业素质,减少输血操作中的人为失误和技术差错。
2. 减少输血并发症:建立和完善输血反应监测机制,确保在输血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简化护士工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质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对输血操作、设备维护和血液管理等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输血过程的质量。
三、管理流程1. 输血前准备:在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和输血单位的信息,包括患者身份、输血适应症、输血血型和RH阴性等。
同时,还需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准备输血设备和材料。
2. 输血前核对:在输血前,护士需与输血医生和实验室进行核对,确保患者和输血单位的信息一致。
核对内容包括患者身份、输血血型和RH阴性等。
3. 输血过程监控: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仔细监测患者的输血反应情况,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指标。
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处理。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输血预防控制1.护士应定期接受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掌握输血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有关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输血需求,并与医生沟通确认。
3.护士需要确保血液制品的正确配对,包括A型血患者输A型血、B 型血患者输B型血等。
4.护士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不适宜输血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并与医生进行讨论。
6.护士应确保输血所需的器材、药品和设备完好无损,且符合卫生要求。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患者的身份及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接受血液制品的情况。
2.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护士应告知患者输血的具体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
4.护士需要准备适当的输血韧带和适用的输血管道,确保输血的顺利进行。
5.护士应向患者提供舒适的输血环境,包括调整良好的床位、适宜的室温和舒适的照明。
三、输血操作流程1.护士在输血前应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彻底洗手,并戴好手套。
2.护士需要熟悉并掌握输血的操作流程,包括输血管路的建立和接通、血液制品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等。
3.护士应在输血前将输血韧带在患者的上臂上适当位置缠绕,并通过触摸动脉,确认适当的压力。
4.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中规定的输血速度进行输血,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输血反应。
5.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1.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等。
2.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护士需要及时收集必要的样本,如尿液、血液等,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判断。
4.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症状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给相关的上级。
安全输血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安全输血制度1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五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经扫描后的合血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二、值班护士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无误。
三、输血者从输血科取血时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号和采血日期等有关内容,并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通知相关人员。
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五、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两名核对的护士在电子医嘱单上签字,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六、取回的库存血不能加温,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后再输入。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七、输血前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九、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过程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到血库保存。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不宜放置过久。
4.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5.输血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____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在____小时内输完,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血液变质。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附件1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需二名护士(若护士单独值班,应请医生核对)根据病历于床边核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患者,三者一致再抽取血标本,并签名于试管及输血申请单上(抽血者及核对者姓名)。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要求每次为一位病人采集,禁止同时采集二位病人的血标本,避免发生差错。
三、采集后的血标本及输血申请单应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至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双方确认、签收后方可离开。
四、护士接到血库取血通知后,应先确认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相关人员取血,体温高于正常范围者应报告医生。
五、护士根据输血医嘱,凭提血单到血库取血,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确定无误后在配血单上签名后方可提取。
六、血液领回科室后,由两名医务人员持交叉配血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无误,并确认血液质量完好、血袋无破损渗漏后方可输血。
七、清醒患者让患者自述姓名、血型,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合格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必须使用静脉输注用的生理盐水得加入药物。
.冲洗输血管道。
十、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全分钟应严密观察有30过程特别是输血开始15分钟内及输血结束后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过程中按要求填写输血护理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单十一、及护理记录单。
24小时。
十二、输血完毕应及时将血袋送回血库保存至少内输注完十三、输血的时间限制:每袋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4h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毕;每袋浓缩血小板应在20新鲜冰冻血浆应在淀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200ML同一患者输分钟内输完,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20 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十四、输血全过程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附件1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需二名护士若护士单独值班,应请医生核对根据病历于床边核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患者,三者一致再抽取血标本,并签名于试管及输血申请单上抽血者及核对者姓名;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要求每次为一位病人采集,禁止同时采集二位病人的血标本,避免发生差错;三、采集后的血标本及输血申请单应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至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双方确认、签收后方可离开;四、护士接到血库取血通知后,应先确认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相关人员取血,体温高于正常范围者应报告医生;五、护士根据输血医嘱,凭提血单到血库取血,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在配血单上签名后方可提取;六、血液领回科室后,由两名医务人员持交叉配血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无误,并确认血液质量完好、血袋无破损渗漏后方可输血;七、清醒患者让患者自述姓名、血型,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合格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九、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必须使用静脉输注用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十、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全过程特别是输血开始15分钟内及输血结束后30分钟应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十一、输血过程中按要求填写输血护理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单及护理记录单;十二、输血完毕应及时将血袋送回血库保存至少24小时;十三、输血的时间限制:每袋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4h内输注完毕;每袋浓缩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200ML 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同一患者输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时应优先输血小板;十四、输血全过程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附件2输血查对制度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一、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根据输血医嘱由二名护士若护士单独值班,应请医生核对携带病历于床边核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患者,三者一致再抽取血标本,并签名于试管及输血申请单上-抽血者及核对者姓名;2.禁止同时采集二位病人的血标本,要求每次只为一位病人核对采集;3.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4.抽血前核对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的输血申请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输血申请单和标签;5.抽取的血标本及交叉配血单应及时由护理人员或专门人员送至血库并做好交接、核对及签收;二、取血查对制度1.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即对血袋上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血液种类和剂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检查血液有效期、血袋有无破损、血液外观质量;2.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取血单上签全名及取血时间,血袋须放入专用清洁容器内或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取回;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执行“八对”即查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并核对确认血袋上标签与配血单上相符; 2.输血前用物查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检查血袋的采血日期;血的质量: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及凝血块,无变质;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清醒病人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4.完成输血操作后,应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输血后的空血袋应及时送回血库至少保存24小时并做好交接;5.输血过程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张贴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护理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单附在病历中;附件3输血器的使用规定与流程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2.使用前检测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符合要求; 3.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输血查对制度;4.根据输血器上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产生大量的气泡混入液体;保持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以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 5.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必须使用静脉输注用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6.冲洗输血器后连接血袋,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节输注速度;7.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血液不滴、莫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输注全血、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或生物制品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9.对需输注特殊血液制品、免疫功能低下和反复多次大量输血的患者,建议选择一次性血液过滤器,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10.一次性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落实规范化操作,进行无害化处理;输血器使用流程。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一、前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活动,能够为患者提供急救、手术治疗、恢复期康复等多种治疗措施的支持。
但同时,输血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问题。
大量的输血不仅无法改善治疗效果,而且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科学有效的输血安全,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医务人员执行标准操作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性。
二、制度建立1.制度宗旨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务人员的输血操作行为标准、提高输血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建立完备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制度依据医院或诊所应遵守有关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血液安全管理规范》、《输血安全操作规范》、《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
3.制度内容(1)实施责任医院应征集全院经验丰富的护士志愿者,按回执原则,认真履行接受输血患者的安全管理责任。
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医院输血专家和资深护理人员开展输血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2)操作流程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扫描标签,核对血型、血袋号、血制品名称、单位、品名等关键信息。
在向患者输血过程中,要依据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从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完整的输血质控体系,依据不同的医疗活动,定期抽样送检,确保输血样本捕获的结果准确,并维护捐献信息的沉淀。
医院要加强输血样品的收集、分析和统计工作,对输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病例进行追踪和随访。
(4)设施环境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确保环境清洁、无菌。
医院应建立标准化、细致遵守开放放置区和回收区的污染控制防护措施,除尘、消毒等防护设施保持常态化运行效果。
(5)故障管理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器械故障问题,应及时制定应急预案。
术前医生要了解设备的具体位置,加强对输血器械的维修工作,提高故障发现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事件发生,减少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次一人一管,采血完毕,两名采血护士分别在采血试管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上自己的全名。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检验科,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并签名。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良好;八对:姓名、住院号、床号、血袋号、血型、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五、输血查对: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①持交叉血报告单与病历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
②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
③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及剂量及血液有效期。
④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及剂量是否一致。
⑤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交叉配血报告单)。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血袋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种类及剂量、有无凝集反应及血液有效期。
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完成输血操作后两名参与输血的医护人员在床尾巡视单及输血护理记录单上签全名。
六、输血过程中:1.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3.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制品的成分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护理安全制度输血
一、引言输血是医疗救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播疾病等。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护理安全制度。
本文将从输血管理、输血操作、输血监测等方面,对护理安全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输血管理1. 输血申请制度(1)严格执行输血申请制度,输血前必须由具有输血资格的医师进行申请,并填写输血申请单。
(2)申请输血时,医师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输血风险。
(3)对于急诊输血,医师应立即评估病情,必要时可先行输血治疗。
2. 输血用血制度(1)输血用血必须来自合法的血液中心或医疗机构,确保血液质量。
(2)输血用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杜绝使用不合格血液。
(3)输血用血需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血液无传染性疾病。
3. 输血配血制度(1)严格执行输血配血制度,确保输血血型相合。
(2)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姓名、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
(3)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输血反应。
三、输血操作1. 输血前准备(1)输血前,护士需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输血前,护士需核对患者姓名、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
(3)输血前,护士需检查输血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
2. 输血操作(1)输血过程中,护士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3)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准确记录输血时间、输血量、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
3. 输血后护理(1)输血后,护士需继续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2)输血后,护士需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患者病情变化等。
(3)输血后,护士需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输血。
四、输血监测1. 输血反应监测(1)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____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____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2024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二)____年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挽救因失血或血液疾病引起的生命危险。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传染疾病和过敏反应等。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护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我院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该制度的内容。
一、输血前患者评估1. 护理人员应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以及进行体格检查。
对于有输血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应特别重视。
2. 护理人员应检查患者的输血史,包括输血的次数、时间和输注量,以便判断患者是否合适接受输血;如果患者存在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应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输血。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护理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住院号、输血血液及输血单是否一致,确保输血过程中出现输错血的风险。
2. 护理人员应仔细阅读输血血液检验结果,包括血型、常规检查以及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查等,确保输血血液符合患者的需要。
3. 护理人员需检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无损,确认输血血袋标签与患者信息一致,以及输血针头和输血管道的无菌。
4. 护理人员需充分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输血的风险和获益,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输血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 护理人员需按照血液制品管理制度的要求,护理血基因标本,遵守血品病人病历检查和医嘱双审查制度,确保输血血液的准确性。
2. 护理人员应洗手并采取无菌操作,穿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使用一次性针头和输血器材,确保输血过程中无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输血速度输注血液,并注意输血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高热、寒战、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处理。
四、输血后的护理措施1. 输血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并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表中。
2.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输血并发症的可能性,如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3. 护理人员应对输血过程中产生的输血袋、输血器材等进行分类、消毒和处理,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确保环境的无菌。
该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能有效预防输血事故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能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输血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
三、职责1. 医师职责(1)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开具输血申请单。
(2)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输血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3)指导护士做好输血准备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2. 护士职责(1)认真核对患者资料、血型、Rh血型等,确保输血安全。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3)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配血、输血器材准备、环境准备等。
(4)严密观察输血过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做好输血记录,及时上报输血不良反应。
3. 输血科职责(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和发放等操作规程。
(2)做好血液质量检测,确保血液质量合格。
(3)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四、管理制度1. 输血申请(1)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家属沟通,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核对患者资料、血型、Rh血型等,确保输血安全。
2. 配血(1)护士按照医嘱采集患者血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2)输血科对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等,确保配血准确。
3. 输血准备(1)护士根据医嘱准备输血器材,包括输血器、注射器、生理盐水等。
(2)核对血袋标签、血型、容量等信息,确保无误。
4. 输血过程(1)护士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输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5. 输血记录(1)护士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容量、输血反应等信息。
(2)输血科对输血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6. 输血不良反应上报(1)护士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2)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设立输血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 、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 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
(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 2路,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以便查找原因。
(六)执行后在医嘱单、护理记录单、输血(检测)记录单、输血核对登记本上双签全名及执行时间,将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粘贴在输血(检测)记录单及输血核对登记本上。
(七)输血完毕后,将血袋及“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送回输血科(血库)。
七、护士在采集血标本及输血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进行核对,所有患者除均要使用床头卡、“腕带”识别外,清醒患者还应使用“反问式”的识别方法询问患者姓名。
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可通过询问家属进行识别。
八、输血反应的预防
(一)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库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而引起反应。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 30min 内输入,避免久放致使血液变质或污染。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血液必须经二人以上核对后方可给患者输入。
认真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色,界限不清,提示可能有溶血,不能使用。
(三)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钙剂、酸性及碱性药物和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四)输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注射用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五)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滴速,对患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或年老体弱、婴幼儿等患者输入的速度宜慢。
(六)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如有发热、过敏、溶血等反应立即停止输血。
并保留余血24小时,以备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