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感受小蝌蚪在寻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从而理解勇敢与坚持的重要性。
我们要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阅读课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们还要通过观察、描述和想象,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培养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懂得珍惜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规律。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这是课文的核心内容。
通过深入阅读,我们需要把握小蝌蚪形体变化的细节,从而理解其生长的自然规律。
难点在于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这需要我们深入文本,感受小蝌蚪的疑惑、焦虑、期待和喜悦等复杂情感,这对于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体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生字新词的学习以及通过课文培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难点。
这需要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掌握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理解其心情变化,以及提升相关能力,是我们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重难点。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童趣的________(文体),通过描述小蝌蚪的成长和寻找妈妈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的________和生命的________。
2. 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先后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3. 小蝌蚪在变成青蛙的过程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阶段。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蝌蚪在寻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动物?()A. 大鱼B. 乌龟C. 鸭子D. 白鹅2. 下列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小蝌蚪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二年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二年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借助、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动物和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说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吃虫叫“呱呱”。
(蝌蚪)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和小蝌蚪有关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为什么找?怎样找?找到了吗?)二、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词。
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指名学生开火车带读,要求每个词语读一遍拼音,读一遍词语,读对了全班跟读,读错了举手帮助他。
(2)去掉拼音再开火车读。
(3)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
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
(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
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
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
(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导言】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小蝌蚪找妈妈》。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1. 理解故事的主题,掌握关键词汇;2. 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冲突。
【学习内容】故事概述:小蝌蚪生活在水里,一天,小蝌蚪迷路了。
它好害怕,开始寻找妈妈。
在寻找的过程中,它遇到了许多动物,但都不是它的妈妈。
最后,它遇到了妈妈,终于找到了家人。
1. 阅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题;2. 分析故事中涉及的关键词汇;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步骤】1. 故事阅读请同学们默读《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并思考以下问题:- 故事中的主题是什么?- 故事中的关键词是哪些?2.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回答以下问题:- 故事中,小蝌蚪为什么迷路了?- 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否是小蝌蚪的妈妈?- 小蝌蚪最终是如何找到妈妈的?3. 回答问题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并与全班分享。
4. 点拨指导通过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故事的主题是小蝌蚪寻找妈妈,回到家人身边的过程;- 故事中的关键词有蝌蚪、妈妈、迷路、寻找等;-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小蝌蚪和它遇到的其他动物。
5. 小结讲解请同学们将讨论结果进行小结,总结故事的主题和关键词汇,并分享自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理解。
【学后反思】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和讨论,《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惑和不理解之处?【学习目标】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理解人物形象的转变和冲突;2. 探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价值;3. 进一步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创作。
【学习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2. 探讨故事中的道德教育价值;3.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和创作。
【学习步骤】1. 情节分析请同学们回忆《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9个字。
2、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读题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会认字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会写字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五)课后延伸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青蛙的特征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6.一组同学戴头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池塘里有小蝌蚪的图片,导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她在哪儿。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找,好吗?(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重读“找”,“妈妈”要读得亲切一些。
(1)自由读课文第2~6自然段,并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2)小蝌蚪是通过哪几个小动物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和乌龟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
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是怎样变化的?
3.设疑: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
4.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道理:遇事要主动探索。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选出最出色的一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1.自由阅读课文,合作探讨后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图文对照,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巩固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词。
(2)小蝌蚪是通过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找到妈妈的。
(3)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4)找到妈妈时,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4、组词练习、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结合图学习: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可以加上动作)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⑶分角色读。
六、小结第二课时一、自读课文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学习内容:1 小蝌蚪找妈妈
学习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眼”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动词,了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图片,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两条后腿 鲤鱼
两条前腿 乌龟
尾巴变短 青蛙 披 露 鼓 蹲
尾巴不见了
作业设计:
1.借助课本第4页的图片,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2.完成课本第4页—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1. 出示要求:自己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哪个地方写得好?
2.学生按要求自学,跟同桌交流。
3.请学生汇报:读课文——说写了什么——说哪个词或句子写得好——有感情地朗读。
4.师相机点拨:
(1)品析动词“迎”和“追”,请学生做动作进行对比。(2)找出小蝌蚪身体的变化。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动词,了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借助图片,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板块一: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哪个地方写得好?
2.学生按要求自学,跟同桌交流。
4.指导书写:“两、皮”是独体字。“眼、顶、睛、肚、孩、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1)教师范写“哪、宽”,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2)展示学生书写,评议。
板块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学
习
过
程
一、谜语引入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 ( ) ( ) ( )
jiù shì
( )
二、连一连。
披着 雪白的 眼睛
鼓着 碧绿的 尾巴
露着 大大的 肚皮
甩着 长长的 衣裳
三、照样子,写句子。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 已经______________ 。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讲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________ 在寻找________ 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_________,并帮助妈妈一起_________________ 。
、小练笔。
小蝌蚪找到妈妈之后一定非常高兴,你觉得小蝌蚪找到妈妈后,会对妈妈说写什么呢,试着写一写吧。
小蝌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1篇)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1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介绍了青蛙生长的过程。
全文配以3幅连环画,旨在让学生在图文阅读中识记生字、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产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教材分析】活动一:语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
其生动、有趣的内容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及动物妈妈们给予小蝌蚪的帮助和安慰,幼儿并没有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中班幼儿能基本完整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可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帮助幼儿挖掘故事背后深层的教育价值,激发幼儿在讲述模仿小蝌蚪在一次次的寻找妈妈过程中,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进入表演情境,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故事中的关爱之情。
【活动目标】1、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学习观察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蝌蚪寻找妈妈时的急切心情。
3、喜欢阅读活动,体验动物妈妈们帮助小蝌蚪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课件、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2、欣赏故事,理解小蝌蚪与金鱼、白鹅、乌龟间发生的故事内容,大胆模仿故事对话。
(1)播放课件,理解小蝌蚪与动物妈妈们之间的角色对话。
提问:小蝌蚪都遇到了谁?它们说了什么?小蝌蚪是怎样问鸭妈妈的?用了哪几个好听的词?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又说了什么话呢?(2)总结提升:小青蛙的特征、动物妈妈们的出场顺序。
3、幼儿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大胆模仿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对话,感受找到妈妈后的愉悦之情。
(1)师幼互动讲述,理解、熟悉小蝌蚪遇到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时的角色对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
课堂总结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课文图片,指名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师生互评。
3.师生共同总结: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变化?是怎样变化的呢?(出示图片)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4.教师对学生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他们为人们保护田地,保护庄稼,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四、拓展延伸
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好辛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妈妈的特征。
大家知道自己妈妈的特征吗?请你们画一画或写一写,回家后给妈妈看看自己的记忆是不是正确的。
回家后,还可以把今天学的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巩固训练
习题中的“说一说,画一画”设计得很巧妙,通过学生亲自动口说,动笔画,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小蝌蚪变化分成几个步骤,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可能在语言组织上要遇到困难,教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
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作为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亲自观察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朗读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是学好课文的前提,而读好课文必须是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
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趣,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令学生们兴致盎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6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huī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yíng 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zhuí追:让学生表演ā yí阿姨:连词教学dǐng 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gǔ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图文结合,适宜儿童阅读。
课文中生字不注音,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学会生字。
【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受他们的欢迎。
【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
【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方法】朗读法、表演法、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河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
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
”(青蛙)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蝌蚪)谁见过蝌蚪?愿意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贴出青蛙与蝌蚪图片,板书课题)(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和生活,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想怎么办?(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
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认真听。
)2、学生试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范读。
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小蝌蚪找妈妈》 导学案
《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2)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亲情,懂得感恩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蝌蚪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教学难点(1)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2)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4、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蝌蚪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小蝌蚪在水中游动的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家伙是谁吗?它们在干什么呢?”(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它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如“迎”“顶”等。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子?②出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理解“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的可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②出示鲤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鲤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而且画面生动,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本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从小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通过学生课文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蝌蚪、青蛙头饰。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
(蝌蚪)(教师出示幻灯片1-2张)2、谈话引入。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为什么它要去找妈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吧!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温馨提示:(1)自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
(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教师课件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检查识字效果。
人教统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精品导学案
1.《小蝌蚪找妈妈》一、新课导入1.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5. (板书:找)指名读课题,注意正音。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塘、脑、袋”等15个生字。
正确书写“两、哪、孩”等10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把握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态。
4.借助图片能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在听读课文中关注读音。
2.听读课文,以开火车读等方法正确认读“塘、脑、袋”等15个生字。
3.对比朗读,懂得在朗读时要读出句子的节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三、字词运用(一)我会做汉字加法。
口+那=(哪)宀+苋=(宽)京+尤=(就)(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披)着衣裳(露)着肚皮(鼓)着眼睛(绿色)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大大)的眼睛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听老师读,想一想哪些生字读音容易错?(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想一想小蝌蚪长大了叫什么?2.学习提示:(1)学生听、读标红了生字的课文。
(及时指导,鼓励把话语说通顺、说完整。
)(2)出示课文,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教师及时正音。
(多种形式如:学生跟读、指名读,同学挑战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在读中巩固生字)(3)出示生字词,学生多种方式认读。
(4)认识“蝌蚪”①借助拼音,谁能来读读这个词语?②结合蝌蚪图片,认识“蝌蚪”③读一读描写蝌蚪外貌的句子。
(第一段)(5)认识“青蛙”。
①交流:小蝌蚪长大叫什么?它还和小蝌蚪长一样吗?②找出描写青蛙外形的短语或句子,尝试有序地介绍青蛙的样子。
(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本文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1)、认识“故、迎、阿、姨、追、顶、披、鼓”等八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六个生字。
(2)、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特点,认识蝌蚪与青蛙。
2、能力目标(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其外形特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蹦、跳、蹬”等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3、情感目标(1)、通过课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三、课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难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四、教学对象的分析及采用的学法指导: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易接受感性的知识,且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表现欲强,爱模仿,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爱说爱问,活泼天真,根据这些特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主要通过课件演示的形式,让学生区别动词;鉴于学生表现欲强,爱模仿,主要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引导探索、开拓思路。
由于低年级学生爱说爱思爱问,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我将以多媒体出现青蛙生长过程四个阶段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青蛙形体的变化,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文中没有说明的细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要求:1.会认本课1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总结
与
反思
作
业
日
志
作业布置
应收(本)
实收(本)
批改情况
改进
措施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教法
与
学法
教法:启发引导,分析联想
学法:自主探究,表演,合作交流
课前
准备
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和
学
法
指
导
导学过程
学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相机板书:乌龟
3、自学课文
自读提示:
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科目
语文
年级
一
编写人
楚萍
课题
34、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学习
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
评价
方法
自评互评师评
学习
重点
学会生字、生词
学习
难点
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三、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四、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wāmāma 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òuzhexuěbáidedù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生齐读课题。
学生试说小蝌蚪的样子。
生根据自学提示
自学课文。
生自主学习。
同桌相互交流。
生自由发言。
板
书
设
计
30、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2)Biblioteka 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