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六章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单元复习兼小专题整理华士国际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阶段特征本单元从1924年的国共合作到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历时4年。
1、总体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2、具体特征:政治:①国共实现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年幼的中共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犯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两大指导思想。
军事:一战后,军阀混战,战祸波及全国;北伐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①一战后,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②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二、重要历史概念1、国民革命的内涵: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运动。
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即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成为其主要目标。
2、右倾机会主义:工人运动中或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正确路线的思潮。
其表现形式是思想落后于实践,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形势把革命推向前进。
他们或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看不到革命形势的有利因素,散布悲观情绪,不敢斗争甚至主张搞阶级合作。
其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右倾机会主义是阻碍革命的绊脚石,对革命危害极大。
三、重要历史知识1.革命统一战线习题1: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在斗争方式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结合近代中国国情及当时国内外形势,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抗争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⑴.特点: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⑵.历史必然性: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力量强大,中国人民要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必须联合起来;②.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这就为他们之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③.以前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都相继失败,这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经验教训;④.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为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⑤.十月革命后,共产国际积极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国人民实现联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⑶.影响:①.使国民革命取得重大成就,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②.中共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统一战线,调动各阶级、阶层共同斗争,成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第十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复习目标]1.正确认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变化、性质及影响。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共诞生的必然性,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可能性、必然性。
3.掌握中共初期的活动、斗争情况和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正确评价陈独秀的功过。
4.掌握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过程,分析革命统一战线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
5.理解并掌握国民大革命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要点梳理]本单元主要包括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涉及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大革命等史实。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共成立后,集中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势力,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最终在国民党右派进攻下失败。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政府,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思想领域并未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后,在思想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这种反动思潮适应了两次帝制复辟和军阀割据的需要。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部分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启蒙思想和进化论为武器,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主导战线是思想战线,另一条战线是文学战线。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
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国民党统治的基本确立一、时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27大革命的失败二、历史分期:本期历史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的力量不断壮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促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阵线出现了新的组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国由日本独霸局面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仍旧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之下,由于帝国主义的操纵,皖系、直系、奉系三派主要军阀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争斗和战争,先后控制北京中央政权。
孙中山在继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国共两党积极酝酿合作,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本阶段的主要事件有: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其导火线是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政府代表团所提出的正义要求。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课文要求弄清楚的问题有:五四运动的口号、中心、性质和各阶级、各阶层在运动中的地位及其发挥的历史作用。
课文提到的人物主要有: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李大钊、陈独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李大钊的贡献极大,他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最主要的斗争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一开始就注重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喊出了“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的口号。
课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李大钊、毛泽东、邓仲夏、蔡和森、周恩来、胡适。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北伐 武装起义 国共对峙 长征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 重庆谈判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双十协定 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胜利 渡江战役 西安事变 正式合作 初步合作 失败 农村 井冈山 合作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阶 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1923) (1)、五四运动(1919年)
绵阳高新中学
历史教师 蒋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919年——1923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时期、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1927年)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1937年) 八年抗战时期 (1937年——1945年)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中俄两国不同的革命道路由什么决定? 各自的国情决定的:
俄国:革命前是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郑州
徐向前等建立鄂 豫皖革命根据地
武汉 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 长沙
徐州 方志敏建立 南京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
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 杭州
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 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
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3、遵义会议:1935
内 容
1、结束了“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 义
1、结束了 ? ; 2、确立了 ? ; 3、走向成熟,第一次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 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党的历程——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历程——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开始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结束标志: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主要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分期:①1919——192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②1924——1927: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③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⑤1945——1949: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开始于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日出东方。
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洪流奔涌)(1924~1927年)⑴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⑵1926年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时期(十年内战,烽火绵延)(1927~1937年)⑴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⑵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开始,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思想)⑶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力挽狂澜)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⑴局部抗战开始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杨靖宇抗日游击队)(2)1935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1936年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单元测试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单元测试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上册第五、六章,1919年5月-1927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五四运动作为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此回答1-5题。
1.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其主要原因不包括: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院长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推动运动发展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初步得以实现的是: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和约签字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口号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因为: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D.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5.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④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据此回答6-9题。
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④8.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历史教训的表述,最正确的是:A.工人运动必须同农民运动相结合B.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必须进行武装斗争和团结各阶层人民群众 D.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9.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应包括: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知识结构(河北乐亭一中杨海鹏)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第一阶段:政治斗争: 重庆谈判 → 《双十协定》 → 政协会议 Nhomakorabea→ 内战爆发
第二阶段:军事斗争: 全面进攻 → 重点进攻 → 战略反攻 → 战略决战 → 北平和谈 → 渡江战役 → 新革胜利 二、重点问题: 1、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完善。 2、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启示? 3、国共关系四个阶段的表现、原因?制约因素?启示? 4、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5、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表现? 6、此期共产党的军队建设? 7、此期中共的对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 8、此期中共的政权建设? 9、此期民族经济(工业)的发展? 10、此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11、关注学术动态前沿知识:中共党史中的“左”和“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
(3)历史意义:
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
考点2:上海成为中共革命发源地的原因
首先,上海是当时外商企业和中国工业分布较多的城市,工人阶级力量相对集中,力量壮大,五四运动后期中心就在上海。
其次,当时在思想界影响重大的陈独秀也在上海,因而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号召各地发展组织,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事实上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2)内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战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中国近代史分期
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
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一)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大革命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内容,代表人物各自的贡献,实质,(新在何处?)作用和弱点。
注意《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地位。
2、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从它的领导,主力,群众性,口号,斗争质量,作用上把它和辛亥革命比较,进而理解它为何是新民主革命的开端。
4、近代历史上三次论战的背景、内容,核心和作用。
5、中共成立的条件(多方面)经过和意义。
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6、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7、国共合作的原因(三方面)和实现过程。
8、黄埔军校设立的原因,特点和作用,后来的分化。
9、五卅运动的背景,特点和作用。
注意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10、国民大革命的突出特点,成因。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大革命的意义和教训。
11、大革命期间社会矛盾的种类和体现。
12、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的超越之处。
13、正确归纳和评价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
*(二)国共对峙的十年(1927--1937)本阶段是三种力量的发展演变:(1)国民党的内外活动:①完成形式统一;②建立官僚资本;③改订新约取得列强承认;④围剿镇压红军;⑤九·一八后奉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⑥内部分化矛盾重重。
(2)中共的斗争: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②王明左倾推行和红军战略转移;③遵义会议走向成熟;④转向抗日,提出统一战线策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步骤:皇姑屯事件→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14、八七会议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弱点。
(革命形势高涨论;革命方向城市论;革命策略进攻论。
滋生左倾)15、简述中共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形成发展过程。
(八七会议定方针→三大起义揭序幕→决策和改编是关键,进军井冈山,会师→毛泽东的实践和理论总结→红色根据地呈燎原之势,粉碎四次围剿,瑞金政权屹立。
论中国革命的进程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姓名:叶秦班级:10级广告班学号:2100124138论中国革命的进程摘要: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集中表现为革命,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关键词: 反对帝国主义革命,反对封建主义革命,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一、中国革命的进程概况(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1】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到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大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
【2】南昌起义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战争战争时期。
【3】七七事变到1945 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时期。
【4】1945 到1949 新中国建立:国共内战时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取得胜利。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领导阶级、革命任务和民众参与四方面的区别。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 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 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 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就有了哪两个显 著变化?(2分)
(4)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 依靠军阀不断失败,苏联共产国际的帮助,自身 的觉悟探索,中共的联络帮助。对孙中山的评价: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胎牛血清 /xueqing/ 胎牛血清;
胎牛血清是一种性状、外观 浅黄色澄清、无溶血、无异物稍粘稠液体。胎牛血清应取自剖腹产的胎牛;
C1923的《中国国民党宣言》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8、1996,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A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9、第19三95次年武上装海起,义下②列孙事中件山按在发北生京时逝间世先③后国排民列政,府应从是广①州上迁海到工C武人汉
军事教官②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③开设自然科学课程D④国
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3、2001春季高考,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 A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C帮助国
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革命统
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答案 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国共的十年对峙)【内容概述】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共吸取二七罢工的教训,1923年召开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国民大革命由此开始。
进行东征,举行北伐,促进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
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抛出“整理党务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秋收起义进行了夺取敌人中心大城市的革命尝试,文家市决策开始了中国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此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为基地和以农民为基本力量的新阶段。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
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王明“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
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
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
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侵略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
促使国民政府进一步分化为亲英美派和亲日派,对日不抵抗政策发生动摇。
中国共产党及时放弃“抗日反蒋”口号,提出“逼蒋抗日”的总方针,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
【重点讲解】考点1:对“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理解(1)反帝的根据: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
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的根据:①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
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
考点2:上海成为中共革命发源地的原因首先,上海是当时外商企业和中国工业分布较多的城市,工人阶级力量相对集中,力量壮大,五四运动后期中心就在上海。
其次,当时在思想界影响重大的陈独秀也在上海,因而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号召各地发展组织,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事实上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
最后,上海当时海陆交通相对发达,与其它各地之间的联系相对方便。
因而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此后党中央设在上海,一直到土地革命时期。
考点3:中共采取“党内合作”的原因、作用、存在的问题原因:一是共产党人当时力量弱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的是为了将它改造成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
二是“党内合作”不是共产党并入国民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共产党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合作不是组织上的合并,这是因为两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不相同,两党的性质有着根本的区别。
作用:党内合作使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也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同时,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存在问题:国民党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国民党的领导权也就是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出现陈独秀“右”倾错误,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最终大革命失败。
考点4: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分析(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2)北伐出师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叶挺独立团最为突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考点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①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鉴于敌强我弱的现实形势,夺取中心城市的计划被迫放弃,毛泽东率秋收起义的队伍开进井冈山。
③通过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半年后,毛泽东和朱德会师,井冈山根据地得到不断巩固和扩大。
④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的原因。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很快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
考点6:遵义会议(1)历史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表明中国革命已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引起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怀疑、不满;突破湘江封锁线,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之后,不满情绪达到顶点。
在成功与失败的比较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正确,要求改变领导的愿望日益强烈。
转兵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改变,避免了红军的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2)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柏公馆的小楼上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军事问题,明辨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肯定了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指出“左”倾错误领导人推行的单纯防御战线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
二是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特别是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问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会议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军事行动。
(3)历史意义: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
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其三,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极度削弱,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一转折,使得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地完成了长征,转到了抗日的前线阵地,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考点7:对十年内战时期两次扭转危机转变的比较十年内战期间,中共经历了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后到土地革命兴起,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严峻考验。
两次失败都曾使党的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几乎濒临覆灭的危险。
但两次危机中共都依靠自身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
这两次转变表明:脱离实际,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政策和策略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毛泽东在这两次历史性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8: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1)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但这一时期日本的侵略还没有触及到美英和四大家族的根本利益,国民政府仍积极“围剿”红军。
所以,阶级矛盾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
(3)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已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压倒一切的矛盾,阶级矛盾退为次要和服从地位。
考点9: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①挽救革命方面: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理论;b.直接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第一个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确立了我军建军原则(党指挥枪),成为人民革命军队的缔造者之一;c.长征中排除“左”倾干扰,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探索革命道路方面:a.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最大的根据地;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领导了前三次反“围剿”斗争,总结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d.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b.指导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