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线索与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三一文库()〔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篇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讲稿: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讲稿: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学们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前面两部分的内容,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分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们主要分为三讲,第一讲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第二讲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第三讲是共产主义及其实现。

今天先讲第一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在这一讲,主要向大家阐述四个问题,即空想社会主义的由来及其产生原因、发展阶段、贡献和不足以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依据。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词源及其产生原因1.空想社会主义的词源很多同学可能会有疑惑,空想社会主义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词既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创作和使用的,也不是由最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等人首次创作和使用的,而是从日语里头翻译过来的。

大家都知道莫尔,莫尔的著作《乌托邦》被认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一词的乌是没有的意思,托是寄托的意思,邦指城邦,国家之意,组合起来就是没有可以寄托的国家,也就是空想的国家。

到了19世纪圣西门第一次创作和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之后,人们把对美好社会的寄托称作“乌托邦社会主义”,后来这个词经由日语翻译,在中国清末民初的报刊上,才真正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这个词。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这个词是在19世纪圣西门才创作出来的,那为什么把16世纪的莫尔当做社会主义思想的鼻祖?这个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圣西门所说的社会主义和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莫尔之前的思想家所描述的社会,都是有高低贵贱和阶级之别,人和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到了莫尔这里他思考的社会是人人平等,没有阶级的社会,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所以把莫尔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其著作《乌托邦》被誉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2.产生原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主要讲三个方面。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 论文2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 论文2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不同阶段论文2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出版,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

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已经有500多年了。

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主义思想、运动和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发展规律。

另外,我们还要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信心,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

空想社会主义在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温斯坦莱,德国的闵采尔和康帕内拉。

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

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摆脱了早期纯粹虚构的幻想,开始更多地面向现实,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

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一批杰出代表人物,比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和贫富的对立,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制度和一切私有制形式,论证了消灭私有制度和建立共有制度的必要性,更是用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天才的预见。

这些预见使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为人类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限于时代条件,还存在着许多片面性和不成熟性,具体表现为: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束缚,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和改造现实社会的主体力量。

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只能从他们天才的头脑中想出。

论述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

论述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

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新兴资产者通过残暴剥夺农民,压榨工人,野蛮掠夺海外殖民地等办法,聚集资本和扩大经营。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18世纪的中期空想社会主义。

工场手工业在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60年代英国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之后又爆发了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这时无产阶级已从一般劳动者中分离出来,并被卷入资产阶级革命洪流,但还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

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是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产儿。

经过这两场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弊端暴露。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和法国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阶级斗争的实践.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使得俄国无产阶级群众获得了解放。

为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得人类历史从资本主义时代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四: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从20世纪的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成了过度集权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苗丽201011813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

它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美好社会的理想,表达了她们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是早期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理论表现。

如同一切思想、学说、理论一样,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是脱离客观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的,而是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所制约。

它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早期无产者的出项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无产者的壮大而发展,也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消逝。

因此,研究这一学说,必须首先把它置于产生它的时代中来加以考察,了解它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掌握它的发展规律,才能对它做出正确的评价。

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到十七世纪的后期,由于这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时候以温斯坦莱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的某些特征,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中间环节,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还有,除了闵采尔在宗教的旗帜下为实现美好社会战斗过之外,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主要观点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经历的不同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而产生的思想体系。

从1516年莫尔的《乌托邦》算起,到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经历了三百多年的盲目徘徊、寻求和探索。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只是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以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先声,继之有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关于“千载太平天国”的幻想、英国“掘地派”领袖温斯坦莱的《自由法》等。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门关于理想社会的描绘,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萌芽阶段,只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参杂了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

第二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时候在形式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突变,出现了理论上论证社会主义理想的著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我们从摩莱里的《自然法典》、马布利的论战著作、巴贝夫的论文和演说中,可以看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突破《乌托邦》以来的传统的文学游记的形式,利用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人性论,赋予它以崭新内容,着重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在内容上,它们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启蒙学派所宣扬的观点,初步大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在由幻想故事走向理论化的过程,这些空想家们开始寻求在现实世界实现理想社会制度的道路。

马布利一方面幻想通过立法措施对现实社会进行逐步改革,经过一个过渡阶段,最后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另一方面又提出人民有权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暴君统治的主张。

巴贝夫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刚刚建立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实践同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500年6个阶段

社会主义500年6个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贡献及局限性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它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第三阶段: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二、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贡献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权威资料]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十六世纪起,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止,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相应而生。

下面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

一、16-17世纪,资本主义处于简单协作的最初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有: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异国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在《乌托邦》中,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宗教多元等与现代人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莫尔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在资本主义刚萌芽时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的思想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

康帕内拉:《太阳城》是康帕内拉的重要代表作,他描绘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当时西欧各国社会的新型理想社会:即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劳动,产品按需分配;太阳城里实行“哲人政治”,只有大智大慧的“贤哲”才能担任最高管理人;教育与生产相联系,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太阳城》反映了意大利下层人民反对封建剥削,要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说明了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才能为科学和文化的繁荣创造前提,才能使人的聪明智慧得到完满的发展。

闵采尔:他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千年太平国的理想社会,这是闵采尔政治纲领的核心,也是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反映。

他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传播以暴力推翻封建制度,希望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剥削和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

但他要求立刻建立接近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理想超出时代的要求,超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大多数农民、平民的直接要求,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

01第一章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线索与发展阶段

01第一章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线索与发展阶段

脑体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第一讲 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在这里生活的居民,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 各人依据需要到公社领取物品。“ 公社制度使 大家都成为富人,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 人,因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 因为每个人都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不是他们 为一切东西服务,而是一切东西为他们服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讲 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质的 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正是他
们的伟大创造,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空想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主要缺陷和历史功绩,
除“大同”观以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追求一种 叫做“太平” 世界的社会理想。
• 人物:由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提出的。 • 基本思想:天下大治,众人平 等。 • 主要观点:救穷周济,反对剥 削者积财亿万,主张自食其力, 反对游手好闲;主张扶弱敬老, 反对欺凌老弱的“太平”观。
• 黄巾农民起义图
第一讲 章
第一讲 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社会 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问 题必须由社会本身解决,作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否定 形式,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 生,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思 潮也出现了。
第一讲 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每一 步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社会主 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 空想主义就是早期无产者 的理论先声。
第一讲 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太阳城”是康帕内拉虚构的理想
社会的名称,因为这里的最高统治者 是一位被称作“太阳 ”的司祭,是世 俗与宗教界的总首脑,故把这一社会 称为太阳城。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014年05月05日08:23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京)2013年5期作者:闫志民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过大约3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他们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想,这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是欧洲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时期。

资本主义诞生使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但却给早期的无产者带来血与火的灾难。

马克思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就是指这一时期的状况。

当时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对受苦受难的无产者深表同情,尖锐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追求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于是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在16世纪初应运而生了。

它所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形成阶段的早期无产者的思想和要求。

16世纪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由简单协作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加快进行。

新兴资产者通过残暴剥夺农民,拼命压榨工场工人,野蛮掠夺海外殖民地等办法,千方百计地聚集资本和扩大经营。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英国人莫尔,他在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他在监狱中所写的《太阳城》一书,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在实际斗争方面的代表人物,是1524年德国农民起义领袖闵采尔和17世纪中叶英国掘地派运动领袖温斯坦莱。

18世纪的中期空想社会主义。

工场手工业在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60年代英国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之后又爆发了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空 想社会主义的早期阶段. 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托马斯· 莫 尔、闵采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富有人 文主义色彩的描述,提出的未来社会的基 本原则,如民主管理、公有制,人人参加 劳动、按需分配等等,还是一个粗糙而简 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 社会生产还是以手工工场为原型,并且带 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所以后人称之为 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 摩莱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在于, 他抛弃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那种文学色彩 的描述,把对理想社会的构想置于现实生 活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论证自己的主张 并用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从法律的角度构 建了较为完整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厦。他还 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
2.马布利及其“理想社会主义”
• 马布利(1709-1785年)18世纪杰出的空想 社会主义者,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 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 他长达40年的探索,为后人留下多达15卷 的《马布利全集》。其中《论法制或法律 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波兰的政治和法律》、《英国政府和 法律概观》等著作,影响较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 私有制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 人人一律平等,没有贫富,人人都是兄弟。 承认任何东西不得据为己有为根本法律。 必须先进行社会改革,为理想社会的实现 作好准备。
3.巴贝夫及其“平等共和国”
• 巴贝夫(1760-1797),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
• 莫尔的缺陷在于,他不能正确解释资本主 义不合理的根本原因与剥削的特点,也不 能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更找不到实 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途径,也根本没有涉及 消灭旧制度和建立新制度的问题。他描绘 的未来社会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理想的色 彩。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摘要:一、引言二、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1.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三、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3.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发展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五、结论正文:一、引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自从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逐渐摆脱了空想的束缚,发展成为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的社会制度。

本文将从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1.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空想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为代表的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空想理论。

他们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建立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主义社会。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社会进行设想,但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他们关注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但未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一方面,他们未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无法解决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论缺乏实践基础,无法付诸实践。

三、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这一伟大理论的诞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通过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3.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再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取得突破。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14世纪至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与要求。

但是当时天主教仍是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罗马教廷则是各国反动势力的国际中心,这就使得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封建的斗争必然与反教会的斗争相结合。

他们继承、借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武器。

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造成了欧洲古典文化的复兴,于是出现了欧洲历史上伟大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使得人们认为一个新的宇宙已经诞生,因而要制定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排除旧时代的不完善之处。

这种新文化对思想的激发作用,这种新的社会哲学降临到一个不满的世界,加上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的新大陆和新天体的发现,唤起了人们认为有可能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达到完美境界的遐想。

(2)与此同时人们比较强调原始基督教比较纯真的方面,这就最终导致了当时另一次巨大的变革——新教徒的宗教改革运动,正当人们开始以较为清醒的眼光看待事物时候,宗教界却最为沉重的迷信、腐败和世俗事物所束缚,因而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人们的反抗。

在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对封建教会的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们以个人的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为基础,制定了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教义,这就在理论上为资产阶级教会的建立提供了论证。

宗教改革推动了广大农民、平民群众的反封建的斗争,他们积极的参加宗教改革运动,并把它扩展成一场政治和社会的革命。

他们反对一切封建特权、剥削和压迫。

要求建立没有剥削、没有私产、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

这一时期农民和平民运动最著名的领袖是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

(3)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从城市平民和破产的农民中产生了近代的无产阶级。

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不仅深受封建统治的压迫,而且也受到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剥削与压榨。

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综述

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综述

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综述西欧空想社会主义综述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 最初是16和17世纪出现的关于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

以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为其先声,继之有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这一阶段的空想家们关于理想社会的描述还流于单纯的幻想,还只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一般来说,在这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过是粗线条的划出了自己的思想领域。

用游记,小说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还完全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小资产阶级乃至剥削阶级的思想杂质也还没有经过淘洗。

社会背景:1.16,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迅猛的发展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两大对抗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很大发展,封建的手工业行会逐渐解体。

富裕的行东逐渐发展为资本家,帮工逐渐变为雇佣工人,英国出现“圈地运动”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也不稳固。

广大城乡无产者难以度日。

2.政治上,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整治流浪者血腥立法,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加上战争和神权统治,在这多灾多难的日子里,出现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代表人物: 1 托马斯.莫尔莫尔(1478~1535)是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

他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著有《乌托邦》一书。

在书中他首先鞭挞了圈地运动给农民带来的灾难。

“羊吃人”是莫尔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社会最简洁,最公正,最真实的概括和写照,是莫尔代表现代无产阶级的先辈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是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最早控诉。

2.托马佐.康帕内拉康帕内拉(1568~1639)著有《太阳城》一书,在书中他痛诉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还批判了弥漫着整个社会的个人利己主义。

认为利己主义产生了3大罪恶,这就是充斥社会的诡辩,伪善和残暴行为。

他指出,个人利己主义的根源是资产的私人占有制度。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正是他第一次把个人主义和私有制联系起来,把私有制看作个人利己主义泛滥的物质基础。

【思政专业系列】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思政专业系列】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政治和法 律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道义上 谴责资本主义的不公平。
第三,坚决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 过耐心的教育逐步实现改革。
第四,欧文的公社制度
• • • • •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农商学结合 (3)按需分配 (4)民主管理 (5)重视发展文化教育
(四)以上三人的共性
①内容上,既包括对现实的批判,又包括对未 来社会的设计和憧憬。 ②方法上,著书立说,劝人为善,建立示范, 教人模仿。 ③理论基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立在“理性” 基础上,以启蒙学说为基础。
④信仰上,终身努力,矢志不渝。
(五)以上三人的不同
圣西门:着眼于未来,思想丰富。恩格斯说: 后来一切社会主义思想均包含在他的著 作中。 傅立叶:着力于批判,入木三分,十分幽默。 恩格斯称:“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批 判家、讽刺家”。 欧 文:注重实践,心理健康,永远乐观向 上。马克思称“实践的共产主义者”。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导言 什么是空想社会主义?

是一种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是关于人类社会管理模式的设计和探索; 反应了早期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到19世 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止,空想社 会主义前后经历了300多年。
导言 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时代背景: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 时期,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整个社会 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
代表人物: • 昂立•圣西门(法国) • 莎莉•傅立叶(法国) • 罗伯特•欧文(英国)

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的梳理

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的梳理

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的梳理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的梳理本讲重点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与研究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包含着科学性内容。

(2)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3)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根源之一。

(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之一)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是“空想”的?(1)历史条件的限制。

(2)代表人物本身的局限。

(3)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代表思想一、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简单协作阶段)1、莫尔的“乌托邦”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3、闵采尔的“千年太平王国”4、总体主要特点:(1)是近代无产阶级的先驱者反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最初呐喊,是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理想。

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2)普遍不承认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仅仅将私有制度当作一种罪恶。

(3)它们的理想社会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

(4)它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主张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

二、17—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或“直接共产主义”(手工工场阶段)1、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2、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3、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4、总体主要特点:(1)将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与理性论基础上,现实感更强了。

(2)具有明显的理论思辨与理论论证色彩,科学性更强了。

(3)法学色彩极为明显。

(4)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

三、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1、圣西门的“实业制度”2、傅立叶的“和谐制度”3、欧文的“共产主义实验”4、总体主要特征:(1)更加着重理论论证。

(2)看到了大工业发展的前景,以大工业为基础来构建未来的理想制度。

(3)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全部基础。

(4)对未来社会作了更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

四、19世纪30—40年代试图突破“空想”的社会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1、卡贝的“过渡性社会制度”2、布朗基的政党与革命的实践3、魏特林的“无产阶级第一个独立理论”4、总体主要特征:(1)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过渡思想”(2)多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