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 第五版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工程热力学总结

工程热力学总结

闭口系统能量方程
一般式
Q
W
Q = dU + W
Q = U + W
q = du + w q = u + w
单位工质
适用条件: 1)任何工质 2) 任何过程
4
准静态和可逆闭口系能量方程
简单可压缩系准静态过程
w = pdv
q = du + pdv
q = u + pdv
简单可压缩系可逆过程
q = Tds
cn
n n
-k 1
cv
(1) 当 n = 0 p v 0 co n st p C
v
1- k
cn
n 1 1
cv
n
cn kcv cp p
(2) 当 n = 1 p v1 co n st T C cn
T
(3) 当 n = k p v k co n st s C cn 0
s
1
(4) 当 n = p n v const18 v C
热二律的表述与实质
热功转换
传热
1851年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
热功转换的角度
1850年 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传递的角度
23
卡诺循环— 理想可逆热机循环
1-2定温吸热过程, q1 = T1(s2-s1) 2-3绝热膨胀过程,对外作功 3-4定温放热过程, q2 = T2(s2-s1) 4-1绝热压缩过程,对内作功
Tds = du + pdv
热力学恒等式
Tds = u + pdv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q
h
1 2
c2
gz
ws
适用条件: 任何流动工质 任何稳定流动过程

工程热力学总结

工程热力学总结

工程热力学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工质: 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热源(高温热源) :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

冷源(低温热源) :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系。

热力系统(热力系):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系统选择有任意性,可以是物质(气体,也可以是气缸(工具))。

外界:热力系统以外的部分。

边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

系统分类(按能量物质交换分类)闭口系统: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关键看质量,只要质量不变,即使气体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仍为闭口系,漏气问题常用)恒定不变,也称控制质量开口系统: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系统被划定在一定容积范围内,也称控制容积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简单可压缩系统: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与容积功交换(现如今均为简单可压缩)。

热力学状态:工质在热力变化过程中某一瞬间呈现出来的宏观物理状况,简称状态(了解即可)状态参数: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如温度、压力体积、焓(H )、熵(S)、热力学能(u )等。

状态参数其值只取决于初终态,与过程无关。

常用的状态参数有: 压力P 、温度T 、体积V 、热力学能U 、焓H 和熵S.其中压力P 、温度T 和体积V 可直接用仪器测量,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其余状态参数可根据基本状态参数间接算得。

5)(了解即可)状态参数有强度量与广延量之分: 强度量:与系统质量无关,如P 、T 。

强度量不具有可加性。

广延量:与系统质量成正比,如V 、U 、H 、S 。

广延量具有可加性。

广延量的比参数(单位质量工质的体积、热力学能等)具有强度量的性质,不具有可加性。

基本状态函数温度(t ) t(℃)=T(K)-273.15压强:绝对压力p 、表压力P g 、真空度p v 及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比体积:单位质量物质所占的体积 单位:m3/kgv 与ρ互成倒数,即:v ρ=1平衡态: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宏观状态量量保持不变 实现平衡的充要条件:两个平衡热平衡: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 力平衡: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状态参数坐标图:对于简单可压系统,由于独立参数只有两个,可用两个独立状态参数组成二维平面坐标系,坐标图中任意一点代表系统某一确定的平衡状态,任意一平衡状态也对应图上一个点,这种图称状态参数坐标图。

(完整word版)工程热力学概念总结

(完整word版)工程热力学概念总结

工程热力学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这种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叫做热力系统(简称系统,体系)。

边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与系统发生质能交换的物体称为外界。

闭口系统: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因闭口系统内的质量保持恒定不变,所以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1)

工程热力学 第五版(1)
50
2.广延性参数
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 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与系统质量多少有关,具 有可加性。如系统的容积、热力学能、焓和熵 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 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传递热量必然引起系统熵的变化;系统对外做 膨胀功必然引起系统容积的增加 广延性参数除以系统的总质量——比参数,如 比体积、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不是 强度性参数

全国高校能源类学生公认的重点专业基 础课程 抽象——是若干年来工程实践、科学实验 的高度总结,普适性强 大多不与具体设备、部件相关联,很多 设备、部件没有见过 不及格率很高!但不是必然的!能否获 得优秀、良好成绩,关键在你自己!
3
《工程热力学》知识框架
工程热力学
基础理论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工质的性质
46
绝对压力、相对压力和大气压力 之间的关系

当 p>B时
p B pg

当 p<B时p BH473.比体积和密度

工质所占有的空间——工质的容积 单位质量工质所占有的容积——工质的比体 积(比容) V (m3/kg) v
m

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工质的密 度 m (kg/m3)
25
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形式

功、热和物质的交换
外界存在能够分别接受或给予系统功量、 热量和质量的功源、热力源和质量源
系统外界是大气环境,则可看作是热容量为无限
大的热源(或冷源)和质量为无限大的质源 不会因为接受或放出热量、功量而增加其总能量 也不会因为接受或给予系统质量而改变其总质量 大小

从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出发,借助物质的 原子模型及描述物质微观行为的量子力 学,利用统计方法研究大量随机运动的 粒子,从而得到物质的统计平均性质, 并得出热现象的基本规律。 可解释比热容理论、熵的物理意义、孤 立系统熵增原理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第一章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u )或密度(p )、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新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_第五版-新版.pdf

新版工程热力学大总结_第五版-新版.pdf

可逆过程 :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膨胀功 :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
容积功。
热量 :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
热力循环 :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 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
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
体的定容比热。
定压比热 :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
体的定压比热。
定压质量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1K (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
5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质量比热。
定压容积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力循环 :
qw
或 u 0 , du 0
循环热效率 : t w0 q1 q2 1 q2
q1
q1
q1
式中
q1—工质从热源吸热; q2—工质向冷源放热; w 0—循环所作的净功。
制冷系数 :
q2
q2
1
w0 q1 q2
式中
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 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
w 0—循环所作的净功。
3
供热系数:
第一章 基 本 概 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 :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
称为热力系
统,简称系统。
边界 :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 :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 :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1)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大全 (1)

第一章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概念1. 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T)、压力(P)、比容(u )或密度(p )、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

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

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

广延性参数: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

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 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 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 可逆过程。

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 容积功。

热量: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

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 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2. 常用公式状态参数:2dx x 2 x 1dx 0i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函数,对应一定的状态,状态参数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值,工质在热力过程中发生 状态变化时,由初状态经过不同路径,最后到达终点,其参数的变化值,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 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温度:2mw 22 _式中 叱一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 其中m 是一个分子的质量, W 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2方根速度; B —比例常数;T —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2.T 273 t压力 :22 mw n3 2式中P —单位面积上的绝对压力;BT1. PNn —分子浓度,即单位容积内含有气体的分子数n ,其中N 为容积V 包含的气体分子总数。

F2- P f式中F —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 N ); f —容器壁的总面积(m 2)。

3. p B P g(P>B ) p B H(P<B )式中B —当地大气压力P g —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 H —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比容:1.v V m 3/kg m式中V —工质的容积 m —工质的质量2.v 1式中一工质的密度 kg/ m 3 v —工质的比容 m 3/kg热力循环:* q * ww 0q 1 q 2 1 tIq 1 q式中q 1—工质从热源吸热; q 2—工质向冷源放热; W 0—循环所作的净功。

式中q 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 q 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 0—循环所作的净功。

循环热效率:q 2 q 1制冷系数:q 21 Wq 2 q 1 q 2W o q1 q23.重要图表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 o—循环所作的净功供热系数:2q i q i边界真空气缸活塞水平图1-1热力系统控制界血1 [< _________ —21\ /1冷空气L V1执空气/11 «\r/\11/A1加热器图1-3开口系统I— --------------- 咿门L •系L j b* / 统「s -Iif • *T::■/>/.<:7* ** * ■■\;m・'JM 二二/假想边界图1-2边界可变形系统孤立系统边界图1-4孤立系统图1-6各压力间的关系(a)正循环;(b)逆循环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1. 基本概念理想气体:气体分子是由一些弹性的、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不占有体积的质点所构成。

比热: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 (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

定容比热: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 ( 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比热。

定压比热: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 ( 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比热。

定压质量比热:在定压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出口設正圧P大气圧力H电 工1 \1¥ J- A J r ; 1电* I 贝LL绝对真空图1-14任意循环在p V 图上的表示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向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质量比热。

定压容积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容积比热。

定压摩尔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摩尔比热。

定容质量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质量比热。

定容容积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容积比热。

定容摩尔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 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摩尔比热。

混合气体的分压力 :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P i 之和。

混合气体的分容积 :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容积。

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 V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 V 之和。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质量 成分。

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积与混合气体总容积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容积 成分。

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 摩尔成分。

对比参数 :各状态参数与临界状态的同名参数的比值。

对比态定律:对于满足同一对比态方程式的各种气体,对比参数 P r 、T r 和V r 中若有两个相等,则第三个对比参数就一定相等,物质也就处于对应状态中。

2. 常用公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 PV RT式中 p —绝对压力Pa V —比容m 3/kg T —热力学温度K适用于 1 千克理想气体。

2. pV mRT式中V —质量为mkg 气体所占的容积适用于 m 千克理想气体。

3. pV M R 0T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 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 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 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 1K (1C)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式中V M=M V—气体的摩尔容积,m3/kmol ;R o=MR —通用气体常数,J/kmol • K适用于1千摩尔理想气体。

4. pV nR g T式中V—nKmol气体所占有的容积,m3;n气体的摩尔数,n —, kmolM适用于n千摩尔理想气体。

5.通用气体常数:R oR o 8314 J/Kmol • KR o与气体性质、状态均无关。

6 .气体常数:RR o8314R -M MR与状态无关,仅决定于气体性质。

P l V i P2V2T i T2比热:q1 .比热定义式:c —dT表明单位物量的物体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其值不仅取决于物质性质,还与气体热力的过程和所处状态有关。

2.质量比热、容积比热和摩尔比热的换算关系:C' 座C °22.4式中c—质量比热,kJ/Kg • kc'—容积比热,kJ/m3• kMe—摩尔比热,kJ/Kmol • k3.定容比热: C V q v du v dT 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定压比热: C P q p dh dT 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梅耶公式:C p C v°RJ/kg • KMC p Mc v MR R0 6.比热比:C v C'v MC P MC ;R C—1nRC P道尔顿分压定律: P i P2 P3 P n nP i 1 T,V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V2 V3 V n nV i1 T,P质量成分: g im i容积成分:摩尔成分: Xi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质量成分与容积成分:折合分子量:g1n ig2r ig iX1X2n i M ig nr in i M inMg ig iXnxinx i M ii 1r iXi1n ir iX iM iMM i* Mnr i M ii 1n混合气体的比热容:c gC i+g2C2+L L g n c n g i c ii 1n混合气体的容积比热容:c' r1c'+r 2C2+L L r n c'n rc 'ii 1n n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热容:Me MigQ1x i Mi 1i G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U nU ii 1或Unm i Ui 1HnH ii 1或Hnm i h ii 1S nSi 1或Snm i S ii 1范德瓦尔(Van der Waals)方程g l g2 M1M2g n g i折合气体常数:R R o n尺ni 0n Rm 一i1 M ing i Ri 1M m m mR R o R011 M r1M 1r2M2 L L rn M nr1R1r2 L LR2r nR nn主i 1 R iM n i 1 M i分压力的确定P i V L P r i pVP i g i Lgpi常用气体在理想状态下的定压摩尔比热与温度的关系MC p a o a ,T a 2T 2a 3T 3(kJ/(kmol*))对于Ikmol 实际气体 aV M 2V M b R o T压缩因子: 对比参数:vz V idPV RTT p V T rP rV rT cP cV3.重要图表5000.979 1.06614.509 1.075 1.039 1.013 1.978 6000.993 1.07614.542 1.086 1.050 1.040 2.009 700 1.005 1.08714.587 1.098 1.061 1.064 2.042 800 1.016 1.09714.641 1.109 1.071 1.085 2.075 900 1.026 1.10814.706 1.120 1.081 1.104 2.110 1000 1.035 1.11814.776 1.130 1.091 1.122 2.144 1100 1.043 1.12714.853 1.140 1.100 1.138 2.177 1200 1.051 1.13614.934 1.149 1.108 1.153 2.211 1300 1.058 1.14515.023 1.158 1.117 1.166 2.243 1400 1.065 1.15315.113 1.166 1.124 1.178 2.274 1500 1.071 1.16015.202 1.173 1.131 1.189 2.305 1600 1.077 1.16715.294 1.180 1.138 1.200 2.335 1700 1.083 1.17415.383 1.187 1.144 1.209 2.363 1800 1.089 1.18015.472 1.192 1.150 1.218 2.391 1900 1.094 1.18615.561 1.198 1.156 1.226 2.417 2000 1.099 1.19115.649 1.203 1.161 1.233 2.442 2100 1.104 1.19715.736 1.208 1.166 1.241 2.466 2200 1.109 1.20115.819 1.213 1.171 1.247 2.489 2300 1.114 1.20615.902 1.218 1.176 1.253 2.512 2400 1.118 1.21015.983 1.222 1.180 1.259 2.533 2500 1.123 1.21416.064 1.226 1.182 1.264 2.554密度p( kg/m3) 1.4286 1.25050.08999 1.2505 1.2932 1.96480.8042图2-5通用压缩因子图第三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 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