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中性点接地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定义:将电力系统中的部分或
全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入大 地。
优点:过电压低,对绝缘要求
水平低,电力系统的电压越高 ,这一优点越突出。
缺点:当出现单相短路故障时
,单相短路电流很大,可靠性 差,在电气安全方面的问题比 较严重。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缺点: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五节 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
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可以减少单向接地电流。 特别对于大接地电流的低阻值接地系统时效果更好 。因为低阻值的电阻器很笨重,降低接地电流的作 用小,电阻器上电压高;而电抗器可以减少有功功 率损耗,结构方面也比较简单,但接地设备的投资 大。 使用电抗器接地可以将接地电流限制到三相短 路电流的三分之一以上。
' UC
U C (U C ) 0
I C 3I C . A 3 3I C 0 3 I C 0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 接地方式
缺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接地并且接地电 流大于10A而小于30A时,有可能产生不稳定的 间歇性电弧,随着间歇性电弧的产生将引起幅 值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其最大值不会超过 3.5倍相电压。对绝缘较差的设备、线路上的 绝缘弱点和绝缘强度很低的旋转电机有一定威 胁,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运行有影响。 优点:(1)简单,易于实现;(2)由于中性点 不接地配电网的单相接地电流很小,对邻近通 信线路、信号系统的干扰小。 应用: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不大的 场合,主要是低电压的系统中。
《电气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四节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

1 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
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
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
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
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对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
其办法是:①尽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 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
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
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其中性点是绝缘的,电网对地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路。
在发生弧光接地时,电弧的反复熄灭与重燃,也是向电容反复充电过程。
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造成电压升高,从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可达很高的倍数,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高低压配电柜基础知识

1. 什么是TT 、IN 、IT 系统?答: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
TN 方式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 表示。
IT 方式是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
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的保护系统。
2. 我国电网的标准频率是多少?答:为50Hz,又叫工频。
3. 电力负荷的分级?重大损者。
二级负荷: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三级负荷:三级负荷为一般的电力负荷。
4. 什么是电弧?答:电弧是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其特点是光亮很强温度很高。
5. 什么是变电所?答:是担负着从电力系统接受电能,经过变压(升压或降压),然后再配电的任务的供电枢纽。
6. 什么是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答:在三相四线电路中相线及中线的电压为相电压;任意两相线间的电压为线电压;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
流过各相负载的电流为相电流;流过相线中的电流为线电流。
答: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
在同一段线路上,传送相同的功率, 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线路传输的电流减小,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送电经济性,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降压则能满足各级使用电压的用户需要。
8. 变压器各主要参数是什么?答:(1 )额定电压;(2 )额定电流;(3 )额定容量;(4 )空载电流;(5 )空载损耗;(6 )短路损耗;(7 )阻抗电压;(8 )绕组连接图、相量图及连接组标号。
9. 什么叫短路电流的热效应?答: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极大的短路电流将使导体温度迅速升高,称之为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10. 什么叫涡流?涡流的产生有哪些害处?答:当交流电流通过导线时,在导线周围会产生交变的磁场。
交变磁场中的整块导体的内部会产生感应电流,由于这种感应电流在整块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很像水的旋涡,所以称作涡流。
涡流不但会白白损耗电能,使用电设备效率降低,而且会造成用电器(如变压器铁芯)发热,严重时将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文档资料

一、接地短路时零序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分布
零序分量参数的特点:
1、零序电压
➢ 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 距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 越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处电压为零。
➢ 运行方式的变化,间接 影响零序分量的大小。
2、零序电流
1)零序电流由故障点零序电压产生,由故障点经线路流向 大地,必须经变压器中性点构成回路;中性点不接地的网络 不存在零序电流。
3、零序功率及其分布
大小:短路点U0最大,零序功率最大,变压器中性点零序 功率为零。 方向:从故障线路指向母线,与正序方向相反。
4、保护安装处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从任一保护安装处得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之间的关系看, 由于A母线上的零序电压实际上是从该点到零序网络中性 点之间的零序阻抗上的电压降,可表示为:
1、优点
1)零序过电流保护灵敏度高,动作时限短; 2)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3)不受系统振荡和过负荷的影响; 4)零序方向保护没有电压死区。 5)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
2、缺点
不能反映相间短路。
1、零序电流Ⅰ段保护
(1)躲开下级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可能出 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I
op
K rel
3I 0. max
K rel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期合闸时出现的最大零序 电流:
I
op
K rel
3I 0.unc
K rel
取1.1~1.2
说明: 1.按上述原则整定时,应选取较大者作为零序电流速断保 护的动作电流。
总结:
从TV来口三角处获取
➢ 可由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或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的次 级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即首尾相连得到的电压就是3U0。
U mn U a U b U c 3U 0
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我国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和中性点有效接地两大类。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阻接地,又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而中性点有效接地包括直接接地和经低阻抗接地,又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三相导线之间和各相导线对地之间,沿导线的全长存在着分布电容,这些分布电容在工作电压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的容性电流。
各相导线间的电容及其所引起的电容电流较小,并且对所分析问题的结论没有影响,故可以不予考虑。
2、单相接地故障当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情况将会发生显著变化。
假设W相在k点发生完全接地的情况,W相对地电压为零,中性点对地电压上升为相电压,而且与接地相的电源电压反相。
(完全接地,又称为金属性接地,即认为接地处的电阻近似等于零)三相系统的三个线电压仍保持对称而且大小不变。
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相应的增大到√3倍。
W相对地电容被短接,于是对地电容电流为零。
此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向量和不再为零,大地中有容性电流流过,并通过接地点形成回路。
可见,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大地的电容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倍。
接地电流Ic的大小与系统的电压、频率和对地电容的大小有关,而对地电容又与线路的结构(电缆或架空线)、布置方式和长度有关。
实用计算中可按计算为:对架空线路:I c=UL/350对电缆线路:I c=UL/10式中I c——接地电流,A;U——系统的线电压,Kv;L——与电压同为U,并具有电联系的所有线路的总长度,km。
当系统发生不完全接地,即通过一定的过渡电阻接地时,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中性点的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相电压而小于线电压,线电压仍保持不变,此时的接地电流要比金属性接地时小一些。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主要内容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的三相系统
概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三相系统作星形连接的变压 器和发电机的中性点。 中性点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许 多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如电网的绝缘水平、供 电可靠性、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继电保护的动作 特性等。因此,选择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是一个综合性间题。本章就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 的三相系统作一般综合介绍。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对架空线路
对电缆线路
IC
IC
UL 350
UL 10
式中IC ——接地电流,A; U ——网络的线电压,kV; L ——与电压为U具有电联系的所有线路的总长 度,km。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综上所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影 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保持不变,使负荷电流不变, 电力用户能继续工作,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然而要防止由于接 地点的电弧或者过电压引起故障扩大,发展成为多相接地故障。 所以在这种系统中应装设交流绝缘监察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时,立即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理,规程规定:在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继续运行的时间 不得超过2h,并要加强监视。
一、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各相对地的电压分别为电源各相的相电压。在此对地电 压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 大小相等,相位差为 120°。 如图2-1(c)所示。各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为零,所以 没有电容电流流过大地。各相电源电流 应为各相 负荷电流 与对地电容电流 的相量和, 如图2-1(b)所示,图中仅画出U相情况。
变电站的运行方式

3 U w e j150
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 压,即升高为相电压的 3 倍,各相 对地电压的相量关系如图(b)所示: 系统三相的线电压仍保持 对称且大小不变。因此,对 接于线电压的用电设备的工 作并无影响,无须立即中断 对用户供电。
二、单相接地故障
W相接地时, W相对地电容被短接,W相的对地电容电 接地电流的大小与系统的电压、频率和对地电容值 流为零。未接地 U、V相的对地电容电流的有效值为: 有关,而对地电容值又与线路的结构(电缆或架空线、 有无避雷线)、布臵方式、相间距离、导线对地高度、 I CV 3CU Ph I CU 杆塔型式和导线长度有关。 此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不再等于零,大地中有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用计算为: 容性电流流过,并通过接地点形成回路,接地电流 : 式中:IC—接地电容电流,A; L ) U ( L1 35 2 IC I C ( I CU I CVU )—系统的线电压,kV; 350 L1—架空线路的总长度,km; L2—电缆线路的总长度,km. 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大地的电容电流,等于正常运行 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 3倍,其有效值为: 当发生不完全接地时,即通过一定的电阻接地时,接 地相的相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未接地相的对地 3CU Ph I C 3I CU 电压大于相电压而小于线电压,中性点电压大于零而小于 相电压,线电压仍保持不变,此时的接地电流要比完全接 地时小一些。
本节结束!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本节教学
二、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的电压为零,中性点没有电流流过。
发生单相接地时: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

.
.
教 教 学 内
学 容
Hale Waihona Puke 过 板程 书2、不完全接地:即故障点经过一定的电阻接地。 1)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相电压而 小于线电压。 2)中性点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线电压仍保持不变。 3)接地电流比完全接地时要小一些。 由此可见: 1)非故障两相的对地电压数值升高 3 倍,即变为线电压;三相系统的线电 压大小不变,相位差仍和正常运行时一样,不影响线电压电力用户的工作。 2)相对他的电容电流也相应增大 3 倍;而 W 相已接地,该相对地电容电 流为零,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不再为零,大地中有电流流过。 Ic=3ωCUph 式中 Uph——电源的相电压,V; w ——频率,rad/s; C——相对地电容,F.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三 倍。其值与网络的电压、频率和相对地电容的大小有关,而相对地电容又与线路 的结构(电线或架空线)和长度有关。实用计算中按下式计算 对架空线路 对电缆线路 式中 U——电网的线电压,kV; L——相同电压等级的具有电联系的所有线路的总长度,km。 2、不完全接地:即故障点经过一定的电阻接地。 (三)适用范围 1、电压在 500V 以下的三相三线装置 2、3~10kV 系统当接地电流 c ≤30A
教 学 过 程 内 容 及 板 书 提问: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复习内容:电力系统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容量 引入: 课题一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常见接地方式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c 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如图所示,为简化的中性点不接地三相系统正常运行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断路 器 QF 正常运行时处于合闸状态。正常运行时,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分别为 Uu、 Uv、Uw,并且三相对称,中性点的电位 U
第二章的第三节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我国110kV 及以上的电网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这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通过短路点、大地和接地中性点构成短路回路,故障电流很大,故称为大电流接地电网。
由于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没有零序电流;而大电流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因此利用零序电流来构成大电流接地电网的接地保护,就具有显著的优点。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接地短路时零序分量的特点图2—26(a )所示网络发生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等效网络如图2—26(b )所示。
零序电流的方向仍然采用母线流向线路为正;零序电压的方向取线路高于大地的电压为正,如图2—26(b )中的“↑”所示。
图2-26 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等效网(a )系统接线 (b )零序网络 (c )零序电压分布图 (d )向量图(设0080=d ϕ)由零序等效网络可见,零序分量具有如下特点:(1)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距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中性点处为0。
零序电压的分布如图2—26(c )所示。
(2)网络中的零序电流是由于故障点出现零序电压而产生的。
因此故障线路上的实际零序电流方向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与保护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实际零序电流落后零序电压的相位由零序阻抗角0d ϕ决定。
按照规定的正方向画出零序电流和电压的向量图如图2-26(d )所示,0I '和0I '' 超前0d U 的角度为:00180d ϕ-。
(3)故障线路两端零序功率的方向实际上都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
(4)任一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只与流过的零序电流和被保护线路背后的阻抗有关,而与被保护线路的零序阻抗及故障点的位置无关。
以保护1所在的A 母线上的零序电压为例,0.100)(B A Z I U '-= ,0.1B Z 为变压器1B 的零序阻抗。
(5)零序分量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小。
当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如果送电线路和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数目不变,则零序阻抗和零序等效网络就是不变的;但此时系统的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要随着运行方式而变化。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19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电说力欣系赏•统(配中人性教点版运)◆行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
20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电说力欣系赏•统(配中人性教点版运)◆行方式
• 分析 • 单相接地时 (C相) • 1、电压情况
调线圈匝数,使I地=0
∵IL与IC方向相反 ∴IL起到抵消IC的作用。
16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电说力欣系赏•统(配中人性教点版运)◆行方式
电压变化特点: ➢ 故障相对地电压变为零 ➢ 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 3 倍 ➢ 系统各相对地的绝缘水平也按线电压考虑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
26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补偿方式及选用
1、全补偿
接地点电流为零(不采用)
缺点:由XL=XC,网络容易因不对称形成 串联谐振过电压
2、欠补偿 接地点为容性电流(少采用) 缺点:易发展成为全补偿方式
3、过金补品偿质•高追求
18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电说力欣系赏•统(配中人性教点版运)◆行方式
课题三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课题一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课题二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三相系统 课题三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2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电说欣力赏系•统(配中人性教点版运)◆行方式
• 1、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发电机、变压器Y形接线的中性点
进网作业-2电力网

3-10kV的电力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提升供电可靠性(我厂 6kV系统);
1kV及以下的低压电力网:380/220V三相四线制,一般采用中性点直 接接地,考虑的是安全,短路跳闸,防止触电;
第六节 用电单位供电系统
一、供电电压
从安全、经济角度选择供电电压; 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变压器容量在250kVA及以下时,一般选择低压供电。 主要从传输距离和供电容量两个方面考虑,见下表: 额定电压(kV) 0.38 6 6 10 10 架空 电缆 架空 电缆 线路种类 极限容量(kW) 250 2000 2000 3000 5000 输送距离(km) 0.5 3-10 8 5-15 10
我国国家标准:
35kV及以上: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额定值的10%,例如±5%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7%
220V单相供电(例如照明):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7%~-10%
2、电压波动与闪变:
电压波动:在某一时间内,电压急剧变化而偏离额定值 的现象,或高、或低
引发原因:大型设备起停,电网局部故障,雷电影响
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稳定性,环网,局部故障影响小 减少了系统的备用容量。地区间相互补充支援,例如我厂(发电冗余可上网外送) 便于发展大型机组及利用大型资源。共享
通过合理分配负荷可以降低系统的高峰负荷,提高运行经济性。削峰填谷
提高供电质量。
三、供电的环节(5) 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
第二章 电力网与供电工程
2015年4月
第一节 动力系统与电力网概述
一、动力系统
发电机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动力系统 电力网 变电所: 用电设备 动力部分:锅炉、汽轮机;水轮机;风轮机;核反应堆等 枢纽变电所、穿越变 电所、地区变电所等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接地短路的零序电流及方向保护课件

1 U. 0 . a U1 . U 2 a2
1 U. A . 2 a U B . U C a
ae
j1200
运算子
1 1 U 0 . 2 U 1 a 1 . U 2 1 a
所谓纵向不对称故障发生在系统某两点之 间的故障。 相间短路只有纵向不对称。 接地短路既有横向不对称,也有纵向不对称。
3. 零序网络
纵上分析,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
(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一般为110kV 以上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将出现 很大的零序电压和电流,而正常运行以 及相间短路情况下它们是不存在的,因 此可利用零序电压、电流来构成接地短 路的保护,具有显著的特点。
阻抗主要是变压器的感抗,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决 定于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 阻抗,而与电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当变压器T2中 性点不接地时,则 因为零序不构成回路。 0 I2
零序功率
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零序功率的方向与 正序功率的方向相反,零序功率的方向实际上是由 线路流向母线。
保护安装处
I Z ,零序电压 在保护安装处 U A0 0 T 10
与零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取决于变压器的零序 阻抗角,而与被保护线路的零序阻抗及故障点 的位置无关。 但故障点离保护安装处愈远,流过保护安 装处的零序电流愈小。
系统运行方式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只要送电线路 和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数目不变,则零序阻 抗和零序等效网络就是不变的,中性点接地 的变压器数目越多,系统的零序阻抗越小, 接地故障点的零序电流越大。
I 0
k 0 90
I 0
电力系统中心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往往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消弧线圈的感抗
小于电网对地的容抗,XL<Xc,可调节消弧线圈分接头实现,由于补偿了一个 比电容电流大的电感电流,且相差 180°,则流过故障点的故障电流只剩过 补偿后的较小的电感电流。该电流具备如下特点:压仍对称,可维持电网继续供电,且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很小,不会危及
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适用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比较大的电网,即
可抑制异常过电压,又可在电网单相接地时保持连续供电,保证了大型电网
供电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对电气设备引起的热效应。
5
2.1.3 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电力系统中性点经过电阻器接地,其电阻阻值为数百至数千欧姆,高阻
接地可限制系统单相接地时的故障电流,当采用高阻接地时高阻接地系统可 消除大部分谐振过电压,对单相间歇弧光接地过电压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于 10A 时,系统可在接地故障条件下持续运行。
该接地型式主要用于发电机回路,发电机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后,可以达 到:发电机单相接地故障时,限制非故障相过电压不超过 2.6 倍额定电压, 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 10-15A,且为定子接地保护提供电源。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保证系统运行、系统安全、经济有效运行的 基础。 2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 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接地),以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等。
根据电力系统主要运行特征,将电力系统按中性点接地方式特征分为两 大类,即非有效接地系统或小电流接地系统,以及有效接地系统或大电流接 地系统。 2.1 非有效接地系统或小电流接地系统
路跳闸,因而供电可靠性较差。单相接地电流有时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影 响断路器分断能力的选择,并对通信线路产生干扰及危险影响。 2.2.2 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南昌大学继电保护第五章 电力系统的接地保护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和零序功率
单相接地时零序分量的特点及变压器中心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一)单相接地时零序分量的特点 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将出现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如图所示。零序电 流可以看成是在故障点出现一个零序电压 而产生的,它必须经过变压器接地的 中性点构成回路。所以,零序电流只能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流动。 对零序电流的方向,规定母线流向线路为正,而零序电压的正负以大地为 基准,线路高于大地的电压为正,低于大地的电压为负。这样形成的网络称为零 序网络,如图5-1所示
K rel
K b , min
K rel
I0 , op 2
I0 , op1
K b , min
I0 , op 2动作时来自整定:(三)零序过电流保护 (1) I0 K ,op1 rel I unb,max (2) 按与相邻线路的零序电流III段配合进行整定。
02 03
01
02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一。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 在双侧或多侧电源的网络中,电源处变压器的中性点至少有一台要接地,由于零序电流 的实际流向是由故障点流向各个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因此,在变压器接地数目比较多 的复杂网络中,就需要考虑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的方向性问题。
二。零序电压滤过器
U mn
3 U 0 U U U a b C K TV
2.零序电流保护的接线 零序电流保护与三段式相间短路保护基本相似,也分为三段式:零序电 流I段为瞬时零序电流速断,只保护线路的一部分;零序电流II段为限时零序 电流速断,可保护本线路全长,并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带 有 延时,它与零序电流I段共同构成本线路接地故障的主保护;零序电流III 段为零序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整定,它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 的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零序电流与线路的阻抗有关,可以作出 随线路长度 变化的关系曲线,然后 进行整定,其整定原则类似于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气工程概论

电能质量主要(zhǔyào)指标的影响因素、主 要(zhǔyào)危害以及可采用的解决方法见表 1-5。
2022/1/8
19
第十九页,共77页。
3.提高电力系统(diàn lì xì tǒnɡ)运行的经济 性
(1)在发电环节,要综合各类发电厂的运行 特点,合理安排其发电顺序,实现电源的优化 组合。
第十三页,共77页。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波形和频率。 (1)电压 电压质量一般用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
相电压不平衡度三个指标来衡量。
(1-1)
U % U U N 100% UN
式中:△U% 为电压偏差;U电网某点的实际运行 (yùnxíng)电压;UN 为额定电压。
2022/1/8
26
第二十六页,共77页。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空载情况下的 额定电压。
变压器带负载运行时,其一,二次绕组均有电压降,如按 变压器满载时一、二次绕组压降为5%考虑,为使满载 时二次绕组端电压仍高出电力网额定电压5%,用于补 偿线路的电压降,则必须(bìxū)选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 电压比电力网额定电压高出10%。
我国规定的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偏差见表1-2。
2022/1/8
14
第十四页,共77页。
表1-2 用户供电电压(diànyā)允许变化范 围
2022/1/8
15
第十五页,共77页。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在系统中作快速、短时的变 化,变化更为剧烈的电压波动称为(chēnɡ wéi) 闪变。
电压波动一般用电网某点电压最大值与最 小值之差对电网额定电压的百分比表示,即
2022/1/8
30
第三十页,共7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
正常运行时:
中性点的电压为零,中性点没有电流流过。
发生单相接地时:
由于接地相直接通过大地与电源构成单相回路,形成单相 短路故障,则短路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装置立即动作,断路器 断开,迅速切除故障部分。 当中性点直接接地时, 接地电阻近似为0,所以 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位相 同,即 。 U 0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第一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三相系统
第三节 教学内容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本节教学内容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工作原理
二、特点及适用范围
首页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n
单相短路时,故障相的 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 的对地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仍接近于相电压。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二、特点及适用范围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主要优点
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仍接近于 相电压。设备和线路对地绝缘按相电压设计,降低了造价。电压等 级愈高,节约投资的经济效益愈显著。
110kV及以上的系统广泛采用。
第三节 思考练习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思考练习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 时,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变化?能否继续 运行?为什么?
第三节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系统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缺点
(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 统的线路上,通常都装设有自动重合闸装置。 (2)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流很大,必须选用较大容量的开关设备。
(3)单相接地时,对附近通信线路将产生电磁干扰。以减少电磁干 扰,电力线路应尽量避免和通信线路平行架设。
3.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