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教授

合集下载

《中国金融工程第一人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在西南财经大学的演讲》

《中国金融工程第一人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在西南财经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今天非常高兴第一次能到西南财经大学来演讲。

西南财经大学在国内金融界大家知道是非常著名的,这里有很多高手,所以今天我讲的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尽管可以指出来。

金融工程这个东西是非常枯燥的,大家都知道一大堆的数学模型和编程的任务,今天在这里交流主要是交流一些思想。

我觉得很多人把金融工程简单的理解成一种数学和计算机,实际上,如果要比数学和计算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比不上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金融工程做的不如我们,肯定是其中缺乏一个金融思想。

所以在这里更多的给大家交流一下思想上的体会。

数学的东西涉及得很少,而是在思想上同大家进行的交流。

金融工程是一个新的学科,这个学科出现以后对传统的金融学有很大的冲击。

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金融问题。

首先看一下什么叫金融。

我是1982年入学念本科的,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老师教我,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简称金融,现在不知道老师如何教你们的。

实际上现在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的狭窄的,金融按照定义来划分可以分为MANETARY ECONOMICS 和FINANCIAL ECONOMICS。

金融经济学实际上是新金融。

国外的金融同国内的金融区别很大,这个大家应该很熟悉,我就不多讲了。

金融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将资产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最优配置的决策科学,所以是非常微观的,在国外属于管理学的范畴。

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时间和风险的经济学。

那么对于时间经济学,大家知道主要是研究利率——货币在时间上的价值。

所以大家研究利率水平决定和利率期限结构等内容。

有了这两样东西后,我们就可以将现金流沿着时间轴在不同时点之间自由转换。

有了即期期限结构我们就可以有远期期限结构,所有沿着时间维度上的现金流我们就可以比较。

不然今天的100元钱同100年前、100年后的一百元钱差距多大我们根本不能无法度量。

另外一个是风险经济学,涉及到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以及风险的定价,如果能对风险进行度量就能将风险价值转化成确定性价值。

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邹振东教授演讲全文

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邹振东教授演讲全文

2016年厦门大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邹振东教授演讲全文6月19-20日,厦门大学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四场2016届毕业典礼,欢送今年毕业的7627名毕业生。

教师代表胡荣、邹振东、尤延铖、李庆顺分别发言,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送给毕业生们几句临别寄语。

以下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演讲全文: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同样在这个礼堂,都会有一个老男人或者资深美女,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他们或念念叨叨、或语重心长的一大段话,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理想!理想很空,老师很穷,要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不花钱的临别礼物,理想大约是最好的选择。

幸运的是,今年你们遇到的是邹振东教授,他的礼物与众不同,今天他要送给大家的不是理想,而是梦想!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叫邹振东,他写了一首情诗,你们想听吗?如果不曾相许,为什么你会娓娓游入我的梦里?既然曾经相守,为什么我又要默默从你的瞳仁离去?都说:这便是分别、这便是失恋、这便是匆匆无情匆匆无语!都说:这便是候鸟一下失落了季节,轻触芦笛的唇儿把音符悠悠吹出去……这首诗是为厦大中文系毕业纪念册写的扉页,后来它成了整个厦门大学87届的毕业寄语。

昨天,在你们刷屏的文章:今晚,我还是厦大的学生啊!我看到了你们同样的眷恋。

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昨天是、今天是、永远是厦门大学的学生!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

我多想把整座大学都背走,背走我的无忧无虑,可是我痛苦地发现:当岁月潮水般从我脚下退去,它便留下了我的一切,我带不走一件行李。

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

轮回到今天,你们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这一所大学时,我可以带走什么?你会发现:你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你带不走——哦,这个好像可以——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

(完整)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完整)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每一年的这个时节,同样在这个礼堂,都会有一个老男人或者资深美女,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他们或念念叨叨、或语重心长的一大段话,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理想!理想很空,老师很穷,要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不花钱的临别礼物,理想大约是最好的选择。

幸运的是,今年你们遇到的是邹振东教授,他的礼物与众不同,今天他要送给大家的不是理想,而是梦想!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叫邹振东,他写了一首情诗,你们想听吗?如果不曾相许为什么你会娓娓游入我的梦里?既然曾经相守为什么我又要默默从你的瞳仁离去?都说这便是分别这便是失恋这便是匆匆无情匆匆无语都说这便是候鸟一下失落了季节轻触芦笛的唇儿把音符悠悠吹出去……这首诗是为厦大中文系毕业纪念册写的扉页,后来它成了整个厦门大学87届的毕业寄语。

昨天,在你们刷屏的文章:今晚,我还是厦大的学生啊!我看到了你们同样的眷恋。

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昨天是、今天是、永远是厦门大学的学生!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

我多想把整座大学都背走,背走我的无忧无虑,可是我痛苦地发现:当岁月潮水般从我脚下退去,它便留下了我的一切,我带不走一件行李。

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

轮回到今天,你们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这一所大学时,我可以带走什么?你会发现你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你带不走哦~ 这个好像可以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首先,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logo。

你的未来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 IN 厦大的商标.你未来会填无数的表,厦门大学是除了你的名字和性别,出现频率最多的文字。

极端地说,你的名字还可以改,你可以更名;你的性别也可以改,你可以变性,但你的这一个学历永远不能改.未来的任何日子,你都可以骄傲地对厦大说,人家早就是你的人哪!其次,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梦想”-—做梦都会想厦大的这个“梦”和“想”。

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每次写信他都不回

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每次写信他都不回

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每次写信他都不回图为:厦门大学因教工食堂给晚到的校长单独留了饭菜,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就餐特权。

附公开信全文厦门大学谢灵教授给朱崇实校长的公开信主题:致朱崇实校长朱崇实校长:你好!厦大几年来盛传在教工餐厅就餐要选择二个时段,一是刚开饭时,二是校长来吃饭时。

因为本人很少到教工餐厅就餐,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老师们的调侃,18日、19日中午我亲身体验了这个传说。

18号中午12点5分,我带了几个我指导的今年要毕业的学生到教工餐厅吃饭,这个时点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东西,学生们感叹教工食堂还不如学生食堂,但等你出现时,服务员马上端来丰盛的菜肴。

19日中午12点10分我还到教工餐厅吃饭,几乎没有东西了,我问服务员还有没有菜,她不予理睬。

等到12点35分,你出现了,服务员立即端出菜来,厨师也出来招呼。

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大声质疑,这是校长餐厅还是教工餐厅?怎么吃顿饭还吃出了阶级差别?本来我以为只要有点普通常识的领导,在这个时候至少应该表个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校长你一言不发,只顾吃饭,但是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一副窘态。

本来想把这组照片发到互联网上,并配首打油诗。

但转眼一想如果不直接批评你就这么干似乎不太厚道,违反我做人的一贯原则,所以还是写这封信给你提个醒,如果你置之不理不予纠正,我再放到互联网上去出你洋相还不迟。

理性的说,教工餐厅这样的做法可能并非你的本意,但你错在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下属的溜须拍马和侵犯教工权益的做法,对此你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教工餐厅的这件事本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但由此反映了厦大官本位的严重程度和对老师人格尊严的践踏。

在政府官员面前,作为校长的你低头哈腰,谄媚取上、丧失独立人格;在教授们面前,你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把老师当成农民工,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急功近利、鼓励学术腐败……。

而你凭借校长的职权得到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居然还是“教育界有创新和改革魄力的领导者”。

杨斌:光而不耀 至人无己

杨斌:光而不耀 至人无己

杨斌:光而不耀至人无己
陈志凤
【期刊名称】《财政监督》
【年(卷),期】2016(000)022
【摘要】杨斌: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学科(财政学)学术带头人之一,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问题、财政税收理论与税法的研究与制度设计。

成长篇:真实淳朴,独立自主采访的那天,
厦门狂风骤雨不止,杨斌老师却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整理资料。

这是我第一次与杨斌
老师接触,华发袭头,精神饱满,目光坚定,严谨稳重,给人不苟言笑的感觉。

出乎意料
的是,杨斌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

为了顺利采访,他整理了,
【总页数】5页(P38-42)
【作者】陈志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杨耀光谈汽保企业上市之路——专访"南华仪器"董事长杨耀光 [J], 桂江一
2.移动增值业务,“不”字当家?——访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所副总工周光斌 [J], 王砾瑟
3.光博会:创新的平台光谷的盛宴——访武汉市委常委、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
记贾耀斌 [J], 李琳;张佳
4.复兴中国文化,我想“光而不耀”——专访《角色》编导沈皛 [J], 魏敏;赵敏
5.老兵徐光耀静水流深光而不耀 [J], 孙泓洁;郑标;王智丽;缪济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著名法学院校及法学教授

全国著名法学院校及法学教授

全国著名法学院校及法学教授法学院没有本科排名和研究生排名之分,一般是按照教学质量、教授的知名度、就业等等进行排名,另外法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排名情况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注意专业上的排名,如武汉大学在国际法、环境法方面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北大的刑法、行政法、法理学等等,人大的民商法。

2011年全国大学法学院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政法大学4武汉大学5清华大学6吉林大学7复旦大学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西南政法大学12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浙江大学15西北政法大学16华东政法大学17山东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19华中师范大学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名次法学院系一级国重二级国重一级博点教授数学术权威个数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 4(1新增)一批 69 王利明、陈卫东、高铭暄等162 北京大学法学院是 4 一批 46 朱苏力、陈兴良、贺卫方等163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 2 一批 100+马怀德、卞建琳、徐显明等144 武汉大学法学院否 2 一批 36 余劲松、余延满、曾令良等85 西南政法大学否 2(1新增)一批 50-李开国、李昌麟、龙宗智等66 吉林大学法学院否 2(1新增)二批 29 张文显、邓正来、姚建宗、霍存福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否 1新增二批 44 吴汉东、范忠信、覃有土等58 厦门大学法学院否 1 二批 28 徐国栋、邱兴隆、陈安、朱崇实49 华东政法大学否 1新增二批 30+何勤华、顾耕耘2(或有童之伟)10 清华大学法学院否无自审二批 26 张明楷、张卫平、王保树等111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否无二批 20 公丕祥、李浩212 复旦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23 李昌道、张乃根、章武生313 浙江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16 林来梵、孙笑侠、胡建淼314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否 1 否(2二级) 13 沈四宝115 山东大学法学院否无否(3二级) 22 016 南京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20 范健、李友根217 湘潭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20 胡旭晟118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16 叶必丰、郑成良219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14 司玉琢120 西北政法大学否无否(0二级) 30+陈明华、汪世荣2注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有十余名返聘老教授。

最新-厦门大学毕业演讲视频 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精品

最新-厦门大学毕业演讲视频 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 精品

厦门大学毕业演讲视频厦门大学邹振东教授毕业典礼演讲全文幸运的是,今年你们遇到的是邹振东教授,他的礼物与众不同,今天他要送给大家的不是理想,而是梦想!1987年,厦门大学中文系有一个毕业生叫邹振东,他写了一首情诗,你们想听吗?如果不曾相许为什么你会娓娓游入我的梦里?既然曾经相守为什么我又要默默从你的瞳仁离去?都说这便是分别这便是失恋这便是匆匆无情匆匆无语都说这便是候鸟一下失落了季节轻触芦笛的唇儿把音符悠悠吹出去……这首诗是为厦大中文系毕业纪念册写的扉页,后来它成了整个厦门大学87届的毕业寄语.昨天,在你们刷屏的文章:今晚,我还是厦大的学生啊!我看到了你们同样的眷恋.老师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昨天是、今天是、永远是厦门大学的学生!其实对一所大学的真正留恋是从收拾行李开始的,30年前,我的眼泪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掉的.我多想把整座大学都背走,背走我的无忧无虑,可是我痛苦地发现:当岁月潮水般从我脚下退去,它便留下了我的一切,我带不走一件行李.其实,这是所有毕业生永恒的情结.轮回到今天,你们同样会追问,当我离开这一所大学时,我可以带走什么?你会发现你校园带不走食堂带不走图书馆带不走实验室带不走老师带不走小师妹你带不走哦~这个好像可以无论是小师妹还是小鲜肉好像都不算厦门大学的固定资产唯一的麻烦就是你可能需要等一两年才能把她(他)带走一所大学真正改变你的东西,就是你可以带走的东西.那么,你可以从大学带走你的什么呢?首先,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logo.你的未来履历,将永远打上MADEIN厦大的商标.你未来会填无数的表,厦门大学是除了你的名字和性别,出现频率最多的文字.极端地说,你的名字还可以改,你可以更名;你的性别也可以改,你可以变性,但你的这一个学历永远不能改.未来的任何日子,你都可以骄傲地对厦大说,人家早就是你的人哪!其次,你可以带走厦门大学的梦想——做梦都会想厦大的这个梦和想.易中天教授说,大学是用来蒸桑拿的,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熏陶.我的说法是,大学是用来回忆的,未来你做.梦梦见最多的地方,一定是大学,人物可以换,情节可以换,但场景一定是厦门大学.还有,老师不能带走,但老师的话可以带走.我常说,大学毕业十年后,如果还能记住大学老师的10句话,大学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你想要钉钉子,你的老师递给你一把锤子——多好的老师;第二种是变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好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铁成金——多好的老师;第三种是开窗子的,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你打开一扇窗,你豁然开朗,啊,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是最好老师中的最好老师.厦门大学到处都有这样的最好老师!万一你在整个大学生涯,都无缘遇到这样的老师,那么在最后一天,你可能也遇到了.离开大学,最要紧的是记得开窗子.你未来可能很穷,家徒四壁;也可能很成功,墙上挂满了奖状.无论如何,你都要提醒自己,你看到的不过是四堵墙.它们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勇于和善于在墙上开窗,你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新世界.其实,大学最值得带走的不是知识,而是姿势——看!就是这个pose——45度角仰望星空.在大学,100个人中,99个人都是抬头看天空的人,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个人是出类拔萃的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99个人都是低头看地下——一方面竞争非常惨烈,另一方面诱惑特别多,两个巴掌打下来,不用教你,你自然会懂得面对现实——难得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他不是疯子,就是出类拔萃的人!其实,对于大学生,成功学很简单!那就是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还是多么诱人,把大学的这个pose专业保持30年,你就赢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一天看到你们拍毕业照,最后把所有的学士帽、博士帽都丢上了天.你们哈哈大笑,旁边有游客三观碎了一地:知道你们宝宝心里苦,但这么好的帽子,怎么能扔到地上呢?你们别笑,我想问的是:20年后,你是否还有勇气,把你头上戴的乌纱帽,或者你千辛万苦换来的任何帽子,扔到天上去?而且笑声响彻云霄?所以,我有一个百分之一理论:你人生一百次谨小慎微,你要有一次拍案而起;人生一百次放浪形骸,要认真地爱一次;人生一百次不越雷池一步,也要潇洒走一回!一定要在人生的内存,给自己,给至爱的人,留一个百分之一空间,不随波逐流,哪怕是一个爱称.所以,不要随便叫一个陌生男人老公,无论他多么有名,多么有钱!要做到这。

厦门大学周东平教授简介

厦门大学周东平教授简介
36、《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对我国当代司法体制改革的启示》(第一作者),《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9月版。
37、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aws on Capoal Punishment in Modern China,in Capial Punishment in East Asia 2012,P.315~403.
(二)译文:
1、《论中国古代家长制的建立和家庭形态》(日 堀敏一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2、《宋代中国的国家和经济——财政、市场、货币——》“中文提要”,(日 宫泽知之撰),日本创文社1998年3月版,第1~5页。
3、《隋唐书<刑法志>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日 梅原郁撰),《中西法律传统》第5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42页。
主要着作
(一)独着、主编:
1、《犯罪学新论》,独着,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版,34.3万字;
2006年修订二版,52.9万字。
2、《法制史习题集》,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国法制史》,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法制史备考与拓展》,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8、《日本刑法有期刑上限的提高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一作者),《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4~121页。
29、《论提高我国有期徒刑的上限及其与死缓的衔接》,赵秉志等主编:《新中国刑法60年巡礼·上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408~414页。
30、《论董必武法律思想中的社会主义民主观》(第一作者),《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44~148页。

创新之路奋当先-访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万惠霖教授

创新之路奋当先-访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万惠霖教授

深刻的印象 。当今天真正面对面 与这位知名专家 交谈 时 , 记者 兴
维普资讯
承 担 了 “ 7 ”国 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项 目一一 “ 93 天然 气 、 层 气优 化 煤 利 用 的 催 化 基 础 ”的 有 关 课 题 ,关 系 到 甲烷 等低 碳 烷 烃 在 能 源 、 化 工 方 面 的 高 效 、 理 利 用 , 理 沦和 实 践 上 都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合 在 作 为 一 生 追 求 创 新 的科 学 家 , 厅院 士强 烈 的敬 业精 神 、 新 创 意 识 和 创 新 成 果 , 疑 值 得 我 们 为 之 称 赞 :他 是 厦 门 大 学 有 名 的 无 “ 无 ” 授 之 一 , 一 般 无 双 休 H、 节假 日、 上 无 在 十 二 点 三 教 即 无 晚
大会上 。万 院士作 为我省 在国内化学领域 的著名科 学家 , 众望所 归地 当选 为新一届 省科协副主席 。会 上会下 ,他那 学者的风范 、 坦诚谦逊 的性格 以及 和蔼可亲 、 彬彬有礼 的举止 , 都给记者 留下
2 0余篇 。 0 我们在教学科研 中始终倡 导创 新精神 , 鼓励 大胆创新 . 开展学 术研讨 , 高度重视 科学试验 , 对承担的国家 、 、 省 市有关科 研项 目、 课题 , 过创新 , 通 力求按 时突破和完成。 比如, 学院 目前
其 实 第 一 次 见 到他 ,是 在 今 年 一 月 福 建 省 科 协 第 六 次 全 省 代 表
学 技术而 言 ,创新更 具有不可估 量 的重 大意义 ,特 别是原始创
新 。 学 技 术 只有 在 不 断 创 新 中 , 能 发 展 和 进 步 。 说 , 学 化 科 才 他 化 工 学 院 有 一 支 很 好 的 队 伍 , 目前 全 院有 教 职 员 工 20人 ,教 师 6 12人 中 正 教 授 5 5 其 2人 , 教 授 6 副 7人 , 有 博 士 学 位 7 具 8人 、 博 导 3 9人 。 年 学 院 在 各 种 刊 物 上 发表 S I E 收 录 的 学 术 论 文 全 C及 I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作者:王雪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8年第12期CCTV的“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办以来,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平台,曾经开在电视里纵论阳春白雪的风气之先,备受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的推崇和赞誉。

这么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

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

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

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

弹指一挥间,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7年,笔者在这里盘点一下,这7年里,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NO.1易中天一身已经远去的中山装。

一口地道的地方口音。

一门学贯中西、古文化与现代时尚语言的结合智慧。

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像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像电影剪辑般精练流畅。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一位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会因为在央视“品三国”而红得发紫,且名利双收。

这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公平?曾经一度,这个男人成为一种流行方式。

我一帮姐妹见面,都不谈刘德华,开口必是他的名字。

他叫易中天!他的出现,让我们浩瀚的文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讲。

百家讲坛的出现,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厦门国立大学的国文教授一夜成名:原来做学问不是一文不值。

他影响了百家讲坛,让央视的文化也走近了观众。

百家讲坛影响了他,不但成名,还暴富!所以,易中天无疑是百家讲坛当之无愧的老大。

我的书柜,摆满了易中天的书籍。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导师简介3

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导师简介3

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导师简介3李晓峰,女,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

李晓峰教授长期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的教学与研究。

已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投资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研究成果曾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金融学会第六届优秀论文二等奖,省金融学会第六届优秀成果一等奖,厦门市政府社科第五届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六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加编写《金融市场学》(系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丛书之一,获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现代金融市场学》(厦门市政府第五届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本教材。

作为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以及市、校基金等资助的多个项目的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是:现代汇率经济学、公司金融与国际金融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等。

朱孟楠,男,福建尤溪人,1963年3月3日生,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国际金融研究》编委、福建省金融学会理事(兼《福建金融》编委)、福建钱币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学术带头人,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厦门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系系主任,厦门大学兴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届厦门市政府金融顾问。

朱孟楠教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比较金融制度和台港澳、东南亚金融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曾先后获“邓子基奖教金”、“张亦春奖教金”、厦门大学“金鼎奖教金”、厦门大学建设银行奖教金及厦门大学十大教学名师、厦门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已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国际金融学》、《外汇投资概论》和《国际金融新论》等10多部著作和教材;以组长和副组长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以及省市、校基金等资助的20多个项目研究;22项研究成果先后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二等奖”、“福建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论文评选一等奖”以及“厦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5次奖励;曾先后应邀出席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邀到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学习、考察与学术交流。

厦大教授批校长就餐特权遭报复

厦大教授批校长就餐特权遭报复

厦大教授批校长就餐特权遭报复
佚名
【期刊名称】《《IT时代周刊》》
【年(卷),期】2014(000)014
【摘要】近日,一封厦大女副教授指责厦大校长饭堂开小灶的公开信红遍了网络,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和热议。

据该女教授说,信是去年写给校长的,还抄送了几位同院系
老师,当时并没有任何回应,不知道为什么时隔一年后竟然被翻出来炒作。

信的内容
大概是,女教授谢灵指责厦大校长有就餐特权,教职工晚了到饭堂没饭吃,校长一到,饭堂却热情端出饭菜。

【总页数】2页(P54-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学教授称文史哲类将贻害社会网上遭痛批 [J],
2.新媒体情境下组织传播与个体表达的冲突——以“厦大女教授炮轰校长就餐特权”为例 [J], 徐静
3.云南师范大学聘任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为特聘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成立戴庆厦教授任院长 [J],
4.从形象修复理论看高校危机事件——以“厦大校长就餐特权”事件为例 [J], 陈
熵珊;陈经超
5.百年厦大再绘宏图——在厦门大学100周年华诞之际专访学校副校长周大旺教
授 [J], 李盼盼;周大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斯年的一桩公务纠纷

傅斯年的一桩公务纠纷

傅斯年的一桩公务纠纷1949年6月21日,厦门大学教授涂序瑄致信国民政府教育部,控告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使用暴力妨害自由”、“指派职员抢走财物”。

涂信义愤填膺,言之凿凿,列举了傅斯年的罪状数条。

虽然傅斯年的“脾气”不好已是众所周知,但涂信中描绘的傅斯年,还是让人感到诧异与失望。

涂信原件现存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件事鲜为人知。

[1]傅斯年人称“傅大炮”,性情刚烈。

顾颉刚对傅的评价是“急躁”而“自信”,有“家长作风”。

[2]顾与傅既是北京大学同学,又曾在中山大学共事,对傅斯年很了解,顾的评价是可靠的。

以涂序瑄的教授身份,再考虑到傅斯年的性格作风,涂的控诉似乎不应该是无中生有、恶意诽谤。

一个是厦大教授,一个是台大校长,二人的恩怨纠葛究竟怎样结成?教育部又将如何处理这桩不大不小的棘手事件?一1948年秋,涂序瑄由台大改就厦大之聘,涂氏此次工作变动,与傅斯年无关。

因傅斯年1948年11月始由国民政府宣布为台大校长,赴台就任时已是1949年的1月底。

据涂信陈述,事情乃由住房问题引起。

涂序瑄改任厦大教职后,即赴厦门就任。

本拟携眷属一同离台,惜因厦大教授住宅多被北京等地南来“避难”的教授们“借住”,“一时无法腾出”,涂的眷属只好仍然留居台大宿舍,即台北市温州街二十巷五号房屋内。

此房本为台大校产,据涂序瑄讲,他作为承租人,“所有应纳租金历经缴纳,有卷可查”。

而且,“傅斯年氏自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起接长台大,亦曾于卅八年一月十五日收取租金一期,是则傅氏亦自承认租赁关系继续存在”。

涂氏信中继续说到,“讵傅氏忽别有用心,既于本年四月向台北市警察局诬控瑄强占台大房屋,欲加以刑事罪责,复于五月廿六日命令该校职员二十余人摩拳擦掌,声势汹汹,未经同意,冲入瑄宅,其后每夜均有四五人强留不走,故意高声嚷闹,直至深夜。

瑄妻以一弱女子稍加劝止,反被辱骂一顿。

堂堂最高学府,如此对待教授眷属,诚可谓尊师重道无以复加矣”。

对于被指“强占台大房屋”的说法,涂序瑄予以否认。

吴晨旭,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院长,

吴晨旭,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院长,

吴晨旭,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厦门大学物理机电学院院长,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软物质领域研究。

1983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1991年厦门大学理论物理硕士,1998年9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应用电子学博士(提前半年毕业),曾任厦大物理系助教、讲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文部省教官,日本东北大学文部省教官,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乐水会奖、日本手岛工业教育基金会最佳博士论文奖、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奖、霍英东高等教育研究奖等。

现为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年会执委,软物质分会主席。

曾经担任Frontier of Physics, Biophysical Review Letters编委,ICAM国际组织学术委员会(Science Steering Committee)委员。

大学教授应该授课

大学教授应该授课

厦大某院院士坚持为本科生讲课:名教授更要上讲台“今天郑兰荪老师给我们上无机化学课。

”日前,记者来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化学化工学院大一新生小朱自豪地告诉记者。

郑兰荪,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是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

在外人看来,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已属少见,给大一新生上基础课,就更是稀罕事了.“在化院,大家认为名师给本科生上课是天经地义的事。

”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介绍说,多年来,名师给本科生上课在学院已形成一种传统和文化。

这个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组成的顶尖教师团队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即使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在漳州校区上课以来也从未间断或松懈过,自始至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记者在该院教务系统上看到,本学期,郑兰荪院士给大一学生讲授“无机化学”,一周两次,听课学生有60多人;田中群院士给大三学生讲授“物理化学”,一周三节课,听课学生有80多人。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黄本立、万惠霖、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等一批中科院院士和名师名家坚持为大一、大二学生开“院士论坛”、“学科入门指导”等各类讲座,深受学生欢迎。

一些没有给本科生上课的院士,也会通过学院的育苗基金、拔尖计划等项目将本科生选进自己的课题组做科研。

据介绍,现在化院的六大化学基础课均由院士与名教授为教学骨干参与教学。

金能明说,院士等名师给本科生上课为学院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他们不仅在课堂讲授中融入了科研和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理论和方法,使得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更新、完善,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师的人生境界及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也在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学生。

”说起院士给自己上课,该院本科生闫凌表示这是身为厦大化院学生的一大幸事。

“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讲课往往能高屋建瓴,让人一下明白了所学知识在‘化学大楼’中的基石作用,更重要的是教授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

”她说,“田中群院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就让我受益匪浅。

厦门大学教授老师开学典礼演讲词

厦门大学教授老师开学典礼演讲词

厦门大学教授老师开学典礼演讲词篇【1】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相聚在美丽的厦大校园,隆重举行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今年共有3697位硕士研究生和734位博士研究生加入了厦门大学这个大家庭。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20**级全体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向多年来培养、关怀、支持和帮助你们的家长和师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学们,十天前的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以史诗般的恢宏阅兵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英勇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用伤亡超过3600万人的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正如指出的:“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为什么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近代历史,是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是落后挨打的耻辱历史。

抗战胜利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也像一面镜子,一座警钟时刻在警醒我们。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在现代世界上依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仅从科技方面讲,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前不久视察厦大,在跟同学们交谈时说,我国每年因为芯片进口花费2000多亿,这笔钱与每年进口石油花费的金额差不多。

当他得知我们有同学力图能在自主芯片的研发上做出贡献时,他十分高兴,祝愿同学们的创新理想能早日实现。

再比如,你们很多人喜欢用的苹果手机除个别核心部件,其他多是在中国生产和组装的,从生产的成本上看,可能有90%是中国厂家完成的,但中国厂家所获得的利润不到3.6%。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归根到底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这是我国的短板,也是我们目前落后发达国家的主要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大教授---问题“师道尊严”
大陆对于成年人合意性交,并没有所谓“诱奸”概念
早在今年6月23日,就有一名厦大考古系学生汀洋,在微博上声讨考古系教授吴春明,在她发表的网帖《考古女学生防“兽”必读》中,把她与吴春明之间发生关系定义为“被引诱”。

只是当时这样的爆料,并没有引发关注。

在最近几日厦门大学是非不断的背景下,又有一名厦大考古系女生出来揭露吴春明,发表了一篇名为《对汀洋的声援——控诉厦门大学淫兽教师吴春明长期猥亵诱奸女学生》的博文,直接把吴春明和自己发生关系定义为“诱奸”。

由于当事双方都是成年人,并且即使两个女学生自己,也没有说在当时是违背了意愿发生了关系,显然这不是强奸。

但她们都几乎同时提到了“诱奸”这个说法,意思大概是,现在想起来,她们当时是被“花言巧语”、“赤裸裸的交易”所蒙蔽的。

不过,所谓“诱奸”,在大陆地区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如果放在中国台湾地区,情况则可能不一样。

根据台湾地区刑法,“对于因亲属、监护、教养、教育、训练、救济、医疗、公务、业务或其他相类关系受自己监督、扶助、照顾之人,利用权势或机会为性交者,处六个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即所谓口语化的“诱奸”(利用权势性交罪),并且即使把此案例放在台湾,“诱奸”能否成立还要具体看:1、谁主动,谁被动;2、学生的认知能力;
3、获得的回报,是正常情况下不能获取的,还是正当利益。

根据两位女学生的描述,她们和教授的关系不乏“师生恋”的成分
两位举报吴春明“诱奸”的女生,提到了“甜言蜜语,诱导女生,而深陷其中的女生并不自知”、“(让她们)保持长时间的暧昧关系”、“幽会”、“利用女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仰”这些语句。

即使现在语气说得再激烈,也掩盖不住当时确实是有“情愫”发生的。

这就像当年女博士常艳与原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的疯狂爱恋,你硬说当初两人彼此没有爱,旁人是不信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吴春明教授只对学生下手,吴春明现在的妻子欧阳丽娟,当年是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的本科毕业生,而当年吴春明正是她的老师,这是一起成功转型、修成正果的师生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千万别认为高校里面的师生恋只是单线条的女学生恋男老师。

2012年,厦门大学年近30岁男研究生邹智文,自曝该校48岁的“守寡女教授”石正芳,色诱博士班学生上床。

邹智文还称,为了与石正芳教授厮守,他不惜与妻子离婚,最后“惊觉自己只是她的玩物”。

而中国大陆对师生恋却没有警惕
很多人往往抱着“成其一段佳话”的心态
很少有国人对师生恋敏感、反感,很多情况下,都不自觉地认为双方能突破身份阻碍、争取恋爱自由实为不易。

比如,今年6月6日晚,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足球场上,一名市场营销大四学生,向恋爱三年的大学老师求婚,现场聚集了很多学生,最后男学生求婚成功。

在网友评论中,不见有一条质疑一段3年“师生恋”的正当性,反而都在赞美“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所谓“师道尊严”的中国,这类消息频频见诸媒体,成为美谈。

不仅民众、媒体如此认知“师生恋”,一些专家也持“佳话”论,如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尚重生就认为,“恋爱如果是出于自愿,是不存在身份问题的。

历史上很多师生恋都成为了名人佳话,例如鲁迅和许广平。

我认为师生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出了事后,反而苛责师生关系中的弱势一方
在吴春明被曝光“诱奸”女学生后,中青报发表评论,认为“我们真的很好奇与不解的是,为何都读到博士了,年龄一般也得25岁及以上了,在保护自己上的心智成熟方面肯定不会是毫无反抗力的幼女,以及在明知导师意欲占她们的肉体便宜的情况下,却还是陷了进去。

”“女博士生被博导潜规则了,她们显然不仅是有很大自我责任的,而且还有不小的道德问题,因为一个正派的、有自尊自爱的女人,是应该靠自己的真本事换取所需,而不应该靠出卖自己的色相与肉体换取所需的。


如此评论,显然忽视了老师和学生之间权力的不对等。

破坏“佳话”,约束教师,才是国际共识
禁止师生恋与美国女性反对性骚扰运动紧密相连。

性骚扰的一个基本定义就是,有权力的一方利用自己的权力对没有权力的一方进行性挑逗或发生性关系。

把这个定义运用到校园里就是“学生和教授之间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关系,只要他的职位给了他对她的权力。


基于此,1984年,哈佛大学颁布校规,禁止教授和其直接教授的学生之间有浪漫关系,这是美国高等学校第一个颁布的师生恋规则。

后来这一规则逐渐扩大化,不再仅是禁止老师和直接教授的学生之间有浪漫关系,而是禁止一切师生之间的浪漫关系,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这个规则。

2011年11月6日,台湾教育部宣布将“禁止师生恋”纳入教师聘用条款。

如果师生之间,打定了主意偏要恋爱,往往都是以制约教师为处理方式,如台湾地区规定,如果是单一硕博士生与指导老师之间发生恋情,老师就应立即停止指导关系;如果是一对多教学,问题更严重,老师须主动向学校报告,惩治措施由各校订定。

类似师生恋这类关系,核心问题不在性,而在于权力
禁止师生恋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权力的不平等。

如果允许师生恋,有权力的老师可能会滥用权力,对学生进行性胁迫,即使没有胁迫,学生也可能基于老师拥有的这个权力,主动想和老师维持浪漫关系。

在吴春明“诱奸”案例中,这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汀洋写到“所有的考古学生都面临着发表文章、毕业找工作或保研保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为了考古女生们的死穴。


而“双方真正同意”的两性关系,在权力不平等的人之间是很难存在的。

这种权力极不对等的情况下,急缺自由恋爱最需要的“独立人格”。

按照此理,不仅老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主编和记者、正式工和所带实习生等等均不应该搞在一起。

这不仅是对弱势方的保护,也是对强势方保护
严禁师生恋对学生(弱势方)的保护不言而喻,同时,这也是对教师(强势方)的爱护。

本是“两厢情愿”的师生恋,一旦发生感情纠葛,劣势一方的学生可
能会出于报复的目的状告老师。

据美国加州教师协会统计,从1992到1998年,加州共发生34起学生因与老师感情破裂而伪报老师性骚扰的案例。

而师生恋背景下的性骚扰判定很难,往往会给查处带来特别高的成本,所以权衡之下,一刀切断师生恋这类关系带来的种种麻烦很有必要。

中国高校师生间权力不对等更甚,却对“恋爱自由”保护有加
国内高校的学术腐败加剧了师生间的权力失衡,更可拿来寻租
中国高校的学术腐败,主要有三点:1,学术造假;2,无偿占有研究生、博士生的劳动;3,科研经费使用不当。

这三点,都在加剧本来就失衡的师生关系。

在吴春明被举报的事例中,厦大考古系女生就提到了“淫兽教师经常挑选性格温顺的外地女学生下手,首先会指派一大堆杂事让其跑腿,伺机找缘由严厉批评,如果女学生很顺服,事后就会在众人面前大肆表扬,恩威并重。

”这是无偿占有研究生、博士生的劳动。

另一位厦大考古女生还提到,“吴春明教授常用的幽会地点是位于明发广场附近的梅园酒店。

吴春明在梅园酒店的消费均由他自己的科研经费承担,对报账学生解释为亲戚来厦门住宿所产生的费用。

”这不仅是科研经费使用不当,而是涉及职务犯罪,把用于科研的钱用去了和女学生开房。

另外,正是由于高校学术造假之风非常严重,教授不仅用此为自己服务,也给替学生走后门(寻租)创造了便利条件,“厦大考古专业,成了吴春明私人财产”、“吴春明可以给推荐发表论文或保研”,这些均说明,在学术腐败横行的地方,教授有更多机会寻租手上的权力,不管寻租的是钱财还是美色。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权力不等,不能恋爱”,中国高校却不加限制
时至今日,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有类似“上司和下属不能恋爱”的规制,虽然这类关系往往是地下情,但如若被发现或者想要公开,肯定是有一个人要辞职离开的。

但在中国的高校,对“师生恋”作出明文限制的非常少,仅武汉科技大学要求辅导员签《学生管理教育承诺书》,“不以任何理由与学生谈恋爱或超出正常的师生关系”。

高校“明文限制”师生恋,只此一例,况且不是校规,是“承诺书”,不针对全部老师,只针对辅导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