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家族揭秘

合集下载

看易中天教育女儿

看易中天教育女儿

看易中天教育女儿,反思我们受的教育恰逢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易中天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通过求学改变命运。

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易中天.在妻子的鼓励下苦读三个月,最终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录取。

眼看要离开尚在牙牙学语的女儿,易中天十分不舍。

临走时,他抱着易海贝亲了又亲,李华安慰说:“有我呢!”从新疆来到武汉,易中天很快适应了环境的变化.唯一不适应的,是对家人的牵挂,特别是对女儿易海贝的挂念。

爸爸不在身边,宝贝女儿会变成啥样?为一解丈夫的相思苦,李华经常写信向易中天报告自己和女儿的状况。

那时经济不宽裕,李华就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带女儿去照相,给易中天夹在信里寄过去。

看着黑白照片里的小小人,易中天的内心时常涌动着父爱的温暖。

转眼间.易海贝两岁了,爸爸不在身边,她变得异常调皮,经常不服李华管教,而且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李华没办法,就想把她送到幼儿园.可易海贝死活不去,只要一提幼儿园,她就哇哇哭个不停,赖在地上不起来。

李华只好给丈夫写信诉苦,易中天也鞭长莫及,他多想抱着女儿给她讲道理,可惜,他最多只能写写信。

为此.从来没有育儿经验的易中天头疼不已,做学问时都还想着这件事。

在研读古典文学经史子集的时候.易中天突然灵光一闪,古人提出“无为而治是大治”.这种思想其实也可以用在教育孩子上。

自由是儿童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道路呢?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让下一代自由成长.易中天很快有了主意,他给妻子写信说:“古人提倡无为而治.很有道理。

海贝不想上幼儿园就不要勉强她。

她不是喜欢听故事吗,你就辛苦一点,每天给她讲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她道理,教她识字,我想效果不比上学差。

”李华半信半疑,但她也没有其他好办法,只好让女儿待在家里,每天给她讲故事。

易中天的这招无为而治很快见效。

易海贝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对妈妈边讲故事边教她认字并不排斥.仅仅半年过去,就认识了一百多个字.可就是没有耐心学写字.李华打算将教育内容拓宽,像其他父母一样,教女儿读唐诗、背三字经,练习写字。

易中天 诸子百家

易中天 诸子百家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易中天诸子百家
易中天(Yi Zhongtian)是中国的一位知名学者、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

他曾主持过多个电视节目,其中最知名的是《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向观众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曾介绍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许多流派和思想家,包括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涵盖了多个学派和思想家的学说。

易中天通过《百家讲坛》等节目,向观众详细介绍了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代表性思想家的学说。

这些学派和思想家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易中天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赏。

他的工作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知道你的家史吗

知道你的家史吗

74知道你的家史吗文_鄢烈山化文摘自《读者》朋友向我推荐央视寻根系列纪录片《客从何处来》。

他说,知道你极少看电视,但这部纪录片真的很感动人哦。

友人诚不我欺也。

我从网上观看了学者易中天、收藏家马未都、电视节目主持人阿丘、台湾艺人曾宝仪和演员陈冲五个人的节目,有四感:一是感觉人生和历史竟这么神奇;二是为其中一些人和事感动;三是对节目制作人侦探般的付出由衷地感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胸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愧疚。

这五个人虽然都是名人,但均不是名门望族之后,也就易中天和陈冲可算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

可是,他们的家史追溯起来都那么神奇。

易中天的18世祖易先,居然是明王朝派到越南谅山府的知府,因府城被反殖民的当地人攻破而自尽殉职。

这是中国海峡两岸和越南三方历史学家考证的结论,其中的细节很生动,说来话长。

他的母亲周树奇年轻时居然住在曾任民国总理的湖南人熊希龄家,念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与宋美龄、邓颖超等人办保育院,这一切都有历史档案和图片为证。

马未都的父亲之所以投笔从戎,放弃教师的公职而奔赴抗日前线,事起于日本人布防于仁川港(今韩国境内)附近水域的水雷有一颗意外地随暖流飘到青岛附近海域,炸死了他家所在渔村的许多人,包括他的一个弟弟。

曾宝仪的外公从扬州到南京,给一位官员家做仆人,以其老实勤快被介绍到总统府做印刷工人,专印政府公报之类文件。

1949年元旦,20岁的他随南京政府撤到台湾,后来在那边娶妻生子;这边扬州老家姑表联姻订的娃娃亲,女方上门等了三年,绝望之后才另寻生路并嫁人。

曾宝仪见到这位老人竟不知如何称呼她合适……历史有那么多的偶然和巧合。

大的社会环境是我们的“命”,偶然性的条件是我们的“运”。

冥冥之中若有定数(如岳麓书院的资料表明易中天祖辈的心愿就是要子孙做有学问的人),又离不开某种机缘(如果易中天不是有幸在电视上“品三国”成名,上述家世材料很可能他自己也无从得知)。

由此,我想到儒家的说法,敬天、畏天命、慎终追远,这些信念和伦理,自有其合理成分,并不像我们过去批判的那样都是“封建糟粕”。

易中天在武汉大学的十五年 什么原因离开武汉大学

易中天在武汉大学的十五年  什么原因离开武汉大学

易中天在武汉大学的十五年什么原因离开武汉大学百度用户----资藏----友情提供免费下载公元1978年,这一年的夏天,武汉的气候惯如以往地炎热,珞珈山脚下的武汉大学虽绿树成荫,却也不是户外活动的好地方。

但是高温并未减少校园里来回奔走的人头——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中断十二年的研究生招生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首度恢复,报考年龄界限从原定35岁放宽至40岁,无数中断多年的梦想被再次点燃,仅报考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的,就达300人之多。

复试在7月举行,报名地点是武汉大学校内的宋卿体育馆。

在这里,来自汉阳中学的青年教师何念龙见到了分别十年的大学同学周光庆。

历经4月份的初试淘汰,唐宋文学专业的报考者仅仅剩下十六人,等到9月份正式录取时,他们中又将淘汰掉一半。

百度用户----资藏----友情提供免费下载1978年,武汉大学总计招收了170名研究生,他们被安排住进了桂园食堂边的研究生楼。

这栋四层平顶小楼后来被重新粉刷成黄色,重新命名为桂园一舍,时至今日,已被安排做女生宿舍。

1978年武汉大学新生入住的时候,唐宋文学专业的三名学生,何念龙,毛庆,易中天,和古代汉语的丁忱,被分在了研究生楼一楼的一间寝室。

在这一届的同学录上,除了易中天之外,剩下三人的籍贯均为武汉。

但实际上,籍贯湖南的易中天,早在6岁就随父母到了武汉,在武汉度过了中小学时期,1965年高中毕业以后才去了新疆。

在他临行前送给妹妹的笔记本上,还写着一首豪情万丈的七律,最后两句是:如何借得东湖水,洗砚调朱写未来。

少年时意气风发,挥别武汉奔赴新疆的易中天恐怕无法想到,十三年后,他又会再次回到这个伴他学习成长的地方,和众多师兄弟一起,在东湖之滨洗砚调朱,开始自己的研究生岁月。

这一年,他三十一岁那几年入学的研究生学习都很努力,很珍惜。

十多年的青春被白白放逐,很有点“向四人帮讨还青春”的激情。

但是不同于今天追求效率压缩学制,除了大师兄唐异明在81年2月因赴美而提前半年毕业之外,多数人还是按部就班,更广泛,深入地学习。

易中天祖先这么牛我不感到惊讶

易中天祖先这么牛我不感到惊讶

易中天祖先这么⽜我不感到惊讶⼀经常看⼀些谈国民性的⽂章,很多学者说中国⼈没有信仰,各种⼈间怪象,道德滑坡,做恶没底线,统统因为这⼀点。

据说没信仰,思考就不深邃,不⼼怀宇宙苍⽣,⼈类前途,脑⼦⾥永远只有⼀粥⼀饭。

⽤哲学话语说,叫缺乏“终极关怀”。

在哲学界,这种批评很厉害,基本等同于骂⼈蝇营狗苟。

对这类批评,我⼀向很不以为然。

没错,⼤部分中国⼈确实世俗,可是只要⾜够诚实,你会看到,中国⼈世俗,这不意味着他们活着就是纵欲,⽼了⽆所畏惧,⽆恶不作。

中国⼈的总体道德⽔平,还是跟着经济发展⾛,和信仰不信仰,真没什么关系。

说到“终极关怀”,这个词太抽象。

就说中国⼈的眼界,仅限于此⽣此世吗?事实上,并⾮如此。

⼤部分中国⼈,他们也追求“超出此⽣的价值”。

他们会把⾃⼰的形象,和祖先、后代连续在⼀起。

对⼈⽣的评价⾼低,差不多就是建功⽴业,名垂青史。

中国历史上,满满写着⽆数⼈对于“不朽”的渴望。

所谓不朽,就是“与天地同在,与⽇⽉同辉”。

这也是在追求⼀种终极价值。

投笔从戎,讲的就是⼀个⽂书⼩吏,不⽢被历史浪潮淹没,想要有所有作为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教育中国⼈,不能庸碌度⽇,要⼼有⼤志,才能名垂青史。

⼆很多学者因此说,中国⼈真正在意的东西,不是⿁神,⽽是⾃⼰在历史上的存在。

中国⼈是⼀个信仰历史的民族,除极少数的穷凶极恶者,⼤部分⼈都希望能在历史上能刷出⼀个好声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垂范⼦孙。

林语堂说,中国⼈有祖先崇拜的情结。

中国⼈敬奉祖先,并且会想象⾃⼰成为祖先的样⼦。

凡是认真⽣活的中国⼈,⽆不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

祖先崇拜不同于宗教信仰。

中国⼈会把祖先视为往⽣⼈类,⽽不是神灵;他们恳求祖先庇佑,却很少寻求帮助。

逢年过节祭拜,感念祖先恩德,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宗族邻⾥团聚,凝聚共同体。

祖先崇拜的内容,还是相当世俗的。

这种看起来没什么“终极追求”的活动,何以成为中国⼈的价值底⾊?它们的价值⼜在哪⾥?这些很值得重新阐释和发扬。

中国⽂化对世界的关注,并不始于造世的神,⽽是从⽗母向上追溯。

易中天突围

易中天突围

易中天突围作者:马国川来源:《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18期这是马国川对26位社会名人的访谈录。

本刊选择的是易中天一节,有删节。

少年时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家就靠我父亲和我两个人维持下来。

”回首往事,易中天颇多感慨。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易中天仅是一个少年读书郎,怎么能够养家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易中天解释,那时候他们全家有祖父、父母、两个弟弟和易中天六口人,“父亲拿的是副教授工资,享受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有特供,而我是中学生,粮食定量高,所以是全家吃我们两个人的。

”易中天生于湖南,但是6岁时就随着父母来到长江边的武汉。

他的父亲在中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担任讲师,讲授会计学。

在武汉,易中天度过了他的中小学生涯。

他的生活环境也比较单纯,“我住在高校里面,我上学的中学就和我父亲所在学校只有一墙之隔。

”易中天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很小就开始,当然从连环画开始,然后读些什么童话,慢慢地进入文学名著,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中外文学名著已然读完。

”他坦陈,虽然都看过了,但是“有多深的理解谈不上”,“有的是囫囵吞枣,半懂不懂。

”其中苏联的文学作品居多。

“给我影响最大的小说,就是苏联作家薇拉·凯特琳斯卡娅的《勇敢》。

它写当时列宁格勒的一些共青团员响应党的号召,到西伯利亚去建设了一个新的城市‘共青团城’的故事。

”于是,高中毕业之后,易中天便告别父母兄弟,奔赴数千里之外的新疆,参加新疆建设兵团,“完全是模仿那个小说描写的足迹,也想在那去建设一个共青城,也想写出一部中国的《勇敢》。

”满怀少年时期的梦想,易中天充满希望踏上征途。

没有离乡的惆怅,只有激荡的豪情。

这一去,就是13年。

社会这本书1965年,易中天来到北疆,非常巧的是,他分配的那个农场就叫“共青团农场”。

共青团农场在一个叫莫索湾的地方,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那个时候我开始写日记,把一些当时的思想记下来,准备将来写一部中国的《勇敢》。

名人育子易中天的家教经

名人育子易中天的家教经

名人育子易中天的家教经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后,人气一路飙升。

易教授不仅讲历史津津有味,舌灿莲花,在教育女儿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专门方法。

易中天自称“一等爸爸、二等夫君、三等教授”,他谈其家教经讲:“我的家教确实是不教育、不管。

教育的全然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进展,让人更像人,而不是像工具,或者是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在子女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下一代自由成长,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人一辈子,人一辈子道路只有自己选择,别人替代不了”。

易中天女儿上高三时,想请父亲对自己填报高考理想提些参考意见,易中天给女儿的建议是“四项差不多原则”和“三维坐标系”。

“四项差不多原则”确实是:爱好原则,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爱好的;优势原则,你选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制造原则,那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制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利益原则,那个专业必须有着良好的进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钞票。

“三维坐标系”确实是X轴——都市,Y轴——学校,Z轴——专业。

按照那个坐标系,加上“四项差不多原则”,结合考分,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最终,女儿选择并考取了同济大学建筑系。

由于一切差不多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她在大学期间如鱼得水,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对子女最好的父母,也是世界上最累的父母,为了子女能成龙成凤,父母是不惜一切代价。

各种辅导班、爱好班,培训班轮番上阵,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甚至到找工作,是一路规划,严格按打算行事,如此做的结果只能是造就了一帮高分低能者。

每年高考后填报理想时,差不多上父母在跑前跑后,真正高考的人却在看风景,你让我上哪我上哪,让我学啥我学啥,导致专门多学生到大学后专业不对口,瞎混四年。

易中天的教育观“父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下一代自由成长,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人一辈子,人一辈子道路只有自己选择,别人替代不了。

客从何处来易中天观后感

客从何处来易中天观后感

最新客从何处来易中天观后感最新客从何处来易中天观后感《客从何处来》每位嘉宾都带着对家族史的好奇踏上的旅行,一步步揭开属于自己的历史。

yuwenmi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客从何处来》纪录片分八集,每集片子仅讲述一位嘉宾的故事,通过阐释个体与家庭、宗族、民族之间的关系,复原我们的故土牵挂、追思念旧、家国情怀的精神线索。

多集拍摄下来后就不断的接近“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更是可以撰写出真正详细的,真切的,无法被篡改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家国史、民族史。

该节目首位嘉宾,历史学者易中天寻找家族历史的故事共分三集。

节目从一份200多名易姓人士的死亡开始,追溯家族的历史。

无论是日寇屠刀下的族人,还是幸免于难的易家40多口人的经历,抑或是精通诗文却科举之路不畅的曾祖父易翰鼎,似乎都给了易中天足够的震撼和感触。

在第三集中,更多的易家往事浮出水面,令易中天连呼“我没想到”。

历史学家易中天熟读中国数千年历史,却不了解易氏家族七十多年前的悲剧——1939年9月23日,易家数百人一天内死于非命,年龄最大的七十一岁,最小的只有一岁。

那一天终究发生了什么?易中天的祖上又是如何逃过一劫的?xx年某宾馆,易中天刚回房间,听到机响,一份文件传过来,易中天拿起一看,是一份,上的人全部姓易,再看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1岁,全部都是1939年9月23日去世,在同一天死,这绝对是非正常死亡。

文件没有抬头,没有标题,没有署名,有落款,意思是:“这里面全部是你的亲人,他们分属于100个家庭,一个家族,在同一时刻死亡,你想知道吗?请你到营田”。

就这样,易中天出发了,开始了他《客从何处来》的拍摄,他在历史研究人员的带着下,去了世代祖先的故土,第一次面对了自己从晓的家族秘密,凭借先祖档案和“家庭文物”,一部易氏家族的历史故事被层层翻开,身为历史学者的易中天也陷入了五味杂陈的情感。

承受病危中的大哥的嘱托,历史学家易中天继续追溯家族的历史。

百家讲坛优秀作家推荐之易中天

百家讲坛优秀作家推荐之易中天

邯郸市一中校刊百家讲坛优秀作家推荐之易中天图书馆供稿易中天简介易中天,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首播即获热评,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

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作品简介:易中天平民解读:《品三国》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

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

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生;一家之言品三国。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西汉前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易中天工作室被注销引关注,你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世如此显赫

易中天工作室被注销引关注,你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世如此显赫

易中天工作室被注销引关注,你可能不知道他的身世如此显赫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易中天文化传播工作室发生工商变更,经营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上海易中天文化传播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10月,投资人为易中天,出资额10万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包括翻译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易中天担任上海果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该合伙企业持股的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在A 股上市。

一只多效,解决多种皮肤问题▼▼那么,易中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有着显赫的身世。

越南有一本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皇越春秋》,四百多年前问世。

讲述了越南起义军反抗明帝国占领和压迫的故事,书中提到了谅山战役中明朝守将易光被越军杀死的情节。

事实上易光即历史上的谅山知府易先。

易先是易中天的十八世祖,1427年在越南独立战争中为明朝守卫谅山,兵败自缢。

二儿子易升留在老家湖南湘阴,繁衍至今。

易中天的曾祖父易翰鼎著有一套三册《太平草木萌芽录》,出版于1920年,熊希龄为其题书名。

该书出版后在长沙的湖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都有收藏,易中天一生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这套书的藏馆附近,却由于历史断裂的原因一直不知道它的存在。

易翰鼎跟郭嵩焘是很亲密的朋友关系,却无物质来往。

即使被郭推荐去厘金局工作的期间也保持了读书人的气节,不收工资之外一厘钱。

四十一岁时郭嵩焘推荐易去两湖书院(张之洞创办)学习,两湖书院是最早的新式学堂,走出过黄兴,章士钊,李四光等一批名家。

在那儿学习了两年,1893年离开。

期间参加科举名落孙山。

张之洞1896年改革两湖书院,易中天的二伯祖父易甲鹇在此接受了新式教育,并成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公费留学生。

学成归来后担任清末新军高级将领,用不菲的收入修建了易家位于营田的大宅。

易甲鹇后来跟随黎元洪参加了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后拒绝袁世凯的拉拢,再次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

1915年回国后不愿意为军阀效力,退隐家中。

2018年易中天个人资料-word范文模板 (13页)

2018年易中天个人资料-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易中天个人资料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易中天个人资料,欢迎阅读!人物简介姓名:易中天别名:易中天职业:作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身高:暂无体重:暂无星座:水瓶座血型:B型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出生日期:1947年2月8日毕业院校:武汉大学人物经历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随其父易庭源来到湖北武汉,并在武汉开始接受教育,在武汉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后来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到新疆支青数年。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专业。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X 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以人讲事,以事说人,从中透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并点说普遍的人性。

易中天以现代的口吻幽默讲述,并能旁征博引《三国志》和其他野史,有理有据,且谈吐不凡热情四溢。

其独特的普通话语调也成为很多人模仿的对象。

201X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

201X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同年荣登“201X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201X年,与《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01X年被环球日报推为与郎咸平、韩寒、戴旭、时寒冰、牛刀等人为“中国十大直言君子”。

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

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重要事件201X年隐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易中天中华史》。

家族的财富是如何进行传承的

家族的财富是如何进行传承的

家族的财富是如何进行传承的「我们每个人的家族,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就像山上的瀑布一样,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我们也义无反顾地飞流直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和前途。

」7月26日,在由《中国慈善家》杂志主办的“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上,知名学者易中天在演讲时表示,家族传承时不必要想五代以后的事。

当今的民营企业家急于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不至于二世而亡。

以下为易中天的现场演讲文字实录:各位大家下午好!我们大会的主题是“家族进化的命门与密码”,这个题目里面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叫家族,第二个叫进化,第三个叫密码,第四个叫命门,现在我一个一个的来解读这四个关键词。

家族就不用解释了,现在的问题是家族有进化的可能吗?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叫做家族进化的命门和密码,它的逻辑前提是家族有进化的可能,然后我们才能讨论密码和命门,如果根本就没有,这个题目就用不着讨论了。

家族有进化的可能吗?孟子的说法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一个家族最多就是一个五代,君子就是君之子。

我们东北有一个友好邻邦传三代了,其他的我不知道有超过五代的。

而且孟子同时还说“小人之泽,五世而斩”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就是任何一个家族到五代以后肯定要变。

但是我的观念是一方面是五世而斩,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落得二世而亡,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不至于二世而亡,五代以后想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现在其实要考虑的就是一个问题,如何保证不至于二世而亡,传到三世、四世很不错了,这里面就有命门和密码两个问题。

密码是什么?我认为密码就是四个字叫“血脉遗产”。

这四个字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客从何处来》总导演李伦发明的。

今天中午我们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讨论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会今天集聚一堂在这里,我们今天在这里聚会说明我们有缘分,这个缘分是谁定的?谁做的设计?谁在操纵?我不知道,我看见那样一个场景,我就是这样一个感觉,“群峰肃立雨连绵,天问台巅我问天。

易中天其人

易中天其人

易中天其人
佚名
【期刊名称】《精彩》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凡是介绍易中天的文章,开头总会说他是“湖南长沙人,1947年生。

”其实,易中天在长沙只生活了六年,“1953年,全国的大学实行院系调整,我父亲原来在湖南大学教会计专业,被调整到了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们一家随父亲在这一年迁到了武汉。

”易中天说,他前一次回长沙是在2005年清明,“因为我祖母死后葬在汩罗,去年清明时,我80多岁的父亲前去扫墓,我从广州飞到长沙与他会合。


【总页数】2页(P9-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向易中天教授学授课——易中天教学艺术初探 [J], 刘京华;尚媛媛
2."易中天现象"解读——易中天教授访谈录 [J],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与恶作剧作斗争 [J], 苏倩
4.杂说易中天——二听易中天说“禅” [J], 彭东明
5.杂说易中天——三易中天是表演艺术家 [J], 再见肖申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密易中天风波(三)谁惹恼了易中天

解密易中天风波(三)谁惹恼了易中天

解密易中天风波(三)谁惹恼了易中天解密易中天风波(三)谁惹恼了易中天林⽩ (2010-09-07)悲剧啊……解密易中天风波(三)谁惹恼了易中天节⽬录完后,我曾暗⾃揣测过易中天⼤师在现场发飙的理由,觉得他多半是被谁给得罪了,⽽且得罪他的……闹不好还是BTV⾼层的什么⼈呢。

⼏天之后我才得知,我猜对了⼀半。

⼤师发飙,的确是因为BTV的⼈惹恼了他,不过惹恼他的并不是什么⾼层……组⾥的编导告诉我:这次能请到易中天⼤师,节⽬组上下都觉得很难得,因此除了按惯例⽀付出场费之外,还专门为⼤师订了回程的头等舱机票。

然后⼤师提到,第⼆天录完节⽬就要直接去机场,所以头天晚上⿇烦节⽬组为他订个房间——他专门嘱咐:不⽤太贵,便宜点的就可以。

易中天⼤师到各地讲学,各地接待单位⽆不竞相安排顶级酒店。

北京的酒店⽐较贵,⼤师体谅节⽬组,说便宜点就可以,可以理解为不必⾮得住王府那样的五星级酒店,四星也就可以了,只要⽅便录节⽬就好。

问题是,我们的制⽚⼈⼤姐她当真了,正想怎么给节⽬组省点制作经费呢,于是,就把名满天下的易中天⼤师安排到了如家。

到了如家。

了如家。

如家。

家。

确切地说,是如家快捷酒店⼴渠门店。

确切地址就在⼴渠门桥的东北⾓,注意,您得提前下辅路才能到。

我猜易⼤师被送到这家以黄⾊为标志⾊(我是说外墙)的酒店门前,并⽤⾃⼰的⾝份证登记⼊住时,⼀定觉得⽆⽐诧异。

我猜他这是第⼀次⼊住快捷酒店。

我猜他当天晚上⼀定在质疑:⾸次接受BTV采访的邀请,却被节⽬组安排住到这样的袖珍房间⾥,这葫芦⾥卖的是什么药?很显然,易中天虽然⾝为儒家⼤师,但是他并不怎么喜欢如家。

第⼆天早上,节⽬组的⼀位美⼥编导开车接他去节⽬现场,易⼤师⼀路都在向她抱怨,说酒店环境不好,隔⾳也不好,⼀夜都没睡好。

更要命的是,眼看要到电视台了,易⼤师突然伸⼿指着车窗外,说道:“这⾥不就有酒店吗?!”⼤师⼿指的⽅向,是⼀家名叫“艾维克”的酒店,就在北京电视台西⾯,直线距离⼤约300⽶……该酒店系四星级,标准间⼀个晚上⼤约1000元……⽽如家快捷酒店的房间⼀个晚上差不多200元……易中天⼤师就这样被接到了节⽬现场,他⾯对的是两个根本不知道他昨晚⼀夜都没睡好的主持⼈……杯具啊!得知了真相,我惭愧得脸上发烫。

易中天家族揭秘

易中天家族揭秘

易中天家族揭秘一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祖籍湖南省湘阴县营田镇人,易氏是当地的望族,在那里繁衍生息了500多年。

易中天的十八世祖名易先(1369—1427),字太初,明朝永乐年间曾任交趾谅山府知府(在今越南北部)。

据《明史·卷第154》载:“易先,湘阴人。

以国子生授谅山知府,有善政。

岁满还朝,郡人乞留。

诏进秩三品还任。

贼破谅山,先自缢死。

”其事迹后被写入越南的历史小说《皇越春秋》,当然,在小说中他是反面人物。

越南古称安南,明初,陈朝国相黎季犛杀逐陈氏,立子黎苍为帝。

又诈称陈氏已绝,骗取明成祖封黎苍为安南国王。

次年,前安南国王之孙陈天平来朝,告知黎氏篡权,请讨黎氏。

成祖遣使往安南查问,黎苍遣使谢罪,并诈请陈天平归国。

1406年(永乐四年)3月,成祖派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国,行至安南境内,被黎苍伏兵杀死。

成祖大怒,同年7月,以帮助恢复陈朝为名,发兵80万,远征安南。

次年5月,平定安南,黎氏父子被俘,囚禁京师。

明朝将安南纳入自己的版图,改称交趾,分其地为15府,下设州县,直接统治。

明朝军队占领越南后,带走了很多人才,同时还毁坏了越南的文化。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遣送交趾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至京,除释道经板经文不毁外,片纸只字悉皆毁之。

”另据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军)所至多行杀戮,其遗民尽掠为奴婢,及转卖去而四散者矣。

”所以当地民众反抗明朝统治、寻求独立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

明朝统治安南11年后,即1418年(永乐十六年)正月,越南人黎利发动蓝山起义。

同年,易先赴任谅山知府。

1426年,明成祖的孙子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即位。

同年十月,越南起义军包围了谅山。

宣宗深感连年劳师远征,国库空虚,有损无益,决定从越南撤军。

但为了能体面的撤军,他并未立即下令,而是在等待时机。

谅山知府易先并不知道朝廷的转变,他决定死守谅山。

《易中天收到家人死亡名单》,揭秘易中天与涟源不为人知的故事!

《易中天收到家人死亡名单》,揭秘易中天与涟源不为人知的故事!

《易中天收到家人死亡名单》,揭秘易中天与涟源不为人知的
故事!
导读
易中天家族在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居住生活了7年,渡过了艰难的抗战时期,这里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他们在此开荒种菜、种红薯,纺纱织布,做衣服,还从山中采来植物的茎叶,制成颜料,把衣服染成绿色。

抗战时流亡学生集中的蓝田奇缺煤油,易家便开始研制照明蜡烛,当时五车堂易氏生产的“金鸡牌蜡烛”十分畅销。

就是在这种逃难的日子里,易中天的大伯父易仁荄每天晚上点着蜡烛,编写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中学历史教材——《初中本国史》,在湖南省内被广泛使用……。

听易中天说墨家--原来如此,中天不小心说出了真相

听易中天说墨家--原来如此,中天不小心说出了真相

听易中天说墨家--原来如此,中天不小心说出了真相听易中天说墨家--原来如此,中天不小心说出了真相文章提交者:yide2昨天我看了易中天的讲座——“儒墨是非”之后,恍然大悟:原来49年的中国是儒家社会的终结,墨家社会的开始。

易中天说:“墨子为百姓着想,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孔子为统治者着想,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墨子主张平等的无差别的兼爱;孔子主张有等差的仁爱。

…………..墨子的思想叫做十大主张,其中最重要的主张我认为,一个就是兼爱,一个就是尚同。

因为兼爱和尚同都是墨子针对当时社会病开出的药方。

墨子认为:社会之所以出了问题,天下之所以大乱,两个原因。

一个是起不相爱,大家不相爱了,所以要用兼爱来治疗。

还有一条是什么呢?是生于无政长。

为什么天下大乱呢?因为没有好领导,没有好领导就乱了。

墨子说: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是没有领导的,这时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主张,十个人有十个人的主张,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主张,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人的主张。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别人的意见是不对的。

结果怎么样呢?交相非也,就是互相批判,天下大乱,若禽兽然!所以说,与其说是当时没有好领导,不如说是意见太多,意见不统一。

或者说,是没有把大家意见都统一起来的好领导。

墨子认为要天下大乱的问题,就是两个办法,一个是提倡大家互相相爱,另一个就是有一个好领导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谁也不要吵。

(不同的意见)不能靠人民来统一,只能靠领导来统一。

领导的意义不统一怎么办?领导的领导来统一。

所以墨子提出来,尚同的原则就是,上边说对的,你必须说对,上边说不对的,你必须说不对,你不要和领导的意见相反。

……..墨子同时规定,领导人必须听意见。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上级必须听取意见。

如果你的意见与上级不符,你必须服从。

墨子认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实行兼爱了。

为什么呢?很简单,所有人都跟上面意见统一,只要上面兼爱,大家就都兼爱了。

这个方法好不好?好啊,但是风险也很大,为什么呢?要是天子不兼爱呢?天子不兼爱,国君就不兼爱,国君不兼爱,乡长就不兼爱,乡长不兼爱,里长就不兼爱,里长不兼爱,老百姓就不兼爱,普天之下统统地不兼爱。

指责易中天“大不敬”的爱新觉罗后裔,有三件事,你现在就可以做

指责易中天“大不敬”的爱新觉罗后裔,有三件事,你现在就可以做

指责易中天“大不敬”的爱新觉罗后裔,有三件事,你现在就可以做笑死了。

一个叫焘赤的前前朝爱新觉罗后裔,不爽于“知名学者、作家、教育家”易中天以三字国骂指责他的祖宗,向有关部门举报,要求处分……看到他,不由得想起一个已被自媒体写烂了,却仍经常贡献100000+的人。

他也是爱新觉罗的后裔,坚决不剪辫子,三天两头穿着黄衫,俨然亲王后裔自居。

自媒体人时不时以猎奇的方式将他推到大众面前,引爆一次次流量狂潮——如果他来维权,要分钱,我估计,也只能分给他啊。

我又想起一个人,名叫慕容复。

(慕容复剧照)没错,北乔峰,南慕容,这个大燕王朝的孝子贤孙,为了复国,不择手段。

最终,他众叛亲离。

手下死的死,走的走,女朋友也成了别人的,名声更是臭满江湖。

哦,好像也还有个丫鬟阿碧对他不离不弃,帮穿着皇袍过家家他,给小朋友们发糖果。

我相信这是金庸先生的仁慈,他完全可以将之写得疯到彻底,独自在牛粪里打滚。

我们晓得,乾隆写了四万多首诗,自命风雅,他如果晓得,几百年后,同族有个家伙,举报信竟然写得啥啥不通,拿给小学生做改错句则正正好,估计会气得要命——高呼,你既不识几个字,何必跑来乱翻书……(陈情书)不过,他既然跳出来,那么,我建议他做几件事:其一,把你的辫子留起来。

至于是晚清那样,还是初期的金钱鼠尾,没所谓。

其二,找个乾隆的正宗后代,滴血验亲。

拿着那碗带血之水,让大家做个见证。

毕竟,这年头,骗子太多了。

其三、多赚点钱,买票把故宫9999间房都走遍,哪天把这地界还给你的时候,想睡哪张床,就知道在哪间房。

哦……其实这点不能算,因为故宫虽然被爱新觉罗们用过,但还真非他们的财产,他们也是从明朝手里接过来的……说起明朝,我们知道,到了明末,朱元璋的子孙后代,据说有两百多万……那么,现在爱新觉罗的后裔,有多少,都像你焘杰一样,这不乱了套了吗?想到这里,连忙翻开清高宗实录压压惊。

我读到,雍正帝尸骨未寒,乾隆就把大行皇帝最钟爱的那些炼丹道士们赶了出去,还变更了很多雍正朝的做法,摆明不愿雍规乾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中天家族揭秘一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祖籍湖南省湘阴县营田镇人,易氏是当地的望族,在那里繁衍生息了500多年。

易中天的十八世祖名易先(1369—1427),字太初,明朝永乐年间曾任交趾谅山府知府(在今越南北部)。

据《明史·卷第154》载:“易先,湘阴人。

以国子生授谅山知府,有善政。

岁满还朝,郡人乞留。

诏进秩三品还任。

贼破谅山,先自缢死。

”其事迹后被写入越南的历史小说《皇越春秋》,当然,在小说中他是反面人物。

越南古称安南,明初,陈朝国相黎季犛杀逐陈氏,立子黎苍为帝。

又诈称陈氏已绝,骗取明成祖封黎苍为安南国王。

次年,前安南国王之孙陈天平来朝,告知黎氏篡权,请讨黎氏。

成祖遣使往安南查问,黎苍遣使谢罪,并诈请陈天平归国。

1406年(永乐四年)3月,成祖派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国,行至安南境内,被黎苍伏兵杀死。

成祖大怒,同年7月,以帮助恢复陈朝为名,发兵80万,远征安南。

次年5月,平定安南,黎氏父子被俘,囚禁京师。

明朝将安南纳入自己的版图,改称交趾,分其地为15府,下设州县,直接统治。

明朝军队占领越南后,带走了很多人才,同时还毁坏了越南的文化。

据《明太宗实录》记载:“遣送交趾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至京,除释道经板经文不毁外,片纸只字悉皆毁之。

”另据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军)所至多行杀戮,其遗民尽掠为奴婢,及转卖去而四散者矣。

”所以当地民众反抗明朝统治、寻求独立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

明朝统治安南11年后,即1418年(永乐十六年)正月,越南人黎利发动蓝山起义。

同年,易先赴任谅山知府。

1426年,明成祖的孙子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即位。

同年十月,越南起义军包围了谅山。

宣宗深感连年劳师远征,国库空虚,有损无益,决定从越南撤军。

但为了能体面的撤军,他并未立即下令,而是在等待时机。

谅山知府易先并不知道朝廷的转变,他决定死守谅山。

1427年10月(宣德二年),黎利攻破谅山。

史载易先“顾军民曰:‘吾为社稷死,汝等开门迎敌,以倖余生,惟殓吾尸骨以葬焉。

’”在大军压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易先作诗一首,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蛮旗蚁阵猛如烽,万里军情隔九重。

归聘未遑难刻缓,敢临大节愧龙逢。

”然后自缢而死,以身殉国,他的家人和随从共有十八人投井尽忠。

黎利起义,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明史·卷第154》记载:“自黎利反,用兵三四年,将吏先后死者甚众。

”明朝阵亡的将军和地方官员有事迹记载的就有12人之多,易先只是其中之一。

宣宗得知消息后,叹息良久,对他们予以褒奖。

易先去世八十年之后,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作诗一首:“金石心肝熊豹姿,煌煌大节系人思。

长风撼树声悲壮,仿佛当年骂贼时”。

高度评价了易先,把他当做一个大英雄、一个忠诚于国家的人物看待。

大约半年后,明朝放弃了统治21年的安南,从越南撤军。

越南恢复独立,明朝也摆脱了战争的泥潭,迎来了“仁宣盛世”。

和平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带来了繁荣,而易先作为中越战争的牺牲品,却永远地长眠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二儿子易升留在了老家湖南湘阴,繁衍生息,留存了易氏家族的血脉,才有了今天的易中天。

这是一个悲剧,什么是悲剧呢?黑格尔说悲剧就是善的冲突。

就这场战争而言,越南方面追求独立、自由,完全是正义的;就易先来说,他身为大明王朝朝廷命官,被朝廷派到了朝廷认为是自己国土的地方,担任知府,他守土有责,他要忠于职守,他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自尽殉职,也是正义的。

我们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种善的冲突的二律背反中,悲剧性的往前走。

二易中天的曾祖父名叫易翰鼎(1850—1929),字寿梓,幼年失怙,科举屡试不中。

在其27岁至31岁时,曾在郭嵩焘府坐馆教书,常与郭嵩焘书信往来、喝酒聊天,关系非常亲密。

郭嵩焘(1818—1891)是清末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曾国藩的左右手,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任广东巡抚。

经郭嵩焘的推荐,易翰鼎31岁时来到今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工作,任职厘金局,负责在浏阳河边收税(纳厘助饷),这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高官职。

来厘金局当差之前,易翰鼎一家断米断炊,要大儿子出去借米下锅,才能维持生活。

其妻即将临盆,易翰鼎担心她夜间生产,因为家里连盏油灯都没有。

厘金最初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解决军费不足而设立的,地方政府对过境货物加收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商业税,在全国实行后,没有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各地任意征收,所以即便是个最底层的小官也是个肥差,清末官场中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的俗语。

1891年,在易翰鼎41岁时,郭嵩焘又推荐他去了两湖书院,成为两湖书院的第一批学员。

两湖书院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之初,书院聚集了湘鄂两省的学子才俊,那里曾经出过黄兴、章士钊、李四光等一批名人大家,能去那儿学习,是一个读书人难得的机遇。

在两湖书院学习期间,易翰鼎成绩优异,光奖学金就得了二百多两白银。

但参加科举考试他却又一次名落孙山,从此心灰意冷,遂放弃了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仕途的人生梦想。

据他自己的文章记载:“一夜梦中,独坐一室,悲歌感慨,涕泗纵横,既而拍案大呼曰:湘阴易翰鼎,有古侠士风,久欲为当世效驰驱之力,乃至今沈埋草野,岂不悲哉!彷徨四顾间,忽醒,则果,泪流湿枕矣。

”1893年易翰鼎离开了两湖书院。

易翰鼎是一个有气节、有远见的读书人。

为了给子孙留下一本修身持家的教材,1920年,他在70岁时,出版了一套书——《太平草木萌芽录》。

该书共三本,由北洋政府的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题写书名,完整地记录了易翰鼎从十六岁到七十多岁的人生轨迹,巨细无遗。

如今该书被分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

1925年,易翰鼎在75岁时写了最后一篇文章,其中说:“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得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孙勉乎哉!”表达了对子孙的殷切期待。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两湖书院的创办者、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深受震动,1896年,他上书光绪帝,改革两湖书院,创办新学,培养实用人才,不遗余力地把优秀学生送到日本去留学,从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易翰鼎虽然在两湖书院没有寻找到机会,但却受到了张之洞新式思想的影响,所以,几年后他把自己的二儿子易甲鹇(1873—1954)也送到了两湖书院读书。

易甲鹇在此念书的时候,接受了新式教育,并成为了清末第一批被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公费留学生。

该校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军校,东条英机、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蒋百里、阎锡山等中日高级将领,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学成归国后,易甲鹇担任了清末新军的高级将领,当时新军将领的收入不菲,他就用自己的薪水在老家湘阴营田镇修建了豪宅“言馨堂”。

占地32亩、两万一千多平米,共有145间房,四进院,院中有院,15个天井,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功能非常齐全,有粮仓、晒谷坪、磨坊,还有一个供孩子们读书的学堂。

易氏聚族而居,在言馨堂居住了100多人,吃饭时要敲磬。

后来,易甲鹇跟随黎元洪参加了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后,拒绝袁世凯的拉拢,再次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大学。

1915年回国后,他不愿为军阀效力,退隐家中。

易翰鼎一定没想到,他把二儿子送到两湖书院的决定,在四十年以后,还将挽救家族的命运。

易翰鼎的四儿子名叫易思麟(1885—1983),也就是易中天的祖父,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担任过中华民国湖南道县代理县长等职。

终因不能适应官场倾轧,受他人排挤,在不惑之年挂冠而去,回乡赋闲,自修医术,治病救人。

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易思麟共有11个子女,长子易仁荄(1908—1990),即易中天的大伯父,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跟夏鼐、吴晗、翦伯赞是同学。

毕业后,在大学和中学任教数十年,培养了大批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1947年,他参与创建清华中学,后该校并入长沙市一中。

易思麟的第六子名易庭源(1919—2011),即易中天的父亲,1940年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

但因正值抗战时期,烽火连天,路上既不安全,家里也掏不起路费,只好改上当时设在湖南所里(今湖南吉首)的国立商学院,从此,他的一生,便都献给了会计学。

从国立商学院毕业后,他便走上了讲台。

先任教于岳麓山上的湖南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又调到中南财经学院,最后任教于合并之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直至退休。

他的一生,是属于教育和学术事业的。

三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线。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营田位于湘江和汨罗江的交汇处,是日军水路进攻长沙的必经之地。

23日凌晨三点,日军在冈村宁次的亲自指挥下,重兵突袭营田,不到12小时,驻守营田的中国守军第37军95师569团几乎全部阵亡,营田沦陷。

之后,日军开始了残忍的屠杀,被俘的国军副团长甚至惨遭剥皮致死,当地村民遇难1000多人,超过三分之一,史称“营田惨案”。

易氏家族遭受灭顶之灾,被杀400人左右,留下姓名的就有253人,涉及近100个家庭。

被杀者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仅仅1岁,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兄弟惨遭灭门,但幸运的是易中天这一枝却躲过了此次浩劫。

1939年9月23日的那个深夜,当日军的信号弹划过夜空,很多乡亲还以为是烟火,跑到河边去看热闹,已经赋闲在家的易甲鹇却意识到了灾难的来临,叫醒了熟睡的家人,用箩筐挑着孩子,扶老携幼,带领全家男女老少30多人,连夜匆忙逃离营田,活了下来。

刚刚走出约十里路,就看到日军飞机轰炸了“言馨堂”,从此,全家人成了到处流浪、无家可归的战争难民。

易氏家族是分三批逃离营田的,1939年2月,也就是“营田惨案”发生的七个月之前,易中天的大伯父易仁荄任教的中学为了躲避战火,迁移到了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大伯父把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带过来上学,这是第一批;两个月以后,时局越来越紧张,家里的女眷也由易中天的奶奶带领逃离了言馨堂,投奔过来,这是第二批;第三批,在营田惨案发生的当夜,剩余的30余人仓促出逃,直奔湘西五车堂。

冈村宁次肯定不知道,在自己的炮火之下,难民中竟有一位比自己高三届的大师兄。

当然易甲鹇也不知道,坐在飞机上指挥作战,下令将炸弹投在自家屋顶上的人,正是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师弟冈村宁次。

七十五年后的易中天,在了解了二爷爷易甲鹇的经历和在逃难中所起的作用后,连连惊叹。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1939年9月23日的深夜,在日军的炮火下,挑担行走的逃亡者当中,他的一位亲人,还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发生过联系。

抗战时期,为了避免暴漏自己留日的身份,易甲鹇每天上山捡柴、种地,就好像农民一样,真是可惜了这样一个人才。

易中天家族在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居住生活了7年,渡过了艰难的抗战时期,这里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