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家族揭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中天家族揭秘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祖籍湖南省湘阴县营田镇人,易氏是当地的望族,在那里繁衍生息了500多年。易中天的十八世祖名易先(1369—1427),字太初,明朝永乐年间曾任交趾谅山府知府(在今越南北部)。据《明史·卷第154》载:“易先,湘阴人。以国子生授谅山知府,有善政。岁满还朝,郡人乞留。诏进秩三品还任。贼破谅山,先自缢死。”其事迹后被写入越南的历史小说《皇越春秋》,当然,在小说中他是反面人物。

越南古称安南,明初,陈朝国相黎季犛杀逐陈氏,立子黎苍为帝。又诈称陈氏已绝,骗取明成祖封黎苍为安南国王。次年,前安南国王之孙陈天平来朝,告知黎氏篡权,请讨黎氏。成祖遣使往安南查问,黎苍遣使谢罪,并诈请陈天平归国。1406年(永乐四年)3月,成祖派兵五千护送陈天平回国,行至安南境内,被黎苍伏兵杀死。成祖大怒,同年7月,以帮助恢复陈朝为名,发兵80万,远征安南。次年5月,平定安南,黎氏父子被俘,囚禁京师。明朝将安南纳入自己的版图,改称交趾,分其地为15府,下设州县,直接统治。

明朝军队占领越南后,带走了很多人才,同时还毁坏了越南的文化。据《明太宗实录》记载:“遣送交趾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至京,除释道经板经文不毁外,片纸只字悉皆毁之。”另据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军)所至多行杀戮,其遗民尽掠为奴婢,及转卖去而四散者矣。”所以当地民众反抗明朝统治、寻求独立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明朝统治安南

11年后,即1418年(永乐十六年)正月,越南人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同年,易先赴任谅山知府。

1426年,明成祖的孙子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即位。同年十月,越南起义军包围了谅山。宣宗深感连年劳师远征,国库空虚,有损无益,决定从越南撤军。但为了能体面的撤军,他并未立即下令,而是在等待时机。谅山知府易先并不知道朝廷的转变,他决定死守谅山。1427年10月(宣德二年),黎利攻破谅山。史载易先“顾军民曰:‘吾为社稷死,汝等开门迎敌,以倖余生,惟殓吾尸骨以葬焉。’”在大军压境、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易先作诗一首,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蛮旗蚁阵猛如烽,万里军情隔九重。归聘未遑难刻缓,敢临大节愧龙逢。”然后自缢而死,以身殉国,他的家人和随从共有十八人投井尽忠。

黎利起义,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明史·卷第154》记载:“自黎利反,用兵三四年,将吏先后死者甚众。”明朝阵亡的将军和地方官员有事迹记载的就有12人之多,易先只是其中之一。宣宗得知消息后,叹息良久,对他们予以褒奖。易先去世八十年之后,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作诗一首:“金石心肝熊豹姿,煌煌大节系人思。长风撼树声悲壮,仿佛当年骂贼时”。高度评价了易先,把他当做一个大英雄、一个忠诚于国家的人物看待。

大约半年后,明朝放弃了统治21年的安南,从越南撤军。越南恢复独立,明朝也摆脱了战争的泥潭,迎来了“仁宣盛世”。和平给两个国家、两个民族都带来了繁荣,而易先作为中越战争的牺牲品,却永远地长眠在了异国的土地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的二儿子易升留在了老家湖南湘阴,繁衍生息,留存了易氏家族的血脉,才有了今天的易中天。

这是一个悲剧,什么是悲剧呢?黑格尔说悲剧就是善的冲突。就这场战争而言,越南方面追求独立、自由,完全是正义的;就易先来说,他身为大明王朝朝廷命官,被朝廷派到了朝廷认为是自己国土的地方,担任知府,他守土有责,他要忠于职守,他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自尽殉职,也是正义的。我们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种善的冲突的二律背反中,悲剧性的往前走。

易中天的曾祖父名叫易翰鼎(1850—1929),字寿梓,幼年失怙,科举屡试不中。在其27岁至31岁时,曾在郭嵩焘府坐馆教书,常与郭嵩焘书信往来、喝酒聊天,关系非常亲密。郭嵩焘(1818—1891)是清末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是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曾国藩的左右手,中国首位驻外使节,曾任广东巡抚。经郭嵩焘的推荐,易翰鼎31岁时来到今湖南省浏阳市古港镇工作,任职厘金局,负责在浏阳河边收税(纳厘助饷),这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高官职。

来厘金局当差之前,易翰鼎一家断米断炊,要大儿子出去借米下锅,才能维持生活。其妻即将临盆,易翰鼎担心她夜间生产,因为家里连盏油灯都没有。厘金最初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解决军费不足而设立的,地方政府对过境货物加收一厘,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商业税,在全国实行后,没有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各地任意征收,所以即便是个最底层的小官也是个肥差,清末官场中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的俗语。

1891年,在易翰鼎41岁时,郭嵩焘又推荐他去了两湖书院,成为两湖书院的第一批学员。两湖书院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之初,书院聚集了湘鄂两省的学子才俊,那里曾经出过黄兴、章士钊、李四光等一批名人大家,能去那儿学习,是一个读书人难得的机遇。在两湖书院学习期间,易翰鼎成绩优异,光奖学金就得了二百多两白银。但参加科举考试他却又一次名落孙山,从此心灰意冷,遂放弃了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仕途的人生梦想。据他自己的文章记载:“一夜梦中,独坐一室,悲歌感慨,涕泗纵横,既而拍案大呼曰:湘阴易翰鼎,有古侠士风,久欲为当世效驰驱之力,乃至今沈埋草野,岂不悲哉!彷徨四顾间,忽醒,则果,泪流湿枕矣。”1893年易翰鼎离开了两湖书院。

易翰鼎是一个有气节、有远见的读书人。为了给子孙留下一本修身持家的教材,1920年,他在70岁时,出版了一套书——《太平草木萌芽录》。该书共三本,由北洋政府的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题写书名,完整地记录了易翰鼎从十六岁到七十多岁的人生轨迹,巨细无遗。如今该书被分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1925年,易翰鼎在75岁时写了最后一篇文章,其中说:“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得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孙勉乎哉!”表达了对子孙的殷切期待。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两湖书院的创办者、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深受震动,1896年,他上书光绪帝,改革两湖书院,创办新学,培养实用人才,不遗余力地把优秀学生送到日本去留学,从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易翰鼎虽然在两湖书院没有寻找到机会,但却受到了张之洞新式思想的影响,所以,几年后他把自己的二儿子易甲鹇(1873—1954)也送到了两湖书院读书。易甲鹇在此念书的时候,接受了新式教育,并成为了清末第一批被送到日本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