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第一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2 教学内容:引言:介绍大气水平运动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水平气流:解释风的概念,探讨风速和风向的变化气压梯度力:讲解气压梯度力的概念和作用摩擦力:介绍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地转偏向力:解释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作用1.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现象,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小组讨论:讨论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二章: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和变化2.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和变化原因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2.2 教学内容:地形:讲解地形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温度和湿度:介绍温度和湿度对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大气压力系统:解释高压和低压系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风向和风力的变化:探讨风向和风力的变化原因2.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形成和变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气象图分析:分析气象图,让学生理解高压和低压系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小组讨论:讨论地形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形成和变化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三章:大气水平运动的应用3.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2 教学内容:天气预报: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气候研究:介绍大气水平运动在气候研究中的应用航空和航海: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航空和航海领域的作用3.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航空航海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小组分享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应用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四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4.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4.2 教学内容:实验原理: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介绍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实验结果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4.3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进行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4 教学评估: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和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五章:大气水平运动的研究进展5.1 学习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前沿知识5.2 教学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发现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的未来研究方向5.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知识学术报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小组分享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研究进展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六章: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6.1 学习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掌握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全球气候的作用6.2 教学内容:气候系统概述:介绍气候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大气环流模式:讲解Hadley 环流、Ferrel 环流和polar 环流的特点和分布气候带划分:解释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形成与大气水平运动的关系气候现象: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季风、台风等气候现象的影响6.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象图分析:分析长期气象数据,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特定气候现象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七章: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7.1 学习目标:认识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控制方法7.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概述: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措施污染物传播: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污染物传播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估: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空气质量管理: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空气质量管理的影响7.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大气污染事件,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在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小组分享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八章: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8.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反作用8.2 教学内容:农业影响: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风向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作用城市规划:介绍城市规划中考虑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如通风廊道的设置能源利用: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能源利用的影响,如风能的利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8.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案例研究: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九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数值模拟9.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了解数值模拟在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数值模拟原理:讲解大气水平运动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型构建:介绍数值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模拟结果分析:解释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和应用9.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软件操作演示:进行数值模拟软件的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模拟过程学生模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数值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9.4 教学评估: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观察和理解程度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十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教育与普及10.1 学习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教育的必要性掌握大气水平运动普及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教育意义:讲解大气水平运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教学资源开发:介绍大气水平运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普及方法:探讨大气水平运动普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公众参与:讨论如何鼓励公众参与大气水平运动教育和普及活动10.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教育和普及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进行大气水平运动教学设计的演示第十一章:大气水平运动与天气预报11.1 学习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因素11.2 教学内容:天气预报概述: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天气图分析:介绍如何通过天气图分析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预报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预报案例,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预报中的应用11.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天气预报案例,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应用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预报的挑战和局限性,进行小组分享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十二章: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12.1 学习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掌握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全球气候的作用12.2 教学内容:气候系统概述:介绍气候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大气环流模式:讲解Hadley 环流、Ferrel 环流和polar 环流的特点和分布气候带划分:解释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形成与大气水平运动的关系气候现象: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季风、台风等气候现象的影响12.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象图分析:分析长期气象数据,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特定气候现象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变化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十三章: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13.1 学习目标:认识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理解大气污染物的传播和控制方法13.2 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概述: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措施污染物传播: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污染物传播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估: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空气质量管理: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空气质量管理的影响13.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大气污染事件,让学生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小组讨论: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在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小组分享1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十四章: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14.1 学习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反作用14.2 教学内容:农业影响: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风向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作用城市规划:介绍城市规划中考虑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如通风廊道的设置能源利用: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能源利用的影响,如风能的利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14.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案例研究: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小组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进行小组分享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理解能力第十五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未来发展15.1 学习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大气水平运动未来的研究方向15.2 教学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发现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的未来研究方向15.3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研究进展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大气水平运动的相关知识,包括大气水平运动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变化原因、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风的成因,能够判断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重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难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学案、教学设计、课件、学情分析【教学环节】【新课引入】大气既然要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肯定会有力的作用。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促使大气运动的呢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呢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那么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能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假想的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若仅受这个力的作用大气将怎样运动分析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气运动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谁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风速: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也就越大。
板书: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以上我们分析了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的大气运动,然而现实中大气的运动并非只受一个力的影响,当物体运动时,马上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将如何运动呢师绘制或投影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受两个力作用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学设计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3节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风的成因,能够判断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重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教学难点】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学案、教学设计、课件、学情分析【教学环节】【新课引入】大气既然要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肯定会有力的作用。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促使大气运动的呢?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能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假想的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分析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风速: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板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以上我们分析了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的大气运动,然而现实中大气的运动并非只受一个力的影响,当物体运动时,马上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师绘制或投影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受两个力作用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
如下图中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
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于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
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做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的稳定的风。
这种风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是实际存在的,按照这种规律,我们可以对高空飞行的物体进行风向及气压之间的判断,即北半球,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板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那近地面的风又会是怎样的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第一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1.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水平运动的定义和概念解释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和作用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的驱动力,如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如地形、气压差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定义和概念通过示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和作用使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了解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第二章:风的形成和风向2.1 教学目标: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和风向的确定方法掌握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规律2.2 教学内容:解释风的形成过程,包括气压差和地转偏向力介绍风向的确定方法,如罗盘和风向标的读取探讨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规律,如摩擦力和地形的影响2.3 教学方法:使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际操作风向标和罗盘,让学生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规律2.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学生对风的形成过程的理解程度通过风向标和罗盘的操作,评估学生对风向确定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风速和风向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掌握地形、摩擦力等因素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3.2 教学内容:介绍地形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如山脉的阻挡和引导作用解释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如地面粗糙度和风速探讨其他因素,如湿度、温度等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3.3 教学方法:使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其他因素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3.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学生对地形对大气水平运动影响的了解程度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评估学生对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影响的掌握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其他因素对大气水平运动影响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大气水平运动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航空、航海等领域的应用4.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如风向和风力的预测解释大气水平运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如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航海领域的应用,如船舶的导航和风向的利用4.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和演示,让学生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在航空领域的应用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航海领域的应用4.4 教学评估: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应用的理解程度通过模拟实验和演示,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航空领域应用的掌握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航海领域应用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方法能够进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验操作和观察5.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要点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和规律5.3 教学方法:使用实验演示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方法通过分组第六章:大气水平运动与气候系统6.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大气环流模式及其对气候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角色,如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形成介绍大气环流模式,包括哈德利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高压带环流分析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如热带气旋、季风系统等6.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动画,展示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的运作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特定气候现象的影响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6.4 教学评估:通过图表和动画的观察,评估学生对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系统运作的理解程度通过案例分析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现象影响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水平运动关系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大气水平运动与天气预报7.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方法7.2 教学内容: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如风向和风力的预测介绍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方法,如风场分析和气象模型分析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影响7.3 教学方法:使用气象图表和风场分析,展示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预报的影响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方法7.4 教学评估:通过气象图表和风场分析的观察,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天气预报中应用的理解程度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预报准确性影响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方法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大气水平运动与环境保护8.1 教学目标: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方法8.2 教学内容: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物传播和气候变化介绍大气水平运动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方法,如空气质量预测和气候变化缓解策略分析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案例,展示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大气水平运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8.4 教学评估:通过图表和案例的观察,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影响的理解程度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理解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大气水平运动的前沿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最新进展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9.2 教学内容:介绍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如卫星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研究对天气预报和环境保护的贡献9.3 教学方法:使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实验演示和模拟,让学生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贡献9.4 教学评估:通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研究最新进展的理解程度通过实验演示和模拟,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研究方法和技术掌握的程度通过问题解答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研究贡献的理解程度10.1 教学目标:展望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回顾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天气预报和环境保护探讨大气水平运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气候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中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模拟实验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高空风
【绘制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我们以北半球为例。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此时产生了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的风,但随即便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向右偏,并垂直于运动方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使风向偏转到了其合力的方向;风在继续运动过程中,继续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继续偏转。
活动
【展示教材活动】对于风的形成和特征大家掌握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活动题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
1.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压梯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讲解】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气压差一致,都为2.5hpa,但是甲地相邻等压线距离小于乙地,所以单位距离的气压差,也就是气压梯度甲大于乙,也可以直接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
【看图讲解】其中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从风的形成过程来看,正是由于水平面上气压梯度的存在,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我们成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像低压区做水平运动,形成风。所以,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提问】那么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对风的影响又有怎样的特征呢?
【总结】所以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会影响风向。
通过文字、图片及绘制北半球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近地面风
【总结】
那么在近地面的风,会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三种力对风的作用是层层递进的,再次绘制三种不同作用力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三者作用力的关系与区别,以及最终近地面风向的规律。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分类和特点;3.能够描述和解释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和效应。
教学内容:1.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a.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空气在地球表面水平方向上的移动;b.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是气压差和地转偏向力;c.大气水平运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风。
2.大气水平运动的分类和特点a.水平风:i.风的定义和表示方法ii. 风的分类:气压风、地转风、地形风、气压梯度风iii. 风的特点:风向、风速、风力等b.垂直流动:i.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ii. 对流、抬升和下沉等现象的影响与效应3.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和效应a.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i.高压和低压系统的形成和演变ii. 风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b.大气水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i.风能的利用ii. 气象灾害的产生和预防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幅漂亮的云朵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和大气运动的兴趣。
2.知识讲解:以PPT和多媒体形式,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并解释其原理和影响。
3.实验演示:利用气压计示范气压差产生的风和地转偏向力的实验;观察示范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解释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的原理。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风现象进行研究,如台风、地形风、气压梯度风等,并通过讨论分享归纳出该风的特点、影响和效应。
5.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如热带气旋、地区性风的形成和影响等。
6.总结回顾:在课堂最后,回顾和总结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并点明其对气候、天气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7.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一篇500字以上的短文,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原理、分类和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教学资源和工具:1.PPT和多媒体设备2.实验器材:气压计、气球等3.案例资料和学生参考书籍4.小组讨论的题目和笔记本教学评价:1.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高中地理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表注:此模板可另附纸,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于风向形成是一无所知,虽然天天受风的影响,所以在讲授中借助物理知识理解风与力有关。
课堂内又必需有一定的深度,来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训练其分析概括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地理科的“魅力”,为高考中地理科能取得好的成绩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这样才不怕地理,感觉地理学习起来有趣。
效果分析新课程改革新高考强调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特别凸显了新课程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孔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强调“基础为本、能力培养是关键”的教学理念,更是给这样一堂的教学内容添上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很好地落实这一目标。
(1)在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实际上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第一,多元资源;第二,发展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多维分析,不同视角,多种看具体问题。
(2)教学重点应该集中在风向的画法。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动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3)通过本节课学习,相信学生在地理学科素养方面会有较大的提升。
教材分析风的形成是大气的重点,而风向的确定则是大气的难点,确定风向的关键是明确几种力的关系,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教材用文字阐述了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图2-2-9“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高空)”和图2-2-10“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展示了近地面和高空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最后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对该难点落实和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动手绘制风向的能力。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测练习大气的水平运动(2018届大连模拟)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A.PA>PC>PBB.PA<PC<PBC.PC>PB>PAD.PA=PC=PB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3.C点近地面吹A.西北风B.偏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018届河南联考)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编写者:周彦丽新课导入(复习导入2分钟)i 通过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在垂直风向上>上升或下沉,这种空气上的垂直运动会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从而造! ・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详细分析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I■运动。
| 新课讲授(15分钟)■| 【自主阅读归纳】请同学花5分钟的时间结合自主探究上的问题进行归i■纳总结。
学生回答:略自主学习一:I根据图一说明:!i■1、什么是气压梯度?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如I*I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如何?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与等压线i的关系如何?I¥I自主学习二:i■根据图二(北半球高空)说明:1、一旦形成风,气流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受哪种力的作用?i■2、指图说明高空风的受力情况及最终风向。
■I自主学习三:根据图三(北半球近地面)说明:1、近地面风与高空风比较多了哪种力?2、这种力如何产生的?作用如何?3、指图说明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上画出三种风的受力情况。
【教师讲解】教师总结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在这一环节总结出这几个力的概念。
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一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2.地转偏向力一一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3.摩擦力一一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二、不同受力状况下的风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问: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会导致同一水平面大气如何运动?生:会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区总结: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会导致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说明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定义;(2)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对天气形成和变化的影响;(4)学会利用地图、天气图等工具进行大气水平运动的观测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生动形象地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2)利用示范性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的水平运动过程;(3)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融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2.教学难点:(1)把握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和机制;(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开始一段有关气象的记录片,介绍大气的运动过程和它对天气的影响。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2.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
然后,通过示意图和实际天气图,解释冷、暖气团的移动和生成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3.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验:通过展示示范性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大气水平运动的过程。
可以准备一个模拟地球、气温计、测风仪等道具,让学生自己操作并观测结果。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果,总结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
4.探究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地图和实际天气图。
要求学生根据地图和天气图的信息,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情况,并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思考,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和解答。
5.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气象仪器和设备,观测本地大气的水平运动情况,并结合地图等工具进行记录和分析。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观测方案,并报告观测结果。
6.总结提高: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大气水平运动的重要性,并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6: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设计】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讲授过程】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复习旧课】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
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讲授新课】【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P32内容,思考回答: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1、阅读文字材料,学生能够说出三种力对风的影响;2、读等压线示意图,学生能够理解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和最终风向;3、读等压线分布图,学生能够判断某地的风向并比较两地的风速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判读等压线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判断风向并比较风速大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风的形成过程与解释有关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看待自然、客观认识地理事物的思想观念。
【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分析风的形成过程、解释与风有关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点设计1、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2、确定高空风、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和最终风向;3、等压线图的判读。
三、教学难点设计1、区分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不同;2、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并比较风速的大小。
四、教学方法设计1、分组合作探究: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比较风速大小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前后桌四名同学为一组,结合教材的活动题,讨论得出分析结论。
2、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理想状态的风、高空风、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和最终风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风的形成更加清晰直观、更加形象。
3、讲授法:针对教学难点、教学中的新概念、以及教学内容中的某些学生容易出现失误的知识点,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学习方法设计1、自主学习法:通过分析导学案等形式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在预习的过程中标注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交换思想。
发挥集体智慧完成探究问题,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读图分析法: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通过读示意图,提取信息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doc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篇一: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授课人:胡云记板书设计: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二、热力环流;(一)热力环流的概念:(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与下沉);2、大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3、热力环流模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作用于风的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3、摩擦力——即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二)风向:1、理想的风向——(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面2、高空的风向——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平行等压面3、近地面的风向——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斜交等压面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授课人:胡云记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大气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2、认识热力环流及其产生的过程;3、掌握风产生的原因及风向的知识;(二)能力目标:1、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风等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2、能掌握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个力的作用和在作用力影响下的风向;(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大气运动现象;2、认识热力环流及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3、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地面的热量来源于什么?学生:太阳辐射;老师:对流层中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学生:地面辐射;承转:对!那么,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太阳辐射在南北回归之间移动,所以导致太阳辐射能量在各纬度之间分布不均,因此,导致各纬度之间存在气温差,对不对啊?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与水气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来实现的,那么,大气为什么会运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重点要学习的有两个知识,一是热量环流,二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教案标题: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 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1. 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大气水平运动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3. 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及其预测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大气的复杂水平运动过程。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看到云朵在天空中飘动时,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天气有怎样的影响?二、讲解1. 大气的水平运动概念: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平流动,包括风、气旋等现象。
2.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理:解释大气水平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地球的不均匀加热和地球的自转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大气水平运动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讲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如风向、气压变化等。
4. 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及其预测方法:介绍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现象的影响,并简要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现象,加深对大气水平运动的理解。
四、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气水平运动的知识来预测天气。
五、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观察当地天气变化并记录,或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方法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初步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大气水平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现象。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引言: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中空气质点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和变化。
了解和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规律对于气象学的研究和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结合常见的大气水平运动现象,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规律。
一、风的形成与分布1. 气压差引起的风运动在地球表面,由于不同地区受到的日照、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和气压梯度。
当空气压力差异较大时,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
例如,气候带的形成就是由于地球不同纬度处受到的日辐射不同,引起了气压差异,进而形成了各种气候带的风。
2. 科氏力和地转偏向在地球表面,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在水平运动过程中会受到科氏力的影响而产生地转偏向。
科氏力会使得北半球的气流偏向右侧,南半球的气流偏向左侧。
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同纬度处不同,导致了科氏力的差异。
3. 地形与风的关系地形对风的运动也有重要影响。
当气流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流动时,会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化,形成局地风系统,如谷地风、山谷风等。
二、风的分类和特点1. 根据运动范围分类根据风的运动范围,可以将风分为局地风和大尺度风。
局地风主要受地形和局地气候因素影响,范围较小;大尺度风则是指大范围的风系统,如季风、西风等。
2. 根据季节分类根据风的季节变化,可将风分为季风和非季风风。
季风主要是由于不同季节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的不同导致的风系变化,非季风风则是指不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的风系。
三、风力的测量与图示1. 风力的测量风力的测量可以采用风速计,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风通过的距离,计算得出风速大小。
常用的风速计有风车式风速计和动力风速计。
2. 风力的图示为了直观地表示风力的大小和方向,通常使用风力图和风向图进行图示。
风力图用不同的等级或箭头表示风力的大小,风向图用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
四、风的变化与预测1. 风的变化规律风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压变化、地形、季节等。
教学设计1:2.1.2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2课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作用力
作用力概念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
低气压区的力
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
地转偏向
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
生偏转的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
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
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
风是这三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4.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形成一个个的低压中心和高压中心。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低气压和高气压运动状况如下表:
气压中心
气流状况
北半球南半球
二力平衡时,
风向平行于等
压线
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一力作用,风向
垂直于等压线
三力共同
作用,风
向斜穿等
压线。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教案:大气的水平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2.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发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水平运动的形式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们曾经观察到过天空中的云彩飘动的现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你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2.理论学习(20分钟)教师:大气中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中水平方向风的运动。
一起来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
1)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大气水平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太阳的辐射能量驱动下的物质循环过程。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了风。
-大气水平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垂直高度风向风速和水平吹拂半径。
2)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会造成由地球不同地区热量分配失衡引起的气压差,进而形成风。
-太阳能的辐射:太阳能的辐射是大气水平运动最主要的驱动力量,通过不同地区的辐射差异,引起了气温差异,进而形成风。
3.实验观察(25分钟)教师: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我们将进行一个实验观察。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3-4名同学,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用一根蜡烛,将其点燃后放在桌子上,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烟的运动轨迹。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实验步骤:1)将一根蜡烛点燃后放在桌子上。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水平运动教案第一篇:大气水平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第四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2.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3.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2.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教学难点: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教学方法:读图画图分析法探究发现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师: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应用。
那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热力环流的基础知识,看看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请同学思考并来回答我几个问题。
(ppt放映)1.影响气压的因素有哪些? 2.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请说出热力环流的实例有哪些?生:A.海拔、大气运动、气温B.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C.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请同学画出图示)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回答的很不错。
那么下面我请同学来猜个谜语,(ppt放映)谜面:看不见来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
跳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咆哮。
打一自然现象?那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谜底是什么?生:风师:很好!同学们很聪明哦。
答案就是风。
的确,风看不见,也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看到水面上的波纹,会想到风;听到树叶的沙沙声,也会想到风。
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风的形成过程。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各个作用力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砖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近地面或高空的风向、风力大小等 教学重难点: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画出风向
3、有风向和偏转关系可判断属于那个半球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请大家预习课本,并想一想风是怎样形成的?
气压梯度:(结合p31) 水平气压梯度力:
小结: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产生水平运动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设问思考: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只要存在合外力,物体的速
度就会一直增大,风速会一直增大下去吗?
板图:(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渐变)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
提问:风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小结: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转承:高空大气只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近地面的大气还会受
1002
1002 101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到摩擦力的作用,大气最终是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的。
展示三力平衡图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
小结:在三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活动:p32(2) 总结:
讲解:由于存在水平气压差,大气就会水平运动,形成了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那么风力有大有小,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
1002
1010
1008 1006 1004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大气环境
第3节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习目标】
1、理解风的成因,能够判断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
【教学重点】
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
【教学难点】
1、判读高空与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与风力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学案、教学设计、课件、学情分析
【教学环节】
【新课引入】
大气既然要运动,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肯定会有力的作用。
那么到底就是什么力促使大气运动的呢?
什么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呢?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
气压的高低就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那么什么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就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就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就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就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能使大气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假想的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若仅受这个力的作用大气将怎样运动?
分析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大气运动的速度就是由什么决定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由谁决定?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反之越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该就是怎样的?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就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师生总结得出结论: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风速: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也就越大。
板书: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以上我们分析了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的大气运动,然而现实中大气的运动并非只受一个力的影响,当物体运动时,马上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将如何运动呢?
师绘制或投影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受两个力作用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
如下图:
图中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
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于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个过程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就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
在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做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的稳定的风。
这种风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就是实际存在的,按照这种规律,我们可以对高空飞行的物体进行风向及气压之间的判断,即北半球,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板书:
近地面的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其风向还能与高空大气的风向相同不?
那近地面的风又会就是怎样的呢?
投影: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北半球风向示意图。
(引导学生探究分析)
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哪几个力的作用?
在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就是什么关系?
永远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风速有没有影响?
大气的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那么北半球近地面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时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时,风向又会发生怎样的偏转呢?
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个夹角。
风向与等压线就是否一定有一个夹角呢?我们可以用反证法来推证。
若不斜穿等压线,则可能有一种情况,即垂直于等压线或平行于等压线,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使三个力达到平衡。
事实上,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此时若再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一定不再与等压线平行,而就是斜穿等压线吹的。
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米左右的高度,在这个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
摩擦力愈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摩擦力愈小,其夹角愈小。
(投影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