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中学 ***演示实验,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的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问题1]什么是盐?[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问题2]生活中的盐常指的是哪种物质?[回答]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问题3]食盐与盐是什么关系?[回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设问意图: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同时纠正了学生把盐等同于食盐的误解] (二)自学指导[过渡]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那么通过大家的预习及生活经验,你对食盐又知多少?[问题1]1.食盐的生理功能是什么?2.说一说食盐常见的用途。
[学生阅读书68页,自学完成][回答1](NaCl的生理作用)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来补充由于出汗、排尿等而排出的氯化钠,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回答2]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3.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4.食盐可以用来腌渍蔬菜、鱼、肉、蛋等,腌制成各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5.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外,食盐还有很多用途。
如:洗衣服时加点盐,能有效防止褪色。
[设问意图:从熟知的物质引入未知的特性、用途激发求知欲,起到了引导自学的作用。
] (三)实验探究[过渡]食盐有这么重要的用途,那么食盐是如何制得的?[介绍](播放工业制盐录像)[讨论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可通过哪些步骤来制取精盐?[回答]除去泥沙的方法主要是以前学过的过滤法。
涉及到的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
[讨论2].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回答]过滤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引导]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一种新的操作——蒸发,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常见的盐”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对之前所学酸碱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化学肥料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常见盐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盐的性质和用途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2、教学难点(1)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2)盐的化学性质的综合应用。
二、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盐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2.教学难点:
(1)盐的分类方法,尤其是复盐、酸盐、碱盐的区分。
(2)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反应性等。
(3)引导学生将盐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九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征:好奇心强,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开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但仍有待提高。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对于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认识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盐的定义、组成及分类。
(2)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确保难点得到充分讲解。
-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更多生活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供更多互动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风格: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使用箭头和框线连接各个知识点,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记忆,便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在课前精心准备,梳理教学内容,确保板书逻辑清晰。
初中化学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
初中化学教案《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名称】: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年级】:初中【教学科目】:化学【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盐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并应用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准备】:投影仪、实验装置及盐的样品、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通过一些问题引起学生对盐的兴趣,例如:“你知道食盐是由什么组成的吗?盐是怎样产生的?”请学生积极回答。
Step 2: 讲解和讨论 (15分钟)1.介绍盐的定义:化学上,盐是由金属与非金属或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晶体固体,具有结晶水时通常是白色的固体。
它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
2.介绍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食盐、洗涤剂、肥料等。
请学生思考并分享其他应用盐的例子。
3.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盐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例如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铵等。
通过投影仪展示盐的分子式和结构,强化学生对盐的理解。
Step 3: 实验操作 (2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盐的样品(例如食盐、碳酸钠等),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盐的性质。
2.配置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同时注意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
3.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含实验的目的、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Step 4: 报告分享与讨论 (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报告和观察结果。
全班师生一起讨论并总结盐的性质和用途。
Step 5: 拓展 (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相关问题:为什么食品中要加盐?不同种类的盐有什么区别?另外,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一些不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主研究其他不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并制作展板或海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实践操作。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等。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实验探究环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环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七、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研究的内容,复盐的概念和常见种类。
2.讲解环节:讲解盐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介绍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以及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实验探究环节: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研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小组讨论环节:分成小组,讨论盐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5.情境模拟环节: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6.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回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八、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研究特点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研究效果。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避免过于讲解和单一的教学形式,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避免直接给出结论。
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基础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在教学的关键点上激发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提高其能力素质。
在重难点突破方面,教师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来教授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
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说课稿: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盐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及主要用途;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生活中常见物质是否是盐。
二、教学重难点1.盐的分类和定义;2.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及主要用途;3.实验方法和观察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盐的定义及分类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酸中和碱产生的产物。
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不同,盐可以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两大类。
无机盐:无机盐主要由金属阳离子和非金属阴离子组成,如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有机盐:有机盐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或有机阴离子组成,如乳酸钙(Ca(C3H5O3)2)等。
2. 生活中常见的盐种类及主要用途生活中常见的盐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
不同的盐在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我们常说的食盐,用于烹饪、调味等。
硫酸铜(CuSO4):硫酸铜常用于光敏感材料的制备、染料的制作等。
碳酸钙(CaCO3):碳酸钙是一种白色固体,常见于大理石、石灰石等矿石中,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医药、化妆品等。
3. 实验观察和判断生活中常见物质是否是盐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进行实验观察和判断常见物质是否是盐。
实验步骤如下: 1. 取一小块白晶状物质,加入少量水后搅拌,观察是否溶解;2. 取一小块固体物质,放入酸性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体释放;3. 取一小块粉末状物质,加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是否改变。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判断物质是否是盐。
溶解于水中、有气体释放、火焰颜色改变的物质多为盐。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盐的定义及分类的介绍、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及主要用途的讲解和实验观察判断的演示。
1. 盐的定义及分类的介绍在这个部分,老师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盐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对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及主要用途的讲解在这个部分,老师通过举例和实际物品,介绍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及主要用途,让学生对盐的用途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青冈县兴华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兴华中学的于静.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
根据它们的组成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虑等操作技能.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进而总结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最后根据所学过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发生的条件。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2)了解前人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3、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4、教学难点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二、教法分析:联系实际、启发讲述、多媒体教学等。
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学法分析:实验探究、交流合作.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说课稿房县实验中学张晓波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丰富,知识方面除了几种常见盐的用途之外,还有粗盐提纯和复分解反应;方法方面有化合物的分类,技能方面有蒸发操作等。
本课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部分,对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小结的作用,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常见盐的用途和碳酸盐的检验。
2、学情分析生活经验:了解一些零散的盐的用途,也有错误的概念:把生活中常说的“盐”等同于物质分类的盐知识基础:知道常见酸、碱的性质和用途;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常见盐的种类和用途;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掌握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收集与盐相关的实物及网上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怀。
【重点】 1、了解常见盐的用途。
2、掌握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难点】提高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设计采用体验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让学生从生活常识走入课堂,掌握知识回归现实生活,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和重要性。
四、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盐类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制成小卡片,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学生课前准备:在家查找收集以下方面的资料(1)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等实物。
(2)食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几种常见的盐,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4) 氯化钠、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我县境内的碳酸钙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从自然界中获取氯化钠、碳酸钙的?)(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播放视频“无盐的结局”。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最后局部,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出发,通过理解身边的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盐的知识。
进而对酸、碱、盐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有比较系统的理解,还能够将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和通性实行比较完整的归纳,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将起到小结的作用,为今后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⑴、记住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常见盐的组成,并说出他们在生活中的用途⑵、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实验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学会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⑵、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在科学实验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⑵、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4、教学重、难点重点:1.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2.碳酸盐的检验方法;难点:1.设计多种化学方法来鉴别食盐和纯碱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教学对象分析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知道食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盐,并知道食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常见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用于蒸馒头;碳酸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知道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如碳酸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产生CO2);也有错误的概念:常把生活中常说的“盐”等同于化学概念中物质分类的盐。
已具备的基本水平: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水平。
能够用化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水平。
学习方法和技巧:组织讨论和实施探究活动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已有知识设置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知识应用)小组讨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多种化学方法鉴别食盐和纯碱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重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四、教学过程环节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首先问学生盐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是食盐,指出化学中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然后展示生活中常见盐的的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盐的概念,知道盐的种类和常见的盐。
2.掌握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3.了解盐的性质和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1.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2.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
三、教学难点1.化学式和离子式的写法。
2.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盐的名称确定化学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我会用一道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你们平时生活中会用到哪些盐?”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的名称和用途。
2. 学习盐的概念(10分钟)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盐的概念。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它是由酸和碱中和得到的产物。
盐可以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盐两大类。
3. 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15分钟)在学习盐的种类和命名规则之前,我会提醒学生关于离子符号的基本知识,如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符号以及它们的价。
然后,我会详细介绍盐的命名规则,包括: - 金属阳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非金属阴离子的词尾改为 -ide。
- 两种非金属离子:将其名称并列,前面的离子字母数量较少时加前缀“亚-”。
接下来,我会通过例子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4. 盐的化学式写法(15分钟)在学习盐的化学式写法之前,我会简单介绍一下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盐的化学式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符号组成的,它们的数量比例可以根据化合价确定。
我会通过示例来教学生如何根据化学式写出盐的名称,并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困难。
5. 盐的性质和常见用途(10分钟)在讲解盐的性质和常见用途之前,我会利用实验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一些盐的溶解、融化等现象。
然后,我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常见的盐的性质,如固体盐的结晶性、盐水的导电性等。
同时,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的用途,如食盐的调味作用、氯化钠的工业用途等。
6. 小结(5分钟)最后,我会与学生进行小结,复习盐的种类、命名规则、化学式写法以及一些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盐的种类,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掌握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的反应。
学会鉴别常见盐的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总结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常见盐的化学性质。
盐与酸、碱的反应规律。
常见盐的鉴别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盐的化学性质及反应规律。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常见盐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盐有初步的认识。
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盐的化学性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4 归纳法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4、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盐的图片,如食盐、纯碱、小苏打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提问学生对这些盐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介绍常见盐的种类,包括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并分别讲解它们的用途。
讲解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如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等,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演示和解释。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盐的化学性质,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4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常见盐与酸、碱的反应。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和顺利进行。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和体会。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4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4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第11.1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盐。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盐的特点、分类和相关知识,并了解到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盐的名称及其由来;–能够区分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实验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盐的定义和分类,并能归纳出盐的特点。
难点是学生理解酸性盐、碱性盐和中性盐的区别,并了解盐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实验材料:试管、盐酸、硫酸、石灰石、海水、硝酸等。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夹、镊子等。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PPT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重曹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盐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思考盐的来源和分类。
–讲解常见的盐类名称以及它们的由来,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3.实验展示:–利用实验展示酸性盐的制备过程,如硫酸和铜的反应制备硫酸铜等。
–展示碱性盐的制备方法,如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制备氯化钙等。
4.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制备一种盐,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结果。
5.深化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氯化钠在净化水中的应用等。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硫酸铜在制造蓝色火焰的应用等。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盐的特点和分类,并把学到的内容填入班级知识框架表中。
7.作业布置:–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盐并详细调研该盐的来源、性质、应用等,并用PPT形式进行汇报。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初中化学《常见的盐》说课方案
一、教材思想分析:
1.教材中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三种重要的盐,主要意图是为了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教材还在相应的位置穿插讲授了结晶水、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式量的计算,风化,潮解及碳酸根离子的鉴别等,这些也都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常识性知识和技能。
学习了本节常见的盐,构建并完善了初中阶段关于各类典型化合物知识的结构体系,对常见的酸碱盐有了明确的认识,为第六节具体学习盐的分类,命名,性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有关食盐用途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食用和医用生理盐水等都是学生比较熟知的,因此可把重点放在它的工业用途上。
通过NaCl的存在,储量,组成成分,都可以说明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钠和钠的化合物。
如NaOH,Na2SO4、Na2CO3,还可以制氯气等。
尤其应该着重讲一讲,盐和食盐是不同的。
有的人认为盐和食盐一样,是盐就能食用,误将工业盐(如NaNO2)用于烹调,这是很危险的。
3.教材中出现的Na2CO3的俗名纯碱,但这不属于碱类而属于盐类。
纯碱名称的来源是它的水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的用途与它具有碱性有关,如制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
《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说课稿灵乡中学张海清一、学习背景分析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酸和碱》后知识的一个延伸,课文设置1个活动与探究、2个实验、4种常见的盐。
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相关性质、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在整个课本中起到一个归纳拔高、拓展延伸的作用。
二、学习任务分析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理念,我把本课学习任务确定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知道一些盐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粗盐提纯的操作方法。
3.认识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重点】常见的盐的性质用途【学习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三、学习策略分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的,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怎么学。
(即学法指导)学习三式: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三法:独学、对学、群学;课堂三宝:展示、质疑、对抗。
通过这些方法,以期达到“立足于学而教,以致善学而不教”的目的。
四、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过程的主线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抓手、路线图、指南针。
学生学习的所有过程都围绕导学案导学,重在“导”,围绕“学”,“导”是手段,“学”是目的。
学习过程的三大环节:预习、展示、反馈(一)预习预习即独学,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预习先行,先学后“交”(交流),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老师提前把精心编写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按预习“三部曲”:①阅读课本②查阅资料③完成导学案进行预习,并用双色笔对疑惑的问题做好标记,带入对学与群学中。
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二)展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五种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愿望。
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
展示分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全班按异质同组,同质结对的原则组成黄金搭档,分6个小组,每组学生以方阵的形式相对而坐,便于学生合作、探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 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第三册第一章“盐的产生与应用”中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盐的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盐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并了解到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盐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盐;–能够描述盐的制备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盐的定义和性质;–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2.教学难点:–盐的制备方法;–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结合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盐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讲解盐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盐的外观和颜色,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盐的性质。
3. 常见盐的种类(1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常见盐的名称和化学式,引导学生学习并记忆。
同时,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验证不同盐的化学性质。
4. 盐的制备方法(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几种常见盐的制备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盐的制备是否与平时的生活有关联,并举例说明。
5. 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包括食盐、洗衣粉、消毒剂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盐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6. 总结(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优秀说课稿《生活中常见的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
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
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
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
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初步学会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
2、学会运用分类、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出反应规律,形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体会“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溶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增强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初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网络,感受到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深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直观,有趣。
在小组的共同活动中,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愉悦。
】
三、说学情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根据这一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如:盐的组成特点及常见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等,学生已经具备。
但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基础不扎实、知识不系统、应用不灵活,再加上我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提高与发展。
因此,本课教学,应采取巩固完善、系统提高、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在回忆、比较、归纳等过程中形成有关复分解反应内容的学习思路和方法。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形象感悟和系统归纳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采用不同的习题练习方式,从不同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条件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系统建构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课题所需的知识是将已学的内容进行归纳、延伸,所以,对基础知识应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交流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肯定评价,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自信心;对具有一定综合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形成善于争鸣的学习氛围,积极
引导他们合作交流、合作探究。
使各类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此时在你耳畔回响的正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倾其心血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这首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唱响天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
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贝多芬,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准备: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
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的准确书写能力。
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环节一,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环节二,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2、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 反应、NaCl与AgNO3、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
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
第四步,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的环节,我出示三种不同表现“菜篮子”的方法,与学生一同讨论分析,目的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和创造思维。
我还出示三个不同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这节课的内容,这样既符合分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又面向了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
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五、本课教学设计对我的启示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但是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教育反省的过程,在此才能发
现自己的“弱点”,努力挖掘自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