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4_物质的量
上海高考化学考纲-物质的量
高考化学考纲-物质的量1.本单元主要包括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的计量问题、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问题等知识,它们与物质的量一样,都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定量关系的重要工具。
2.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1)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
(2)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
(3)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
3.复述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4.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单位。
5.辨析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并进行换算。
6.溶液稀释与混合:(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溶液总质量不变、溶质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不变,由于溶液的密度有改变,溶液体积一般不为两者之和。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应根据质量和密度进行计算。
7.化学变化中的多种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具体表现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元素、原子的种类不变;某种元素的总质量及其原子的总物质的量都不变:多步反应或平行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总物质的量守恒。
(2)电荷守恒:是指离子方程式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或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的思路不仅适用于溶液中,而且适用于固态离子化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中。
(3)电子得失守恒: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化学变化中守恒思想的实质,是把复杂的化学问题归结为一个整体的两个侧面一正与负、得与失、初态与终态等,从中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整体分析,进而解决问题。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等级性考试出题思路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等级性考试出题思路店铺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等级性考试出题思路,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等级性考试出题思路化学:注重基础知识、凸显关键能力、彰显育人价值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化学等级性考试试卷以《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为命题依据,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调试题的原创性,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力求体现试题较好的区分功能,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化学思维品质。
一、注重选材的实用性和前沿性试题选材以实用性和前沿性为原则,如以48Ca和44Ca为背景的原子核组成分析取材于最新研究成果;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与合金的特性密切相关;正硅酸锂对控制CO2的排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高铁酸盐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作水处理剂;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美多心安的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醇的合成等。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试卷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既突出重点,又注意覆盖面,以此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理解,加强对诸多基础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
从考查内容来看,所涉及的知识仅限于《上海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的内容。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变化、常见的无机物、常见的有机物、化学实验、化学技术与社会等6个模块所占的比例与市教委相关要求基本一致。
从考查目标来看,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的考查达到一半以上,对中学化学教学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凸显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与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机结合,全卷处处体现了对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试题较好的区分功能。
如考查学生分析应用图、表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有机物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考查学生化学实验能力;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化学思维的创新能力。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3_化学键与晶体
单元 3 化学键与晶体1. 内容水平2. 具体要求【3.1.1】化学键的概念◇复述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物质中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列举常见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化学键类型:共价键金属键【3.2.1】离子键◇复述离子键的概念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解释离子键的形成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吸引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当两种离子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作用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离子键。
◇列举存在离子键的代表物质NaCl、KCl、CaBr2、Na2O、NaOH、NH4Cl、NH4NO3、Na2SO4、Na2CO3、KOH、Al2O3◇书写由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电子式、、、、◇复述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
◇列举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
【3.2.2】共价键◇复述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解释共价键的形成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使原子都达到稳定的结构。
◇列举存在共价键的代表物质HCl、CO2、N2、C2H5OH、NaOH◇书写由共价键形成的简单分子的电子式◇书写由共价键形成的简单分子的结构式◇复述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化合物: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
◇列举常见的共价化合物酸、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以及大多数有机物HCl、H2O、NH3、CO2、SiO2、H2SO4、HNO3、CH3CH2OH【3.2.3】金属键◇复述金属键的概念金属键:金属离子间依靠自由电子而产生的强的相互作用就是金属键。
◇列举存在金属键的代表物质金属及其合金Na、Al、Fe【3.3.1】极性键※复述极性键的概念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所形成共价键。
※判断常见的极性键HCl、H2S、H2O、CH4等【3.3.2】非极性键※复述非极性键的概念非极性键: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所形成的共价键。
2018上海化学高考考纲解读——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4.1.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知识点】一、标准状况1.标准状况,即0℃和101.325 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
因此,22.4 L是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
例如,“1 mol H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
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
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
由此可知,1 mol任何气体在0℃、101 kPa条件下的体积与273℃、202kPa条件下的体积应相等,都约为22.4L。
二、物质的体积影响因素:物质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微粒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
我们假定所有物质都为1mol,那么1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相同的,都约是6.02×1023个,请问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一样吗?表一1 mol固体和液体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表二1 mol气体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体积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1 mol固态、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各不相同,而1 mol气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致相同。
为什么呢?我们看一张图片,观察分析讨论一下。
在1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虽然含有相同的粒子数,但粒子的大小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中粒子之间的距离又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了。
初_高中教学衔接背景下_物质的量_的教学设计_杜德生
1 教学分析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教学难度比较大。
《上海市初级中学化学学科基本要求上》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是:知道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分子、原子)之间的转化[1]。
而高中学段的要求是:能够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相互的转化;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的含义等[2]。
本节内容属于基本概念范畴,内容比较抽象、枯燥。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总结归纳水平还比较欠缺,初次接触此概念时往往比较吃力,心存畏惧。
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抽象出物质的量的概念是要解决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此之前学生们还掌握了微观粒子的一些基本内容,知道微粒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计量起来不是很方便,这也为物质的量的引入做了很好的铺垫。
2 教学思路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但在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要求上又有一定程度的跳跃,这导致许多高中化学教师对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明显不满意;许多初中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对高中教师的教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因此,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找到初高中学生学习的共同点对化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将从心理状态衔接、学习方法衔接、核心内容衔接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
2.1 心理状态的衔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化学一门全新的科目,几乎所有的学生表现出他们对化学这门新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虽然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遇到像“物质的量”这样更加难以理解的学科概念之后,如果不给予合理的引导,学生也会在不久后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初、高中教学衔接背景下“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杜德生(奉贤区泰日学校,上海 201405)摘要: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逐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
大同三人行学堂林老师2018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化学等级考试卷第1页共6页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化学参考答案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⒈2018年3月著名杂志《Nature 》发表文章:通过测行星的48Ca 与44Ca 的比值,对推演行星的演化过程有实际价值。
48Ca 与44Ca 具有A. 相同质量数B. 不同质子数C. 相同中子数D. 相同电子数⒉我国自主研发的大飞机工程,C919飞机上大量使用铝锂合金,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的下列性质A. 高强度、低密度B. 高强度、导热性C. 低密度、导电性D. 导电性、导热性⒊下列变化过程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 KCl 熔化B. Na 2CO 3溶于水C. 碘升华D. 晶体硅熔融⒋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 浓硫酸B. NaOH 固体C. NaCl 固体D. NH 4Cl 固体⒌有机化学反应不具有的特征是A. 反应复杂B. 产率高C. 副反应多D. 速率慢⒍下列固体受热后无固体残留的是A. NH 4HCO 3B. NaHCO 3C. Al(OH)3D. CaCO 3⒎下列关于CO 2描述正确的是A. 分子内含非极性键B. 是直线形分子C. 属于极性分子D. 结构是C =O =O⒏下列过程中,体现浓硫酸脱水性的是A. 浓硫酸使铁钝化B. 浓硫酸使蔗糖变黑C. C 与浓硫酸的反应D. Cu 与浓硫酸的反应⒐海水提溴不包括的过程是A. 浓缩B. 氧化C. 提取D. 灼烧⒑下列物质间转化过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222O H S SO ⎯⎯⎯→B. 2223HO SO H SO ⎯⎯⎯→C. 23O S SO ⎯⎯⎯→ D. 2324H O SO H SO ⎯⎯⎯→⒒侯德榜制纯碱过程,使NH 4Cl 从母液中析出不包含的操作是A. 通入CO 2B. 冷却C. 通入NH 3D. 加入细小食盐晶体⒓与H 2C H 2C O CH 2CH 2O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OHC-CH2CH 2-CHO B. CH 3CH 2OCH 2CH 2OH C. CH3CH=CHCOOH D. HOCH 2CH=CHCH 2OH ⒔醇脱水制烯所需要的试剂和条件是A. 浓氢溴酸,加热B. NaOH/H2O ,加热 C. 浓硫酸,加热 D. NaOH/CH3CH 2OH ,加热 ⒕硫酸工业生产的催化氧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吸热反应B. 在常压下进行C. 在沸腾炉中进行D. 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⒖下列关于不同的含氮微粒描述正确的是A. N2的电子式是N N B. N 3―最外层有6个电子个电子 C. N3―质子总数是20 D. N 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⒗重量法测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 未进行恒重操作B. 硫酸铜部分发生了分解C. 硫酸铜晶体未完全失去结晶水D.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⒘铝元素的多种化合物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Al(OH)3 Al 3+ AlO 2-①②③④关于上述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可通足量CO 2B. 实现过程②可加入足量NaOHC. 实现过程③可加入足量NaOHD. 实现过程④可通入足量NH 3⒙氢气、I 2(g)、I 2(s)和HI(g)的能量关系如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1 mol H 2(g)和1 mol I 2(g)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HI(g)B. I 2(g) → I 2(s) + Q (Q >0)C. H 2(g) + I 2(g) → 2HI(g) + 9.3kJD. H 2(g) + I 2(s) → 2HI(g) + 53.0 kJ⒚如图,大试管内壁是湿润的,试管内棉球上蘸有一定量铁粉和碳粉,导管伸入盛有红墨水的小试管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大试管底部发热B. 负极反应是Fe – 2e → Fe 2+C. 反应结束,导管内液面下降D. 正极反应是2H 2O + O 2 + 4e → 4OH ―⒛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Na +、Al 3+、H +、Br ―、HCO 3―、SO 42―、NO 3―,且离子浓度相同,对溶液进行实验结果是:①测得溶液的pH=1;②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橙色;③继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专题突破《化学中的常用计量》知识点归纳总结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2、表达式:物质的量浓度( mol/L )= 要点诠释:
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溶液的体积(L)
(1) 溶液体积不能等同于溶剂体积,应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 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3) 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体积单位为
( 2)相对密度法: M 1 M2
M :气体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1 2
( 3)公式法: M
m总 (混合气体的平均化学式量) n总
考点四、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符号为 c (B) ,单位有 mol / L (或 mol·L ―1)等。
就像不能将 π 与 3.14 等同一样。
4.摩尔质量
(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2)单位: g· mol―1 或 kg· mol - 1 。 ( 3)数值:当摩尔质量单位是 g·mol -1 时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 4)物质的量( n)、物质的质量( 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 M)之间的关系式: n
Vm=22.4 L ·mol ―1。
2.阿伏加德罗定律 ( 1)内容: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
于气体体积之比,也等于气体分子数之比。
即: V1 N1 n1 。 V2 N 2 n2
( 2)两个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式量之比
M1
要点诠释: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物质的量 课件
好好 想想
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1) 1mol氮
(X)
2) 5mol大米
(X)
(√) 3)0.5mol水分子
完成学案:P2 一、概念的理解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X)
B、物质的量可以表示物质的多少 (√)
C、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X)
D、1摩任何微粒个数都约是6.02×1023个(√)
下列说法是否合理:
1、少年甲说:我希望能拥有 “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硬币
如果把6.02×1023个一元硬币排成一行,
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多少 次
呢
240.8亿
2、青年甲(男)对青年乙(女)说: “我爱你1摩尔年”
3、A同学说:“我一口气能喝下1mol水分子
4、B同学说:“我妈妈的金项链含有6.02×1023 个金原子
继续以学案学习,挑战难点
快答
1、一个水分子(H2O)含__2__个氢原子, __1__个氧原子,总共__3___个原子
2、一个甲烷(CH4)分子含___1___个碳原子, __4__个H,总共____5___个原子
3、 1molH2O分子有__2___mol氢原子, _1____mol氧原子,共___3___原子
4、 1mol CH4分子中有__1___mol 碳原子 _4__molH,总共___5___mol原子。
快答 抢答
1、1mol CH4分子中有__6_.0_2_×__1_0_2_3_个C 2、1molH2O分子有__1_.2_0_4_×__1_0_2_4 _个H
计算回答 学案P3 4、突破难点
1、0.5mol H2分子中有_6_._0_2_×_1_0_2_3__个H 2、1.5molO2分子有__1_.8_0_6_×__1_0_2_4 _个O 3、2molH2O分子有_2_._4_0_8_×__1_0_24__个H 4、8molH2O分子总共有_1_._4_4_4_8_×__1_0_25_个原子
2018年上海各区化学等级考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化学(word答案版)
2018年上海各区化学等级考试题分类汇编-元素化学Ⅰ.金属及其化合物【2018年上海宝山区化学等级考一模】4.下列物质不和盐酸反应的是()A. 锌B. 铜C. 氧化铝D. 氢氧化铁【答案】B【2018年上海宝山区化学等级考一模】(二)本题共15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25.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Fe(OH)3+ClO-+OH-→FeO42-+H2O+Cl-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___Fe(OH)3+___ClO-+___OH-→___FeO42-+___H2O+___Cl-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
26.将黑色的Fe2S3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_____、______。
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已知铁铵矾的化学式是(NH4)2SO4·Fe2(SO4)3·24H2O,写出检验该固体中SO42-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将FeCl3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溶液时常会出现浑浊,得不到澄清的氯化铁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得到澄清的氯化铁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5. 2 Fe(OH)3+ 3 ClO-+ 4 OH-→ 2 FeO42-+ 5 H2O+ 3 Cl-;Fe(OH)3;+1价的Cl。
201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与答案wod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凃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b5E2RGbCAP3.答题前,考试务必将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p1EanqFDPw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8 Na-23 S-32 Ca-40 Fe-56 Ni-59 Cu-64DXDiTa9E3dBr-80 Ba-137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 年 4 月 24 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 <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RTCrpUDGiTA.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答案】 D【解读】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可水解而不分层,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的混合物,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他们都能燃烧,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沸点,因此,选 D2.氰酸铵 <NH4OCN)与尿素 [CO(NH2>2]A.都是共价化合物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 C【解读】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他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因此选 C 5PCzVD7HxA3.230Th 和232Th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 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 的说法正确的是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31C. 232Th 转换成233U 是化学变化D. 230Th 和232Th 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 D【解读】 232Th 230Th 的质量分别是 232,230 A 项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得的平均值,B 项错误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以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D 项正确,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原子不变,而 C 项的原子发生变化错误。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1_原子结构
单元1 原子结构1. 内容水平2. 具体要求【1.1.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出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1.2】原子结构模型◇列举古代哲学家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战国时期的惠施提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了“端”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古典原子论。
◇列举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在探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观点道尔顿(近代原子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1.1.3】同位素◇复述同位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比较属于同位素的不同原子如:氢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1H、21H、31H,碳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有12C、13C、14C等。
【1.1.4】质子数◇说出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1.1.5】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说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它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其所占的原子百分率计算而得的平均值。
Mr=M1×a%+ M2×b%+…【1.2.1】电子云* 复述电子云的概念为直观起见,把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出现的机会多少的状况用不同密集程度的小点来表示,就好像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了云雾,故称电子云。
* 说出s、p 电子云的形状S 亚层的电子云呈球形,p 亚层的电子云呈纺锤形。
【1.2.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从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和电子自旋四个方面来解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电子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以及运动的空间范围离核远近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电子层的序数用n 表示,通常n 越大,电子能量越高。
电子亚层:同一电子层又可分为不同亚层。
电子亚层依次分别用s、p、d、f 等符号来表示。
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电子层中处于不同亚层的电子能量按s、p、d、f 的顺序递增。
2019年等级考-单元4:物质的量(学生版)
2019年上海高考化学·等级考单元[03]物质的量一、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内容学习水平4.1 气体摩尔体积4.1.1 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B 4.1.2 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C 4.2.1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 4.2.2 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C学习水平:A-知道、B-了解、C-运用、D-综合☆:拓展二、知识精讲:【4.1.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概念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4.1.2】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复述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表示方法归纳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在标准状况下应用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4.2.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单位归纳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换算【4.2.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令辨析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并进行换算令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知识进行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化学中的多种计量关系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知识梳理:(1)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符号:3.表达式:4.单位:5.特例:在标准状况下(0℃、压强为101kPa),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
在室温和101kP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4L。
【思考与讨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是相等的,那么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是否相等?根据公式Vm =V/n可得n = V/Vm ,联系上节课所学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得到n = V/Vm= m/M = N/N A,那么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所含有的分子数相等。
重点辨析以下问题: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特例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0)。
2018版高考化学三轮专题复习: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课件(69页)(共69张PPT)
V ①基本表达式:Vm= n
(3)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 温度 和________ 压强 。 定于气体所处的________
5.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相同数目 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含有______________
[基础反馈] 1.正误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NaOH 的摩尔质量为 40 g( )。
(2)1 mol O2 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出的阴离子数目也相同( )。
)。
(3)1 mol H3PO4 与 1 mol H2SO4 的质量相同,溶于水后电离
(4)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约是 22.4 L,在非标准
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 22.4 L( )。
(5)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 CO、N2 的混合气体与 O2 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6)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19NA(
)。
(7)在 100 mL 的烧杯中,加入 10 g 食盐,然后注入 90 mL 的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0%( )。
(4)用 S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用 w、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c、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w 答案:(1) g 1-w S (4) ×100% 100+S 25m - (2) V mol· L 1 (5)25dw mol· L
沪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233物质的量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共6课时)第3课时物质的量一、设计思想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有关的简单计算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学生在认知这一概念时的最大障碍在于其抽象性,同时“物质的量”、“摩尔”等极具混淆性新名词的集中涌现,不利于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
如果学生对概念认识不清晰,势必影响后面的有关计算,尽管这些计算仅仅是简单的乘除关系。
因此,本课主要解决物质的量在联系微观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渗透这一概念对化学研究的意义。
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认识,采用观看动画、竞赛、举例、分析、辨析、猜测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充分体验这一抽象概念的形成。
同时通过大量熟悉的生活实例的类比,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
概念的形成过程占本课一半以上的时间。
在充分认识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有关微粒数的计算已不再畏惧,但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角度考虑,以及为后续学习中摩尔质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作好合理的方法铺垫角度,本课的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得出计算式,并进一步应用计算式解决问题。
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的清晰认识,需要教师的教学有一条清晰的线索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本课设计从思想方法确定、集合体方法采用、集合体量的确定、物理量的规定、微粒数和物质的量的转化等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引导下逐渐形成对抽象概念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进物质的量的重要性。
(2)学会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类比的方法从熟悉、具体的概念入手来认识未知、抽象的概念。
(2)学会选用合适的集合概念来计量物质。
(3)学会从化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抽象出解决该问题的数学本质,并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在化学研究、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专家点评2018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化学等级考试卷
专家点评2018年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化学等级考试卷科技、注重基础、激活学生思维”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试卷结构合理,内容分布科学2018年化学等级考试试卷的设置与题量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
由20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组成,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约为2:3。
整卷共39题,题量适中,难度分布合理。
从知识内容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约占15%,“物质的变化”约占25%,“常见的无机物”约占10%,“常见的有机物”约占20%,“化学实验”约占20%,“化学、技术与社会”约占10%,试题涉及六大模块中的所有单元。
二、关注科技进展,基于真实情境试题与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讨论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如,“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机身的铝锂合金材料”“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的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美多心安的中间体”等,通过以上情境素材可以感受化学科学对保障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命题的素材还来源于真实的实验情境,如“浓硫酸的*质”“吸氧腐蚀的模拟实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的配制”“离子的检验”等,引导学生重视体验化学实验的真实过程,关心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现象。
三、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学科素养试卷非常注重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一些试题直接取自化学教材,如“海水提溴”“醇脱水的反应条件和试剂”“二氧化碳的结构”“侯氏制碱法的母液处理”“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物质溶解的热效应”“新情境下解释平衡常数的意义”等,引导学生重视教学基本要求,夯实基础知识,避免一味刷题。
试卷突出考查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一道离子检验的试题,考查了学生从宏观的现象出发,利用守恒的思想,探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检验等问题。
再如,“根据实验现象证明制得的Cl2中是否含有HCl”一题考查了学生应基于实验证据开展合理推理。
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教学内容
2018年上海市高中化学等级考试卷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40分)1. 2018年3月《Nature》杂志上刊登了通过测量行星物质中48Ca/44Ca的比值,揭示了行星演变的关系。
48Ca和44Ca具有A.相同的质量数B.不同的质子数B.C.相同的中子数 D.相同的电子数2.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机身大量使用铝锂合金材料。
这是利用了铝锂合金性质中的A.高强度、低密度B.高强度、导热性C.低密度、导电性D.导电性、导热性3. 下列过程中,仅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A.氯化钾熔融B.碳酸钠溶于水C.碘升华D.晶体硅熔融4. 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浓硫酸B.NaOHC.NaClD.NH4Cl5. 有机反应一般不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比较复杂B.产率较高C.副产物较多D.反应速率较慢6. 下列固体中经充分加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的是A.NH4HCO3B.NaHCO3C.Al(OH)3D.CaCO37.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含有非极性键 B. 是直线形分子C. 属于极性分子D.结构式为C=O=O8. 下列变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的是A.铁遇浓硫酸发生变化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C.加热时碳与浓硫酸反应D.加热时铜与浓硫酸反应9. 海水提溴的过程不包括A.浓缩 B.氧化 C.提取 D.灼烧+H 2O +H 2O +O 2 +O 2 10.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H 2S SO 2 B. SO 2 H 2SO 3 C. S SO 3 D. SO 3 H 2SO 411. 侯氏制碱法中,使NH 4Cl 从母液中析出的措施不包括A.通入二氧化碳B.冷却C.通入氨气D.加入研细的食盐12.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OHCCH 2CH 2CHOB.CH 3CH 2OCH 2CH 2OHC.CH 3 CH=CHCOOHD.HOCH 2 CH=CHCH 2OH13. 醇脱水得到烯烃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A .浓氢溴酸酸,加热B .NaOH/H 2O ,加热C .浓硫酸,加热D .NaOH/C 2H 5OH ,加热14. 关于硫酸工业中的催化氧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吸热反应B .在常压下进行C .在沸腾炉中进行D .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15. 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A .N 2的电子式为B .N 3—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 .N 3—的质子数是20D .氮原子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形状相同16. 重量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A .未作恒重操作B .硫酸铜部分分解C .硫酸铜晶体未完全失水D .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17. 铝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实现①的转化,可通入过量CO 2B. 实现②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C. 实现③的转化,可加入过量NaOH 溶液D. 实现④的转化,可通入过量NH 318. H 2(g )和I 2(g )、 H 2(g )和I 2(s) 以及 HI (g )的能量高低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1molH2(g)和1mol I2(g)的能量总和高于2molHI(g)的能量B. I2(g)→I2(s)+Q KJ(Q>0)C. H2(g)+I2(g)→ 2HI(g)+9.3KJD. H2(g)+I2(s)→ 2HI(g)+53.0 KJ19.如下图所示,具支试管内壁用水湿润后,放入铁粉、碳粉,导管插入到红墨水中。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4_物质的量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4_物质的量单元 4 物质的量1. 内容⽔平2. 具体要求【4.1.1】⽓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我们通常将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况。
在室温(20℃)和101kPa 时的状况称为通常状况。
◇⽐较微粒数⽬、微粒⼤⼩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的影响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数⽬、微粒⼤⼩、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 不同⽓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态物质微粒间的平均距离⼏乎相同。
⽽⽓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所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 不同⽓态物质的体积基本相同。
【4.1.2】⽓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复述⽓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表⽰⽅法我们把单位物质的量⽓体所占的体积叫做⽓体摩尔体积,⽤符号V m表⽰。
即V m =Vn,常⽤单位L/mol。
◇归纳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正⽐关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体分⼦间平均距离是相等的,那么相同体积的不同⽓体中含有的分⼦数相等,即⽓体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所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
◇在标准状况下应⽤物质的量与⽓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进⾏简单计算V m =VnV= V m × n n=mVV【4.2.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单位以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单位是摩/升(mol/L)。
◇归纳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相关换算物质的量浓度(mol/L)=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即c =nV溶质溶液【4.2.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辨析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并进⾏换算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018上海化学等级考教学基本要求解读-单元6_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6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内容水平二、具体要求【6.1.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复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它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解决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符号:v 单位:mol/(L⋅min)或mol/(L⋅s)计算公式:()()()B B B n c V v t t∆∆==∆∆ ◇解释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及其关系 (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3)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一样。
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6.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出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本身性质◇列举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表面积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外因:(1)浓度:浓度不同的盐酸与相同的镁条反应 (2)压强:煮骨头用汤锅或用高压锅 (3)温度:镁和冷水或热水反应(4)催化剂:双氧水自然分解或加二氧化锰反应(5)固体表面积:同浓度盐酸与块状大理石或碳酸钙粉末反应 ◇利用控制变量等方法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在同体积浓度不同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比较产生沉淀的快慢。
◇归纳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结论(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纯液体和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量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但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反应速率。
)(2)压强:其它条件不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对气体而言改变压强归根结底就是改变浓度。
)(3)温度: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 4 物质的量
1. 内容水平
2. 具体要求
【4.1.1】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复述标准状况的含义,识别标准状况和通常状况
我们通常将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况。
在室温(20℃)和101kPa 时的状况称为通常状况。
◇比较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等因素对物质三态体积大小的影响
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微粒数目、微粒大小、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而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目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 不同气态物质体积基本相同的原因
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态物质微粒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同。
而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数目和微粒之间的平均距离。
所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 不同气态物质的体积基本相同。
【4.1.2】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复述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我们把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V m表示。
即V m =V
n
,常用单位L/mol。
◇归纳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正比关系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不同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是相等的,那么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即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所以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在标准状况下应用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V m =V
n
V= V m × n n=
m
V
V
【4.2.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复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单位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c),单位是摩/升(mol/L)。
◇归纳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
L
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体积()
即c =
n
V
溶质
溶液
【4.2.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并进行换算
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c =1000
M
ρω
ω=
cM
1000ρ
◇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知识进行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固体物质配溶液:n = c·V m = n·M
浓溶液配稀溶液:n(浓溶液中的溶质) = n(稀溶液中的溶质)
即:c(浓)∙V(浓) = c(稀)∙V(稀)
◇应用化学中的多种计量关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