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申报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
申报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一、案例综述
题目:“爱我教室拒绝涂鸦绿色环保我的责任”
主题:和谐
缘起。雪白的墙壁为什么会有球印、鞋印?谁把试题答案写到了墙壁甚至屋顶?谁把爱的絮语、情的呢喃刻在墙面?甚至仇恨、污言秽语、不堪入目的图画都上了墙......。涂鸦将我们包围!“教室拒绝涂鸦,环保人人有责”!挽起袖子,一起来——擦——墙!让涂鸦消遁无形,还教室洁白与宁静。
形式是擦墙,实质是擦除学生中的懒散、消极、腐化、不和谐思想,帮助同学树立和谐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让“负能量”消解、“正能量”增长。
案例所涉问题:
1、聚焦和谐,解决和谐内心→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校园问题;
2、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公民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
案例的创新:
一、做长“实践链”:擦墙现场教学、媒体报道、举办征文影展、院领导给积极分子颁奖,环节、细节可圈可点。
二、教育形式多样:理论灌输、观点激辩、现身说法、签名宣誓、志愿者行动、现场观摩、小品表演等,让同学在笑声和愉悦中感受和谐,感动心灵。
二、案例解析
(一)案例思路与理念
思路:
第一,案例涉及思政课实效性问题。案例的“价值”、“功用”在哪里?如果学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和谐社会理念,没有私德、公德意识,违法违纪,课程的实效性无从谈起,花里胡哨的创新,实则缺乏底蕴和依据。
第二,案例提出养成教育紧迫性问题。学生任性而为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个中原因是养成教育缺失。“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在学生头脑中不清晰,许多人“干了也无妨”,没有处罚,没有畏惧。这种心理从小学带到中学、大学,最后祸害社会。这是和谐教育盲区,思政教育误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案例提出创新教育的模式问题。“接力教育”、“现场教学”、“签名宣誓”、“巡视督查”均是实践创新。
拿“接力教育”说,客观情况使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涂鸦是历届学生叠加所致,不可能指望一时之功根绝积习。必须教育接力,用较长时期对学生集中教育,才能收效明显。环保“宣誓”也是创新,有人抱着“临时做做样,过后不思量”的态度。但是,集体宣誓,振聋发聩,促进反思和警醒。
理念:
第一,德为先求实效。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努力细化教学目标。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教学目标泛化,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效果淡化。如果细化教学目标,做实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就不会出现涂鸦泛滥。
第二,理论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不单调,实践活动不盲目。学生学习和谐社会理论、社会公德理论,将理论内化于心,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明了“涂鸦”与和谐校园、公德理论的冲突。通过实践,固化认知,达到做实教学过程的目的。
第三,教育监督结合。教师始终把和谐理念作为最先切入点、最重要内容、最广泛话题贯穿始终。但检查、监督也不能缺位,是谁问题谁解决,是谁责任谁承担。既教育又督促,析事明理,教育感化,不是强制压服,而是春风化雨,充满教育之情,教育之爱。
第四,学生参与建设。涂鸦缘于学生,治理涂鸦也要回到学生,没有学生参与就是“纸上谈兵”。以学生眼光、学生思维推进建设,如同多开了一扇窗,思路更准确,措施更得力。学生参与,面对面教育。接力教育,受众扩至前后几届学生,人数以数千计。口口相传,范围更加扩大。加之媒体、宣传栏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案例设计与实施
1、案例设计
目的: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学,针对学生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和谐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实践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教室拒绝涂鸦,环保人人有责”为主题的清洁环境刷墙系列活动,让同学直观、感性地认识到整洁的环境对人类的重要。通过适度的、有选择的劳动,体验责任,感受艰辛,尊重劳动,提升和谐理念。
特点:
第一、目标明确,目的育人。不仅组织学生擦除涂鸦,更要育出学生纯洁的灵魂。管住冲动的手,闭上无聊的嘴,育出健康的脑。
第二、活动直观,震撼心灵。涂鸦在墙,劣迹斑斑。人神共怒,再莫妄为。心中有话向人说,肚内无量才涂墙。让涂鸦者感觉羞愧。
第三、理实结合,身临实境。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经过实践洗礼,学生懂得了“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谐、绿色、环保理念陪伴成长。
第四、简便易行,效果明显。人人能做,校校可行。无经费劳顿,无安全隐忧。可大可小,伸缩自如。
2、案例实施
第一、宣传动员阶段:教师进行“爱我教室,拒绝涂鸦”和谐校园专题教育,启发同学思考,提高觉悟,强调知行合一。就“涂鸦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演讲、签名承诺。选拔“环保宣讲志愿者”一百人培训、宣讲,营造氛围,造成声势,引起学生重视。
男女学生干部作为活动主持人,配合教师开展教学。主持人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时有创新和发挥。教师进行专题教育,强调和谐理念。组织学生讨论、演讲、签名承诺。开辟宣传专栏,展出学生参加活动的习作。
第二、粉刷覆盖阶段:选择一间教室试点,规定擦墙“标准”,周密计划,通盘考虑。考虑施工时段、施工材料、施工工具,考虑人员分工、技术保障、现场教学等。总务处购买砂纸、手套、口罩等材料、劳保用品,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教师两两一组定时轮岗,指导学生志愿者施工,分批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
同学们分组轮流上阵,认真严谨,没有人马虎了事。院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师生深受鼓舞。现场教学环节,教师问“知道为什么请大家来吗?”有人哑然失笑。志愿者们满身粉尘,同学们鼓掌表达敬意。同学感动了,有人动手擦拭;同学感化了,为以前的行为愧疚;同学感慨到,为创造美的环境,人们付出多少思虑和汗水啊。大家都说,这样的实践活动“别开生面、不虚此行、受益终身”。
第三、巩固总结阶段:张贴标语,敬告同学提高和谐理念、公德意识,毋再涂写乱画。志愿者轮流值班检查,发现涂写乱画者及时报告,教师对其批评教育。展出学生讨论文章、师生劳动图片,对学生进行教育。使活动的影响延伸、放大,深入人心,效果落实。与辅导员座谈,建议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实践效果,力戒“一蹴而就”思想,避免“昙花一现”、“水过地皮湿”,争取实现长期“保洁”。
建议得到积极响应,许多班级整理或新辟学习园地,张贴名人图片语录,张贴公德标语。思政课教师不是独行侠,有着众多思想、志趣、爱好一致的同路人,想法科学合理,就能得到赞同。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智慧和热情来让擦墙活动得以延伸、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