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苏教八级份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
苏州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

苏州八省联考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苏州八省联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篇目主要来自哪个朝代的作品?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2. 以下哪个不属于现代文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题型?A. 主旨大意题B. 细节理解题C. 推理判断题D. 词语释义题3. 关于诗歌鉴赏,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要关注诗歌的意象B. 要理解诗人的情感C. 要分析诗歌的结构D. 要忽略诗歌的时代背景4. 下列哪种文学体裁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范畴?A. 小说B. 戏剧C. 散文D. 童话5. 苏州八省联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题通常要求字数在多少字以上?A. 500字B. 800字C. 1000字D. 1200字二、判断题1. 苏州八省联考语文试卷的文言文阅读篇目通常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作品。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徐州市区联校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含答案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 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古诗文默写。
(10 分)⑴▲,志在千里。
⑵▲,路远莫致之。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⑷月下飞天镜,▲ 。
⑸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 ,▲ ,▲⑹《使至塞上》中的“ ▲ ,▲ ” 两句,传神的刻画了雄奇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镌.(ju ān) 刻教悔.(huì)锐不可当.(dāng)正襟.(j īn)危坐B.杀戮.(l ù)胆怯.(qi è)卓.(zhuó)有成就诚惶.(hu áng)诚恐C .畸.(qí)形佃.(di àn)农和颜悦.(yu è)色深恶.(wù)痛疾D .燥.(zào)热黝.(y ōu)黑粗制烂.(l àn)造振聋发聩(kuì)3.根据语境作答。
(4 分)徐州的好是藏着的。
这里是黄帝后裔彭祖故地,自古列九州的彭城,被称为“五省通衢”和“北国锁钥、南国门户” ,是交通与军事要冲;这里山川优美,因为地处平原,却有三河七湖七十二山峦;这里历史丰厚,遗迹众多,仅二十余座规模宏大的汉墓,就构成人文景观的华彩篇章;这里(▲ ),不仅有刘邦、项羽、张良、萧何、刘裕、李煜等数十位帝王将相,更有张道陵、刘向、刘禹锡、刘知几、陈师道、李可染等数百位精英。
他们一个个如御风之鹤,(▲ )在博大浑厚的册页中。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 分)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翩然悄然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 分)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虽为个人的回忆性散文集,但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庖丁解牛D. 杯弓蛇影3.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4.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阿Q正传》D. 《水浒传》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杭州的风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中国的_______省。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_______。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属于_______文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和含义。
4. 请简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床前明月光”这句诗句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2. 请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3. 请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写一段关于学习的感悟,不少于50字。
4. 请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写一段关于英雄人物的描述,不少于50字。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10分)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4),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创设了一种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境界的句子是,,。
2.(3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浩瀚.(hàn)翘.(qiǎo)首为富不仁.(rén)深恶.(wù)痛疾B.不辍.(chuò)教诲.(huǐ)油光可鉴.(jiàn)屏.(bǐng)息敛声C.悄.(qiǎo)然溃.(kuì)退抑扬顿挫.(cuò)杳.(yǎo)无消息D.咆啸.(xiào)胆怯.(qiè)眼花缭.乱(liáo)锐不可当.(dāng)3.(6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温婉,是江南的容貌,而那一抹绿色的生机与活力,却是江南的A 。
永远向上,是花的心声,想想那些花儿,它们也许每日都在担忧自己的凋零,害怕自己柔情不再。
而绿叶,每天都朝着阳光的方向,为每一朵花奉献着。
这样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江南之魂。
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是江南的一抹绿。
即使没有桃花的妖艳,没有莲花的清雅,,我依然是江南这幅画卷中不可缺少的绿意。
我是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无需纠结于我是像一个真正的江南女子。
此时此刻,我不再B ,我的眼中是江南人的坚毅,是永远向阳的“绿意”。
因为我坚信阳光与微笑永远属于我﹣﹣江南的一抹绿。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风采神韵懦弱孱弱A.B.(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三、标题4.(3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特写(如《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八年级下徐州市八下语文期中联考试卷试卷及答案.docx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全卷共14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古诗文默写。
(10分)(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2)青青子衿,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3)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诗经·秦风·蒹葭》)(4)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欺侮 wǔ眼眶kuàng闭塞sè消声匿迹xiāo....B.龟裂 kuī晦暗huì追朔sù戛然而止jiá....C﹒沙砾 l ì撺掇cuān冗杂rǒng天衣无缝fēng....D.缄默 ji ān枯燥zào怅惘wǎng人情事故shì....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4分)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 A );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
但是实含有至理。
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
因为倘若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土的必要。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江苏省徐州市名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名校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感觉,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戛然而止....。
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尖溜走,请学会珍惜它吧!B.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C.五一期间,来万州大瀑布观光的游客川流不息....,只为一睹这亚洲第一瀑的秀丽神奇。
D.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有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
2.(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亚夫军细柳》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的《史记》。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想和做》这篇议论文围绕着想和做的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议论,阐明了两者应有机结合的道理。
C.《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作者以时间为序用平淡的语调叙述了自己的往事,借合欢树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D.澳大利亚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滑铁卢之战》这篇报告文学,再现了滑铁卢战役的过程,体现了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
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翩然金钢石招摇撞骗轻歌曼舞B.旷野里程碑目眩神迷永往直前C.斡旋腊八粥人情世故销声匿迹D.寒暄发祥地纷至沓来风云变换4.(2分)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魁梧(wǔ) 腼腆(tiăn) 消遣无懈可击B.阔绰(chuò) 强悍(hàn) 摔垮无精打彩C.间(jiàn)或名讳(huì) 卷帙不屑置辩D.同僚(1iáo) 俯瞰(găn) 营生离经叛道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哔水墨画风云变换名副其实B.决择口头禅轻歌曼舞一如既往C.帐篷座谈会怒不可遏震耳欲聋D.端详挡箭牌川流不息和言悦色6.(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
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C .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D .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2. (2分) (2016八下·姜堰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卷帙浩繁的书籍,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
B . MERS病毒传播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C .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 你不用担心,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二、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 (2015七下·句容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划线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横线上。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________。
在这里,你可以倾听诗人们对壮丽河山、英雄人物的纵情吟________唱,可以感受他们对故地生活的深切juàn________恋。
当你被引进诗的境界之后,你便可以拓宽胸襟,净化灵魂,拂去尘世的xuān________嚣。
三、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7七上·吉林期中) 诗句积累(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2分)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和,自古以来就是镌刻在国人心中的文化符号。
“山光悦鸟性,(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海内存知己,(3)_________”与《桃花源记》中“(4)_________,_________”反映的是人之和;“(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谓大同”,“安得广厦千万间,(6)_________!”表现的是世之和。
2.小语从报纸上摘抄了一段文字作为活动素材,准备考考你。
《礼记》记载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种“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到了汉代更加盛行。
汉代的玉璧被(fù)予了具有君子仁、义、信品德的社会功能,( A)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和。
从玉器,到玉文化,再到玉文明,玉已深入中国人的生活和认知。
徐州出土的汉玉,既是汉代民族统一历史发展的时代产物,又是先秦用玉制度的体现。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爱好和平的。
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把产于和田的玉料(B)地运到中原;中国又以玉璧等礼器作为礼品,与各国交好,玉器成了和平交好的信物。
中国的“国”字金文中从“口”从“戈”,今天演变为从“口”从“玉”,从玉兵崇拜到玉礼崇拜,呈现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特征。
和平、和(mù)、和谐是中华文明一直传承的理念。
玉文化的内涵,表现了中国始终是、、,今天的中国仍然秉承改革开放的精神,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希望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1)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
(fù)_________予和(mù)_________(2)请你为A、B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3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5),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6)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8)《过零丁洋》中“,”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答案】(10分每空一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1)千里共婵娟(2)天涯若比邻(3)独怆然而涕下(4)行到水穷处(5)东风不与周郎便(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能力。
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还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
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本题注意“婵娟”、“涯”、“怆”、“郎”、“阙”、“鸢”、“汗”等字的写法。
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标致(zhì )落弟(dì)抑扬顿挫(cuò )深恶痛疾(wù )B. 宽恕( shù )文绉绉( zōu ) 油光可鉴( jiàn )翻来覆去(fù )C. 奥秘(ào )溺爱(nì )蹿房越脊(cuān )家徒四壁( tú )D. 禁锢(gù )黝黑(yóu)暗然失色(àn )颔首低眉(hàn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
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
汉字字形的错误,往往出现在同音字、形似字上。
因此,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A.“弟”应为“第”;B.“绉”应读“zhōu”;C.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D.“黝”应读“yǒu”,“暗”应为“黯”。
故选C。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微笑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表示——我很喜欢你,见到你我很高兴。
那发自内心的微笑就像一缕春风,能使冰雪A();。
即使长相平凡的人,微笑时给人的感觉也会美不胜收,因为微笑体现了人善良温和的一面,当人的内在美德通过微笑得以体现时,怎么会不美呢?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微笑充满自信。
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B(),人们仿佛挤不出时间微笑,或只为工作需要而微笑。
终于,人们又体会到微笑的重要性,发出“我们需要微笑”。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备选词语:A、融化溶化 B 、冷漠隔膜(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2分)(3)根据语境,在文中的横线处仿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
(2分)【答案】(1)(2分)A. 融化 B. 冷漠(2)(2分)在“我们需要微笑”后加“召唤”或“号召”等词(3)(2分)句式形式和“就像......能使......”一致,通顺即可。
那发自内心的微笑就像一抹冬日暖阳,能使坚硬的内心瞬间柔软。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词义的理解。
解题时要分清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筛选和鉴别。
“溶化,指固体溶解;融化,指常温是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变为液体”。
“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或不通晓;外行”。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加线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语句的仿写,应上下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学生在平时要勤读书,多积累好的词句。
4、关于《名人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被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中的三位艺术家无疑属于后者。
B.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在生命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在生命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托尔斯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朽的杰作。
由此可见,他们是在超越了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
C.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
《名人传》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只要平时认真阅读,牢记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名著中的主要人物、思想内容,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解答此题并不难。
C项表述错误,《名人传》中“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的是托尔斯泰,“直到临终前几天还站着塑像”的是米开朗琪罗。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伤仲永》回答5-8题(1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 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悼念。
C. 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韧不拔的气概。
)【答案】(4分)(1)对……感到诧异;(2)通“攀”,牵、引;(3)消失;(4)相当。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
注意“异”“扳”的解释;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6、下列各组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父利其然也公欣然曰B. 并自为其名为人谋而不忠乎C. 未若柳絮因风起孰若孤D. 其诗以养父母此独以跛之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的理解以及文言词语的用法分析理解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分类理解积累识记,做此类题要根据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然后选择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本题A项的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分别是“这样,代词”,“……的样子”形容词的词缀;B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题,动词”,“替,介词”;C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分别是“如,介词”,“如,介词“;D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分别是“用,介词”,“因为,介词”。
故选C。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3分)【答案】【小题1】(1)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2)现在那些没有天赋的,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4分)【小题2】(2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1分)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本题中要注意“利”“扳”“受之人”“受之天”等词语的解释。
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
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第8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分析能力。
本文通过写方仲永由“神童”到“泯然众人矣”的经过,揭示其原因是“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9-11题(6分)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9.解释句中加下划线字的含义。
(2分)(1)或谓之曰_________ (2)以子之长_________10.翻译划线句(2分)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________________11.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 _______【答案】【小题1】(1)有的人(2)凭借【小题2】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
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小题3】示例(1)做事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若永远循规蹈矩,就不会有创新。
(2)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
(意对即可得分)【解析】第9题: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注意关键词一定翻译出来,并且要翻译准确。
本题中需注意的词是:“屦”的意思是“麻鞋”;“履”的意思是“穿”;“而”的意思是“可是”;“跣”的意思是“光着脚”;“缟”的意思是“白娟”;“冠”的意思是“做帽子戴”;“披发”的意思是“披散着头发”。
第10题: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
此类问题要先读懂文章,分析作者的观点,或者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概括回答。
本文末句“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
故答案为(1)做事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若永远循规蹈矩,就不会有创新。
(2)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