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章用孟子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善于揣度别人心思、能摸清别人心理的叫做智巧,能够了解自己的才叫高明。
这句话真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在问,“怎么看透人的心理?”“如何能够快速看透一个人?”问这种问题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幻想有一种读心术,能够瞬间摸清楚对方的想法,这样不就可以投其所好或者制其要害了吗?投其所好的想法也还好,无非就是想投机取巧罢了,好逸恶劳也是人之常情,倒没有什么大的危害。
但试图摆布他人,可就其心当诛了。
试想一下,如果是咱们被别人摸透了心理,只能任人摆布,会如何想?又会如何做?是不是必欲杀之而后快?夺人自由,更甚于躲人性命。
在自己做事之前,要换位思考,古时候把这种能力叫做“恻”,即心之通则,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共情。
共情的过程,叫做“恕”,即心之如也,此心如彼心,便是恕。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去践行的?孔子说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子这里所说的也是一个意思,既然我们自己不希望被他人看穿、受其摆布,那推己及人,当然也不应该去钻营这些智巧,想方设法的影响或者控制他人。
这么做,不过是偷鸡摸狗,没走正路。
不走正路,最终反而会偷鸡不成倒失一把米。
不但不高明,反而是真愚蠢。
什么才叫高明呢?自知的人才叫高明。
咱们去揣度他人、控制他人,就是与他争夺他对自己的控制权。
既然咱们去争,人家就必然会反击,人家是控制自己,咱们是去控制别人,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你觉得谁会赢?简直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可是别人咱管不了,却可以管好咱自己。
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名正言顺,想怎么了解就怎么了解,想怎么管就怎么管。
那要如何自知呢?你看,咱们连自己都还没有了解,就想去了解他人,这跟羽毛球初学者上来就想单挑林丹有什么区别?不可能实现不说,还白白浪费时间,倒不如先把基础打扎实,馒头要一个一个吃,就算咱们想直接吃第十个,你倒说说怎么吃?《道德经》实在太凝练了,这五千字大多讲的还是“是什么”的问题。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三十三章:尽己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原文注音】zhī rén zhě zhì zì zhī zhě míng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shèng rén zhě yǒu lì zì shèng zhě qiáng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zhī zúzhě fù知足者富。
qiáng xíng zhě yǒu zhì强行者有志。
bùshī qísuǒ zhě jiǔ不失其所者久。
sǐér bùwáng zhě shòu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白话译文】能了解别人长短善恶,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高明。
能够战胜别人,乃是有力,能够克服自己,才是坚强。
能够知足常乐,就是富裕,能够勤行大道而恒久不息的,就是有志。
不离失根本,能常处于道的,才能长久。
人既能以道为处所,自然也能和它同长久;既能以道为依归,虽死,却能与道同存,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逐句译文]知人者智(知道别人的优缺点是智慧),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是贤明)。
胜人者有力(能战胜别人的人有一定的实力),自胜者强(能战胜自己的人坚强无比)。
知足者富(知道什么是满足的人富裕),强行者有志(克服困境勇敢前行的人有志气)。
不失其所者久(不迷失自己前进方向的人能够长久),死而不亡者寿(形体消失而精神永存的人才叫长寿)。
[场景解释]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
《道德经》全文注音版、译文(1—40章)
《道德经》全文注音版、译文(1—40章)《老子》第一章道(dào)可(kě)道(dào),非(fēi)常(chánɡ)道(dào)。
名(mínɡ)可(kě)名(mínɡ),非(fēi)常(chánɡ)名(mínɡ)。
无(wú)名(mínɡ)天(tiān)地(dì)之(zhī)始(shǐ);有(yǒu)名(mínɡ)万(wàn)物(wù)之(zhī)母(mǔ)。
故(ɡù)常(chánɡ)无(wú),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妙(miào);常(chánɡ)有(yǒu),欲(yù)以(yǐ)观(ɡuān)其(qí)徼(jiǎo)。
此(cǐ)两(liǎnɡ)者(zhě),同(tónɡ)出(chū)而(ér)异(yì)名(mínɡ),同(tónɡ)谓(wèi)之(zhī)玄(xuán)。
玄(xuán)之(zhī)又(yòu)玄(xuán),众(zhònɡ)妙(miào)之(zhī)门(mén)。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斯(sī)不(bú)善(shàn)已(yǐ)。
道德经《三十三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三十三章-老子》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三十三章-老子》原文及鉴赏【导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33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此篇承接(《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理解?如何战胜自我?)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认识道之四相:常、无名、朴、小,就有了极深的入道工夫,道力增长,无坚不摧。
常、无名、朴、小都是道的入口,修学人根性不同,道的入口不同。
世人的根性无量,修行入道的法门无量。
此章为四种根性宣说入道之要妙。
修道士从有名之现实地,入无名之究竟地。
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之本体如如不动,然任运化现,故显有名。
但名不离常。
修道士心中之世界,就是道任运化现的即常即名,即名即常,常名等持之世界,再归于无知无欲、见素抱朴的寂灭境界。
入究竟地,返回于有名之现象界,深知世人心中之现实地只因常道之动而显现,如幻如化。
反者道之动,从无名入有名是初返,从有名入无名是再返。
初返生始觉,再返生妙觉。
有了对心性足够深入的悟解,老子再宣说明、强、富、志、久、寿修心六要义。
没有前期修心的成果,此章不可解,或者成为格言。
把古代圣人的修心秘要当做格言是最大的忌讳。
古代智者留下很多修心秘要,但切不可把修心秘要当做格言看。
格言是世人口上赞赏,并不践行的东西。
会背诵一大堆格言的人很多,但真正践行者无几,这是文化的可悲处。
王阳明看到了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流弊,就是知而不行,智者的教戒成为美妙的口号,所以提出知行合一。
儒家的实修实证工夫历来不足,流弊极大。
这是世风日下的根源所在。
世人以智为尚,尚贤就是尚智,有智者称为贤,无智者称谓愚。
这是世人的心智,但不是圣人的心智。
世人修智,圣人修明。
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世人修力,圣人修柔(守柔之强)。
世人修富,圣人修知足。
世人以逆旅为家,圣人以究竟地为所。
世人以呼吸为寿,圣人以不生灭为寿。
最后一句经文,老子显然否定把肉体长生作为修道的目的,甚至否定肉体长生不死的可能性,修道的成就主要是心灵世界的。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是一篇以道德为主题的哲学篇章,它探讨了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智慧的价值。
本章节深入剖析了从修养心性到治理国家的重要道理,也给予人们宽容和谦卑的智慧。
下面将对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进行详细解读。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三章通过字数简单明了地表达了人们应该通过正确的修养和追求来获得智慧和力量,以及在人生中实现长久的成功和幸福。
下面是具体的解读: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指出了人们应该首先了解他人,同时也应该认识自己。
通过了解他人,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取得成功;而通过了解自己,我们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从而与自己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只有智者才能真正了解他人,明者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强调了胜过他人只是暂时的成功,而能够战胜自己则是真正的强者。
在人与人的竞争中,胜过他人只能展现我们的力量,但如果我们能够战胜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我们就能变得更加强大和坚定。
3.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这句话告诉我们满足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
贪得无厌只会让我们陷入追求物质的无尽循环中,而无法满足的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和焦虑。
相反,能够知足常乐,珍惜眼前的一切,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带来的财富。
4.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句话表明只有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质和价值观,并且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才能够保持长久。
如果一个人能够坚定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轻易妥协,就能获得延续的力量。
死而不亡者寿,意味着只有返璞归真,符合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长寿和生命的延续。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传达了对于人们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通过智慧和谦卑来实现成功和幸福。
这一章节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导我们积极向上地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外在的成功。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了解、认识自己才是高明的。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
始终不离本份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肉体虽死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导读】“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则更加重要。
一个人只有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坚持不懈地推行,才能够算作真正的长久。
【解析】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
老子从道的立场上阐释了智、明、有力、强、富、有志、久、寿的概念,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精神生活。
在老子看来,最能体现道家观点的是“自胜者强”和“知足者富”两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
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反省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这一信念,就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面貌。
本章只寥寥数语,看上去浅显易懂,实则蕴含着极其深奥的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认为,能够分别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算得上是拥有了世间的庸俗智慧。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拥有世间的大智慧呢?通过外事外物反省自己,从而体察到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算得上是有大智慧,也就是“明”。
老子还认为,依靠武力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得上是有力量,因为这个力量是大道赐予给人们的,它是大道的生命活动本身的体现。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呢?能够战胜自己私欲和成见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的私欲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危害很大,如果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无所不容,他自然是强大的。
老子在本章中所提出的“知足者富”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足常乐”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所理解的知足常乐,意为知道满足总是快乐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安于现状,这与老子所阐释的思想大相径庭。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原文、译文、点评)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原文、译文、点评)【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原文、译文、点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认识别人的才能和弱点,从而正确地运用和必要地制约、更好地开发,这称为智慧;反观自身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究竟有多大能力,最易失误的是什么,这称为有自知之明。
能够击败敌手,超越他人的功绩,这可以证明你能力卓绝;而能够不断战胜自己的不良欲望、恶劣习性,超越自我,更上一层楼,才是真正的强者。
懂得安于宁静、内心满足、平安喜乐、祥和自然就是最大的财富。
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克服重重险难奋勇前进的人才算有志气。
在任何情况下不忘记自己的根本,不迷失自己的本心,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
就算实体遭到毁灭,精神仍源远流长才是真正的生命长久。
点评:本章主要比较了向“外”和向“内”的不同,再次表明了向“外”只是枝叶、发展,向“内”才是根本、源头的思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人”就是了解别人、认识别人,是向外的。
“知人”是一切人际关系开展的基础。
《红楼梦》里有副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讲的就是“知人”。
“知人”才能“善用”。
“知人”就是“识人”,有句古话叫做“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
”,“识人”是为人处世的头等大事。
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不能不“知人”,否则简直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知人”是每个人都会一点的基本生存技巧,人和人的区别只在于“知人”的水平有高低。
所以,善于“知人”的人当然是智者,有智慧的人才善于“知人”。
“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是向内的。
“自知”是“知人”的基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了解别人,首先要对自己要有深刻的了解。
所有人中最方便、最容易了解的人就是自己。
但是最难透彻了解的也是自己,因为太主观了,就象一面镜子,可以照尽天下万物,却独独照不到本身。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或曰①:绝②圣弃③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④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⑤不足文⑥矣!吾今有所属⑦:见素抱朴⑧,少私寡欲⑨,无尤⑩。
译文或许有人说:弃绝圣明、抛弃知识,人民有百倍的利益;弃绝仁、抛弃义,人民恢复孝慈;弃绝技术、抛弃利益,盗贼就没有了。
前文这三者已是不值得文饰了!我现在有所嘱咐:发现本质,抱道守法,减少私欲,杜绝肆欲妄为,有功德而无罪。
注释①或曰:某人说,有人说,有的人说,或许有人说,也许有人说。
或曰,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②绝:(1)(会意。
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
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2)同本义。
绝,断丝也。
——《说文》(3)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
——《广雅》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
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
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3)割断;切断。
例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
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4)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
——《左传·哀公十五年》。
注:“犹言弃也。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5)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
——《吕氏春秋·权勋》。
注:“止也。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6)竭;尽。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
——《淮南子·本经》。
注:“竭也。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
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
(7)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解释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解释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
不离开适于自己生存的环境的人,就能长生久视;身死而精神长存不被人遗忘的人,才算真正长寿。
解释:老子认为,虽然了解他人和胜过他人很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了解自己和超越自己。
只有不断审视自己、坚定生活信念,并实际行动起来,才能保持活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以说老子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人。
“自知者明”,就是说只有清醒地认识和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和最可贵的,这种观点无疑涉及到精神修养的层面。
道德经三十三原文译文和注释
道德经三十三原文译文和注释尽己章第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于外,知别人的长短与善恶,知显态世界事物的外象,此谓之“智”。
能知于内,知道自己的短处与不足,明白显隐两态世界宏观与微观事物的本质,谓之“明”。
“智”字的结构,是由上“知”与下“日”组成,知在外,日在内;其意就是既要知外,又能明内;知外是为了明内,明内则可以达外。
世人之所以不能明道,正是因为不能内明。
心地昏昧不明,眼睛只向外看,只去知人,不去自知;将心思机智全用于外,只察别人的黑白长短。
追名竞利,与人争是斗非;处世接物,用以巧智之心。
这等外智的小聪明,皆是本性不明的后天智巧心,而绝非先天道性的大智慧。
先天智慧与后天智识,是一对阴阳,共存于人体性命中。
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辅相承。
外露一分机智,内心即增添一分不纯;外用十分聪智,内必有十分凿丧。
所以先辈教人,都是要求精神不可炫露,机智不可外用。
应当抱朴还淳,少私寡欲,大智若愚,涵养道德。
行之日久,本性自明,心德自悟,真知真智,自然显现。
非但可以知人知己;天地万物,古今中外,何所不知。
这就是“自知者明”的真义。
修道人若能虚静守笃,常返观内照,则性光具足,内道场坚固,自会内外照彻,古今自无障碍,宇宙自无间隔。
在不见中可以无所不见,在不知中自有妙知,在真静泰定中,犹如明月当空,毫发可鉴,此即自性之慧明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
首先当知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何来到人世间?怎样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怎样珍惜生命,使之健康长寿?这是人类共同关心的大课题。
修身之道,不外乎性命二字。
人要尽性了命,首先必须存心养性,以性领命,性命双修,方可保命全角。
只要修之不辍,遏欲存理,时时省察,止欲生悔,待到私欲尽净,天理流行,洞见本来面目,了了常明,即是圆明妙觉。
这种自明,唯有自己心知肚明,别人无法知晓。
修习“自知者明”的功夫,必先炼己。
炼己有两个方面,一是除物欲,物欲不除,天真难现;二是炼气质,阴质不化,命体难固。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导语】《道德经》句式整齐,⼤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
读之朗朗上⼝,易诵易记。
体现了中国⽂字的⾳韵之美。
下⾯是分享的《道德经》注⾳版第三⼗三章原⽂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原⽂】 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知⾜者富。
强⾏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不亡者寿。
【注⾳版】 知(zhī)⼈(rén)者(zhě)智(zhì),⾃(zì)知(zhī)者(zhě)明(míng)。
胜(shèng)⼈(rén)者(zhě)有(yǒu)⼒(lì),⾃(zì)胜(shèng)者(zhě)强(qiáng)。
知(zhī)⾜(zú)者(zhě)富(fù)。
强(qiáng)⾏(xíng)者(zhě)有(yǒu)志(zhì)。
不(bù)失(shī)其(qí)所(suǒ)者(zhě)久(jiǔ)。
死(sǐ)⽽(ér)不(bù)亡(wáng)者(zhě)寿(shòu)。
【译⽂】 “知⼈者智,⾃知者明。
” 了解他⼈的⼈,只能算是聪明。
能够了解⾃⼰的⼈,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胜⼈者有⼒,⾃胜者强。
” 能够战胜别⼈只能算是有⼒,能够战胜⾃⼰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知⾜者富。
强⾏者有志。
” 能够知⾜⽽淡泊财物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能够⾃强不息的⼈才能算是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不亡者寿。
” 不失“道”顺其⾃然的⼈才能够长久,⽽能够真正死⽽不忙者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昔之得⼀者,天得⼀以清;地得⼀以宁;神得⼀以灵;⾕得⼀以盈,万物得⼀以⽣;候王得⼀以为天⼀正。
【出处】《道德经》第三⼗九章。
【解释】⾃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了变化:天得道⽽明亮,地得道⽽宁静,神得道⽽灵验,河⾕得道⽽充盈,万物得道⽽⽣长,统治者得道⽽成为天下的⾸领。
理解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或曰①:绝②圣弃③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④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⑤不足文⑥矣!吾今有所属⑦:见素抱朴⑧,少私寡欲⑨,无尤⑩。
译文或许有人说:弃绝圣明、抛弃知识,人民有百倍的利益;弃绝仁、抛弃义,人民恢复孝慈;弃绝技术、抛弃利益,盗贼就没有了。
前文这三者已是不值得文饰了!我现在有所嘱咐:发现本质,抱道守法,减少私欲,杜绝肆欲妄为,有功德而无罪。
注释①或曰:某人说,有人说,有的人说,或许有人说,也许有人说。
或曰,设问。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②绝:(1)(会意。
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
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2)同本义。
绝,断丝也。
——《说文》(3)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
——《广雅》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
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
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3)割断;切断。
例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
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4)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
——《左传·哀公十五年》。
注:“犹言弃也。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5)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
——《吕氏春秋·权勋》。
注:“止也。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6)竭;尽。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
——《淮南子·本经》。
注:“竭也。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
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
(7)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
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定义4:“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识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⑨少私寡欲:减少私欲。欲:(形声。从欠,谷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欲望是人人都有的,也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有无之分,只有轻重之别。不可以将欲望单认为是坏处偏执于混乱的起因,因为欲望是人类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将人的一切行动看作是欲望的体现,没有欲望的人就体现不了他们存在的价值,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受惯性的存在,人与人的认识也是希望理解和了解他人的欲望,所以形形色色的社会缺少不了欲望。欲望是推动着人类探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诱因。原罪始于欲望,欲望诱发原罪。原罪来源便是过度的欲望,以及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第三十三章
或曰①:绝②圣弃③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④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足文⑥矣!吾今有所属⑦:见素抱朴⑧,少私寡欲⑨,无尤。
《老子》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三章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原文诵读来自老子道文化00:0003:33【原文】知人①者智2,自知③者明④;胜人⑤者有力⑥,自胜⑦者强⑧。
知足者富⑨,强行⑩者有志⑪,不失其所⑫者久,死⑬而不亡⑭者寿⑮。
【注释】1.知人:知解他人之彼。
2.智:知见。
3.自知:内求知此。
4.明:透彻、不浊。
5.胜人:胜事于人、控制别人。
6.有力:是有形有缘的外在现象。
7.自胜:自控、自制。
8.强:充实、深本。
9.富:知足不妄求不消尽富源。
10.强行:自强不息、矢志不悔。
11.志:信念不移。
12.其所:住守中虚之所。
13.死:死尽欲尘、报身、报欲。
14.不亡:谷神不死、不空亡、不断灭。
15.寿:不死不灭。
【今译】能知解他人者为有智,能自知命常者为处明;能事胜他人者为有力,能律己不失法则者为自强。
知道止不求者不损竭富源,自强不息、矢志不悔者必然志成,不失不离中虚者公存而自深,死尽欲尘而真性谷神不空亡断灭者长寿不去。
【要旨参解】一、知彼胜彼不如知此胜此。
二、知此胜此者只有止欲不求、自强不息,使自己不失中虚而自能久远自进取,达到死尽欲尘谷神真性不断灭的恒寿境界。
【续解】一、此章是渐进中的取向开示,由彼到此,由外到内。
二、精进中应知足而安,自强而慈勇始终不失中虚。
三、死而不亡是活的境界,是欲死谷神不死的无极状态。
印光大师禅房中的死字就在演证其死而不亡。
死而不亡并不是欲知死生知来的欲识状态,但这种现象状态可演证其更高境界大德的转换内境。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二知己者明
道德经丁口论第三十三章之二知己者明知人知物知环境确实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和需要,也是生命力的一种冲动、一种展示、一种实现。
任何个体生命个体人和人的大大小小的群体,无不冲动着展示着实现着,创造着新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人也改变着自己提升着自己。
就个体人而言,投入这一切外在的劳动创造和奋斗中、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有多少人是不自觉地被动的,应该说随波逐流的是大多数。
因为种种原因和限制,人最难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
知道自己有头脑可以学习思考、却不知道自己可以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自己在人生在人群中可以达到什么地位、什么境界、什么状态,更不知道自己应该通过什么道路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根本就没有明确的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和目标,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这样就将自己生来就有的独一无二的伟大神圣的劳动创造能力掩没了、浪费了。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知道自己生来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知道自己的巨大生命创造力并能够善加运用,除了先天智力和身体缺陷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铸造成对社会具有特别奉献的优秀人才,创造出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来。
这样人只好在人生实践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师傅和榜样,从他们的作为中,发现自己看见自己改造自己,与他们共鸣、竞争,在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勉励中,发现自己实现自己超越旧我,登上领奖台了,作品出来了,登上山顶了,才醒悟了,原来自己竟然也可以创造奇迹。
早知如此,自己的成就也许更大。
才知道自己这一生浪费太多了。
孔子是一个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智者,到老年才发现自己没有早多年学习研究周易。
才知道相见恨晚,发出了感叹。
那是与他的心灵相通的学问,那是他一旦研究就可以登峰造极的学问,那是他最有兴趣的学问,那才是与他有经天纬地志向相匹配的学问,可惜他接触晚了。
不过总算接触了,也写出了文言辞那样的周易传文。
我比孔子幸运,三十多岁就接触到周易了,立刻认真钻研,也写出了周易是怎样一本书,写出了周蝗哲学大厦,周易与中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注音版】
知(zhī)人(rén)者(zhě)智(zhì),自(zì)知(zhī)者(zhě)明(míng)。
胜(shèng)人(rén)者(zhě)有(yǒu)力(lì),自(zì)胜(shèng)者(zhě)强(qiáng)。
知(zhī)足(zú)者(zhě)富(fù)。
强(qiáng)行(xíng)者(zhě)有(yǒu)志(zhì)。
不(bù)失(shī)其(qí)所(suǒ)者(zhě)久(jiǔ)。
死(sǐ)而(ér)不(bù)亡(wáng)者(zhě)寿(shòu)。
【译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
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
能够知足而淡泊财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能够自强不息的人才能算是有志气。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
不失“道”顺其自然的人才能够长久,而能够真正死而不忙者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解释】自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生了变化:天得道而明亮,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统治者得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解释】天下万物产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产生于看不见的“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大型的器物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伟大的形象,往往形成于无形。
大道隐藏在无名的事物之中。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解释】道生一气混元,一气混元激活了时间与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中产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转换产生了万物。
万物都有背阴向阳的特性,阴阳二气在互相激荡中形成新的和谐体。
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物质,能克制天下最坚硬的物质。
6、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解释】名声与生命哪一个更重要?生命与利益哪一个更可贵?得到的与失去的,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分聚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解释】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危险。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解释】最完美的东西,似乎也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似乎也有空虚;最正直的东西,似乎也有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乎也有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似乎也有木讷。
9、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解释】宁静胜过浮躁,寒冷胜过酷热。
保持宁静无为才能治理天下。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解释】人生的祸害是不知足,的罪过是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