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预习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5页内容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5页内容。

想一想(一)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 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2. 1千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3. 一吨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做一做调查一下你家人的体重,用天平、电子秤、健康秤称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

物品质量找一找到超市调查一些小物品、小食品的质量,从包装袋上找出物品的质量,掂一掂有多重。

说一说(一)你知道那些质量单位?有什么用处?(二)列举,称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要用那些质量单位?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一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每排有20条船,有4排,一共有多少条船?(2)有200千克鱼,每千克能买4元,一共能买多少钱?(3)每千克螃蟹29元,买6千克,200元钱够吗?(4)每筐虾重13千克,2筐重多少千克?(5)一批带鱼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能买多少钱?做一做(1)你能列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题吗?(2)你能摆小棒求出20×4的结果吗?说一说(1)摆小棒求20×4的结果,说一说怎样摆的?(2)说出20×4的不同计算方法。

试一试(1)尝试练习200×4 20×2 200×3 100×4。

估一估(1)尝试解决第(3)题,你想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9×6≈(),把()看作(),再用( 乘()得(),所以29×6≈()。

(3)58×3 396×2 102×3 7×81算一算(1)你能列算式解决“两筐虾一共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吗?(2)你能估算13×2的结果吗?会口算吗?还可以怎样算?(3)摆小棒求13×2看看是多少,说一说怎样摆的?(4)说出13×2的不同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1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口算:准备60+60=120+60=60+30=60+25=120-60=180-60=80-60=77-60=新知知识点1:秒的认识探究秒针走1秒针走1秒针走1小格是()大格是()圈是()1分=()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分想:1时=()分,2时就是有2个()分.()+()=()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新知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检测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

2.3分=()秒120秒=()分第2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口算:准备10+20=25+45=35+40=15+30=60-20=45-25=40-35=30-15=新知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探究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用分直接相减。

新知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检测()分()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口算:准备20+30=56+20=45+2=78+9= 50-30=41-20=33-2=46-9=新知知识点1:口算加法探究(1)口算35+34=□。

先算35+30=□,先算30+30=□再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39+44=□。

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65-48=□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先算65-□=□,减数依次减去。

再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减。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提纲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提纲

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60-61【自学提纲】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计算时间的单位?2、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认识了一个计量很短的时间的什么单位?3、观察钟表,有几根针?走得最快的是什么针?秒针走一格是多少?走1圈呢?当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这里,我们知道1分=( )秒?4、1分有多久?请你用钟表定时,看看1分能做多少事情?(如写字、跳绳等)5、尝试完成书61的“做一做”时间的计算【自学内容】教科书P62例1【自学提纲】1、你能说说1分=()秒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单位换算并说说你的想法:3分=()秒 600秒=()分3、小明7:30离家,7:45到校,从家到学校共花了多少时间?你是怎么想的?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4、你知道新闻联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吗?请你把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记录下来,并计算出播放的时间。

5、尝试完成P62的“做一做”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自学内容】教科书P67【自学提纲】1、看看学校课程表,回忆一下自己每天要做的固定的事情,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

2、仿照书上的例子,统计你今天完成语数英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上学后与同班的同学比较所用的时间的差,想想怎样提高效率。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自学内容】教科书15-18例1【自学提纲】1、观察统计表,你能说说已知种数、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分别是多少吗?2、98+25在摆竖式计算时,你发现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当十位满十,应该怎么办?3、你能估计出376+284的和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4、摆竖式计算376+284时,出现了个位、十位都满十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5、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在进行整数加法时,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怎么办?6、你认为在连续进位加法进程中,还要注意什么?7、尝试完成P16的“做一做”减法【自学内容】教科书P22-24例1、例2、例3【自学提纲】1、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2、你能估计出517-348的差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把348看作300还是350好呢?为什么?3、摆竖式计算517-348时,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仍然不够减,又要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知识汇总(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知识汇总(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内容重点归纳
数与代数多位
数乘
一位

1.笔算乘法:把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用一位数分别去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直接将因数中末尾0前面的
数与一位数对齐,计算出结果后把0落下来。








1.分数的初步认识:(1)从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
数的结果,从而引出分数。

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含义 ,
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比较几分之一时,分
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减。

空间与图形长






1.认识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周长:(1)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算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②长×2+宽×2;③(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
相加;②边长×4
数学
广角(集合)
用集合图帮助分析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1 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点1:秒的认识秒针走1 秒针走1 秒针走1小格是( ) 大格是( ) 圈是( )1分=( )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 )分想:1时=( )分,2时就是有2个( )分.( )+( )=( )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

2.3分=()秒 120秒=()分第2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准备口算:10+20= 25+45= 35+40= 15+30= 60-20= 45-25= 40-35= 30-15=新知探究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用分直接相减。

新知检测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分()分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准备口算:20+30= 56+20= 45+2= 78+9= 50-30= 41-20= 33-2= 46-9=新知探究知识点1:口算加法(1)口算35+34=□。

先算35+30=□,先算30+30=□再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39+44=□。

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 65-48=□先算65-□=□,再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减。

新知检测口算:34+31= 83+11= 76+12= 49+21= 55-14= 96-35= 71-17= 90-78=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吨米的认识》课前预习作业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吨米的认识》课前预习作业单

预习检测
1.填空。 9 吨=( )千克; 7000 千克=( )吨; 4 千克=( )克 5000 克=( )千克; 5000 千克+9000 千克=( )吨 13 吨-3000 千克=( )吨 1 吨-600 千克=( )千克 2.比大小。 560 克○5 千克 ; 4 吨○3900 克; 1 吨○1001 千克 6000 千克○6 吨;5000 千克-2000 千克○2 吨;3000 千克+7 吨○10 吨
龙里县第一小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单 第三单元 第 4 课时:吨的认识
姓名
班级
小组名称
时间
项目
内容
自我评价
预习 目标
1.能举例说明一吨的重量。(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2.知道 1 吨与 1000 千克转换的方法,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我们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 )和( ),知道计算比较轻的
回家抱抱爸爸或者妈妈,你能抱得起来吗?问问爸爸妈妈有多重?
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10 袋这样的大米重( )+( )+( )+
( )+( )+( )+( )+( )+( )+( )=( )千克
1000 千克就是( )吨,即:1 吨=(
)千克
(2)说出生活中能用吨作为单位的物体。
新课先知
2.教材第 32 页例 8(研究吨与千米单位之间的转换) (1)1 吨是1000 千克,4 吨就是( )个1000 千克,即:4 吨 =(
温故知新 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 位;还知道 1 千克=( )克。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开启数学之旅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许多基础数学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面积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份预习单,以帮助他们提前预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理解整数整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们理解整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数字,如2、0、-5、8等,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哪些数是正整数?哪些数是负整数?哪些数是零?2、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场景中使用这些数字?二、掌握分数分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表示一部分的量。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纸片,将其折叠成若干等份,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如何用分数表示?2、如果我们想要表示三份之一,应该如何操作?用分数如何表示?三、认识小数小数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数。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小数,如3.14、0.5、-2.7等,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场景中使用小数?如何读出这些小数?四、探索平面图形在数学中,平面图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索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回答这些问题:1、这些平面图形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用语言描述它们?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看到这些平面图形?它们在哪些场景中有应用?五、总结与回顾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5页内容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5页内容。

想一想(一)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 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2. 1千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3. 一吨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做一做调查一下你家人的体重,用天平、电子秤、健康秤称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

物品质量找一找到超市调查一些小物品、小食品的质量,从包装袋上找出物品的质量,掂一掂有多重。

说一说(一)你知道那些质量单位?有什么用处?(二)列举,称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要用那些质量单位?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一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每排有20条船,有4排,一共有多少条船?(2)有200千克鱼,每千克能买4元,一共能买多少钱?(3)每千克螃蟹29元,买6千克,200元钱够吗?(4)每筐虾重13千克,2筐重多少千克?(5)一批带鱼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能买多少钱?做一做(1)你能列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题吗?(2)你能摆小棒求出20×4的结果吗?说一说(1)摆小棒求20×4的结果,说一说怎样摆的?(2)说出20×4的不同计算方法。

试一试(1)尝试练习200×4 20×2 200×3 100×4。

估一估(1)尝试解决第(3)题,你想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9×6≈(),把()看作(),再用( 乘()得(),所以29×6≈()。

(3)58×3 396×2 102×3 7×81算一算(1)你能列算式解决“两筐虾一共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吗?(2)你能估算13×2的结果吗?会口算吗?还可以怎样算?(3)摆小棒求13×2看看是多少,说一说怎样摆的?(4)说出13×2的不同计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1.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
(1)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2)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3)一个因数中有0的乘法的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4)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
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示例:
3.解决问题
(1)关于估算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估大或估小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归一与归总问题
归一问题——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在用乘法求出新的总量。

归总问题——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份数或新的单一量。

示例:小红10分钟做了5道竖式计算题,照这样的速度,小红40分钟可以做多少道竖式计算题?
解答:
40÷10=4 4×5=20(道)
答:小红40分钟可以做20道竖式计算题。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三年级数学上册助学单姓名:班别:学号:学习不只是听和记,看、猜、试、做、想,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单元测量1、毫米的认识21-22页。

1.试一试,相信我能有所发现。

(1)1本数学书,1分钱硬币……有些物品,它们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直尺上找到它吗?你是怎么发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相信我会填。

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大米宽2()语文书的长大约是15( )语文书的厚度大约是7( )。

23页。

1.学一学,相信我能懂。

(1)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那么在厘米和米之间还会有长度单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它会是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呢?它与厘米和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橡皮长2()门高2()课桌宽3()黄瓜长2()(2)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0( ),也就是2( )。

(3)量大楼的高度,一般用( )做单位;测量降雨量,一般用( )做单位。

3.想一想,相信我能问。

关于分米和毫米,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26页。

全册知识点(知识清单)-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知识点(知识清单)-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 时、分、秒★时间进率: 1时=60分 1 分=60秒 1 时=3600秒★时间计算: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一经过时间=开始时刻★读出钟表时间的方法:先观察分针,在观察时针。

如果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如果分针没有指着12时,分针走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时针超过数字几,就读几时,合在一起就是几时几分。

★日常应用1.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也就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1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法口算方法:可以把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口算出结果;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两位数减法口算方法:可以把减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再计算。

也可以把被减数拆成一个接近减数的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或两位数),先用被减数拆出整十数减减数再加上被减数拆出的另一个数。

★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1.算式中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从左向右算;2.算式中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算式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测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做单位。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做单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1、我查找我收获。

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查找资料,你在哪里见到过用“秒”记录时间。

2、我实验我快乐。

活动一:用手机计时,看看在一秒钟内你最多能数几个数。

活动二:做10道口算题,并记录下用了多少秒。

3、我思考我进步。

关于认识几时几分几秒,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家长签字:评价:数学好玩,玩好数学。

简单的时间计算1.想一想,填一填,相信你会做。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2.试一试,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吗?早上,小红帮妈妈去买盐,商店的营业时间,早:9:00开门,晚:8:00关门。

小红想:现在才8:40,我还要等多久呢你能帮助她吗()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做珍惜时间小达人。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1、试一试:直接写得数,并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57+21= 57+28=2、比一比:上面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试一试,你最棒。

用你自己的方法填出方框里的数。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5+53=□8 42+39=□1 56+26=□2 37+46=□3 15+52=□7 63+27=□0家长签字: 评价:了解自己,虽然难,但很重要!家长签字:评价: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每个人长得不同,即便面对相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也会想得不1、试一试:直接写得数,并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前预习清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课前预习清单

龙里县第一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单第二单元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姓名班级小组名称时间项目内容自我评价预习目标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温故知新1.计算55-48= 86-49= 49-18= 98-11= 85-35= 94-85= 56-40= 45-32= 98-79= 67-46=新课先知2.请看书第14页,例3.(探究口算的计算方法)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加法)方法一:口算380 38个十550 55个十方法二:笔算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减法)方法一:口算380 38个十550 55个十口算:38+55=()380+550=38个()+55个()=93个()=()所以:380+550=()先把()数位对齐,从()位加起,个位上0加0得(),对齐个位写(),十位上的8加5得(),向百位进(),对齐十位写(),百位上3加5得(),再加上进位1得(),对齐百位写()口算:55-38=()550-380=55个()-38个()=17个()=()所以:550-380=()方法二:笔算预习检测1.计算能力提升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560个,下午卖出430个。

请你提出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的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1:问题2:给自己的预习打分□100分□90分□80分□70分□60分□未完成任务父母签字先把()数位对齐,从()位加起,个位上0减0得(),对齐个位写(),十位上的5减8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十,十位15减8得(),百位上借1变成剩下(),变成()减()得()- 2 6 04 5 0+ 2 9 06 3 0- 1 5 08 0 0+ 2 5 04 5 0- 2 5 07 6 0 + 2 6 01 7 0- 5 4 08 6 0+ 2 9 04 1 0- 2 4 06 3 0+ 4 8 03 4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点1:秒的认识秒针走1 秒针走1 秒针走1小格是( ) 大格是( ) 圈是( )1分=( )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 )分想:1时=( )分,2时就是有2个( )分.( )+( )=( )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新知检测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

2.3分=()秒120秒=()分知识准备口算:10+20= 25+45= 35+40= 15+30= 60-20= 45-25= 40-35= 30-15=新知探究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分()分()()()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65-48=□先算65-□=□,再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减。

新知检测口算:34+31= 83+11= 76+12= 49+21= 55-14= 96-35= 71-17= 90-78=知识准备口算:5+7= 40-30= 23+50=50+70= 400-300= 230+500=新知探究知识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计算:380+550和550-380方法一:口算:38+55=□55-38=□380+550=□550-380=□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

第3课时估算多位数加减法新知知识点:用估算解决问题。

探究把221看成(),把239看成()。

()+()=(),221>(),239>(),所以221+239>()>441,因此,六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总结:估算三位数加、减法,可以先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应用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估大不估小。

新知检测272元193元买这两样东西,需要准备多少钱?3 测量第1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知识准备1米=()厘米200厘米=()米30厘米+70厘米=()厘米=()米新知探究知识点1:认识毫米和分米1厘米中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是()毫米,1厘米=()毫米。

10厘米的长度也就是1(),1分米=()厘米知识点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2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想:1厘米=()毫米想:10厘米=()分米2厘米就是2个()80厘米里有()个毫米,是()毫米。

1分米,即()分米总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从大单位化小单位,直接加上1个0,从小单位化大单位,直接去掉1个0。

新知检测7分米=()厘米90分米=()米60分米○6米2分米○19厘米第2课时千米的认识知识准备5分米=()厘米80厘米=()分米4米=()分米6厘米=()毫新知探究知识点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半是()米,就是1千米。

1千米=()米。

知识点2:千米和米的换算3千米=()米5000米=()千米想:1千米是()米,想:1000米是()千3千米就是3个1000 米,5000米就是5个米,也就是()米。

1000米,就是()千米知识点3:估一估。

总结:千米和米之间进率是1000,由千米化米,直接加3个0;由米化千米,直接去掉3个0。

新知检测5000米=()千米400米+600米=()千米9千米=()米1千米-300米=()米第3课时吨的认识知识准备3千克=()克9000克=()千克4千克○3800克800克○5千克新知探究知识点1:吨的认识10个100是1000,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1吨=()千克。

知识点2:吨与千克的进率4吨=()千克3000千克=()吨想:1吨是()千克,想:1000千克是()4吨就是4个1000千吨,3000千克就是3克,也就是()千克。

个1000克,就是()吨总结:计量较重的或较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和千克间进率是1000,从吨化千克,末尾添上3个0,从千克化吨,末尾去掉3个0。

新知检测6吨=()千克4000千克=()吨7吨=()千克1吨-400千克=()千克5000千克=()吨1500千克-500千克=()吨第4课时合理安排知识准备2吨=()千克6吨+8000千克=()吨5000千克=()吨1800千克+200千克=()吨新知探究知识点:合理安排大车每次运的吨数×次数+小车每次运的吨数×次数=一共运的吨数。

方案大货车3吨小货车2吨总吨数一 3 0 9吨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连续进位加法第2课时连续进位加法第3课时退位减法第4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验算新知 探究知识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4 0 3 - 1 5 8 □ □ □知识点2:验算403-158=245。

方法一:方法二: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如果0上点“·”可直接看作“9”来计算。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新知 检测 笔算:308-122= 501-209= 800-561=第5课时 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0上点“·”可直接看作“9”。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没有,继续从百位退1.被减数-差,看是不是得减数。

减数+差,看是不是得被减数。

知识准备口算:365+149= 52+683= 717-218=新知探究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1)”大约”说明不需要准确计算,可以估算,估算时把三位数看成与之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三个数分别看作()、()、()。

(2)收银员收的钱是准确值,把三种商品价格相加。

总结:估算需要带多少钱时,为避免估算的钱数比实际钱数少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往往要往大了估。

新知检测357元409元122元1.买这三样商品,商场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5 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知识准备2个2个地圈起来,一共有()个2。

3个3个地圈起来,一共有()个3。

新知探究知识点:倍的含义的根数是的()倍;的根数是的()倍。

思考:有2根,在里圈一圈,发现圈了()次,即里有()个2,所以的根数就是的()倍。

以2根为一份,在里圈一圈,发现圈了()次,即里有()个2,所以的根数就是的()倍。

总结: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新知检测铅笔的长度是橡皮的()倍。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知识准备的只数是的()倍。

新知探究知识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可以借助示意图分析,用表示人。

把扫地的人数看作一份,然后每4人圈成一堆,恰好可以圈成()堆,所以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倍。

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用()法计算,列式:□○□=□反思验证:4的3倍是(),正好是擦桌椅人数,解答正确。

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我踢进15个球。

新知检测董丽明宇贾贝(1)明宇踢进的是董丽的几倍?(2)贾贝踢进的是董丽的几倍?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知识准备肖龙有4本《米小圈》,有16本《淘气包马小跳》,《淘气包马小跳》的本数是《米小圈》的几倍?新知探究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军棋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可以画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求象棋的价钱就是求()个()是多少,用()法计算,列式是:□○□=□我踢进出12个球。

我踢进3个球。

小宇小光小龙小光和小龙分别折了多少个纸飞机?第1课时口算乘法我折的是你的4倍。

我折了3个纸飞机。

倍。

第2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4课时中间和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课时估算第6课时解决问题7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知识准备把下面的长方形涂上红色,正方形涂上绿色。

新知探究知识点1:认识四边形四边形有()个角,有()条直的边。

知识点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我发现:长方形有()条长和()条宽,长方形的对边()。

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个角,且都是()角。

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相同点都有四个角,且都是直角不同点长方形的每组对边相等,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每条边的长叫边长。

新知检测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准备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新知探究知识点1:认识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知识点2:长方形的周长方法一:把4条边长度相加。

□+□+□+□=□(厘米)方法二:2条长边和加上2条宽边和。

□×2+□×2=□方法三:1条长边和1条宽边为一组,分2组。

(□+□)×2=□知识点3: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一:把4条边长度相加。

□+□+□+□=□(厘米)方法二:因为4条边长度相等,可1条边乘4。

□×□=□(厘米)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新知检测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第3课时 拼出图形的周长知识准备新知探究知识点:拼出图形的周长方法一: 长( )分米、宽( )分米,周长( )分米。

方法二:长( )分米、宽( )分米,周长( )分米。

方法三:15分米 15分米 28毫米 17毫米边长()分米,周长()分米。

方法()拼出的图形的周长最短。

总结: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越接近(),周长越()。

新知检测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知识准备把每份分得(),叫平均分。

把20块饼干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块。

新知探究知识点1:认识几分之一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读作()。

知识点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同一块月饼,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 ),所以同一张纸,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 ),所以总结: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新知检测○第2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 )知识准备 ( )( ) ( )( ) ( )( )新知探究 知识点1:认识几分之几 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每份是它的,2份就是2个, 就是它的;3份就是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