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练习题

人教版必修一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练习题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

……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

”这种“冲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二战所带来的影响B.苏联向西欧扩展C.两极格局逐渐形成D.国家利益的冲突2.面对共产主义以朋友而不是以征服者的面孔在欠发达地区攫取权力的现状,杜鲁门在1949年1月20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技术援助欠发达地区的“第四点计划”,1950年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将第四点计划列入其中。

这反映出当时A.美苏加紧对世界的争夺B.美国着力解决世界贫困问题C.马歇尔计划的范围扩大D.美苏在第三世界的和平竞争3.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

”这反映出A.朝鲜战争实际上美苏两国的较量B.苏联不敢同美直接对抗C.中苏结盟对美国形成了战略牵制D.朝鲜为美苏冷战的焦点4.二战后初期,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的电报中说:在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

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

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希望的东西。

”乔治·凯南的意思是,美国应该A.继续与苏联合作B.采取措施遏制苏联C.与苏联分道扬镳D.分化社会主义阵营5.《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

……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反映了A.欧洲在政治上摆脱了美苏的控制B.欧洲的复兴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C.欧洲东山再起并走上了联合道路D.欧洲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6.2019年8月1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光复节74周年庆祝仪式并致辞。

【教育资料】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练习: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习精品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 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 B.C.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D.2.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3.有人说:“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主要因为美国通过该计划实施( ) A.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B.向东欧国家经济渗透C.向苏联经济渗透 D.帮助西欧复兴经济4.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对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B.都着眼于遏制共产主义反对苏联C.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都属于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5.战后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的基础是(A.美苏战时同盟B.C.马歇尔计划D.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 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7.下图中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战争频繁 B.是美苏“冷战”的产物C.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D.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8.人们称美苏“冷战”对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美苏“冷战”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①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④客观上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9.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美苏就苏联购买美国谷物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又达成美国从苏联进口石油协议。

据统计,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

这反映了()A.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B. 美苏冷战局势趋于缓和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衰落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10.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国与欧洲之间贸易“经常项目”(商品和劳务项目)的变化情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而 1948 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则成为了 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一变化源于美苏 ( ) A. 意识形态的分歧 B. 电影艺术的进步 C •国际环境的变化D.综合国力的消长2.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 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

材料认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 B. 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D.美国百姓对苏联敌视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 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 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A.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于霸主地位B.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 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D. 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4. 与下图所示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事件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5.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志是 ( )6. “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 路。

”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7. 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觉察欧洲普遍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益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 它才被迫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提供巨额资金。

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 A.履行“北约”成员的义务 B. C.对抗)B .北约组织的建立 D •铁幕演说的发表冷战正式开始的标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 )缓和两大阵营的紧张局势 扶持西欧国家和遏制苏联“华约”集团的冲击 D.8.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必修1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2) 性质: (3)影响: 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苏联的应对措施
经济: “经互会” (1949)
——对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封锁起重要作用
军事: 华约的建立
(1955)
性质
结果 ——两极对峙局面
杜鲁门
美国为首的 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 家采取了除武装进 敌对行动 苏联为首 攻以外一切手段的 敌对进攻 的社会主 敌对行动,以遏制 义国家 共产主义。
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P120学思之窗
1955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立
1949 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织 成 立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 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世界政治格局 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 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 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
概念: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美苏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开始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2.北约:1949年,美英法《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冷战”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保加利亚等,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4.华约: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但美苏没有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德国: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越南:二战后,越南共产党抗击法国殖民者。

1961年—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前言: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对付苏联。

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1. 共同性质: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基础达标1.确立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框架的是( )A. 雅尔塔体系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答案:A2.(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

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日本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二战结束前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故选C项。

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美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

答案:C3.(改编题)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由一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军事集团C.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D.使“冷战”局面相对缓和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都是军事政治集团,故选A项。

答案:A4.(2018·广州调研)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

“那场冲突”是指( ) A.古巴导弹危机 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 、“核战争危险”可知这是古巴导弹危机,故A项正确。

答案:A5.(2018·嘉兴基础测试)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各民族矛盾的激化B.受美苏“冷战”政策的影响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答案:B6.(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

”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A.建立雅尔塔体系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D.实施马歇尔计划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新人教版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1、《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

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

”这种“冲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C.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D.世界多极化的形成2、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3、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4、“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

”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5、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

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6、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

”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C.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7、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8、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拱援动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 25 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颂扬苏联的电影,而1948 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迫则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一变化源于美苏()A. 意识形态的分歧B.电影艺术的进步C.国际环境的变化D.综合国力的消长2.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付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照不一样的政治理念追求不一样的发展目标所致使的制度性裂变。

资料以为冷战形成的主要原由是()A.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别B.失掉战时联盟的基础C.美苏两国抢夺世界霸权D.美国百姓对苏联仇视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顶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当采纳美国的制度”“不论我们喜爱与否,将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足反应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结盟中居于霸主地位B.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跟实在力加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纳美国的制度D.美国想依如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4. 与以下图所示主题直接有关的背景事件是()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 北约组织的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D.铁幕演说的发布5.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开战即“热战”之外的全部敌对行动。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北约组织的成立6.“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摊平了道路。

”上述议论针对的是()A. 丘吉尔发布“铁幕”演说B.布雷顿丛林系统的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D.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的成立7.某西方学者说:“直到美国察觉欧洲广泛不满与苏联的影响日趋扩大的危险同时出现时,它才被迫拟订了‘马歇尔计划’,答应为大规模恢复‘自由世界’的工业供给巨额资本。

”该学者以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目的是()A. 执行“北约”成员的义务B.和缓两大阵营的紧张形势C.抗衡“华约”公司的冲击D.扶助西欧国家和截止苏联第 1页8.某一条有以下文字:“考到⋯⋯一个有正在从头国主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盟’ 一个新事集⋯⋯ 就加深争的危。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强化达标练习: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强化达标练习: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20世纪是美国世纪”,并声称要“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我们取得的胜利已经永远把领导的责任加在美国人的身上了”。

美国作出这种姿态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A.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B.西欧国家普遍衰落C.日本、德国成为战败国D.社会主义国家无法与美国抗衡2.观察下图,对此图信息的正确释读是()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对峙B.欧洲唯美国马首是瞻C.美苏分区占领了德国D.双方未发生武力威胁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抗,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都极力反对战争B.美苏处于相对均势C.战争会削弱两国力量D.第三世界力量增强4.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在他的手里。

”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彻底打破了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5.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提出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日本经济崛起后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说话”。

这些体现了()。

A.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B.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起来6.1947年3月,《世界知识》杂志载道,它“的确是使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了攻势的行动。

这影响是全世界意义的”。

该杂志评价的“它”最有可能是() A.柏林危机 B.杜鲁门主义C.北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7.1946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8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最新教育文档

一、单选题1.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

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对峙局面的形成”。

“又一事件”是指()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组织建立2.有学者曾说:“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和孤立地位,很难发挥作用;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缺乏战略空军和有效的天空防御能力;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

”该学者意在说明()A.战后形成的两极是不对称的两极 B.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C.社会主义阵营不足以抗衡美国 D.苏联政治上孤立无援3.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如果我们有意去保卫欧洲、防范社会主义,……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

”这一事件是()A.“北约”成立 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4.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A. 不结盟运动兴起B. 中国崛起C. 日本崛起D. 华约建立5.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

这表明()A.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B.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C. 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D. 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6.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A. 门户开放政策B. 罗斯福新政C. 欧洲一体化D. 马歇尔计划7.1950年,美方声称美军进入台湾是为了保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属于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临时措施。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堂练习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堂练习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选择题1.古巴导弹危机即将走进60个春秋。

当年赫鲁晓夫曾向肯尼迪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

”这表明古巴导弹危机A.发生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确立B.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C.由美国发起并以苏联妥协告终D.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答案】B【点拨】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

最后以苏联的退步告终。

2.“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

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

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

”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C.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C【点拨】柏林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本题C项说法错误。

3.“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危机。

”为避免危机,美国A.出台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D.发动朝鲜战争【答案】B4.肯尼迪总统曾在此演讲评价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它是的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它是A.三八线B.北纬17度线 C.柏林墙D.马其诺防线【答案】C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答案】C6.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说:“苏联政府将不会作出任何鲁莽决定,将克制自己不发火,……我们将尽一切力量防止战争爆发。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基础巩固1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总统的陪同下前往富尔顿进行“铁幕”演说,图中的美国总统应是( )A.罗斯福B.杜鲁门C.艾森豪威尔D.尼克松答案B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和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他所说的“外来压力”主要来自( )A.西欧B.苏联C.日本D.中国答案B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20世纪是美国世纪”,并声称要“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我们取得的胜利已经永远把领导的责任加在美国人的身上了”。

美国作出这种姿态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A.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B.西欧国家普遍衰落C.日本、德国成为战败国D.社会主义国家无法与美国抗衡答案A4观察下图,对此图信息的正确释读是( )Wetriedeverythingbutexplosive(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对峙B.欧洲唯美国马首是瞻C.美苏分区占领了德国D.双方未发生武力威胁答案A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

其共同背景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C.美苏“冷战”对峙D.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答案C6观察下面漫画,牙医(赫鲁晓夫)对病人(卡斯特罗)说:“我比你更觉得疼。

”据此判断,与该漫画相关的事件应是( )A.杜鲁门主义提出B.越南战争爆发C.北约组织建立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D7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A.“怎么会这样?”B.“糟糕的战争!”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模拟题精选: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以下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联合国的成立B.朝鲜半岛的分裂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世贸组织的建立8.肯尼迪在国内政策方面提出了众多计划,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保护和发展天然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等。

但这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大都遭到了来自国会的重重阻碍,但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支持。

据此可知美国()A.政府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B.分权制衡受到冲击C.缩减福利促进了科技发展D.国家垄断深入发展9.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

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

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

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

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0.美国在19世纪末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与欧洲“海洋霸权”战略形成鲜明对比。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又提出“海洋控制”战略和“陆海空一体战”理论,相继赢得了太平洋战争和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

材料表明近代以来()A.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美国的崛起B.海洋是美国与他国争夺的出发点C.欧洲在理论创新上落后于美国D.美国对外战略务实且具有前瞻性11.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

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

美国的行动表明()A.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B.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C.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D.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1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

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对峙局面的形成”。

“又一事件”是指()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组织建立
2.有学者曾说:“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和孤立地位,很难发挥作用;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缺乏战略空军和有效的天空防御能力;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

”该学者意在说明()
A.战后形成的两极是不对称的两极 B.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
C.社会主义阵营不足以抗衡美国 D.苏联政治上孤立无援
3.二战后,美国对某一突发事件作出声明:“如果我们有意去保卫欧洲、防范社会主义,……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

”这一事件是()
A.“北约”成立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4.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A. 不结盟运动兴起
B. 中国崛起
C. 日本崛起
D. 华约建立
5.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

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

这表明()
A.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 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 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6.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下列各项中,与此史实有关的是()
A. 门户开放政策
B. 罗斯福新政
C. 欧洲一体化
D. 马歇尔计划
7.1950年,美方声称美军进入台湾是为了保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属于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临时措施。

对此,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予以驳斥:“能不能设想因为墨西哥内战,
英国就有权利占领美国的佛罗里达呢?这是毫无道理的,不能设想的。

”据此推断,该“突发事件”是()
A. 国共内战扩大
B. 朝鲜战争爆发
C. 越南战争升级
D. 中苏结成同盟
8.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推动了东西欧的分裂与对峙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9.“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

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10.肯尼迪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周里,充满着焦虑与犹疑:“我根本没有细想过第一步会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第四步和第五步将是升级双方的冲突,而第六步永远不会到来,因为那时将不会有人存在。

”据此推断,古巴导弹危机()
A.促使美苏在核心利益上避免直接对抗
B.迫使美国放弃了对古巴的孤立与封锁
C.缓和了美苏间的大规模军备竞赛
D.强化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11.“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

”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援助”体现在()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缔结《北大西洋公约》
C. 筹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D. 倡导建立联合国
12.“……一道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an iron curtain has descended across the European continent。

”这一演说的政策的本质是()
A.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B.武装解放社会主义东欧地区
C.组织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打击不结盟国家
13.2011国际经济盘点:欧债危机步步惊心世界经济或掉头向下。

二战后,欧洲经济也出现严重衰退,欧洲经济复兴幸亏()
A、二战中,美国帮助西欧打败法西斯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一遏制苏联
C、美国建立北约为欧洲经济复兴提供了保障
D、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经济
14.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

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

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A. 表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B. 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C. 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D. 说明美国论落为世界流国家
15.“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一次公开演讲称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容,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3月5日,丘吉尔发表针对性的铁幕演说。

半岛实际成为冷战实验地。

”以下符合材料的信息有()
A. “战争”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B. “半岛”是指德国
C. “铁幕演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D. 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可同时存在
16.新华社平壤2010年5月25日报道: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25日在平壤发表讲话,宣布对韩国的八项措施,称将从现在开始全面冻结朝韩关系,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停止朝韩合作。

造成朝韩关系紧张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 韩国对朝鲜实行“冷战”政策
B. 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C. 韩国和朝鲜发展差距巨大
D. 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推行金元外交
18.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B.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 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D.战后苏联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19.有外国学者评价说:“既实现美国人道主义动机,又满足自己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这段话指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二、非选择题
20.(加试题)“热战”和“冷战”,是组成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定工业动员的计划。

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

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

……“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

……但是,“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

1998年年末,克林顿曾说:“啊,我想念冷战。

”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根据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等资料整理(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20世纪50、60年代的史实,说明美苏是如何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却“充满了火药味”的。

为什么作者会认为“冷战”也并非一无是处”?
答案
1.B2.A3.D4.D5.C6.D7.B8.C9.B10.A11.A12.A13.D14.C15.C16.D17.C 18.D19.D
20.(1)影响:强化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或“加强了社会生产计划性”也可);欧洲在世界工业生产和财政金融上的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衰弱;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2)史实:欧洲,柏林危机;亚洲,朝鮮战争、越南战争。

积极影响:美苏均势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推动世界整体发展(如分开答“美国发展、欧洲复兴、中国崛起、日本振兴”也可);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崛起;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