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教研路 砥砺前行谱华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江西省上饶市第五小学是一所城区热点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持“为学生幸福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教研作风,按照“规范教研管理、奠定教研基础、彰显教研特色、推进教研成效、拓展教研形式”的教研思路,形成了独特的“主题式”校本教研特色。“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是该校在校本教研要求下一种新的尝试,改变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

上饶市五小是一所城区热点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持“为学生幸福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教研作风,按照“规范教研管理、奠定教研基础、彰显教研特色、推进教研成效、拓展教研形式”的教研思路,形成了独特的“主题式”校本教研特色。

“主题式”校本教研,简单来说,就是选择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合众人之力,运用多种教研形式解决问题。

一、三线律动规范教研管理

作为一所学校,首先要组建一个团结、务实、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中层领导,他们是联系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纽带,也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我校自2008年起从创新机构改革设置入手,提出“线性管理”思路。将原机构拆分重组,分出“校务部”“课程部”“师生部”三条管理线,分别由副校长包干分管。

“课程部”将传统的教导处与教科处合并,依据各中层领导专业所长,结合管理岗位的特点,采用“专业线与事务线管理”相结合的方法,每人各领一条线,即“学科线”,赋予学科线领导管理上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形成“专人、专线、专业”的线性管理模式和“全程、专管、服务”的线性管理体制,使每一位管理者都具备了独当一面的专业管理能力,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以充分提升和展示。

学校各学科线的领导是各级、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他们既是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专业对口,在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学训互动奠定教研基础

教师素质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为此我校通过推行“两个制度”、实施“三大工程”,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为教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两个制度乐学

①“五个一”制度。即教师每学期读一部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订阅一份学科教学核心期刊,记一本听课、议课笔记,上一节研究课,撰写一篇教育随笔。促使教师将学、教、研结合起来,确立学、教、研相长的工作学习观。②“阅读日”制度。我校每周三的下午是全校的“阅读日”,这是我们课程设置改革之一。当天下午,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老师阅读专业书籍。说实话,这样的改革,我们也曾忐忑,但老师的反馈,让我们坚定了自己的步伐。

(二)三大工程专训

学习是基础,培训是重点。我校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来促进教师专业培训:

①“基础工程”:学校将教师基本功按内容分四个层面来训练落实:第一层面为职业基本功训练,全体教师打好以三字(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两话(画)(普通话、简笔画)、一操作(白板、ipad操作)为核心的职业基本功基础;第二层面为专业基本功训练,科任教师提高一标(把握课标)、一案(编写教案)、一课(上课辅导、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能力;第三层面为特色基本功训练,在前面两个层面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大部分教师形成个人特色和专长;第四层面为科研基本功训练,大部分教师能独立承担教育科研课题,撰写科研实

验方案、总结、实验报告、实验论文,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一专多能,成为学术型、科研型的教师。

②“青蓝工程”: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选择观念新、教法新、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导师,通过师徒协同教学,帮助青年教师从“入格”到“合格”再到“出格”,迅速成才。

③“名师工程”:我们学校的名师工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我校骨干教授饶淑珍、郑咏梅与全国名师黄爱华、管建刚结对子,加入名师的研究团队,和全国的名师一同上课、研讨,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带回到我们老师身边。二是我们依托教育集团校的平台,以中心校牵头,携各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打造“名师工作室”,保障每学期开展网络主题研修一次,并及时更新教师原创优秀教学资源,取长补短,齐头并进。

“两个制度”和“三大工程”的推行,引导教师沉下心来深入学习,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师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点面齐动彰显教研特色

(一)学科线――依托“主题”教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上好每一堂课”是我们对每位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人上好一堂课”是我校主题校本教研方式之一,这种教研方式在我校已有五年之久。提出“每人上好一堂课”,是希望每位老师通过一堂精品课的反复打磨,以点带面地提高自己的课堂实效。而这种校本教研方式的最终目标是“上好每一堂课”。

几年来,我们的这种校本教研方式也日趋成熟。逐步形成“备课组议课、磨课――上课――评课――基本功比赛――才艺展示――教师反思――教研组总评”的教学研讨流程,充分展现出学科线的凝聚力。

(二)教研组――创新“微格”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微课录制、微型讲座……“微”时代的到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打造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更精准,过程更精简的“微格”研修是我校教研组一种独特的研修方式。这种微格研修可以说是我校教研组活动的一大亮点,他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教材研读、模拟课堂、优化调整。

教材研读是微格研修的基础。这种研读不同以往,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上,更多的是要体现一个“研”字,即教师要对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编排、新旧教材的对比、教学的重难点等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的主线。模拟课堂是在教材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练,即让到场的每位老师暂时变成学生,在模拟课堂中针对重难点问题或教学流程与执教老师进行15分钟左右的片段教学。教师通过模拟课堂,感受和体会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加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也是一种成长的形式,一种换位的思考历程。

优化调整在模拟课堂之后,由学生、“名师观课团”或其他旁听老师针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足、课堂主线问题的把握等进行交流、探讨,提出优化意见,如有需要,上课老师稍作调整进行第二轮模拟教学。

(三)备课组――推行年段备课,加强教师的有效交流

备课组活动是最基层的教研活动,重在引导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除了基本的“五定”,我们对备课组活动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原来的年级备课组改变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备课组。这样设置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教师树立年段意识,明确年段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二是在备课组活动中注重预设与实践的碰撞。

四、自我触动推进教研成效

教师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教师本身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功愿望,教师的自主发展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了规划管理的概念。学校课程部以教师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