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7338d84254b35effd3420.png)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XX有限公司
APJ-(国)-0258-2006
2009年4月28日
XX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2009年4月28日
前言
XX市快速轨道交通轻轨三期工程是XX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4号线的南段,它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东南部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促进东北部工业区域和南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带的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开发建设,最终成为联系城市南北及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纽带,这对扩大XX市的对外开放、改善XX市的投资环境,支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核心区域的交通压力,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够使目前XX市近期轨道交通线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委托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XX有限公司
2009年4月
第1章编制说明1
1.1编制依据1
1.1.1国家法律及法规1
1.1.2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
1.1.3国家标准及规范2
1.1.4行业标准及规范3
1.1.5其他4
1.2评价目的5
1.3评价范围5
1.4评价原则5
第6章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1
6.1供电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1
6.2车辆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5
6.3线路及轨道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08
6.4通风、排烟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0
6.5给、排水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3
6.6通信、信号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14
6.7防灾报警与环境监控系统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123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51240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0.png)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著。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 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 类型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 功能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 时间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 分布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
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
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9d4a1ea6c8d376eeaeaa31de.png)
境境
境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意见
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3.14 建设 constru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 试、验收以及试运行。 3.15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评价程序
2
HJ453-2008 3.10 车组 set of car
由单节车编成固定的基本行车单元,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辆组合体。 3.11 列车 train
在线路上运行的,由一个或多个车组组成的集合体。 3.12 车辆段 wikipedia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 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3.13 停车场 depo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 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000~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30ef402ba1aa8114431d9ef.png)
地铁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点:线路短、敏感点集中、环境要求高。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环保部审查。
特征的环境污染:噪声、振动。
一、项目相符性分析:(1)该项目为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中的一条线路。
(2)必须已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3)分析环评阶段的工程方案与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阶段的建设方案的工程方案一致性及变更情况。
(4)给出相关变更内容的环境影响比选分析结果。
(5)分析线路走向、站场设置选线选址的优化内容,早期介入。
(6)明确工程方案对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
二、主要工程内容内容全面,列表说明,附图给出平纵剖面图。
(1)线路起、终点、经过的街道、地面线、地下线、高架线长度等、车站数量(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通风系统(风亭、冷却塔数量)。
(2)工程施工方法:车站、区间(3)明确渣土及土石方去向(4)明确工程高架线路、地面线路、地下线路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等参数。
各车站对应的中心里程、结构类型、车站埋深等工程参数。
按里程桩号明确各区段的施工方法。
周边有环境敏感点的路段,注意优化施工方式。
(5)风亭、冷却塔与周围敏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地铁设计规范》。
(6)明确:车辆段、综合基地、停车场及主变电站的所在位置及用地现状;规划用地性质;便于分析与城市规划或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
三、主要污染源分析及环境影响识别1.主要污染源分析噪声源:排风亭、新风亭、活塞/机械风亭、冷却塔、高架线路列车运行、地面线路列车运行、主变电站。
振动源:地下区段、地面区段、高架区段。
类别边界条件:钢轨类型、扣件类型、路基高等。
(1)施工期:交通疏散、废水固体废物、变电所噪声(2)运营期车间运营→冷却塔噪声、风亭噪声、风亭排风列车运行→噪声、电磁干扰、振动车辆检修、整备→噪声、振动、废水、电磁、废弃、固废(3)生态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居民出行,拆迁安置、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景观、文化古迹、社会经济)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城市绿地、古树名木等。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https://img.taocdn.com/s3/m/59cbd8c976eeaeaad1f33055.png)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建设单位 : 深 圳 市 地 铁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环评单位 : 中 铁 二 院 工 程 集 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2018 年 1 月 深圳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工程线路平面示意图
5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1.3.4 技术导则及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19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453-2008);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 8、《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04-2008); 1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11、《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和噪声控制简明手册》; 12、《 环 境 噪 声 与 振 动 控 制 工 程 技 术 导 则 》( HJ2034-2013)。
1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 13 号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出租小汽 17842 辆,增长 7.5%。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 22.42 亿人次,减少 8.9%, 轨道交通线路长度 285 公里,增加 108 公里,轨道交通客运总量 12.97 亿人次,增 长 15.6%。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fbc21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6.png)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确保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地铁轻轨项目所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文化古迹以及居民健康等。
下面将逐个进行探讨。
首先,生态环境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地铁轻轨线路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例如,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振动和粉尘,这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和车辆排放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地铁轻轨站点周边,还要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管理工作,确保站点周边环境卫生。
其次,社会经济方面也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地铁轻轨的建成运营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也会对周边土地利用和房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轻轨线路的布局和站点位置,以尽量平衡各方的利益,确保项目对周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
第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是地铁轻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地铁轻轨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占用和利用要进行科学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轻轨项目还需要大量能源,如电力供应和车辆运营中所需的燃料,对能源的使用和消耗要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少对能源的浪费和污染。
第四,文化古迹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考虑在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
轻轨线路的修建可能会对周边的文化古迹造成破坏,因此,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措施对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恢复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4ff70d7f1922791788e82c.png)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点摘要随着经济中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全国多地开始兴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但是由于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趋向于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环境及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
本文通过结合工作经验,考虑行业特点,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要点和各阶段注意事项。
关键词社会稳定风险;城市轨道交通;评估要点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趋向于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环境及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其产生的外部及社会影响更受到关注。
正是如此,重大工程项目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呈现,甚至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
因此,为了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重大工程项目时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纳入项目决策体系当中。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领域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规范该项工作,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制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优化交通结构、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由于规模大、涉及面广,隐含风险因素较多,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结合这几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的经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要点。
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有着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的特点。
1.1 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交通,对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所需车辆等设备系统造价大。
一般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每公里造价约6~10亿元,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其造价更为巨大。
根据目前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经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自审批同意建设后,历经前期工作、土建工程、盾构施工阶段、接轨直至试运行阶段,总建设周期需要约4~6年时间,建设周期长。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6dc4d21dd36a32d73758161.png)
摘要分析了通过现场测试的上海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轨道结构与桥梁及声屏障的减振降噪效果。
从车辆、桥梁结构、轨道结构与管理、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综合技术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振动,噪声控制轨道交通由于轮轨接触、车辆设备(受电弓、电机、空调等) 等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轨道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解决好交通的同时也要确保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通过对上海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振动和噪声进行测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车辆、桥梁、轨道结构、声屏障及轨道管理等方面的减振降噪措施。
1 轨道交通的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1. 1 振动的产生与传播机理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列车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过轨枕、道床,传递至隧道或桥梁基础,再传递给地面,从而对周围区域产生振动,并进一步传播到周围建筑物。
这种振动干扰不仅对地铁沿线民宅、学校、医院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可能对沿线基础较差的建筑物造成损害。
振动波在土介质中的传递过程,其作用机理及传播特性与地震基本相同。
这些振动波遇到自由界面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弹性表面波,随着离振源距离的不同,它们之间的能量也在改变,同时传播速度、衰减率也为距离的函数。
根据振动传播理论,振动从地面进入建筑物,不同结构建筑物其振动衰减也不同。
1. 2 振动测试结果表1 上海地铁1 号线的振动测试结果。
1. 3 测试结果分析结合振动的产生和传播机理来分析上述振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 上海软粘土埋深10 m 左右地下线路中心处最大振级在75~80 dB表1 北京地铁沿线地面建筑物的振动测试资料[ 1 ](2) 矩形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94. 96 dB) 远小于盾构隧道结构DT Ⅲ 扣件道床振动加速度水平(105. 11 dB)(3) 扣件类型对地面建筑物振动影响明显,减振型钢轨扣件的减振效果比较明显。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131bc1ec5da50e2524d7f62.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二○○七年元月目录1 项目来源 (3)2 立项背景 (3)3 编制依据 (4)4 适用范围 (5)5 编制原则 (5)6 编制内容 (6)7 工作基础 (6)8 关于重点章节的说明 (6)8.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8.2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编制说明1 项目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列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度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统一编号159),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2〕62“关于下达2002年度国家环境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组建编制组并开展工作。
本标准主编单位由北京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所担任。
本标准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特点,结合污染特性和环境特征,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作出全面的规定,力求原则系统性、内容完整性、程序规范性、方法科学性,为从事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2 立项背景2.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自1998年以来,伴随着轨道交通车辆及机电设备国产化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日渐升温。
进入2000年,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已经开始。
到目前为止,国内正式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为317km。
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有30多个城市计划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其中有8个城市,12条线路,总长度达310km的线路正在建设中。
初步预测到2010年,我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000 km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2e1f26c312b3169a451a46e.png)
(2 )车辆系统 •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列车失控、轨道损 伤或断裂、列车脱轨、列车相撞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地铁 车梦的安全标志不醒目,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 不利于应急救援以及人员疏散;地铁列车内空调供暖等易引起火灾, 且列车关通道材料选择不当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烟气,加 重事故后果;
(10)环境污染 : 主要包括车站内、列车上的噪音过大影响周边居民 的生活,轨道交通中的设备在受热等情况下释放出有毒气体,由于隧 道、车站内设备的电磁辐射给周边居民和植被带来伤害。
如果再详细地分析,根据地铁运营组织过程、运营特性和地铁运营客 运服务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多发事故案例实际情况,地 铁运营风险可分细为:设备设施类风险、行车类风险、客运类风险、自 然灾害类风险和其他人为性风险等五大类。
2014年6月13日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北站630KVA箱变检修发生触电事故
(6) 有毒气体和物质 : 主要包括列车内、隧道内、车站 上和停车场区内出现有毒气体或物质。
2014年4月11日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花卉园站外发生汽油泄漏事件
(7)恐慌 : 主要包括由于紧急情况到来时列车上乘客的恐 慌及其地面乘客疏散时的踩踏。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 风险评估
熊乾岗
2014.04.27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修建城市轨道交 通,它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城市都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很 大便利。但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火灾、水灾、触电、触轨和人为越轨等诸多危害,一 直以来都是轨道交通承保风险较大的问题。为此,必须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统 筹考虑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各个环节的问题,协助被保险人提高风险管控意识,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其中采用 RAMS规范进行项目管理就是保证系统安全 和可靠运营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目前国内已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 理与风险控制,以下就是我司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方案。
试论地铁轻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试论地铁轻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40127986bec0975f465e254.png)
2预 测参 数 的适 用性
[ 2 】 洪俊青, 刘伟庆.地铁对周边建筑物振动影响分析【 J 】 _ 振 动与冲
击. 2 0 0 6 ( 0 4 1 2 . 1噪声 和振 动预测 参数 『 3 ] 李志毅 , 高广运 , 邱 畅, 杨先 健.多排桩 屏障远 场被 动隔振分 析 为 了充分保证预测结 果的精准度 , 我们 需要对既有 的源强 和 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5 ( 2 1 ) 新建的源强边界环境 的差异性进行充分地分析 , 然后根据它们之 [ 4 】 高广运,李志毅, 邱 畅.填充沟屏障远场被动隔振三维分析l J J . 间的差异程度对 既有 源强 的类 比数据实施合理 的声学修正 , 从 而 岩土力学. 2 0 0 5 ( 0 8 ) 最大限度地保证类 比源强数据的精准度。噪声和振动预测参 数主
声环 境和振动环境影 响评价专题 的主要 内容之一 , 其预测的关键
噪声与振 动监测 区域 和前期 预测 区域 正常和评价 范畴一一 点分别是对轨 道交 通噪声 和振源强度 的确定 。 其 主要 的源强考虑 对应 , 评价的等级与评价 范围密切相关 , 起 决定性作用 。环境的监 因素包括 : 车辆行 驶时产生 的噪声 、 风 亭和冷却 装置产生 的噪声 测 和预测 的涉及面取决于评价等级的高低。现场监测点的选择 与 等给环境造成污染 的噪声 源 , 除此之外 还包 括列车在运行时所产 相关布置不但 要注重 已有噪声 发出点与振 动发 出点 对敏感 目标
0引 言
在城市地铁为城市交通 和经济 发展促进 的同时 , 轨道交通度
由于不同的线路形式会带来不 同的噪声源 , 因此我们在对声 对城 市环境造成 的负 面影 响也 不容忽视 , 特别 是轨道交通在进行 环境 影响进行评价时 , 针 对不同段的车辆噪声 以及地下线设备 产 施 工建设 的过程 中以及在后期 的运营 过程 中所 形成 的噪声和振 生 的噪声要对其 预测 内容 和 目的进 行区分对待 , 对 车辆 、 地下设 动污染等 , 严 重影响 了人们正常 的生活 , 引起 了人们普遍 的关注 。 备、 运 营等具体 的情 况进行充 分地分析 , 对 于车辆噪声 和设备 噪 噪声污染 主要是在进 行地 面或者高架 轨道线路 的施工过 程 中和 声有 关的预测参数的适用性进行科学地判定 , 并且还要针对正线 运 营过程 中产生 的; 而振动污染主要是 在对地 下线路 的施工 以及 线路 的运营列 车噪声 和出入段 的列 车噪声根据 其不 同的运行轨 其运 营过程 中而产 生的。 在对声环境 和振动环境影 响实施评价 的 道状 态 、 运 行时速 、 时 间等选择合适 的云测参数 对其进行 噪声影 过程 中 , 针对这两类 环境影 响展开 的专题评价 研讨时 , 尤 其需要 响预测 , 并对不 同条件状 态下 的噪声影响进行分别说 明。我们利
永城轻轨立项进展情况汇报
![永城轻轨立项进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d9378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e.png)
永城轻轨立项进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我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安排,永城轻轨项目已经进入立
项阶段,现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进展情况。
我们已经完成了项目
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对轻轨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可行性、经
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永城市区的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调研,我们对轻轨项目的可行性
进行了科学评估,并形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次,关于项目规划设计的进展情况。
我们已经启动了轻轨项
目的规划设计工作,与相关专业机构进行了合作,对轻轨线路、站
点布局、车辆选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设计,并进行了多轮论证和优化。
同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轻轨项目
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再次,关于项目投资融资的进展情况。
我们已经与多家金融机
构进行了沟通和洽谈,就轻轨项目的投资融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以确保项目资
金的充足和可持续性。
最后,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情况。
我们已经启动了轻
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轻轨建设和运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
响进行了全面评估,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
护要求。
总体而言,永城轻轨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然面临着
诸多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永城市的城市交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谨此汇报,请领导审阅。
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db3e5230722192e4536f6ac.png)
四、建设的公路、铁路(含轻轨)通过现有城镇、乡村生活区、学校、 医院、疗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根据区域声环境质量要求和环境噪 声污染状况,可以采取设置声屏障、拆迁或者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等不 同的措施控制环境噪声污染。
五、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原《关于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
噪声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函[1999]46号)废止。
摘要:在分析轻轨交通特点基础上,对长春轻轨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轻轨列车单独运行产生的噪声低于70dB,不超标;轻轨与铁路并行段,铁路交通噪声大于轻轨交通噪声,铁路噪声超标,应在并行段设置声屏障以保证交通噪声不超标;轻轨车内噪声比传统的有轨电车低14dB,有利于乘客身心健康,是较理想的城市交通工具。
二、在已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区域,其评价范围内应按《城市 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执行,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城 市区域,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认其功能区和应执行的标准。
三、公路、铁路(含轻轨)通过的乡村生活区域,其区域声环境功 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 /T 15190-94),确定用地边界外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 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医院(疗养院、敬老院)等特殊敏感建筑, 其室外昼间按60分贝、夜间按50分贝执行。
(2)监测方案:轻轨未通过时的噪声监测,轻轨单独通过时的噪声监测,轻轨和铁路列车同时通过时的噪声监测,轻轨车内噪声监测和有轨电车内噪声监测。
(3) 监测仪器:TESReliableinQualitymadeinTianWan
(4) 监测结果:轻轨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轨道交通系统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
![轨道交通系统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97ee029e314332386893de.png)
轨道交通系统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系统对四周环境及接近建筑物的振动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随着我国城市轻轨交通系统的兴建,使环境振动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提出了削减建筑物振动的措施。
一、引言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振动对四周环境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留意,并且把振动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1】。
而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振动问题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留意。
振动试验表明,振动对于居住在铁路线四周的居民的影响特别大,并且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当振动加速度达65dB时,对睡觉有稍微影响;振动加速度达到69dB时,全部轻睡的人将被惊醒;振动加速度达到74dB 时,除酣睡的人,一般状况下,其他人将惊醒【2】。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通过对我国几个典型城市的铁路环境振动的现场实测,考察了铁路沿线居民区受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污染现状,测试结果表明,离轨道中心线30m之内区域的振级大部分接近80dB。
这样高的振级将极大地影响铁路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
因此,着手研究振动污染规律、振动产生的原因、振动传播途径及掌握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交通系统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极为快速。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下铁道和城市高架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牢靠、对环境污染少、不占用一般道路等优点,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削减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国内已经拥有和正在建设的地下铁道系统的城市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城市还在筹建轻轨交通系统。
近年来在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对于振动可能影响环境和周边建筑物内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问题也进行了预估。
如拟议中的西直门至颐和园轻轨快速交通系统可能对四周文化和科研机构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地铁南北中轴线可能对故宫等古建筑的振动影响。
为此,Y市地铁总公司、Y 市城建设计院、Y市环境保护局、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已经开头结合X市、X市等一些大城市修建地铁、轻轨交通系统时车辆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工程实际进行研究,发表了有关地铁、轻轨车辆作用下隧道及高架桥梁的振动、振动波的传播及其对四周环境和建筑物影响的初步研究成果。
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b3f71cb7375a417866f8ff5.png)
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担着该环境物质、能量、信息的转运传输功能,维系着城市生产与消费的平稳运行。
然而,城市交通的发展在促进并改善城市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同时,也给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城市机动车和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占用并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比如土地和能源。
同时,也对城市区域的大气环境、声环境、城市气候及温室气体产生明显的影响。
为避免城市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绿色交通网已成为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研究分析证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明显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大大缓解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效率、低消耗、低污染以及舒适、安全、快捷的特性逐渐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公交骨干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21 世纪生态化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生态环境; 影响1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涌向大城市并向周边辐射,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城市交通需求的高速增长。
当前,中国许多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以高于10 % 的速度增加[ 1 ] ,交通拥堵和机动车尾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因此,科学深入地研究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优选架构科学、合理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引导提高人们出行的绿色交通消费观念,是根治大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现代“城市病”的最佳方案。
本文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2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地球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1 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命群落由于其物种的物候、时空分布及适应习性的不同,在地球生物圈某一地域形成了各具特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与风险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与风险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008d0e1bf524ccbff0218457.png)
(8)意外 : 主要包括掉进列车与站台之间的间隙、从列车上跌落轨 道、在列车内跌倒、列车脱卡、被屏闭门或车门夹住 / 撞击、被卡 在屏闭门与列车之间、头顶物体掉落的砸伤、人员受困电梯和其人 员受困列车及意外停电。 (9)自然灾害 : 主要包括地震造成的脱轨、冲撞或系统毁坏,线路 附近工业事故造成的脱轨、冲撞或系统毁坏,侵蚀造成基础设施的 倒塌沉降构成的威胁,车站、轨道及其隧道浸水和雷电的袭击。
(10)环境污染 : 主要包括车站内、列车上的噪音过大影响周边居民 的生活,轨道交通中的设备在受热等情况下释放出有毒气体,由于隧 道、车站内设备的电磁辐射给周边居民和植被带来伤害。
如果再详细地分析,根据地铁运营组织过程、运营特性和地铁运营客 运服务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多发事故案例实际情况,地 铁运营风险可分细为:设备设施类风险、行车类风险、客运类风险、自 然灾害类风险和其他人为性风险等五大类。
城市轨道的交通危害分类和风险评估
第二章 风险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的真谛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乘客在候车——乘 车——出站整个过程中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并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 的地,因此我们应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出发进行风险分析。
城市轨道的交通危害分类和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人的因素 • 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 误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误 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 (1 )乘客因素 • 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 品、乱动设备设施、自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 偷盗等)、无应急技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 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 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品、乱动设备设施、自 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偷盗等)、无应急技 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 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 • (2 )工作人员因素 • 现阶段地铁全国热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 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现阶段地铁全国热 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 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 三品”的识别能力和自身处置各类突发 事件的能力,势必导致事态的扩大。
轨道交通外部环境分析
![轨道交通外部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9e4863caaedd3383c4d31f.png)
目录一.国内轨道交通概况 (2)1.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2)2.铁路交通概况 (4)二.国际轨道交通概况 (10)1.城市轨道概况 (10)2.铁路交通概况 (11)三.轨道交通市场现状 (13)四.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方向 (14)1.轨道交通提速 (14)2.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 (14)3.发展空间较大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五.主要设备 (15)六.轨道交通政策 (16)1.行业监管体制 (1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7)3.行业主要政策 (17)一. 国内轨道交通概况1.城市轨道交通概况(1)城市轨道交通种类针对国内外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的特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界定范围,将那些技术成熟、已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正式运营的轨道交通区分为7种类型,并定义如下。
➢城市市郊快速铁道城市市郊快速铁道是由电气或内燃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地面专用线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地下铁道地下铁道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资料分析,为了降低工程费用,地铁系统中地面和高架线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世界范围内,地下铁道地下部分约占70% ,地面和高架部分约占30% ,甚至有的城市地铁系统全部采用高架形式,只有部分城市地下铁道系统是完全在地下的。
地下铁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专有名词。
➢轻轨交通轻轨交通是在有轨电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交通的运量在公共汽车和地铁之间,它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地下、地面及高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可以降低建设费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轻轨交通还可以根据客流的需要采用不同车型,如单车和铰接车组成不同的编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1c8e49ac69dc5022aaea0095.png)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有轨电车、单轨交通、中低速磁浮等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项目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环境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和规划环评要求。
第三条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未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中法律法规禁止占用的区域,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保护要求相协调。
第四条对于高架、地面区段、车辆基地等出入线段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局部优化线位、功能置换和选用低噪声车辆、减振轨道、声屏障、干涉器、阻尼降噪器等措施;仍不能满足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的,采取了隔声窗等辅助措施。
车站风亭的设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对于车站风亭周边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和优化风亭与冷却塔的位置、布局、结构形式、消声降噪及风井出口方向等措施;对于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周围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预测超标的,提出了优化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设置声屏障、进行功能置换等措施。
项目经过规划的居住、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机关办公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提出了规划调整及控制、预留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实施的技术条件等噪声防治建议。
对于邻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环境保护目标的路段,提出了在施工期设置围挡、优化施工布置及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现状达标的,项目实施后仍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不满足功能区要求的,项目实施后声环境质量达标或不恶化。
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变电站等区域厂界环境噪声符合相应标准。
施工期场界噪声符合相应标准。
第五条对于住宅等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振动超标的,提出了优化线位、功能置换、轨道减振、选用无缝钢轨等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正式稿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正式稿](https://img.taocdn.com/s3/m/51b2f0fa51e79b8969022622.png)
1
HJ 453—2008
3.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
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主要设在地 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 000~70 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电 磁 环 境
水 环 境
大 气 环 境
生 态 环 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 环 境
振 动 环 境
电 磁 环 境
水 环 境
大 气 环 境
固 体 废 物
生 态 环 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 环 境
振 动 环 境
电 磁 环 境
水 环 境
大 气 环 境
固 体 废 物
生 态 环 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通过单轨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3.6 自动导轨系统 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
自动导轨交通是一种采用橡胶车轮,依靠导向轨引导方向,在两条平行的平板轨道上自动控制运行 的新型快速交通系统。 3.7 直线电机系统 linear metro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轻轨等轮轨导向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轨、有轨电车、 自动导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关于关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实例的回顾,在对环境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包括环境保护目标的选择、源强类比的准确性、噪声与振动预侧方法及采取控制措施的原则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着。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
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类型
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功能
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时间
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区域
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分布
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
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
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
评价范围内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分布在地下线路或高架线路,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
换句话说,高架线、地面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噪声和振动的影响,以列车噪声影响为主;地下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振动的影响,地下车站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受风亭、冷却塔的噪声影响。
因此,对于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其线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在评价中可同时作为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而对于地下线路,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分别为不同的保护目标。
6)特点
被列入评价范畴的环境保护目标应按环境要素给出以下信息:保护目标的名称、线路形式、站间区段、里程位置、与声(振)源的平面及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埋深、高差)、建筑物类型、功能、楼层、数量、建设年代、受影响的人数、所属环境功能区域、执行标准以及污染源类型(噪声源、振动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