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与父母走散时 全国通用
和家人走散时安全教案
和家人走散时安全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和家人走散时安全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家人走散后的危险。
2. 教会学生在和家人走散时应采取的正确方法和措施。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和家人走散后的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大家可能都遇到过或者担心遇到的情况,那就是和家人走散了,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那如果真的和家人走散了,会很危险哦,大家知道为什么吗?生:可能会遇到坏人。
生: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师:对呀,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生:在原地等家人。
师:嗯,这是个好办法,还有吗?生:找警察叔叔帮忙。
师:非常棒!那我们要怎么找警察叔叔呢?生:去警察局。
生:在街上看到就可以找。
师:对,还可以打 110 报警电话哦。
那我们可以随便跟陌生人走吗?生:不可以,可能是坏人。
师:太对啦!那我们来总结一下,和家人走散后我们要怎么做呀?生:在原地等。
生:找警察叔叔。
生: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师: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非常棒!那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看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展示相关图片)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较好地掌握了和家人走散后的应对方法,但在实际情境中可能还会出现紧张慌乱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训练,同时也要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与家人走散了怎么办(法制教育) 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安全教育活动设计活动名称与家人走散了怎么办(法制教育)
活动目标1.体验正确处理与家人走散后获得的成功感。
2.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和大人走散后的自救方法。
3.能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与家人走散后的问题。
活动准备1.经验:知道特殊急救电话号码:110和父母的手机号2.物质:课件1.《和家人走散时》、2.《走失了怎么办》
活动过程一、“谁哭了”引出课题
1.声效:呜……呜……(小兔子的哭声)
2.师:“呀,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1《和家人走散时》,请幼儿欣赏动画片“和家人走散的小兔”。
1.师提问:“谁在哭呀?小兔为什么哭呢?小兔和家人走散了,光哭有用吗?"
2.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自救和求助。
三、观件看课2《走失了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家人走散后的自救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和家人走散了,那该想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
2.组织幼儿就以下三个情景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教师根据图示提问,幼儿按自己想法回答,教师小结。
图一:师:“在马路上,和家人走散了,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站在原地不要动,等家人来接你,如果走开了,家人就找不到你了。
图二:师:如果等了一会家人还没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向路人救助,要求他们拨打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并自己与爸爸
妈妈通话。
与父母走散时(说课稿)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与父母走散时(说课稿)一、教学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取经验、提高技能、增强素质和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是学习的最好途径。
特别是在家长工作忙碌、班级人数众多、安全意识薄弱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
中国教育改革要求让学生更加劳动实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从简单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我保护及其意义。
2.掌握安全撤离、求救的知识和技能。
3.学会正确应对走散情况、保持冷静并迅速反应。
4.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实际应对能力。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自我保护及其意义。
•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有哪些•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安全撤离、求救的知识和技能。
•安全撤离•怎样求助•如何使用紧急呼救器3.正确应对走散情况、保持冷静并迅速反应。
•如何避免走散•如果孩子走散了,家长应该怎样做•孩子走散了,孩子应该怎样做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活动开展的视频介绍,让学生感受到走失的惊恐和无助。
引导他们思考遇到类似情况时,自己应该如何自救,如何寻求帮助。
2)提问:•如果你在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走散了,你会怎么做?•假设你的手机没电了,你碰到危险或遇到危急情况,你应该怎么办?2. 讲解1)教授自我保护基本知识,包括安全撤离等,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多个方面,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熟悉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技巧。
2)教授如何使用紧急呼救器。
通过给学生展示视频,学生可以掌握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并在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使用。
3)讲授如何应对走散情况,通过实例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在走散情况发生时,应该快速响应和正确处理,而不是惊慌失措。
3. 展示和练习老师可以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看到正确的应对方式。
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
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公共场所的安全”,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在和家人一起外出时,如果不小心走散了,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应保持冷静,知道基本的求助方法。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找到安全人员或服务台求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陌生人带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保持冷静应对走散情况。
教学重点:记住求助的方法和原则,避免盲目跟随陌生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模拟场景道具。
2. 学具:安全教育手册、求助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和家人走散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紧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2. 知识讲解:a. 介绍公共场所的安全常识。
b. 讲解走散时的求助方法和原则。
c. 强调避免跟随陌生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正确求助。
4. 随堂练习:模拟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求助演练。
六、板书设计1. 公共场所走散时怎么办?2. 内容:a. 保持冷静b. 寻找安全人员或服务台c. 记住家人电话,寻求帮助d. 避免盲目跟随陌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出至少3个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可以求助的对象。
b. 写出走散时的求助步骤。
2. 答案:a. 安全人员、服务台、其他可信的陌生人。
b. 保持冷静,寻找求助对象,告知家人联系方式,等待家人到来。
c. 正确做法:寻求安全人员或服务台帮助;错误做法:跟随陌生人离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课后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公共场所的安全标识和求助设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
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教材第三章《公共场所的安全》,详细内容为“与父母走散时怎么办”。
该部分内容旨在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与父母走散时,如何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方法寻找父母及求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公共场所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正确判断和处理问题。
重点:掌握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安全教育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场所与父母走散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述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强调保持冷静、理智的重要性。
(3)介绍求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与父母走散时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与父母走散时应对措施的练习。
5. 小组讨论(10分钟)7. 安全意识教育(5分钟)强调公共场所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
六、板书设计1. 与父母走散时怎么办?2. 内容:(1)保持冷静,理智判断(2)寻找求助对象: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警察等(3)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与父母走散时怎么办”的短文。
2. 答案:(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寻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或警察求助。
(3)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公共场所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24年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
2024年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安全教材第四章《公共场所的安全》,具体内容为《和家人走散时》。
该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预防走散,走散时的应对措施,如何向他人求助,记住家庭信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散时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突发情况时冷静应对的能力,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3. 增强幼儿对家庭信息的记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走散时的应对措施,记住家庭信息。
重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故事书、家庭信息表格。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幼儿在商场与家人走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走散时安全问题的关注。
2. 例题讲解(1)如何预防走散?出门前告诉家人去哪里,大约什么时候回家。
在公共场所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远离视线范围。
(2)走散时的应对措施?冷静下来,不要慌张。
在原地等待,不要随意走动。
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公共场所防止走散,并分享各自的经验。
4. 详细讲解记住家庭信息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填写家庭信息表格。
5. 情景模拟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模拟走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和家人走散时》2. 内容:预防走散:告诉家人行踪,保持距离。
应对措施:冷静、求助、记住家庭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与家长一起填写家庭信息表格,加强记忆。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防止走散的方法。
2. 答案:(1)家庭信息表格见附件。
(2)示例:与家人手牵手,不离开视线范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1)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与家人走散安全教案
与家人走散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与家人走散时的安全常识。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 教导幼儿如何寻求帮助和联系家人。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安全标志和求助对象。
2. 学习在走散时保持冷静和寻找安全的地方。
3. 掌握联系家人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难点:1. 教会幼儿正确拨打紧急电话。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安全标志图片和卡片。
2. 紧急联系电话卡片。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发幼儿对与家人走散时如何保持安全的思考。
2. 新课内容:介绍安全标志和求助对象,如警察、保安、商店服务员等。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模拟情境,让幼儿扮演走散的角色,练习寻找安全的地方和寻求帮助。
4. 紧急联系电话教学:教授幼儿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119等。
5. 总结与巩固: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幼儿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家庭作业,如与家人一起制定走散时的安全计划,评估家庭参与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制定走散时的应急计划。
2. 组织家长讲座,分享与家人走散时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3. 安排实地考察,如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幼儿识别安全标志和求助对象。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应用情况。
2. 根据家长和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确保教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九、教学改进行动:1. 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补充和优化教学内容。
2. 提高幼儿的参与度,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具和活动,如动画片、互动游戏等。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与父母走散时(教案)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与父母走散时(教案)
一、活动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经常去人流量较大的场所,而在这些场所中,一旦与父母走散,孩子可能会感到迷茫,甚至害怕。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校对孩子进行一些训练,提高他们自救的能力,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走散的情境,让孩子学会如何自救和寻求帮助。
2.提高孩子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
1. 首先,老师准备一些小任务,将孩子们分成几个组,让每个组团队完成这些任务,包括:
•寻找校园地图,并找到活动的具体场所
•制定寻找父母的计划,如预设集合点等
•学会使用手机或找到公用电话,与父母联系
2. 组织走失模拟任务
在课堂介绍走失场景,然后让孩子们实践:
•制定走失后的应对方案和行动计划
•独立完成寻找父母的任务
•学会向陌生人和警察寻求帮助
3. 分析走失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
当孩子们完成走失任务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让学生们回顾这一过程中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借此提醒学生遇到实际情况时如何应对。
四、注意事项
1.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找集合点并与父母电话联系。
2.学生们注意不要交流私人信息,对陌生人要有警惕意识。
3.老师用户指导的方式进行培训,让学生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完成走失模拟。
五、总结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旨在让学生们学会应对突然失去依靠的情况,并进行初步的自救,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掌握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安全教案:《与父母走散时》
3.圆圆在游乐园和家人走散了,他应该怎么做:
A、跟陌生人走
B、找警察叔叔帮忙
C、漫无目的,四处去找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和父母外出时,自己独自走开
B、在人比较多的情况时,可以自己先走,然后等爸爸妈妈
C、和父母外出,在没有得到父母同意时,不要和陌生人走
5.和爸爸妈妈出去玩时,不小心走失了。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超市、商场内不出门,站在原地等待,向售货员、清洁阿姨或保安求助
讨论时,教师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学生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讨论中,相互启发、补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走散的应对方法。
五、“走散后,我有好办法”主题角色表演
师:请孩子们选择一个场景小组合作表演。
1.在学校附近2.在商场里3.在马路上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和家人走散了,那该想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
就以下三个情景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1、在学校附近,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回到学校找老师或者保安
2、在马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站在安全的地方,求助交警、协警
3、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如果认识回家的路立刻回家
4、在超市、商场里,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生观察
师:小女孩怎么啦?
生:小女孩可能走丢了,她在找妈妈。
2、适时引导出本课主题“与父母走散时”
师: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跟父母走散的情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露露一起去学习如何面对与父母走散(板书课题“与父母走散时”)
与家人走散安全教案
与家人走散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思考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家庭安全意识的认识,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和默契。
二、教学内容1. 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2. 寻求帮助的方法和技巧3. 家庭安全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2. 寻求帮助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难点1. 如何判断和选择安全的求助对象2.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思考能力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安全标识卡片3. 角色扮演道具一、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与家人走散的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
2. 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讲述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如寻找安全人员、使用手机联系家人等。
3. 寻求帮助的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判断和选择安全的求助对象,如寻找警察、保安等。
二、教学内容:1. 继续讲解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强调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与家人走散的情况,实践所学知识和技巧。
3. 安全标识卡片游戏:学生通过卡片游戏学习认识和理解安全标识,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家庭安全的重要性:讲解家庭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与家人保持联系和沟通。
2. 手机使用安全:教授学生如何安全使用手机,如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陌生电话等。
3.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四、教学内容:1. 强调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方法。
2.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与家人保持联系和寻求帮助。
五、教学内容:1. 家庭安全计划:引导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计划,如约定好集合地点、联系方式等。
2. 家庭安全演练: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庭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使用公共通讯设备: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的通讯设备,如公用电话、紧急呼叫装置等。
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
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教学手册》第四章第二节“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与父母走散时的危险情境,了解如何正确求助,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学习使用安全联络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父母走散时的危险情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求助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3.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理智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正确求助及自我保护技巧的运用。
重点:认识与父母走散时的危险情境,掌握应对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安全联络卡、视频案例。
2. 学具:笔、纸、安全联络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父母走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
分组讨论,每组分享自己的看法。
2. 讲解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10分钟)分析危险情境,讲解正确的求助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
强调保持冷静、理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析答案,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安全联络卡的使用(5分钟)介绍安全联络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学生填写自己的安全联络卡,熟悉使用流程。
六、板书设计1. 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保持冷静、理智正确求助自我保护使用安全联络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个与父母走散时的求助场景,并描述自己的应对措施。
请画出一张安全联络卡,并注明使用方法。
2. 答案:求助场景:在商场与父母走散,可向工作人员求助,或到广播室广播寻找父母。
应对措施:保持冷静,记住父母电话号码,使用安全联络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能积极思考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
四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与父母走散时 全国通用
小学班会教案四年级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与父母走散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父母走散时应该怎么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3.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内容1. 如何预防走散2. 走散后的应对措施3. 寻找父母的方法4. 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与父母走散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次班会的主题。
2. 如何预防走散(1)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在公共场所的经验,讨论如何避免走散。
(2)教师总结预防走散的方法,如:拉紧父母的手、约定集合地点、记住父母电话等。
3. 走散后的应对措施(1)学生分组讨论走散后应该怎么做,每组派代表发言。
(2)教师总结走散后的应对措施,如:原地等待、寻求工作人员帮助、拨打父母电话等。
4. 寻找父母的方法(1)学生观看情景剧,学习寻找父母的方法。
(2)教师讲解寻找父母的方法,如:大声呼喊、寻找广播室、向工作人员求助等。
5. 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1)学生讨论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哪些秩序,如何关爱他人。
(2)教师总结公共场所的秩序要求,如:排队、不乱扔垃圾、帮助有需要的人等。
6. 总结与反思(1)学生分享本次班会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与父母一起制定公共场所防走散计划。
2. 写一篇关于公共场所防走散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共场所防走散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关爱他人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公共场所安全教育活动。
2. 组织学生参观公共场所,了解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
通过本次班会教学,使学生了解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走散后的应对措施走散后的应对措施是本教案中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实际走散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
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生安全自护教育》教材第三单元“公共场所自我保护”,具体章节为第7课“和家人走散时”。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的情况,学会采取正确的措施找到家人;掌握向他人求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独立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让学生掌握向他人求助的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和家人走散的情况,确保自身安全。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景剧道具、安全提示牌。
2. 学具:学习手册、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情景剧,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商场和家人走散后的紧张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如:留在原地等待、寻求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等。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例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的情况。
4.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和家人走散时2. 内容:(1)留在原地等待(2)寻求工作人员帮助(3)记住家人联系方式(4)向他人求助的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假设你在商场和家人走散了,请描述你会如何应对。
(1)我会先在原地等待,看看家人是否会回来找我。
(2)如果等了一会儿还没看到家人,我会向商场的工作人员求助。
(3)我会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向工作人员提供信息。
(4)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身边的安全,避免被陌生人带走。
2. 作业要求:请结合所学内容,详细描述你的应对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在公共场所和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与父母走散时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与父母走散时教案引言: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父母与孩子走散的情况,这对于小学生的安全与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份小学综合实践与父母走散时的教案,以帮助教师和孩子们应对这种情况,维护小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一、情景介绍教师应向学生们介绍走失与父母走散的情景,让他们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或者真实案例来展示这种情况,让学生们对其有所了解。
二、学生反思与讨论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可能与父母走散的情况。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并引导他们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给予正面评价和肯定,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当针对孩子们走失与父母走散的情况,向他们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教育知识。
比如如何在公共场所保持警惕,如何寻找帮助,如何向陌生人求助等等。
这些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视频播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四、应急行动的训练利用模拟的情境,组织学生们进行应急行动的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迷路,然后使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发生走失的情况,让学生们实际操作和应对。
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应对机制教师应与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建立起一套应对机制,以保障学生们在遇到走失或走散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安全教育专项课程,每学期进行一次演练,以巩固学生们的知识和技能。
家长也可以与孩子定期进行沟通,提醒他们如何应对走失情况,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紧急电话和平台工具。
六、心理疏导与支持当孩子们经历了走失与父母走散的情况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反应,如恐惧、焦虑等。
教师和家长要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理解并处理这种情绪。
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 (2)
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教案名称:和家人走散时适用年龄:3-5岁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记忆该怎么做当和家人走散时。
2. 掌握一些处理走失情况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孩子独立、冷静应对走失情况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走散了》等相关书籍。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关于走失时的应对方法的图片或视频。
3. 相关道具:手机、名片等道具。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询问孩子是否曾经走散过或者听说过有人走散的故事。
通过讨论,了解孩子对走散的理解和感受。
2. 故事阅读(10分钟):选择适合年龄的绘本,例如《走散了》的故事,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孩子了解走散的情况和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3. 分角色表演(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组员轮流扮演走散的孩子和家人,模拟走散的场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走散的恐慌感和如何求助家人的经历。
4. 图片/视频展示(10分钟):展示一些有关走散时的应对方法的图片或视频,例如:在人多的地方停下来等待、找警察叔叔、保持冷静等。
5. 角色扮演(15分钟):学习一些走失时应对的基本技巧,例如: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在人多的地方等待家人、寻求陌生大人的帮助等。
让孩子们分角色进行扮演和练习。
6. 结束(5分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醒他们在走失时要冷静应对,及时向陌生大人求助。
教学延伸:1. 家庭练习: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定应对走散情况的应急计划,例如约定一个特别的地方等待,互相记住重要电话号码等。
2. 看故事小结:在故事时间结束后,可以由孩子们自己总结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加深对走散时的应对方法的理解。
3. 制作小道具:可以让孩子们制作一些小道具,如家庭成员的名片,方便在走散时找寻。
4. 安全教育游戏: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巩固孩子们的安全知识,例如找家人、口头描述怎么处理走失等。
注意事项:1. 故事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认知能力。
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
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之与父母走散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课件中的“与父母走散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如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人员帮助,记住父母联系方式,以及如何向警察或其他可靠人员求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的心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记住父母的基本信息,以便在走散时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保持冷静应对走散情况。
重点: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寻找安全人员求助、向警察或其他可靠人员求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安全教育课件、挂图、视频、情景模拟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联系方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与父母走散的情景视频,让学生了解走散时的紧张气氛,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与父母走散时如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人员、记住父母联系方式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遇到走散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4. 知识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解答。
5.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遇到走散情况时的经历和感受,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与父母走散时应对方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人员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向警察或其他可靠人员求助2. 注意事项保持冷静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记住父母基本信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个与父母走散时的应对方法小故事。
2. 答案示例: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不小心走散了。
小明想起妈妈教给他的方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人员。
他找到商场保安,告诉保安自己的名字和妈妈的联系方式。
保安很快联系上妈妈,母子俩终于团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通用
2024年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安全与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和家人走散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了解走失的情况,掌握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与家人走散时的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2. 使幼儿掌握与家人走散时的求助方法和应对措施。
3.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冷静应对,寻求帮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安全标志等。
2. 学具:卡片、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幼儿与家人走散的情景,引发幼儿对走失问题的关注。
2. 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如:留在原地,寻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等。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幼儿了解在走失情况下如何应对。
4. 互动环节(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走散的情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运用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与家人走散时的求助方法,如:拨打110报警电话,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等。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结合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和家人走散时》2. 内容:a. 走散时的应对方法b. 求助途径c.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果你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答案:我会留在原地,寻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不跟陌生人走。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案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掌握了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加强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模拟与家人走散的情况,检验并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通用
中班安全教案《和家人走散时》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的安全教育课程,具体涉及到《和家人走散时》的情景应对。
教材中包含如何识别安全场所,向信任人员求助,记住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简单描述家庭住址等实际操作指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在和家人走散时能够保持冷静,会用正确的方法寻求帮助。
2. 帮助幼儿加深对周围环境安全判断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导幼儿记住关键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记住家长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的基本信息。
难点:教会幼儿在走散时如何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以及如何向陌生人求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包含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的模拟情景。
学具准备:练习卡片,每一张卡片上都写有不同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安全标志的图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幼儿和家长在公共场所走散的情景。
2. 讲解与演示: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应对方法,如何寻找安全的地方等待,以及如何向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4. 互动讨论:组织孩子们分享他们在练习中的感受,讨论如何判断一个环境是否安全。
六、板书设计安全标志如何记住家长的电话求助的正确途径家庭住址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试着记住家长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并尝试画出他们家的路线图。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应该包含他们自家的家庭住址和家长的联系电话,以及尽可能详细的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课程中孩子们的参与度,理解他们是否能够记住关键的信息,并思考是否有必要进行额外的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警察局或者安全部门,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识别安全场所:教学中,需要向幼儿明确指出哪些场所是安全的,例如警察局、学校、公共场所的服务中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父母走散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能够做到与家人走散后,不惊慌害怕。
(二)、行为技能训练
1、记住家庭住址和家人电话。
2、会拨打110报警。
(三)、知识经验积累
1、外出时紧跟父母,避免和父母走失。
2、走失以后,知道积极想办法应对。
二、教学重点
知道学生外出时紧跟父母,避免和父母走失。
走失以后,会想办法应对。
三、教学难点
走失后不惊慌失措,机智应对陌生人。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操练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去哪里玩呀?
课件出示:商场、公园、旅游景点人多爆满的图片:人多吗?你曾经和家人走散过吗?
小结:
节假日和父母去商场、公园、旅游景点玩耍时,常常会遇到很多人,这个时候很容易和家人走散。
(二)、讲故事,感受明理
1、故事里的小兔也遇到了这样的事,它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师:小兔为什么找不到爸爸了?
生:……
3、师:小兔发现和爸爸走散了,大声叫爸爸或者哭,做得对吗?为什么?
生:……
4.师:小兔又是怎样找到爸爸的呢?
生:……
(三)、想办法,应对走散
如果我们和父母走散了,那该想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呢?然后组织学生用讨论法就以下四个情景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1、在学校附近,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2、在马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3、在超市里,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4、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做?
师小结:和家人走散后,首先不要惊慌害怕,不到处乱跑,在原地等待父母回来。
等不到人,可以找周围的工作人员借电话打给父母。
如果联系不上父母,借直接拨打110报警。
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课件出示:1、原地等待父母。
2.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3、找工作人员给父母打电话。
4、拨打110。
(四)小游戏《谁对谁错》
课件出示:游戏中有正误两组“应对走散”的图片,请学生根据讨论中获得的经验,选择正确“应对走散”的图片。
(五)、情景表演
最后环节让学生在游戏区进行“走散后,我有好办法”主题角色表演。
在特定情境中体验应对和家人走散的设计,让活动动静交替,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习得的经验得以内化。
引导学生将活动生活化、游戏化,让孩子的经验得到巩固与提升。
同时,也是实现本次活动难点所在。
(六)、活动延伸
儿歌《走丢了怎么办》
商场里,人太多,
大街上,车辆多,
找不到妈妈真难过,找不到妈妈真难过,对陌生人不要讲,不哭不闹不着急,售货员阿姨来帮忙。
找到警察帮助你,讲明电话和地址,公园里,景物多,定会安全回家里。
找不到妈妈真难过,站在原地不要动,等着妈妈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