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对比阅读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阅读理解对比阅读练习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解读对比阅读练一、【原文】《富贵不能淫》XXX曰:“XXX、XXX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XXX:“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解释】1、XXX:人名,纵横家的。
XXX: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XXX:魏国人,与XXX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XXX“合纵”相对。
2、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4、居天下之广居:居(1):居住。
居(2):住所。
5、得志:得,实现。
6、与XXX:由:实行。
之:代志向。
7、独行其道:道:原则,行为准则。
8、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位置。
淫:使……扰乱。
指金钱和位置不克不及使之扰乱心意。
9、贫贱不克不及移:贫苦卑贱不克不及使之改动操守。
描述意志坚定。
移:使……改动。
10、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
意思是: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
形容不畏强暴。
威武:威胁暴力。
屈:使……屈服。
13、【译文】XXX说:“XXX、XXX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XXX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夫君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依从看成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原理。
(XXX、XXX在诸侯眼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寓居在天下最宽阔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阔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克不及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八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共12篇 2020年整理1.【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布袋的一种。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诣:到D.属吏咸伏谒咸:都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答案:1. A (诚:真正、确实) 2. A (A.相同,均为代词; B.不同,其:自己/其:他; C.不同,以:用/以:把; D.不同,为:是/为:给。
初中 语文 八年级 上学期 文言文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八年级语文《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练习题一、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蹴cù):踩踏。
(万钟):优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本心):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B.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
C.富贵不能淫.。
淫:使……迷惑。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太。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A.(甲)文借景春之口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个反问句式也流露出景春对张仪、公孙衍的崇拜。
B.(乙)文中“乞人不屑”的事例生动地表现了在“生”和“义”不可同时得到时,乞人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12.结合两文内容,简述岳飞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
13.下列选项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类似驳论文,开篇摆出张仪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相近。
译文: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河北,(他)派遣人去求访(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他的母亲有很难治愈的疾病,喂药一定要亲自来。母亲过世之后,他不喝水不吃饭三天。家里没有姬妾陪侍。吴玠向来佩服岳飞,想要和他结交,装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给岳飞。岳飞说:“现在主上天未亮就穿起衣服,天很晚才吃饭,难道是(我们当)大将的人享受安乐的时候?”推却不肯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他。(岳飞)年轻时候喜欢大量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在某天到达河朔的时候,才可以痛快喝酒。”(岳飞)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开始的时候想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建立自己的家呢?”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C.甲文中的“丈夫之冠”为对比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举例论证。
D.甲文用排比增强孟子话语的说服力,乙文则用反问表现岳飞话语的咄咄逼人之势。
[甲]《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富贵不能淫》《从容就义》对比阅读(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2分)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译文: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案10.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意思的辨析能力。
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
表示反诘。
译为“岂,难道”。
11.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12.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富贵不能淫》中考对比阅读精选题汇总
《富贵不能淫》中考对比阅读精选题汇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12分)富贵不能淫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往之女家(2)与民由之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2分)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答案:(1)①女:同“汝”,你;②由:遵循。
(2)C(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4)D(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二.【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中考真题课标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
中考真题课标与课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考点1实词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每词1分)1. (2020河南,2分)(1)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 (2)得志,与民由.之由:________2. (2020通辽,4分)(1)岂不诚.为大丈夫哉 ___________ (2)以顺为正.者 ____________(3)被.发行吟泽畔 ___________ (4)遂.自投汨罗以死 ____________3. (2020滨州)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实是.欲界之仙都B.富贵不能淫.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C.让之死固.忠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及.观斩衣三跃及.鲁肃过寻阳考点2 虚词(2020滨州)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怒而.诸侯惧溪深而.鱼肥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C.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D.观其.漆身吞炭其.真无马邪?考点3断句(2020滨州)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2分)谆谆然而告之曰考点4句子翻译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1. (2020河南,2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关键词:怒、惧)2. (2020滨州,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关键词:由、道)(2)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关键词:以、待、报)3. (2020通辽,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关键词:怒、惧)(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关键词:者、与)考点5文意理解1. (2020滨州)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
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则顺从的(1)“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2)“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22.《孟子》三章对比阅读期末真题集锦二、《富贵不能淫》(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乙】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①虞常②,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复举剑拟③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拥众数万,马畜弥④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⑤草野,谁复知之!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⑥乳⑦乃得归。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⑧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⑨尽落。
(节选自《苏武传》,有删改)【注释】①论:定罪。
②虞常:密谋反单于,事败被抓。
③拟:比划。
④弥:充满。
⑤膏:做肥料。
⑥羝(dī):公羊。
⑦乳:产子。
⑧去(jǔ):同“弆”,收藏。
⑨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2)与民由.之(3)威武不能屈.(4)畔.主背亲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3.阅读甲文,画线句连用两个反问句有何妙处?4.苏武能否称为甲文中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比较阅读答案
富贵不能淫练习及比较阅读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方法)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这样的人)③居天下之广居(居住)④无违夫子(违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例句:女子之嫁也A.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7.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分)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
8.解释(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2)得志,与民由之得到、实现(3)往送之门,戒之曰训导(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谨慎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 •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心意扰乱,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意志改变,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志节屈服。
富贵不能淫比较阅读一
(二)富贵不能淫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5.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8、解释加点词语(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3)往送之门,戒之曰(4)必敬必戒,无违夫子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2分)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2分)12:.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2分)13、.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1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答案(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意思的辨析能力。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及答案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从容就义》)1.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见闻者无不流涕A.命B. 涕奉命于危难之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得志,与民由之天祥将出狱C. 志D. 狱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小大之狱2.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B.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C.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D.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3. 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通过比喻、道理两种方法来论证,严谨,科学,雄辩有力。
B. 【乙】文中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C. 【甲】文中“居天下之广居”三句,采用排比句式,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文章体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道德观念。
D. 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只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大丈夫之道,【甲】【乙】两文都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改写】
孟子译注》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表达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
神追求。
而《文山先生全集》中的XXX临刑前的从容就义,
则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不屈意志。
XXX在临刑前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表明他早已有赴
死的决心。
他在过市时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时更是从容不迫,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即使有使者前来阻止,他也毫不犹豫地赴死,让见闻者无不流涕。
翻译】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询问市民哪个方向是南北,然后面向南方再次行礼,表示准备就义。
答案】
10.B
11.A
12.D。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富贵不能淫》《从容就义》对比阅读(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2分)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译文: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意思的辨析能力。
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
表示反诘。
译为“岂,。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2020年整理八上文言文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共12篇 2020年整理1.【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布袋的一种。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诣:到D.属吏咸伏谒咸:都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
《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从容就义》对比阅读(a)财富和荣誉不能通奸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香将出狱,这是最后一次自我表扬①. 是衣帽间。
他说:“孔子说仁,孟云取义,义尽,仁来。
你从圣人的书上学到了什么?时不时,有多少人配得上它!”穿过市场,精神抖擞,自给自足,游客被封锁③. 面对处罚时,他平静地打电话给官员说:“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工作。
”问问城市里的南北人。
如果他们在南方再次礼拜,他们就会死去。
如果你停止,你会死的。
所有看到和听到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摘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以下句子中“气”一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2分)A.走自己的路B.真的没有马邪吗?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2分)a、贫困不能移动。
所有看到和听到的人都会流泪。
这被称为“大丈夫”。
俄罗斯有一位特使(很快)阻止它。
12根据两个文本a和B,以下陈述之一是错误的()(2点)a。
文本a中使用了平行的修辞,这是流畅且充满动力的。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3.请将“问朝南朝北的城里人,再朝南朝拜,然后死去”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2点)翻译: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案10.b【分析】这道题测试考生辨别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
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在B项中,“气”是副词。
盘问。
做吧,做吧。
富贵不能淫》与《郭永传》对比阅读
(2)阅读《郭永传》,依据上下文,“永日:‘吾世受国恩, 当以死报,然巢倾卵覆,汝辈亦何之?兹命也,奚惧。”’ 应是【甲】【乙】【丙】哪一处所省略的语句?(2分)
答案:丙
15.阅读两篇文章,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 说郭永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 强敌压境,郭永秉承为国尽忠之心,亲率士卒倾力抗击; 城破之时,郭永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内心坚定,目标明 确;面对富贵的诱惑毫不犹豫地拒绝,面对死亡的威胁毫 不屈服,大骂敌军,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郭永的所作所 为,符合孟子提出的关于大丈夫的三方面的标准,因此郭 永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共3分。忠义1分,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1分,富 贵不能淫0.5分,威武不能屈0.5分。意思对即可)
【乙】……良久城陷落,郭永坐在城楼上,有人想要扶着他 离开城楼,守城将士们哭泣着请求离开。
【丙】……金人遣骑召永,永正衣冠南向再拜讫,易幅巾⑥ 而入,黏罕⑦日:“阻降者谁?”永熟视曰:“不降者我。” 金人奇永状貌,且素闻其贤,乃自相语,欲以富贵啖⑧永, 永嗔目唾日:“无知犬豕,恨不醢⑨尔以报国家,何说降 乎?”怒骂不绝。金人讳其言,麾之使去,永复厉声日: “胡不速杀我死?当率义鬼灭尔曹。”大名人在系者⑩无不 以手加额,为之出涕,金人怒断所举手。乃杀之,一家皆遇 害。虽素不与永合者皆面恸,金人去,相与负其尸瘗⑩之。
郭永传 刘豫①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②率士昼夜乘城, 伺间则出兵狙击。【甲】……攻围益急,俘东平、济南人,大 呼城下日:“二郡已降。降者富贵,不降者无噍类③。”益谦 ④辈相顾色动,永大言日:“今日正吾侪报国之时。” 【乙】……良久城陷,永坐城楼上,或掖⑤之以归,诸子环 泣请去。
①[刘豫]北宋叛臣,原济南知府。投降后,协助金人攻宋。 ②[永]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北宋抗金官吏。 ③[噍( jiào)类]指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 ④[益谦]指张益谦,北宋将领,此役中降金。 ⑤[掖]拽着别人的胳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从容就义》对比阅读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0.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 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
11.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2 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 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12.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3.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译文:
1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 分)
答案
10.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意思的辨析能力。
A、C、D 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 ;
B 项,“其”是副词。
表示反诘。
译为“岂,难道”。
11.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A 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12.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D 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13.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
然后受刑而死。
14.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参考译文】【甲】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道走;不得志的时候,自己走自己的路。
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乙】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
那文词写着:“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
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
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
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
” 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
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 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乙】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 可食。
” 1、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一怒而. 诸侯惧人不知而. 不愠B 、以. 顺为正者以. 待饿者而食之C 、行天下之. 大道曾子闻之.
D 、不得志, 独行其. 道扬其. 目而视之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蒙袂. 辑屦() 黔敖左奉. 食()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⑵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4、乙文中的“饥者”体现了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哪种品格?曾子认为“其嗟也,可去, 其谢也,可食” ,请说说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看法是否矛盾。
(4 分)
(二) 1、D 2、①迷惑②改变③袖子④捧着3、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 ⑵黔敖无礼呼唤时, 当然可以拒绝, 但他道歉之后, 仍然
可以去吃。
4、体现了大丈夫“贫贱不能移”的品格。
不矛盾。
曾子认为嗟来之食不能接受,这符合“贫贱不能移” 的标准。
当黔敖道歉之后,饿者获得尊严,没有违背“贫贱不能移” 的标准,可以接受食物,这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
富贵不能淫原文呈现段层精解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第一段:用景春的话提出“什么是大丈夫”的论题。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第二段:从妾妇之道讽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进而提出大丈夫的行为准则。
全文中心:此章以景春的话语开篇,论述了大丈夫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大丈夫” 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节操俊杰的人的尊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一个正义的理想目标去奋斗。
写作特色:(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现实意义: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
句闪耀着人格力量的光辉,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典范作用。
在当今社会,它更提醒人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威逼利诱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而要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应该遵循的道理。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
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改移节操,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屈服。